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测定有何意义

合集下载

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是维持血液在血管内保持液态同时在出血时能迅速形成凝块以止血的重要生理过程。凝血功能检测主要用于评估体内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可以帮助医生对出血疾病和血栓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本文将对凝血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评估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Ⅶ、Ⅴ、Ⅹ和凝血酶原这些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的活性。PT延长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缩短可能提示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估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Ⅶ和凝血因子Ⅴ等的活性。APTT的延长可能提示存在一些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的疾病。

3.凝血酶时间(TT):TT用来评估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TT延长可能与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功能异常有关。

4.纤维蛋白原定量(FIB):FIB是评估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指标,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会被凝血酶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凝块。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异常可能提示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5. D-二聚体(D-Dimer):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可以作为血栓形成的标志物。高水平的D-二聚体可能暗示存在血栓,而低水平则排除了血栓的可能性。

1.出血疾病的诊断: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一些与出血相关的疾病,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功能异常等,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血栓相关疾病的诊断:一些血栓相关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会导致凝血功能的改变。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血栓,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ppt课件

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ppt课件

目的要求:


1、学习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方 法,熟悉测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意 义。 2、了解影响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因 素。
实验材料:
一次性刺血针,秒表,小滤纸条,75%酒精 棉球,碘酒棉球,毛细玻璃管(长于10cm、 内径0.8~1.2mm,也可以用一次性定量毛细取 血管代替),载破片等 人


(1)毛细管法。常规消毒指尖或耳垂,并刺穿皮肤, 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吸去第一滴血,用毛细 玻璃管吸取第二滴血,直至血液充满官腔为止,此时 立即记录时间。每隔半分钟折断毛细玻璃管一小段 (5~10mm),直至两段玻璃管之间有血丝连接时,表 示血液已经凝固,停止计时。 (2) 玻片法。针刺后,让血液自然下滴,滴到玻片上 开始计时,其血滴不应小于黄豆粒。然后在室温下自 然凝固,每隔半分钟轻挑一次,若有血丝挑起,即为 凝固,停止计时。 (3) 试管法。取1个干燥的小试管,滴入血液。每隔 15S倾斜试管一次,直到血浆凝固(即血浆液面不随 试管倾斜)。记录试管内血浆凝固的时间。
思考:

分析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分别与哪 些因素有关? 比较不同凝血时间测定的方法原理 及其优缺点?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出血时间测定标准

出血时间测定标准

出血时间测定标准

出血时间是一种用于检测机体止血凝血功能的试验,正常值为3\~8分钟。出血时间异常可以协助诊断血小板疾病、血管与血小板之间功能的缺陷及凝血因子缺陷等。

出血时间的延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功能异常或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2. 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老年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 某些药物的影响。

具体检测结果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如检测出血时间异常,请及时就医,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引言:

出血凝血时间是一项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血液的凝血功能。通过测量血

液在伤口处凝结的时间,可以判断出血凝血系统的正常与否。本实验旨在探究

不同因素对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生理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的实验小鼠,同一品系,同龄。

2. 实验仪器:计时器、手术刀、滴管、止血纸、封闭容器。

3. 实验操作:将小鼠固定在实验台上,清洁伤口处的毛发,用手术刀在小鼠尾

部切割一个标准伤口(深度一致),迅速将伤口贴上止血纸,并用手指轻轻压住,开始计时。当止血纸上无血迹出现时,停止计时,记录出血凝血时间。

结果与讨论:

1. 不同年龄对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年龄较小的小鼠出血凝血时间较长,而年龄较大的小鼠出血凝

血时间较短。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小鼠的凝血功能逐渐发育完善,血

管壁的完整性增强,凝血酶生成速度加快,从而加速了血液的凝结过程。

2. 不同性别对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雄性小鼠的出血凝血时间略短于雌性小鼠。这可能与雄性小鼠

的血小板数量较多、凝血因子活性较高有关。此外,雌性小鼠在生理周期中激

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对凝血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3. 不同营养状态对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饥饿状态下的小鼠出血凝血时间较长,而饱食状态下的小鼠出

血凝血时间较短。这可能是因为饥饿状态下小鼠体内营养物质不足,凝血因子

的合成受到抑制,导致凝血功能下降。

结论:

通过对不同因素对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出血时间测定和意义

出血时间测定和意义

出血时间测定方法和意义

卫生部于2000年11月24日颁发了卫医发[2000]412号文件,文件规定“停止使用出血时间测定项目的Duke法,但出血时间的检验项目不废除。若临床怀疑血管壁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时(如出血性血友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可使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检测出血时间。”

为了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BT)检验项目,在此对如何使用测定器法检测出血时间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

一、BT测定的原理

用出血时间测定器在前臂皮肤上造成一个“标准”创口,记录出血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此过程反映了皮肤毛细血管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血小板粘附、激活、释放以及血小板聚集等反应,当血管和(或)血小板功能有异常时,出血时间可出现变化。

二、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进行BT检测时需要哪些器具?

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测定过程的安全性、无菌性和方便性,推荐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模板式出血时间测定器,具体使用方法依照测定器生产厂家说明书的要求。

BT测定所需的器具包括:

·出血时间测定器

·秒表

·血压计

·消毒滤纸

·酒精拭子

·蝶形胶布、纱布和长胶布

·剃刀(必要时在前臂试验部位剃去皮肤表面的体毛)

三、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检测BT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首先要确认试验对象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是否低于本实验室的参考范

围(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测得的BT与Plt测定结果呈负相关,当Plt≤100×109/L 时,BT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缺乏足够的试验依据。)

2.试验前向试验对象告知可能发生的情况,如伤口留下疤痕、瘢痕形成的可能性以及感染的危险性等。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第一节: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一、出血时间(BT)测定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1.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

(vonWillebrand病)。

2.血小板数量异常: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

3.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

4.其他:如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血循环

中有抗凝物质等。

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意义本试验是诊断血管性假血友病的重要方法,因该病的轻型患者出血时间可仍正常,但服阿司匹林后出血时间可见延长。

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意义新出血点超过10个为阳性,表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见于以下情况:

1.毛细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坏

血病、感染性血管性紫癜。

2.血小板数量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药物和某些疾

病引起血小板获得性功能缺陷等。

四、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测定意义

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减低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友病携带者。

2.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增高见于:

⑴血管内皮损伤,如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

⑵高凝状态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尿毒症等;⑶其他如大手术

后、糖尿病、高脂血症、DIC等。

五、6-酮-前列腺素F1a(PGF1a)测定意义6-酮-前列腺素减低见于:

1.先天性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性疾病或口服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

后;

2.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糖尿病、肾小球病变、外周血管血栓形成等。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引言:

出血凝血时间是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的凝血过程是一个复

杂的生物学过程,它涉及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而出血凝血时间

实验则是通过模拟人体出血情况,观察血液凝固的时间来评估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出血凝血时间,了解血液凝固功能的基本情况,并探

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新鲜的全血样本、出血凝血时间测定仪器、计时器、无菌棉球等。

2. 实验步骤:

a. 用无菌棉球清洁被测者的皮肤,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b. 使用出血凝血时间测定仪器,在被测者的皮肤上制造一个标准化的切口。

c. 立即启动计时器,并观察血液从切口处渗出的时间。

d. 当血液渗出达到一定程度时,使用无菌棉球轻轻压迫切口,直至血液停止

渗出。

e. 记录下血液渗出的时间,即为出血凝血时间。

结果与讨论: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10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了出血凝血时间的测定,并得到了如下结果:

被测者1:45秒

被测者2:50秒

被测者3:55秒

被测者4:60秒

被测者5:40秒

被测者6:50秒

被测者7:55秒

被测者8:60秒

被测者9:50秒

被测者10:45秒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出血凝血时间在被测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个体之间的生理差异导致的,例如血小板数量、凝血因子活性等

方面的变化。此外,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对出血凝血时间产生一定

的影响。

出血凝血时间的延长常常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例如,某些凝血因子缺乏病人

的出血凝血时间往往较长。此外,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出血凝血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出血凝血时间

引言:

出血凝血时间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血液凝固和凝血机制的功能。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出血凝血时间,评估血液凝固和凝血机制的功能,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

1. 实验前准备:

a) 将采血针、注射器、止血钳、生理盐水、酵素纤维素和玻璃刺激器置于工作台上,准备取血。

b) 碘酒和医用棉球用于皮肤消毒。

2. 采血:

a) 穿过皮肤和软组织,将采血针插入静脉。

b) 抽取适量的血液至注射器中。

c)将采血针取出后,立即用止血钳夹住皮下组织,以防止淤

血和渗漏。

3. 出血时间测量:

a)将玻璃刺激器放置于颈部的降支神经和锁骨之间摩擦5-10

次时钟,在知觉到轻度疼痛和皮肤发红时,开始计时。

b)用棉球轻压伤口抹去血液,检查止血情况。

c)若血液停止流出,并且止血时间在3-10分钟之内,停止计时。

4. 凝血时间测量:

a)在抽取适量的血液后,加入适量酵素纤维素,轻微摇动混匀,并放置于37℃恒温箱中,等待凝固。

b)当血液凝固完全且表面光滑均匀时,开始计时。

c)记录凝血时间,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

结果:

本次实验中,共有30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结果显示,出

血时间的平均值为4.8分钟,标准差为1.2分钟;凝血时间的平均

值为4.9分钟,标准差为1.1分钟。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结果与正

常值相符,表明这些健康志愿者的血液凝固和凝血机制功能正常。

讨论:

出血凝血时间实验是一种简单易行,且对人体无害的方法,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和凝血机制的功能。实验结果可以为医生诊断和治疗过程提供参考。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等。因此,在实施和解释这些实验结果时,应慎重并注意可能的误差和局限性。

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

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

3
医学课件ppt
4
人造血小板
人造血小 板(下方较 亮处)凝聚 起来,形成 血液凝块
医学课件ppt
5
目的要求:
1、学习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方法, 熟悉测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意义。
2、了解影响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因素。
医学课件ppt
6
实验材料:
一次性刺血针,秒表,小滤纸条,75%酒精棉 球,碘酒棉球,毛细玻璃管(长于10cm、内 径0.8~1.2mm,也可以用一次性定量毛细取血 管代替),载破片等
3、采血前可进行局部按摩。
4、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时,温度不可以过高 过低,血滴不可过小,挑动不可过求勤。
5、试管法测定凝血时间时,血样不要混入气 泡。
医学课件ppt
10
医学课件ppt
11
思考:
分析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分别与哪 些因素有关?
比较不同凝血时间测定的方法原理 及其优缺点?
医学课件ppt
医学课件ppt
2
凝血时间是指从血液流出体 外时起至血液在体外自动凝 固时止所需的时间。凝血时 间用于检查血液本身的凝血 过程是否正常,而与血小板 和毛细血管功能关系较小。
检测凝血时间的方法有玻片 法、试管法、和毛细血管法 等,也可借助血液凝固时间 自动测定仪等仪器进行自动 化检测。
医学课件ppt
(3) 试管法。取1个干燥的小试管,滴入血液。每隔 15S倾斜试管一次,直到血浆凝固(即血浆液面不随 试管倾斜)。记录试管内血浆凝固的时间。

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测定 及医学意义

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测定 及医学意义

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测定及医学意义

一、出血时间(BT)测定

(一)正常参考值

TBT法:(Simplate Ⅱ型):2.3~9.5分钟(min)

IVY法:2~7分钟(min)

Duke法:1~3分钟(min)(不超过4分钟)

(二)临床意义

由于临床上由药物治疗引起的BT延长较常见,故测定前应仔细询问用药情况,如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抗炎药、口服抗凝药及某些抗生素等。

1.BT延长

(1)血小板数量异常:

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可因药物、中毒、感染、免疫等原因引起);

②血小板增多症,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血小板功能缺陷:

①先天性血小板病,如血小板无力症;

②获得性血小板病,如药物引起的血小板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3)血管性血友病(VWD)。

(4)血管壁及结构异常(少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5)偶见于严重的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因子Ⅱ、Ⅴ、Ⅷ、Ⅸ或纤维蛋白原缺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见于

接受大量输血后患者。

2.BT缩短:主要见于某些严重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时。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DIC高凝期

等,均可因血管壁损害,血小板或背后血因子活性过度增强所致。

二、凝血时间(CT)测定

(一)参考值

普通试管法:5~10分钟(min)

硅管法:15~32分钟(min)

活化凝血时间法:1.1~2.1分钟(min)

(二)临床意义

1.CT延长

①较显著的因子Ⅷ、Ⅸ减少的血友病甲、乙,凝血因子Ⅺ缺乏症;

②血管性血友病;

③严重的因子Ⅴ、Ⅹ、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缺乏,如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

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实验报告感想

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实验报告感想

实验报告: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

1. 背景

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是血液凝固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血液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否具有重要意义。出血时间是指在人体皮肤或黏膜损伤后,血液在伤口处停止流出所需的时间。凝血时间是指血液从液态转变为凝固状态所需的时间。

血液凝固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涉及血小板、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等多种因子的相互作用。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聚集于伤口处,形成血小板栓,同时凝血酶原被激活,最终形成纤维蛋白,使伤口处形成血凝块。这一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凝血因子的参与,并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节。

测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例如,在某些疾病中,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异常,导致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准确测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对于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评估被测者的血液凝固功能。

3. 实验方法

3.1 出血时间测定

1.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计时器、小刀、无菌棉签等。

2.选择被测者的手指或耳垂作为实验部位,清洁并消毒该部位。

3.用小刀轻轻划破皮肤,使之出血,立即开始计时。

4.用无菌棉签轻轻触碰出血的部位,每隔5秒钟检查一次是否停止出血。

5.当出血停止不再重现或超过15分钟时,停止计时,记录出血时间。

3.2 凝血时间测定

1.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计时器、试管、试管架、凝血试剂等。

2.取一根干净的试管,将试管放入试管架上。

3.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试剂。

实验报告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

实验报告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

实验报告出血时间和凝血

时间的测定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

【目的和原理】

学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测定方法。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是指从小血管破损出血起至自行停止出血所需的时间,实际是测量微小血管口封闭所需时间。出血时间的长短与小血管的收缩,血小板的粘着、聚集、释放以及收缩等功能有关。出血时间测定,可检查生理止血过程是否正常及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状态。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是指血液流出血管到出现纤维蛋白细丝所需的时间,测定凝血时间主要反映有无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

【实验材料】

人;采血针、75%酒精棉球、干棉球、秒表、条、玻片及大头针等。

【实验步骤】

1.出血时间的测定以75%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末节指端后,用消毒后的采血针快速刺入皮肤2~3mm深,让血自然流出。立即记下时间,每隔30秒用条轻触血液,吸去流出的血液,使滤纸上的血点依次排列,直到无血液流出为止,记下开始出血至停止出血的时间,或以滤纸条上血点数除以2即为出血时间。正常人约为1~4min。

2.凝血时间的测定操作同上,刺破耳垂或指端后,用玻片接下自然流出的第一滴血,立即记下时间,然后每隔30s用针尖挑血一次,直至挑起细纤维血丝止。从开始流血到挑起细纤维血丝的时间即为凝血时间。正常人约为2~

8min。

【注意事项】

1.采血针应锐利,让血自然流出,不可挤压。刺入深度要适宜,如果过深,组织受损过重,反而会使凝血时间缩短。

出血时间生理学名词解释__解释说明

出血时间生理学名词解释__解释说明

出血时间生理学名词解释解释说明

1. 引言

1.1 概述

出血时间是指在皮肤或黏膜受到创伤时,伤口停止出血所需的时间。它是一种简单而重要的生理学测量方法,用于评估凝血功能和血管壁完整性的指标。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和探讨出血时间的生理学概念。首先,我们将对出血时间进行定义解释,包括其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然后,我们将研究出血时间与凝血功能之间的关系,包括与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因子功能的相关性。接下来,我们会探讨异常出血时间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常见疾病对出血时间的影响机制。最后,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并讨论结果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并提出对未来相关领域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

本文旨在深入解释生理学中有关出血时间的概念,并探究其与凝血功能以及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全面了解和分析这些知识,在临床实践和疾病预防中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2. 生理学概念解释:

2.1 出血时间的定义:

出血时间是指在机体受伤后,形成初步止血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反映个体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出血时间越短,说明个体的凝血功能越好。通常以皮肤刺激法来测量出血时间。

2.2 出血时间的测量方法:

出血时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在臂部或耳垂上制造1毫米针尖大小的创口,然后记录开始到完全停止流血所经历的时间。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不需要特殊设备。

除了皮肤刺激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也可用于测量出血时间。例如,模拟手术操作时产生小面积损伤来观察出血情况;或者使用胶原膜、滑动载玻片等器具直接与创口接触并计时。不同的测量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案。

出血时间测定和意义

出血时间测定和意义

出血时间测定方法和意义

卫生部于2000年11月24日颁发了卫医发[2000]412号文件,文件规定“停止使用出血时间测定项目的Duke法,但出血时间的检验项目不废除。若临床怀疑血管壁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时(如出血性血友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可使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检测出血时间。”

为了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BT)检验项目,在此对如何使用测定器法检测出血时间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

一、BT测定的原理

用出血时间测定器在前臂皮肤上造成一个“标准”创口,记录出血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此过程反映了皮肤毛细血管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血小板粘附、激活、释放以及血小板聚集等反应,当血管和(或)血小板功能有异常时,出血时间可出现变化。

二、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进行BT检测时需要哪些器具?

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测定过程的安全性、无菌性和方便性,推荐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模板式出血时间测定器,具体使用方法依照测定器生产厂家说明书的要求。

BT测定所需的器具包括:

·出血时间测定器

·秒表

·血压计

·消毒滤纸

·酒精拭子

·蝶形胶布、纱布和长胶布

·剃刀(必要时在前臂试验部位剃去皮肤表面的体毛)

三、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检测BT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首先要确认试验对象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是否低于本实验室的参考范

围(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测得的BT与Plt测定结果呈负相关,当Plt≤100×109/L 时,BT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缺乏足够的试验依据。)

2.试验前向试验对象告知可能发生的情况,如伤口留下疤痕、瘢痕形成的可能性以及感染的危险性等。

血液凝固时间的临床意义

血液凝固时间的临床意义

血液凝固时间的临床意义

血液凝固时间,又称凝血时间,是指血液从受伤至止血的时间长度。准确测量和理解血液凝固时间对于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

文将探讨血液凝固时间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

中的应用。

一、血液凝固时间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血液凝固时间是一个衡量血液凝固功能的指标,通常通过凝血时间

试验来进行测量。常用的凝血时间试验包括出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这些试验通过观察血液

从受伤部位渗出的时间、测量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以及凝血酶

形成的时间来评估血液凝固的功能状态。

二、血液凝固时间与疾病的关联

1. 凝血功能紊乱

血液凝固时间的延长或缩短都可能暗示着凝血功能紊乱的存在。例如,血液凝固时间延长可能是由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如

血友病、肝功能衰竭等。而血液凝固时间缩短则可能是血小板异常活

跃或某些凝血因子异常活化所致,如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2. 出血病

某些出血病如血友病A和B,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所致的遗

传性疾病。血液凝固时间的测量可以作为对这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有助于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3. 血栓疾病

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也与血栓疾病有关。血液凝固时间延长可能暗

示着体内抗凝机制的异常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增加血栓的风险。反之,血液凝固时间缩短可能与凝血物质异常增加有关,增加了血栓形成的

潜在危险。

4. 肝功能衰竭

血液凝固时间的测量也被广泛应用于监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凝血状况。由于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受损可导致凝血因

凝血功能检查解读

凝血功能检查解读

凝血功能检查解读

1.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片段,起到促进血液凝固和血

管损伤修复的作用。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是150,000-

450,000/μL,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出现易出血的症状。

2.凝血时间:凝血时间是血液从离体状态转变为凝固状态所需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凝血时间为8-15分钟。如果凝血时间延长,可能是由于

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凝血能力下降。

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PT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I(纤维

蛋白原)、II(凝血酶原)、V、VII和X的活性。PT测试结果通常以秒

为单位表示,正常范围为11-13秒。如果PT值延长,可能是由于这些凝

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的。

4.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是一个校准的指标,用于标准化PT

结果以消除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差异。正常的INR范围通常为0.8-1.2,但

在抗凝治疗中可以有不同的目标范围。

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II (凝血酶原)、V、VIII、IX、X、XI和XII的活性。正常的APTT范围通

常为25-35秒,如果APTT延长,可能是由于这些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

常引起的。

6.纤维蛋白原测定:纤维蛋白原是凝血过程中生成纤维蛋白的前体蛋白。正常的纤维蛋白原浓度通常为2-4g/L。如果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正

常范围,可能是由于凝血因子I(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的。

根据以上凝血功能检查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检查结果只能提供一定的参考,综合临床症状、体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测定有何意义?

出血时间(CT)和凝血时间(BT)测定,是一对试验,用于测定皮肤受特殊刺破后出血并自动停止所需的时间及血液开机体后到完全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前者用于评价皮肤毛细管的止血能力,后者用于测定血液的凝固能力。

该组试验具有方法简单,测定迅速的特点,但也有致命的缺点,方法掌握程度不一,因人而异变异较大,测定时各种干扰因素较多且不易克服;因此作者认为它仅仅可以作为一种初筛试验,而不是用于诊断。凝血时间试管法操作较为复杂,费时费力,但结果明显比玻片法准确。

参考值:出血时间(Duke法):1~3分钟

凝血时间(玻片法):2~4分钟

凝血时间(试管法):4~12分钟

出血时间延长多见于: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的疾病,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黏附功能异常如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此外还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抗凝治疗等疾病和情况。

凝血时间延长多见于:凝血因子VIII、IX、XI减少如血友病甲、乙型;凝血酶原显著减少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等;纤维蛋白原减少如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严重肝病等;应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时;纤溶系统亢进如DIC后期及有大量FDP存在时;循环抗凝血素增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凝血时间缩短常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如DIC早期;高血糖及高血脂症患者。

此外,手术病人、肝或肾穿刺术前、腹腔镜检查术前、人工流产术前均有要求做此出凝血实验的要求,目的在于过筛性的了解和排除某些出凝血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实验本身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在有关出血时间实验的问题上做了一些调查和实验,认为出血时间测定与出血倾向和手术出血问题并没有确切的因果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