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性状的研究进展-洛阳会议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焦仁海仲义刘俊蔡鑫茹吴凤新刘兴二夏远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公主岭 136100)玉米是全国第1大粮食作物[1,2],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发展、开发诸如工业乙醇等新能源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自身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起到了不可代替的支撑作用,成为农业科技战略的核心。
据美国学者预测,未来粮食增产潜力70%依靠新品种持续不断更新换代,而品种的更新换代进展决定于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水平。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1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驱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发展现代种业的芯片。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显著特点。
种质资源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经过上千年的自然演变形成的,蕴藏着各种潜在有益基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是作物育种、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举世闻名的“绿色革命”和杂交水稻的成功均源于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鉴于种质资源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世界范围内的种质资源竞争愈演愈烈,资源的争夺和发掘已成为竞争焦点,常规技术和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对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精准鉴定评价、发掘、创新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共识。
从种质资源中获取“基因主权”,带来巨额财富,已成为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控制别国经济的一种新的战略手段。
种质资源不被专利保护,但从种质资源中获取的优异基因序列却可以实施专利保护,不仅可以使窃取别国基因资源的“生物海盗”合法化,而且将致使种质资源拥有国应用本国种质资源时变成非法化。
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有可能对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带来重大影响。
“种中国大豆侵美国权”等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充分说明了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实力、提升总体研究水平的重要性。
玉米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籽粒品质分析
玉米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籽粒品质分析王付娟;全胜利;孙君艳;库丽霞【摘要】[目的]分析玉米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籽拉的品质.[方法]以生产上主要推广的郑单958,浚单18,像单2001和像单2002共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语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品种玉米不同部位籽粒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赖氛酸含量.[结果]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的品质含贡存在一定差异,4个杂交种果穗上部、中部、下部的蛋白质和赖氛酸含量依次增高.其中,浚单18和像单2001的粗淀粉含量变化趋势是中部最高,其次是上部,下部最低;郑单X58和豫单2002的粗淀粉含量则高低依次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含量和赖氛酸含量变化一致,上部<中部<下部;粗脂肪含量的变化没有规律.[结论]为今后推广高品质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Objective] The quality of maize hybrid seeds at the different ear positions was analyzed. [Method] The content of starch, protein , lysine and fat in the seed of the maize variety: Zhengdan 958, Xundan 18, Yudan 2001 and Yudan 2002, was tested with the method of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 [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four main quality indexes was obvious different in the seed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ear. The order of the content of protein and lysine in the seed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four varieties was in basal kernel > middle kernel > apical kernel, the content of starch of Xundan 18 and Yudan 2001, middle kernel > apical kernel > basal kernel and Zhengdan 958 and Yudan 2002, apical kernel > middle kernel > basal kernel, and there was obvious variation principle in content of fat amongdifferent parts of kernel. [ Conclusion] The reference for the extension of good - quality maize variety was provided.【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6【总页数】2页(P9526-9527)【关键词】玉米;杂交种;果穗部位;籽拉;营养品质【作者】王付娟;全胜利;孙君艳;库丽霞【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科系,河南信阳464000;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科系,河南信阳464000;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科系,河南信阳4640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玉米籽粒中含有淀粉、亚油酸、维生素E、赖氨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1],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2],在国民生产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研究进展
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研究进展玉米(Zea may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农业和人类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贡献。
籽粒性状是玉米产量和机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研究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可以指导玉米育种和农艺措施的改进,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和机收的效益。
下面将对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籽粒大小和重量:籽粒大小和重量是玉米产量和机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籽粒大小和重量与玉米产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籽粒越大、重量越重的玉米产量越高。
籽粒大小和重量也影响玉米的机收效果,籽粒大、重的玉米更易于机械收获,减少收获损失。
2.籽粒形状:籽粒形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也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籽粒较圆的玉米多产、易机收,而籽粒较长的玉米产量和机收效果较差。
这是因为籽粒较圆的玉米充实度高、堆积性好,籽粒较长的玉米充实度低、堆积性差。
3.籽粒颜色:籽粒颜色是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对产量和机收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籽粒颜色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对机收有一定影响。
光色的籽粒在机械收获时更容易被机器识别和分离,降低了收获损失。
4.籽粒硬度:籽粒硬度影响着玉米的加工利用和机收效果。
研究发现,籽粒硬度与玉米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硬籽粒的玉米产量较高。
硬籽粒的玉米在机械收获过程中更不易破碎,提高了机收效果。
5.籽粒含水量:籽粒含水量对玉米产量和机收也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合适的籽粒含水量可以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过高或过低的籽粒含水量都会影响产量和机收效果,过高的含水量容易导致籽粒腐烂、霉变,过低的含水量则会增加籽粒破碎率。
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籽粒大小和重量、形状、颜色、硬度以及含水量等因素都对产量和机收有一定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究籽粒性状和玉米产量、机收效果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农艺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机收效果,为玉米的种植和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17条) 1.杨彦忠.玉米蛋白质品质改良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科技,2001,(3):3~5. 2.王振华,亢伟民,张新.高淀粉玉米及其开发利用[J].玉米科学,2002,10(3):90~92. 3.陈绍江.高油玉米发展回顾与展望[J].玉米科学,2001,9(4):80~83. 4.汪黎明,石德权,等.高翰氮酸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作物学报,1994,20(4):446~452. 5.蓝希舞.高蛋白与高翰氮酸玉米杂交后代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及选育[J]].北京农业科学,1999,17(3):7~10. 6.刘仁东,石德权,等.玉米籽粒含油f的配合力、方差成分和遗传力及其AV作用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92,25(6):52~57. 7.赵元增.玉米品质性状遗传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3(增):42~45. 8.师惠英.玉米品质育种工作探讨[J].甘肃农业科技,1995,(6):5~6. 9.王振华,王永普,等.以蛋白质为主的玉米遗传育种概况[J].种子,1994,(3):33~36. 10.朱丹,郑大浩,等.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性[J].延边大学农学报,2000,22(2):96~101. 11.蒋基建等.玉米籽粒氨基酸含量间相关和配合力分析[J].延边农学院学报,1987,(1):1~14. 12.吴显荣,粱鸿秋.玉米氮荃酸的生化分析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1,(1):77~83. 13.宋同明.含油量选择与玉米籽粒的品质改良[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12(3):251~256. 14.祁新,赵颖君,等.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玉米科学,2001,9(1):26~30. 15.祁新,赵颖君,等.玉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01,26(3):32~35. 16.王振华,王义波.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分析[J].玉米科学,1998,6(3):25~28. 17.李九云.玉米资源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的研究[J].河北农作物研究.1993,(3)18~11.
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营养品质差异性分析
第3期(总第523期)2021年3月农产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No.3Mar.文章编号:1671-9646(2021)03a-0050-03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营养品质差异性分析滕超1,2,张小涵】,周明春1,夏韩硕1,范光森2,3,杨然2,3,*李秀婷1(1.北京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北京100048; 2.北京工商大学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8; 3.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8)摘要:为了解河南省小区域范围内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所含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在河南省3个不同的产地对其广泛推广的3种玉米品种进行扦样,对其所含蛋白质、脂质、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性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间营养品质差异性较为显著,同一产地不同玉米品种间营养品质差异较小,同一玉米品种不同产地间的营养品质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表明在适宜的环境和合理种植下,这3种玉米品种均可以表现出其优良品质,可以进行混合种植。
关键词:玉米;品种;产地;营养品质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21.03.014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 of Nutritional Quality of Different Com Varieties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TENG Chao1-2,ZHANG Xiaohan1,ZHOU Mingchun1,XIA Hanshuo1,FAN Guangsen23,YANG Ran2-3,U Xiuting1(1.Beijing Laboratory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Beijing100048,China;2.Beiji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ood Additives and Ingredients,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University,Beijing100048,China; 3.Beijing Food Additiv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rch Center,Beijing Technologyand Business University,Beijing100048,China)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learn the difference of proximate compositions of corn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and varities in small areas of Henan Province.The samples of three widely popular corn varieties in three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carried out,and the content of protein,lipids and starch was determin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utritional quality between different corn varieties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an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different corn varieties in the same producing area was relatively small.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betwee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of the same corn varieties,demonstrate suitable environment and reasonable cultivation.All three high-quality corn varieties could show their excellent quality for mixed cultivation.Key words:corn;variety;origin;nutritional quality玉米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与其他传统粮食作物相比,其适应环境能力更强、营养价值较高,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主要品种特性
玉米主要品种特性玉米新品—洛玉四号作者:李继军(2007 年10月08日)品种来源洛玉4号系由洛阳农科所选育出的高产、抗倒、抗病、耐密植的玉米新品种。
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由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开发。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6~99天,株型紧凑,株高240~244厘米,穗位高98厘米,抗倒性强;果穗中型,穗长18厘米,穗粗5厘米,穗行数16~18行,白轴,籽粒黄白色,半马齿形,千粒重348.5克,出籽率90.1%。
中抗大小斑病、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
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9.85%,粗脂肪4.59%,粗淀粉71.24%,赖氨酸0.30%,容重738克/升。
产量表现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连续两年第一,分别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6.4%和增产7.5%。
栽培要点采用宽窄种植,宽行90厘米,窄行40厘米。
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 亩。
苗期注意蹲苗,应保证充足的肥料供应,并注意N、P、K配合使用。
该品种活秆成熟,叶片功能期长,果穗包叶发黄后5~7天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适宜地区适宜黄淮海各区域及同生态类型区种植。
郑单95郑单958 是堵纯信教授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玉米新品种。
20 加年先后通过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和国家审定,并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品种。
该品种具有以下突出优点:高产、稳产:1998 、1999 两年全国夏下米区试均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增产28. 9% 、15 .5%。
1998 年区试山东试点平均亩产达674 公斤,比对品照种增产36.7%;高者达927 公斤。
经多点调查,958 比一般品种每亩可多收玉米75 公斤——150 公斤。
郑单958 穗子均匀,轴细,粒深,不秃尖,无空秆,年间差异非常小,稳产性好。
抗倒、抗病:郑单958 根系发达,株高穗位适中,抗倒性强;活秆成熟,经19 99 年抗病鉴定表明,该品种高抗矮花叶病毒、黑粉病,抗大小斑病。
品质优良: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8.47 %、粗淀粉73 .42 %、粗脂肪3.92%,赖氨酸0.37 %;为优质饲料原料。
基于穗部和籽粒相关性状的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研究
DOI:10.19462/ki.zgzy.20231212008基于穗部和籽粒相关性状的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研究魏 锋1 卫晓轶1 史大坤1 李方杰1 郑秋道1 高宏伟2 张根峰2(1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 453002;2河南宝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乡 453003)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玉米杂种优势,以国审玉米品种伟育618及其双亲为试验材料,对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进行调查,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效应,同时计算F1杂种优势指数、相对杂种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
结果表明,轴粗、穗行数、穗粗的遗传力较高,行粒数、穗长的遗传力较低;从遗传效应来看,除粒厚外,其余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均表现为超显性效应,说明在选育穗部性状及籽粒性状等优良的杂交种时,更应该对双亲的轴粗、穗行数、穗粗等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选择。
除考虑父母本的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外,还要考虑双亲间的杂种优势。
对各性状间的杂种优势进行比较,穗重和穗粒重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高于其他性状,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平均值大于籽粒性状,因此,在玉米杂交种的选育过程中,穗重和穗粒重也是重要的选择依据。
对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的分析表明,与籽粒性状相比,对玉米穗部性状的选择相对来说更为重要。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籽粒性状;杂种优势Utilization and Study of Heterosis Based on Ear andKernel Related Traits in MaizeWEI Feng1,WEI Xiaoyi1,SHI Dakun1,LI Fangjie1,ZHENG Qiudao1,GAO Hongwei2,ZHANG Genfeng2(1Xinx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xiang 453002,Henan;2Henan Baoj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Xinxiang 453003,Henan)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玉米单倍体诱导及籽粒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科学 2020,45(6):28-31,85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10.16423/ki.1003-8701.2020.06.008国内玉米单倍体诱导及籽粒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王化冰、刘励蔚\朴莲玉\唐铭\冯咏琪2,修荆昌h(1.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引育中心,长春130000;2.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长春130000)摘要: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具有缩短育种周期、改善远缘杂交不亲和等优势,在玉米育种科研单位和企业中应用十分 广泛,并与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并称为现代玉米育种三大技术。
单倍体育种的核心是利用孤雌生殖 诱导系诱导产生单倍体,进而加倍形成DH系,为配制杂交组合提供材料基础。
中国在该技术应用上起步较晚,但发展 速度较快。
本文就孤雌生殖诱导系的诱导机理、诱导系的选育和单倍体籽粒鉴定方法=个方面,综述了我国在玉米单倍 体育种诱导及鉴别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方向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877(2020)06-0028-04Research Progress on Maize Haploid Induction and Grain Identification in ChinaWANG Huabing',LIU Liwei1,PIAO Lianyu',TANG Ming1,FENG Yongqi2,XIU Jingchang'*(1.Jilin Province Crop Introduction and,Breeding Center of New Varieties,Changchun 130000; 2.Jilin Provincial Seed Management Station,Changchun 130000, China)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maize haploid breed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ening the breeding cycle and improving distant hybridization incompatil)ility.It is widely used in maize breeding research units and enterprises.Maize haploid breeding technology,transgenic breeding 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technology constitute three major technologies of modern maize breeding.The core of haploid breeding is to use parthenogenet-ic induction lines to induce haploids,and then to double to form DH lines,providing a material basis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hybrid combinations.China started lat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l>u t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maize haploid breeding in China in three aspects of selection,the induction mechanism of parthenogenetic induction lines,selection of induction lines,and haploid identification methods,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in this direction.Key words:Maize;Haploid;Research progress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以其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改善远缘杂交不亲和等优势被育种工作者广泛应用。
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研究进展
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研究进展
玉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对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籽粒
性状作为影响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直是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以及各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对籽粒性状与玉米产量
和机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下面是其中的主要进展。
籽粒大小和形状是影响玉米产量和机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籽粒大小和形状
与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籽粒较大的玉米品种通常具有较高的产量,因为大籽
粒具有更高的灌浆率和生物量积累率,而且机收时易于分离和清理。
同时,籽粒形状也会
影响玉米的产量和机收效率。
籽粒较扁平的玉米品种在机收时易于清理,能够提高机收效率。
因此,研究籽粒大小和形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对于玉米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
意义。
4.分子标记技术在籽粒性状与玉米产量和机收之间的应用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分子标记能够用于鉴定
和筛选籽粒性状相关的基因和QTL,进而促进玉米遗传育种的进展。
例如,研究发现,籽
粒大小和形状与ZmCKX6基因和ZmCCK-1基因有关;籽粒硬度与ZmXTH3基因、ZmEXPB2基因和ZmCesA10基因有关。
因此,利用分子标记对这些相关基因和QTL进行鉴定和筛选,可以加速玉米遗传育种的进展。
中早熟玉米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中早熟玉米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研究摘要:本试验选用20个中早熟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经过对穗长、株高、出籽率、千粒重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穗长(p0.4=0.7912**,r=0.8089**)和千粒重(p0.3=0.6215**,r=0.5902**),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出籽率,株高,穗位高。
指出在吉林省中早熟玉米育种中,提高穗长和千粒重,适当增加出籽率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育种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为本文通讯作者玉米的产量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是多个性状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农艺性状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1]。
因此对一个性状的选择势必影响到另一性状的遗传效果,多年来国内外育种者一直在深入研究。
在实际育种中,对性状选择的应该有侧重点,这样才能快速选出生产中急需品种。
目前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玉米都种植中到中晚熟品种,为了追求高产有部分中早熟玉米的地区甚至越区种植,不仅达不到高产的目的,反而减产。
因此有些单位忽略了早熟品种的研究,为此,有必要加强中早熟玉米性状和产量方面的探讨。
吉林省东部山区和西部部分地区的玉米生产属于春播中早熟区,无霜期短、降水较少、土壤瘠薄的生态条件使玉米产量和效益很不理想。
选育高产、抗病、优质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成为吉林省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一个迫切任务。
为此,本研究对玉米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找出对中早熟玉米产量贡献较大的性状,仅为吉林省中早熟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本试验选用30个玉米杂交种为研究材料,品种有:吉单27、吉单18、吉单23、吉单431、a5051、a2365、a4589、a2568、a4456等。
1.2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试验地点设在吉林省舒兰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4行区,行长5m。
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
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王铁固;赵新亮;张怀胜;马娟;佘宁安;陈士林【摘要】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了35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以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同一自交系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为P4(济533)、P7(K1516)与P12(PH4CV).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产量以P5(浚0566)/P12( PH4CV)特殊配合力最高,P5(浚0566)/ P10(986)最低.百粒重、粒长、穗长与穗行数狭义遗传率较高,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轴粗与虚尖长狭义遗传率也较高,但这些性状对产量是负向效应,应综合考虑这些性状;产量与单穗重的狭义遗传率低,应在晚代选择.【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39)010【总页数】4页(P15-17,34)【关键词】玉米;产量;配合力;NCⅡ【作者】王铁固;赵新亮;张怀胜;马娟;佘宁安;陈士林【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32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经、饲兼用型作物,在我国的粮食持续增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配合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玉米自交系优劣的主要标准,是综合评价自交系各性状配合能力的一个指标。
据赖仲铭等[1]研究年份对玉米经济性状配合力及其地点互作的影响表明,不同年份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第42卷第4期2020年10月Vol.42,No.4Oct.,2020中国糖料Sugar Crops of Chinadoi:10.13570/ki.scc.2020.04.005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李彦丽,马亚怀,胡晓航(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通过对2019年国家玉米品种试验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的44个玉米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探讨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以明确各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为优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1)44个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7.09%~82.23%,空秆率、倒伏率、倒折率、茎腐病、瘤黑粉病等性状遗传变异程度较大。
(2)对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产量与空秆率(r=-0.404),产量与茎腐病率(r= -0.430)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与倒折率(r=-0.340),产量与大斑病级(r=-0.317),产量与瘤黑粉病率(r =-0.318)呈显著负相关。
株高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为0.409,呈显著正相关;空秆率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为-0.452,呈极显著负相关。
(3)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玉米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株高(0.574)>空秆率(-0.480)>茎腐病(-0.313)>倒折率(-0.224)>穗位(-0.218)>瘤黑粉病(-0.149)>大斑病(-0.039)>倒伏率(-0.021),株高对产量的直接正向效应最大,空秆率对产量的直接负向效应最大,茎腐病对产量的直接负向效应较大。
说明:在相同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条件下,玉米品种不同,其空秆率、抗倒性、抗病性明显不同;株高、空秆率、茎腐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在高产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兼顾各性状的相互作用,在适当增加株高,降低穗位的同时,应加强抗空秆性、抗倒性、抗病性,尤其是抗茎腐病的选择。
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2024,53(3):17‐32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10.15933/ki.1004-3268.2024.03.002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张盼盼1,乔江方1,李川1,张美微1,穆蔚林1,郭涵潇1,岑俊娟2(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省杞县农业农村局,河南杞县475203)摘要:以郑单958和谷神玉66为研究对象,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施氮量[225kg/hm 2(HN )、180kg/hm 2(MN )、90kg/hm 2(LN )]和4个喷锌时期[不喷锌(Zn0)、苗期和拔节期1∶1喷锌4.5kg/hm 2(Zn1)、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4.5kg/hm 2(Zn2)、大口期喷锌4.5kg/hm 2(Zn3)],分析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为生产上氮、锌肥的施用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夏玉米籽粒中氮、锌含量总体上明显下降。
成熟期,以MNZn2处理谷神玉66籽粒氮含量最高,为14.64g/kg ,氮累积量则以MNZn2处理郑单958最高;MNZn3处理谷神玉66的籽粒锌含量和累积量较高。
MN 处理氮花后吸收量及其贡献率均最高,分别为50.42kg/hm 2和44.20%,且锌转运量最高,为61.68g/hm 2;Zn2处理氮花后吸收量及其贡献率和锌转运量贡献率均最高,分别为54.56kg/hm 2、44.31%和17.26%;且这2个处理下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较高。
氮转运量与氮、锌花后吸收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锌花后吸收量与籽粒中氮、锌含量和氮花后吸收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综上,在夏玉米大田生产中,施用氮肥180kg/hm 2,结合拔节期和大口期1∶1叶面喷施锌肥,能促进夏玉米灌浆期对氮、锌元素的吸收和转运,提高籽粒氮、锌含量,并能维持高产,达到籽粒产量和锌营养品质同步提高的目的。
玉米种子胶质和粉质
玉米种子胶质和粉质一、胶质玉米与粉质玉米的区别1、胶质玉米:颗粒较硬光泽好,半马齿状,籽粒顶部无凹陷或者凹陷较浅,籽粒相对圆润一点,相对不规则。
容重较粉质玉米高,淀粉含量相对较低点,且支链淀粉比重高,其角质胚乳细胞小,淀粉粒小而呈多角形,淀粉粒间充满蛋白质,因而组织致密,呈半透明状;粗蛋白质含量比粉质玉米高,但多为角蛋白,畜类较难利用;胶质玉米粒大饱满,较难粉碎,破碎后呈碎粒状,且粒度较均匀,口感差,但核黄素含量较高,适合做禽料,特别是蛋鸡料.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产的大部分是胶质玉米,产量相对匕喻质玉米要高.2、粉质玉米:颗粒较软,呈马齿形,籽粒相对规则修长一点,顶部凹陷较深,淀粉含量较胶质玉米高,粉质胚乳细胞大,淀粉粒多为圆形,直链淀粉比重高,蛋白质含量较f氐,与淀粉粒结合不紧密,结构疏松,呈不透明状;一股东北烘干玉米大部分是粉质玉米,较易粉碎,切开或咬开断面呈白粉状,对畜类利用率效果明显,乳猪料宜选择粉质玉米,易糊化,适口性较好.二、粉质玉米和胶质玉米的优缺点玉米因为可利用的能值较高和产量较大,所以被称为能量之王。
美国和中国是玉米的两大主产区,中国的玉米产量大概占到全世界的六分之一,而全世界约70%-75%的玉米用做饲料,10%-20%用做粮食,10%-15%用做工业原料.玉米在全价饲料中的添加比例可达60%以上,畜禽因为其本身的生理生化结构不同对玉米的品控标准也不同,首先是消化机能上猪和鸡是有区别的,其次猪有牙齿,需要咀嚼,而鸡没有牙齿,靠肌胄研磨作用来消化食物,所以大部分农牧企业又根据玉米的籽粒结构和玉米品质将玉米区分为猪用玉米和禽用玉米,其实区分标准就是粉质玉米和胶质玉米.猪用玉米是粉质玉米,禽用玉米是胶质玉米.粉质玉米(F1.oUrCom)颗粒较软,呈马齿形,淀粉含量较胶质玉米高,粉质胚乳细胞大,淀粉粒多为圆形,直链淀粉比重高,蛋白质含量较低,与淀粉粒结合不紧密.结构疏松,呈不透明状.东北玉米大部分是粉质玉米,较易粉碎,切开或咬开断面呈白粉状,对畜类利用率比胶质玉米效果明显,猪料宜选择粉质玉米,易糊化,适口性较好,易粉碎,粉尘大,相对于胶质玉米粉碎省电,省时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产的大部分是胶质玉米,产及相对比粉质玉米要高.胶质玉米(FiintCOm)颗粒较硬光泽好,半马齿状,容重在每升690g∕1.以上,淀粉含量相对较f氐,且支链淀粉比重高,其角质胚乳细胞小,淀粉粒小而呈多角形,淀粉粒间充满蛋白质,因而组织致密,呈半透明状;粗蛋白质含量比粉质玉米高,但多为角蛋白.猪较难利用,加工过程中粉碎时间长,粉碎粒度不均匀,费电。
基于玉米产量及籽粒相关性状的GGE双标图分析
品种产量及籽粒相关性状是品种研究过程中的核心性状,是品种优劣的核心考核指标,因此,深入探讨品种、品种产量及籽粒相关性状在不同试点下的表现及稳定性,同时探讨相应环境的分辨力及代表性,为玉米新品种鉴定、各优良品种的区域布局,及玉米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玉米是全球性的重要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是禾谷类作物中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在我国粮食及饲料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1998年以后,世界玉米总产量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世界第一作物(http:///)。
可见,玉米产量的持续提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见一般。
但是,在品种的多年多点生态适应性试验中,由于气候条件以及不同试验地点之间环境的差异,往往使得试验数据差异较大,无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理想的试验结果,从而影响对参试品种的客观评价[1-2]。
为了能够准确的对多点试验进行客观评价,目前许多育种者将目光投向了GGE-Biplot软件,该软件能够直观展示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被用于分析G×E互作关系[3-5]、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各种互作的关系[6]以及双列杂交试验[7-8]等的分析。
GGE 双标图法可有效解决GEI对品种的影响,并以图解的方式反映出各个品种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有利基于玉米产量及籽粒相关性状的GGE双标图分析李清超1文琼1王嵩1刘建新1梁黔云1马俊1吴瑞1彭德勇2吴显1(1.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毕节551700;2.贵州省六盘水市种子站六盘水553000)摘要:通过GGE双标图法分析了7个玉米新品种在5个试点的产量及籽粒相关性状,为玉米新品种鉴定、各优良品种的区域布局,及玉米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GGE双标图法分析了7个玉米新品种在5个试点的产量及籽粒相关性状,分析各品种各个性状的适应性、表现及稳定性;同时分析相应试点的分辨力及代表性。
ZP122为百粒重高且较稳定品种;盛农4号为产量最高且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品种;盛农4号和水玉108为穗长表现优异品种,前者穗长最长,稳定性稍差,后者穗长稍差,稳定性最好;盛农4号为穗粗最为理想品种;水玉108为行粒数最多且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摘要:植物遗传转化是指以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作为受体,通过某种技术或途径转入外源基因,获得使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的可育植株。
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是现代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在世界经济乃至人类生存方面占据肴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它的遗传转化研究一直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重视,至今对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玉米遗传转化技术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论述。
主要包括玉米转化受体系统、转化方法及其优点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几方面论述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玉米;受体系统;遗传转化方法0 前言近年来,随着环境着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矛盾的加剧,转基因作物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显得极为重要。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同时还是制药、淀粉、糖浆、油料、酒精工业的主要原料,在我国经济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备受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自1988年Rhode s等首次获得玉米转基因完整植株以来,玉米遗传转化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
不但许多有价值的基因转入玉米,而且转基因方法也出现了多样化,如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等。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更多的优良外源基因将被用于玉米的遗传改良,并且为阐述单子叶植物基因表达调控机理提供了新方法。
1玉米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研究1.1玉米基因转化受体体系应具备的条件是:1 高效稳定的再生能力:用于植物基因转化的外植体必须易于再生,有很高的再生频率,并且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
根据贾士荣等报道认为,用于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应具有80%-90%以上的再生频率,并且每块外植体上必须再生丛生芽,其芽数量越多越好,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较高频率转化。
玉米籽粒容重相关性分析
2 重 视 教 学 导 入 ,
感 情 的 闸 门,学 生纷纷 发 言表 达 自己对 母 亲 的感恩
之 情 。正 是基 于对 母亲 的热 爱 ,学 生才 渐渐 走进 了
作 者 的心灵 , ’与作 者产 生 了强 烈 的情 感共 鸣 ,对 理
解 课文 起到 了强 有 力的推 动作 用 。
结 , 答案 从 学 生 的 口中 得 出 。通 过 人 人 参 高 教 学效 果 。
钓 法,由易到 层层深入, 难、 让学生自 总 己
一
之情 。在教 学 中 ,为 了让学 生 与作者 在情 感 上产 生 共 鸣 ,笔者 设计 了一段充 满 激情 的 导语 : “ 你喜 欢
自己的母 亲 吗 ?谁 能列举 ~件 小 事谈 一谈 自己与 母 亲之 间的 深 厚感 情 ? ”简短 的 一句 话 ,开 启 了学 生
馍 容进行处理。
. .
《 子 吟》 一 课 ,作 者 通 过 两件 最 普 通 的 东 西 ,写 游
出 了母 子 相依 为 命 的骨 肉之情 ,通 俗 形 象 的 比喻 , 寄托 了赤子 炽烈 的情 意 ,充 分表 达 了对 母亲 的感 恩
1 备 教法 。运 用 启 发 式 、 讨论 式 等 教 学 . 2
和容重的相关性;据郭淑春[ 7 1 报道,籽粒 1%含水 8 量 是一 个临 界值 ,当含 水量 高于 这个 值 时 ,气温 对 测 量 结果 的影 响很 大 。因此 在对 品种容 重评 价 与选 择 时,要综 合考 虑多 方面 因素 的影 响 。
参 考文献
【 车海 先 ,李海 玉. 玉米 容 重 影响 因素 浅 析 f T 1.
粮食 与食 品 工业 ,2 1 ,1 ( :5 ~6 . 01 8 1 6 1 )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玉米籽粒大小的遗传结构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22, 48(2): 304 319 /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 E-mail: zwxb301@本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100203)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玉米, CARS-02-64)资助。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8YFD0100203) and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ystem (Maize, CARS-02-64).*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s): 徐淑兔, E-mail: Shutuxu@; 薛吉全, E-mail: xjq2934@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qujz0220@Received (收稿日期): 2021-01-06; Accepted (接受日期): 2021-04-26; Published online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03. URL: https:///kcms/detail/11.1809.S.20210602.1336.002.htmlDOI: 10.3724/SP.J.1006.2022.13002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玉米籽粒大小的遗传结构渠建洲1,2 冯文豪1 张兴华1,2 徐淑兔1,2,* 薛吉全1,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农业农村部西北旱区玉米生物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00; 2 陕西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 玉米籽粒大小是产量重要构成因子之一, 也是受多基因调控的复杂数量性状, 挖掘玉米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关键调控基因, 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romosome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chr2
gene_id
GO
AC199765.4_FG008 hydrolase activity, hydrolyzing O-glycosyl compounds GRMZM2G177273 dolichyl-diphosphooligosaccharide--protein glycosyltransferase 67 kDasubunit,protein amino acid glycosylation,integral to membrane GRMZM2G002642 ankyrin-like protein,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antiporter/ drug transporter/ transporter GRMZM2G039845 DNA binding,ligand-dependent nuclear receptor activity,transporter activity,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DNA-dependent GRMZM2G114149 binding,transmembrane transport GRMZM2G123122 transporter activity GRMZM2G127591 phosphoglycerate kinase activity,transmembrane transport
——TG**************GA——————TGTTATGCC—— ——TG**************GA——————TG********CC—— ——TGGAATCATGGA——————TG********CC——
图8 ZmCRP 5’UTP 区域的单倍型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突变体
野生型
叶肉细胞
茎韧皮部细胞
根韧皮部细胞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3、候选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将控制玉米粒厚的主效
基因定位在120kb内
A B
图3 候选基因的初步定位 表2 目标区域内的候选基因
图4 候选基因的精细定位
4 万株定位群体,将候
选基因定位在 120kb 内,
甲基转移酶
Primer
B-8
B-11
Indel标记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5、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确定目标基因的单倍型
在497份自交系中,该基因启动子区域有4种单倍型
5’UTR CDSf CDSi CDSi CDSl 3’UTR
单倍型A :
单倍型B : 单倍型C : 单倍型D :
——TGGAATCATGGA——————TGTTATGCC——
第五个外显子区域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5、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确定目标基因的单倍型
100份自然群体中启动子区差异位点的测序分析
启动子差异位点的部分测序结果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5、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确定目标基因的单倍型 启动子区域差异在497份自然群体中的关联分析
序列_0 序列_1
序列_0 序列_1
miR164的结合 位点?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10、候选基因的可能miRNA调控机制?
8 7 6 5 4 3 2 1 0 B73-1 X-1 B73-2 X-2 B73-3 X-3 B73-4 X-4
图 miR164在B73和突变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粒长(cm)
粒宽(cm)
粒厚(cm)
图2 突变体和野生型籽粒性状的比较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1、表型特征观察——突变体表现为植株变矮,胚乳细胞大小无明显变化
140kb
a:大粒的电镜示意图
b: 小粒的电镜示意图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组织细胞学分析——突变体的叶片、茎和跟部细胞与正常自交系相同
AS2-1
GGACAGAGACAGGTTTAACAATC
基于AC—PCR的SNP标记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6、候选基因的进化分析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6、候选基因的进化分析
在水稻和大刍草中启动子区域两个差异位点的分析
不同基因型水稻自交系的扩增结果
不同基因型大刍草扩增结果
5、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确定目标基因的单倍型
候选基因100份自然群体中外显子区差异位点的测序分析
第二个外显子区域
第五个外显子区域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5、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确定目标基因的单倍型
100份自然群体中外显子区差异位点的测序分析
外显子差异位点一的部分测序结果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GRMZM2G138125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protein signaling pathway,ATP binding,integral to membrane GRMZM2G176881 structural molecule activity,tight junction GRMZM2G376731 intracellular protein transport, GRMZM2G113990 coiled-coil-helix-coiled-coil-helix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 GRMZM2G114153 FIP1 GRMZM2G176677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GRMZM2G357972 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chromatin modification GRMZM2G428386 phosphatidylinositol phosphate kinase activity GRMZM2G438841 homoiothermy, GRMZM2G039711 hypothetical protein GRMZM2G053317 No GRMZM2G127581 hypothetical protein GRMZM2G138190 Putative uncharacterized protein
2013年11月洛阳
玉米籽粒发育关键基因的克 隆与功能解析
河南农业大学
汤
继
华
2013年6月27日
一、玉米籽粒发育关键基因克隆研究意义
提高玉米单产的三个要素: 增加亩穗数——种植密度、株型(叶夹角)、抗倒性等 增加穗粒数——穗行数(穗粗)和行粒数(穗长) 提高粒重——增加籽粒体积(库)和光合产物积累(流)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在水稻和大刍草中对启动子区域两个差异位点进行分析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7、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候选基因主要在分裂活跃的组织和器官中表达,而且野生型中的表达 量明显高于突变体。 B A
1
0.8 0.6 1.5 0.4
2.5
2
Wild type Mutant
豫82
玉米的高密度栽培
2009年河南玉米的大面积倒伏
一、玉米籽粒发育关键基因克隆研究意义
籽粒体积大小是光合产物积累的“库”,是决定玉米籽粒重
量的关键因子。
粒长
粒宽
粒厚
籽粒体积的三个构成因子
一、玉米籽粒发育关键基因克隆研究意义
光合产物的有效 积累期,即“流”
15d
35d
45d
玉米灌浆速率的动态曲线
预测有3个候选基因。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4、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确定目标性状的候选基因
候选基因在突变体与野生型的 启动子区域有 2 个插入,编码区不 存在差异。
该 基 因 编 码 Cyclin-related
protein,全长2578bp,包含5个外 显子,编码337个氨基酸。
野生型 突变体
1.40 1.20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1.26 1.25
Wild type Mutant
百粒重(g) 32.90 40.00 22.06
0.75 0.72 0.47 0.36
30.00 20.00 10.00 0.00 Wild type Mutant
5、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确定目标基因的单倍型
编码区差异位点在497份自然群体中的关联分析
Primer
CACGACGTTGTAAAACGACCACCACAGAAGTCGAGATGG CACCACAGAAGTCGAGATGC
AS1-1
CACGACGTTGTAAAACGACGGACAGAGACAGGTTTAACAATT
?
序列_0 序列_1
miR164的抑制 表达的转化?
CACGTGCTG-----CCTCGCCCGTTTGATTTCTCCGTGCCCGAAGACGCGCCGTGAAACC CACGTGCTGTTATGCCTCGCCCGTTTGATTTCTCCGTGCCCGAAGACGCGCCGTGAAACC ********* **********************************************
图9 ZmCRP在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 和根中的表达
图
ZmCRP在突变体和野生型不
同时期胚乳中的表达
二、玉米粒厚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8、候选功能分析——ZmCRP 过表达可以导致拟南芥籽粒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