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是指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以下是一些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
1. 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纳米材料中,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2. 能源领域: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方面。
通过使用纳米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 环境保护领域: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有很大的潜力。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土壤修复等方面。
通过使用纳米材料,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从而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4. 电子信息领域:纳米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元件、传感器、显示器等方面。
通过使用纳米材料,可以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小电子产品的尺寸和重量。
总之,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纳米材料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1。
锂离子电池研究_综述
锂离子电池研究综述—陈欢1 锂离子电池简介离子电池又称为“摇椅电池”,是指以可供锂离子嵌入脱嵌的物质作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电解质一般采用溶解有锂盐的有机溶液,根据所用电解质的状态,可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1.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1]一个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及隔膜组成,外加正负极引线,安全阀,PTC(正温度控制端子),电池壳等。
虽然锂离子电池种类繁多,但其工作原理大致相同。
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经过隔膜和电解液,嵌入到负极材料中,放电以相反过程进行。
再充电,又重复上述过程。
以典型的液态锂离子为例,当以石墨为负极材料,以LiCoO2为正极材料时,其充放电原理为:充电时,Li+从LiCoO2中发生脱嵌,释放一个电子,C3+被氧化为C4 +,与此同时,Li+经过隔膜和电解液迁移到负极石墨表面,进而插入到石墨结构中,石墨结构同时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锂—碳层间化合物Li x C6,放电时过程则相反,Li+从石墨结构脱插,嵌入到正极LiCoO2中。
图1 锂离子电池从放电示意图1.2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2](1)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
(2)平均输出电压高(约3.6V),为Ni-Cd、Ni-MH电池的三倍。
(3)工作温度范围宽,一般能在-20-45℃,期望值为-40-70℃。
(4)无记忆效应。
(5)可快速充放电,充放电效率高,可达100%。
(6)没有环境污染,称为绿色电池。
(7)使用寿命长,可达1200次左右。
当然,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还存在一些不足。
(1)成本较高,主要是正极材料的价格高,随着正极材料的研究开发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更廉价的正极材料,如LiMnZO4、LiFePO4等己经初步商品化。
(2)过充电的安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3)与普通电池的相容性差,一般要在用3节AA电池(3.6V)的情况下才可以用锂离子电池代替。
2.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输出电压、比容量、循环使用寿命,目前正在开发的正极材料主要是具有层状结构、尖晶石结构和橄榄石结构的嵌入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钻锂、氧化镍锂、氧化锰锂、磷酸亚铁锂、三元复合材料等。
锂电池负极材料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锂电池负极材料大体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碳负极材料:目前已经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
第二种是锡基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锡的氧化物和锡基复合氧化物两种。
氧化物是指各种价态金属锡的氧化物。
目前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三种是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目前也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四种是合金类负极材料:包括锡基合金、硅基合金、锗基合金、铝基合金、锑基合金、镁基合金和其它合金,目前也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五种是纳米级负极材料:纳米碳管、纳米合金材料。
第六种纳米材料是纳米氧化物材料:目前合肥翔正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2009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的市场发展最新动向,诸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添加在以前传统的石墨,锡氧化物,纳米碳管里面,极大的提高锂电池的冲放电量和充放电次数。
锂金属电池锂-二氧化锰电池是一种以锂为阳极(负极)、以二氧化锰为阴极(正极),并采用有机电解液的一次性电池。
该电池的主要特点是电池电压高,额定电压为3V(是一般碱性电池的2倍);终止放电电压为2V;比能量大(金属锂的理论克容量为3074mAh);放电电压稳定可靠;有较好的储存性能(储存时间3年以上)、自放电率低(年自放电率≤10%);工作温度范围-20℃~+60℃。
该电池可以做成不同的外形以满足不同要求,它有长方形、圆柱形及纽扣形(扣式)。
锂离子电池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数码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但它较为“娇气”,在使用中不可过充、过放(会损坏电池或使之报废)。
因此,在电池上有保护元器件或保护电路以防止昂贵的电池损坏。
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很高,要保证终止电压精度在±1%之内,目前各大半导体器件厂已开发出多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的IC,以保证安全、可靠、快速地充电。
现在手机已十分普遍,基本上都是使用锂离子电池。
正确地使用锂离子电池对延长电池寿命是十分重要的。
Ni3S2纳米片的原位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Ni3S2纳米片的原位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岳红伟;陈淑君;魏成宇【摘要】采用原位生长法, 以泡沫Ni为衬底成功制备出具有三维互联结构的Ni3S2纳米片.利用XRD、SEM、TEM分别对材料进行组分、形貌和晶体结构的表征分析.生长在泡沫镍上的Ni3S2纳米片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 免去了传统电极制备所必须的导电剂和粘结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电极具有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500 m A/g电流密度下经过80次循环, 可逆比容量仍保持在850 m Ah/g.%Three-dimensional interconnected Ni3S2 nanoshee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on Ni foam by in-situ growth method. The components, cryst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 XRD) ,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 TEM) , respectively.The obtained Ni3S2 nanosheets on Ni foam were directly used as an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out using any binder or conducting additive traditionally. The anodes showed the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good cycle stability and superior rate capability. A reversible capacity of up to 850 m Ah/g was obtained after 80 cycles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500 m A/g.【期刊名称】《许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7)012【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Ni3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原位生长【作者】岳红伟;陈淑君;魏成宇【作者单位】许昌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许昌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3;TQ15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和易维护等特点,应用非常广泛[1, 2].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亟需高容量、大功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电池性能关键在于电极材料的选择、形貌和结构设计[3].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具有导电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储锂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 mAh/g,且倍率性能差,无法满足实际需要[4].金属硫化物具有氧化还原可逆性出色、硫资源丰富、电化学性能优异等特点.硫化镍(Ni3S2)理论比容量高(472 mAh/g)、成本低、易合成、无毒,但是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形变易使其粉碎,从集流体上脱落,使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变差,影响电极的大电流充放电循环.纳米材料具有更强的机械性能,可适应更大的形变应力;同时还具有短的锂离子扩散距离和大的电极材料/电解液接触面积[5].本论文采用原位生长法,以泡沫镍为基底来制备Ni3S2纳米片,Ni3S2纳米片具有三维互联结构,可以增大电解液与电极片的接触面积,增加化学反应位点,有利于电解液浸润电极材料,利于锂离子的快速传输迁移,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1 实验部分1.1 Ni3S2纳米结构的生长用分析天平称量Na2S2O3 (0.2 mmol, 48 mg)和Na2SO4 (1 mmol, 142 mg),溶于35 mL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至药品完全溶解,然后将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将处理好的泡沫镍小片垂直浸入混合溶液中.密封后的反应釜置入150 ℃恒温干燥箱中反应2 h,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泡沫镍小片,观察到其表面变成黑色.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在恒温干燥箱中60 ℃下干燥后称重.1.2 样品表征用X射线衍射仪(XRD,RINT-2400)对Ni3S2用的结构和物相进行了测试分析,X 射线源为Cu Kα(λ= 0.154 nm),扫描速度为0.02°/s.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Nova NanoSEM 450)和透射电子显微镜(FEI,Tenai G2 F30)对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1.3 电池组装将在泡沫镍上制备的Ni3S2纳米片作为电池电极直接组装到CR-2032型纽扣锂离子半电池中,对其储锂性能进行测试.Ni3S2纳米片电极作为正极,锂片作为负极,Celgard 2320作为隔膜.电解液为1 mol/L的六氟磷锂(LiPF6)溶解在体积比为11的碳酸乙烯酯(EC)与碳酸甲基乙基酯(EMC)混合溶剂中.电池组装在氩气手套箱(Labstar,O2、H2O<0.5 ppm)中进行.用新威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BTS-610)对组装后的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电压测试窗口设为0.02~3.0 V.2 结果与讨论2.1 电极材料的结构、成分与形貌图1 Ni3S2纳米片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1是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制备样品的XRD谱.可以看到,在衍射角为43.9°、50.9°和74.6°处出现的强衍射峰(用#标出)是泡沫镍衬底的XRD峰.在2θ分别为21.7°、31.1°、37.7°、38.2°、50.1°、55.1°和55.3°的衍射峰,分别是Ni3S2的(010)、(110)、(111)、(111)、(120)、(121)和(211)晶向的特征衍射峰(JCPDs No. 85-1802).XRD谱中再无其他衍射峰信号,说明制备的Ni3S2样品纯度较高、结晶性能良好.图2是在不同放大倍数下Ni3S2纳米片的形貌图.a、b中相互联结的Ni3S2纳米片均匀生长在泡沫镍的表面,构建出一个三维网状纳米片阵列.c中单个纳米片的厚度约10 nm,当这种直接生长在金属泡沫镍上的相互连结的三维网状纳米片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时,不仅能够有效增大活性材料和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而且能增强循环过程中活性材料和集流体之间的电子传输能力.d是样品的TEM图,样品呈纳米片状结构,其高度约为500 nm,插图是高分辨TEM图,间距为0.28 nm的晶格条纹对应Ni3S2的(110)晶面间距.图2 Ni3S2纳米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a-c)和透射电镜图(TEM/HR-TEM)图(d)基于上述观察,我们推断泡沫镍上生长三维网状Ni3S2纳米片的可能反应机理如下:(1)S2O32-+H2O→SO42-+H2S,(2)H2S+2H2O→2H3O++S2-,(3)2S2-+O2+2H2O+3Ni→Ni3S2+4OH-.2.2 MnO纳米片电极的储锂性能图3 电流密度为500 mA/g下电极的充放电曲线图3为Ni3S2电极在500 mA/g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图,测试电压窗口为0.2~3.0 V.可以看到,首次放电过程中放电曲线在位于1.5 V处有一个电压平台,这是由于Ni3S2(4Li+ + 4e- + Ni3S2 → 3Ni + 2Li2S)的还原以及在活性材料表面上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充电过程中存在一个位于2.0 V的电压平台,对应于Ni3S2(3Ni + 2Li2S→Ni3S2 + 4Li++ 4e-)的形成[5].在随后的循环中,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平台几乎无任何变化,说明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电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循环稳定性如图4所示. a为Ni3S2电极在500 mA/g电流密度下的循环稳定性测试结果,测试电压范围为0.02~3.0 V.电极第一次充放电的比容量分别为1 545 mAh/g和1 490 mAh/g,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在首次嵌锂过程中电解液发生分解,而且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SEI膜的过程中会消耗一定量的锂离子,产生不可逆的容量.经过80次循环,电池的比容量仍然稳定在1 559 mAh/g左右,说明电极具有较好的容量保持率.b制备的电极在不同测试电流密度下均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在2 A/g的测试电流密度下,仍得到接近550 mA h/g的比容量.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说明,发生在电池中的电化学还原过程所得到的纳米集流体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a中插图显示所组装的纽扣锂离子电池具有一定的开路电压和容量,单个电池即可驱动红色LED灯.图4 Ni3S2纳米片电极的循环性能图(a)和倍率循环性能曲线(b),插图为电池驱动红色LED灯的光学照片3 结论以泡沫镍为镍源,硫脲为硫源制备了具有三维互联结构的Ni3S2纳米片,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3S2纳米片直接生长于金属泡沫镍的骨架上,具有优异的储锂性能,提高了电极的整体导电性;纳米片的三维互联结构,有利于增大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增多反应的活性位点,还能为材料在储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供空间,减小离子的扩散距离.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Yue H W, Li Q, Liu D Q, et al. High-yield fabrication of graphene-wrapped silicon nanoparticles for selfsupp-ort and binder-free anode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J]. Journal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8, 744: 243-251.[2] Lai C H, Lu M Y, Chen L J. Metal sulfide nanostructures: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 19-30.[3] Wang Y, Niu Y B, Li M C. The effect of the morphologies of Ni3S2 anod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J]. Chemistryselect, 2017, 2(16): 4 445-4 451.[4] Ni S B, Yang X L, Li T. Fabrication of porous Ni3S2/Ni nanostructured electrod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thium ion battery [J]. Materials Chemistry & Physics, 2012, 132(2-3): 1 103-1 107.[5] Li D, Li X W, Hou X Y, et al. Building a Ni3S2 nanotube array and investigating its application as an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4, 50: 9 361-9 364.。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摘要】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池制造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电池性能,增加电池的存储容量,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降低电池的成本。
纳米材料还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池中,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广泛应用前景显示了其为电池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为推动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电动汽车、手机等设备提供更加高效和稳定的能源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纳米材料、电池、性能、存储容量、循环寿命、成本、应用、技术发展、机遇、广泛应用、新机遇1. 引言1.1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呈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表面积和电化学活性,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性能。
由于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的特殊优势,可以有效增加电池的存储容量,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纳米材料还可以降低电池的成本,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荷速度。
纳米材料在不同类型电池中的应用也具有广泛的前景,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等。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有望为电池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广泛应用前景令人期待,为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纳米材料提高电池性能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正文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电化学性质,可以显著提高电池性能。
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电池内部电阻,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功率密度。
纳米材料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增加电极表面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纳米材料还能有效抑制电池内部的极化现象,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锂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锂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王永勤;薛旭金;郭贤慧;王建萍【摘要】传统的采用液态电解液的锂电池常因漏液等问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使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并可使电池具有薄型化、轻便化和形状可变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优缺点、分类,并对聚环氧乙烷(PEO)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聚丙烯腈(PAN)基和聚偏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PVDF-HFP)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7(034)008【总页数】6页(P12-17)【关键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PEO;PMMA;PAN;PVDF-HFP【作者】王永勤;薛旭金;郭贤慧;王建萍【作者单位】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焦作454006;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焦作454006;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焦作454006;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焦作454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7.267Abstract:Traditional lithium battery adopting liquid electrolyte always causes hidden safety problems due to leakage.Safety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using gel polymer electrolyte.What is more, gelpolymer electrolyte makes it possible for batteries to be thinner,lighter and more variable in shape advantages.In this paper, 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are introduced,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based on PEO,PMMA,PAN and PVDF-HFP is introduced.Key words:gel polymer electrolyte ; PEO ; PMMA ; PAN ; PVDF-HFP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生存环境的逐步恶化,我们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清洁能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1]。
纳米新材料
纳米新材料纳米新材料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上具有特殊性质和优良性能的材料,其粒径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由于纳米尺度的特殊性质,纳米新材料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首先,纳米新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纳米颗粒的特殊形状和尺寸使其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磁学和力学性能。
例如,纳米颗粒材料能够表现出优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光电器件和催化剂等领域。
此外,纳米材料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表面能,使其在催化、吸附、储能和储氢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次,纳米新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用于制备药物载体、生物成像和控释药物等方面。
纳米颗粒材料可以通过改变颗粒的尺寸和形状,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和吸附性能,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同时,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生物探针和基因传递等方面,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纳米新材料还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
纳米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吸附、催化和光催化等方式,高效地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废气等污染物。
另外,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还有助于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和储存能力。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能源装置的制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延长电池的寿命。
总之,纳米新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优良的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以及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和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纳米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估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估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存储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评估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锂钴氧化物(LCO)、锂镍氧化物(LNO)、锂锰氧化物(LMO)等这些材料具有高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1.1 锂钴氧化物(LCO)LCO是最早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输出电压制备LCO通常采用固相反应法,即将钴酸锂和碳酸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烧结烧结过程中,钴酸锂和碳酸锂发生反应生成LCO1.2 锂镍氧化物(LNO)LNO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可达3860 mAh·g^-1制备LNO的方法有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熔融盐法等其中,固相反应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镍酸锂和碳酸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烧结得到LNO1.3 锂锰氧化物(LMO)LMO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其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能相对较差制备LMO常用的方法有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固相反应法是将锰酸锂和碳酸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烧结得到LMO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采用石墨、硅基材料、锡基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1 石墨石墨是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主要通过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进行制备天然石墨可直接用作负极材料,人造石墨通常采用氧化石墨烯、石墨化氧化石墨等方法进行制备2.2 硅基材料硅基材料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可达4200 mAh·g^-1制备硅基材料的方法有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等其中,固相反应法是将硅和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烧结得到硅碳复合材料2.3 锡基材料锡基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制备锡基材料的方法有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其中,固相反应法是将锡酸锂和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烧结得到锡碳复合材料本文主要对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正极材料方面,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CO、LNO、LMO等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在负极材料方面,石墨、硅基材料、锡基材料等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然而,这些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成本、循环稳定性、安全性等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型正负极材料,提高电池性能,降低成本,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3. 正极材料的性能优化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者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性能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掺杂掺杂是提高正极材料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引入异种元素,可以调整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例如,在LCO中掺杂铝、镁等元素,可以提高其循环稳定性和抗热性能3.2 表面修饰表面修饰是通过在正极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活性物质,如导电聚合物、碳材料等,以提高其导电性和稳定性表面修饰可以防止正极材料在电解液中溶解,减少电极材料的损失3.3 纳米化纳米化是提高正极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纳米化可以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其电化学活性此外,纳米化还可以减少晶粒间的传输阻力,提高锂离子的扩散速率4. 负极材料的性能优化与正极材料类似,负极材料的性能优化也是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优化方法主要包括:4.1 复合化复合化是将负极材料与其他材料(如碳、硅等)复合,以提高其导电性和稳定性复合化可以减少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提高其循环稳定性4.2 表面修饰与正极材料类似,负极材料也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来提高其性能表面修饰可以防止负极材料在电解液中溶解,减少电极材料的损失4.3 纳米化纳米化同样是提高负极材料性能的有效手段纳米化可以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其电化学活性此外,纳米化还可以减少晶粒间的传输阻力,提高锂离子的扩散速率5. 电池性能的评估方法电池性能的评估是锂离子电池研究和应用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性能评估方法有:5.1 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曲线,分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该方法可以获得电池的比容量、输出电压、电极反应速率等信息5.2 充放电测试充放电测试是评估电池性能的常用方法通过测量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容量、电压、内阻等参数,可以评估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库仑效率等性能5.3 电化学阻抗谱电化学阻抗谱是通过测量电池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值,分析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和性能该方法可以获得电池的电极过程、界面阻抗等信息6. 总结本文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性能优化及性能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通过掺杂、表面修饰、纳米化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正负极材料的性能同时,循环伏安法、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是评估电池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正负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存储需求7. 正极材料的结构调控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者们通过结构调控来实现更优的电化学性能结构调控包括:7.1 晶格优化通过调控材料的晶格结构,可以提高其锂离子扩散速率和对锂离子的容纳能力例如,通过调控LCO的晶格参数,可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7.2 微结构调控通过调控正极材料的微结构,如晶粒尺寸、形状等,可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例如,通过制备纳米级的正极材料,可以增加其比表面积,提高电化学活性7.3 界面结构调控通过调控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结构,可以提高电池的界面稳定性,减少界面阻抗例如,通过表面修饰或涂覆一层导电聚合物,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8. 负极材料的结构调控负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同样重要,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结构调控方法包括:8.1 晶格调控通过调控负极材料的晶格结构,可以提高其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和对锂离子的容纳能力例如,通过调控石墨的晶格结构,可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8.2 微结构调控通过调控负极材料的微结构,如孔隙度、晶体取向等,可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例如,通过制备多孔石墨,可以增加其比表面积,提高电化学活性8.3 界面结构调控通过调控负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结构,可以提高电池的界面稳定性,减少界面阻抗例如,通过表面修饰或涂覆一层导电聚合物,可以提高负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9. 电池性能的长期稳定性评估电池性能的长期稳定性是锂离子电池实际应用的关键长期稳定性评估通常包括:9.1 长期循环寿命测试通过长时间循环充放电测试,评估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这种测试可以模拟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长期性能变化9.2 长期存储性能测试通过长时间存储测试,评估电池的存储稳定性这种测试可以模拟电池在长时间不使用时的性能变化9.3 长期热稳定性测试通过长时间热稳定性测试,评估电池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这种测试可以模拟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变化10. 结论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优化是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通过结构调控、性能优化和长期稳定性评估,可以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然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应用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成本、安全性等因此,继续研究和开发新型正负极材料,提高电池性能,降低成本,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Ni3S2
于霞[6]使用一步溶剂热法,在Ni基片上大规模地合成了规则的NiSe、Ni3S2及Ni3S2-NiSe复合纳米棒阵列。并且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用量会显著影响纳米棒阵列的形貌。
[5]王星.三维石墨烯/Ni3S2超级电容器复合材料电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6]于霞.一锅溶剂热合成一维NiSe、Ni3S2和NiSe- Ni3S2合金化合物纳米棒阵列及其性质[D].东北师范大学,2014.
[7]Jian Wen,Yuan Li,Kai Zhou,Zengcai Song,Borui Li,Zhao Chen,Tian Chen,Yaxiong Guo,Guojia Fang.Flexible coaxial-type fiber solid-state asymmetrical supercapacitor based on Ni3S2 nanorod array and pen ink electrode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6,324(8): 325-333.
参考文献
[1]李俊敏,苏长伟,郭俊明,张桂梅,张馨艺,姜玲.电沉积制备Ni3S2/Ni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6): 460-463.
[2]柳兆祥,廖欣,丁丽娟,曾凡,陈建军. Ni3S2/SiC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5): 776-780.
Jian Wen等[7]使用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在清洁的镍丝上直接生长出Ni3S2纳米棒结构,用来作为同轴纤维状电容的一极。
新型化学电池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化学电池的研发与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化学电池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源之一。
然而,传统的干电池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如短寿命、容易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化学电池不断涌现。
一、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新型化学电池。
它的优点在于,比起传统干电池,它能够提供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能量密度。
这也意味着,锂离子电池可以更好的支持现代科技的各种应用,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此外,锂离子电池的环保性也更好,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更小。
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基于氢气、甲醇、乙醇等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电池。
燃料电池有很高的能量转化效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污染排放等优点。
相比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同时也不会受到能量消耗和时间损耗的影响。
这种电池目前已经应用在一些汽车上,比如丰田Mirai,也被广泛研究用来提供可再生能源的储备电源。
三、纳米电池纳米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池,以“纳米”技术为核心,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制成。
它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减轻了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纳米材料制成的电极,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快的电荷传输速度,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
目前,纳米电池在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四、柔性电池柔性电池是一种支持弯曲、可变形的新型化学电池。
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满足一些独特的应用需求,如穿戴设备、可弯曲电视等。
与传统硬质电池不同的是,柔性电池采用柔性基底材料,在组件制造时可以进行弧形的切割和加工。
目前,柔性电池正在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电子纸等领域。
总体来看,新型化学电池的研发和应用方向多样,有些用于便携式设备,而有些则用于需求更为复杂的设备。
总之,展望未来,越来越多的新型化学电池将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储能电极材料
储能电极材料储能电极材料是指在储能设备中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的关键组成部分。
储能电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储能设备的能量密度、效率、寿命和安全性。
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对储能电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常用的储能电极材料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和钠离子电池材料等。
1. 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设备之一,其电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决定因素。
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而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硅基材料、锂钛酸盐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较高的放电平台电压等优点,但也存在容量衰减、安全性和成本等问题。
2. 超级电容器材料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兴的储能设备,其电极材料决定了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常用的电极材料有活性炭、金属氧化物、碳纳米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快速充放电能力等特点,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3. 钠离子电池材料钠离子电池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储能设备,其电极材料与锂离子电池类似。
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钠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合金等,而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钛酸盐等。
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电荷传输速率和较低的成本,但目前其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相对较低。
除了上述常用的储能电极材料外,还有许多新型电极材料正在被研发和应用。
例如,锂硫电池以其高理论能量密度和低成本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钠空气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也备受关注,但其稳定性和循环寿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总结起来,储能电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是储能技术进步的关键。
随着对能源存储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储能电极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新型材料的出现,以提高储能设备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纳米材料在储能方面的应用研究
纳米材料在储能方面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的认识不断提高,储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储能方面的应用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纳米材料在储能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和挑战。
一、纳米材料在储能方面的应用纳米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储能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目前,常用的储能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
纳米材料可以利用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来改进这些储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1.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储能设备之一。
纳米材料可以通过提高电极的比表面积和控制电极的微观结构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例如,以二氧化钛纳米材料为基础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短的充电时间。
此外,一些其他的纳米材料如石墨烯、二硫化钼等也被广泛地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开发中。
2. 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是另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
它们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寿命等特点。
使用纳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可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例如,纳米氧化钨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电容和更短的充电时间。
此外,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也被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和开发。
3.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纳米材料可以通过改善电极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来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寿命。
例如,铂纳米颗粒被广泛地应用于燃料电池的催化剂中。
此外,钯、铁和镍等纳米颗粒也被用于燃料电池的催化剂中。
二、纳米材料的优势在储能设备的应用中,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大,能够提高电极的容量和功率密度。
其次,纳米材料的大小通常为纳米级别,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量子效应和表面等效现象,这些特性能够改进材料的催化活性和光电转换效率等。
此外,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也已经相对成熟,对于它们的应用也具有指导作用。
三、纳米材料存在的挑战在纳米材料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难点。
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有前途的电化学储能设备之一,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
然而,锂离子电池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其储能密度不足,导致电池容量有限。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纳米材料被引入到锂离子电池中,作为各种电化学活性物质的载体,以期提高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
近年来,围绕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1. 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表面化学特性,可以提供丰富的反应位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上作为锂离子的储存载体。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纳米二氧化钛的高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表面化学特性,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容量,将纳米二氧化钛引入锂离子电池,克服了传统的负极材料在储锂和释放锂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大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2. 纳米二氧化硅与纳米二氧化钛不同的是,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典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实验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可以在锂离子电池中形成细小的颗粒,并通过与锂离子的交换和嵌入来储存和释放锂离子。
纳米二氧化硅能够确保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高效储锂和释锂,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阳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容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 纳米硅纳米硅是一种优秀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利用纳米材料带来的高比表面积和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储能密度和循环性能。
纳米硅不仅能够激发锂离子在其表面区域的相变反应,还可以确保锂离子在与负极材料的反应中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由于纳米硅具有亲水性和亲疏水性的表面特性,可以根据电池的使用条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
4. 纳米石墨烯纳米石墨烯是一种新兴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在其表面的氧基团、羟基和羰基等团簇可以作为锂离子和电子交换的反应位点,从而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正极相关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相关材料-----------------------作者:-----------------------日期: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成为21世纪绿色电池的首选。
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是正极材料,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是LiCoO2,但存在成本高、实际比容量偏低、抗过充电性能差、安全性能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它在更广领域的应用,迫切需要研究者开发出成本低、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的需求。
锂离子电池是绿色环保电池,是二次电池中的佼佼者。
与镍镉电池(Cd.Ni)和镍氢电池(Ni.H)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充放电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显著优点,且没有Cd-Ni电池中镉的环境污染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上述特点,使其可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因而适合于小型便携式电器电源,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
这些电器与人们的商务活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用的群体广,新旧换代快。
锂离子电池还可以用于电动工具和电动车电源替代Cd.Ni电池和铅酸电池,一方面Cd-Ni电池和铅酸电池的原材料上涨,成本提高,发展受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另一方面欧盟在2005和2006年相继出台了两项与化学品相关的RollS和REACH法令,前者限制了铅、镉等6种化学元素的使用,后者则规定上万种化学药品要重新注册。
所以这为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l】。
此外,锂离子电池也是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要求空间上移动使用的新一代清洁安全能源,以及作为家庭和交通照明、备用电源、储能电站等时间上移动使用的储能调峰电源。
因此锂离子电池有非常广阔的应用范围。
1.2锂离子电池发展概况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可以追迥到锂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石油危机,当时主要集中在以金属锂及其合金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体系,但锂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极表面的凹凸不平,导致表面电位分布不均匀,造成了锂的不均匀沉积。
纳米材料发展现状
纳米材料发展现状
纳米材料的发展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并在多个领域展示出巨大潜力。
纳米材料是指具有纳米级尺寸的材料,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许多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下是纳米材料发展的一些现状:
1. 基础研究推动纳米材料的突破:近年来,对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投入大量资源,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纳米材料的新奇性质,并发现其在光电、磁性、热学和力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
2.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其高比表面积和光敏性能可以显著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此外,纳米材料也可以用于储能设备,如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以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充放电速度。
3. 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纳米材料在医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被用作针对癌症细胞的靶向药物传递系统,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和靶向性,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和诊断设备,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和监测生物过程。
4. 纳米材料在电子和光电子领域的应用:纳米材料在电子和光电子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电子器件,如纳米晶管和柔性电子器件。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光电子器件,如发光二极管和光伏电池,以提高能
效和性能。
纳米材料的发展尚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并且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进步,纳米材料有望在未来的许多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应用。
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各个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并在能源领域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和结构使其成为各种能源相关应用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探讨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包括太阳能、储能、节能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
一、太阳能应用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纳米材料在太阳能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光伏技术和光热技术两方面。
在光伏技术中,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构建高效的太阳能电池。
通过利用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强光吸收特性,可以增加光电转换效率。
例如,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钛可以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电子传导层,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效率。
同时,纳米颗粒的量子效应还可以改善光电转换的性能,进一步增加电池的输出功率。
在光热技术中,纳米材料可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通过利用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效应和光热转换特性,可以实现高效的太阳能热能转换。
例如,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用于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以发电。
二、储能应用能源储存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纳米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储能器件的性能和效率,推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
在电池领域,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通过改变纳米颗粒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增加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电池的电极材料,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和功率密度。
在超级电容器领域,通过利用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电容贡献,可以大幅增加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密度和功率密度。
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能力和快速充放电性能。
三、节能应用纳米材料在能源节约方面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应用纳米材料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节约。
在建筑领域,纳米涂层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光反射能力,减少能量损失和热量吸收。
同时,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保温材料和窗户薄膜,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锂离子电池的新型材料和新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新型材料和新技术锂离子电池是当前最流行的储能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型材料和新技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锂离子电池的新型材料和新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新型材料1.1锂硫电池锂硫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Wh/kg,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数倍。
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锂硫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和更环保的特点。
然而,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较短及导电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科研人员通过引入多孔碳材料、包覆硫材料等手段,成功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导电性,为其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2固态电解质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存在着燃烧爆炸的风险。
而固态电解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其高的电子传导性和离子传导性使得锂离子电池具备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目前,固态电解质材料主要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和磷酸盐等。
然而,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也制约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未来,科研人员还需不断寻求更好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并解决其在工艺和成本上的问题。
1.3多功能复合材料除了锂硫电池和固态电解质之外,多功能复合材料也是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
多功能复合材料可以将各种功能材料结合起来,既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又改善了其安全性。
例如,锂硅合金、氮化硅等材料的引入可以大幅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氧化物包覆层的使用则可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因此,多功能复合材料将成为未来锂离子电池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新技术2.1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是当前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的实时监测、状态估计和安全控制,从而保证了电池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循环寿命。
锂离子电池材料介绍
3/13/2024
负极材料-合金材料
新型合金负极是在具有储锂活性的金属基础上加入另外一种或几种非 活性物质作为载体形成的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可以分为如: 锡基合金: CuSn, SnSbx, etc 硅基合金: NiSi, Si/Ag Si/C, etc. 锑基合金 锗基合金等
反应机理:Si+4.4Li Li4.4 Si (theory capacity: 4200mAh/g)
2024/3/13
负极材料-石墨
鳞片天然石墨
球形天然石墨 MCMB(人造石墨)
2024/3/13
负极材料-石墨
石墨层间化合物 Graphite intercalated Compound(GIC)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3/13/2024
天然石墨作负极材料的优点
,减小电化学阻抗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3/13/2024
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对正极材料的要求
1、高性能小型锂离子电池:需要高比容量的 正极材料,LiCoO2只有140mAh/g比容量 显然不能够满足其发展要求
2、大容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需要低成本, 耐过充性与热稳定性高的正极材料,提高 其安全性能
正极材料-LiNixCoyMnzO2
• 与NCA不同的是,Mn为+4价,在晶格中作为支柱,不参与充放电, 因此结构很稳定,Co部分替代Ni,使氧化性降低,因此具有较好的 化学稳定性
• 在高电势时,为Co3+/Co4+的反应,低电势时为Ni3+/Ni4+和 Ni2+/Ni3+的反应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与性能提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与性能提升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常见的能源储存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通信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而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人员们进行了许多正极材料的改性工作。
本文将探讨一些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改性方法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一、氧化物改性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改性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性能。
例如,一些研究者通过掺杂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如铁、铜、锰等)来改善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
这些过渡金属离子能够提供更多的导电路径,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二、导电聚合物改性导电聚合物是另一种常见的正极材料改性方法。
与传统的氧化物相比,导电聚合物具有更高的电导率和更好的机械柔韧性。
在改性过程中,研究人员经常使用聚合物复合物或者石墨烯等导电材料来改善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这种改性方法在大容量和高倍率充放电性能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优势。
三、离子液体改性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解质,被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改性中。
通过改变电解液的组成和性质,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另外,通过引入一些具有新型键合结构的离子液体,能够进一步改善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性能。
四、纳米尺度改性纳米材料的引入可以改变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研究表明,纳米颗粒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增加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控制颗粒尺寸和形貌来调控电池的电荷传输和离子扩散速率。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是提高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当前的研究中,氧化物改性、导电聚合物改性、离子液体改性和纳米尺度改性等方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这些改性手段,可以提高电池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一步创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便利的能源储备方式。
纳米科技在能源行业的应用介绍
纳米科技在能源行业的应用介绍能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全球面临的能源问题包括能源的高污染性、资源的日益匮乏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等,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挑战。
纳米科技作为一种前沿的技术,为能源行业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
纳米科技是研究和操纵物质在纳米尺度(1到100纳米)的科学、工程和应用。
由于纳米尺度下物质的特殊性质,纳米科技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为能源行业的各个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上,纳米材料可以显著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耗、改善能源存储和提供新的能源选择。
以下是纳米科技在能源行业的主要应用介绍:1.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而纳米科技可以通过设计和改变材料的纳米结构和界面,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纳米颗粒的表面积较大,吸收光线的能力强,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率;纳米管和纳米线可以提供更多的载流子传输路径,提高电子传导效率。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和半透明太阳能电池,为新型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氧化产生电能的装置,纳米科技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催化剂,通过其大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催化活性,促进燃料的氧化反应。
例如,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纳米管催化剂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减少贵金属的使用,并提高反应速率。
纳米科技还可以改善燃料电池的耐久性,减少催化剂的退化。
3. 可再生能源储存纳米科技可以用于储能设备的改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能量密度。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储能设备。
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的材料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较短的离子扩散路径,能够提高电池的电容量和充放电速率。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储能系统的电解质、电极片和分离膜的改良,提高储能设备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4. 清洁能源生产纳米科技可以应用于清洁能源的生产和转换过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图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of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y
锂离子电池性能参数指标
电池内阻
电池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有欧姆内阻 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电池内阻值大,会导致电池放电工作电压降低,放电时 间缩短。内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电池 内阻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丰富 无毒
良好 > 50快 速衰减
丰富
贫乏
丰富
无毒 钴有放射性 镍有毒
良好
差
差
高温不 -20 ~55
N/A
稳定
贫乏 钴、镍有毒
尚好 -20 ~55
正极材料容量和电压关系图
锂钴氧
性能稳定 价格高 钴是有毒元
素
磷酸铁锂系
循环性能好 低温性能差 合成的批次稳
定性差
锂锰氧
价格低廉 放电比容量低 高温性能不佳 二价锰溶于电
Akshaya Padhi
LiFePO4
LiFePO4在自然界中是以磷酸锂铁矿的形式存在的,具有正交的橄榄石结构 (空间群为Pnma),如图所示。在LiFePO4中,氧原子以稍微扭曲的六方紧密堆 积方式排列。Fe与Li分别位于氧原子八面体中心位置,形成了FeO6和LiO6八面体 。P占据了氧原子四面体4c位置,形成了PO4四面体。在bc面上,相邻的FeO6八 面体共用一个氧原子,从而互相连接形成Z字形的FeO6层。在FeO6层之间,相邻 的LiO6八面体通过b方向上的两个氧原子连接,形成了与c轴平行的Li+的连续直 线链,这使得Li+可能形成二维扩散运动。
纳米结构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内容
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材料 隔膜材料
锂离子电池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Sony公司 提出者
层状结构的石墨 负极
锂离子电池
正极
锂与过渡金属的 复合氧化物
120-150Wh/kg 比能量 是普通镍镉电池
的2-3倍
电压 高达3.6V
锂离子电池区别于锂电池
LiFePO4的出现
1997年Padhi和Goodenough发现 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盐,如磷酸铁 锂(LiFePO4),比传统的正极材料更具 安全性,尤其耐高温,耐过充电性能 远超过传统锂离子电池材料。因此已 成为当前主流的大电流放电的动力锂 电池的正极材料。
A.K. Padhi, K. S. Nanjundaswamy, and J. B. Goodenough Phospho-olivines as Positive-Electr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J. Electrochem. Soc., Vol. 144, No. 4, April 1997
96500/157.756/3.6=170 mA h/g
常见正极材料及其性能比较
磷酸铁锂
锰酸锂
钴酸锂 镍酸锂 镍钴锰三元材料
材料主成分 LiFePO4
理论能量密
170
度(mAh/g)
实际能量密 130-140 度(mAh/g)
电压(V) 3.2-3.7
循环性(次) >2000
LiMn2O4 LiMnO2
自放电率
自放电率又称荷电保持能力,是指 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电池所储存的电 量在一定条件下的保持能力。主要受 电池的制造工艺、材料、储存条件等 因素的影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 参数。
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
充电效率是指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转化成电池所能储存的 化学能程度的量度。主要受电池工艺,配方及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影响, 一般环境温度越高,则充电效率要低。
因某些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用电器的工作电压都有电压要求, 如果低于要求值,则会出现无法工作的情况。所以放电平台 是衡量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充放电倍率
充放电倍率是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 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 1C在数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通常 以字母C表示。如电池的标称额定容 量为10Ah,则10A为1C(1倍率), 5A则为0.5C,100A为10C,以此类 推。
早期的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是锂电池发展而来。所以在介绍之前,
先介绍锂电池。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锰或亚硫酰氯,负极是锂。电池组装完成后 电池即有电压,不需充电。这种电池也可以充电,但循环性能不好,在充放 电循环过程中,容易形成锂结晶,造成电池内部短路,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 电池是禁止充电的。
固相合成法
固相合成法是最早用于磷酸铁 锂合成的方法,通常采用碳酸 锂、氢氧化锂为锂源,醋酸亚 铁、草酸亚铁等有机铁盐以及 磷酸二氢铵等的均匀混合物为 起始物,经预烧和研磨后高温 合成。
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物由来已久,其具体过程是将适当的原材 料溶解后,加入其他化合物以析出沉淀,干燥、焙烧后得到产物。 由于溶解过程中原料间的均匀分散,故共沉淀的前体可实现低温 合成。但是由于共沉淀方法自身的特点,前驱物沉淀往往在瞬间 产生,各元素的比例往往难于控制。经过焙烧后,很可能会导致 产物中各元素的非化学计量性。
148
286
100-120 200
3.8-3.9 3.4-4.3
>500
差
LiCoO2 274
135-140
3.6 >300
LiNiO2 274
LiNiCoMnO2 278
190-210
155-165
2.5-4.1 差
3.0-4.5 >800
过渡金属 环保性
安全性能 适用温度
(℃)
非常丰富 无毒
好 -20~75
锂离子电池 的主要组成部分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隔膜
电解液
外壳
锂离子电池主要组分常见材料
二次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压-容量分布图
Voltage versus capacity for positive- and negative-electrode materials presently used or under serious consideration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chargeable Li-based cells.
磷酸铁锂合成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 (LiFePO4 )正极材料的研 究引起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有望成为新一代首选的可替代 LiCoO2的锂离 子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是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其他方法 溶胶-凝胶合成法
微波合成
LiFePO4
共沉淀法 固相合成法
水热/溶剂法
锂离子电池特点
与镍镉(Ni/Cd)、镍氢(Ni/MH)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特点如 下:
重量能量密度 (Wh/kg)
循环寿命 (至初始容量
80%) 单体额定电压(V)
过充承受能力 月自放电率 (室温)
镍镉电池 45-80 1500
1.25 中等 20%
镍氢电池 60-120
铅酸电池 30-50
容量单位:mAh、 Ah(1Ah=1000mAh)。
开路电压和工作电压 开路电压是指电池在非工
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无电流流过 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一般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充满 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 右,放电后开路电压为3.0V 左右。通过对电池的开路电压 的检测,可以判断电池的荷电 状态。
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 之分。锂离子电池规定在常温、恒流 (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 充电3h、再以0.2C放电至2.75V时,所 放出的电量为其额定容量。 电池的实际 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 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 的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 充放电条件)。
微波合成法
微波合成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陶瓷 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已有人将该
法应用于制备磷酸铁锂 。
Higuchi等[1]考察了不同的铁源对 微波烧结法制得的LiFePO4性能的影 响。结果表明,以醋酸铁为铁源比以 乳酸铁为铁源制得的LiFePO4具有更 高的首次充放电容量,但循环性能却 低于后者。
从结构上看,PO4四面体位于FeO6层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Li+的扩 散运动。此外,相邻的FeO6八面体通过共顶点连接,与层状结构(LiMO2, M=Co,Ni)和尖晶石结构(LiM2O4,M=Mn)中存在共棱的MO6八面体连续 结构不同,共顶点的八面体具有相对较低的电子传导率。因此,LiFePO4的结 构内在地决定了其只适合于小电流密度下充放电。LiFePO4的脱锂产物为FePO4, 实际的充放电过程是处于FePO4/LiFePO4 两相共存状态的。FePO4与LiFePO4的 结构极为相似,体积也较接近,相差6.81%。由于充放电过程中结构与体积变
工作电压又称端电压,是指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 极之间的电势差。在电池放电工作状态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不需克服 电池的内阻所造成阻力,故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充电时则与之相反。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工作电压在3.6V左右。
放电平台时间
放电平台时间是指在电池满电情况下放电至某电压的放电 时间。例对某三元电池测量其3.6V的放电平台时间,以恒压 充到电压为4.2V,并且充电电流小于0.02C时停止充电即充 满电后,然后搁置10分钟,在任何倍率的放电电流下放电至 3.6V时的放电时间即为该电流下的放电平台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