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教材
《路桥施工测量教材》word版
图形驱动式路桥施工测量计算第3章……(本章大约字数)3.1 路桥施工测量计算的现状与发展随着我国铁路、公路等路桥工程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测量仪器设备及现代测绘方法被广泛采用并得到普及,现场对路桥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桥施工测量工作进入了崭新的IT(Information Techonology)测量时代;能够正确使用现代先进测量仪器设备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实现现场路桥工程测量计算与信息化管理是现代路桥施工测量技术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路桥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
IT测量技术的关键在于相关测量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路桥工程测量放样的计算机软件,为IT测量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作出了贡献。
然而,目前国内线路施工测量放样计算软件主要采用的是数据驱动计算的软件实现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数据描述来驱动计算过程,用户操作和交互的主要是数据而不是图形,图形主要是用来实现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显示。
该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1)难以充分反映现实路桥工程的工程特征、结构特征,计算效率容易受到限制;(2)难以表达一些不便描述、主要是依赖形象思维实现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意图;(3)工程计算过程的管理机制单调,不利于计算过程的动态管理;(4)不利于各项测量计算功能的集成及计算过程的协同合作。
与数据驱动模式相对应的是图形驱动模式,其基本特点是直接通过创建、操纵有工程属性和专业功能的功能图形对象来实现路桥施工测量数据的提取或处理。
与数据驱动模式相比,图形驱动模式更加符合工程习惯和人脑的形象思维习惯,可以充分描述路桥三维模型的计算特征,是现代路桥施工测量计算模式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图形驱动模式需要有合适的图形环境,现场通常借助AutoCAD软件进行作图计算,但由于AutoCAD为通用几何图形系统,没有内涵专业关系,因此计算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错。
3.2路桥施工计算专家RBCCE简介路桥施工计算专家RBCCE(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Calculation Expert)为石家庄铁道大学研发的一款面向路桥施工计算领域的高性能、集成化软件,涵盖了铁路、公路、地铁、隧道、桥涵等线路及其结构物的平面及三维施工测量计算、线路改线、导线与水准平差计算、路基土方自动计量及隧道断面分析等众多领域,各计算功能得到了良好的考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公路测量实用培训教材
三、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第16页/共139页
若K≤K允,则表明导线的精度符合要求,否则应查明原因进行补测或重测。
第17页/共139页
第18页/共139页
四、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第19页/共139页
n包括转折角的个数(角B、角C),左角用减号,右角用加号。β左包括∂1和∂2,一级导线方位角闭合差±10√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短边角改正数多1秒.
第24页/共139页
二.水准路线的布设
1.单一水准路线(1)闭合水准路线 如图(a),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A出发,沿一条环形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依次测定若干个待定高程的水准点1、2、3、…,最后又回到水准点BMA,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在普通水准测量中,路线长一般不超过8km。
第一章 公路施工测量概述
第一节 公路施工测量的依据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就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依据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经过批准的公路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队伍进行公路铺筑的测量工作。实际上公路施工测量就是普通测量技术在公路过程施工中的应用。依据一:《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简称规范),等其它各种规范。依据二:业主提供的公路施工设计图表;业主提供给施工单位的设计文件,其中施工测量方面的有: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路线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主线路面结构图(路面横断面结构图)、路基设计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曲线要素表、导线点坐标表(埋石点成果表)、逐桩坐标表以及边沟(排水沟)设计表、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路堑及路堤)等。
第3页/共139页
第一章 小 结
“测量”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测设(放样),把图纸反映到实地,对于施工测量来说。若是设计测量,刚好相反。二是计算工程量,通过测量数据(高低、长宽)用正确的方法把实际施工的工程量统计出来。 公路施工通常在一狭长地带进行,由于受地貌影响,每个项目甚至同一个项目不同段落都不可能一样,经常会遇到新问题。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公路施工的特点,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其它只不过是实际操作中的实施方法不一样,公路施工测量并不复杂,均是常规的易操作的测量技术,不比国家测绘局和设计院进行测量研究。公路施工测量在施工中多次的重复操作,量大而繁,尤其是施工中的坐标放样和高程测量,每天要重复很多遍,同一个点位也要放样N多遍。如1km长的公路,每10m测设左中右三个桩位,则线路每结构层都要测300个点位高程,况且施工中随时都要补桩,这就要求施工测量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施工测量是公路施工的基础依据,就好比乐队的指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走向,测量工作过程中的任何一点疏忽和差错,都将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造成返工事故,因此测量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中要胆大心细,经常校核,一切以数据说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千万不可得过且过。
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培训教材
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培训教材线路工程测量学习目标:1.了解线路工程测基本概念;2.理解偏角法和坐标法测设圆曲线;3.掌握勘测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
“线路”是指道路工程以及给水管、排水管、电力线、通讯线及各种工业管道等的总称。
在这些线路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中的线路工程也要不断地进行发展建设。
这些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要内容有:1.收集规划设计区域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资料,收集沿线水文、地质以及控制点等有关资料。
2.根据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图,结合现场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图上确定规划路线走向、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
3.根据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出线路的基本走向,沿着基本走向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4.结合线路工程的需要,沿着基本走向测绘带状地形图或平面图,在指定地点测绘地形图。
5.根据定线设计把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类点位测设到实地,称为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包括线路起止点、转折点、曲线主点和线路中心里程桩、加桩等的测量工作。
6.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7.根据线路工程的详细设计进行施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对照工程实体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一)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以GPS卫星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D、E级;在布设网点时应充分考虑测图和施工测量的特点,重要地段每1km左右、一般地段1~2km必须有一对GPS 点相互通视;各控制网点应非常稳定,便于使用和加密;布网时应尽量采用边连接,若条件较好时可以采用点连接;有关其它要求详见GPS测量规范及规程等。
(二)线路高程控制测量平原和丘陵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以水准测量为主,山区则以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三、四等;在大沟谷和大河流的两侧、在穿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附近、在越岭的坡脚和垭口附近等处均应设立等级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为1~2km。
道路桥梁施工测量课件
返回目录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
11- 1.道路(线路) 测量
1.道路(线路) 测量 2.中线测量 3.圆曲线测 设 4.缓和曲线 的测设 5.纵横断面 测量 6.道路施工 测量 7.桥梁施工 测量
返回目录
线路在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 称为线路测量。
T=200×tan17 ° 18 ′=62.293m
L=200× 34 °36 ′ × Π /180 °= 120.77m
E=200(1/cos17 ° 18 ′ - 1)=9.477m
D= 124.58- 120.777=3.809m ZY里程(桩号)=JD-T=K3+511.067 QZ里程(桩号)=ZY+L/2=K3+571.455 YZ里程(桩号)=QZ+L/2=K3+631.844
4.缓和曲线 的测设
5.纵横断面 测量
6.道路施工 测量
7.桥梁施工 测量
• Δi = φ i /2 = li/2Rρ ″ (Δi 为圆曲线第i个桩点的偏角 , φ i 为 心角 , li为φ i 所对的相应弧长)
(2) 偏角法测设过程: ①在ZY点安置经纬仪(对中 、整平) ,用盘左瞄准JD ,将水 平度盘的读数配到0 °00 ′00 ″ ;
4.缓和曲线 的测设
5.纵横断面 测量
6.道路施工 测量
7.桥梁施工 测量
3. 圆曲线详细 ,最常用的方法有偏角法、切线支距法 (直角坐标法)等
1) 偏角法
(1)偏角计算
返回目录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
11-3. 圆曲线测设
工程测量实验教材
工程测量实验教材
有许多不同的工程测量实验教材可供选择。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教材:
1. 《测量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Surveying):这本教材介
绍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包含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误差的分析。
它涵盖了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和地形测量等主题。
2. 《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 Surveying):这本教材侧重
于工程测量的应用和实践。
它介绍了现代测量技术和仪器,包括全站仪、GPS和激光测距仪等。
此外,它还讨论了地形建模、地理信息系统和测量数据处理等相关主题。
3. 《工程地理勘察与测量实习教程》(Practical Manu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Surveying):这本教材针对土木工程
和建筑工程的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实践测量实验。
它介绍了地质勘察、地面测量和地下测量等相关技术,并包含了实验指导和数据处理的步骤。
4. 《测量与地图制图实验教程》(Experiment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这本教材涵盖了各种测量和地图制图的实验。
它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地形测量的方法、制图的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内容。
此外,它还提供了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工程测量实验教材的例子。
具体选择哪一
本教材,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来决定。
隧道工程测量教学
隧道工程测量教学第一节隧道工程测量概述隧道是线路工程穿越山体等障碍物的通道,或是为地下工程施工所做的地面与地下联系的通道.隧道施工是从地面开挖竖井或斜井、平响进入地下的。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通常采取多井开挖以增加工作面的办法,如图12—30所示.在对向开挖的隧道贯通面上,中线不能吻合,这种偏差称为贯通误差。
贯通误差包括纵向误差Af、横向误差A"、高程误差AA.其中、纵向误差仅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容易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根据具体工程的性质、隧道长度和施工方法的不同,一般只规定贯通面上横向误差及高程误差的限差:A24<50—100mm,A人<30-50mm。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测量技术指定隧道的开挖井位、开挖方向,控制隧道的贯通误差等。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首先要进行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第二节地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隧道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度进行贯通。
因此,平面控制网中应包括隧道的洞口控制点。
通常,平面控制测量有以下几种方法.① 直接定线法对于长度较短的直线隧道,可以采用直接定线法。
如图12-31所示,A、0两点是设计的直线隧道洞口点,直接定线法就是把直线隧道的中线方向在地面标定出来,即在地面测设出位于AD直线方向上的月、C两点,作为洞口点火、0向洞内弓1测中线方向时的定向点。
在4点安置经纬仪,根据概略方位角。
定出月'点。
搬经纬仪到B'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到C’点.搬经纬仪至Cf点,同法再延长直线到0点的近旁0'点.在延长直线的同时,用经纬仪视距法或用测距仪测定义月”、月"C’和C”D"的长度,量出D’0的长度。
计算C点的位移量。
在CJ点垂直于CfD'方向量取C”C,定出C点。
安置经纬仪于C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DC至月点,再从属点延长至A点。
工程测量(教材)
第一章绪论内容: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大地、天文)、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测量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异同;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
难点:大地水准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
§ 1.1 测量学的发展、学习意义及要求一、测量学的发展概况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测量工作开始得很早,在测量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现举出以下几例。
(1)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图——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军用地图。
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在古巴比伦北部的加苏古巴城(今伊拉克境内)发掘的刻在陶片上的地图。
图上绘有古巴比伦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刻制的,距今大约四千余年了。
(2)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
(3)清朝康熙年间,1718 年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之一《皇与全图》。
在清朝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先后主持下,自康熙十七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即1708 年至1760 年的五十余年间,是中国大地测量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绘制全国地图、省区地图和各项专门地图最多的兴盛时期,亦是世界测绘史上首创中外人士合作先例,在一千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陆上完成了大规模三角测量的宏伟业绩。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1)全站仪的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2)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发展。
(3)遥感RS (Remote sense )的发展。
(4)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发展。
(5)3S 技术的结合, 和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 )的概念。
铁路测量与桥梁、隧道施工测量
§13-3路线圆曲线测设
当路线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时,必须用曲线来连接。 曲线的形式较多,其中,圆曲线(circular curve)是最基本的平面曲线,如图13-8所 示。
圆曲线半径根据地形条件和工程要求选定,由转角△和圆曲线半径,可以计算出图 中其它各测设元素值。 圆曲线的测设分两步进行,先测设曲线的主点(ZY、QZ、YZ),再依据主点测设曲 线上每隔一定距离的里程桩,以详细标定曲线位置。
第13 章 路线测量与桥梁、隧道施工测量
§13-1 路线测量概述
路线测量(route survey)包括 路线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测量工作应按照《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的规定执行。 (1) 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路线勘测设计测量一般分为 初测(preliminary survey)和定测(location survey)两个阶段。 初测阶段的任务是:沿路线可能经过的范围内布设导线,测量路线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和纵断面图(profile map),收集沿线地质、水文等资料, 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根据初步设计,选 定某一方案,即可进入路线的定测工作。 路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2000~1/5000 ,其测绘宽度,当采用“纸上定线法”初测 时,路线中线两侧应各测绘200~400m; 采用“现场定线法”初测时,路线中线两侧测绘宽度可减窄为150~250m。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路基时,地形图测绘宽度应覆盖两条分离路线及中 间带的全部地形; 当两条路线相距很远或中间带为大河与高山时,中间地带的地形可不测。
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教材共77页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第10章-道桥隧工程测量
r= R
3+150 4+752.80 涵 ZY 3+091.05
6cm 2.5cm
距离为50m整数的整桩
(a)
地物加桩(涵洞)
(b)
(c)
曲线主点桩(ZY) 方桩(标明点位) ( d )
(e)
93
扁桩(指明方桩所在和性质) 1111
§10-3 道路圆曲线的测设
一. 圆曲线主点测设
主点测设元素的计算:
切线长
点(直圆ZY,曲中QZ,圆直YZ,圆缓YH,缓圆HY)和细部点等。
(转点)
ZY1
ZD 1
(交点) JD 1
QZ1 (圆曲线)
ZY— 直线和圆曲线连接点
QZ— 圆曲线的中点
YZ— 圆曲线和直线连接点
YH—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连接点 α (1 右 偏 角 ) HY—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连接点
YZ 1 ( 转 点 ) ZD 2
圆曲线半径 R 缓和曲线半径 r = ∞ → R
m
HZ
p
r=∞
R
8
缓和曲线弧长 l i 缓和曲线全长 l S 任意常数C 缓和曲线的
ls
α
2
JD
YH
E
QZ
数学关系式:
ri
C li
半径与弧 长成反比
li 0, ri
li lS , ri R
T m
HY
ls p
βo
r=R
α
βo O
βo
r=∞
ri li R lS C
JD 10
交点
电线杆
93
7
根据导线点测设路线交点
导线沿道路中 T 3 线布设,可按邻 近的导线点用极 坐标法测设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教材线路工程测量学习目标:1.了解线路工程测基本概念;2.理解偏角法和坐标法测设圆曲线;3.掌握勘测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
“线路”是指道路工程以及给水管、排水管、电力线、通讯线及各种工业管道等的总称。
在这些线路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中的线路工程也要不断地进行发展建设。
这些线路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要内容有:1.收集规划设计区域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资料,收集沿线水文、地质以及控制点等有关资料。
2.根据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图,结合现场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图上确定规划路线走向、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
3.根据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出线路的基本走向,沿着基本走向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4.结合线路工程的需要,沿着基本走向测绘带状地形图或平面图,在指定地点测绘地形图。
5.根据定线设计把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类点位测设到实地,称为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包括线路起止点、转折点、曲线主点和线路中心里程桩、加桩等的测量工作。
6.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7.根据线路工程的详细设计进行施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对照工程实体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一)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线路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以GPS卫星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D、E级;在布设网点时应充分考虑测图和施工测量的特点,重要地段每1km左右、一般地段1~2km必须有一对GPS点相互通视;各控制网点应非常稳定,便于使用和加密;布网时应尽量采用边连接,若条件较好时可以采用点连接;有关其它要求详见GPS测量规范及规程等。
(二)线路高程控制测量平原和丘陵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以水准测量为主,山区则以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为主,等级一般为三、四等;在大沟谷和大河流的两侧、在穿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附近、在越岭的坡脚和垭口附近等处均应设立等级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为1~2km。
若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必须进行精度预计,确定点间的平均边长,以保证布点按平均边长要求进行;确定距离、竖直角、仪器高、觇标高的测量精度及测回数,以保证在同等距离条件下三角高程的高差测量精度等同于水准测量的精度。
(三)带状地形图的测绘目前测绘带状地形图的主要方法有: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和用全站仪、GPS(RTK)测量的方法等;成图均利用软件进行数字成图。
在测绘带状地形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地形图的走向与线路的纵向必须一致,测绘的宽度不得小于规定的距离;2.对线路区域内的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和公路、铁路、通讯线、电力线等必须测绘;地下管线必须测量埋深,注明管径、管材等;悬空管线等必须测量净高;3.对线路经由的大沟谷、河流等必须测绘沟岸、河岸、河流的水崖线和最高洪水位、沟谷的谷底等;4.对线路经由的田地、树林等,必须测绘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地类界,并要注明性质(如旱田、水田、澡泽地、经济林、苗莆等),若林地必须注明树林的平均高度;5.出图原则要求图边与线路的纵向一致,接边按对应的方格网进行接图等。
线路的定测或详测就是要将图纸上设计(初步设计或终审设计)好的线路位置测设于实地,并沿线路中线方向进行纵、横断面测量等。
若设计在个别地段存在有严重缺陷,必须提交报告,进行变更设计。
(一)线路中线的测设无论何种线路,对于中线的测设原则上分为线路交点的测设和线路中线的测设这两个阶段。
其中,对于公路、铁路线路中线的测设又分为直线段、曲线段中线的测设。
1.线路交点的测设与偏角测设(1)线路交点与偏角图9-1 线路交点与偏角线路交点:线路方向发生改变,两方向线的交点即为线路的交点,通常用JD表示。
线路偏角:线路现行进方向偏离原行进方向的水平夹角,偏离原行进方向右侧的称为右偏角,左侧的称为左偏角。
(2)线路交点的测设测设依据:依据线路交点的设计坐标(图解或设计给定)或给定线路的分段长度及线路偏角,测设交点。
测设方法:目前多采用RTK实时定点或全站仪坐标法测设。
测设完后,需要再精确测定交点的坐标。
(3)偏角测量若用RTK方法精确测定交点的坐标后,可利用测定的坐标进行解算偏角;若用全站仪测设交点,一般应在交点测设完后,立即进行水平角测量(一测回),然后解算偏角。
2.线路中线的测设本节主要为直线段测设,有关曲线段测设见第三节中。
直线段一般每20~50m测设一点,测设后以木桩标示点位,并用里程代以点号,如点号为DK10+350.00表示其距离线路起点的里程为10350.00m。
距离为规定距离整倍数的为整桩。
一般用RTK或全站仪坐标法测设。
若线路经由田地、林地、各类管线、道路、河流、沟谷等地,必须在交汇处及其重要特征点(如河堤、河岸、谷底等)处设立加桩(见图9-2)。
图9-2 线路示意图(二)线路纵断面图测绘线路纵断面测量就是要利用基平测量的高程点及成果,沿着线路的中线方向测定各中桩点的地面高程,并绘制纵断面图。
纵断面测量方法:主要为工程水准测量方法(工程中又称为视线高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
1.工程水准测量方法工程水准测量方法实际上是水准测量方法与视线高法的结合,即对于水准点与转点、转点与转点间用水准测量方法,而在一站内用视线高法测定各中桩点的地面高程。
见图9-3。
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与工程水准测量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对于长距离测量时必须考虑球气差,要加此项改正。
图9-3 水准法测量纵断面另外,测站点若为非水准点时必须进行直、反觇观测,其高差较差应符合限差要求。
每日测量前必须检测竖盘指标差i,对中桩点竖直角观测一般为单镜位观测等。
线路纵断面图实际上是线路沿中线方向的剖面图,即:以线路中线为横轴、以高程为纵轴展绘各中桩点的地面高程,并将相邻点用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进行连接,如图9-4所示。
图9-4 线路纵断面图横轴比例尺与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致,一般为1/1000或1/2000,起点为线路的起点,中桩点依据其里程展绘。
纵轴比例尺视情况而定,通常为横轴比例尺的1~10倍,且每幅图的纵轴起点可以依据幅内中桩点的高程确定,但一般均为5m或10m的整倍数。
每幅图内必须注明纵、横向比例尺及在纵轴上注明整百米或整十米的高程,除此之外,在纵断面图上还必须标注其它相关的主要信息。
(三)线路横断面图测绘线路横断面即指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的断面。
并非所有的中桩点都要测横断面,一般整桩点均要测,除此之外,重要地段的加桩点、横断面较复杂的加桩点也要测横断面。
横断面的宽度视要求和断面情况而定,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单向宽度一般为50~150m,一般公路和管线、送变电线路等为20~50m。
线路横断面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水准仪法(适用于平坦地区)、经纬仪法、花杆皮尺法(适用于低精度断面测量)、全站仪测量法、RTK测量方法等。
在测量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横断面方向必须垂直于中线方向;2.以线路前进方向为准分左、右两侧,有关数据必须记录清楚是左侧的,还是右侧的;断面编号为中桩点号;3.对于不在横断面上且又近于横断面上的地物、重要地形点也必须测定,列入断面点;4.左侧和右侧距中桩最远断面点不得小于规定的要求,并应适当增加1~2点。
线路横断面图是以垂直线路中线方向为横轴、以高程为纵轴展绘断面点的地面高程,并将相邻点用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进行连接。
纵轴、横轴比例尺一致,一般为1/100或1/200,编号为中桩点里程号。
绘图时中桩点居中,分别依比例尺展绘左侧、右侧断面点,再用直线或光滑曲线连接。
见图9-5。
图9-5 线路横断面图(四)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横断面图画好后,经路基设计,现在透明纸上按与横断面图相同的比例尺分别绘制出路堑、路堤和半填半挖的路基设计线称为标准断面图,然后按纵断面图上该中桩的设计高程把标准断面图套到该实测的横断面图上,俗称“套帽子”;图9-6 路基横断面图也可将路基断面设计线直接画在横断图上,绘制成路基断面图。
图9-6所示为半填半挖的路基断面图,通过计算断面图的填、挖断面面积及相邻中桩间的距离,便可以计算出施工的土石方量。
1.横断面面积的计算路基填、挖面积,就是横断面图上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
横断面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计算方法有积距法、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坐标法和方格法等。
常用的有积距法和几何图形法,现做简单介绍:(1)积距法积距法是单位横宽b把横断面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条块,见图9-7,则每一个小条块的近似面积等于其平均高度h i乘以横距b i,断面积总和等于各条面积的总和,即(9-1)图9-7 积距法计算横断面面积通常横断面图都是测绘在方格纸上,一般可取粗线间距1cm为单位,如测图比例尺为1:500,则单位横距b即为5m,按上式即可求得断面面积。
平均高差总和Σh i可用“卡规”求得,如填挖断面较大时,可改用纸条,即用厘米方格纸折成在条作为量尺量得。
该法计算迅速,简单方便,可直接得出填挖面积。
(2)几何图形法几何图形法是当横断面地面较规则时,可分成几个规则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等,然后分别计算面积,即可得出总面积值。
另外,计算横断面面积时,应注意:①将填方面积Аt和挖方面积Aw分别计算;②计算挖方面积时,边沟在一定条件下是定值,故边沟面积可单独计算出直接加在挖方面积内,而不必连同挖方面积一并卡积距;③横断面面积计算取值到0.1mm2,算出后可填写在横断面图上,以便计算土石方量。
2.路基土石方量计算(1)通常为计算方便,一般均采用平均断面法,并近似采用下式,即(9-2)式中,、——分别为相邻两桩号的断面面积;——相邻两桩间距离(2)当和相差很大时,所求体积则与棱柱体更为接近,可按下式计算:(9-3)式中,——比例系数图9-8 填挖过度地段土方计算——相邻断面、的距离(3)对于填挖过渡地段(见图9-8)为精确计算其土石方体积,应确定其中挖方或填方面积正好为零的断面位置。
设L为从零填断面Аt到零挖断面Aw的距离,则此路段锥体的体积为(9-4)当道路的方向发生改变时,需要用曲线予以连接。
曲线测设是道路工程测量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曲线按性质分类:平曲线、纵曲线。
平曲线按形式分类:圆曲线、缓和曲线、复曲线、反向曲线、回头曲线、卵型曲线、凸型曲线等,见图9-9。
图9-9 常见平曲线纵曲线按形式分类:圆曲线、抛物线等。
平曲线测设的主要方法:偏角法、切线支距法(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全站仪坐标法、GPS RTK测设法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曲线测设方法是偏角法、全站仪坐标法和GPS RTK测设法。
竖曲线测设的主要方法:水准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
其中以水准法为主,若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时对部分点位要用水准法予以检查。
本节主要叙述单圆曲线测设、缓和曲线测设和具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测设,竖曲线测设见第四节,其他曲线测设可参阅其他相关教程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