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函数之一,也是数学和物理中常用到的函数。

本节课将介绍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图像展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函数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能够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能够根据函数的特点判断函数的周期、最值等;3. 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数学和物理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及其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 你能从图像中看出这是什么函数吗?2) 你能看出函数的周期是多少吗?3) 你能说出函数在哪些点上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吗?2. 讲解引导学生根据图像的特点,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 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为2π的函数,记作y = sin(x);2)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周期性的波形图,以原点为对称轴;3) 正弦函数在x轴上有一个最大值1和最小值-1,且对称于原点。

3. 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绘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标注出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位置。

4. 拓展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数学和物理中的应用:1) 数学: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周期性变化的现象,比如声音、光线的强度等;2) 物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可以用来描述振动、波动、震荡等现象,比如物体的弹簧振子、天体运动等。

七、板书设计1. 正弦函数:y = sin(x)2. 余弦函数:y = cos(x)3.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及其特点八、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通过图像展示的方式介绍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来理解和认识这两个函数的特点。

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篇一: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并能够绘制它们的图像。

2. 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函数的性质和特点绘制函数的图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绘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图像特点。

2. 教学难点学生可能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性特点理解困难,需要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图像?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

3. 练习让学生通过例题练习,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函数的性质绘制出函数的图像。

4. 拓展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与手绘的图像进行比较,加深对函数图像的理解。

6. 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3. 计算机绘图软件五、教学评价1. 提问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布置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函数图像的掌握情况。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特点的深入讲解,让学生掌握绘制函数图像的方法。

七、教学改进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

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
2. 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
3. 能够在不借助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大致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

教学准备:
1. 黑板、粉笔;
2. 教学PPT;
3. 活动板书。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课
(1)通过问题引入新课:大家知道什么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通过学生回答引入新课。

Step 2: 讲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
(1)通过PPT展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公式。

(2)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公式进行解释和讲解。

Step 4: 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
(1)通过活动板书,讲解如何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

(2)例题演示:画出函数 y = sin(x) 的图像。

(3)学生练习:画出函数 y = cos(x) 的图像。

Step 6: 课堂小结
(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Step 7: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以及讲解它们的图像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培养学生观察和绘图的能力。

在课堂上只是大致画出了图像,没有精确到每个点的计算,这可能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困惑。

在课后的作业中,可以布置一些计算题,让学生从计算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图像特点。

教学设计3:1.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教学设计3:1.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1.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经历图象画法的过程及方法,通过对图象的感知,形成正弦曲线的初步认识,进而探索正弦曲线准确的作法,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学会遇到新问题时善于调动所学过的知识,较好地运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学习,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画法.借助图象变换,了解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三角函数图象的三种画法:描点法、几何法、五点法,体会用“五点法”作图给我们学习带来的好处,并会熟练地画出一些较简单的函数图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图形美,体验善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带来的成功愉悦.渗透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加深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理解动与静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二.重点难点重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难点:将单位圆中的正弦线通过平移转化为正弦函数图象上的点;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三、教材与学情分析研究函数的性质常常以图象直观为基础,这点学生已经有些经验,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从图象的特征获得函数的性质是一个基本方法,这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教学也是如此.先研究它们的图象,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图象来研究它们的性质.显然,加强数形结合是深入研究函数性质的基本要求.由于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这也是三角函数不同于其他类型函数的最重要的地方,而且对于周期函数,我们只要认识清楚它在一个周期的区间上的性质,那么它的性质也就完全清楚了,因此,教科书把对周期性的研究放在了首位.另外,教科书通过“旁白”,指出研究三角函数性质“就是要研究这类函数具有的共同特点”,这是对数学思考方向的一种引导.由于正弦线、余弦线已经从“形”的角度描述了三角函数,因此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正弦函数图象是一个自然的想法.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性等来作图,从画出的图形中观察得出五个关键点,得到“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主动探究,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思路1.(复习导入)遇到一个新的函数,非常自然地是画出它的图象,观察图象的形状,看看 有什么特殊点,并借助图象研究它的性质,如: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最大值与最小值等.我 们也很自然地想知道y =sin x 与y =cos x 的图象是怎样的呢?回忆我们在必修1中学过的指 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是如何画出它们图象的(列表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取值,画出当x ∈[0,2π]时,y =sin x 的图象.思路2.(情境导入)请学生动手做一做章头图表示的“简谐运动”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将塑料瓶 底部扎一个小孔做成一个漏斗,再挂在架子上,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单摆.在漏斗下方放一块 纸板,板的中间画一条直线作为坐标系的横轴.把漏斗灌上沙并拉离平衡位置,放手使它摆 动,同时匀速拉动纸板,这样就可在纸板上得到一条曲线,它就是简谐运动的图象.物理中 把简谐运动的图象叫做“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它表示了漏斗对平衡位置的位移s (纵坐标) 随时间t (横坐标)变化的情况.有了上述实验,你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是否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画函数的图象,最基本的方法是我们以前熟知的列表描点法,但不够精确.下面我们利用正弦线画出比较精确的正弦函数图象. 2. 新知探究问题①:作正弦函数图象的各点的纵坐标都是查三角函数表得到的数值,由于对一般角的 三角函数值都是近似值,不易描出对应点的精确位置.我们如何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并用线段长或用有向线段数值表示x 角的三角函数值?怎样得到函数图象上点的两 个坐标的准确数据呢?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得到y =sin x ,x ∈[0,2π]的精确图象呢? 问题②:如何得到y =sin x ,x ∈R 时的图象?活动: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对于学习较弱的学生,教师指导他们查阅课本上 的正弦线.此处的难点在于为什么要用正弦线来作正弦函数的图象,怎样在x 轴上标横坐 标?为什么将单位圆分成12份?学生思考探索仍不得要领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点拨.只要解决了y =sin x ,x ∈[0,2π]的图象,就很容易得到y =sin x ,x ∈R 时的图象了.对问题①,第一步,可以想象把单位圆圆周剪开并12等分,再把x 轴上从0到2π这一段分 成12等份.由于单位圆周长是2π,这样就解决了横坐标问题.过⊙O 1上的各分点作x 轴的 垂线,就可以得到对应于0、π6、π4、π3、π2、…、2π等角的正弦线,这样就解决了纵坐标问题(相当于“列表”).第二步,把角x 的正弦线向右平移,使它的起点与x 轴上的点x 重合,这就得到了函数对(x ,y )(相当于“描点”).第三步,再把这些正弦线的终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 来,我们就得到函数y =sin x 在[0,2π]上的一段光滑曲线(相当于“连线”).如图1所示(这一过 程用课件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怎样平移和连线过程.然后让学生动手作图,形成对正弦函 数图象的感知).这是本节的难点,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探讨.图1对问题②,因为终边相同的角有相同的三角函数值,所以函数y =sin x 在x ∈[2k π,2(k +1)π],k ∈Z 且k ≠0上的图象与函数y =sin x 在x ∈[0,2π]上的图象的形状完全一致,只是位 置不同.于是我们只要将函数y =sin x ,x ∈[0,2π]的图象向左、右平行移动(每次2π个单位长 度),就可以得到正弦函数y =sin x ,x ∈R 的图象.(这一过程用课件处理,让同学们仔细观 察整个图的形成过程,感知周期性)图2讨论结果:①利用正弦线,通过等分单位圆及平移即可得到y =sin x ,x ∈[0,2π]的图象. ②左、右平移,每次2π个长度单位即可.提出问题:如何画出余弦函数y =cos x ,x ∈R 的图象?你能从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出发,利用正弦函数图象得到余弦函数图象吗?活动:如果再用余弦线作余弦函数的图象那太麻烦了,根据已学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诱导公式,思考探究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怎样的坐标变换可得到余弦函数图象?让学 生从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思考,进而学习通过图象变换画余弦函数图象的方法.让学生动 手做一做,体会正弦函数图象与余弦函数图象的异同,感知两个函数的整体形状,为下一步 学习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讨论结果:把正弦函数y =sin x ,x ∈R 的图象向左平移π2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余弦函数图象.如图3.图3正弦函数y =sin x ,x ∈R 的图象和余弦函数y =cos x ,x ∈R 的图象分别叫做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提出问题:问题①:以上方法作图,虽然精确,但不太实用,自然我们想寻求快捷地画出正弦函数图象的方法.你认为哪些点是关键性的点?问题②:你能确定余弦函数图象的关键点,并作出它在[0,2π]上的图象吗?活动:对问题①,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图象的整体入手观察正弦函数的图象,发现在[0,2π]上 有五个点起关键作用,只要描出这五个点后,函数y =sin x 在[0,2π]上的图象的形状就基本上 确定了.这五点如下:(0,0),(π2,1),(π,0),(3π2,-1),(2π,0).因此,在精确度要求不太高时,我们常常先找出这五个关键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可快速得到函数的简图.这种近似的“五点(画图)法”是非常实用的,要求熟练掌握.对问题②,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很容易确定在[0,2π]上起关键作用的五个点,并指导学生通过描这五个点作出在[0,2π]上的图象. 讨论结果:①略.②关键点也有五个,它们是:(0,1),(π2,0),(π,-1),(3π2,0),(2π,1).3. 应用示例例1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1)y =1+sin x ,x ∈[0,2π];(2)y =-cos x ,x ∈[0,2π].活动: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用“五点法”画图,并通过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领悟画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要领,最终达到熟练掌握.从实际教学来看,“五点法”画图易学却难掌握,学生需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可先让学生按“列表、描点、连线”三步来完成.对学生出现的种种失误,教师不要着急,在学生操作中指导一一纠正,这对以后学习大有好处. 解:(1)按五个关键点列表:图4(2)按五个关键点列表:图5点评:“五点法”是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简图的基本方法,本例是最简单的变化.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五点法”.如果是多媒体教学,要突破课件教学的互动性,多留给学生一些动手操作的时间,或者增加图象纠错的环节,效果将会令人满意,切不可教师画图学生看.完成本例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本例下面的“思考”,并回答如何通过图象变换得出要画的图象,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熟悉函数作图的方法.变式训练1 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如图6中,作出函数f (x )=2cos(2x +π4)在区间[0,π]上的图象.解:列表取点如下:描点连线作出函数f (x )=2cos(2x +π4)在区间[0,π]上的图象如图7所示.图7例2 画出函数y =|sin x |,x ∈R 的简图.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探究y =sin x 的图象并思考|sin x |的意义,发现只要将其x 轴下方的 图象翻上去即可.进一步探究发现,只要画出y =|sin x |,x ∈[0,π]的图象,然后左、右平移 (每次π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 =|sin x |,x ∈R 的图象.让学生尝试寻找在[0,π]上哪些点起关 键作用,易看出起关键作用的点有三个:(0,0),(π2,1),(π,0).然后列表、描点、连线,让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完成,对其失误的地方再予以一一纠正. 解:按三个关键点列表:图8点评:通过本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正弦曲线及“五点法”画图的要义,并进一步从图象变换的角度认识函数之间的关系,也为下一步将要学习的周期埋下伏笔. 变式训练2 1.方程sin x =x10的根的个数为( ) A .7 B .8 C .9 D .10【解析】这是一个超越方程,无法直接求解,可引导学生考虑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将其转 化为函数y =x10的图象与y =sin x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求解.解好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如图9,从图中可看出,两个图象有7个交点.图9【答案】A2.用五点法作函数y =2sin2x 的图象时,首先应描出的五点横坐标可以是( ) A .0,π2,π,3π2,2π B .0,π4,π2,3π4,πC .0,π,2π,3π,4πD .0,π6,π3,π2,2π3【答案】B 六、课堂小结以提问的方式,先由学生反思学习内容并回答,教师再作补充完善. 1.怎样利用“周而复始”的特点,把区间[0,2π]上的图象扩展到整个定义域的? 2.如何利用图象变换从正弦曲线得到余弦曲线?这节课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画法.除了它们共同的代数描点法、几何描点法之外,余弦函数图象还可由平移法得到.“五点法”作图是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应熟练掌握.数形结合思想、运动变化观点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思想方法. 七、课后作业 1.课时练与测2.课本习题1.4 A 组1.3.预习下一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八、教学反思1.本节课操作性强,学生活动量较大.新课从实验演示入手,形成图象的感知后,升级问题,探索正弦曲线准确的作法,形成理性认识.问题设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如用多媒体课件,则可生动地表现出函数图象的变化过程,更好地突破难点. 2.本节课所画的图象较多,能迅速准确地画出函数图象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重在学生动手操作,不要怕学生出错.通过画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开始 时要慢些,尤其是“五点法”,每个点都要能准确地找到,然后迅速画出图象.3.本小节设置的“探究”“思考”较多,还提供了“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拓展性栏目.教 学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探究这些问题.。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变化规律;3.学会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教科书、黑板、粉笔、投影仪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问题引入新知识,“你们平时都见过些什么周期性的现象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引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

最后介绍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

2.探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1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是多少?为什么?(2)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曲线有什么特点?(3)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有哪些基本形态?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和基本形态。

4.练习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20分钟)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函数式画出对应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找出最大值、最小值、零点等重要点,并用函数式表达。

5.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总结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和变化规律。

6.课堂练习(15分钟)出示一些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问题。

然后进行板书总结。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的剩余部分;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引入问题,让学生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观察图像,让学生探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和基本形态;通过引导观察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变化规律;通过练习画图和解答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整节课设计合理,学生参与度高,能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篇一: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示范教案(人教a必修4)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目的:1、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2、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3、正弦函数图象与余弦函数图象的变换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像难点: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作正弦函数的图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正弦线、余弦线: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过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有sin??yx?mPcos???omrr,向线段mP叫做角α的正弦线,有向线段om叫做角α的余弦线.二、讲授新课:1、正弦函数图象的几何作法采用弧度制,x、y均为实数,步骤如下:(1)在x轴上任取一点o1,以ol为圆心作单位圆;(2)从这个圆与x轴交点a起把圆分成12等份;??(3)过圆上各点作x轴的垂线,可得对应于0、6、3、?、2?的正弦线;(4)相应的再把x轴上从原点o开始,把这0~2?这段分成12等份;(5)把角的正弦线平移,使正弦线的起点与x轴上对应的点重合;(6)用光滑曲线把这些正弦线的终点连结起来。

2、五点法作图?3?(0,0),(,1),(?,0),(,?1),(2?,0)点起决定作用,它们是22基本上就确定了。

描点法在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可用五点法作出,y?sinx,x?[0,2?]的图象上有五描出这五点后,其图象的形状因此,在精确度要求不太高时,我们常常先描出这五个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得到在相应区间内正弦函数的简图,这种方法叫做五点法。

注意:(1)描点法所取的各点的纵坐标都是查三角函数表得到的数值,不易描出对应点的精确位置,因此作出的图象不够精确。

(2)几何法作图较为精确,但画图时较繁。

(3)五点法是我们画三角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要切实掌握好。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2.能够正确绘制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3.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步骤:Step1:引入1.教师在黑板上先画出一张较简单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想一想这张图像的实际意义:(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这个图像?)Step2:基本性质1.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它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2.让学生想一想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为何是周期函数?周期有多少?3.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对称轴在哪里?4.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奇偶性分别是什么?Step3:图像绘制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标准的函数图像。

2.教师讲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的绘制过程,并且提到绘制函数图像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如何对函数图像进行平移、反转和缩放等变换。

3.教师通过例题的方式讲解如何依据给定的函数式来绘制函数图像。

Step4:实际应用1.让学生看看周围的实际事物,发现哪些事物的变化可以用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来表示?2.引导学生看看平时做的岁月流逝图、疫情现状图、股票走势图等,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这些图表中的应用。

3.以一道实际的应用题作为结束:小球做周期性振动,受到阻尼力的影响,振动幅度会逐渐减小。

假设小球的下落位移 y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y=10sin(20πt)·e^(-0.1t)(其中sin(20πt) 是无阻尼情况下垂直方向的振动)。

请画出在 t=0至t=4π 前的小球运动轨迹。

教学方法:2.操作法: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弄清楚如何进行绘图。

教学资源:1.黑板、彩色粉笔、三角函数表;2.绘图软件、电子白板/投影仪;3.相关练习题和实例题。

教学评价:。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摘要】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

文章首先介绍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然后概述了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接着分别讨论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包括周期、振幅、相位等。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和规律。

在结尾部分,对本教案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同时展望了学生在学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时可能取得的进展和突破。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关键词】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像、教案、概述、特点、案例分析、总结、教学建议、展望。

1. 引言1.1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函数之一,它们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教案将重点讲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函数的性质。

在学习正弦函数的图像特点时,我们将介绍正弦函数的周期、幅值、对称轴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绘制正弦函数的图像。

我们也会讲解正弦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等,以便学生更好地应用正弦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准确绘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

学生还将学会如何利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让他们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2. 正文2.1 引言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我们在数学中经常接触到的函数,它们在几何学、物理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它们的图像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规律。

正弦函数是一种周期函数,它的图像呈现出波浪形状。

正弦函数的周期为2π,在每个周期内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这些点称为正弦函数的极值点。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
2.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基本图像特征;
3.能够绘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最近在学校里学习一些三角函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

2.讲解
(1)正弦函数的定义
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某个角A,我们定义其正弦值为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即sin A=(AB/AC)。

同样地,我们将函数f(x)=sin x称为正弦函数。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值域为[-1,1]。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正弦函数的图像特征:
① 周期:2π (即f(x+2π)=f(x));
② 对称轴:y=0;
③ 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
④ 在区间[0,π/2]上,正弦函数单调递增,在区间[π/2,π]上,正弦函数单调递减。

(4)余弦函数的图像特征
3.练习
请绘制出函数f(x)=sin(x)和g(x)=cos(x)在区间[0,2π]上的图像。

4.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基本图像特征,掌握了如何绘制它们的图像。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课后作业
1.利用计算器或手绘,绘制出函数f(x)=sin(x+π/4)在区间[0,4π]上的图像。

2.请思考一下,如何表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相位差?请给出你的答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及特点;3. 能够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例法;3. 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介绍古代数学家在海上导航中所运用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引导学生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教师讲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及特点,引导学生能够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数轴上的周期性、奇偶性以及范围等概念。

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调整参数来改变图像的形状。

教师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数轴上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图像,理解其特点,并进行分析与总结。

5. 实践举例:一根长为30cm的橡皮筋,从两端各拎起2cm,然后放手让它自由弹起来,问橡皮筋振动的周期是多少?解:因为橡皮筋是做简谐振动,而简谐振动的运动规律可以用正弦函数表示,所以可以设橡皮筋振动的轨迹为y=sin(wx),其中w为角速度。

当y=0时,橡皮筋处于最高或最低位置,即为一个周期的起点。

所以要找到w,根据题意,橡皮筋先向上振动,然后又向下振动,所以w与橡皮筋的振动次数有关,即w=2π/T,其中T表示周期,所以T=2π/w=2π/(2π/30)=30。

学生通过运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对这两个函数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课表现和课后的练习情况,检验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及特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且实际问题的解答正确率高。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点。

2.掌握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来描述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的理解和应用。

2.能够通过图像分析问题。

四、教学过程:
Step1. 问题引入
教师出示一个变化中的波形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图形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如何描述它的变化特点呢?
Step2. 引入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
1.教师介绍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一种描述周期性变化的函数。

正弦函数描述的是物体在简谐振动或周期性变化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与时间的关系,余弦函数描述的是物体在简谐振动或周期性变化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与时间的关系。

2.教师出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式,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

Step3. 正弦函数的图像特点
1.教师出示正弦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正弦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总结出正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周期性、对称性、振幅、峰值点、波峰和波谷。

Step5. 实际问题的应用
1.教师引入实际问题:如何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来描述一个活动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呢?
2.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决:如何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来描述天气温度的变化?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还学会了用它们的图像来描述一些实际问题。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3)能够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描述周期性现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2.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2. 讲解并示范(20分钟)(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结合函数值的变化,解释它们的特点;(2)教师示范如何画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指导学生注意图像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3. 练习与讨论(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参数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的影响;(2)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例子讨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应用,并展开相关讨论。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2)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正弦函数:y = Asin(Bx + C) + D余弦函数:y = Acos(Bx + C) + D特点:振幅、周期、相位、平移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及其特点,通过引入周期性现象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应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综合性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准确地绘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用函数图像表示周期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绘制函数图像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函数图像的周期性表现。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问题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入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周期性的现象,比如四季更替、日升月落等,你知道如何用数学函数来描述这些现象吗?2. 理论学习教师介绍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包括周期性、奇偶性、对称性等。

然后,通过示范和解释,教师讲解如何绘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包括如何确定周期、振幅、相位等参数。

3. 练习与训练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让他们根据已知的函数,绘制相应的函数图像,加强他们的绘图能力和对函数图像的认识。

4. 拓展应用通过讲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声音的频率、天体运动的规律等,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并启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5. 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

五、教学手段1. 课件2. 黑板3. 教学实例4. 练习题六、教学评价1. 练习题考核通过练习题考核学生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思维活跃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引入问题、理论学习、练习训练、拓展应用等环节,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摘要】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征。

通过系统的内容安排,学生将了解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数学定义、性质以及图像特点,并明确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示例演练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效果评价将从学生的表现和理解程度入手,评估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和图像思维能力。

【关键词】《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制作目的、内容安排、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数学教学中,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非常重要的函数之一,它们在图像和性质上有很多有趣的特点。

通过学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两个函数的规律和变化。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围绕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展开教学,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和实际计算,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周期函数,它们的图像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通过分析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不同参数下的图像变化,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这两个函数的直观认识,并且深入理解它们的数学性质。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的制作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特征,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能够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振幅、相位和对称性等重要概念,并能够准确绘制它们的图像。

本教案还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图形绘制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实际练习和应用案例的引导,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1.4.1正弦、余弦函数图像的教案

1.4.1正弦、余弦函数图像的教案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学目标1.会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像;2.简化正弦、余弦函数的绘制过程,会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3.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转化思想,会作正弦曲线的图像并由此获得余弦曲线图像.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是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形状.正弦、余弦函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的基础,它能较好的综合三角变换的所有内容,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它函数的相关性质.函数图像可以直观的反映函数的性质,因此首先要掌握好函数图像形状特点,使学生将数、形结合对照掌握这两个函数.本节难点是利用正弦线画出函数的图像,利用正弦曲线和诱导公式画出余弦曲线。

利用几何法画函数图像学生第一次接触,要先复习正弦线的做法,另外注意讲清正弦线平移后在x轴上对应的角.通过诱导公式可以将正弦、余弦函数建立起关系,利用诱导公式时先将为了只需要平移就可得到余弦函数.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用课件辅助教学)1.导入环节引进弧度制以后,我们知道实数集与角有一一对应关系,角与正弦余弦也有关系,由这个法则可确定函数y=sinx(x∈R).作为函数,我们首先要关注其图像特征.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作正、余弦函数图像的方法.2.问题设计(1)复习正弦线、余弦线的概念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三角函数线的概念及作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正弦线?什么叫余弦线?(师画图1)设任意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则有向线段叫做角的正弦线,有向线段叫做角的余弦线.(2)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作点由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知识,我们只要已知一个角的大小,就能用几何方法作出对应的正弦值的大小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用几何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教师引导学生用图2的方法画出点.我们能否借助上面作点的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呢?①用几何方法作,的图像我们知道,作函数的图像的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结;如果我们用列表法得出各点的坐标,就会因各点的纵坐标都是查三角函数表得到的数值不够精确,使得描点后画出的图像误差也大,为克服这一不足,我们用前面作点的几何方法来描点,从而使图像的精确度有了提高.(边画图边讲解),我们先作在上的图像,具体分为如下五个步骤:a.作直角坐标系,并在直角坐标系中轴左侧画单位圆.b.把单位圆分成12等份(等份越多,画出的图像越精确).过单位圆上的各分点作轴的垂线,可以得到对应于0,,,,…,角的正弦线.c.找横坐标:把轴上从0到()这一段分成12等分.d.找纵坐标:将正弦线对应平移,即可指出相应12个点.e.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12个点依次从左到右连接起来,即得,的图像.②作正弦曲线,的图像.图为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所以函数,,且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的形状完全一样,只是位置不同,于是我们只要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右平移(每次个单位长度),就可以得到正弦函数数,的图像,如图1.正弦函数,的图像叫做正弦曲线.③五点法作,的简图师:在作正弦函数,的图像时,我们描述了12个点,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函数,与轴的交点及最高点和最低点这五个点,你能依次它们的坐标吗?生:(0,0),,,,师:事实上,只要指出这五个点,,的图像的形状就基本确定了,以后我们常先找出这五个关键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将它们连结起来,就得到函数的简图,这种作图的方法称为“五点法”作图.④用变换法作余弦函数,的图像因为,所以,与是同一个函数,即余弦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正弦曲线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角得到,余弦函数的图像叫做余弦曲线,如图2,师:请同学们说出在函数,的图像上,起关键作用的五个点的坐标.生:(0,1),,,,3.例题分析【例1】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1),;(2),.解:(1)按五个关键点列表0 1 0 -1 01 2 1 0 1利用五点法作出简图3师:请说出函数与的图像之间有何联系?生:函数,的图像可由,的图像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2)按五个关键点列表1 0 -1 0 1-1 0 1 0 -1 利用五点法作出简图4师:,与,的图像有何联系?生:它们的图像关于轴对称.4.总结提炼(1)本课介绍了四种作,图像的方法,其中五点作图法最常用,要牢记五个关键点的选取特点.(2)用平移诱变法,由这不是新问题,在函数一章学习平移作图时,就使用过,请同学们作比较.应该说明的是由平移量是不惟一的,方向也可左可右.5.演练反馈(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用五点法分别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①,②,(2)观察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的区间.①,②,③,④(3)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①,②,③,参考答案:(1)(2)①,,②、,③④(3)板书设计课题实数集R—角—sin(cos)作,的图像1.几何法(正弦线) 2.五点法作的图像1.图像变换法2.五点法例题总结提炼教学后记。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
1、教学任务分析
(1)函数性质的研究常常以图象为基础,研究图象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途径。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教学也是如此。

这同时也说明了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2)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作出正弦函数的图象是课本给出的一种作图方法,这种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妙处。

(3)变换思想也是处理函数图象的基本和重要的思想,课本将正弦函数的图象通过平移得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时要给学生讲清原因,对后面图象变换的学习打下铺垫。

(4)本节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掌握“五点法”的基本作图方法,认清五个关键点。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难点:通过正弦线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图象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途径,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感悟。

4、教学基本流程式
y
=
5、教学过程设计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1课时)
6、板书设计
一、简谐振动的图象直观。

二、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1)利用正弦线作正弦函数的图象;(2)利用图象变换作余弦函数的图象;(3)“五点法”作图;
三、应用举例。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1.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优秀教学设计

1.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优秀教学设计

1.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课题】: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目标】:(1)了解正弦曲线的画法及原理,理解余弦曲线与正弦曲线的联系;(2)观察y =sin x ,x [0,2π]的图象,归纳出“五点法”,并推广到余弦函数以及复∈合函数的图象的画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数形结合、图象变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五点法【教学难点】:正余弦曲线间的联系;数形结合、图象变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突破点】:根据诱导公式确定正余弦曲线间的联系,并强调学生自主体会诱导公式(数)与图象变换(形)之间的联系。

【教法、学法设计】: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观察归纳法,小组讨论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 复习引入复习三角形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 ,y),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则有,MP r y==αsin ,有向线段MP 叫OM rx ==αcos 做角α的正弦线,有向线段OM 叫做角α的余弦线.教师讲述:遇到一个新的函数,非常自然的是画出它的图象,观察图象的形状,看看有什么特殊点,并借助图象研究它的性质,如: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特别的,从前面所学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我们已经看到,三角函数值具有“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下面我们首先来研究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

复习三角函数线的有关知识,为画正弦曲线做了必要的准备。

教师讲述本课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所学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二 新授课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简谐运动图象的内容。

教师利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述利用正弦线画比较精确的正弦函数图象的方法:(1)如上图,将圆12等分,(每一等分都是),得到12个6π角(不妨称为角x )的终边;(2)作出12个中每一个角的正弦线;(3)将x 轴从0到2π这一段分成12等份;(4)把角x 的正弦线向右平移,使它的起点与x 轴上的点x 重合;(5)将平移后的正弦线的终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函数y =sin x ,x [0,2π]的图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是高中新教材人教A 版必修四的内容,作为函数,它是已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后继内容,是在已有三角函数线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正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它是学习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入门课,是今后研究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弦型函数 的图象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准备。

因此,本节的学习在全章中乃至整个函数的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共分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利用正弦线画出 的图象,考察图象的特点,用“五点作图法”画简图,并掌握与正弦函数有关的简单的图象平移变换和对称变换;再利用图象研究正余弦函数的部分性质(定义域、值域等)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二下学期的学生,他们经过近一年半的高中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乐于尝试、勇于探索,学习欲望强的学习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出]2,0[,sin π∈=x x y 的图象,明确图象的形状; (2)根据关系)2
sin(cos π
+=x x ,作出R x x y ∈=,cos 的图象;
(3)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合作探究、分析概括,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象,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五点法”画]2,0[,sin π∈=x x y ,x y cos =,[]π2,0∈x 图像
教学难点:运用几何法画正弦函数图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实验:简谐振动,得到直观的图象,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图形特点,并说明,在物理学中称其为“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问题:如何得到正弦函数的精确图象?
二、新课讲解
师:根据以往学习函数的经验,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象?作图过程中有什么困难?
答:列表、描点、连线。

由于表中部分值只能取近似值,再加上描点时的误差,部分同学取的点较少,所以画出的图象难免误差大。

如何画出更精确的图象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新的作图方法——几何作图法
1.正弦函数的图象
利用正弦线作出比较精确的正弦函数]2,0[,sin π∈=x x y 图象(先简单复习三角函数线) 第一步:先作单位圆,把⊙O 1十二等分; 第二步:十二等分后得0,
6π, 3π,2
π
,…2π等角,作出相应的正弦线; 第三步:将x 轴上从0到2π一段分成12等份(2π≈6.28);
第四步:取点,平移正弦线,使起点与x 轴上的点重合;
第五步:用光滑的曲线把上述正弦线的终点连接起来,得y=sinx ,x ∈[0,2π]的图象;
何作出x y sin =,R x ∈的
问题:如图象?

用终边相同的角其同一
三角函数值相等.
说明:该图象称为“正弦曲线” 2.余弦函数R x x y ∈=,cos 的图象 问题:如何作出x y cos =的图象
引导学生从简谐振动的图象的名称“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出发,可以利用正弦曲线与适当的图形变换得到余弦函数的图象.
由诱导公式六,)2
sin(cos x x y +==π
,所以,可以通过将正弦函数R x x y ∈=,sin 的图象
向左平移
2
π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3.“五点法”作图。

问题:几何作图法作图象,虽然比较精确,但不太实用,如何快捷地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呢?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边口答在x y sin =,[]π2,0∈x 的图象上,起关键作用的点有几个?
引导学生自然得到下面五个:)0,2(),1,2
3(),0,(),1,2(),0,0(ππ
ππ-
组织学生描出这五个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很自然得到函数的简图,称为“五点法”作图。

小结作图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
学生小组活动:试试用五点法画出函数x y cos =,[]π2,0∈x 的图象 三、例题分析
例1 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
(1)y=1+sinx,x ∈[0,2π]; (2)y=-cosx,x ∈[0,2π].
活动: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用“五点法”画图,并通过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领悟画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要领,最终达到熟练掌握.从实际教学来看,“五点法”画图易学却难掌握,学生需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可先让学生按“列表、描点、连线”三步来完成.对学生出现的种种失误,教师不要着急,在学生操作中指导一一纠正,这对以后学习大有好处.
解:(1)按五个关键点列表:
(2)按五个关键点列表:
x 0 2
π π 2
3π 2π cosx 1 0 -1 0 1 -cosx
-1
1
-1
描点并将它们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注意:“五点法”是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简图的基本方法,本例是最简单的变化.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五点法”.如果是多媒体教学,要突破课件教学的互动性,多留给学生一些动手操作的时间,或者增加图象纠错的环节,效果将会令人满意,切不可教师画图学生看.完成本例后,让学生阅读本例下面的“思考”,并回答如何通过图象变换得出要画的图象,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熟悉函数作图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
对课本34页练习第一题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① 正弦函数图象的几何作图法
② 正弦函数图象的五点作图法(注意五点的选取) ③ 由正弦函数图象平移得到余弦函数的图象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1、 正弦函数]2,0[,sin π∈=x x y 的图象 4、五点作图法
2、 正弦函数x y sin =,R x ∈的图象
3、 余弦函数R x x y ∈=,cos 的图象
【教学反思】
自我感觉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充分备学生的特点。

根据我校平行班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对偏难繁杂的内容大胆地删减,如:利用正、余弦线作图的方法,将函数性质留待下节课讲解等等,使得教学难度适中,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2、数学总是要在游戏中学习的,本课开场白我通过简易的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并采用计算机绘图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四十分钟里,我先后采用投影仪展示丰富多彩的课件,使学生积极而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3、在处理教材上,我先让学生在函数]2,0[,sin π∈=x x y 的图象上直接找和读关键点的坐标,从而直观感知正弦曲线,再结合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及简单的图象变换等旧知,让学生来探索余弦曲线及其作图方法。

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由结论到实例的直线型
思维模式,一反数学的严格推理论证模式,由浅入深,使我们的学生在思维上易于理解与接受。

4、板书设计工整,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普通话标准,教态自然大方,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

尽管公开课上得比较顺利,但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需要我认真反思,并在今后不断努力改进:
1、在重点知识的强调上稍快,给学生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不足。

比如开头讲函数
=x
y的图象时,给学生寻找关键点的时间不够长;应当多让他们去领悟“五∈
x
sinπ
,
]
2,0[
点作图法”的思维过程,而且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调动他们去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2、时间安排上不够精当。

在“师生探索”中给学生作正弦曲线的时间过长,而“学生活动”中给学生作余弦曲线的时间又相对显得短了点。

应当反过来,这样学生才能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同时也可避免“练习”讲解时间不充足。

3、教学语言还需要不断锤炼。

数学这一门严谨的学科决定了老师的语言必须精确到位,不能含糊其辞,因为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些细节方面都需要严格把关,平时要反复琢磨。

因为说到底,教师是要靠语言艺术去感染学生的。

4、板书需要提高。

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是借助口头语言展示出来,摆在学生面前的板书也是重要的一环。

优秀的教师,粉笔字潇洒大方,作图时一气呵成,让学生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教育人生的精彩源于课堂,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面对过去自己经历过的刻板、死气、严肃的灌输式教育法,现在更提倡多给学生一点爱,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老师要做有效课堂的引导者,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体现良好的示范作用。

作为一名教龄不足一年的年轻教师,我肩负着崇高的使命。

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和超越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社会的认可。

这段时间的公开课提供给了我非常好的打磨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会以此为契机,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创新,争取早日脱胎换骨,成为一名成熟并且优秀的数学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