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学课件呼吸衰竭幻灯片
■肺泡膜厚度增加
肺水肿、肺
泡透明膜形
弥
成、肺纤维 化、肺泡
弥散膜厚度↑
散 障 碍
cap扩张
呼衰
(2)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减少
正常时血液流经肺泡cap的时间为0.75s。
肺实变、肺不张、肺切除、肺气肿 体力负荷↑
C.O↑、肺血流↑ 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
PaO2、氧饱和度↓
(3)弥散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通气功能障碍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外呼吸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肺换气功能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
通气功能障碍
1.限制性通气障碍: 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引起的通
气不足
原因
机制
呼吸肌活动障碍
胸廓的顺应性降低 肺的顺应性降低
呼吸动力 顺应性
限制性 通气 障碍
肺通气障弥散正常
代偿性通气过度 O2弥散量↓ CO2弥散↑
Ⅰ
PaO2↓ 、
PaCO型呼2正常 PaO吸衰2↓ 、 PaC竭O2 ↓
单纯弥散障碍只会引起PaO2降低,不会使PaCO2增高; 如肺泡通气量正常,则PaCO2与PACO2正常;如通气过 度,则PaCO2与PACO2低于正常。
【呼吸时细支气管壁压力变化】 ●吸气时胸腔内压是负值,气道壁上不 出现等压点。 ●平静呼气,胸腔内压最大时也是负值,
气道壁不存在等压点 。
●用力呼气时胸腔内压出现正压,气道 壁上出现等压点。
【外周气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机制】
小气道管壁增厚、痉挛和顺应性↓ 管腔被分泌物堵塞 肺泡壁损坏对细支气管的牵引力↓
胸
外
吸
呼
气
气
*吸气性呼吸困难
病理生理学案例版呼吸衰竭
气体分压 ·溶解度 ·肺泡呼吸面积
弥散速度 ∝
弥散膜厚度
(一)弥散障碍 1. 肺泡膜面积减少
正常成人肺泡总面积:80m2 静息时换气面积: 35-40m2 弥散面积减少:肺不张,肺实变, 肺叶切除等。
(一)弥散障碍
吸气时:肺泡扩张,细支 气管扩张,肺通气改善 呼气时:肺泡回缩, 小气道内径变窄
气内管径,<无2呼m软(气m常骨性的见→支呼细于通撑C吸支O气,P困D)障难碍加重 壁薄,与周围组织
连接紧密
呼吸衰竭
肺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肺泡 通气 不足
PAO2↓ PACO2
↑
PaO2↓ PaCO2↑
◆通气障碍引起哪型呼衰?
心电图检查:P波高尖,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厚,心肌劳损,多 源性期前收缩。X线检查:肺动脉段突出,右室弓增大,肺野透 过度增强,肺门部纹理增粗。
案例分析
• 根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 ,分析
1.病程演变过程。 2.病人呼吸功能状态及发生机制。 3.病人心脏功能状态及发生机制。
呼吸衰竭
第一节 呼吸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
视频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外呼吸 功能障碍
肺通气 功能障碍
肺换气 功能障碍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肺通气 功能障碍
限制性 通气不足
阻塞性 通气不足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
(一)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引起的通气不足
呼吸肌运动障碍 胸廓顺应性降低
本章讲述内容
呼吸功能不全
概念 案例 呼吸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 呼吸衰竭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思维导图
呼衰●肺功能不全●肺的功能●外呼吸●通气与换气●防御●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滤过●代谢●表面活性物质与血管活性物质●肺的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障碍●肺部疾病●防御功能障碍●滤过功能异常●代谢功能障碍●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出现PaO2↓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病理过程●分类●发病机制———通气性和换气性呼衰●发病部位———中枢性和外周性呼衰●病因和发病机制●肺通气的原理●肺通气的动力●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呼吸运动●肺通气的阻力●呼吸运动产生的动力,在克服肺通气所遇到的阻力后,方能实现肺通气●分类●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肺弹性阻力●肺泡表面张力:2/3●肺弹性回缩力: 1/3●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半径有关●粘滞阻力●常态下可忽略不计●惯性阻力●常态下可忽略不计●通气功能障碍---动力↓阻力↑●限制性通气障碍●定义●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引起的通气不足●呼吸肌活动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周围神经病变,呼吸肌病变●胸廓顺应性↓●胸腔积液和气胸●肺的顺应性↓●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顺应性 =1/弹性阻力●顺应性大→ 易扩张→弹性阻力小●顺应性小→不易扩张→ 弹性阻力大●阻塞性通气不足●定义●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影响气道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气道内径●气道阻力↑●管壁痉挛、肿胀、纤维化●管腔被粘液、渗出物、异物阻塞●气道阻力↑肺组织弹性↓→对气道壁的牵引力↓●分类●根据气道阻塞解剖位置可分为●中央性气道阻塞-气管分叉以上●胸外阻塞:吸气性呼吸困难●胸内阻塞:呼气性呼吸困难●外周性气道阻塞-内径小于2mm的小支气管●呼气性呼吸困难●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特点●PaO2 ↓ PaCO2 ↑(Ⅱ型呼衰)●肺换气功能障碍●弥散障碍●常见原因●肺泡膜面积↓●肺泡膜异常增厚●弥散时间缩短●血气变化● PaO2↓ PaCO2 N / ↓(Ⅰ型呼衰)●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正常值●0.8●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功能性分流●部分肺血流不足→死腔样通气●V/Q失调时的血气变化● PaO2↓ PaCO2 N / ↓/↑(Ⅰ型呼衰为主)●解剖分流增加●解剖分流(真性分流)●一部分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肺内动-静脉交通支直接流入肺静脉●吸入纯氧可鉴别功能性分流和真性分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肺损伤(肺泡 - 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衰竭●原因●化学性因素:吸入毒气、烟雾等●物理性因素:广泛的肺挫伤●生物因素:SARS●全身性病理过程:休克、大面积烧伤●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的慢性气道阻塞,简称慢阻肺●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PaO2 < 60mmHg 代偿反应为主< 30mmHg 代谢、机能严重紊乱●PaCO2 > 50mmHg 代偿反应为主> 80mmHg 代谢机能严重紊乱●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K+]↑、[Cl-] ↑●呼吸性酸中毒●[K+]↑、 [Cl-]↓●呼吸性碱中毒●Ⅰ型呼衰的病人缺氧引起的肺过度通气●呼吸系统变化●原发疾病对呼吸的影响●呼衰早期,呼吸幅度、频率和节律与原发疾病的特性有关●限制性通气障碍-浅快呼吸●阻塞性通气障碍-深快呼吸●中枢性呼衰-呼吸浅慢(潮式、间歇、抽泣样、叹气样呼吸)●PaO2↓ PaCO2 ↑引起的对呼吸的影响●循环系统变化●轻度PaO2 ↓PaCO2 ↑ 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使HR↑心收缩力↑,外周血管收缩,促进静脉回流;●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抑制心血管中枢BP↓心收缩力↓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可累及心脏,主要引起右心肥大与衰竭——肺源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PaO2 <60mmHg:智力和视力减退●40~50mmHg:头痛、不安、记忆障碍精神错乱、嗜睡、惊厥、昏迷●<20mmHg: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CO2潴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重度 (>80mmHg):言语不清、肌肉震颤、昏迷、嗜睡,呼吸抑制等。
病理生理学复习重点难点汇总
病理生理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水肿〔edema〕: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过多,称为水肿2、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由于血浆中NaHCO3 原发性增加,继而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H2CO3 > 20/1,血浆pH升高的病理改变。
3、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由于血浆中NaHCO3 原发性减少,继而引起H2CO3含量改变,使NaHCO3/ H2CO3<20/1 ,血浆PH 值下降的病理过程。
4、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 〕:由于血浆中H2CO3 原发性减少,使血浆NaHCO3/H2CO3 增加,血浆pH 值升高的病理过程。
5、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 〕:由于血浆中H2CO3 原发性增加,使NaHCO3/H2 降低,血浆pH 值下降的病理过程。
6、缺氧(hypoxia) :机体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发生的病理变化过程。
7、发热〔feve门: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8、应激〔stress 〕: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响称为应激。
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使体内凝血系统激活,从而引起微血管内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凝集,形成弥散性微血栓,并继而引起凝血因子损耗、纤溶系统激活和多发性微血栓栓塞的综合病症。
10、休克〔Shock 〕: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的毛细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所引起的组织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综合征。
休克的临床表现:表情冷淡、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
11、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缺血器官组织恢复再灌注后,使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12、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由于心肌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或一般体力活动时,心脏不能输出足够量血液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全身性病理过程称为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的分类与病理生理学特点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1
2
氧疗
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缓解缺氧症 状。
机械通气
辅助呼吸,改善肺通气功能。
3
4
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药物治疗,例如 抗生素治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缓解
气道痉挛。
支持治疗
提供营养支持、心血管功能支持等, 维持机体基本功能。
肺泡通气不足 1
肺泡通气不足是1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导致氧气交换效率降低。
弥散障碍 2
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受阻,导致氧气无法有效地进入血液。
低氧血症
3
由于氧气交换受阻,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引起低氧血
症。
2型呼吸衰竭
主要特征
2型呼吸衰竭以高碳酸血症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它主要由肺泡通气不足和气体交换障碍导致,表现为二氧化碳潴 留和氧气摄入不足。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导致夜间呼吸暂停 ,造成慢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慢性 呼吸衰竭。
其他
其他原因还包括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药物中毒、肺癌等,这些因素也会导致肺通气功能受损,引发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学
肺通气功能障碍 1
肺泡通气不足导致氧气摄入减少,二氧化碳排出受阻。
气体交换障碍 2
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效率降低,导致氧气无法有效地进入血液。
慢性缺氧 3
长期低氧血症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功能下降,甚至出现器官衰竭。
慢性高碳酸血症
4
长期二氧化碳留会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影响心血管功能,并
增加感染风险。
复合型呼吸衰竭
1型+2型
患者同时存在1型和2型呼吸衰竭的特 征。
急性+慢性
2024版病理生理学通用课件心力衰竭
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对心力衰竭 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 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康复 信心。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随访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稳定情况 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 化的随访计划,一般每 3-6个月随访一次。
复查项目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 图、血液检查等,以评 估心脏功能和病情变化 情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血管收 缩、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
炎症因子释放
心力衰竭时,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如TNF-α、 IL-6等,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
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输出量减少
心力衰竭时,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均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静脉回流受阻
分类
根据心力衰竭的病程、起病急缓、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等,可分为急性心力衰 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两大类。其中,慢性心力衰竭又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 和全心衰竭。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脏 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此外,感染、心律失常、 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也可诱发心力衰竭。
死亡率
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较高,5 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尽管医 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心力衰竭患
者的预后仍然较差。
经济负担
由于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和管理,因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 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估计,全 球每年因心力衰竭造成的经济损
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02 病理生理机制
心肌结构与功能异常
心肌细胞凋亡与坏死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严重的左心衰竭血液进行再分配时,肾血流量首先 减少,可出现少尿。长期慢性的肾血流量减少可出 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可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症 状。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重医09检验小晶整理,ghost码字)▲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又称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
▲发绀(cyanosis):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肠源性青紫:是指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食物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经吸收后导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故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的皮肤,粘膜呈咖啡色,病人出现恶心、头痛、心悸等症状。
此高铁血红蛋白症又称为肠源性青紫。
▲休克(shock):休克是多病因、多发病环节,有多种体液因子参与,以机体循环系统,尤其是微循环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复杂的全身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
▲高排-低阻型休克:总外周阻力降低,心排出量增高,血压稍降低,脉压可增大,皮肤血管扩张或动-静脉吻合分支开放,血流增多使皮肤温度升高,又称为暖休克,多见于感染性休克早期。
▲低排-高阻型休克:心排出量降低,总外周阻力增高,平均动脉压降低可不明显,但脉压明显缩小,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又称为冷休克,常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
▲自身输血:静脉系统属容量血管,可容纳总血量的60%~70%,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脾储血库紧缩可迅速而短暂地减少血管床容积,增加回心血量,这种代偿称为“自身输血”,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
▲自身输液: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促使组织液回流进入血管,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
▲功能性肾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若及时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肾灌流得以恢复,肾功能即立刻恢复称为功能性肾衰竭。
▲器质性肾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若休克持续时间延长,或不恰当地使用缩血管药,使即使通过治疗恢复了正常的肾血流量,也难以使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只有在肾小管上皮修复再生后肾功能才能恢复,称为器质性肾衰竭。
病理生理学 - 陈增良 - 呼吸衰竭
病理生理学 - 陈增良 - 呼吸衰竭第九章呼吸衰竭一.选择题 (一)A型题1.呼吸衰竭通常是指:A内呼吸功能障碍 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C血液携带、运输氧障碍 D二氧化碳排出功能障碍 E呼吸系统病变造成机体缺氧2.呼吸衰竭发生机制是:A肺泡通气不足 B肺泡弥散障碍C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解剖分流增加 E以上均是3.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为A PaO2低于8.0kPa(60mmHg)B PAO2 低于8.0kPa(60mmHg)C PaCO2高于6.7kPa(50mmHg)D PaO2低于8.0kPa(60mmHg),PaCO2高于6.7kPa (50mmHg)E PaO2低于6.7kPa(50mmHg),PaCO2高于8.0kPa(60mmHg) 4.下列哪项不是呼吸衰竭的原因:A呼吸中枢抑制 B煤气中毒C气道异物 D肺淤血、水肿 E肺广泛纤维化 5.反映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是:A肺活量 B肺潮气量 C肺总量 D PaCO2 E PaO2 6.造成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大量胸腔积水 B气道阻力增加C肺泡面积减少 D肺泡壁厚度增E肺内通气与血流比例下降 7.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肺顺应性降低 B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C非弹性阻力增加D肺泡扩张受限E肺循环短路增加 8.导致气道阻力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道内径 B气道长度和形态 C气体密度和粘度D气流速度 E气流形式 9.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可造成A肺泡稳定性增加 B肺泡回缩力增加C肺顺应性增高 D肺泡表面张力减少E肺泡毛细血管中血浆外渗减少10.Ⅱ型肺泡上皮受损可产生A肺泡回缩力降低 B肺顺应性增高C肺泡表面张力增加 D肺泡膨胀稳定性增高E肺泡毛细血管中血浆外渗减少11.导致弥散障碍的原因有A呼吸中枢抑制 B小气道广泛阻塞 C喉头狭窄D多肺叶切除 E肺顺应性降低 12.弥散功能障碍一般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是因为A CO2溶解度>O2溶解度B CO2弥散力>O2弥散力 C气道阻力降低 D碳酸酐酶活性增加 E通气增加 13.功能性分流是指A肺动-静脉短路开放 B部分肺泡V/Q比率增高C死腔气量增多 D V/Q比率增高 E部分肺泡V/Q比率降低14.死腔样通气是指A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B部分肺泡通气不足C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 D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 E肺泡完全无血流而通气正常15.中央气道阻塞致呼吸衰竭时血气变化特点是A PaCO2升高比PaO2降低明显B PaO2降低比PaCO2升高明显C单纯PaCO2升高 D单纯PaO2降低 E PaCO2升高和PaO2降低呈一定比例加重16.单纯弥散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A PaO2降低B PaO2增高C PaCO2降低D PaCO2增高E PaO2降低伴PaCO2增高 17.喉头水肿引起急性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A限制性通气不足 B阻塞性通气不足 C肺泡面积减少D肺泡膜厚度增加E解剖分流增加 18.肺动脉栓塞引起急性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A限制性通气不足 B阻塞性通气不足C肺泡膜厚度增加 D肺泡通气/血流比降低 E肺泡通气/血流比升高19.二氧化碳潴留对下列血管的作用是:A皮肤血管收缩 B脑血管收缩C眼结膜血管收缩 D肺小动脉收缩E广泛外周血管收缩 20.呼吸衰竭伴发右心衰竭的原因是A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静脉回流量增加 B血液粘滞度增高 C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 D慢性缺氧致血量增多 E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21.呼吸衰竭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是A体循环血液回流量增加 B血液粘滞度增高 C缺氧、酸中毒导致肺血管收缩 D缺氧致血量增多 E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 22.呼吸衰竭导致肺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A PaO2降低使ATP生成减少B PaO2降低使脑血管收缩C PaO2降低使脑细胞内酸中毒D PaO2降低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 PaCO2增高使脑血管舒张和脑细胞内酸中毒 23.ARDS时形成肺水肿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形成 B肺微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淋巴回流障碍E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通透性增加24.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开始给氧时可:A持续给高浓度氧 B给纯氧 C给高压氧 D间断给高浓度氧E持续给低浓度、低流量氧25.某患者,男,65岁。
病理生理学习题——呼吸衰竭
病理生理学习题——呼吸衰竭(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呼衰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1分]平静呼吸时呼吸运动的特点是A: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B:呼气是主动的,吸气是被动的C:吸气和呼气都是被动的D: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E:吸气由吸气肌收缩所致,呼气由呼气肌收缩所致标准答案:D2.[1分]下列关于人工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通过周期性升高和降低外界气压的方式进行B:可通过周期性升高和降低肺内压的方式进行C:口对口式人工呼吸为负压人工呼吸D:节律性地举臂压背为负压人工呼吸E:节律性挤压胸廓为负压人工呼吸标准答案:B3.[1分]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之一是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B:胸膜腔的密闭状态C:肺内压低于大气压D:吸气肌收缩E:呼气肌收缩4.[1分]下列哪种情况下,胸膜腔内压可高于大气压A: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力吸气B: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力呼气C:关闭声门并用力吸气D:关闭声门并用力呼气E:正常呼吸时,用力呼吸标准答案:B5.[1分]以下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生理意义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降低吸气阻力B: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C: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D:降低表面张力E:降低肺顺应性标准答案:E6.[1分]在肺部,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哪个因素成反比关系A:气体分压差B:气体扩散面积C:该气体在血浆的溶解度D:气体扩散距离E:温度7.[1分]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安静时正常值为B:通气/血流比值下降,意味着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D:直立位时,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大于肺下部E:通气/血流比值小于,不利于肺换气,大于时,则利于肺换气标准答案:E8.[1分]完整的呼吸过程是指A:肺通气功能B:肺换气功能C:细胞呼吸功能D:内、外呼吸功能E:内、外呼吸功能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标准答案:E9.[1分]关于呼吸衰竭说法最合适的是A:通气障碍所致B:换气障碍所致C:V/Q比例失调所致D:外呼吸严重障碍所致E:内呼吸严重障碍所致10.[1分]成人在吸入气氧含量(FiO2)不足20%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A:PaO2<(1kPa=)B:PaO2> kPaC:PaO2< kPaD:RFI(呼吸衰竭指数)≤300E:PaO2< kPa伴有PaCO2> kPa标准答案:D11.[1分]在海平面条件下,诊断成年人有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值A:< kPa (40mmHg)B:< kPa (50mmHg)C:< kPa (60mmHg)D:< kPa (70mmHg)E:< kPa (80mmHg)标准答案:C12.[1分]以PaO2<60mmHg为在海平面条件下吸入室内空气时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根据A:临床经验制定的B:此时外周感受器方可被缺氧刺激兴奋C:此时会引起酸中毒D: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开始出现不可逆性变化E:氧离曲线特性,在此时SaO2显着下降,组织将严重缺氧标准答案:E13.[1分]海平面条件下,I型呼吸衰竭血气诊断标准一般为A:PaO2< (30mmHg)B:PaO2< kPa (40mmHg)C:PaO2< (50mmHg)D:PaO2< (60mmHg)E:PaO2< kPa (60mmHg),PaCO2> kPa (50mmHg)标准答案:D14.[1分]海平面条件下,Ⅱ型呼吸功能不全诊断指标是A:PaO2< (60mmHg)B:PAO2< (60mmHg)C:PACO2> kPa (50mmHg)D:PaO2<, PaCO2>E:PaO2< kPa (60mmHg),PaCO2> kPa (50mmHg)标准答案:E15.[1分]呼吸衰竭最常见病因是A:上呼吸道急性感染B:炎症使中央气道狭窄、阻塞C:过量麻醉药、镇静药应用D:肺栓塞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标准答案:E16.[1分]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之一是A:白喉B:支气管哮喘C:气管异物D:多发性肋骨骨折E:肺泡水肿标准答案:D17.[1分]限制性通气不足引发呼衰的机制A:中央气道阻塞B:外周气道阻塞C:肺泡膜面积减小,膜厚度增加D:肺泡扩张受限制E: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标准答案:D18.[1分]阻塞性通气不足引发呼衰的机制A:肺顺应性降低B:气道狭窄或被压迫C:非弹性阻力增加D:肺泡扩张受限制E:气流形式标准答案:B19.[1分]下列哪种情况会造成阻塞性通气不足A:肋间神经炎-呼吸肌活动障碍B:结核性胸膜炎-胸廓顺应性降低C:肺纤维化-肺顺应性降低D:支气管炎症分泌物增多-气道阻力增加E:肺水肿-弥散障碍标准答案:D20.[1分]影响气道阻力增加最主要因素是A:气道内径B:气道长度和形态C:气体密度和粘度D:气流速度E:气流形式标准答案:A21.[1分]外周气道阻塞是指气道内径小于多少的小支气管阻塞A:<B:<C:<D:<E:<标准答案:D22.[1分]胸内中央型气道阻塞可发生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呼气吸气同等困难D:呼气吸气均无困难E:阵发性呼吸困难标准答案:A23.[1分]喉部发生炎症、水肿时,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A:吸气时气道内压低于大气压B:吸气时胸内压降低C:吸气时肺泡扩张压迫胸内气道D:小气道闭合E:等压点上移至小气道标准答案:A24.[1分]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机制是A:中央性气道阻塞B:呼气时气道内压大于大气压C:胸内压升高压迫气道,气道狭窄加重D:肺泡扩张,小气道口径变大,管道伸长E:小气道病变阻力增加,等压点移向小气道标准答案:E25.[1分]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是A:肺潮气量B:PaO2值C:PaCO2值D:PAO2值E:肺泡氧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差值标准答案:C26.[1分]通气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为A:PaO2下降B:PaO2下降,PaCO2下降C:PaO2下降,PaCO2升高D:PaO2正常,PaCO2升高E:PaO2下降,PaCO2正常标准答案:C27.[1分]胸膜广泛增厚的病人可发生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气体弥散障碍D:功能分流增加E:真性分流增加标准答案:C28.[1分]肺水肿病人仅在运动时产生低氧血症,是由于A:肺泡膜呼吸面积减少B:肺泡膜增厚C:肺泡膜两侧分压差减小D:血液和肺泡接触时间过于缩短E:等压点向小气道侧移动标准答案:D29.[1分]肺内功能性分流是指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E:肺动-静脉吻合支开放标准答案:C30.[1分] 死腔样通气是指A:部分肺泡血流不足B:部分肺泡通气不足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E:生理死腔扩大标准答案:D31.[1分]真性分流是指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D:部分肺泡完全无血流但仍有通气E:肺泡通气和血流都不足标准答案:C32.[1分]正常人PAO2略高于PaO2的主要原因是A:生理性通气/血流比例不协调B:功能性死腔增多C:功能性分流增多D:解剖分流增多E:正常静息时仅部分肺泡参与气体交换标准答案:A33.[1分]因部分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大于而发生呼吸衰竭可见于A:肺不张B:肺水肿C:肺动脉栓塞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E:支气管肺炎标准答案:C34.[1分]为了解患者肺泡换气功能,给予100%氧,吸入15min,观察吸纯氧前后的PaO2,如变化不大,属下列何种异常A:功能性分流B:解剖性分流C:弥散障碍D:死腔样通气E:通气障碍标准答案:B35.[1分]呼吸衰竭伴发右心衰竭的机制主要是A: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静脉回流量增加B:慢性缺氧所致血量增多C:血液粘滞性增高D: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E: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标准答案:E36.[1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中下列何种细胞在呼吸膜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肺胞Ⅰ型上皮细胞B:肺胞Ⅱ型上皮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巨噬细胞标准答案:C37.[1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致病因子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B:致病因子损伤肺泡上皮细胞C:致病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D: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E:中性粒细胞释放氧自由基、蛋白酶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标准答案:E38.[1分]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呼吸衰竭的中心环节是A:肺顺应性下降B:支气管粘膜水肿C: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D:小气道阻塞E:肺组织弹性下降标准答案:C39.[1分]呼吸衰竭引起的缺氧类型是A:循环性缺氧B:低张性缺氧C:组织性缺氧D:血液性缺氧E:组织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标准答案:B40.[1分]不能引起呼吸衰竭而致机体缺氧的是A:气道阻塞B:支气管哮喘C:贫血D:胸膜纤维化E:严重胸廓畸形标准答案:C41.[1分]呼吸衰竭时最常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碱紊乱标准答案:E42.[1分]某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血pH ,PaCO260mmHg,,HCO3-15mmol/L ,问并发何种酸碱平衡紊乱A:急性呼吸性酸中毒B:慢性呼吸性酸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E: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标准答案:C43.[1分]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性损害的PaO2值为A:PaO2<(60mmHg)B:PaO2<(50mmHg)C:PaO2<(40mmHg)D:PaO2<(30mmHg)E:PaO2<(20mmHg)标准答案:E44.[1分]呼吸衰竭导致肺性脑病发生的最关键的是A:缺氧使脑血管扩张B:缺氧使细胞内ATP生成减少C:缺氧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D:缺氧使细胞内酸中毒E:CO2分压升高使脑血流量增加和脑细胞酸中毒+缺氧标准答案:E45.[1分]呼吸衰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最重要机制是A:缺氧直接损伤肾脏功能B:反射性肾血管收缩C:并发心功能不全D:并发DICE:并发休克标准答案:B46.[1分]肺原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用力呼气使胸内压升高,影响心脏舒张功能B:用力吸气使胸内压降低,使心脏外负压增加,增加右心收缩负荷C:缺氧、酸中毒导致肺小动脉收缩D:血液粘度增加E: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标准答案:C47.[1分]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生呼衰是由于A:功能性分流B:死腔样通气C:弥散障碍D:通气功能障碍E:肺内真性分流增加标准答案:A48.[1分]氧疗对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病变无效A:通气障碍B:气体弥散障碍C:功能性分流D:死腔样通气E:肺动-静脉瘘标准答案:E49.[1分]下列哪一项不是弥散障碍的特点A:可因肺泡膜面积减少引起B:可因肺泡膜厚度增加引起C:常在静息时就可引起明显的PaO2降低D:PaCO2正常甚至低于正常E:严重时尤其在肺血流加快时可引起PaO2降低标准答案:C50.[1分]有关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此时肺总通气量可以不减少D:常引起PaO2降低,而PaCO2不增加E:可见于气管阻塞,总肺泡通气量下降而肺血流量未减少时标准答案:E51.[1分]下列哪一项与“功能性分流”不符A:又称静脉血掺杂B:是部分肺泡通气明显降低而血流未相应减少所致C:正常人肺也有功能性分流D:肺不张时也引起功能性分流E:功能性分流部分的静脉血不能充分动脉化而PaO2降低, PaCO2增加标准答案:D52.[1分]下列哪一项与“死腔样通气”不符A:明显增多时可引起呼吸衰竭B: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未相应减少所致C:正常人肺没有死腔样通气D:可见于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E:是因大量肺泡为死腔样通气,其余肺泡的血流多而通气少,因此PaO2降低标准答案:C53.[1分]慢性II型呼吸衰竭病人输氧原则是A:慢速输入高浓度纯氧B:间歇输入低浓度氧C:正压输入低浓度氧D: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E:持续高流量高浓度给氧标准答案:D54.[1分]呼吸衰竭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最主要机制是A:血液粘滞性增高B:缺氧所致血量增多C: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D: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回流增加E:肺小动脉壁增厚标准答案:C55.[1分]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宜低浓度氧疗这是由于A:PaO2低于60mmHg(1mmHg=)对化学感受器作用才明显B:PaO2为30mmHg时肺通气量最大C:PaCO2超过80mmHg时呼吸运动主要靠低氧刺激D:缺氧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大于反射兴奋作用E:低浓度氧疗能增强呼吸动力标准答案:C56.[1分]呼吸衰竭产生胃溃疡、胃出血的基本机制错误的是A:胃粘膜屏障作用降低B:减弱胃壁细胞碳酸酐酶活性C:胃酸分泌增多D:使胃壁血管收缩E:合并DIC标准答案:B57.[1分]患者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时造成全肺产生PaO2、CaO2显著降低,而PaCO2变化可正常、降低或升高,关于其机制论述不正确的是A:病变区肺泡VA/Q可低至以下B:病变区肺泡VA/Q可高达10以上C:病变区PaO2,但氧含量没有显着升高D:健肺区VA/Q低于正常E:氧离曲线和二氧化碳解离曲线特性标准答案:A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患者,女,65岁。
病理生理学 呼吸衰竭
1.轻、中度→兴奋:
心率↑、心收缩力↑ 、外周血管收缩、 全身血液重新分配。(代偿)
2.重度→抑制:
心率失常、心收缩力↓、 BP↓、 外周血管扩张。
肺源性心脏病
概念: 肺的慢性器质性病变在引起
呼吸衰竭的同时,可引起右心负 荷增加,进而引起右心肥大和心 力衰竭。
右心肥大与衰竭
3. 机制 肺泡-毛细血管膜(呼吸膜)通透性↑
致病因子
激活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
释放体液介质
微血栓形成
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和通透性增高
ARDS引起呼衰发病机制
致病因子
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炎症
肺水肿
肺不张
支气管阻塞痉挛
微血栓形成 肺血管收缩
肺泡低通气 肺泡低血流
阻塞性 通气障碍
限制性 弥散功能 通气血流
通气障碍
障碍 比例失调
呼吸衰竭
第二节 呼吸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Effects of respiratory failure)
一.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Acid-base imbalance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概念: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1.高PaCO2、缺氧和酸中毒对脑血管的作用
脑血管扩张——血管性脑水肿(CO2、H+)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脑间质水肿
2.低氧血症对脑细胞的作用
ATP供应减少——细胞毒性脑水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ARDS)
(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心房利钠多肽(atrialnatriureticpolypeptideANP):由心房组织释放,可增加回心血量、提高心房内压。
其作用为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使尿钠与尿量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而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mixedacid-basedisturbances):是指同一病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tubularacidosisRTA):是一种肾小管排酸或重吸收碱性物质障碍而产生酸中毒的疾病,有RTA-Ⅰ型和RTA-Ⅱ型等多种类型。
热惊厥(febrileconvulsion):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
内生致热源(endogenouspyrogenEP):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源。
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是指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shock):由于血量减少引起的休克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见于失血、失液或烧伤等情况。
氧反常(oxygen):用缺氧溶液灌注组织器官或培养细胞一定时间后,再恢复正常氧供应,组织及细胞的损伤不仅未能恢复,反而更趋严重,这种现象称为氧反常。
钙超载(calciumoverload):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
心肌顿抑(myocardialstunning):是指心肌短时间缺血后不发生坏死,但引起的结构、代谢和功能改变在再灌注后延迟恢复的现象,其特征为收缩功能障碍。
细胞凋亡(apoptosis):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
病理生理学 呼吸衰竭 习题带答案
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章节习题(带答案)选择题A型题1、呼吸衰竭通常是A.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B.内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C.内、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D.血液不能携氧的后果E.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的后果2、出现严重胸膜病变时,病人可发生A.弥散障碍B.限制性通气不足C.阻塞性通气不足D.死腔气量增加E.肺表面活性物质受破坏3、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A.肺泡表面张力不变而肺顺应性增加B.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而肺顺应性不变C.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而肺顺应性降低D.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而肺顺应性增加E.肺泡表面张力不变,肺顺应性不变4、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肺循环短路(右-左短路)的发生A.一侧肺叶切除B.某肺区肺栓塞C.肺肿瘤D.某肺区肺泡萎陷E.广泛肺气肿5、一般情况下,弥散障碍主要导致血中A.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升高B.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C.氧分压不变、二氧化碳分压不变D.氧分压不变、二氧化碳分压升高E.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不变6、成年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病人出现的肺短路(分流)一般属于A.解剖短路B.解剖样短路C.生理短路D.病理性短路E.生理短路和病理性短路7、肺泡呼吸面积减少到何种程度,就会因弥散障碍而导致呼吸衰竭A.1/6以上B.1/5以上C.1/4以上D.1/3以上E.1/2以上8、限制性通气不足产生的原因之一是A.白喉B.支气管哮喘C.气管异物D.多发性肋骨骨折E.肺泡水肿9、直接影响气管阻力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道内径B.气道长度和形态、C.气流速度D.气流类型(层流、湍流)E.气体的密度10、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A.缓急肽B.卵磷脂C.磷脂多糖D.糖蛋白E.脂肪酸11、血中二氧化碳过多可引起A.肾小动脉收缩B.皮肤血管收缩C.脑血管收缩D.肺小动脉扩张E.脑脊液压力降低12、对有通气障碍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开始给氧时可A.持续给高浓度氧B.间断性给高浓度氧C.给纯氧D.给高压氧E.持续给低浓度低流量氧B型题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弥散障碍D.表面活性物质破坏E.通气与血流比增加1、支气管哮喘可导致2、肺叶切除可导致3、肺栓塞可导致4、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过度通气可导致A.皮肤血管收缩B.脑血管收缩C.红细胞生成增加D.呼吸性碱中毒E.皮肤血管扩张5、急性低氧血症时可出现6、慢性低氧血症时可出现7、高碳酸血症时可出现8、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出现参考答案:A型题: 1-5.ABCDE 6-10.BEDAB 11-12.AEB型题: 1-4.BCED 5-8.ACED填空题1、根据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变部位,分为_________性呼吸衰竭和________性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病理生理学PPT课件
阻塞性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
换气障碍
VA/Q失调
肺内解剖分流↑
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呼吸系统变化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循环系统变化 肾功能改变 消化系统变化
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和节律
潮式呼吸
缺氧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呼吸功能不全
内容提要
正常的呼吸过程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的功能代谢改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防治原则
肺通气 外呼吸 肺换气
O2 CO2
呼吸功能不全
影响外呼吸功能的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 于肺功能储备力下降,静息时虽能维持较 为正常的动脉血气水平,但在体力活动、 发热等因素致呼吸负荷加重时,PaO2降低 或伴有PaCO2升高,并出现相应的体征与症 状,称为呼吸功能不全。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代偿 呼吸性碱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
肺性脑病(CO2麻醉)
•脑水肿 •脑细胞受损
•高碳酸血症 •酸中毒 •低氧血症
循环系统
血管
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 肺源性心脏病
心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理化因素
生物因素
急 性 肺 损 伤
病因
气道狭窄或阻塞
气道阻力↑
阻塞性通气不足
气道阻力
层流:
内径和长度 气道壁表面的光滑程度 平滑肌张力 气流性质 (层流、湍流)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健康(health):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2、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亚健康(sub-health)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
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呈现“三多三低”:主诉症状多、自我感觉不适多、疲劳多,活力低、反应能力低、适应能力低,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4、老化(aging):是机体结构与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慢减退的不可逆过程,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理性”)5、衰老(senescence):是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功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内环境紊乱和对外部环境适应能力下降的综合状态。
(“病理性”)6、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
指能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决定该病的特异性,是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包括生物因素、理化因素、遗传因素、环境生态因素、先天因素、营养因素、免疫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
7、条件:主要指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8、脑死亡: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的标准:自主呼吸停止,人工呼吸15分钟仍无自主呼吸;不可逆性深昏迷;颅神经反射(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均消失;瞳孔散大及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9、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容量减少,失Na+>失水,血清Na+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Osm/L。
10、等渗性脱水:体液容量减少,水与Na+成比例丢失,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内。
11、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体液容量减少,失水>失钠,血清Na+浓度> 150 mmol/L,血浆渗透压>310 mOsm/L。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指当心脏在长期过度的压力负荷(后负荷)作用下,收缩期室壁张力持续增加,导致心肌肌节呈并联性增生,心肌纤维增粗,室壁增厚而心腔无明显增大的肥大类型。
心脏肌源性扩张:心肌拉长并伴有心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指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有水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随着病情恶化,肾单位进行性破坏,以致残存有功能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进而发生泌尿功能障碍和内环境紊乱,包括代谢废物和毒物的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
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low output heart failure):衰竭时心输出量低于正常,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瓣膜病、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以致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
心肌重塑:指在持续负荷过重及神经、体液过度激活状态下,心肌组织在结构、功能、数量及基因表达等方面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
心室顺应性:指心室在单位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容积改变(dv/dp)。
心室僵硬度:指单位容积变化所引起的压力改变(dp/dv)。
休克是机体在各种强烈有害因子作用下发生的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结构损害的急性全身性病理过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失液导致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高动力型休克又称高排低阻型休克或温暖型休克,是以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正常或增加为血流动力学特点的休克。
低动力型休克又称低排高阻型休克或寒冷型休克,是以外周阻力增高和心输出量减少为血流动力学特点的休克。
微循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狭义的微循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弥散障碍
气体弥散的速度取决于肺泡毛细血管膜两侧的 气体分压差、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面积与厚度以 及气体的弥散能力。
弥散障碍的原因:
医疗类
12
1、肺泡膜面积减少
肺泡膜面积减少主要见于肺实变、肺不张、肺叶 切除等。
2、肺泡膜厚度增加
见于肺水肿、肺纤维化、肺泡透明膜形成、肺泡 毛细血管扩张等。
弥散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
只引起低氧血症,无高碳酸血症,属于Ⅰ型呼衰。
医疗类
13
(三)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正常VA/ VQ为0.84,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原因和类型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时, VA/ VQ显著降低,流经这 部分肺泡的血液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动脉血中,
原因:
①呼吸机活动障碍:
中枢或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脑外伤、脊髓灰
质炎、多发性神经炎、镇静安眠药所引起的呼吸
中枢抑制、重症肌无力、低钾血症所引起的肌肉
弛缓性麻痹等。
医疗类
6
②胸廓的顺应性降低 胸廓畸形、胸膜纤维化等
③肺的顺应性降低
肺水肿、肺纤维化、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活性 物质生成减少
④胸腔积液和气胸 2、阻塞性通气不足
这类似于动-静脉短路,故称为功能性分流
(functional shunt)。又称之为静脉血掺杂。
医疗类
14
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时, VA/ VQ显著增大,这部分 肺泡的通气不能充分参与气体交换,这类似于增 大了生理性死腔,称之为死腔样通气(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化可引起代偿性通气增强,结果使健肺肺泡通气量增加,
VA/ VQ大于0.8,流经健肺的血液氧分压增高,而氧含量 则无明显增加(氧离曲线 特点决定),但二氧化碳分压
与含量均降低(二氧化碳解离曲线决定),结果来自病
肺与健肺的血液混合而成的动脉血的氧分压是降低的,
二氧化碳的分压与含量则可正常,若代偿性通气过度则
呼吸衰竭
一 概述 广义的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重的运输、 内呼吸。
呼吸衰竭仅针对外呼吸功能功能而言。
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胸廓 的节律性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
肺通气功能与呼吸中枢、呼吸肌功能、胸廓和
肺的顺应性、胸膜腔负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等因素密切相关。
液之间的气 体交换过程。
医疗类
2
呼吸衰竭的概念:指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 以至动脉血养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或不伴二氧 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判断标准:PaO2<8kPa, PaCO2>6.67kPa。 呼吸衰竭的分类:
1、根据PaCO2的变化分类:
Ⅰ型呼衰(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只有PaO2降 低。
Ⅱ型呼衰(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既有低氧
血症又有高碳酸血症。
医疗类
3
2 根据病变部位分类: 中枢性呼吸衰竭:病变位于呼吸中枢以上部位。 外周性呼吸衰竭:病变位于呼吸器官
3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类: 通气性呼吸衰竭 换气性呼吸衰竭
4 根据起病缓急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医疗类
4
二 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用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概念:由气道狭窄和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称之为
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医疗类
7
①中央气道阻塞:
中央气道指气管分叉以上的气道阻塞。其特点是 有软骨支撑。
阻塞的原因:异物、渗出物、喉头水肿、肿瘤压 迫、管腔痉挛等。
阻塞发生在中央气道胸外部分,引起吸气性呼吸 困难。
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与含量均明显增高。由
此混合而成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二氧化碳分
压则取决于呼吸代偿的程度,可正常、增高、降 低。
医疗类
20
医疗类
21
(四)解剖分流增加:
解剖分流:正常情况下,一部分静脉血经支气管 静脉或肺内动静脉交通支直接流入肺静脉,称为 解剖分流。
当肺水肿、肺不张时,部分肺泡完全丧失通气, 流经这部分肺泡的血液完全没有参加气体交换, 类似于解剖分流,称之为真性分流(true shunt)
阻塞发生在中央气道胸内部分,引起呼气性呼吸 困难。
医疗类
8
医疗类
9
②外周气道阻塞
外周气道:指直径小于2mm的小支气管和细支气 管。 特点:无软骨支撑,管壁薄,与周围的肺组织紧 密相连。
外周气道阻塞主要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
小气道甚至闭合,形成肺气肿。
等压点平移原理
医疗类
10
医疗类
11
通气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
血气变化特点:
PaO2降低, PaCO2取决于健肺代偿的程度,可增 高、降低、也可正常。
医疗类
15
医疗类
16
为什么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时, PaO2降低, PaCO2可增高、降低、也可正常?
机制:
①部分肺泡通气不足时,病变部位VA/ VQ显著降低,流 经这部分肺泡的血液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这种血气变
可低于正常,若病变范围太大,加之代偿不足,又可高
于正常。
医疗类
17
血液氧和二氧医化疗类碳解离曲线
18
医疗类
19
②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时,病变区VA/ VQ显著增大, 这部分血液PO2增高,而氧含量无明显增加(由 氧离曲线决定),健肺血流量增加使VA/ VQ减小, 这部分血液不能充分氧合,其氧分压合氧含量均
吸纯氧可以鉴别功能性分流与真性分流。
医疗类
22
三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代谢功能变化 (一)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四种单纯性酸碱中毒均可能发生,常为混合性酸 碱平衡紊乱。
1、呼吸性酸中毒:见于Ⅱ型呼衰 电解质变化:①血钾升高, ②血氯降低
2、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原因是缺氧,乳酸生成
增多。
医疗类
23
3、呼吸性碱中毒:主要见于Ⅰ型呼衰,代偿性 通气过度,或使用人工呼吸机时通气量过大。此 时血钾可降低,血氯升高。
正常成人静息时肺通气量约为6L/min ,其中死 腔通气量占30%,肺泡通气量约为4L/min,若 各种原因使肺泡通气量明显减少可以导致呼吸 衰竭。
医疗类
5
1、限制性通气不足
概念: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 不足称为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