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出图格式
道路平面与纵断面线形设计
3. “长直线”的量化
德国和日本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以米计)为20v,前苏联为8km,美 国为180s行程。我国地域辽阔,地形条件在不同的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对 直线最大长度很难作出统一的规定。
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附近或其他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大于20V是可以 的;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20V以内;而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 处理。
3. 测设简单,施工容易。
4.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人感到单调、疲倦,难以目测车间距离,于是产生尽快 驶出直线的急燥情绪,易超车。
5. 直线线形大多难于与地形相协调。
二.直线的运用
1.下述路段可采用直线: ⑴.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开阔谷地; ⑵.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等以直线为条为主的地区; ⑶.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 ⑷.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 ⑸.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2.最小半径的计算
3.圆曲线最大半径
1.确定半径的理论依据 ⑵.关于最大超高
R V2
127( ih )
考虑慢车甚至因各故级停公在路弯圆道曲上线的部车分辆最,大其超离高心值力接近0,或表者3—等1于0。因此
2. 直线的应用
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 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注意下述问题:
⑴. 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因长直线再加下陡坡行驶更易导致高速度
⑵. 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组合为宜,可以使生硬呆板的直线得到 一些缓和
⑶.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种植不同树种或设置一定建筑物、 雕塑 、广告牌等措施,以改善单调的景观。
一. 路线(route)的概念
公路勘测设计 3纵断面
四、公路平、纵线形(xiàn xínɡ)组合
2、公路(gōnglù)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1)组合(zǔhé)原则 1)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
水和行车安全
4)注意与周围环境相配合
(2)组合方式 1)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
绘出平面直线和平曲线的位置(wèi zhi)、转向并注明平曲线 有关资料 ; 7)纵坡和竖曲线确定后,将设计线变坡点处的竖曲线
绘出,并注明纵坡度、坡长 ,在各竖曲线范围内分别 注明各竖曲线的基 本要素 ; 8)填注资料表中的内容及其它各有关资料。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六、纵断面设计(shèjì)成果
7)沿线跨越河流名称、桩号、现有水位及最高洪水位;
8)水准点位置、编号和高程
9)断链桩位置、桩号及长短链关系。
第二十五页,共36页。
六、纵断面设计(shèjì)成果
)绘制(huìzhì)纵断面设计图的步骤
1)按一定的比例(bǐlì),在毫米方格图纸上标出与本图适应的
横向和纵向坐标,横向坐标标出百米桩号,纵向坐标 标出整十米高程; 2)在坐标系中按水准测量提供的各桩号地面高程与相应 的桩号配合点绘各桩号地面点,并将各地面标高点用 直线依次连接,成为纵断面图的地面线;
在其后面是否还能接 7% 的陡坡?坡长最长为多少?
3. 填满所有空格(路肩宽 a=0.75m, 路面宽 b=7m ,路
拱坡度 2%,路肩坡度 =3% ,超高横度 =6%;
第三十页,共36页。
桩号
ZHk2+094.68
+100
+120 Hyk2+134.68
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
地铁线路应尽可能采用较平缓的坡度,最大坡度的 确定必须考虑各类车辆在最大坡道上停车时的启动与防 溜,同时考虑必要的安全系数。最大坡度也是地铁主要 技术标准之一。《地铁设计规范》中规定“正线的最大 坡度宜采用30‰,困难地段可采用35‰,联络线、出入 线的最大坡度宜采用40‰。”
地铁隧道线路应考虑排水需要,正线最小坡度不宜小于3‰,困路由于停车及站台面平 缓要求宜设置在3‰的坡道上,困难条件下可设置在2‰或不大于5‰的坡道上, 但是要确保排水坡度不小于3‰,以利于排水畅通。隧道内的折返线与存车线, 应布置在面向车挡的下坡道上,其坡度宜为2‰。
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
一、平面及其组成要素
1.圆曲 线
线路在转弯处所设的曲线为圆曲线。国家标准《地 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中规定“线路平面圆 曲线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规定”,如表3-1所示。
线路
车型
正线
出入线、联络线 车场线
A 型车
一般地段
困难地段
350
300
250
150
150
—
B 型车
地面及高架桥上的车站站台线路不受排水影响宜设在平坡上,车场线可设 在不大于1.5‰的坡道上。
2.竖曲线
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平顺与安全,当相邻两坡段的坡度 代数差大于2‰时,应以竖曲线相连接,并要求线路纵向坡 段长度不宜小于远期列车计算长度,同时应满足相邻竖曲线 间的夹直线长度的要求,其夹直线长度不宜小于50 m。竖曲 线的主要作用:缓和纵向变坡处行车动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 作用,确保道路纵向行车视距;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地组 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
竖曲线就是纵断面上的圆曲线,竖曲线的曲线半径采用情况,如表3-2所示。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平⾯与纵断⾯设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平⾯与纵断⾯设计热★★★浏览: 809 更新时间:2010-5-26 10:04:21平⾯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道路平⾯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布设。
⼆、道路平⾯线形应与地形、地质、⽔⽂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三、道路平⾯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加宽等。
四、道路平⾯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沿线建筑物出⼊⼝、停车场出⼊⼝、分隔带断⼝、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五、平⾯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近期使⽤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程。
第5.1.2条直线、平曲线的布设与连接宜符合下列规定:⼀、计算⾏车速度⼤于或等于60km/h时,直线长度宜满⾜下列要求:1.同向曲线间的最⼩直线长度(m)宜⼤于或等于计算⾏车速度(km/h)数值的六倍。
2.反向曲线间的最⼩直线长度(m)宜⼤于或等于计算⾏车速度(km/h)数值的⼆倍。
当计算⾏车速度⼩于60km/h,地形条件困难时,直线段长度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设置缓和曲线最⼩长度的要求。
⼆、计算⾏车速度⼤于或等于40km/h时,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
受地形限制并符合下述条件之⼀时,可采⽤复曲线。
1.⼩圆半径⼤于或等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圆曲线半径;2.⼩圆半径⼩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圆曲线半径,但⼤圆与⼩圆的内移值之差⼩于或等于0.1m;3.⼤圆半径与⼩圆半径之⽐值⼩于或等于1.5。
三、计算⾏车速度⼤于或等于40km/h时,长直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半径应⼤于或等于不设超⾼的最⼩半径。
在难以实施地段,应采取防护措施。
四、计算⾏车速度⼩于40km/h,且两圆半径都⼤于不设超⾼最⼩半径,可不设缓和曲线⽽构成复曲线。
第5.1.3条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最⼩半径值。
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设超⾼推荐半径值。
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可采⽤设超⾼最⼩半径值。
道路设计标准
设计说明书1.1 设计任务在给定的图纸上设计一条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60km/h。
其主要内弄有路线方案、道路平面、道路纵断面、道路横断面、路基路面设计等。
1.2道路设计标准设计车速---------------------------------------------60km/h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μ=0.12)--------------115m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60m平曲线最小长度-------------------------------------100m同向曲线最小长度---------------------------------->6v反向曲线最小长度-------------------------------- -->2v公路最大纵坡-----------------------------------------4%最大合成坡度-----------------------------------------9.5%最短坡长-----------------------------------------------150m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400m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0m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0m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0m视距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9000--------------------凹形2000m2 路线方案设计路线方案是路线设计中最根本的问题,根据所设计道路的等级要求,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利于施工和养护,从而确定了图纸中所示的比较经济合理的路线。
道路交通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四、曲线的超高与加宽
(一)超高
当曲线受地形、地物限制, 选用不设超高的半径十 分困难时,为保证车辆 能以设计车速行驶,可 以在曲线上设置超高。
1、超高横坡度
2、超高缓和段
超高缓和段是由直线段上的双坡横断面过渡到具有完全超高的单坡横断 面的路段。超高缓和段的长度按下式计算:
超高缓和段不宜过短,否则会发生侧向摆动,行车不十分稳定。一般,超高 缓和段的长度最好不小于15~20m。
– 汽车行驶轨迹是一条连续的圆滑曲线,并且轨迹的曲率、曲率 变化率都是连续的。
– 如果汽车前轮转角为α ,汽车前后轴距离为L,则汽车轨迹半 径可近似地用r=L/α 表示。轨迹曲线的半径由r=∞ 变到r=R, 或者由r=R变到r=∞ ,是一条缓和的曲线。
– 缓和曲线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曲线,如回旋线(螺旋线)、三 次抛物线、双纽线、多心复曲线等
倒的危险。 一般多以μ=0.15为最大控制数值。
3、运营经济要求
为了减少轮胎和燃料的消耗曲线半径也 不应太小,以免轮胎在牵引力与横 向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很大的横移偏 转角δ 。
当δ <1˚ 时,相当μ=0.1,燃料额外消耗为
10%~12%;当δ=1.8˚ 时,相当μ=0.16,
燃料额外消耗将达到40%,轮胎消耗速度比 正常速度加快一倍。
• 2),将路中线保持在原有高度位置 上,绕路中线旋转。
(二)加宽
机动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时,为保证 车辆不侵占相邻车道,要将行车部 分加宽。
e为双车道加宽值
前述公式未考虑行驶车辆摆动幅度在曲线曲线上的变化,即未 考虑车道加宽与行车速度的关系。因此,引用一个经验修正值, 即双车道行车部分的宽度B为:
μ为横向力系数,其意义为单位 车重的横向力。
道路工程平面线型设计
道路工程平面线型设计在平面线型设计中,汽车形式轨迹的特性,道路平面线型的要素以及直线的特点与运用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特点,如何设计出一条合理且优秀的线型,相信看完今天的内容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一、道路平面线型概述一、路线道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构成的三维实体。
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平面图: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纵断面图:沿道路中线的竖向剖面图,再行展开。
横断面图:道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
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
分解成三步:路线平面设计:研究道路的基本走向及线形的过程。
路线纵断面设计:研究道路纵坡及坡长的过程。
路线横断面设计:研究路基断面形状与组成的过程。
二、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平面线形(一)汽车行驶轨迹行驶中汽车的轨迹的几何特征:(1)轨迹连续:连续和圆滑的,不出现错头和折转;(2)曲率连续: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的值。
(3)曲率变化连续: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的值。
(二)平面线形要素行驶中汽车的导向轮与车身纵轴的关系: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正是由上述三种基本线形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二、直线一、直线的特点1.优点:①距离短,直捷,通视条件好。
②汽车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③便于测设。
2.缺点①线形难于与地形相协调②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人感到单调、疲倦,难以目测车间距离。
③易超速二. 最大直线长度问题:《标准》规定: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
德国:20V(m)。
美国:3mile(4.38km)我国:暂无强制规定景观有变化≧20V;<3KM景观单调≦ 20V公路线形设计不是在平面线形上尽量多采用直线,或者是必须由连续的曲线所构成,而是必须采用与自然地形相协调的线形。
采用长的直线应注意的问题: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
第一部分:路线设计1.道路等级的确定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功能、性质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 辆以上,专供汽车分向、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15000~30000 辆以上,专供汽车分向、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3000~7500 辆以上,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1000~4000 辆以上的公路。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双车道 1500 辆以下,单车道 200 辆以下。
根据交通量计算确定公路等级。
1.1 已知资料路段初始年交通量(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6.8%)查《标准》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一级公路以小客车为折算标准。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换算系数如下表所示:1.2交通量计算 初始年交通量:N 0=(189+283+498)×1.5+(464+456+158+157+60)×2+280×3+3221×1=8106(辆/日) 1.3确定公路等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20 年,则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N:)/(28292%)8.61(8106)1(12010日辆=+⨯=+⨯=--n k N N由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 N =28292(辆/日),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拟定该公路为 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60km/h 。
1.3.1查相关资料确定主要技术标准 1.3.2 服务水平20年后设计小时交通:)/(2377%0.14%6028292h veh K D AADT DDHV =⨯⨯=⨯⨯=式中:DDHV ——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veh/h ); AADT ——预测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veh/h );D ——方向不均匀系数(%);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每车道设计小时交通量:)/(5944/23774/h veh DDHV == 公路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fj p N HV d r f f f f f C C ⨯⨯⨯⨯⨯=r C —— 一级公路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ln)]*/([h veh ;d C ——与实际行驶速度相对应的一级公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ln)]*/([h veh ; HV f ——交通组成修正系数;N f ——车道数修正系数;p f ——驾驶者总体特征修正系数;j f ——平面交叉修正系数; ff ——路侧干扰修正系数285.0056.005.09)01.003.003.008.008.0(6)09.005.003.0(411)1(11=⨯+⨯+++++⨯+++⨯+=-+=∑i i HVE P fln)/(2951198.096.0285.01100*=⨯⨯⨯⨯⨯=⨯⨯⨯⨯⨯=h pcu f f f f f C C fj p N HV d r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设计为一级公路:一级服务水平。
道路纵断面设计
各级道路的最大纵坡一般是根据以下因素确定的:
汽车的动力特性:按照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的类型及其 动力特性来确定汽车在规定的速度下的爬坡能力;
道路等级:道路等级越高,交通密度越大,行车速度 越高,要求纵坡设计越平缓;对于等级较低的道路, 可以采用较大的纵坡;
自然因素:在纵坡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地 形起伏情况、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对汽车行驶的影 响,如阴湿多雨地区、长期冰冻地区,均应避免过大 的纵坡。
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当纵坡的设计达到限制坡长时,应设
置一段缓坡,用以恢复在陡坡上降低的速度。 一般缓和坡段的坡度应不大于3%,长度不小于100米; 缓和坡段应设置在直线或较大半径的平曲线上,最大限
度地发挥缓和坡段的作用; 当有必要在较小的平曲线上设置缓和坡段时,应适当增
加缓和坡段的长度,使缓和坡段端部位于平曲线之外。
合成纵坡
合成纵坡——指在设有超高
的平曲线上,路线的纵坡和弯道 超高所组成的坡度。
i i I 2 2 h
I—— 合成坡度(%);
i ——路线设计纵坡坡度(%);
i h——超高横坡度或路拱横坡度(%)。
合成纵坡
各级公路允许的合成纵坡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速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度(km/h)
纵断面图
§3.2 竖曲线
竖曲线——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
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 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竖曲线分凹形和凸形两种
§3.2 竖曲线
形式——抛物线和圆曲线两种。
纵断面只计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斜线不计角度而计坡度; 竖曲线的切线长与曲线长以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计,切线支 距是竖直高程差,相邻两坡度线的交角用坡度差表示。
道路路线工程图—公路路线纵断面图的阅读
况,设计线上各点的标高通常是指路基边缘的设计高程。比较设计线与地
面线的相对位置,可决定填挖高度。
✓ 竖曲线:在设计线的边坡点设置圆弧竖曲线,便于车辆平稳行驶。分凹、
凸两种曲线。
✓ 工程构筑物:道路沿线的工程构筑物应在设计线的上方或下方对准构筑物
的中心位置用竖直引出线标注,并标注构筑物的名称、规格和里程桩号。
公路路线纵断面图的图样部分阅读
目录
01
02
03
知识要点
例题分析
小结
知识要点
路线纵断面图主要用以表达道路的纵向设计线形以及沿线地面的高低起伏
状况、地质和沿线设置构造物的概况等。
路线纵断面图中的图样部分是用展开剖切方法获得的,阅读图样部分主要
了解以下信息:
✓ 比例:纵断面图的水平方向表示路线的长度(前进方向),竖直方向表示
弯道设有缓和曲线,长度均为120米,回旋线参数A值均为346.410。
例题分析
超高栏
2
为了减少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的横向作用力,道路在平曲线处需设计成 外侧高内侧低的形式,道路边缘与设计线的高程差称为超高。超高栏中居中 且贯穿全栏的直线表示设计高程。在标准路段中,只有设计高程线与路缘高 程线(左、右路缘重合)两条线,横坡向右,坡度表示为正值,横坡向左, 坡度为负值。
例题分析
平曲线栏
2
平曲线栏反映该路段的平面线型,通常在表中画出平曲线的示意图。直
线段用水平线“
”表示,道路右转弯用凸折线“
”和
“
”表示,前一种表示设有缓和曲线(回旋线),后一种表示不
设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左转弯用同样的凹折线表示,同时还需注出平曲线各
要素的值。本图所示路段设有一处右转弯,弯道半径1000米,偏角16°48′13″,
道路工程识图
167.70
图下标注: 该断面里程桩号, 中心线处填方高度 hT(挖方高度 hW), 填方面积AT(挖 方面积Aw), 设计高程, 边坡坡率。
K5+200 hT=3.12m AT=35.7m2 175.11
K5+340
hW=2.53m Aw=44.8m2
161.36 hT=0.21m AT=1.82m2 AW=2.14m2
2 1) 500 cos 30 1 77.35
J 2T L 2 288.68 523.5 53.86
(2)曲线上各主点桩号 • ZY=JD-T=K3+954.11-288.68=K3+665.43
• QZ=ZY+L/2=K3+665.43+523.5/2=K3+927.18
c.竖曲线起终点桩号计算
起点:QD=BPD-T 终点:ZD=BPD+T
L
d.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切线高程:Ht=i1x+HQD 设计高程:Hs=Ht±y 凹曲线取+,凸曲线取QD
T1
T2
ZD
E
i1
BPD
其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距离起 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
y —竖曲线上任一点到切线的竖距。 y= x2 /2R
L T T
h= x2 /2R
下半支曲线在竖曲线 终点切线上的竖距h’ 为: h’= (L-x)2 /2R
x
L-x h’
P
hE Q
i1
为了简便起见,两式可以合写成下式,任意点竖距y :
y= x2 /2R
式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与始点(或终 点)的水平距离; y —竖曲线上任一点到切线的竖距, 即竖曲线上任一点与坡线的高差。
公路设计 纵断面设计 平纵组合设计要点
3)型平为直,纵为曲线形成凸形曲线:组合视距条 件差,线形单调,应注意避免,无法避免时应采 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若与2)型组合时,应注意 克服“驼峰”、“暗凹”和“浪形”等不良视觉 现象出现(后续详讲);
4)型平为平曲线,纵为直线形成具有恒等坡度的曲 线:组合一般说来只要平曲线半径选择适当,纵 坡不太陡,即可获得较好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设 计时须注意检查合成坡度是否超限。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 车安全。
4、平、纵面线形组合应注意与周围环境相配合。它 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 导视线的作用。
二、线形组合形式:通过分解立体线形要素,平、 纵线形有以下六种组合形式。
1)型平为直线,纵为直线形成具有恒等坡度的直线:组 合往往线形单调、枯燥,行车过程中视景缺乏变化, 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频繁超车。设计时应采用画 车道线、设标志、绿化,并与路侧设施配合等方法来 调节单调的视觉,增进视线诱导。
四、平、纵线形设计中应注意避免的组合
(1)避免竖曲线的顶、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如果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有 小半径的平曲线,不仅不能 引导视线而且急转方向盘致 使行车危险。在凹形竖曲线 的底部有小半径的平曲线, 便会出现汽车加速而急转弯, 同样可能发生危险。
(2)避免将小半径的平曲线起、讫点设在或接近竖 曲线的顶部或底部。
若将凸形竖曲线的顶部设在 小半径的平曲线的起点,会 产生不连续的线形,失去了 视线引导作用。而将凹形竖 曲线的底部设在小半径的平 曲线的起点,除了视觉上扭 曲外,产生下坡尽头接急弯 的不安全组合。
(3)避免使竖曲线顶、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 合。
➢ 此类组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外观,竖曲线顶 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不能正确引导视线, 会使驾驶人员操作失误;竖曲线底部与反向平曲 线的拐点重合路面排水不畅,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道路制图标准
道路必要的现场调查资料(如有旧路,其路面 结构,路况等)
地质勘察,试验资料。
道路平,纵,横设计技术指标和技术要点。
路基设计技术要点。如;软基处理措施及要求, 杂填土处理措施及要求等。
路面结构设计;包括组合形式,路面材料和设计 技术指标,采取的技术措施(含主,辅路,非机 动车道和人行道)。
横断面图
当道路分期修建、改建时,应在同一张图 纸中示出规划、设计、原有道路横断面, 并注明各道路中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规划 道路中线应采用细双点划线表示。规划红 线应采用粗双点划线表示。在设计横断面 图上,应注明路侧方向。
横断面设计图,路拱大样图,土方 横断面图的绘制内容
1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 绿化带布置及相应宽度,建筑界限,设计 道路中心线,规划中心线,设计标高位置 等。
绘制内容
规划道路中线与设计道路中线及控制点坐标。 红线宽度、机动车道、辅路、人行道、及道路各
部分尺寸 平曲线要素;路口路缘石曲线半径 桥隧、立交的平面布置与尺寸,港湾停靠站、人
行通道或人行天桥位置与尺寸 相交的主要道路规划中线、红线宽度、道路宽度
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中,给排水管涵应标注规格及管 内底的高程。地下管线横断面应采用相应 图例。无图例时可自拟图例,并应在图纸 中说明。
道路专业制图标准
本图参考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MR101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总则
图幅的短边不得加长。长边加长的长度, 图幅A0、A2、A4应为150mm的整倍数; 图幅A1、A3应为210mm的整倍数。
每张图上的图线线宽不宜超过3种。基本线 宽(b)应根据图样比例和复杂程度确定。
名称
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
1.75
4.49
4.60
4.59
5.32 5.70 6.10
0 600 57.25
0 70061.82
0 80065.30 0 90059.00
1 000 54.50 1 05050.02
1 10054.40 1 130 54.80
1
55.00
200
1
55.00
300 1 40054.80
4.99
0.17
3.80
2.00
6.00 10.23 5.60 4.80
1 50055.30 1 60055.30
1 70056.40
挖高
1200
500
1.0%
地质情况 坡度距离
填高
中粗黏土
粉质中粗黏土
50
70 60
钢筋混凝土T梁桥 K0+450
钢筋混凝土葙形通道 K1+200
80
T=225 E=0.84
R=300 00
的内容及图示方法。
CHENLI
2
§4-1 公路路线工程图
公路主要是承受汽车荷载反复作用的带状工程结构物。 公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
防护工程、排水设备等。
公路工程图的组成:
(1)表达线路整体状况的路线工程图-路线平面图 路线纵断面图 路基横断面图
(2)表达各工程实体构造的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
二、路线纵断面图
2.资料表部分 是与图样对应的表格,表格中列有: ①里程桩号;②坡度/坡长;③地质情况;④直线与平曲线; ⑤设计标高与原地面标高; ⑥填方与挖方。
3.路线纵断面图的方法与绘制步骤 ①通常在方格纸上绘制,可省去用比例尺,提高绘图速度; ②画路线纵断面图与画平面图一样,从左至右按里程顺序画出; ③每张图纸右上角画有角标,注明图纸序号及总张数; ④图标应画在最后一张图纸上的右下角,注明路线名称、纵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图比例1:3000 节点比例1:2000 特别情况除外
一、文字部分:
1、模型空间:字高——保证出图文字大小为2.5,可根据出图比例进行调节
以1:3000为例——文字字高:7.5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1;
坐标字高:7.5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1;
桩号字高:6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0.75;
图层名:文字
2、布局空间:文字字高:2.5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1;
图例文字字高:2.5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0.75;
图层名:图框文字
相交道路规划范围偏离主线中心线200。
图层顺序(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沿线单位→地形→高速公路填充→高压铁塔→上跨桥梁部分→道路部分→下穿隧道部分→轨道(若轨道为高架形式则应位于道路部分之上)→拆迁
相交道路名字——位于主线道路下方,相交道路右侧(若相交道路由不同路名的路组成,则路名分别位于本道路右侧)
视图比例1:1
以上为纵断面出图时要求说明,关于纵断面在布局中各项说明标准见文件“纵断面示意图.dwg”
隧道,桥梁结构部分填充使用ansi31,45度,比例0.25
三、道路横断面设计出图格式
标注样式(采用样式——横断面)
直线:
尺寸线——颜色:黑色;线型:直线;线宽:0.0000;超出标记:0.0000;基线间距:0.3800;不隐藏尺寸线。
尺寸界限——颜色:黑色;尺寸界线1:直线;尺寸界线2:直线;线宽:0.0000;超出尺寸线:0.4000;起点偏移量:0.0625;不固定尺寸界线的长度;不隐藏尺寸界线。
箭头和符号:
箭头——第一项:建筑标记;第二项:建筑标记;引线:倾斜。
圆心标记——标记大小:0.0900。
弧长符号——标注文字的前缀。
半径标注折弯——折弯角度:90。
文字:
文字外观——文字样式:宋体长宽比例1 ;文字颜色:黑色;填充颜色:黑色;文字高度:0.8;不绘制文字边框。
文字位置——垂直:上方;水平:置中;从尺寸线偏移:0.0900。
文字对齐——与尺寸线对齐。
调整:
调整选项——文字和箭头。
文字位置——尺寸线旁边。
标注特征比例——将标准缩放到布局。
优化——不选。
主单位:
线性标注——单位格式:小数;精度:0.0;小数分隔符:’.’(句点);舍入:0.0000。
测量
单位比例——比例因子:1.0000。
消零——不选。
角度标注——单位格式:十进制度数;精度:0。
消零——不选。
换算单位:不选。
公差值:无方差。
注意:12.25之类四位的数字,将这些数字精确度改为0.00。
打印比例1:400
模型:路名汉字大小1;道路中心线汉字大小0.8;方向示意汉字大小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