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两首(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练习题
高中语文第18课汉乐府两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第18课汉乐府两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2,阅读下面这则小故事,给小故事续写一个结局,并用一句话揭示小故事中的大道理。
古代的一位将军将要率军出征,与实力比他强十倍的敌军交战。
在前进的途中,他下马在路旁的一座小庙里祈祷。
祷告后,他面对众人,拿出一枚钱币,说:“现在我来掷钱问卜,如果钱币的正面朝上,那我们将大获全胜;如果正面朝下,就表示我们将会一败涂地。
”钱币掉在地上,是正面朝上,于是全军士气大振,士兵个个奋勇向前。
次日大战,果然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凯旋班师的途中,一位部将对将军说:“神的旨意,谁也不能改变。
”将军笑笑,又拿出了那枚钱币,原来,大道理: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B.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D.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4,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儿口。
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1、这首诗叙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2、结合此诗谈谈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答: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愿)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眼泪)C.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所以)D.多谢后来人,戒之慎毋忘(告诉)8,_____________ ,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 。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汉乐府两首Word版含答案
18 汉乐府两首一、读准字音上邪.( ) 夙.昔( ) 烹.鲤鱼( ) [答案] yé sù pēnɡ二、辨识通假(1)上邪( ) (2)展转不可见 ( )[答案] (1)“邪”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2)“展转”同“辗转”,文中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
一说是思妇梦醒后翻来覆去,反复思念三、一词多义(1)绝⎩⎨⎧长命无绝.衰 ( )佛印绝.类弥勒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乃⎩⎨⎧乃.敢与君绝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答案] (1)动词,衰绝 副词,极,非常 形容词,与世隔绝 (2)副词,才 代词,你的 副词,竟然四、词类活用(1)冬雷.震震,夏雨.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夙昔..梦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动词 打雷;降下,落下 (2)名词作状语 这里指“早晚”,一说是昨夜五、古今异义(1)入门..各自媚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得到门径,初步学会。
(2)长跪..读素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长时间地跪地不起。
[答案] (1)指各回自己家门。
(2)古代坐姿,臀部离开脚跟而将腰身伸直。
表示恭敬。
六、文言句式(1)书中竟何如?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跪读素书。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宾语前置 信中究竟写了些什么呢?(2)省略句 (妻子)伸直了腰恭敬地跪坐着读着丈夫用素帛写的信。
【同步练习】《汉乐府两首----饮马长城窟行》(粤教版)-1
《饮马长城窟行》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夏雨雪( ) (2)饮马长城窟行( )(3)夙昔梦见之( ) (4)入门各自媚( )(5)遗我双鲤鱼( ) (6)呼儿烹鲤鱼(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我欲与君相知; (2)长命无绝衰;(3)夙昔梦见之; (4)展转不可见;(5)谁肯相为言; (6)长跪读素书;3.翻译或者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4.《上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的?(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发觉,觉得)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指各回自己的家门)C.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煮,制作食物的一种方法)D.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指书信的前一部分)6.请选出带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A.远道不可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B.谁肯相为言上言加餐饭C.遗我双鲤鱼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书中竟何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请选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A.“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
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
B.题目“饮马长城窟行”中“饮”应该读“yìn”,意思是“给……喝”,例子再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C.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对远离的丈夫的思念,在家独居的痛苦与不平,喜得丈夫的音信等。
D.这首诗多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句子首尾相衔,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2
(二)阅读下列诗歌,回答 10~11 题。(8 分) 平陵东 汉乐府民歌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 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 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 黄犊。
10.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内容。(4 分)
答案
这首诗写一个善良的人即“义公”平白无
14.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 10 个字。(5 分) 3 月 1 日下午,题为“深入推进教育公 平”的 2009 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 报告中关于 2008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 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分值为 3.063, 低于 2007 年入户调查的结果。 这一调查共包括 5 个大类指标和 10 个细 分指标。全国有 10 个城市的教育收费指标、4 个城市的教育公平指标和 1 个城市的教育过程 指标不及格。在 10 个细分指标中,公众最不
第 2 课时
(时间:45 分钟 满分:90 分) ) 一、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上邪 (yé) . 雨 雪(yù) . B.夙 昔(sù) . 各自媚 (mèi) . C.遗 我(wèi) . 乐 府(yuè) . 无陵 (línɡ) . 饮 马(yìn) . 展 转(zhǎn) . 长城窟行 (hánɡ) . 双鲤 鱼(lǐ) . 加餐 饭(cān) .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①上邪 : 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 ②江水为竭 : 尽。 . ③乃 敢与君绝: 才,副词。 . 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 ④夏雨 雪: .
6.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答案
通过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表达了对爱
情的忠贞不渝。
汉乐府两首(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练习题
汉乐府两首(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练习题18 汉乐府两首演练提升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夙昔(sù)上邪(yé) 邪恶(xié)B.遗留(yí)遗我(wèi)烹饪(rèn)C.饮马(yìn) 啜泣(chuò)拾掇(duo)D.夏雨雪(yǔ)窟窿(kū)穹隆(qióng)解析:D项中”雨”应读”yù”。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眺望窈窕呱呱落地B.揶揄棉子绵里藏针C.笤帚垂髫天真无邪D.枯燥暴躁稍安毋躁解析:D项,稍—少。
答案:D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上邪!我欲与君相知上:指天。
B.长命无绝衰绝衰:断绝衰减。
C.山无陵,江水为竭陵:指丘陵。
D.冬雷震震,夏雨雪雨:这里用作动词,”降下,落下”。
解析:C项,”陵”应为”山峰”。
答案:C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山无陵, ,冬雷震震,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青青河边草,。
(3) ,下言长相忆。
答案:(1)江水为竭夏雨雪 (2)绵绵思远道 (3)上言加餐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选自《敦煌曲子词》)5.这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解析:可以结合《上邪》来分析这首词的特点。
参考答案:这首词与《上邪》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山烂”和”秤锤浮”“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都是用来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物。
以常情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坚贞,表明自己海枯石烂不变心。
(二)阅读下面一首乐府诗,完成6 7题。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18汉乐府两首(含解析)粤教版
课时分层作业(十八) 汉乐府两首[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上邪!我欲与君相知B.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C.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D.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C [A项,“邪"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B项,“傍”通“旁”,旁边。
D项,“展转”同“辗转”,这里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长命.无绝衰命:寿命B.绵绵思远道绵绵:绵延不绝..C.入门各自媚.媚:亲爱双鲤鱼:指代书信D.遗我双鲤鱼...A [A项,命:使,令。
]3.下列句子中的“相”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我欲与君相知B.谁肯相为言C.相见常日稀D.枝枝相覆盖B [B项,“相”偏指“我”,其他均表“互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冬雷震震B.夏雨雪C.夙昔梦见之D.中有尺素书D [A项,雷:名词作动词,打雷;B项,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C项,夙昔:名词作状语,在早晚。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饮马长城窟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女子思念丈夫不得,惟梦中相见的情景.(2)《饮马长城窟行》描绘急切打开书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马长城窟行》中表现书信内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2)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6.仿照画线的句子,补写横线处的内容,使之构成一个排比句。
自古以来,爱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而庄严的话题。
爱是什么?爱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刻骨铭心的痴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间因为有了爱才有了真情,才有了幸福。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汉乐府两首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4.18 汉乐府两首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1.诗歌开头“青青河边草……展转不可见”句式有何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作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一句的含意是什么?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的含意是:无叶的枯桑也能感觉到风的吹动,海水虽然不冻,也能知道天气的寒冷。
言外之意,难道我不知道自己的相思之苦吗?这是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3.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事怀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不仅能很好地刻画出该女子发自内心的相思之情,还能较为细致地描摹出相思者内心的心理活动。
汉乐府两首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汉乐府两首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w5 k 汉乐府两首(上邪,饮马长城窟行)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夏雨雪(2)饮马长城窟行(3)夙昔梦见之(4)入门各自媚(5)遗我双鲤鱼(6)呼儿烹鲤鱼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我欲与君相知;(2)长命无绝衰;(3)夙昔梦见之;(4)展转不可见;(5)谁肯相为言;(6)长跪读素书;3.翻译或者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4.《上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的?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发觉,觉得)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指各回自己的家门)C.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煮,制作食物的一种方法)D.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指书信的前一部分)6.请选出带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A.远道不可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B.谁肯相为言上言加餐饭C.遗我双鲤鱼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书中竟何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请选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A.“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
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
B.题目“饮马长城窟行”中“饮”应该读“yìn”,意思是“给喝”,例子再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C.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对远离的丈夫的思念,在家独居的痛苦与不平,喜得丈夫的音信等。
D.这首诗多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句子首尾相衔,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汉乐府两首
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wèi mèi pēng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汉乐府两首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
解题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 饮马长城窟行 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 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 由此而来。 由此而来。
饮(yìn)马长城窟行 )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
诗歌主题
这是一首汉代的乐府民歌, 这是一首汉代的乐府民歌,是 乐府民歌 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 爱情诗。 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诗 中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 中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永远忠 于爱情。 于爱情。
延伸阅读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 北斗回南面。 白日参辰现, 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妇人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妇人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试划出妇女一系列动作行为: 试划出妇女一系列动作行为:
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4单元18汉乐府两首Word含答案
18 汉乐府两首一、读准字音上邪.( ) 夙.昔( ) 烹.鲤鱼( ) [答案] yé sù pēnɡ二、辨识通假(1)上邪( ) (2)展转不可见 ( )[答案] (1)“邪”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2)“展转”同“辗转”,文中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
一说是思妇梦醒后翻来覆去,反复思念三、一词多义(1)绝⎩⎨⎧长命无绝.衰 ( )佛印绝.类弥勒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乃⎩⎨⎧乃.敢与君绝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答案] (1)动词,衰绝 副词,极,非常 形容词,与世隔绝 (2)副词,才 代词,你的 副词,竟然四、词类活用(1)冬雷.震震,夏雨.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夙昔..梦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动词 打雷;降下,落下 (2)名词作状语 这里指“早晚”,一说是昨夜五、古今异义(1)入门..各自媚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得到门径,初步学会。
(2)长跪..读素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长时间地跪地不起。
[答案] (1)指各回自己家门。
(2)古代坐姿,臀部离开脚跟而将腰身伸直。
表示恭敬。
六、文言句式(1)书中竟何如?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跪读素书。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宾语前置 信中究竟写了些什么呢?(2)省略句 (妻子)伸直了腰恭敬地跪坐着读着丈夫用素帛写的信。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_《汉乐府两首》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汉乐府两首》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上邪》诗中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参考答案:《上邪》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女子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感情。
诗中是通过女子直抒胸臆对天发誓,以五件常情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坚贞,表明自己海枯石烂不变心。
⑵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饮马长城窟行》中重要语句的作用。
参考答案:“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这两句,位于全诗的开头,既是对沿河青草的生动描述,又是以连绵不绝的青草起兴,抒发对离家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这是汉乐府民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1/ 1。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经典练习】
第18课汉乐府两首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的关系,并对两诗进行比较阅读。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上邪.( ) (2)山无陵.( )(3)夏雨.雪( ) (4)饮.马( )(5)夙.昔( ) (6)媚.( )(7)遗.我双鲤鱼( ) (8)烹.鲤鱼( )答案(1)yé(2)línɡ(3)yù(4)yìn(5)sù(6)mèi(7)wèi(8)pēnɡ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我欲与君相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命.无绝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绵绵..思远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夙昔..梦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入门各自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结为知己(2)使,令(3)绵延不绝(4)文中指“早晚”,一说是昨夜(5)亲爱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上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转..不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2)同“辗转”,文中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课后训练:18 汉乐府两首 含答案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夏雨.雪(yǔ) 山无陵.(línɡ) 饮.马长城窟行(yǐn)B .展.转不可见(zhǎn) 枯桑.知天风(sānɡ) 入门各自媚.(méi) C .谁肯相为.言(wèi) 遗.我双鲤鱼(yí) 呼儿烹.鲤鱼(pēnɡ) D .长跪读素.书(sù) 夙.昔梦见之(sù) 绵.绵思远道(mián)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欲与君相知..(结为知己) 长命.无绝衰(使,令) B .夙昔..梦见之(昨夜) 绵绵..思远道(绵延不绝) C .谁肯相为言.(问讯,告诉讯息) 长跪..读素书(长久地跪着,表示悲伤)D .乃.敢与君绝(才) 下言长相忆.(思念) 3.翻译下列句子.(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4.《上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的?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长相思①李 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②秋啼金井阑③,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①有人说,此诗写于作者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后。
②络纬:纺织娘,虫名。
③金井阑:有雕栏的井,在古诗文中用来美称宫廷或园林中的井。
5.有人说,“在长安”是此诗的诗眼,请说说这三个字所蕴含的感情。
6.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的?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①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②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③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④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注:①阿:没有实在意义.②狗窦:让狗出入的墙洞.③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_《汉乐府两首》基础练习1
《汉乐府两首》基础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知(xiānɡ) 展转.(zhuǎn) 遗.我(yí) 山无陵.(lénɡ)B .上邪.(xié) 绝衰.(shuāi) 饮.马(yǐn) 长城窟.(kū)C .夙.昔(sù) 鲤.鱼(lǐ) 枯.桑(kū) 各自媚(mèi)D .餐.饭(cān) 烹.调(pēnɡ) 相忆.(yì) 夏雨.雪(yǔ)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邪(天)长命.无绝衰(寿命,年龄)B.⎩⎨⎧夏雨.雪(降下,落下)入门各自媚.(亲爱)C.⎩⎨⎧遗.我双鲤鱼(送给)展转..不可见(此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D.⎩⎨⎧谁肯相为言.(问讯,告诉讯息)绵绵..思远道(绵延不绝)3.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冬雷震震 B .夏雨雪C .夙昔梦见之D .中有尺素书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A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B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C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D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二、名句默写。
(1) ,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青青河边草, 。
,夙昔梦见之。
(3)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 。
(4)客从远方来,。
,中有尺素书。
三、语言运用1.按上下句的内容及句式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思念使诗圣叹“月是故乡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望故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汉乐府两首含解析必修1 试题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汉乐府两首(时间是:40分钟 满分是:63分)一、根底知识专练(18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 长命.无绝衰寿命,年龄长跪读素书.书信B.⎩⎪⎨⎪⎧ 夏雨.雪降下,落下入门各自媚.亲爱C.⎩⎪⎨⎪⎧ 遗.我双鲤鱼送给展转..不可见此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D.⎩⎪⎨⎪⎧ 谁肯相为言.问讯,告诉讯息绵绵..思远道绵延不绝解析:选A A 项, 命:使,令。
2.以下各句中的“乃〞字与“乃敢与君绝〞的“乃〞字意义与用法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B .作计乃.尔立 C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解析:选D D 项与例句的“乃〞都为副词,才。
A 项,副词,就;B 项,副词,就;C项,副词,竟然。
3.以下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 .入门各自媚B .呼儿烹鲤鱼C .长跪读素书D .远道不可思解析:选D A 项的“入门〞、B 项的“鲤鱼〞、C 项的“长跪〞均为古今异义词。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①上.邪!我欲与君相知②上.言加餐饭③谁肯相为言.④上言.加餐饭A.①②一样,③④不同 B.①②一样,③④也一样C.①②不同,③④一样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解析:选D ①指“天〞。
②指书信的前一局部。
③问讯,告诉讯息。
④说。
5.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6分)(1)?饮马长城窟行?中“,〞两句写出了女子思念丈夫不得,惟梦中相见的情景。
(2)?饮马长城窟行?描绘急迫翻开书信的诗句是“,〞。
(3)?饮马长城窟行?中表现书信内容的两句是“,〞。
答案:(1)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2)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3)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二、阅读理解专练(33分)(一)阅读?饮马长城窟行?,完成6~7题。
(11分)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021年整理〗《汉乐府两首》基础练习2
《汉乐府两首》基础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入门各自媚 B.呼儿烹鲤鱼C.长跪读素书D.远道不可思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上.邪!我欲与君相知②上.言加餐饭③谁肯相为言.④上言.加餐饭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二、名句默写。
1青青河边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夙昔梦见之。
2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从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中有尺素书。
三、表达交流1.分析下面表格内容,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
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了23个,其中增加的12个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
预计到202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模拟下列身份不同的人,对“爱是什么”进行阐释。
要求:叙述,要清晰简练;描写,要形象生动;议论,要深刻透彻;抒情,要情深意厚。
朋友说:爱是困难时的救助,痛苦时的问候,无助时的依靠,成功时的提醒。
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解析:A项,命:使,令。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 Word版含答案
18汉乐府两首生活随意,得失在心,人生不求完美,无非一个交集;缘分不可强求,无非一份在意。
缘于付出,相伴就是不弃;爱在给予,爱就是不索取,而是无悔去给。
情不可单向,而是相互付出。
生命是平等的,值得爱护;值得珍惜,就心生牵挂。
快乐随心定,快乐不在别人嘴里,而在自己的心里;幸福不在别人眼里,而在自己感觉里。
活着,不求问心无愧,只求无愧于心。
曾经付出,无所谓苦累,只要给过真心。
真爱过的人,无所谓来去,只有珍惜,感恩拥有,丰盈了孤寂的心;学会感恩,人生何怨,爱你的不需要解释,因为懂得,不爱你的不必解释,因为不值得。
有些人,看淡是缘,珍惜就有;有些事,糊涂是爱,捋清是恨,爱在人心,过得开心,不必去争,何必多想,缘来缘去都随缘,来了走了都随意。
没有婉转,有的只是丈夫对妻子的思念与关怀。
就是因为简单、直白才更体现出了丈夫满腔真挚的情意。
这时天涯海角的距离变得不足一提,那对夫妻的爱情穿越了空间的距离达到了永恒。
原来不只是那少妇的单相思,丈夫对妻子也是同样思念。
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平平淡淡,却是让人无限向往。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牵挂、思念、人间真爱、平平淡淡就是真等话题中。
思念没有思念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
在七彩的人生中,思念是最美丽的一色;在人生的五味里,思念是最芬芳的一味。
品味思念,就是品味人生。
思念,是一份缠绵,是一份牵挂,是一份心灵的维系,是一份情感的交织。
思念,是一坛愈久愈香的玉液琼浆,是一串挂在心壁叮当作响的真挚祝愿,是一朵萦绕梦境多姿多彩的祥云。
心中对人有所思念,是一种疼痛也是一种幸福;被人思念,有一种心酸更有一种甜蜜。
思念是指路的灯,没人思念和无所思念的人往往容易迷失方向。
面对一天天多起来的思念,我们一天天走向成熟!思念,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的音符,时时刻刻都充满了我们的每一行脚印、每一种思想和每一级台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思念与祝福;“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与憧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对故土的思念和驰骋沙场的向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则是英雄对河山的思念,对理想的呼唤!品味思念,我们的思想日趋遒劲和丰满!思念是水是酒,把彼此共鸣的心融进醇烈的深窖里酝酿;思念是丝是线,无论飞得多高多远的鸢,都在相互的追求中共同呼吸共同展翅。
18汉乐府两首(教师版)
18.《汉乐府两首》练习题一关于汉乐府1) 提问: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有什么不同?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2) 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浓厚的生活气息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二积累字词1) 读音:上邪.ye2 雨雪yu4 饮yin4马夙su4夕自媚mei4 遗wei4 烹peng1调2) 通假字上邪:“邪”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展转:“展”通“辗”3) 词类活用夏雨雪“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夙夕“夙夕”名词作状语,早晚4) 语段积累,翻译并背诵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3. 请同学们迅速找出两首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比兴:青青河边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夕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借代:遗我双鲤鱼双鲤鱼指代书信比喻:烹鲤鱼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4. 语篇分析提问:使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讨论:《上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氓》、《孔雀东南飞》中的有何异同?同:都是对爱情坚贞不渝异:《上邪》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与承诺《氓》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社会的控诉和对自身的伤感《孔雀东南飞》表现出刘兰芝以死徇情的清醒和刚烈5 体会:《上邪》的诗风刚健、质朴、自然6艺术特点:想象:神奇直抒胸臆:热烈大胆2)《饮马长城窟行》分析写作脉络,帮助背诵青草-->思远道(不可)-->梦见-->我旁-->他乡--> 各异县-->不相见枯桑海水――>各自媚相为言客来――>双鲤鱼――>烹鲤鱼――>尺素书――>读素书――>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汉乐府两首
演练提升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夙昔(sù)上邪(yé) 邪恶(xié)
B.遗留(yí)遗我(wèi)烹饪(rèn)
C.饮马(yìn) 啜泣(chuò)拾掇(duo)
D.夏雨雪(yǔ)窟窿(kū)穹隆(qióng)
解析:D项中”雨”应读”yù”。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眺望窈窕呱呱落地
B.揶揄棉子绵里藏针
C.笤帚垂髫天真无邪
D.枯燥暴躁稍安毋躁
解析:D项,稍—少。
答案:D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邪!我欲与君相知上:指天。
B.长命无绝衰绝衰:断绝衰减。
C.山无陵,江水为竭陵:指丘陵。
D.冬雷震震,夏雨雪雨:这里用作动词,”降下,落下”。
解析:C项,”陵”应为”山峰”。
答案:C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山无陵, ,冬雷震震,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青青河边草,。
(3) ,下言长相忆。
答案:(1)江水为竭夏雨雪 (2)绵绵思远道 (3)上言加餐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选自《敦煌曲子词》)
5.这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
解析:可以结合《上邪》来分析这首词的特点。
参考答案:这首词与《上邪》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山烂”和”秤锤浮”“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都是用来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物。
以常情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坚贞,表明自己海枯石烂不变心。
(二)阅读下面一首乐府诗,完成6 7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①阿谁:谁。
阿,语气助词。
②旅:通”稆”,不经播种而野生曰”稆”。
6.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从诗歌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看,主人公是一个八十岁才回来的征夫。
据此,可以概括诗歌的主旨。
参考答案:这首古诗反映了兵连祸接的社会现实,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7.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诗歌的主题和战争有关,但诗歌中却没有一个字直接控诉战争,据此,可以判断诗歌的手法。
参考答案: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民生的悲惨。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
8.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且补写的三句话中必须有一句使用本课的诗句。
我喜欢《满江红》中”怒发冲冠”的慷慨激越,我喜欢《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低回哀婉,我喜欢 ,我喜
欢 ,我喜欢。
解析:所选诗句与随之的感情特点表述一致即可,还要把本课所学的一句或几句诗运用上。
参考答案:(我喜欢)《卜算子》中”共饮长江水”的天荒地老,(我喜欢)《上邪》中”江水为竭,冬雷震震”的誓死相守,(我喜欢)《水调歌头》中”把酒问青天”的万丈豪情。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用文学性的语言解说这段话的意思。
心理学家和生态学家认为,窗外的环境十分重要,如果让孩子健康,就不要住在六楼以上的楼层。
身居高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且整天面对的是砖墙,会引起孩子对自己和外界的不由自主的敌意。
理想的楼层是不超过六楼。
窗外环境好,有树,有花草,有水。
树和水是极好的过滤器,空气很洁净。
六楼以下有什么优点?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解析:首先要提取语段中表明六楼以下好处的关键词,如”孩子健康”“环境好”“空气洁净”等,然后用有文采的语言,或者使用修辞把这种特点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居住在六楼以下,窗外清新的空气,是孩子的伴侣,绿树秀水将成为你孩子的朋友,美丽的环境造就健康的孩子。
古诗如酒
祝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曲《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记忆的源头,也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
已经很难确认《诗经》诞生的确切年代了,究竟是哪一个不平凡的喉咙,最先吟出中国诗歌第一行嘹亮的音符,更是无从查考。
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绽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
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最终成为可能。
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
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
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
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及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中隐退,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一些。
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
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的共同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因为有了一个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
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能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
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
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在隔过了久远的时间之后,我们再去读它们,已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这些诗的年龄与生命力,使我们升起由衷的敬畏感。
如同啜饮一杯古酒,每一滴不曾挥发的汁液,都是与时间抗争的结果,令我们不能不感到激动,不能不肃然起敬。
这种”先入为主”的敬意,在阅读同代人的诗作时,是不常有的。
其实,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
就像对一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之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感受。
按说,诗也一样。
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任何新鲜的刺激了吧,这似乎应该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事实却不是这样。
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如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比如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比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
于是,在一次一次反复的吟诵当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
读诗,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更浓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
天荒地老,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
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
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点评:作者以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对阅读的独到理解,这种理解对当代诗歌的创作者们无疑是一个鼓励。
读诗能使诗自身魅力深化与升值,酒窖里酿制的诗句也能抵御心灵麻木。
有了时间距离,就会对诗的年龄及生命力产生敬畏。
走进那些焕发旺盛生命力的古诗,你也会进入那难忘的时代和美丽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