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七课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 选择性必修三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选择性必修三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选择题1.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他深刻指出:“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把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摆到首要位置,是法治思想的最显著特征。
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因为()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②党的领导是最本质的特征③中国共产党模范遵守宪法法律④中国共产党支持司法、带头守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①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②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这是因为(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②法治对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③法治是的根本保证④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过去一年,人民法院依法严惩重大恶性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严厉惩治境内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万件6.4万人,同比增长48.4%。
材料充分表明,在我国()1 / 14①对犯罪分子进行专政才能更好维护人民民主②国家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逐年上升的态势④人民的诉求就是国家惩治犯罪的依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西周初期的统治者提出的“明德慎罚”思想,第一次把德政和刑罚有机融合起来,不仅塑造了西周法制文明,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七课第二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亲身感受法治的公正与公平。
5.强化实践教学,组织法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法治素养。
-开展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手抄报、法治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3.教师简要介绍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包括构建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和法治保障体系。
-结合教材内容,阐述各个体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以及实践路径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法治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分析现实问题,提升法治素养。
(二)教学设想
1.采取问题驱动法,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有哪些?”等,引导学生思考。
2.教师阐述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等。
-通过实例分析,解释各个原则的含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介绍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路径,包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深化依法行政改革、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
-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讲解各个实践路径的具体措施和成果。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七课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课堂小结
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社会公平的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重要体现
收入分配 与社会公平 处理好效率 与公平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课堂巩固
• 1、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D ) A.社会成员收入要平均 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 C.要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D.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超过12万要自行作纳税申报
2008年3月1日我国的个税起征 点由1600上调至2000元 2011年9月1日个税起征点上调 至3500元
废止农业税
取缔非法收入
打老虎、苍蝇 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情境一:老李是某国企钢铁厂老员工。1978年进入钢铁厂, 正好20岁,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凭着吃苦耐劳,很快就成了 厂子里的劳动模范。80年代中期,钢厂效益一度下滑,老李发 现这是工资的激励作用不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 个样”,大家缺乏干劲。但是没人敢向这种 “公平”氛围挑 战。老李担心厂子的前途,悄悄地向厂里提交了一份“打破大 锅饭”的建议书。 问题一:你认为老李提的建议好吗?为什么?
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 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为什么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 平? a.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 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体人民,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 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 持社会稳定.)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 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 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一政治精品课件:《第七课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5)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 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 政治基础 ;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前提条件 ; ③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 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物质保证 。 2. 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1)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2)能做什么: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具体要求 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 国家统一 和全国各民族 团结 的义务, 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②作为当代青年学生, 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 付诸行动 。
答案: C
2.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精讲: (1)特点 ①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但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事实上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2)形成原因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③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 ④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代代传承。 (3)如何巩固和发展 ①始终坚持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②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 为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为新型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④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①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铲除了 民族压迫 和 民族歧视 的阶级根源。 ②特点: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① 民族平等 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一律平等 。” ② 民族团结 原则。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 是衡量一个国家 综合国力 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社会稳定的 前提 , 经济发展 和 社会进步 的保证, 国家统一 的基础。 是 是 ③各民族 共同繁荣 原则。这是由 社会主义的本质 决定的, 是国家实现 现代化 和中华民族实现 伟大复兴 的 必然要求。
第七课《个人分配的收入》测试题
高一政治第七课《个人分配的收入》测试题一、双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从生产关系上看是由________决定的。
( )A.我国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B.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状况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目前我国公民收入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劳动型收入、资产型收入、劳资混合型收入、技能声誉型收入等。
我国公民存在多种收入类型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我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B.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C.我国存在多种生产经营方式 D.我国实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3、2010年4月底上市车企披露了2009年年报,高管薪酬也浮出了水面。
江铃总裁陈远清以255万年薪连续三年蝉联薪酬最高宝座。
从分配方式看,江铃总裁百万薪酬属( )。
A.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资本要素分配4、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000元 26000元B.36000元 19000元C.49000元 21000元D.44000元 11000元5、小强他爸是开出租车的,他妈是国有企业工人,爷爷奶奶在农村靠把承包的土地出租获得收益,表姐是某外企的高管,年薪25万。
材料中小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姐分别主要是按______、______、_____、 ___方式取得收入的。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C.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6、我国去年连续发行三期国债,居民购买踊跃。
(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 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9年3 月3日-3月13日在北京召开 问:2020年的召开了吗?
1、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误区一 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国家机构之一 误区二 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 政治优势;
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 参政议政职能;
人民政协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 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区别与联系
性质不同 区
中
上节课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
国
这节课学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人
民
政
自主学习P72-74,时间10分钟
治
1、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什么? 2、人民政协的组成成员有哪些?
协
3、人民政协的主题是什么? 4、人民政协的职能有哪些?
第七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二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高一政治生活课
回
顾
上
攀节
登 知
课
识 的
你
顶会
峰多
少
?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 3、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根本保证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即政治领导,不是组织领导、思想领导)
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部编版必修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宽猛相济”、荀子提出“隆礼而重法”到汉代董仲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这都启示我们()A.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B.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C.要切实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D.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A【解析】A: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宽猛相济”、荀子提出“隆礼而重法”到汉代董仲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这都启示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挥法律和道德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共同作用,A符合题意。
BCD:材料启示我们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不涉及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切实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BC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2.法系问题是西方比较法学者创造的概念,他们将世界相类似的国家的法律分成若干系统,但无论怎样划分,古代的中华法系都占据其一,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
对于中华法系认识正确的是()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②《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代表性法典③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④中华法系强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唐朝时期,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而不是春秋战国时期,①错误。
②③: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②③正确。
④: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可见笼统说“中华法系强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错误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治理国家和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法律成为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主要有()①原始社会的氏族成员在共同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由其调整社会关系、规范成员行为②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③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人治成为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④资本主义的发展消灭了等级特权和地方特权,实现了法律上全体公民的一律平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原始社会的氏族成员在共同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公共生活的原始习惯(而不是道德与法律),由其调整社会关系、规范成员行为,①说法错误。
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一政治精品课件:《第七课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对应学生用书第48页)
情景:从1951年到201澜 壮阔的发展之势与
全国人民一道,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党在西藏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 治政策,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西藏实际相结合的光芒。它照在雪山,照在草原, 照在碧波荡漾的雅鲁藏布江,引来了一个新西藏的诞生。 问题:(1)你知道党对西藏采取的政策有哪些? (2)你知道为什么采取这些政策吗? 感悟:(1)西藏的民主改革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各省市的对口 支援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等。(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2)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一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精讲: (1)前提和基础: 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 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依照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权限行使自 治权。 (2)范围: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不能把 “各少数民族” 理解成 “各民族”也不能把 , “聚居” 理解成 “居住” 。 (3)自治机关: 既是国家的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又是民族自治机关, 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的人 旗) 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不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4)核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 政策, 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其范围、
思维流程: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
答案: B
点击进入课堂演练与能力提升
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如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 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 (5)目的: 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七课_按劳分配为主体_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基本内容:P59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 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 得。
存在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国有企业员工凭借股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本 要素分配,B 项正确;按需分配是将来共产主义社会 的分配方式,不属于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排除; 按劳分配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 C 项;按效益分配也不 属于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排除 D 项。故本题 答案选 B 项。
答案:B
答案:A
2.继 2017 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了 27 份股权激 励计划达到历年的峰值之后,2018 年截至 12 月 14 日, 共有 33 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创下历 年新高。国有企业员工凭借股权获得的收入属于 ()
A .按需分配 B .按要素分配 C .按劳分配 D .按效益分配
[即时应用]
1.某农民把承包的 4 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
有限公司,他每年除保底租金外,还领到 15% 的分红。
该农民的收入( )
①属于按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某农民以入股的方式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 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入股分红,这是属于按 生产要素参与的分配,①符合题意;股东入股获得的收 益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②符合题意;按劳分配是在 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股民 的收入受公司经营状况影响,没有涉及股票价格的波 动,④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依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 行
,
政
法律 规范
法治 实施
法治 监督
法治 保障
党内 法规
依 法 治 国
依 法 执 政
科 学 立 法
严 格 执 法
全 民 守 法
公 正 司 法
议学小结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具体内容: (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 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烟花爆竹 "禁"还是"放”的管理要依据什 么?这对我国的社会治理有何 启示?
议学提示
烟花爆竹禁令存废是事关地方依法治理的重大议题。任何对烟花爆竹禁令的存废或 修订,都应遵循法治精神和履行法律程序,而断不可以政府文件或其他行政决策形式代 替法律法规。这是一个法治国家对任何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因为,社会治理 的终极答案就是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现下,各地施行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令, 在法律位阶上,基本都属地方性法规或条例。烟花爆竹禁令之存废,建议修订或制定相 关地方性法规和条例,与上位法一起,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在各方诉求之间找到了“最 大公约数”,而不是僵化简单“一刀切”。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如何找到 "禁”与“放”的平衡点?平衡“禁”与“ 放”的这些方案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 遵循哪些原则?
议学提示
坚持党的领导,在各方诉求之间找到了“最大公约数”。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讲义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2.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2)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核心内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1)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背景材料2018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迎来第五十三个生日。
53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西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问题探究(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吗?各民族居住的地方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吗?(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有哪三个级别?民族乡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吗?(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哪些?它们是否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答案:(1)①不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不是各民族居住的地方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少数民族不等于各民族,聚居不等于居住。
(2)①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②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3)①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高一政治必修一目录_政治必修一教材目录
高一政治必修一目录_政治必修一教材目录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公司的经营
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股票、债券和保险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国家财政
征税和纳税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又快又好科学发展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面对经济全球化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是强国之路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制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非公有制经济(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这是根本原因)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2)按生产要素分配5、效率: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的国情决定的。
高中政治学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按劳分配为主体-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
2.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3.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意义和作用。
4.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类型和意义。
重点:1.按劳分配的性质、地位、必然性。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及意义。
难点: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的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依据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1)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实行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实践意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类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3.意义(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判断(1)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2)在我国,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现阶段,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考点大串讲)高一政治下学期(统编版必修3)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思维导图】【知识大串讲】第一框: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法律的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法律的功能: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3.法律的发展(1)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4.中国法治发展的历程.(1)辉煌的历史: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曲折的历程: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
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有关法律的相关知识表格归纳: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本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作用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中华法系中华法系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强调法律与伦理的统一,代表性法典《唐律疏议》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1.法学思想创新发展的原因: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1)评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
(2)内容①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表格归纳: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七课知识点整理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七课知识点整理高一政治必修1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很多,学生需要有方法地进行记忆复习,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1第七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七课第一框知识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及决定因素(1)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1)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2)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的地位:居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注意区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
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判断分配方式注意区分所有制性质。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2第七课知识点汇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高一政治必修2第七课知识点汇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是高一政治必修2第七课的内容,需要掌握并学会运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一政治必修2第七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2第七课知识点《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1、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p72—73其中,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1)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是重大问题、具体问题(2)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付诸行动《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5—76(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5)“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特别提醒】: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联邦制中的成员。
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民主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
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答:(1)必然性: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人教版政治必修一 第七课 第2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③应不断完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④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据此回答 5-6 题。
5、从孔子的话正确的一面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必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需高度重视生活资料的安排问题
C.必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有
都要留意效率和公正原则,1、下面关于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
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省和社会财宝的增加
C.投入越多,产出越多,这就是效率
D.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2、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敬重劳动、敬重学问、敬重人才、敬重制造等重大方针的必定要
求,它有利于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安排的激励作用
②敬重和爱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鼓舞学问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宽敞科技人员创新的乐观性
④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④
D.①③④
3、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将更加留意社会公正。下列能体现安排问题上坚持维护公正的是
的公正问题就解决了。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只有合理的规章才能实现公正。对整个社会来讲,要妥当解决关系不同群体、
涉及千家万户的错综简单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正正义,更要靠合理的规章和制度来保障。 (二)进行新课 一.关于公正问题(板书) 1.公正的含义 老师活动:引导同学参看教材 60 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争辩。 同学活动:乐观争辩,踊跃发言。 老师总结:公正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安排的公正。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安排的相对公平,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坚持收入公正安排的意义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 3.我国收入安排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 (1)坚持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制度保证。 留意课本上的第一段其次句话,合理的收入安排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 看视频《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 通过十七大报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国民收入安排可以分过初次安排和再次安排两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 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 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如果一年能多 点钱,工作辛 苦也算了,现 在真不想干 啊!!!
3、确保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 实的切身利益,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全体人民 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动力
• 猎人买来几条猎狗, 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 到兔子的,就可以得 到几根骨头,捉不到 的就没有饭吃。
反映
动力
•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 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 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 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 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 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 兔子。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 这个窍门。
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提高效率好比要把蛋糕“做大”, 分配公平则好比要把蛋糕“切好”。
如果只强调公平,不讲效率,会出现什么结果? 如果只讲效率,不注重公平,结果又会怎么样? 效率和公平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合作探究
没有效率为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普遍贫穷
“大锅饭”
头遍钟不见面,二遍钟伸头看, 三遍钟地头站,男的打扑克, 女的做针线,一晌混个二分半。
赵某本人
赵某妻子
我在乡下承包了 五亩责任田,联 产计酬后,收入 还挺不错的哦!
我在马路边开了 个小店,收入比 老赵还高哩!
我在国有企业工作, 每月除工资、奖金、 津贴外,还炒股, 也赚了不少钱! 赵某儿子 赵某女儿
我在外资企业上 班,每月工资 2600 。我还利 用双休日为一家 私营企业当技术 顾问,也有一份 丰厚的报酬。
反映
长期的骨头
• 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捕捉野兔
长期的骨头
• 兔子的数量增加了 • 兔子的重量增加了
故事反映了 什么问题?
(一)按劳分配
1.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 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 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 少得(P58)
我们现阶段能否实行按需分配或平均分配 的分配方式?为什么?
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 们 的 劳 动 性质:谋生手段
决定 分配必须体现差距, 不能平均分配
特点:明显差别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按 劳 分 配
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 公有制
社会占有, 由社会分 配 不高, 不平衡 存在差 别,谋 生手段
物质基础
直接原因
这公平吗?
你愿意干下去吗?
二、公平
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 等领域。 包括起点公平(又称机会公平)、 是绝对的吗
过程公平(也叫规则公平、程序公平)、
结果公平。
是大家都一样吗
收入分配公平是指结果公平。
是不讲差距的 平均主义吗
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
中低收 入者
高 收 入 者
再分配: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而在全社会范 围内的分配。
Home
地 位: 基本原则 实行范围: 公有制经济中 分配尺度: 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分配内容: 个人消费品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讨论 探究
按需分配
根据社会成员需求,对 生产力? 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即 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
平均分配
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劳动的性质、 贡献大小、效率高低、 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等, 特点? 实行大平均
生产力发 展水平
劳动的性 质和特点
按劳分配有 什么意义?
破旧厂房
原青岛电冰箱厂是今 天海尔的前身,实行 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成绩、贡献大小,实 行大平均,大锅饭, 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 极性,员工士气低落, 工作消极,出工不出 力,企业效益连年下 滑,最后亏损达147万 元,严重束缚了企业 的发展。
2003 0.45
2006 0.46 2008 0.48
你选择在B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了 以下情况: 一套书市场价是300元,而包括各方面 的成本总共才100元,而从100元转化为300 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 实现的。但是B店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 取净利润20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书才 获得1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20 倍。
2、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
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 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国民收入的分配
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 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 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 简单理解:初次分配是指按劳分配收入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凭借 自己对生产的贡献所获得的收入。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 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是唯一的分 配方式吗?
(二)我国多种分配方式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重点) 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 福利性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含义: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 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赵某本人
我在乡下承包了五亩责 任田,联产计酬后,收 入还挺不错的哦!
按劳分配
我在马路边开了个 小店,收入比老赵 还高哩!
赵某的妻子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赵某的儿子 我在国有企业工作, 每月除工资、奖金、 津贴外,还炒股,也 赚了不少钱
工资、奖金和津贴属按劳分配 炒股属于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
合作探究
讨论: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 工作?为什么?
一、效率 1、效率的含义
效率 =产出/投入 ( 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地尽其力,货畅其流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 分配方式
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挫伤人们的积极性
本例中,是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
自主探究
四、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 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实现共同 富裕。
(二)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 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 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 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 股票交易收入等。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 的收入。 ④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 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试试身手吧!
请分析赵某一家人的收入分 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再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 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 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 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简单理解:再分配是其他途径获得的收入,如社会保障收入、 政府给予的补贴、从民间捐赠获得的收入等。
走进海尔看分配
海尔集团实行高效的薪酬制度, 将工资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相结 合,工资分配只看效果,不论 资历,由同岗同酬观念转变为 同效同酬观念。在海尔,高素 质、高技能获得高报酬,人才 的价值在工资分配中得到了充 分的体现。
得人 尺 以 ,消 度 劳 少费 , 动 劳品 向 的 少, 劳 数 得实 动 量 。行 者 和 多分质 劳配量 多个为
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Home
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一 致 性
物质前提
效 率
保证
公 平
矛 盾
因为二者分别强调了不同的方面。 注重效率就会有差距,而差距过大就会 有失公平。
情景
李家庄精明能干的大李致富不忘乡亲,用自己的 经验和技术带动村民养鸡,使李家庄成为有名的养殖 基地。老吴得到政府救济,在大李的帮助下增加了养 殖收入,生活明显改善。
(三)更加注重公平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 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 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 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 ——中共十六大(2002年)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 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2005年)
效率
年度 基尼
科 长
职 工 系数
1978 0.18 199பைடு நூலகம் 0.37
《不一样的薪酬》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定 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低于0.2表示收入十分平均; 0.2—0.3表示收入比较平均; 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 0.4是差距过大的警戒线;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悬殊
赵某的女儿:
我在外企上班,每月工资 2600 。我还利用双休日 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 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
工资属按劳动要素分配 当技术顾问的报酬属于按生产要 素(技术)要素分配
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 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 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 用的福利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就不属于按劳 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