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1. 课程目标本乒乓球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乒乓球技能和战术水平,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2.1 基础知识- 乒乓球的历史与发展- 乒乓球比赛规则与裁判要求- 乒乓球场地与设施要求2.2 基本技术- 正手搏球技术- 反手搏球技术- 正手推球技术- 反手推球技术- 正手削球技术- 反手削球技术- 正手发球技术- 反手发球技术- 正手接发球技术- 反手接发球技术2.3 进阶技术- 正手快攻技术- 反手快攻技术- 正手弧圈技术- 反手弧圈技术- 正手侧拉技术- 反手侧拉技术- 正手扑球技术- 反手扑球技术- 正手跳发球技术- 反手跳发球技术2.4 战术应用- 单打战术- 双打战术- 混合双打战术- 防守战术- 进攻战术- 反击战术- 控制战术- 快速攻防转换战术3.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技术动作,学生模仿并练习。
- 对抗教学法:学生进行实战对抗,提高战术应用能力。
- 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视频分析法:通过观看乒乓球比赛录像,分析选手的技术与战术,提高学生的比赛策略。
4. 评价与考核-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技术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
- 考试评价: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来评价学生对乒乓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比赛成绩评价:定期组织乒乓球比赛,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
5. 教材与资源- 《中学乒乓球教程》- 乒乓球场地与设施- 乒乓球拍、球和球网- 乒乓球比赛录像以上是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的大纲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全面提高乒乓球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享受乒乓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健康。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一、一般项目⒈课程名称:乒乓球⒉主讲教师:⒊教学材料:教材拓展、改编⒋课程类型:综合实践型⒌授课时间:一学年⒍授课对象:高一年级乒乓球爱好者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知识技能:以“健康第一”为宗旨。
结合我校自己的特色,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线、以学练为宗旨”的主题通过练习,充分发挥体育小骨干的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为学习教材起到了积极的前导作用。
教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将探究化条理化、知识化,还可以使大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寻找自我,体验成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
2、课程内容:第一课时:步法教学重点:上下跳动的幅度第二课时:步法教学重点:两脚移动的速度快第三课时:推挡球教学重点:控制球的能力第四课时:发球与接发球教学重点:前臂与手腕的配合第五课时:推侧旋球教学重点:判断来球的旋转程度第六课时:推下旋球教学重点:控制好发力第七课时:快推球教学重点:手指手腕协调配合第八课时:加力推挡教学重点:击球部位第九课时:推侧旋球教学重点:判断来球的旋转程度第十课时:推下旋球教学重点:控制好发力第十一课时:正手平击发球教学重点:大臂带前臂平行挥动第十二课时:反手平击发球教学重点:左侧上旋拍平行摆动第十三课时:发上旋急球教学重点:向右(左)后方引拍做内(外)旋向左(右)前方挥拍用力第十四课时:正手发奔球教学重点:向后上方引拍,运用手腕弹击力量第十五课时:反手发急下旋球教学重点:拍形稍后仰向前下方用力三、课程实施建议:⒈实施方法讲授与实践结合⒉实施形式教师设计、组织和主持集体实践四、课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成果(学习总结等)的等级总结性评价:在学习过程评价基础上综合判定,采用等级制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仁荣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
初中生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初中生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引言
乒乓球是一项健身、增强体质的重要运动,也是多年来备受学生、老师重视的一门课程。
为了让初中生更好地研究乒乓球,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乒乓球水平,我们编写了这本初中生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教材内容
本教材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乒乓球的历史与起源
2. 乒乓球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
3. 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功和技巧训练
4. 乒乓球战术和比赛策略
5. 乒乓球比赛中常用的术语和用语
6. 乒乓球比赛裁判员的角色和职责
每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说明和示范,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了解乒乓球。
教学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教材,既能让初中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乒乓球兴趣和爱好。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安排,并通过课程评估来了解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成果。
结语
初中生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是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编写的,我们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学教师提供有用的教学资料,也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广乒乓球文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升做出贡献。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第一章:乒乓球基本知识
1.1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
1.2 乒乓球的比赛规则
1.3 乒乓球的装备与场地要求
第二章:乒乓球基本技术
2.1 接发球技术
2.1.1 正手横拍接发球技术
2.1.2 反手横拍接发球技术
2.1.3 抢横拍接发球技术
2.2 正手技术
2.2.1 正手进攻技术
2.2.2 正手防守技术
2.3 反手技术
2.3.1 反手进攻技术
2.3.2 反手防守技术
2.4 正反手组合技术
2.5 步法与身体动作技术
第三章:乒乓球战术与策略
3.1 进攻战术
3.1.1 歧视攻击战术
3.1.2 对角线攻击战术
3.1.3 快速攻击战术
3.2 防守战术
3.2.1 歧视防守战术
3.2.2 转换防守战术
3.2.3 防守反击战术
3.3 综合战术与策略
第四章:乒乓球教学实施指南
4.1 乒乓球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4.2 乒乓球教学的注意事项与技巧4.3 乒乓球教学的评估与反馈方法
附件:乒乓球教学视频
附件:乒乓球比赛规则解读
法律名词及注释:
- 乒乓球:一种户内球类运动,使用网球拍击球在桌球台上进
行比赛。
- 比赛规则:乒乓球比赛的规定与要求,包括发球、计分、犯
规等内容。
- 装备:指乒乓球比赛中所需使用的球拍、球、台和其他器材。
- 场地要求:指乒乓球比赛场地的规格、标注、材质等要求。
本文档涉及附件:
1:乒乓球教学视频:包括教学示范视频、比赛回放视频等。
2:乒乓球比赛规则解读:详细解读乒乓球比赛规则的附件材料。
【乒乓球】乒乓球校本教材

乒乓球校本教材乒乓球,这项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这篇校本教材中,我们将带领学生们一起走进乒乓球的世界,感受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挑战。
在我国,乒乓球运动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上世纪的乒乓球外交,到如今我国运动员在世界赛场上的辉煌成就,乒乓球早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热爱乒乓球,我们特此编写这本校本教材,旨在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体验到运动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一、乒乓球运动概述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最初被称为“桌上网球”。
经过多年的发展,乒乓球逐渐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
我国乒乓球运动始于20世纪初,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乒乓球强国。
乒乓球运动具有以下特点:1. 激烈竞争:乒乓球比赛紧张激烈,双方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较量,考验着运动员的技艺和心理素质。
2. 技术多样:乒乓球运动技术丰富多样,包括发球、接发球、推挡、搓球、拉球、扣球等,需要运动员具备全面的技术水平。
3. 身心锻炼:乒乓球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二、乒乓球运动器材及场地1. 球拍:乒乓球球拍是运动员进行比赛的主要工具,球拍的材料和结构对比赛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学生应选用适合自己的球拍,提高比赛成绩。
2. 球:乒乓球比赛使用的球应满足国际乒联(ITTF)的标准,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3. 球桌:乒乓球比赛使用的球桌为长2.74米、宽1.525米的长方形桌子,桌边距离地面高度为76厘米。
4. 网架:球桌中央设有网架,将球桌分为两个比赛区域。
三、乒乓球基本技术1. 发球:发球是乒乓球比赛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发球技术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
学生应掌握以下几种发球方式:下旋发球、侧旋发球、上旋发球等。
2. 接发球:接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关键技术,学生应学会判断对手的发球意图,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录⼀、乒乓球运动概述⼆、乒乓球基本技术1、握拍⽅法2、基本展位和基本姿势3、基本步法4、发球5、接发球技术6、推挡球技术7、搓球技术8、攻球技术9、弧圈球技术10、直拍横打11、乒乓球队多球训练⽅法乒乓球运动概述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轻,击球距离近,速度快变化多⽽复杂,有较强的趣味性,我国是名副其实“乒乓球王国”乒乓球因此被誉为“国球”。
经常参加乒乓球活动,能够促进⼈的⾝⼼全⾯发展提⾼神经的灵敏度,改善眼、⼿联动能⼒、提⾼全⾝各部位,尤其是上、下肢与腰部协调活动的能⼒提⾼⼈的动作速度。
同时,它逐有利于改善⼈的反应速度和思维的敏捷性,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理素质、增强变化和适应变化的能⼒,有效改善⼼⾎管系统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的体质。
我校长期坚持乒乓球运动的开展,为进⼀步学习掌握乒乓球运动为技术,更加有于学⽣⾝⼼健康,我校整编以下教材,由于⽔平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望提出宝贵意见。
乒乓球基本技术第⼀节握拍⽅法乒乓球握拍⽅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产⽣各种不同的打法。
⼀、直拍握法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都⽤球拍的同⼀拍⾯击球,出⼿快,正⼿攻球快速有⼒,功斜、直线球时,拍⾯变化不⼤,对⼿难于判断。
但反⼿击球时,因受⾝体妨碍⽽不易发⼒,调节拍形因受握法的限制亦较为困难,防守照顾⾯较⼩,⽬前,已有选⼿反⼿攻球时⽤另⼀⾯击球。
亚洲选⼿(如中国、⽇本、韩国)普遍采⽤此种握法。
(⼀)快攻型握法(图1)图1拍前以⾷指第2指节和⼤拇指的第1指节构成⼀个钳形,两指间距离适中(1-2厘⽶左右),拍柄紧贴虎⼝,俗称中钳式握法。
拍后3指⾃然弯曲重叠,中指第1指节贴于拍的1/3上端。
(⼆)弧圈型握法(图2)拍前拇指紧贴拍柄左侧,⾷指扣住派兵形成⼀个环状。
拍后其它3指⾃然微曲,中指的第1节叮嘱拍后的中部。
图2(三)直拍削球型握法(图3)拍前⼤拇指弯曲,紧贴拍柄左侧⽤⼒下压。
《乒乓球》教案

《乒乓球》教案教案名称:《乒乓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规则等。
2.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参与度。
3. 训练学生的乒乓球基本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教学准备:1. 乒乓球桌、乒乓球、球拍等器材。
2. 教学PPT或黑板。
3. 教学视频或示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
二、基本知识学习(10分钟)1. 讲解乒乓球的规则,包括发球、接发球、得分等。
2. 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裁判信号,提高观赛素质。
三、基本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示范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推挡、快攻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四、教学比赛(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乒乓球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2. 强调比赛中的公平竞争和团队协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检查复习效果。
二、提高技巧训练(15分钟)1.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
2. 教师示范高级技巧,如弧圈球、削球等,学生跟随练习。
三、教学比赛(10分钟)1. 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2. 教师点评比赛,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评价学生在乒乓球比赛中的表现,技巧运用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需求。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发展,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乒乓球校本课程设计

乒乓球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掌握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方法。
2. 学习并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推挡、快攻等。
3. 了解乒乓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乒乓球基本技巧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能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提高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策略运用。
3. 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3. 培养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裁判和教练,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课程,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年级,具备一定的运动基础,对乒乓球运动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乒乓球技能,提高运动水平。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课程中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乒乓球运动概述:介绍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规则和比赛方法。
- 教材章节:校本课程第一章《乒乓球运动概述》- 内容列举: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比赛场地与器材、基本规则等。
2. 乒乓球基本技巧:学习发球、接球、推挡、快攻、旋球等基本技巧。
- 教材章节:校本课程第二章《乒乓球基本技巧》- 内容列举:各种发球方法、接球技巧、推挡与快攻技术、旋球技巧等。
3. 乒乓球战术与策略: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巧进行比赛,提高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策略运用。
- 教材章节:校本课程第三章《乒乓球战术与策略》- 内容列举:单打与双打战术、攻防转换、比赛策略等。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第一章:乒乓球基本知识1.1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1.1.1 乒乓球的起源1.1.2 乒乓球的发展历程1.2 乒乓球的规则与比赛制度1.2.1 乒乓球比赛的规则1.2.2 乒乓球比赛的比赛制度1.2.3 乒乓球比赛的计分方法1.3 乒乓球比赛的器材与场地1.3.1 乒乓球拍1.3.2 乒乓球1.3.3 乒乓球场地1.4 乒乓球技术与战术1.4.1 发球技术1.4.2 接发球技术1.4.3 运球技术1.4.4 打球技术1.4.5 组合技术1.4.6 战术应用第二章:乒乓球训练方法与实践 2.1 乒乓球基本动作训练2.1.1 正手发球练习2.1.2 反手发球练习2.1.3 正手接发球练习2.1.4 反手接发球练习2.1.5 正手打球练习2.1.6 反手打球练习2.2 乒乓球比赛技能提高训练 2.2.1 战术应用训练2.2.2 快速反应训练2.2.3 精准发球练习2.2.5 运球技巧提高训练2.3 乒乓球竞赛心理素质训练2.3.1 自信心培养2.3.2 压力调控2.3.3 心理素质训练方法2.4 乒乓球伤病预防与康复训练2.4.1 乒乓球运动伤病的预防2.4.2 乒乓球运动伤病的康复方法第三章:乒乓球综合应用与进阶训练3.1 乒乓球比赛战术应用3.1.1 各类战术的应用3.1.2 构建组合战术3.2 乒乓球专项技能训练3.2.1 搏击发球技巧训练3.2.2 削球技巧训练3.2.3 收球技巧训练3.3 乒乓球竞技训练3.3.1 竞技训练的重要性3.3.2 竞技训练的方法与要点3.4 乒乓球比赛心理准备3.4.1 比赛心理准备的重要性3.4.2 比赛心理准备的技巧与方法附件:1.乒乓球比赛规则详解(附图)2.乒乓球技术动作示范视频3.乒乓球比赛实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2.知识产权:指人们在创造、发展和应用知识过程中的产权。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一、教材概述该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系统的乒乓球研究资源,帮助他们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内容由专业的教育和乒乓球领域的专家共同编写,结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
二、教材特点1.全面性:教材包括乒乓球的规则、基本技术、战术策略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全面覆盖学生所需的知识点。
全面性:教材包括乒乓球的规则、基本技术、战术策略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全面覆盖学生所需的知识点。
2.系统性:教材按照研究的逻辑顺序编写,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能的逐步掌握,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
系统性:教材按照学习的逻辑顺序编写,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能的逐步掌握,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
3.可操作性:教材通过简单明了的文字和图示,详细描述了乒乓球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操作。
可操作性:教材通过简单明了的文字和图示,详细描述了乒乓球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操作。
4.实用性: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题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理解。
实用性: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习题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理解。
5.趣味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趣味的练和游戏方式激发研究的动力。
趣味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趣味的练习和游戏方式激发学习的动力。
三、教材内容概述1.基本规则:包括乒乓球比赛的规则、计分方式等。
基本规则:包括乒乓球比赛的规则、计分方式等。
2.基本技术:包括握拍姿势、站姿、击球动作等基本技术要领的介绍和训练。
基本技术:包括握拍姿势、站姿、击球动作等基本技术要领的介绍和训练。
3.战术策略:介绍了乒乓球比赛中常用的战术策略,如进攻、防守、反击等。
战术策略:介绍了乒乓球比赛中常用的战术策略,如进攻、防守、反击等。
4.高级技术:介绍了乒乓球比赛中的一些高级技术,如上旋球、削球、搓球等。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
作为一项全身运动,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决定了参与者在以下方面均可受益。
首先,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了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
其次,极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
此外,乒乓球运动具有明显的竞技特点和娱乐功能,使其成为一项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和保持青春活力,调节神经的有效运动。
因此,乒乓球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运动。
第二课各种动作姿势乒乓球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运动,各种动作姿势的掌握至关重要。
包括站姿、握拍姿势、身体平衡等。
在乒乓球比赛中,选手的动作姿势不仅影响到球的质量,还影响到选手的发挥和体能消耗。
因此,掌握各种动作姿势是打好乒乓球的基础。
第三课基本步法基本步法是乒乓球运动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包括前后步、左右步、交叉步等。
在乒乓球比赛中,选手的基本步法不仅影响到球的质量,还影响到选手的发挥和体能消耗。
因此,掌握基本步法是打好乒乓球的基础。
第四课平挡球平挡球是乒乓球运动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它是指选手在球的正面用拍面轻轻地挡住球,使球以平直的轨迹飞向对方。
平挡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掌握平挡球技术是打好乒乓球的基础。
第五课推挡球(反手快推)推挡球是乒乓球运动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它是指选手用拍面轻轻地推动球,使球以平直的轨迹飞向对方。
推挡球技术分为正手推挡和反手推挡。
反手快推是一种比较快速的推挡球技术,需要选手具备较好的反应和协调能力。
掌握推挡球技术是打好乒乓球的基础。
第六课正手近台攻球正手近台攻球是乒乓球运动中比较高级的技术之一。
它是指选手在近台区域内,用正手进行攻击性打法。
正手近台攻球需要选手具备较好的反应和协调能力,同时需要选手具备较强的攻击性和灵活性。
掌握正手近台攻球技术是打好乒乓球的基础。
第七课并步移动和左推右攻并步移动和左推右攻是乒乓球运动中比较高级的技术之一。
乒乓球校本课程纲要

《乒乓球》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乒乓球主讲教师:袁刚教学材料:选用创编教材《乒乓球》。
课程类型:技艺类授课时间:一学期授课对象:三至六年级爱好者具体内容:一、课程目标学生了解一些关于乒乓球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运动技能和方法,认识乒乓球在锻炼身体的高效价值,为以后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1.学生形成多动脑多动手的能力,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2.学生逐渐养成准确快速的判断与果敢的意志品质。
3.学生能够自行组织一些小型比赛活动,成为普及推广乒乓球运动的积极分子。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根据学生需求与发展目标共安排16节课,内容如下。
1、理论课:乒乓球基本知识2、学习握拍方法;站位方法;推挡技术。
3、复习推挡技术;学习正反手平击发球技术。
4、复习推挡技术;学习正反手侧旋发球技术。
5、复习推挡技术;发球技术;素质练习。
6、步法练习;素质考试。
7、步法练习;素质考试。
8、复习本学期所学技术,布置理论知识考题一周后上交。
9、发球技术考核。
三、课程实施建议1、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乒乓球校本课与其他校本课由全体7、8年级学生自由选报,学校固定每双周周五下午一二节课为上课时间。
2、打破年级限制统一教学,因场地、器材少,所以先采用集中教学,后分时练习的方法。
即室外球台可自由练习;室内球台可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
具体规定为:全队分四组从周一至周四每组一天的活动权限,如周一对A组开放,周二对B组开放依次类推,至于周五则奖励给学习进步快的同学。
3、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身边或国内的乒乓巨星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外出参赛或学习、进修时,希望学校能联系好参观对象或指导教师,并安排其他教师协作。
5、建议学校购买一定的教学器材,便于教师教学;建议班主任及家长为学生提供学习器材及满足需求。
四、课程评价建议1、评价内容(1)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程度。
(2)学生对乒乓球运动技能的掌握。
(3)学生间人际交往状态的改善程度。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目录第一章:乒乓球运动概述3第二章:乒乓球部分基本理论第一节:球拍的种类与性能 4第二节:乒乓球运动常用术语 6第三章:乒乓球基本技术第一节: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 10第二节:握拍法 11第三节:发球与接发球 12第四节:基本步法 15第五节:攻球技术 16第六节:弧圈球技术 22第七节:推挡技术 26第八节:搓球技术 29第九节:削球技术 32第四章乒乓球训练方法汇总 34第一章乒乓球运动概述乒乓球运动员起源于英格兰,1904年前后乒乓球传入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乒乓球王国”被誉为“国球”。
从1959年中国选手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为中国赢得第一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到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年团赛全部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乒乓球在中国再次掀起乒乓球狂热,在中国少年儿童打球的人越来越多,我校有很多学生从事正规的乒乓球训练,为我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1、速度快、变化多,素有“聪明人运动”之称。
2、在室内外均可行,不受年龄性别、身体条件限制。
3、经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可以全面改善神经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通过乒乓球锻炼有助于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
4、特别对学生从事乒乓球运动,可提高视力,预防近视,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吃苦耐劳品质。
第二章乒乓球部分基本理论第一节:球拍的种类与性能球拍:目前乒乓球规则规定使用的球拍有三种:胶皮拍,海绵正规贴胶皮拍、海棉反贴胶皮拍。
胶皮拍:胶皮拍分两种,一种是普通胶皮拍,它在球拍底板上贴有一层胶皮,胶皮上有一粒粒的圆柱形软体小胶粒,其高度在1.5mm 之内。
这种胶皮的性能如下:弹性小,出球速度慢,但易控制球。
但其中本身不易制造强烈的旋转,出球时速度不快,力量也不强。
另一种胶皮拍是长胶皮拍,这种皮拍上的胶粒高度超过1.6mm 以上因此被称作“长胶”。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一、前言本教材旨在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乒乓球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掌握乒乓球基本技能、战术和规则的基础上,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本教材适用于我国中学阶段的学生,内容涵盖了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战术分析、比赛规则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
二、乒乓球基本技术1. 握拍方法乒乓球握拍方法有直板握和横板握两种。
直板握适用于快攻型选手,横板握适用于防守型和攻击型选手。
2. 发球与接发球发球是比赛中争取主动的关键环节。
学生应掌握平击发球、下旋发球、侧旋发球等多种发球技巧。
接发球时要观察对手的发球特点,采取相应的接球策略。
3. 基本动作乒乓球基本动作包括站位、准备姿势、挥拍动作和步法。
学生应熟练掌握正手攻球、反手攻球、正手推挡、反手推挡等基本动作。
4. 战术分析乒乓球战术分为进攻型和防守型两种。
学生应学会根据对手的特点和场上的局势,灵活运用快攻、拉球、削球等战术。
三、乒乓球比赛规则1. 比赛场地标准乒乓球桌长2.74米,宽1.525米,网高15.25厘米。
2. 比赛方式乒乓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
3. 发球与接发球发球时,运动员站在本方半场内,用手将球抛起,用球拍击球底部发出。
接发球时要尽量争取主动。
4. 计分方式比赛过程中,得分的一方计一分,先得到11分的一方获胜。
如果比分达到10平,则需要领先对手2分才能获胜。
四、乒乓球训练方法1. 基本技术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握拍、站位、挥拍等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2. 战术训练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战术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战术素养。
3. 步法训练通过跑步、跳绳等运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步法灵活性。
4.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乒乓球比赛,积累比赛经验,提高心理素质。
五、结语乒乓球作为我国国球,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为我国乒乓球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乒乓球》教案

《乒乓球》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和规则,培养他们的乒乓球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乒乓球的基本概述和历史背景2. 乒乓球的规则和比赛流程3.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握拍姿势、正手发球、反手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正手推球、反手推球、正手挡球、反手挡球等4. 乒乓球的战术和策略:攻击型、防守型、变化球等5. 乒乓球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热身运动、基本技术训练、比赛模拟训练等6. 乒乓球比赛的裁判和计分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乒乓球的基本概述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
2. 讲解乒乓球的规则和比赛流程,确保学生理解比赛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3. 分步教授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从握拍姿势开始,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各项击球技术和推挡技术。
4. 引导学生学习乒乓球的战术和策略,了解攻守转换、变化球等关键概念。
5. 设计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帮助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乒乓球运动能力。
6. 解释乒乓球比赛的裁判和计分方法,让学生了解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教学评估1. 进行乒乓球基本技术的练习和演示,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准确、流畅。
2. 进行小组对抗赛,评估学生的战术应用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组织乒乓球比赛,评估学生的比赛水平和竞技素质。
教学资源1. 乒乓球拍和球2. 乒乓球比赛规则手册3. 训练场地和设备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乒乓球比赛,培养他们的竞技意识和比赛经验。
2. 邀请乒乓球专家进行示范和指导,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
3. 组织乒乓球俱乐部,提供更多的乒乓球交流和训练机会。
以上为《乒乓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学习和享受乒乓球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乒乓球运动概述二、乒乓球基本技术1、握拍方法2、基本展位和基本姿势3、基本步法4、发球5、接发球技术6、推挡球技术7、搓球技术8、攻球技术9、弧圈球技术10、直拍横打11、乒乓球队多球训练方法乒乓球运动概述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而轻,击球距离近,速度快变化多而复杂,有较强的趣味性,我国是名副其实“乒乓球王国”乒乓球因此被誉为“国球”。
经常参加乒乓球活动,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提高神经的灵敏度,改善眼、手联动能力、提高全身各部位,尤其是上、下肢与腰部协调活动的能力提高人的动作速度。
同时,它逐有利于改善人的反应速度和思维的敏捷性,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心理素质、增强变化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的体质。
我校长期坚持乒乓球运动的开展,为进一步学习掌握乒乓球运动为技术,更加有于学生身心健康,我校整编以下教材,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望提出宝贵意见。
乒乓球基本技术第一节握拍方法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
一、直拍握法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功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
但反手击球时,因受身体妨碍而不易发力,调节拍形因受握法的限制亦较为困难,防守照顾面较小,目前,已有选手反手攻球时用另一面击球。
亚洲选手(如中国、日本、韩国)普遍采用此种握法。
(一)快攻型握法(图1)图1拍前以食指第2指节和大拇指的第1指节构成一个钳形,两指间距离适中(1-2厘米左右),拍柄紧贴虎口,俗称中钳式握法。
拍后3指自然弯曲重叠,中指第1指节贴于拍的1/3上端。
(二)弧圈型握法(图2)拍前拇指紧贴拍柄左侧,食指扣住派兵形成一个环状。
拍后其它3指自然微曲,中指的第1节叮嘱拍后的中部。
图2(三)直拍削球型握法(图3)拍前大拇指弯曲,紧贴拍柄左侧用力下压。
拍后其它4指自然分开,把住球拍。
攻球时,食指迅速移到拍前,以第2指节扣住拍柄,拍后3指仍弯曲贴于拍的上端。
图3二、横拍握拍法(图4)横拍握拍法的恩典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
正手攻台内球时较难掌握,处理追身球亦有一定的难度。
国内、外许多优秀选手都是横握球拍者。
横拍握法如同人们见面时握手一样,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握住拍柄,虎口贴住拍肩,大拇指在球拍的正面位于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
正手攻球时,食指稍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稍向上移动。
图4第二节基本展位和基本姿势一、基本站位基本站位是指击球者在击球前相对于球台所出的一个较为固定的位置,严格地讲,接发球时的站位尤为重要。
站位应根据各自的不同类型打法及身体条件来决定,以利发挥其技术和特长。
(一)进攻型打法基本站位左推右攻打法在近台(离球台端线50厘米左右)、中线偏左(图5-1,以右手执拍为例);两面攻打法者在近台、中线附近;弧圈球打法为主者在中近台(离球台端线70厘米左右)、中线偏左(图5-2);擅长打相持球或反手实力较强者,可站于中台偏反手一侧。
图5-1 图5-2(二)削球型打法的基本站位攻削结合打发者在中台附近(图6-1);以削为主打发者在中远台附近,约离球台端线100-150厘米左右(图6-2)。
图6-1 图6-2二、基本姿势基本姿势是指运动员在击球前经常保持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姿势,它有利于迅速移动,选择合理的击球位置,作出击球动作。
每个人的基本姿势因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而有所不同。
(一)进攻性打法的基本姿势(以右手指拍为例)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稍宽,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前脚掌内侧着地,脚后跟略提起;两膝微曲,中心在两脚之间;含胸收腹,上体稍前倾,肩关节放松,持拍手自然弯曲,位于身前偏右处,球拍稍高于台前。
(二)削球型打法与进攻型的不同之处是两脚间距稍宽,重心稍低,右脚在左脚之前,上体前倾较少,执拍手位于胸前。
第三节基本步法一、步法概述步法的重要性有人把击球时的手法和步法的关系形容为“乒乓球技术之父与乒乓球技术之母”的关系,或称“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生命”,它是及时、准确地使用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亦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
每一次击球,几乎都是从移动开始的,许多情况下,回球质量欠佳或者失误,就是因为人——球关系未调整好,而人们却往往去追究手法的责任。
步法不同于走路,他的关键在于运动员要能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移动方法,在击球瞬间保持最适宜的击球点。
二、基本步法(一)单步1、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图7)图72、特点:移动简单、灵活,重心转换比较平稳。
一般在来球角度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3、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单步侧身攻——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二)跨步1、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登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动跨步脚上。
(图8)图82、特点:移动速度快,比单步移动范围大,适于打借力球,但不适于自己发力。
3、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
(三)举步1、移动方法: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2、特点:身体不腾空,重心较稳定;移动范围较单步大。
3、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小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
(四)跳步1、移动方法: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图9)图92、特点:移动范围比跨不大,有利于发力。
但有短暂的腾空时间,对于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有一定影响,可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缓冲来减少重心的起伏。
3、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②弧圈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③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动作;④削球选手在接突击球时时常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
(五)交叉步1、移动方法: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
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
(图10)图102、特点:移动的幅度比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都大,主要用来对付身体较远的来球。
3、实际运用于: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侧身攻、拉后扑打右角空挡,或从大角变反手击球;②在走动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击球第四节发球一、常用的发球技术(一)正手发球奔球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方法:右脚稍后,身体稍向左转,右手持拍于身体右侧;球向上抛起后,持拍手随即向右后上方引拍,击球时前臂快速由后向左前方挥动,拇指压拍,拍面稍前倾并略向左偏斜,球拍沿球的右侧中部向中上部摩擦;击球后,前臂和手腕随势向前挥动。
(图11)3、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图11(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图12)图122、方法:右脚稍前,身体稍向左转,右手持拍于身体左侧;击球时,持拍手以肘关节为中心,前臂向前方横摆发力击球,拍面稍向前倾,击球的中上部;击球后,前臂和手腕随势向前挥动(图13)。
发急下旋球时,大拇指用力压拍的左肩,使拍面稍后仰;触球前,稍向左后上方引拍;当球下降低于网时前臂快速向前下方用力,拍面触球的中下部;触球瞬间,手腕附加爆发式下切动作。
处图133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处;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第1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1、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2点跳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位、冲货抢攻。
(图14)图142、方法:主要靠手腕和前臂摩擦发力,控制向前的力量。
3、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第1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1、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图15)图152、方法:右脚在后,身体稍向右转,前臂向后上方引拍与肩同高,拍柄朝下(手腕外展),拍面略后仰,击球时前臂快速向前下方挥动并略外旋,手腕内收发力,摩擦球的中下部。
3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仰,切球的中下部;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1、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方法右脚在后,持拍手向右上方引拍,手腕略外展,拍面稍向左;击球时,手腕和手臂迅速由右向左挥动。
(图16)图163、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图17)图17(六)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1、特点右侧上(下)旋转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方法右脚在前,身体向左转,持拍手向左上方引拍,拍柄略向下,拍面稍向右;击球时,前臂和手腕由左向右挥动。
(图18)图183、要点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右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图19)图19二、发球的练习方法1先斜线,后直线,再斜、直线结合;2、先长后短,再长、短结合;3、先不定点,再定点;4、向特定的区域发球(图20);图205、发球速度先慢后快;6、先低抛再高抛;第五节接发球技术一、接发球技术的特点接发球时比赛中每一回合德第2板球,也是接发球方开始比赛的第1板球,因而是一项反控制、求主动的技术,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