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各单元分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各单元分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各单元分析一、全册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上接七年级上册4章内容,全书包括6章,共61课时,供七年级下学期使用。

具体内容如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5课时)主要内容: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及大小关系(邻补角、对顶角);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3.平移及其基本性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主要内容:1.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9课时)主要内容:1.三角形的边、高、中线和角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2.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道理,三角形的外角及有关结论;3.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主要内容:1.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通过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主要内容:1.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第十章实数(6课时)主要内容:1.算数平方根与平方根;2.立方根;3.实数。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七章和第九章,没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三章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后三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1.“空间与图形”领域关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七年级上册“图形认识初步”基础上,安排了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三角形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

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有所接触,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两直线相交所成的邻补角与对顶角的关系;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如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等)是学习下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平行公理(教科书称“基本事实”)是研究两直线平行的出发点,教科书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并让学生初步感受推理的作用和意义;本章增加一节新内容“平移”,平移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平移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手段。

初中数学说课稿3篇

初中数学说课稿3篇

初中数学说课稿3篇“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初中数学说课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数学说课稿一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这节课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八年级教科书。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____ 年级册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____ 的基础上,对____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____ 等。

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____的工具性内容。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____,对____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____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难点确定为: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三、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为了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复习就知,温故知新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____是本节课深入研究____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高中数学单元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单元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单元教材分析介绍高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高中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教材,其中的单元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单元教材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中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对如何优化教材进行一些探讨。

教材特点1. 渐进性高中数学教材的单元内容通常是按难易程度递进的,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逐步深入。

这种渐进性设计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系统性高中数学教材单元内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不仅包含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还有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这种系统性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3. 难度适宜高中数学教材单元内容的难度通常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水平进行合理设计的。

教材中的练习题难度递增,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教材中也会提供一些扩展题或挑战题,以满足高水平学生的需求。

4. 实用性高中数学教材单元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举例分析等方式,教材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材优缺点分析优点1.教材内容设计合理,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2.教材系统性强,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3.难度适宜,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4.教材注重实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部分教材内容过于抽象,缺乏直观性。

2.教材中的练习题类型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3.教材在教学示例和实例分析方面的数量较少,不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优化教材的建议1.增加教材中的实例和应用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增加教材中的多样性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

3.引入更多直观性强的图表和图示,使抽象概念更加具体可视化。

4.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开发与教材配套的在线学习资源和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方式和体验。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引言与课程概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作为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承担着巩固和拓展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任务。

本册教材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掌握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核心数学知识,为后续的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与难点解析本册教材的重点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初步、圆和三角函数等内容。

难点则在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圆的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领域。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章节结构与顺序本册教材的章节结构清晰,顺序合理。

教材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展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五、与前册联系与对比与前册相比,本册教材在内容上更加深入和广泛。

它以前册为基础,对已有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同时引入新的知识点和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前册的衔接和对比,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脉络。

六、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本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

通过设置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分析案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习题与解题策略教材中的习题是巩固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本册教材的习题设计丰富多样,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等多个层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解题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初中数学教材版本解读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教材

初中数学教材版本解读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教材

初中数学教材版本解读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教材随着教育的发展,初中数学教材的版本越来越多,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教材成为了许多教师和家长们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从教材的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解读,帮助大家选择适合的初中数学教材。

一、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是选择教材的首要因素之一。

优秀的数学教材应该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够覆盖基本概念、核心知识和拓展内容。

同时,教材内容还应该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够提供学生练习和拓展思维的机会。

在选择教材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适应程度:教材内容是否适应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是否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相契合?2. 内容完整性:教材是否覆盖了数学基础知识和扩展内容?是否包含了各个数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3. 连贯性和深度:教材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材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材可能有不同的教学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探究式学习:优秀的数学教材应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材是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进行实践?2. 迭代式教学:教材是否采用迭代的方式,通过触发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3. 融入实际:数学知识是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三、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配套教辅材料、习题册、多媒体教具等。

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助教学和拓展训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 教辅资料:教材是否配套高质量的教辅材料?教辅材料是否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助练习?2. 习题难度:教材中的习题是否有不同难度层次?是否有足够的练习量和多样性?3. 多媒体教具:教材是否配套多媒体教具,能够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更好地呈现数学概念和思维过程?综上所述,选择最合适的初中数学教材需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等方面。

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总结3篇(中学数学教材分析)

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总结3篇(中学数学教材分析)

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总结3篇(中学数学教材分析)学校数学教材分析总结1一、基本状况分析八班级两个班同学的总体状况如下:1班同学:5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0人。

2班同学50人,其中女生26人,男生24人;通过上学期的成果来看,同学的数学成果参差不齐,分数高的,有90分以上的分数低的,还不过30分,总体上看,同学的数学成果较差,在同学的数学学问上看,学校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洁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熟识,无论是代数的学问,图形的学问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学校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学问,对图形的进一步熟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同学正处于形象思维向规律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同学适当思索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同学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校的不良习惯要得到订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索,认真进行总结,准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看,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是很感到饶有兴趣的,尽管成果较差,但仍有部分同学对数学严峻丢失信念,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同学树信念,鼓干劲;对于学校升入学校,同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头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同学快速适应学校生活。

二、教材分析走进数学世界:这部分内容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好玩的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同学在极其轻松的氛围中,与数学交伴侣,学会做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使同学初步熟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亲热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使同学对数学产生确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念,产生连续学习的欲望。

这部分内容在学校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为同学以后学校数学各部分的内容作了一个有益的铺垫。

有理数: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协作有理数的运算和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学问,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洁的有理数运算。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说课稿:第1讲一元二次方程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说课稿:第1讲一元二次方程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说课稿:第1讲一元二次方程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九年级数学第1讲的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数学的高频考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掌握了方程、不等式等基本概念。

但他们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还较为模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也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因式分解法和解的判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

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6.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元二次方程1.因式分解法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简介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

本单元主要通过计算器的应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的计算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计算器进行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并能够发现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2.学会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问题中的规律;3.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本单元将首先向学生介绍常见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学生将学会如何进行基本的数值输入、运算、输出,并能够灵活应用计算器进行各种数学计算。

2. 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和问题,学生将运用计算器进行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通过观察数据的变化,寻找其中的规律。

学生将学会如何通过计算器来验证数学问题,并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还将引导学生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将学会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数据的输入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践应用: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2.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问题中的规律;3.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操作计算器进行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2.如何通过计算器进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中的规律;3.如何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估方法1.学生的日常表现:包括上课参与、完成作业情况等;2.小组合作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互动情况和问题解决能力;3.实际问题解决评估: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思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说课稿精华[15篇]

初中数学说课稿精华[15篇]

初中数学说课稿精华[15篇]初中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

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从二年级上册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动态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符合儿童的空间发展水平。

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来感知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运动规律及平移的方法。

为以后学平行线,三角形的分类以及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打好基础。

(二)设计理念结合教材的这一特点,我本着体现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变,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接触、感悟到的大量事物中,领悟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建立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通过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最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受到数学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课前小研究、作业纸二、说教法、学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并结合我校生本教育的理念,设计了课前小研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自我发展。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引言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是国内中学数学教材的一种,在初中三年的研究中呈现出较为统一的风格和总体设计。

本文主要从教材的编排、内容设计、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评估该教材的优缺点,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教材编排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共三册,分别为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每册教材均由若干章节组成,按照数学学科的不同分为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单元。

每章的开篇都明确标出了本章要点,使学生对研究内容有了大致的认识和预期。

对于难度较大的概念和重要定理,教材会在正文中重点突出,配以尽可能多的例题、题和解析,以此提供学生自我研究和巩固知识的途径。

另外,教材还根据研究进度设置了一些自测题和复题,以检测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掌握情况。

内容设计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设计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突出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例如,在初中数学代数单元中,学生不仅研究了解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比例与相似等基本概念和算法,还引入了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求解。

在每章末尾,教材都会提供一两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相似的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切身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此外,教材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如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一些探究题和思考题的设置和组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学策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教学策略上也有一些创新点。

首先,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力求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容易误解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其次,教材在例题和题的设计上也非常注重思维启发和能力培养。

通过一些常见问题的演示和推导,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应用场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题方面,除了基本的计算和应用题,教材还设置了很多需要综合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综合题和探究题,以此增强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编排、内部设计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实用性。

初中数学整式教案解析

初中数学整式教案解析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计划和指南,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

初中数学整式教案解析,主要从教材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针对初中数学八年级学生,基于对整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的理解,进一步探究整式的加减法运算。

整式是代数的基本形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思想本节内容的设计思想是:以学生已掌握的整式概念和运算法则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一步掌握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整式加减法的概念,掌握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法的计算。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整式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式的概念和性质,引出整式加减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教师给出具体的整式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总结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5. 练习巩固: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内容概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在延续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数学基础知识。

内容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分析1.代数部分:主要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整式的加减与乘法、因式分解等内容,这些知识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2.几何部分:涉及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与全等、角与距离等内容,强调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的培养。

3.概率与统计: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概率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整式的运算、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

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思路等。

四、教学方法建议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五、实践活动设计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六、习题配置解读习题配置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同时,习题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评价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八、教材特色总结1.系统性:教材内容逻辑清晰,前后衔接紧密,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2.实用性: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3.探究性: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趣味性:教材语言生动,插图丰富,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

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

初中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法、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基础上,由图形的面积引出本节課的内容。

在前面一节学生已学过"平方差公式",而这一节課继续探索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不仅在整式乘法运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分解因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二次函数等有关内容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a+b)2=a2+2ab+b2的几何背景,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推导公式(a±b)2=a2±2ab+b2和对公式的正确理解是本节課的教学重点,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是本节課教学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1、在知识掌握上,前面,学生已学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特别是已有推导平方差公式的基础,再推导完全平方公式不是很困难。

但是对于几何图形如何用代数来表示,从而表示图形的面积,学生会有一定困难,另外,在运用公式时,对公式中a、b的理解,对"和""差"符号的区别也会有些障碍。

2、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对数学课有一定的兴趣,爱发表见解,但是学生好动,注意力有时不集中,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图形的直观形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培养他们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策略 1、学生已经有多项式乘法的基础,前面又有了推导平方差公式的经验,所以,本节课主要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教给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的学习方法,教学中利用板书和例题向学生提供较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数学教材分析

中学数学教材分析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制定
根据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制 定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 个方面的评价标准。
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结合传统考试、过程性评价、实践活 动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 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个性化评价的实施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 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 案,促进其全面发展。
注重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培养学生 的数学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02
教材内容与特点
代数部分内容与特点
80%
代数基础
包括整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 性质及其运算,以及代数式、方 程和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
100%
函数与图像
介绍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基本 函数类型,及其图像和性质,培 养学生函数思维和数形结合能力 。
举办数学竞赛活动
定期举办各类数学竞赛活动,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数学 建模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促进学生数学 素养的全面提升。
加强课外活动指导
教师应加强对课外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 有序和有效进行。同时,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 步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THANK YOU
拓展内容及其价值
数论基础
介绍整除、同余等数论基 本概念和性质,为高中阶 段的数学竞赛和自主招生 打下基础。
组合数学
学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 理等内容,培养学生逻辑 思维和组合分析能力。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通过介绍数学发展历程和 重要成果,激发学生对数 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数 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03
教材编排与呈现方式
通过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将 几何与代数相结合,深化学生 对数形结合的理解。

初中数学_《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在初中数学应用问题中极具代表性,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继续,二次函数学习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它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从近几年的中考题来看,增长率问题多次出现,是考查的一个重点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结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b、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合作协助精神,增强国情教育,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二)重点与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1、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利用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建模思想;2、难点:将同类题对比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鉴别的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1、学情与学法:初二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鉴于此,本案例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这样有意义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它具有明显的问题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加强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同时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提供充分的思维活动和空间,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数学教材分析(二)

数学教材分析(二)

另外还有:数据处理能力,解非常规问题的能力,数 学社交能力,数学审美能力。
二.课堂教学目标 1.目前教师教学目标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教学设计中,很多教师忽视教学目标,主要 存在以下问题: (1)不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是形
式,可有可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直接设计教学
过程,根本不考虑教学目标,造成教学无方向,不
素质教育:“三大能力”→ 培养数学观念、培养 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广泛的教学 能力
数学观念:优化、整体、建模、运动与变化的观念 运用数学的意识:学习数学的意义(修养、工具、应 用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与主动探索精神 —猜想↔想象 ↔创造 广泛的数学能力:除三大能力外,还有抽象能力,概 括能力,记忆能力,自学能力这些基本数学能力。
主要格式: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 学活动过程,发展……,培养…… ,体会……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准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体会” 主要数学用语: 反应/认同:感受,认识,了解,初步体会,体会 领悟/内化 :获得,提高,增强,形成,养成, 树立,发挥,发展
主义观点”.
4.我国数学教育目的观的变革
研究数学教育改革问题时,首先集中在教学目的这
一主要问题上。
20世纪50年代,数学教学的目的侧重于传授知识,
教学的任务是学习知识;
60年代,开始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双基); 70年代,提倡“三大能力”(三中全会以后); 80年代,开始注意非智力品质的培养问题。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况
中去,可简单的概括为“会运用” 对应数学用语:能运算、会应用、会化简、会推导、 会证明…… 例如“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可分解为: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读书笔记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了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数学课程发展面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数学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总体思路、课程内容与要求作出了说明,给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总体主线。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课堂教学的指导,认真学习其精神,对其进行解读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问题,建议1.新课程改革的十大理念(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

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人教版(2023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2023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2023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为人教版(2023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是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学生的一本数学教材。

全册共分为X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课时,涵盖了各个数学知识点和技能。

二、教材特点1. 渗透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2. 突出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教材以建立数学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为主线,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将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4. 手把手教学和启发性教学相结合:教材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步骤和实例,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教材,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

2.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本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基本概念: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数学运算:包括四则运算、数的比较、数的性质等基本运算和性质的掌握。

3.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性质的掌握。

4. 等式与方程:包括等式与方程的理解与运用。

5. 数据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的研究。

五、教学方法针对以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教材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2. 练法:通过大量的练题和题目的解答,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提高运算能力。

3. 实践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本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评价手段,包括课堂表现评价和考试评价。

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分析教案

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分析教案

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材的版本及特点。

2. 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的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3. 掌握各版本教材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学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1. 我国初中数学教材的主要版本及特点。

2. 各版本教材的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比较。

3. 教材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初中数学教材的版本及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教材版本及特点分析(15分钟)1. 北师大版:以数学建模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内容丰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人教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例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苏科版: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结构灵活,内容难易适中,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

4. 湘教版: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材内容注重实践,案例多样,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比较(15分钟)1. 结构方面:各版本教材的结构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2. 内容方面:各版本教材的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 教学方法方面:各版本教材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材选择的原则和方法(10分钟)1.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学生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教材。

2. 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材。

3. 注重教材的实践性:选择注重实践、案例丰富的教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4. 结合教师特点: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选择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表明,唯有位于第三级的教师,才能确实利用研 究来改进自身的教学。
2020/1/17
对教育现象的研究
几个数学教育研究案例(P.6-14): • 访谈 • 观察 • 实验 • 调查
2020/1/17
对教育现象的研究
• 访谈(案例1) 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学生是如何思考的 ,产生错误认知和差错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克服它们的有效措施是什么,等等 。
,“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
。“学”是“教”的前提,只有理解了学生是怎么学的,
教学才能对症下药。在理解学生的学习方面,教师的经验
固然重要,但由于学习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
,单纯的经验有时也会将教学引入歧途。

“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专
业研究人员之间、以及教师与其它行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2020/1/17
四、《数学教育概论》光盘文章
1. 今日数学及其应用 2. 数学方法学概论 3.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 4. 数学教育五十年 5. 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草案) 6. 从几次国际会议看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7. 淡化形式 注重实质 8. 论数学教育及其研究 9. 变式教学研究 10.实施数学新课程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
2020/1/17
谢谢合作
2020/1/17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教育教研室
2020/1/17
第二次州级考试
对一年的教学工作评估 后才能正式取得教师资格
(1)原理性知识的学习
教师职业与其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医 生、律师等)的比较 :
➢医生专业化程度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工程师技术含量高;教师工艺化程度高 ➢行业标准;教无定法
2020/1/17
职初教师、合格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异
2020/1/17
数学教师是一个职业
• 会数学不一定会教数学 • 数学教师有别于数学家的另一种职业
2020/1/17
对教师职业的态度 (1994—2019)
因素
国家 日本
德国
美国
进入教师职业的竞争性


视地区而定
工资、奖金、福利 高于平均水平 高于平均水平 视地区而定
职业地位
2020/1/17
高于平均水平
4﹕00p.m或 更晚 是
校内的各种会议:天、周、月 有、有、有 无、无、有 无、?、有
监督:午饭、运动场
每天教室、轮流 无、轮流 轮流、轮流
与同事交流机会:办公、休息
2020/1/17
有、有
有、有
无、无
数学教学的基本功的几个方面
• 解题 • 备课 • 说课 • 讲课 • 评课
• 三字一话(粉笔字、普通话) • CAI课件
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从职初教师到合格教师:0—5年关键期 ➢从合格教师到专家教师:案例加反思 ➢建立中国的案例库:包括教学的案例
2020/1/17
(2) 研究积累的资料与经验
➢选题: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的新动向 ➢论证:实践与材料的广泛搜集,教育研究
的方法 ➢出版:论文的写作规范
2020/1/17
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教学心理学首先喊出了“走 进课堂”的口号。由此,“自下而上”的研究风格逐渐成为主 流。这种研究的起点就是真实的课堂,关注的是学与教的具体 行为与过程,通过自然状态下观察、访谈、实验,提出一些值 得研究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理论假设。 而由202此0/1/1产7 生的理论也被称为“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2020/1/17
11.中学生:“整式运算”技能测试的分析报告 12. 熟能生巧吗 13.球的体积 14.论数学学法指导 15.数学解题的有意义学习 16.数学开放题的概念的界定 17.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 18.例说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 19.中、美两国中学生数学观的调查分析 20.有指导的再创造 21. 孩子们的数学理解(11~16岁)》第八章:代数 22.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心理困难
教师的一天 (1994—2019)
时间
日本
德国
美国
每年大约工作的天数
240
184
180
每天上学时间 每天最后一节课的下课时间 放学时间 是否在家准备教学工作
8﹕00a.m
3﹕30p.m 4﹕00p.m或
更晚 是
7﹕30a.m
12﹕00或 1﹕30p.m
12﹕00或 1﹕30p.m

7﹕30a.m
2﹕45p.m
公务员:不同类型 的学校有所差别
低于平均水平
2.数学教育成为一个专业
成为一名教师 (1994—2019)
日本
德国
美国
4年制的师范学院或者大学 3—4星期的实习
4—5年的大学 2年的实习
4年的大学 1学期的实习
地方性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 第一次州级考试
州证书考试
新教师接受一年的在职
培训,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和 资源中心的补充课程
教师即技师(Teacher as technician)
2020/1/17
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本身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利于教师去发现和解决发生在
自己课室中的教学问题,或是教育上的问题,进而改进教
学以及提升教育质量。

“研究者”与“教师”看问题的视角往往是不一样的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6. 鲍建生,王洁,顾泠沅. 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020/1/17
对教育现象的研究
• 观察(案例2) 课堂观察、录像带分析技术,表面上的 师生互动与实际带来的效果的不同。
2020/1/17
对教育现象的研究
• 实验(案例3) 通过实验,验证教学理论或提出的观点。
2020/1/17
对教育现象的研究
• 调查(案例4) 如何使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成为研究者”至关重要。因为面 对新的情境,老的经验往往并不适用。只有采取研究的态度 ,才能透过表面的现象看清本质的东西,从而提高教师的洞 察力和鉴别力,而不至于像墙头草那样,风吹两面倒。
2020/1/17
教师参与研究的程度
汉森(Henson, 2019)曾将教师参与研究的程度分为三级:
1. 第一级为“协助者”(helper)的角色,即仅提供教 室与学生给外来的研究者使用;
2. 第二级为“初级研究者”(junior partner)的角色, 即虽共同参与研究,但并不参与任何研究上的决策;
3. 第三级为“实质研究者”(researcher)的角色,即 不论单独进行或与他人合作研究,皆处于主导研究的 地位。
➢三种知识:原理性知识,案例知识,将原 理性知识运用于特殊案例的知识
➢知识的冰山模型:明晰知识与默会知识
➢专家教师与学生:原理与活动经验
(数学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数学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 202(0/1运/17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存在于书本可共享的公共产品 存在于人脑的个人经验与方法
• 教育内容 读、写、算(3R’s)
数学是学校启蒙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020/1/17
西方的教育与发展
• 教育目的 训练学生的心智→
• 教育内容 七艺中的几何、天文学等的古典教育→ 科学教育
2020/1/17
中国的教育与发展
• 教育目的 管理国家→
• 教育内容 古代的算学→汉代的六艺→明清的四书 五经→18世纪中叶的几何、算术→ 19世 纪→






ch6: 基本理论、课堂观察
评课
ch7: 如何说课
2020/1/17
课题—教案和说课稿
• 分成9个小组,其中8个组均为11人,1个 组9人,每组选一个组长。每个小组分配 6个不同类型的课题(如新知课、练习课 、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导言课等 ,其中有CAI、研究性学习等),每人一 个课题,完成:教案、说课稿,并在小 组交流。
2. 奚定华. 数学教学设计[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 胡余建主编《初中数学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9 4. 胡庆彪主编《高中数学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9 5. 鲍建生. 追求卓越:从TIMMS看影响学生数学成就的因素[M]. 上海:
– 侯捷. Word排版艺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19
– Word 论文排版技巧
• Scientific WorkPlace 5.5 + mathplayer tex→rtf, tex→pdf, tex→html
2020/1/17
三、参考材料
1. 张奠宙,宋乃庆. 数学教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第1 版(或2009 第2版)
数学教育学
绪论
2020/1/17
一、数学教育理论是一门科学
数学教师是一个职业 数学教育成为一个专业 数学教育理论是一门科学
2020/1/17
1.数学教师是一个职业
• 古代的学校教育 • 西方的教育与发展 • 中国的教育与发展
2020/1/17
古代的学校教育
• 教育目的 管理人员(官史、僧侣、文职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