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课程模拟试题(五)(含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它的名称是()。
A.《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B.《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C.《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D.《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ABCD正确答案:B2.下列可纳入环境法律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A.人工培育的稻种B.人文遗迹C.动物园里的狮子D.月亮ABCD正确答案:B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只包含环境B.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中心C.生态系统只包含自然资源D.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组成ABCD正确答案:D4.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宪法B.环境基本法C.民法D.立法法ABCD正确答案:A5.某食品公司为提升企业形象采取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是推行清洁生产;主动对外宣示企业环境保护守则()。
A.使用符合农药残留标准的原料B.接受有关部门对排污设施的检查C.按照排放标准排放污水,并缴纳排污费D.主动申请通过ISO14000 环境标准体系的认证ABCD正确答案:D6.企业排放标准是指企业自行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国家或地方标准相比,企业排放标准()。
A.比国家标准高,比地方标准低B.更宽松C.比地方标准高,比国家标准低D.更严格ABCD正确答案:D7.关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建立的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B.在已经建立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达标排放的排污口禁止设置排污口C.在S 省某市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应当由该市人民政府批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D.对在二级保护区内扩建的排污项目罚款30 万元,并由有关人民政府责令拆除ABCD正确答案:D8.某公司持有倾倒许可证,在向许可证指定的倾倒区倾倒废弃物时,由于操作不当造成附近海域污染,给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对该事件行使监督管理权的是()。
真题考试:202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5)

真题考试:202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5)1、下列法律中,属于我国环境基本法的是【】(单选题)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试题答案:B2、政府实施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的手段中,下列不属于行使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管理权的是 ( ) (单选题)A. 开发利用环境许可权B. 行政强制权C. 代表国家行使民事索赔权D. 开发利用环境的监督管理权试题答案:C3、关于法和政治的不同表述有错误的是(单选题)A. 政治的发展变化与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无关B. 政治的内容比法丰富C. 并非每一具体的法都有相应的政治内容或要求D. 法和政治的调控功能不同试题答案:A4、1968年,萨克斯教授出版了《保卫环境公民行动战略》一书,首次提出了【】(单选题)A. “环境权”理论B. “清洁生产机制”理论C. “可持续发展”理论D. “绿色消费”理论试题答案:A5、2014年10月,甲公司为完成订单,在环保没施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处理污染物的情况下仍然照常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近海,导致重大水污染事故。
甲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多选题)A. 清除污染的费用B. 其他必要的合理费用C. 生态服务功能损失D. 修复受损生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调查研究费用E. 为确定生态损害的性质、程度而支出的监测、评估费用试题答案:A,B,C,D,E6、张三承包500亩沙化土地,通过种树治沙。
经过上年的努力,所种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并且树木基本成材。
为补偿自己的成本,张三准备采伐部分树木出售,此时当地政府将其承包的500亩沙地划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禁止一切采伐活动。
张三可以提出的合法主张是要求政府【】(单选题)A. 准其采伐树木B. 给予自己合理的经济补偿C. 不要将其承包的沙地划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D. 在其把所种树木全部采伐后,再划为沙化上地封禁保护区试题答案:B7、下列属于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是 ( )(多选题)A. 行为B. 心理状态C. 损害事实D. 因果关系E. 主体资格试题答案:A,B,C,D8、我国首次规定公众“环境权益”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是【】(单选题)A. 《环境保护法》B. 《循环经济促进法》C. 《环境影响评价法》D. 《清洁生产促进法》试题答案:C9、Z在承包的200亩沙地植树成活后,被当地政府划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禁止一切采伐活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模拟试题 东财在线 202009笔试、机考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正确的答案是中,只有一个正确正确的答案是)
1. 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有权向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主体是()。
A. 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
B. 人民检察院
C. 省级人民政府
D. 依法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正确的答案是:D
2. 从国际环境法的渊源看,《斯德哥尔摩宣言》和《里约宣言》属于()。
A. 国际环境条约
B. 软法
C. 一般法律原则
D. 国际习惯
正确的答案是:B
3.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律规定的组织和人民检察院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关于二者的起诉顺位问题,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先由社会组织起诉;社会组织不起诉的,人民检
察院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B.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先由人民检察院起诉;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C. 社会组织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分别起诉,人民法院分别受理
D. 社会组织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共同原告的身份共同起诉
正确的答案是:A
4.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适用对象不包括()。
A. 综合性规划
B. 政策
C. 专项规划
D. 建设项目
正确的答案是:B
5.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保护法》是()修订的。
A. 2016年
B. 2014年
C. 1979年
D. 1989年
正确的答案是:B
6. 下列法律中,我国尚未颁布的是()。
A. 《湿地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题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哪一项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原则B. 谁污染谁治理原则C.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D. 可持续发展原则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能?A. 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B. 制定环境保护行政法规C. 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D. 组织和协调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国内履约工作3.根据《环境保护法》,关于排污费,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排污费的征收标准由国家规定B. 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C. 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D.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排污者返还排污费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进行事先的调查、预测和评价,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仅限于建设项目B. 所有建设项目均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C.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仅适用于建设项目的规划阶段D.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避免与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重复5.下列关于“三同时”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B. 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C. 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D. “三同时”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6.下列关于环境保护行政许可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所有建设项目均须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B. 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C. 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是不要式行政行为D. 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是一种内部行政行为7.关于限期治理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限期治理的对象包括严重污染环境的污染源B. 限期治理期间,排污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符合限期治理决定规定的排放要求C. 限期治理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年D. 限期治理期间,排污单位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8.下列关于排污许可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B.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C.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D. 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9.关于环境行政处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环境行政处罚只能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B. 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不包括责令停产整顿C. 环境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D. 环境行政处罚实行调查取证与决定处罚分离原则10.下列关于环境行政复议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环境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B. 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C. 环境行政复议期间涉及专门事项需要鉴定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D. 环境行政复议机关在审理复议案件时,不得进行调解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______原则”。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共56道)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共56道)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共56道)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共56道)-7 10:41:11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共56道):2014-12法试题及答案(共56道)一、判断题1.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正确)2. 《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参考答案:正确)3. 《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参考答案:错误)4.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参考答案:正确)5. 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参考答案:错误)6. 《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参考答案:错误 )7. 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参考答案:正确)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答案:错误 )9. 《环境保护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职责的部门,可以( )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参考答案:查封、扣押 )三、简答题1.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参考答案:(1)保护和改善环境(2)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3)保障公众健康(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5)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1)坚持保护优先(2)公众参与(3)预防为主(4)损害担责(5)综合治理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哪些主体的考核内容,(1)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2)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人(3)下级人民政府(4)下级人民政府负责人人民调解法试题一、判断题1. 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
环保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含答案

.实用文档..2021年 环保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单位: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 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 )A. 1954年制定的?宪法?B. 1975年修订的?宪法?C. 1978年修订的?宪法?D. 1982年修订的?宪法? 2. 建设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D.环境影响登记表 3. 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 )A.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 地方环保根底和方法标准D. 地方球境基准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行政处分规定的最高罚款额为( )A. 10万元B. 20万元C. 50万元D. 100万元5.?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A. 1年B. 2年C. 3年D. 20年6.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承当民事责任的方式是〔 )A. 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B. 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C. 具结悔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D. 排除危害、赔礼抱歉、恢复原状 7.石油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 )A.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和臭氧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D.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颗粒物和铅 8.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 )A. 污染物量大但种类单一B. 海水容量大容易治理C. 污染危害大但即时性强D.海水流动性强污染容易扩散 9.国务院制定的第一部关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专门行政法规是( )A.?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C.?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D.?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10.环境噪声具有的特点是( )A. 易评估和暂时性B. 分散性和持续性C. 无形性和多发性D. 危害大和复杂性 11.?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中规定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包括( )A. 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B.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C. 易燃气体和氧化物D. 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12.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 )A.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B.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C.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D.可向环保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13.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根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 A.50%以上 B.60%以上 C.70%以上 D.80%以上 14.?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出口( )A.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B.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C. 可以用作药材的野生植物D. 新发现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 15.禁止从事旅游.游泳活动的最低限度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是( )A. 一级保护区B. 二级保护区C. 三级保护区D. 四级保护区 16.我国?草原法?所称的草原是指( )实用文档. A. 草山、草甸 B. 草山、草地 C. 天然草地、人工草地 D. 草地、草甸17.甲村将村集体所有的荒山以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形式出让给乙企业有偿使用70年。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谁污染、谁治理C. 谁开发、谁保护D. 谁受益、谁补偿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要素?()A. 大气B. 水C. 土壤D. 噪音答案:D3.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对环境保护实行()制度。
A. 环境影响评价B. 环境监测C. 环境规划D. 环境责任答案:A4. 根据《环境保护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措施?()A.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B. 环境风险评估C. 环境质量标准制定D. 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答案:C5.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 采取有效措施B.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C. 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是禁止的?()A.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B. 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文件C. 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设施D. 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答案:ABC2.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些措施是政府应当采取的?()A. 制定环境保护规划B. 建立环境监测网络C. 定期公布环境状况D.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ABCD3.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应当考虑哪些因素?()A. 环境影响B. 社会影响C. 经济效益D. 技术可行性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答案:正确2. 根据《环境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随意排放污染物。
()答案:错误3. 《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答案:正确4. 《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和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试题姓名:一、名词解释(40分)环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环境退化:生态:环境规划:环境许可:环境监测:环境民事诉讼:二、简答题(30分)1.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环境法包含哪些基本制度?3.生态保护法的制度有哪些?4.环境监测法的主要制度有哪些?5环境刑事诉讼的特点是什么?三论述题(30分)1.简述环境损害的种类和特点2.简述生态保护中的许可制度3.简述环境信息法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40分)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保护:为了解决现实和潜在的环境损害,处理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的固有秩序之间的关系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实施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可持续发展: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与欲望,而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中并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用于生产和生活或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物质和能量。
环境退化:自然环境发生的那些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利于人类的缓慢的持续的变化。
生态: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在其生化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
规划:人们通过思考事先安排其行为的过程,是一个以最优方式达到目标而制定未来行为的决策过程。
环境许可:国家为保护环境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施加必要干预的制度。
环境监测:特定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要求,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间接或连续监测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物变化趋势、规律及其对环境应的全部过程。
环境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对平等主体之间有关环境权利义务的争议,按照门市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活动。
二、简答题(30分)1.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2.环境法包含哪些基本制度?答:环境规划制度、环境预防制度、环境规制制度、环境经济制度、环境引导制度、环境救治制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A. 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B.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C. 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D. 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2. 下列关于环境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法律、法规和文件等构成的环境法体系B. 环境法律制度只包括环境保护法律体系C.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 环境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刑法等各类法律体系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任务是()A. 研究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B. 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C. 研究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 研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之一是()A. 程序性B. 综合性C. 高度规范性D. 技术性5. 环境资源评价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A. 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开发评价B. 环境风险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价C. 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效益评价D. 环境可持续评价和资源利用评价二、简答题1. 解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旨在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途径。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与完善,以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
它既关注于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又注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具有以下特点:- 程序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注重研究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方法,旨在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 高度规范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对象是法律规范,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
- 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考试卷与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卷与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0个小题,共20分,每个小题2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 )起施行。
每年6月5日为()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D)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
(ABC)A、技术;B、设备;C、材料和产品;D、工艺;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
(ACD)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C、综合治理;D、公众参与;4。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 )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 CD )A、社会教育机构;B、职业技术学校等;C、教育行政部门;D、学校;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
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和( )负责。
(BC )A、科学性;B、真实性;C、准确性;D、及时性;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 )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 AB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 )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ABC)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B、资源综合利用;C、环境服务;D、环境保护研发;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 ),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C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D、国家环保部;9.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模拟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行为()①实行审批制度②予以禁止③征收必然的费用④进行监视2.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
…()①日本②美国③法国④中国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所指的固体废物不包罗()①工业固体废物②城市生活垃圾③有关危险废物④陨石4.在环境与资源办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办理制度是()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许可证制度③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制度④经济刺激制度5.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①限期治理制度②排污许可制度③浓度控制制度④总量控制制度6.由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不竭增大,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①酸雨②沙尘暴③煤烟一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④“温室效应”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①江河②湖泊③水库④领海8、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是本地()①环境庇护主管部门②公安机关③卫生部门④人民政府9.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①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②生产用地、城市用地和生态用地三类③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四类④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三类10.依照全国人大的决定,在有条件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健康公民每人每年应当义务植树()①1棵②3棵③3-5棵④7-9棵11.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错误的是()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目②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③其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包罗论证会、听政会或其他形式④对规划实施后还应实行跟踪评价12.目前专门规范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和办理的规范性文件是()①《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②《排污费征收使用办理条例》③《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④《建设项目环境庇护办理条例》13.下列属于超标才收费的是…()①向陆地水体排放污染物的②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③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④排放噪声的14.在我国有权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庇护区的机关是…()①省级以上人民政府②市级以上人民政府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④各级人民政府15.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补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①1年②2年③3年④4年1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是由哪个国家提出的…()①日本②美国③中国④德国17.下列法律中,我国尚未颁布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庇护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8.下列属于我国独立创建的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制度有()①许可证制度②排污收费制度③“三同时”制度④征收资源税制度19.我国环境庇护的统一监督办理机关是()①国家环境庇护总局②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③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④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20.《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庇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的情况的法按期限是…()①必需在工程开工7日以前②必需在工程开工10日以前③必需在工程开工15日以前④必需在工程开工20日以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我国在()首次提出排污收费。
A、1978年《环境爱护工作汇报要点》B、1979年《环境爱护法(试行)》C、1982年《排污收费暂行方法》D、2003年《排污收费征收使用治理条例》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能够分为()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C、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人工环境)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都市环境3、地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A、地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省级人民政府C、地点各级环保机构D、省级环保机构4、按照《环境阻碍评判公众参与暂行方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环境阻碍评判文件报送审批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A、5日B、10日C、15日D、20日5、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判的形式是()A、建设项目的环境阻碍报告书B、建设项目的环境阻碍登记表C、建设项目的环境阻碍报告书D、建设项目的环境阻碍讲明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不是()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7、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A、环境行政处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许可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8、环境爱护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多长时刻内作出处理决定()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9、在操纵固体废物转移入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中,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B、国家限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C、国家禁止进口能够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D、国家并不禁止进口未列入能够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名目的固体废物10、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讲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爱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爱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D、国际环境条约在我国境内直截了当适用,不需要国内立法机关将它转换为国内法二、多项选择题(4分×5=20分备选项中有2—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全部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清洁生产的“清洁”要紧表现在()A、清洁的技术标准B、清洁的能源C、清洁的生产过程D、清洁的产品2、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全国环境监测机构由国家环境爱护总局设置B、全国环境爱护系统设置三级监测站,即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测站C、各级环境监测站受同级环境爱护主管部门的领导,并在业务上同意其指导D、各级监测站是技术事业单位3、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A、责任停业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行政赔偿4、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是()A、经济刺激方法B、直截了当管制方法C、间接管制方法D、行政处罚方法5.按照污染的特性,污染可分为()A、生物污染危害B、化学污染危害C、物理污染危害D、放射污染三、简答题(5分×4=20分)1、什么是绿色消费?其包含哪三个层次?2、环境法的特点3、什么是自然资源爱护?简述其与环境爱护的关系。
《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课程模拟试题(五)(含答案)

《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课程模拟试题(五)(含答案)《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课程模拟试题(五)(含答案)一、选择题1、“三同时”制度是指、、的法律制度。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验收D、同时投产使用2、我国环境标准由两级组成,是指分为()。
A、国家级B、省部级C、行业级D、地方级3、现代环境保护可分为三个阶段()。
A、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第一年E、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主要的行业部门体系有()。
A、环境保护法体系B、环境行政法律体系C、资源法体系D、环境刑事法律体系E、国土开发整治法体系5、环境权的内容主要在()的单行法的相关规定中体现。
A、污染防治法B、自然资源保护法C、刑法D、国土整治及土地利用规划法E、环境管理行政法规6、我国草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等。
A、草地退化严重,数量减少B、草地鼠虫害严重C、草原严重污染D、草原缺水、干旱严重E、草原火灾频繁二、名词解释1、草原2、环境噪音3、环境责任原则4、环境民主原则三、简答题1、简述如何贯彻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2、简述我国制定了哪些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标准3、简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4、简述国际环境法的体系四、案例分析2003年6月,某化学品运输公司在某硫酸厂装运硫酸时,因驾驶员和随车人员未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装运规程的要求,而将厂内硫酸的放酸管拉裂,致使10吨浓度为98%的硫酸全部外溢。
该梳酸厂无应急排放口和中和地,也无其他应急措施,为清除污染物只能将硫酸冲水稀释后经下水道排入邻近河流。
严重污染了该河流,并造成以该河流为主要灌溉水源的12户承包户所承包的土地和庄稼的污染,经济损失计40万元。
问:1、本案中哪些人违反了环境法,分别应承担什么责任?2、12户承包户受的污染造成的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BD2、AD3、ACE4、ACE5、ABDE6、ABE二、名词解释1、草原指生长在温带气候区、半干旱潮湿的地区,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饲用灌木植物为主体的,可用于畜牧业的土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试卷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在立法目的上我国采用()A.“目的一元论”B.“目的二元论”C.“目的三元论”D.“目的多元论”2、世界上有名的公害案件大都发生于环境法的()A.孕育阶段B.产生阶段C.发展阶段D.完备阶段3、西周时期颁布了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无赦”。
()A.《王制》B.《盐铁论注》C.《伐崇令》D.《田律》4、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的以外,由所有。
()A.国家国家B.国家个人C.集体个人D.国家集体5、《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主体是()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北京市人民政府D.国家环保总局6、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中之所以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学依据是()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复”律D.“时空有宜”律7、狭义的环境管理是指()A.污染控制B.自然保护C.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D.水土保持8、村镇规划的关键是()A.搞好基础设施B.保护基本农田C.布局合理D.兼顾基本设施和农田9、环境影响评价属于()A.回顾评价B.现状评价C.预断评价D.以上皆不正确10、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A.30年B.50年C.70年D.80年11、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月工资的()A.15%B.20%C.25%D.30%12、中国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其本质含义可作解释。
()A.环境破坏B.公害C.环境污染D.与“公利”相对13.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核心是()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4.下列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是()A.江河污染B.湖泊污染C.运河污染D.海洋污染15.城市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方法,由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1.ABCD2.BCE3.ABD4.ABCD5.ACD6.ABCDE7.CE8.ABCDE
二、单项选择题1.D2.B3.A4.A5.C6.C7.A8.C9.B10.D11.C12.B13.D
C.海洋渔业资源费和内陆渔业资源费D.淡水渔业资源费和海水渔业资源费21.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
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A.矿区污染治理B.矿区生态补偿C.矿产资源开采D.矿产资源勘查22.依照《自
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内,经批准可以从事旅游活动的区域是()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
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刑法》关于制裁环境监管失职人员的规定。2.简述海洋功能区划制度的定义及其作用。3.简
述我国《土地管理法》关于征地审批权限的规定。4.简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4条至第12条对缔约方具体义务的规定。
四、论述题1.不当的资源开发及其建设活动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制定
影响且人类行为可以影响、调节或支配的环境要素2.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文献是()A.《里约宣言》B.《我们共同的
未来》C.《21世纪议程》D.《增长的极限》3.我国《宪法》第一次规定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是在()A.1954
年B. 1972年C. 1978D. 1982年
4.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A.《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污水综
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A. 80%以上B. 75%以上C. 70%以上D. 65%以上17.主管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习题及答案五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本关于环境法的目的最初是()A.目的一元论B.目的二元论C.目的多元论D.“零增长”理论2.国家对环境的管理需要多种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是()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经济和法律手段3.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但由于颁布时间较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巨大变化,应该尽快着手进行修改。
()A.《环境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C.《大气污染防治法》D.《土地管理法》4、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A.需要B.限制C.可持续D.发展5、现代环境管理学也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环境工程交叉渗透的产物,具有高度的()A.综合性B.区域性C.预测性D.规划和协调性6、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环境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提出的原则是()A.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D.公众参与7、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中,城市的详细规划,由人民政府审批。
()A.设区的市以上B.省级以上C.国务院D.该市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的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有()A.5种B.7种C.9种D.13种9、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地方人民政府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哪级政府报告?()A.国务院B.环保总局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上一级人民政府10.在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不包括()A.法定取得B.强制取得C.开发利用D.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11.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属于()A.开发使用费B.补偿费C.保护管理费D.惩罚性收费12.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特别是在因公害引起的民事责任中,应该在立法的改进、救济方式上更多的采用的责任形式。
()A.过错B.无过错C.补偿性D.预防性13.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是大气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取得的最主要方式是(A)A.法定取得B.强制取得C.天然孽息D.自然添附2.河流入海口由于泥沙淤积而增加的土地的所有权取得方式为(D)A.法定取得B.开发利用取得C.天然孽息D.自然添附天然孳息:是指自然资源依自然规律产生出来的新的自然资源。
自然添附:是指自然资源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而使自然资源产生或增加的情况。
3.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B)A.自然保护区制度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4.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多少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A)A.两年B.三年C.五年D.十年5.以下关于自然资源规划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C)A.自然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B.我国现行自然资源法基本上都规定了自然资源规划制度C.自然资源规划要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实施D.自然资源规划一经法定程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6.以下关于自然资源调查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B)A.自然资源调查要由法定机构进行B.自然资源调查要以自然资源规划为基础C.自然资源调查必须依法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D.我国一些自然资源法规中已经规定了自然资源调查制度.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这种许可证的性质属于(C)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勘查许可证C.资源利用许可证D.资源进出口许可证8.我国目前的对矿产品的开采征收的是(B)A.开发税B.资源税C.管理费D.补偿费9.土地复垦费的性质属于(B)A.保护管理费B.补偿费C.开发利用费D.惩罚性收费10.森林公园门票的性质属于(A)A.保护管理费B.补偿费C.开发利用费D.惩罚性收费11.我国立法上称为“资源税”的是指(B)A.土地使用税B.矿产资源税C.耕地占用税D.水产品税12.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A)A.保护管理费B.惩罚性收费C.补偿费D.开发使用费13.《森林法》规定的自然资源调查制度是(A)A.森林资源清查制度B.森林资源普查制度C.森林资源调查制度D.森林资源调查评价制度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只有自然资源占有权的权利人可以与所有权人相分离B.只有自然资源占有、使用权的权利人可以与所有权人相分离C.只有自然资源占有、使用、收益权的权利人可以与所有权人相分离D.自然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种全能的权利人都可以与所有权人相分离15.我国最早规定“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的法律是(A)A.1954年《宪法》B.1949年《共同纲领》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16.最早出现的环境质量标准是(B)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17.使用未经强制检定的环境监测仪器分析出的数据作为环境纠纷中的证据时(B)A.具有法律效力B.不具有法律效力C.法律效力待定D.需要由其他证据配合才能具有法律效力18.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需报哪个部门备案(D)A.同级人民代表大会B.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家环保总局19.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B)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地方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D.地方环境基准20.判断排污者是否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依据是(B)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D.地方环境基准2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22.标志着在一定时期国家为控制污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能达到的水平的环境标准是(A)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标准样品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1、环境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课程模拟试题(五)(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三同时”制度是指、、的法律制度。
()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验收
D、同时投产使用
2、我国环境标准由两级组成,是指分为()。
A、国家级
B、省部级
C、行业级
D、地方级
3、现代环境保护可分为三个阶段()。
A、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第一年
E、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
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主要的行业部门体系有()。
A、环境保护法体系
B、环境行政法律体系
C、资源法体系
D、环境刑事法律体系
E、国土开发整治法体系
5、环境权的内容主要在()的单行法的相关规定中体现。
A、污染防治法
B、自然资源保护法
C、刑法
D、国土整治及土地利用规划法
E、环境管理行政法规
6、我国草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等。
A、草地退化严重,数量减少
B、草地鼠虫害严重
C、草原严重污染
D、草原缺水、干旱严重
E、草原火灾频繁
二、名词解释
1、草原
2、环境噪音
3、环境责任原则
4、环境民主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如何贯彻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
2、简述我国制定了哪些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标准
3、简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4、简述国际环境法的体系
四、案例分析
2003年6月,某化学品运输公司在某硫酸厂装运硫酸时,因驾驶员和随车人员未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装运规程的要求,而将厂内硫酸的放酸管拉裂,致使10吨浓度为98%的硫酸全部外溢。
该梳酸厂无应急排放口和中和地,也无其他应急措施,为清除污染物只能将硫酸冲水稀释后经下水道排入邻近河流。
严重污染了该河流,并造成以该河流为主要灌溉水源的12户承包户所承包的土地和庄稼的污染,经济损失计40万元。
问:
1、本案中哪些人违反了环境法,分别应承担什么责任?
2、12户承包户受的污染造成的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D
2、AD
3、ACE
4、ACE
5、ABDE
6、ABE
二、名词解释
1、草原
指生长在温带气候区、半干旱潮湿的地区,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饲用灌木植物为主体的,可用于畜牧业的土地。
2、环境噪音
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3、环境责任原则
指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简称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4、环境民主原则
又称公众参与原则。
指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程序或者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有关的决策活动,使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
三、简答题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原则的关键。
根据我国国情,贯彻该原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按照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特性及客观自然规律开发利用。
第二,建立健全环境与资源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管理制度,从而保障该原则的适用。
第三,用市场机制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办法加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工作。
第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原则的实现。
2、目前,我国制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另外,还按行业的不同分别制定了《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摩托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臵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源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构成该罪,依据新《刑法》第338条、第346条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4、国际环境法的体系指的是有关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文件所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国际环境保护纲领性文件。
如《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这些法律文件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2)针对特定环境的保护的国际法律文件。
如关于保护大气环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其议定书等。
(3)针对其他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法律文件。
如《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臵巴塞尔公约》、《核材料实质保护公约》等。
四、案例分析
1、本案中某化学品运输公司的驾驶员和随车人员违反了环境法,应承担法律责任。
因为,未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装运规程的要求,将该硫酸厂的放酸管拉裂,致使10吨高浓度的强硫酸全部外溢,造成12户承包户的经济损失达40万元,再加上硫酸的损失,数额更大。
应定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事故后其又没有采取有关的应急措施,便将外溢的硫酸用水冲稀后排入邻近河流,情节加重。
其主要责任人要负刑事责任,其次要责任人要负行政责任,同时并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10吨硫酸及12户承包户的40万元经济损失。
2、12户承包户受污染造成的40万经济损失,应由该化学品运输公司和该硫酸厂连带承担赔偿损失。
硫酸厂在本事故中虽无过错,但因其厂的硫酸外溢流入河内,对受害的承包户来说,硫酸厂是侵权人,故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硫酸厂承担赔偿承包户的损失后,应向化学品运输公司追偿应赔的经济损失。
化学品运输公司应在对承包户和硫酸厂承担经济赔偿后,应当向其肇事的本公司的驾驶员和随车人员追偿所赔的经济损失。
因为其驾驶员和随车人员是执行该公司公务的,对外赔偿应由该公司承担,然后再内部处理损失的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