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吸热和散热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吸热和散热
确定每组承担的任务:1、2组无盖的杯子,3、杯 上加盖,4、杯外包毛巾,5、加盖、外包毛巾, 6、7、8塑料泡沫
注意:记录杯中的初始温度和10分钟后的温度,以 及降温多少。 感受杯中的降温过程。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保温杯并不能保持原来 的温度,只能做到减缓 温度的变化。
谢谢大家
23.04.2021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吸热和散热
23.04.2021
生产计划部
金属杯子, 玻璃杯和塑料杯
用手触摸三种杯壁的温度,说明了什么?
金属吸热快,塑料吸热慢
几分钟后,这三种水的温度都一样吗?
金属散热快,塑料散热慢
热的良导体——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水温降的快 热的不良导体——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的慢
生产计划部
Leabharlann Baidu
发热与散热的方式
发热与散热的方式
发热与散热是物体或系统中的热能传递过程。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发热与散热方式:
1. 对流散热:通过流体(通常是气体或液体)的对流传递热能。当物体表面与周围流体接触时,流体会带走物体表面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
2. 辐射散热:物体通过辐射热能的方式散发热量。所有物体都会辐射热能,辐射率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来传递热量的。
3. 导热传递:物体内部的热能通过固体的传导方式传递。固体中的分子或原子通过碰撞传递热量。
4. 相变散热:当物体发生相变(如固体融化为液体或液体蒸发为气体)时,吸收或释放潜热,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5. 蒸发散热:液体变为气体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这是因为蒸发过程中,液体分子脱离液体表面吸收能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这些方式通常会同时发生在物体或系统中,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环境条件和物体本身的特性。
吸热和散热教案范文
吸热和散热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热量的传递方式。
2.理解吸热和散热的概念。
3.掌握吸热和散热的实验方法和条件。
4.感知热量的重要性,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2.吸热和散热的定义和原理。
3.吸热和散热的实验方法和条件。
4.热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识
1.引导学生回顾热量传递方式的概念,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太阳的热量照射在地面上、电热水壶加热水等,让学生思考热量的传递方式。
Step 2 吸热和散热的概念和原理
1.解释吸热和散热的概念:吸热是指物体吸收了外界热量后温度升高,而散热则是指物体通过各种途径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外界,使温度降低。
2.讲解吸热和散热的原理:对于吸热来说,当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
其分子内能增加,分子热运动加快,温度升高。对于散热来说,物体通过
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分子内能减少,分子热
运动减慢,温度降低。
Step 3 吸热和散热的实验
1.设计实验:以水的吸热和散热为例,设计实验过程,测量水在吸热
和散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实验设计,并记录实验过程
和结果。
2.实施实验:根据实验设计过程进行实验,注意安全操作。
3.分析实验结果:将实验数据整理,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并解读曲线图中的变化规律。
4.总结实验:通过讨论和归纳实验结果,总结吸热和散热的特点和影
响因素。
Step 4 热量的应用
1.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吸热和散热应用,如空调、保温杯、冰
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过程
A.①汽化 ②液化 C.①升华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D.①升华 ②凝华
例4、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
想一想:
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 而干瘪,你能帮助妈妈解决这一难题吗?
B、温度一定不变 D、温度下降
例3、(江苏宿迁)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
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 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中是 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 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汽化 ,上升 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 态氨由此冷却 液化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 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 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温 晶体凝固过程
度A
B
C
D 时间
温 非晶体凝固过程
度
A
B 时间
2、液化 液态 液化(放热) 气态
液化现象:
雾
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 气遇到冷空气后,变 成了白雾
露珠
注意:平常所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滴。
比热容和散热能力的关系
比热容和散热能力的关系
比热容和散热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在热力学和热
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比热容。比热容是指物质单位质量在
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比如水的
比热容是较高的,而金属的比热容则相对较低。当物质吸收热量时,它的温度会上升,而释放热量时则会降低温度。比热容的大小直接
影响了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程度。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散热能力。散热能力是指物体在温度高
于或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时,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
递给周围环境的能力。散热能力强的物体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传递给
周围环境,使自身温度迅速接近环境温度。散热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物体的表面积、材料的热导率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方式等因素。
比热容和散热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热传导过程来理解。当
物体吸收热量时,其温度上升,而当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时,物体会
向周围环境散发热量。物体的比热容越大,需要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就越多才能使温度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散热能力强的物体则能够更
快地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使温度迅速接近环境温度。因此,比热容和散热能力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影响着物体在热交换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热量传递速度。
总之,比热容和散热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物体的比热容决定了其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程度,而散热能力则影响着物体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速度。这两者共同作用着物体的热传导过程,对物体的热力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4.吸热和散热
4.吸热和散热
《吸热和散热》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吸热和散热》选自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冷和热》单元中的第4课。不同的物质以及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一样的。本节课学生讲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和话曲线图,了解油和水吸热、散热的特点,以及颜色深浅不同的纸袋吸热、散热的性能。学生还将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想象。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1、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2、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否相同。3、吸热和散热想象在生活中的应用。4、设计一个保温杯,看哪个小组的保温杯效果最好。。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对冷和热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自己设计实验还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特别是实验中所要注意到的问题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老师必须要进行辅导,让他们逐步学会怎么来做对比实验,提高探究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与学情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能够设计并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3、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4吸热和散热-附知识点梳理(1)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冷和热
4.吸热和散热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教学材料:
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温度计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索和调查 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
2.组织学生讨论:
(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
(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和实验解答分解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
昨日撒下勤奋种,今朝一搏必成功。鲤鱼一跃便成龙,大鹏展翅震长空。前程似锦圆美梦,锦衣凯旋沐春风。寒窗不负苦心人,金榜有你祝高中。中考顺利,愿你成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梳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梳理
一定要掌握的物理规律
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散热】
汽化: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气态→液态【散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固态【散热】
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光的反射定律
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射击时的瞄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3) 光的折射规律
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看日出。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4)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5) 欧姆定律
(6)焦耳定律。
3、记住两个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
(2)杠杆平衡原理
一定要背会的物理公式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四年级科学 第二单元 冷和热(作业)
第二单元冷和热(作业)
第一课冷热与温度
一、填空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其温度下降的规律是是(先快后慢,逐渐降低)。
二、简答
1、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
答(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段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三、根据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完成下面的曲线图
热水降温曲线图
70 ↑(温度℃)
第二课热的传递
一、填空
二、简答题
1.什么叫传导?
答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2.什么叫对流?
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3.什么叫辐射?
答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加热和冷却会影响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三、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
答(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或打火机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第三课加热和冷却
一、填空
1、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创新实验教学设计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创新实验
教学设计
湖南省蓝山县田心学校王福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通过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2、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三、教学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教具准备
温度计、天平、烧杯、沙、水、铁架台、食用油、试管、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台灯、多媒体课件、秒表、电子温度计
五、教法、学法
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导入部分:
幻灯片2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但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演示实验1:感受海边风景(两名学生上台读数)
幻灯片3
过渡:提问这里有会做饭的学生吗?(渗透德育)思考下列问题:(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思考:某种物质升温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幻灯片4
吸热和散热原理的应用
吸热和散热原理的应用
吸热原理的应用
吸热原理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物质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能
够使自身发生温度变化。很多物质在吸收热量时会发生相变,这些相变可以起到吸热的作用。下面将介绍吸热原理的一些应用。
冰箱
冰箱是利用吸热原理来降低物体温度的常见设备。冰箱内部有一个制冷剂循环
系统,其中的制冷剂负责吸收室内的热量。当制冷剂通过蒸发器时,它吸收了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然后,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并送至冷凝器,这里它释放掉吸收的热量。通过这个循环,冰箱能够保持低温,并将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
空调
空调也是利用吸热原理来调节室内温度的常见设备。空调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工
作原理来实现吸热和散热的目的。空调通过蒸发器吸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冷却空气。然后,制冷剂经过压缩机被压缩并送至冷凝器,这里它释放掉吸收的热量。空调通过这个循环循环,能够使室内温度降低,并将热量散发到室外。
冷却器
除了冰箱和空调外,吸热原理还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汽车的冷
却系统就是利用吸热原理来降低发动机温度的。冷却系统通过水泵将冷却液流动到发动机中,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然后,冷却液流动到散热器中,通过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出去。这样,冷却系统能够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散热原理的应用
散热原理是指物体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使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下面将介绍散热原理的一些应用。
散热器
散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用来散热的装置,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地将
热量传递到周围环境中。散热器通常用于电子设备、计算机CPU等产生大量热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四年级)
1、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课题:《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
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空气也要占据空间。
2、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
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3、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课题:《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
实验结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4、实验内容: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与不同(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
实验结论: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不能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
5、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
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
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6、实验内容:空气的成分(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空气中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7、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8、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
[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作者:佚名论文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12 更新时间:2011-9-13
1.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结论:回形针别在鹦鹉的尾部,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2.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3.实验内容:观察水的性质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观察水
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每组2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水的特点有:透明、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运水比赛:学生可用杯子舀、用粗管子放在中间做连通,也可用细管子利用水位差使之自行流淌。
4.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5.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散热器工作原理
散热器工作原理
散热器是一种用于散热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工业设备等领域。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到周围环境中,以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1. 传导散热
传导是物体内部热量传递的一种方式,散热器利用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将热
量从热源传导到散热器的表面。常见的散热器材料有铝合金和铜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快速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的表面。
2. 对流散热
对流是通过流体介质(如空气或液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的方式。散热器通常
设计有大量的散热片或散热管,增加了表面积,以便更好地与周围环境中的流体接触,提高散热效率。当热量传导到散热器表面后,空气或液体与散热器表面接触,热量通过对流传递给流体,从而实现散热。
3. 辐射散热
辐射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递热量的,无需介质参与。散热器的表面通常会涂
上黑色或其它吸热性能较好的涂层,增加辐射热量的释放。当热量传导到散热器表面后,散热器会辐射出热量,将热能转化为电磁辐射,从而实现散热。
散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示意图来说明:
[示意图]
在实际应用中,散热器通常与风扇或水泵等辅助设备结合使用,以增加散热效果。风扇可以加速空气流动,增加对流散热效果;水泵可以将液体循环流动,提高对流散热效果。
此外,散热器的设计和制造也对散热效果有重要影响。散热器的散热片或散热管的数量、间距、大小等参数都会影响散热效率。同时,散热器的表面积、材料的导热性能、涂层的吸热性能等也是影响散热效果的因素。
总结一下,散热器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到周围环境中,实现散热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散热器常常与风扇或水泵等辅助设备结合使用,以增加散热效果。同时,散热器的设计和制造也对散热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不断优化散热器的结构和材料,可以提高散热效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
第二单元冷和热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冷热与温度》一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一杯热水在常温下降温的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其温度变化的规律,建立温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搜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热的传递》一课通过大量实验探究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使学生认识到热传递的一般规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为传导,液体和气体中的热传递主要方式为对流,不需要任何物质做媒介的热传递为对流。《加热和冷却)一课通过大量的活动探究了物体在加热和冷却后形态和体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人们对这些规律的利用。《吸热和散热》一课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了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能力,以及颜色对物体吸热和散热能力的影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记录、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课引领学生了解了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同形态,并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探究了水的三态变化条件,了解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单元学习目标:
1.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
现象。
2.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3.了解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4.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5.知道水的冰点和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单元课时安排:
1、冷热与温度………………………………………………………………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吸热和散热性能好比纸板强
3、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它们的吸 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
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一、探究课本第24页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二、讨论:1、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 成黑色?
2、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 而宽大 的衣服?
3、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金属杯子, 玻璃杯和塑料杯
用手触摸三种杯壁的温度,说明了什么?
金属吸热快,塑料吸热慢
几分钟后,这三种水的温度都一样吗?
金属散热快,塑料散热慢
热的良导体——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水温降的快 热的不良导体——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的慢
确定每组承担的任务:1、2组无盖的杯子,3、杯 上加盖,4、杯外包毛巾,5、加盖、外包毛巾, 6、7、8塑料泡沫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课件
【学习目标】
1. 我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 的。
2. 我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 热快。
3. 我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 的有关现象。
自主学习
一、预习任务
认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猜一猜,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
油的散热性能比水强
注意:记录杯中的初始温度和10分钟后的温度,以 及降温多少。 感受杯中的降温过程。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保温杯并不能保持原来 的温度,只能做到减缓 温度的变化。
回顾目标: 1、我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 性能是不同的。 2、我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 体吸热和散热快。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