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酶的专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酶的专一性》的说课稿

江西省玉山县樟村中学童长春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实验题目是《探究酶的专一性》,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反思及自我评价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酶的专一性”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理解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原则及变量的控制,。同时参阅江西省生物教学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设定本课的重点是建构酶的特性知识体系,进一步探究酶的专一性;难点是如何进行酶的专一性的实验创新设计与实施。

(二)、实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本着体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合作探究的理念,培养学生实验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酶的特性的知识体系。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实验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理解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设计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引导——合作交流——创新方案——实验探究——精讲点拨——拓展延伸。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酶的专一性的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科学严谨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以下与本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①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多种消化酶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并且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实验。②通过上节课对“酶的高效性”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然而,学生对于课本实验进行进一步改进的实验方案设计以及具体实验操作细节上,还有较大的不足。

三、说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教材和学情分析,要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将采取“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在教者的引导下,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总结出酶的专一性,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达到在对知识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目标。 四、说实验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分析、探究

1、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1)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食物的消化过程;打比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出酶具有专一性的结论。引导学生如何验证“酶的专一性”。

(2)实验探究 : 如何改进该实验使其的对比性更直观

引导学生对按教材设计步骤实施进行讨论,得出教材实验的不足是对比性不强,从而引导学生得出验证酶的专一性的第二种方案,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各小组经讨论、形成小组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提出意见并适当指导,归纳后进入本堂课的实验教学:为学生再系统讲解实验原理、过程、表格的记录等问题。

(二)、实验讲解:

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活动方案:

1.方案一(教材方案):用同一种酶催化两种不同底物

(1)⎩⎨⎧ 淀粉

非还原糖――→淀粉酶

麦芽糖还原糖蔗糖

非还原糖

――→淀粉酶蔗糖

(2)用淀粉酶分别作用于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

2.方案二(创新方案):用两种不同的酶催化同一种底物

(1)⎩⎨⎧

淀粉非还原糖――→淀粉酶

麦芽糖还原糖淀粉

非还原糖

――→蔗糖酶淀粉

(2)分别用淀粉酶和蔗糖酶作用于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哪一种酶将淀粉催化水解为还原糖,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

(3)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取6支洁净的试管,按以下记录表上的设计进行演示操作,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实验细节,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再让学生自己操作一遍,以加深对本实验的理解并掌握生物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素养。

3、实验记录

(表1、2合一)

4、结果分析:

(1)试管1、3、5相互对照,说明:淀粉酶将淀粉催化水解,而蔗糖酶不能;试管2、4、6相互对照,说明:蔗糖酶将蔗糖催化水解,而淀粉酶不能。从而说明:一种底物的反应只能被一种酶来催化。

(2)试管1、3、4相互对照,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试管2、5、6相互对照,说明: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而不能催化淀粉水解。从而说明: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

5、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6、动手实验检验结果

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实验,尝试解决问题,实现“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具体思维”的飞跃。

以下是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可能发现的新问题:

例1:有一组同学在做实验时,用滴加了淀粉溶液的滴管去滴加蔗糖溶液,发现实验结果和预期的不一样。

例2:有一组同学在做实验时,滴加各种酶后保温时间过短,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针对新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

7、交流成果,总结提高

学生交流成果,体验探究成功与失败;并拓展使学生知道酶的反应速度还受其他条件影响。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实验室,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

(四)、板书设计

二、酶的特性

1、(1)酶具有专一性

(1)单因子变量原则

2、对照性实验设计三原则(2)等量原则

(3)对照性原则

五、实验教学反思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若只是通过讲授的方式,把实验原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往往会导致他们对教师过多的依赖性,缺乏实验的独立性,最终偏离了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因此,要经常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学的主导转为学生,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和设计;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最终达到对实验技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1、本节实验课可取之处:

(1)引导学生自己创新和完善实验方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自己动手实验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本节实验课不足之处:

(1)实验进行的时间难以按预设的方案完成。

(2)课堂上,由于实验探究热烈,教师预设的环节可能落实不到位。

六、自我评价

(一)、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探究方案的讨论在进一步创设情景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及合作以达到改进教材实验方案的目标;对实验现象的记录、分析探讨及事例的分析等活动,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实现知识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形成性评价:1、进一步巩固酶的专一性问题。

2、拓展:使学生知道酶的反应速度还受其他条件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