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教案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

课题 2.3.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授课人地点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涵义。

3.掌握n、M、m,N、N A之间的简单换算。

4.通过类比、归纳等多种思维活动,了解M,n,N A等物理量的涵义,体会从物质的量层次定量研究化学问题的意义。

5.体会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6.体会从生活中找寻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在认识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解决问题和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感受宏观、微观结合的思想。

难点: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宏观/微观物理量之间的简单换算。

关键本节内容的突出特点是概念多而抽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词汇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如物质的质量、数量等会产生冲突。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者有意将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穿插进行,随学随练,加深理解和巩固。

教学过程与内容教学活动师生活动时间分配环节一,新课导入【师】老师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请同学们出谋划策。

一天,马先生带着100桶硬币,捐赠给银行。

聪明的同学们,如果你是银行工作人员,该如何将这笔“巨款”准确高效的存入银行呢?【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

【师】约莫半分钟后,请2~3名同学给出解决方案。

【师】总结学生提出的方案,引出今天课程的主要任务——如何将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与肉眼看不见、难以称量的微观粒子联系起来?环节二:新课讲授【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向生活找寻答案。

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遇到数目庞大的个体时,该如何准确计数?2min想一想,如果,你去超市购买60只鸡蛋,是一只一只的数方便,还是把鸡蛋“打包”起来,一堆一堆的数方便呢?【生】将小个体打包起来,数集合方便。

【师】我们常常见到“1打,1箱,1盒……”这类的计量方式。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4.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准确度、解答过程的清晰度以及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应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学科兴趣不足,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手段,深入理解摩尔的概念和性质。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教师还需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3.摩尔的性质:摩尔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之一,它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单位,不能被增大或减小。
4.摩尔的应用:摩尔可以用来表示物质的质量、体积等。通过物质的量和摩尔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参数。
5.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量(n)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关系,即m=n×M。其中,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摩尔表示。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化学教学资源库等。
3.信息化资源:化学教学视频、PPT课件、在线实验模拟软件、相关学术文章等。
4.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小组讨论、课堂讲授、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
教学过程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说课稿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说课稿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应聘高中化学教师的20 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板书)。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展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物质的量的概念、符号及单位来进行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摩尔质量等相关知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这一物理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表征物质的物理量的相关内容,是深化、拓展、完善的过程,同时为下一节课学习气体摩尔体积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之始,必须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

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她们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对物理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不够深入;知道质量极其单位,但还不知道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处于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但她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因此,为了更好的突破这一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有意识的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同时对于旧知识,多联想、多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高中化学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及质量之间的换算公式。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学生初步树立“科学技术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结合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重点确立为对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及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及质量之间的换算公式的掌握。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教案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②摩尔质量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①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学方式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课,根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应用概念。

对于概念课的教授,因为抽象、理解难度大,学生相对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概念引入时强调它在化学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紧迫感。

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用思维的逻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是本节课的概念多,理解难度大,而且学生还没有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所以教师应注意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

在实验课中,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并探讨,在过程中感受和学习。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引入教师:买大米时我们一般论斤买而论“粒”就不方便,一斤就是许多“粒”的集体;买纸可以论张买,但是买多了论“令”就比较方便,“令”就是500张的集体,买矿泉水我们可以论瓶买,但买多的也可以论箱买,一箱就是24瓶的集体等等。

那么化学中的粒子论个可能数不清,我们能否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在初中已经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它们可以构成我们看得见的、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宏观物质。

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与看得见的宏观物质之间必定存在某种联系。

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反应:2H2+ O2点燃2H2O微观角度:2个氢分子1个氧分子2个水分子宏观角度: 4 g 32 g 36 g从上述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学生:看到反应物、生成物的数目和质量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附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附说课教案)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

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由来
教学方法
A.23 B.23g C.23mol D.23g/mol
8、在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
A.2.2g CO2B.3.6g H2O C.3.2g O2D.49g H2SO4
9、计算题
1.计算下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1)11gCO2
(2)56g CO
(3)250g BaCl2
10、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3)1 molH2SO4中含有个H2SO4分子,个硫酸根离子。
(4)1 mol 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5)1个水分子中有个电子,1molH2O中呢?
讲述: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能否总结出物质的量(n),粒子数目(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进入情境,思考问题。
学生看表格,并从中理解物质的量和其他物理量一样
学生学习理解
学生活动
让学生对物质的量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的量
设计意图
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__摩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__摩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知 识 梳 理]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化学反应是原子、分子等粒子之间的反应,如何把微观的水分子的量和宏观的水的量联系起来,完成下列知识点我相信你就会知道: 1.物质的量七个基本物理量:长度(m)、时间(s)、质量(kg)、热力学温度(K)、电流(A)、发光强度(cd)、物质的量(mol)(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基本物理量。

(2)符号及单位: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

2.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 →人为规定的一个数值,用以联系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个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类似一打指“12”,一双指“2”提醒: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这里的粒子是指同种“粒子”,如1 mol N2中的氮分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 mol N2中的氮原子数就不能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知识点二摩尔质量我们在用铁单质做化学实验时,不可能一个一个的查铁原子从而确定它的物质的量,我们只能通过测量铁的质量来确定它的物质的量,那么如何把质量和物质的量联系在一起?提醒:一种微粒的摩尔质量就是1 mol该微粒的质量,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l,物质的质量单位是 g,二者的意义不同。

微判断(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

( )(2)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3)1 mol氧气中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

( )(4)1 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 )(5)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 )(6)H2O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18。

( )答案(1)×(2)×(3)×(4)√(5)×(6)√微训练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1 mol C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答案 A2.(1)9 g H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含有的氢原子数为________。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7篇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7篇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7篇一位优秀的化学教师,必定会写出优秀的化学教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1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 = 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3)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教案篇2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课教案)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课教案)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优质课教案)第一章:物质的量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物质的量的基本计量单位——摩尔。

1.2 教学内容(1)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含有多少个微观粒子叫做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的符号:n。

(3)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摩尔,符号为mol。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物质的量概念。

1.4 教学步骤(1)引入:提问学生什么是物质的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讲解:讲解物质的量的定义、符号及基本单位摩尔。

(3)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摩尔的符号,加深学生对摩尔的认识。

(4)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物质的量概念。

第二章:摩尔的计算2.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摩尔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摩尔进行物质的量计算。

2.2 教学内容(1)摩尔的计算公式:n(mol)= N(个数)/阿伏伽德罗常数。

(2)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mol。

(3)摩尔与微观粒子的关系:1mol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观粒子。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摩尔的计算方法。

2.4 教学步骤(1)讲解:讲解摩尔的计算公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

(2)实例:给出实例,让学生运用摩尔进行物质的量计算。

(3)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摩尔的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摩尔计算的理解。

(4)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摩尔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摩尔与质量的关系3.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摩尔与质量的关系。

(2)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2 教学内容(1)摩尔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

(2)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M(g/mol)= m(g)/ n(mol)。

(3)摩尔质量的应用:通过摩尔质量可以计算物质的量。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摩尔与质量的关系。

3.4 教学步骤(1)讲解:讲解摩尔质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仙桃八中化学组——沈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掌握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2、过程与方法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学会类比启发,逻辑推理等科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建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概念的建构。

三、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景、诱思探究、逻辑推理、活动建构、类比启发、练习巩固,合作探究。

学法:思考交流、主动参与、讨论分析、乐于探究、自主阅读、归纳总结、自我建构。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概念【自主探究】:如何得出10kg米所含的米粒数?(假定每粒米的质量均相等)【学生总结】:方法1、一粒一粒数。

方法2、先数出一两米有多少粒,然后再换算成10kg中有多少粒。

【教师引导】:第二种方法更科学,更实用。

【投影展示】: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计量方式引入集合体的概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简单熟悉的问题:微小物件表示方法——引入集合体的概念。

为建构微观粒子集合体做好铺垫。

(二)、活动建构,分析概念活动1、展示一杯水,引导学生讨论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同时投影展示“一滴水中水分子数目”的有关资料。

学生活动:想到了采用“集合体”的观点,把大量的水分子看成一个集合体,数起来就会方便。

活动2、引导学生讨论该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点燃C + O2 ==== CO2从宏观质量角度:每12克碳和每32克氧气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从微观粒子角度:每一个碳原子和每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教师引导:在实验室可以称取12g碳和32g氧气反应,却无法称取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而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肯定存在着联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物质的量单位-摩尔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概念,体会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3.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学习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以及摩尔质量的定义。

学习难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这一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初步形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并讨论]1.如何通过实验方法粗略测知一张白纸的厚度?其中哪种方法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最具有可操作性?(以化学教材的纸为例,请学生认真测量)2.如何通过实验方法粗略测知一个原子或分子的质量?现有一杯水,如何知晓其中含多少水分子?[板书]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讲解]显然,我们能够很快想到可以用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为此,国际科学界引进了“物质的量”将它们联系。

[板书]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物质的量[板书]一、物质的量[讲解]物质的量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

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投影]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讲解]重点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而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物质的量用符号“n”表示。

[例举]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

(铁的质量为10g)[反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氢的物质的量是3mol、小米的物质的量是1mol [讨论]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明确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含义及单位。

2.理解物质的量的基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能进行物质的质量、微粒数目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学生自主学习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01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02n 表示。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2.阿伏加德罗常数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061_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07N A 。

(2)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与粒子数(N )之间的关系□08n =NN A摩尔质量 1.2.1 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05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06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1.“1 mol 大米粒”这种说法是否合适? 提示:不合适,物质的量只能用来表示微观粒子。

2.“1 mol 氧”的表示法正确吗? 提示:否,没有指明是氧原子还是氧分子。

3.一种微粒的摩尔质量就是1 mol该微粒的质量的说法对吗?提示:不对,摩尔质量与1 mol该微粒的质量仅仅在数值上相等,两者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其单位不同。

课堂互动探究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四化”(1)专有化: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在表述时不可增减,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2)微观化: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只用于表示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不表示宏观物质的数量。

例:1 mol大米、1 mol铁元素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3)具体化:在使用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时,必须具体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

而1 mol氢的表述是错误的,因为“氢”是元素名称,是宏观物质名称,不是微观粒子名称。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方案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设计方案《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时(45分钟)。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反应等方面的定量关系时是广泛运用的物理量。

它在高中化学计算里还是最关键的概念,可使计算较为简捷明了,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上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必要性;能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所给资料,提高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思考、讨论和交流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养成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2.通过物质的量的教学,体验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处于初三和高一的衔接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对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等物理量已非常熟悉,但对国际单位制中的“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非常陌生,而且易将“物质的量”这一抽象概念与“物质的质量”相混。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ppt课件概念动画实验视频相关图片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提出问题(一)情境引入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视频引入(此处需常见的化学反应视频,如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微观粒子数 11 1物质质量12g 32g 44g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学生将这一反应中所包含的意义进行复习总结:(二)提出问题教师从学生的讨论结果出发,提出引导问题: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是微粒按一定数目关系进行的,那可称量物质与微粒之间是否存在一种联系?我们有何办法能将微粒数量与物质质量联系起来?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想办法环节二:方法探究(1)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汇报所想出的办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结果,将学生的认识过程与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联在一起,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一个某种原子为例,此处要标出1个原子的质量(用普通天平不可称量),为将微粒与物质质量联系起来,将此种原子由一个开始不断堆积(此处需要媒体课件,展示微粒堆积的过程),同时质量随微粒数目的增加而相应的增长,直到有一刻该微粒集体的质量可称量。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1.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摩尔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学中摩尔应用的掌握情况。
2.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摩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
3.测试:通过随堂练习题或小测试,检查学生对摩尔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特色创新
1.情境模拟:将实际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以情境模拟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实践操作不足:课堂教学中实验操作环节较少,学生对摩尔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足。
针对学生的学习者分析,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摩尔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让学生理解摩尔在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学中的应用。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教师使用PPT展示摩尔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提供清晰的视觉辅助。
-视频:播放科学家介绍摩尔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摩尔的概念。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化学计算器等工具,学生可以实时进行摩尔计算练习。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答案: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079克/摩尔。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化学教案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化学教案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摩尔质量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进行化学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质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关系。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3. 利用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的概念:介绍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摩尔)及表示方法。

2. 摩尔质量的定义:解释摩尔质量的概念,介绍摩尔质量的表示方法。

3.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讲解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4.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介绍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

2. 第二课时:摩尔质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3. 第三课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4. 第四课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的量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物质的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常见化学物质的摩尔质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测量摩尔质量的实验结果,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九、拓展活动1. 研究项目: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化学物质,研究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参观实验室: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观察和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定义;2. 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3. 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2. 摩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摩尔的概念的理解;2. 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内容:1. 学生是否知道物质的量是什么?它与质量有什么区别?2.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二、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10分钟)1. 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比如,选择一个铁块询问学生其质量,并询问如果有两个和四个相同大小的铁块是否质量相同?为什么?2.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质,含有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个数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的数量就是物质的量。

三、引入摩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摩尔定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指含有6.022×10^23个实体的物质。

2. 介绍物质的量与摩尔的转换关系:1摩尔的物质中就含有6.022×10^23个实体。

根据这个转换关系,可以通过质量来计算物质的量。

四、讲解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通过实例讲解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如计算氧气分子(O2)的摩尔质量。

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故氧气分子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 2=32g/mol。

2. 讲解计算化学式摩尔质量的方法:根据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摩尔质量相加得到。

3. 强调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五、展示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15分钟)1. 讲解摩尔的定义对于化学反应的应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化学式前的数字)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2.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3. 强调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只有满足了适当的摩尔比,才能顺利发生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

高中化学教案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

高中化学教案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摩尔的含义。

2.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3.能够根据反应方程式和摩尔比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

4.能够运用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摩尔的理解。

2.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的实际应用。

2.根据反应方程式和摩尔比计算物质的量。

四、教学方法:1.情景引入法:通过物质的量的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对物质的量的认知。

2.解释演示法:通过示例解释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3.课堂讨论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内容:1.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含有的化学实体的数目,用摩尔(mol)来表示。

1mol的物质中,含有6.022x10^23个粒子,又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constant),记作N。

2.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指1mol该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mol。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原子质量的相对大小,以C-12的原子质量为12为标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u。

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中各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分子中各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得。

例: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23 + 35.5 = 58.5 g/mol练习:计算H2O、CO2、CH4的摩尔质量。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通过电视上的《化学大王》等节目,介绍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并给出物质的量的实际应用场景。

例如:化学反应中,需要知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才能控制反应条件,产生预期的化学反应。

第二步:解释演示。

通过示例说明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例如:为了制备100g纯石灰石,需要多少摩尔的CaCO3?解答:先计算CaCO3的摩尔质量,C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CaCO3的摩尔质量 = 40 + 12 + 3(16) = 100g/mol根据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CaCO3的物质的量,即100g的CaCO3,有多少摩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②摩尔质量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①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学方式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课,根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应用概念。

对于概念课的教授,因为抽象、理解难度大,学生相对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概念引入时强调它在化学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紧迫感。

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用思维的逻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是本节课的概念多,理解难度大,而且学生还没有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所以教师应注意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

在实验课中,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并探讨,在过程中感受和学习。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引入教师:买大米时我们一般论斤买而论“粒”就不方便,一斤就是许多“粒”的集体;买纸可以论张买,但是买多了论“令”就比较方便,“令”就是500张的集体,买矿泉水我们可以论瓶买,但买多的也可以论箱买,一箱就是24瓶的集体等等。

那么化学中的粒子论个可能数不清,我们能否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在初中已经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它们可以构成我们看得见的、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宏观物质。

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与看得见的宏观物质之间必定存在某种联系。

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反应:2H2+ O2点燃2H2O微观角度:2个氢分子1个氧分子2个水分子宏观角度: 4 g 32 g 36 g从上述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学生:看到反应物、生成物的数目和质量关系。

教师:从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微观上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可以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而分子和原子是极微小的粒子,一滴水中就大约含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一个个去数,即使分秒不停,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这个工作。

在日常化工生产中我们更不可能数出一定个数的氢分子和一定个数的氧分子进行反应,而根据初中我们学习的知识也知道,从宏观上4 g的氢气和32 g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 g的水,所以我们知道,4 g的氢气所含的氢分子数必是32 g的氧气的2倍,那我们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氢气中含有多少个氢分子呢所以,这里需要一个“桥梁”,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宏观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

(采用实例引入的方法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白“物质的量”这一个物理量在化学中存石的必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以“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量,至此,物质的量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成为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

物质的量及摩尔(投影)我们用长度来表示物质的长短,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集合,用符号n表示。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教师:在我们的计量上,多长为1米呢“米”这个单位是如何得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开始常常会毫不思索地回答:10分米为一米。

但很快他们又会意识到1分米又是多少呢10厘米那1厘米又是多少呢……然后大家发现这是一个无尽的循环,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白在国际单位中,1米的长短,1 mol的多少都是人为规定的,这里常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

)教师:国际计量组织规定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为1m 。

同样,也规定了含有×1023个粒子的物质为1 mol 。

1 mol 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打、一箱一样,表示的是数量的集体。

一个箱子能装多少瓶饮料,这取决于我们做多大的箱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定义这个集合单位。

“摩尔”这个单位能包含多少个粒子这也是由我们定义的。

(投影) 集体一个体×规定的较大数目1打= 1个×12; 1令 = 1张×500; 1 mol = 1个×6.02×1023(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

因此,以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来迁移类比,使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使学生容易理解,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 教师:我们把含有×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

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 任何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他对×1023这个数据的测得有很大的贡献,故用其名来命名,以示纪念。

表示为N A =×1023mol —1。

1 mo1粒子所含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请根据上述说明回答下列问题:(1)1 mo1 O 2的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 mol SO 2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2)×1023个CO 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其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3)× 1023个H 2O 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1,其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4)N 个C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

根据以上四个小题,能否得出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与粒子数(N)的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AN N n 。

教师:例:现有CO 、CO 2、O 3三种气体,它们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则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B .1∶2∶3C .3∶2∶1D 、6∶3∶2学生:讨论得出A 答案。

并且总结出:粒子的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学生普遍觉得非常困难,弄不清原子数与分子数之间的关系,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 过两道关:(1)知道相同物质的量的CO 、CO 2、O 3三种气体,氧原子数之比为1∶2∶3;根据n =N /N A 推断,粒子的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教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1)如果把×1023个直径为2.5 cm的硬币排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亿次。

(2)如果把×1023粒米给全球60亿人吃,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学生非常惊奇,更加意识到使用物质的量这个粒子集体的重要性,也不会再用物质的量去描述宏观物质。

)物质的量的使用注意事项教师: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mol人 1 mol细菌 1 mol氧气分子 1 mol质子学生:讨论并回答,1 mol人肯定是错的,1 mol细菌、1 mol质子、1 mol氧气分子是对的。

(“1 mol人”,学生都会很快反应是错误的,但1mol细菌很多学生会认为细菌是很小的,是微观的,所以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所以借此要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不要认为只要是微观的概念就可以用摩尔来表示,应该是微观的物质粒子才行。

)教师:对于物质的量这一个新的物理量,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电子、中子等。

不是用于宏观物质如:l mol人、1 mol大豆都是错误的。

(2)使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粒子的名称,不能笼统地称谓。

1mol氧、1 mol氢就是错误的。

只能说:l mol氧分子或1 mol氧原子。

(3)只要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所含微粒数相同,反之也成立。

作业设计1.“物质的量”是指( )A、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微观粒子数C.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D.能把物质的质量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氧B.1 mol H2SO4C.1 mol米D.1 mol面粉3.在.1 mol H2O中( )A.含1 mol H B.含×1023个氢原子C.含×1023个水分子D.含×1023个氧原子4.在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为( )A.×1023B.×1023C.D.15.1 mol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H2B.CO2C.CH4D.O26.将1 mol CO与1 mol CO2相比较,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相等B.原子数相等C.电子数相等D.质子数相等7.氢原子数目为×1023的NH3是( )A.mol B.1 mol C.mol D.2 mol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1 mol N2和1 molCO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 AB.1 mol H2和1 mol CO2所含的原子数都是N AC.1 mol CO和1 mol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N AD.1 mol H2 SO4和1 mol H3PO4所含的原子数都是4N A9.物质的量相同的甲烷和氨气具有不同的( )A.电子数目B.质子数目C.分子数目D.原子数目10.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所含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

答案:1.D 2.B 3.C 4.B 5.C 6.A 7.C 8.A 9.D 10.1:1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