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五单元 经典原文 《坛经》两则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语文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5求谏

2020-2021学年语文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5求谏

-2-
5求谏
了解知识领域 明确课节重点 掌握学习方法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题 目
作 者
学习目标
经典原 5 求 文谏
吴兢
1.积累重要词语的含义。 2.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和进步意 义。 3.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 帝王的治国思想。
相关读 原君(节 黄宗
物 选)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接触)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礼遇,恩待) 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指出,提出)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4)举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发动) 众议举宠为督(推荐)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占)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9-
5求谏
-12-
5求谏
首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1)寻 虞世基等,寻亦诛死(不久)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
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顺,指天下太平)
(2)理 当窗理云鬓(梳理)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道理)
-8-
5求谏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惟君臣相遇(对待) (3)遇 进,与操遇于赤壁(遭遇)
-6-
5求谏
首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 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 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 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贞观政要》虽记载 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 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 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意 义的历史著作。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巩固辅导第五十一篇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巩固辅导第五十一篇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选修巩固辅导第五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工作组认真听取了幼儿家长的诉求,责成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多种措施,组织专家分析评估,依法对现场药品进行封存送检。

B、《我们看海去》由著名作家林海音创作,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代表作有《城南旧事》《城南旧影》等。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

D、当前,很多地方都兴起了修复中国传统文化书院的热潮,其目的之一在于,用国学中的精华部分启发90后,使这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能忘掉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C、“临川四梦”指元代剧作家汤显祖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

D、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短歌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建安十三年征伐孙权的前夕。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诗风。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五单元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五单元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李叔同,留学日本首演《茶花女》,揭开中国话剧史的序幕;又以音乐绘画,刷新故国视听。

他英姿翩翩,文采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

现代中国文化,正待从他脚下走出婉约清丽一途。

突然晴天霹雳,一代俊彦转眼变为苦行佛陀。

娇妻幼子,弃之不顾,琴弦俱断,色彩尽失,只换得芒鞋破钵、黄卷青灯。

李叔同失落了,飘然走出一位弘一法师,千古佛门又一传人。

(余秋雨《庙宇》)说,首先要谈他那著名的脍炙人口的偈:渐修”,否定禅定。

他提出:“佛性常清净来清净,没有尘埃沾染,从而否定求佛要有渐修即拂拭之功。

慧能这个主张标志着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场革新。

“言下即悟”“一闻便悟”来形容主体觉悟,这种觉悟生于主体所固有的明觉,并非由于主体以外的启示。

所佛经蕴含着极强的哲理,看似平淡的一句,却参透了人生的本质。

请选取你熟悉的一句佛经进行阐发,并说说你的理解。

[角度]花未全开月未圆。

示例:花开半时偏妍,花开全时浓烈;月圆是一种贪婪,月半是一丝惆怅。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未全,才是一种境界。

一条抛物线,当它爬至顶峰,接踵而至的,必是急剧俯冲的悲哀。

历史长河中的跌宕起伏也如此。

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巅峰之期,笑傲苍穹。

而唐朝随着遗留的诗篇,香消玉碎;清朝则背着丧权辱国的骂名,灰飞烟灭。

“全”若是一时之幸,“半”则为一生之福。

勿说人,且谈物。

那在艳阳下绚丽多彩的肥皂泡,随风轻扬。

那是大自然与人的杰作,人赋予其生命,阳光添其外衣,但它却是易碎之物。

你若吹得过胀,则其命不久矣,但你若吹得适宜,不至饱满,化为飞沫固然是不变的结局,可至少延长了它的生命,也延长了它的美丽。

正如清人李密庵所说:“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一、基础巩固1.下列“传”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便传顿法及衣A.世人尽传南能北秀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舍相如广成传舍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动词,传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1 经典原文 《坛经》两则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1 经典原文 《坛经》两则

人要用智慧面对现实,用创意解决问题,用清醒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禅正是一种心的训练课程,让每一个人更清醒、更有效地面对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心灵的生活变得紊乱、烦躁不安和茫然无措,佛理禅趣应是当代人诊治上述病疴的最好方剂。

佛理是一种生命的哲理,它是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对人类情绪的理智控制,对社会矛盾的理想化解;禅趣是一种高境界的情趣,一种生命的智慧、生活的指南、心灵的艺术。

佛理禅趣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生命的价值,提高生活的质量和人生的幸福指数。

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有儒、释、道三家。

释即佛教,它虽然是从域外传入的,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佛教有很强的文学性,有不少佛经主要就是通过故事宣传佛教思想的,这些故事往往情节生动、形象鲜明,除了带有宗教的意味外,还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思考其对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走近先贤大鉴禅师——慧能1.生平简介慧能(638~713),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

他在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学佛。

2.主要成就慧能的言行被其弟子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坛经》。

3.地位影响慧能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到极盛。

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背景呈现慧能被授为第六代祖师后,在南华寺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

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

◎国学链接[文学常识]中国佛书至尊——《坛经》《坛经》,又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南宋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阶段测评一(第二~四单元) Word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阶段测评一(第二~四单元) Word

阶段测评一(第二~四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已广为流传,其内涵主要是对贵族或执政者的专称,而较少涉及人格内容的道德意蕴。

如《尚书》卷十三说:“君子勤道,不作无益害有益。

"这里的“君子”,显然是执政者或贵族的代称。

到了春秋末期,通过孔子从不同侧面的反复解说和阐发,“君子"一词被赋予许多优秀道德的内涵,成为一种理想人格模式的称谓。

翻开《论语》,有关“君子”的论述俯拾即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等等。

这表明,孔子常在君子与小人的对举和比较中,肯定和褒扬君子是他心目中的道德高尚之人。

在《论语》里,孔子也数次提到“圣人”,但他明确对弟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这就是说,圣人难以看见,也难以企及,但君子能够见到,也可以并应该努力做到。

作为孔子精心勾勒和塑造的可望可即、可学可做的理想人格,君子形象在中华文化数千年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推崇。

《周易》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被张岱年等学者认为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涵的最佳概括。

《孟子》中“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论述,使君子人格的内蕴更加丰富,影响更加深远.值得注意的是,君子不仅是儒家着力打造和推举的理想人格形象,道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概念及其人格内涵也颇为认同.人们耳熟能详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就是《庄子·山木》中的名言。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坛经》两则 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坛经》两则 含解析

教学设计者基本信息姓名学校学科语文电话及邮箱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题《坛经》两则年级高二模块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科书版本人教版学习主题批判继承辩证扬弃:用心领悟《坛经》两则正确对待佛教文化1.教材及学情分析与整体设计思路立足新时代教育教学要求,践行“立德树人”育人要求,重视“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坛经》两则是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的一篇佛教经典课文,学生对其中的内容十分陌生,并且理解的难度也有些大,因之教学难度也相对较大,太浅不到位,太深则易过。

但是,学习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取向,对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文化自信都有着很积极很重要的正面意义。

所以我采用课前搜集整理印发资料供学生自学了解、课上抓死课文理解并适当拓展引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讨热情、对有难度的地方适当加以引导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本节课的设计。

2.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佛教知识、有趣的禅宗故事和生动的佛理禅趣,初步了解佛教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能准确断句、翻译、释词;能准确概括提炼每则故事的内容要点过程和方法:借鉴学生喜闻乐见的“唱响主题曲”和热播的“经典咏流传”等手段,树立学生传承经典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激发学生传承经典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情境创设、组队研究、反复诵读练断句、十问十答脱口秀、质疑研究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来了解知识、理解内涵、领悟道理、创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如何看待佛教文化及佛教传承能简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能联系现实或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一些禅理领悟其中包含的一般人生哲理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学习,更加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承经典,增强文化自信。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模块综合检测(一)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模块综合检测(一)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的继承,并且仍然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我们今天,依旧存在。

这也就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更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经过长期发展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指引。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拥有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测试:阶段检测一(一_五单元)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测试:阶段检测一(一_五单元)

阶段检测一(一~五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众妙.之门妙:微妙。

B.愿无伐.善伐:夸耀、炫耀。

C.弃君之命,不信.信:相信。

D.私存.《嘿记》之文存:心里怀着。

解析:A项,“妙”的意思是“奥妙”;C项,“信”的意思是“守信用”;D项,“存”的意思是“保存、收藏”。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就有道而.正焉敝之而.无憾B.甘其.食,美其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C.汝为.六代祖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D.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解析:A项,表目的,来/表转折,但;B项,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指示代词,“这”;C项,均为“是”;D项,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助词,表示停顿。

答案:C3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B1CD解析:A项,①形容词,舒适、安逸;②疑问代词,哪里。

B项,①动词,遗弃、抛弃;②动词,送给。

C项,①连词,然而;②代词,这样。

D项,均为名词,“处所,地方”。

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常无,欲以观其妙.②致中和,天地位.焉③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④提弥明死.之⑤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⑥然后能成其良直..⑦项伯杀人,臣活.之⑧一家仁.,一国兴仁⑨无诸己而后非.诸人⑩幸获两全.A.①⑥/③/④/⑤⑦/⑧⑩/②⑨B.①⑥/③/④⑤⑦/⑧⑩/②⑨C.①⑥③/④/⑤⑦/⑧⑩/②⑨D.①⑥③/④⑤⑦/⑧⑩/②⑨解析:①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④是动词的为动用法;⑤⑦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⑧⑩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②⑨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A5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①何以渐顿②何以利吾国③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④此世俗之所谓知也⑤见屈武侯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⑦敏于事而慎于言⑧德者,本也;财者,末也⑨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⑩其我之谓矣A.①②/③⑦/④⑥⑧⑩/⑤⑨B.①②⑩/③⑦⑨/④⑥⑧/⑤C.①②⑩/③⑦/④⑥⑧/⑤⑨2D.①②④⑩/③⑦/⑥⑧/⑤⑨解析:①②⑩是宾语前置;③⑦是介词结构后置;④⑥⑧是判断句;⑤⑨是被动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阶段检测一(一_五单元) 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阶段检测一(一_五单元) 含解析

阶段检测一(一~五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众妙.之门妙:微妙。

B.愿无伐.善伐:夸耀、炫耀。

C.弃君之命,不信.信:相信。

D.私存.《嘿记》之文存:心里怀着。

解析:A项,“妙”的意思是“奥妙”;C项,“信”的意思是“守信用”;D项,“存”的意思是“保存、收藏”。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就有道而.正焉敝之而.无憾B.甘其.食,美其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C.汝为.六代祖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D.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解析:A项,表目的,来/表转折,但;B项,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指示代词,“这”;C项,均为“是”;D项,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助词,表示停顿。

答案:C3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②沛公安在B ①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②使人遗赵王书C ①然世多趋邪而弃正②然后能成其良直D ①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②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解析:A项,①形容词,舒适、安逸;②疑问代词,哪里。

B项,①动词,遗弃、抛弃;②动词,送给。

C项,①连词,然而;②代词,这样。

D项,均为名词,“处所,地方”。

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常无,欲以观其妙.②致中和,天地位.焉③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④提弥明死.之⑤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⑥然后能成其良直..⑦项伯杀人,臣活.之⑧一家仁.,一国兴仁⑨无诸己而后非.诸人⑩幸获两全.A.①⑥/③/④/⑤⑦/⑧⑩/②⑨B.①⑥/③/④⑤⑦/⑧⑩/②⑨C.①⑥③/④/⑤⑦/⑧⑩/②⑨D.①⑥③/④⑤⑦/⑧⑩/②⑨解析:①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④是动词的为动用法;⑤⑦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⑧⑩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②⑨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百喻经》六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百喻经》六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得__道,即__便__断__食,或__经__七日,或______十五日, 有好处,于是就断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 徒______自困饿,____________无__益__于__道。__如彼 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就像那个 愚人,__以盐______美________故而空食之,致____令__口 愚人一样,以为盐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觉得味道 __爽,此亦__复尔。
5.(1)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鲜美 (2)名词作动词,喝水 (3)名词作动词,告诉 (4)动词作名词,出来的办法 6.(1)介词结构后置句 (2)省略句 (3)省略句 (4)被动句 (5)被动句 (6)被动句
课堂精研
文本探究 1.熟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条。你对《尝庵婆罗果》这则故事中的“买果 者”有何新认识? 思路提示:古人有语“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就是要我们能够见微知著,善于推理, 由此及彼。那买果人只要抽检几个果子,便可知好坏,而他却固执不变,可谓胶柱鼓瑟了。 更何况古人又倡言“通权达变”,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要善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所以说“买果者”是干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方得____一车,持来归____家。__诣____市____卖__之, 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
以其__贵故,卒__无__买者。经历____多__日,不能得售。 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
心____生__疲厌,以为苦恼。____________见_人_卖_炭,__ 心里感到很厌烦,把这当作了苦恼的事情。看见别人卖木炭,
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沉香水,:因即木沉质
坚硬,能沉于水,故名。长者子:年 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售:卖出去。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坛经》两则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坛经》两则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坛经》两则教学设计新宁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目的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达以及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2.了解«坛经»的言语特征,积聚常用的白话虚词和虚词。

3.批判地承袭佛教思想关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表示义。

教学重点1.看法佛教在中国的传达以及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2.批判地承袭佛教思想关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表示义。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991年,香港女演员庄文清在大屿山宝林寺出家为尼。

2021年,李娜毅然参与歌坛遁入佛门,法号为〝昌圣〞。

2021年陈晓旭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

谈谈自己对〝佛教〞的看法二、认知佛教禅宗导入激趣后,请先生谈谈对佛教禅宗的认知。

教员相机点拔补充:1.关于禅宗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宗教,禅宗是具有中国特征的佛教流派,它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自称〝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地下宣称以六祖慧能的身教为经,并以开坛立宗的方式命之为«坛经»。

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地下而耐久地称为〝经〞的佛教著作。

在历史的开展进程中,禅宗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围,而浸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范围以及理想生活的各个层面。

如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占统治位置的思想明理学受禅宗的影响就很深,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明心见理〞正是禅宗〝自心是佛〞、〝本心生万法〞、〝明心见性〞的翻版。

又如绘画,从唐宗到明的画坛,无论是表现方式还是创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禅熏陶的痕迹,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深远安静、超凡脱俗的意境。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原来的佛家用语,也了人们的习用语。

本世纪以来,带着西方恬静达观肉体的佛禅也走向了西方世界。

二次大战以后,禅更在英、德、法、美、等国失掉特别的开展。

西方接受禅的人,除了宗教集团外,还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希望用禅引导人们顺归兽性和自然;也有心思学家和肉体病理学家,把禅作为调理心思和治疗肉体病的方法之一。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模块综合检测(二)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模块综合检测(二)

模块综合检测(二)(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别于流行的以精英文化为大传统而以民间文化为小传统的文化传统划分,从中国文化自身特点出发,又有作为“道”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和作为“术”的中国文化的小传统这一新的划分。

如果说前者是指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释道的文化体系的话,那么,后者则为诸如中医、武术、气功、养生、堪舆乃至烹饪等的技术体系。

也正是从这一新的划分出发,才使中国文化大小传统之间以“辩证的滑转”取代了各执一端,并最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大小文化传统之观念。

一旦我们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对应于中国古代的“道”与“术”,二者的分别就彰明较著。

若加以概括,这种分别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形上与形下之别。

“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一出自《周易》的“道”的经典定义不仅颠扑不破,而且在中国的儒释道那里同样成立。

在儒家,“道”是作为“善端”的隐而未彰的属性;在佛家,“道”表现为《心经》一言以蔽之的“照见五蕴皆空”;在道家,“道”是老子所谓的“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状乎无形影。

与这种“道”的形上性不同,“术”指向形下性。

中国医术离不开医诊的“望闻问切”,中国武术离不开形体动作的一招一式,中国气功则离不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的人体“器官”之“器”。

其二,心灵与身体之别。

但凡中国文化的“道”都与心灵相关,从庄子的“心斋”到孟子的“尽心”,从佛教的“以心法起灭天地”到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无一不是其显例。

自是之故,才有了现代新儒家所谓“内在超越”论的推出。

相形之下,中国文化的“术”则大异其趣,它是地地道道的“身体的技术”。

中医是我们身体的治疗术,武术是我们身体的攻防术,气功是我们身体的养生术,而烹饪与我们身体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

其三,本体与工夫之别。

所谓本体是指“心识”上世界“是什么”的真理,所谓工夫则为我们身行上“如何作”的技能。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2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2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走近先贤天竺高僧——伽斯那、求那毗地1.生平简介伽斯那,又称僧伽斯、僧伽先,是五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

求那毗地,天竺人。

伽斯那的弟子。

南齐(479~502)译经僧。

他幼年出家,师事僧伽斯那。

聪慧强记,勤于讽习,所诵大小乘经二十余万言,兼学外典。

齐建元初到京师,执锡从徒,威仪端肃,王公贵族迭相供请。

2.主要成就伽斯那著有《百喻经》,永明十年求那毗地将其译为齐文。

◎背景呈现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

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深奥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

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稳定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国学链接譬喻释理的佛经——《百喻经》《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分上、下两卷,是古印度高僧伽斯那从《修多罗藏》十二部佛经中择取譬喻类的故事汇集而成的。

它是一部以寓言的方式来譬喻佛法义理的通俗读物。

1.“百”字的由来“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一是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

2.体例本书于十二部经中,属于譬喻一类,每篇都有喻和法两部分合成。

喻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法是本篇寓言所显示的教诫。

3.内容(1)动物寓言五篇,这五篇寓言将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读来新鲜有趣。

但这里动物们所比拟的人却并非睿智机敏的智人,而是愚痴乖戾、蠢笨无能的痴人。

(2)嘲讽痴人的故事九十三篇,占绝大多数,所摹画的全是些幽默可笑、滑稽荒诞的故事。

故事的戏剧性在于痴人自有一套愚人的思想方法和处世规则:所思所虑明明是谬误,却还自以为高明;所作所为虽极其粗憨迂阔,但他们干这些蠢事时却始终有一股认真劲儿。

作为局外人冷眼静观时,对他们的执着自不免或唏嘘嗟叹,或嗤之以鼻,但同时也必定会心有所悟。

2019-2020年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人教版巩固辅导三十三

2019-2020年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人教版巩固辅导三十三
②多起源说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学说
③但是科学事实应该战胜感情
④但是感情不应该凌驾于科学事实之上
⑤正如承认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无损于人类的尊严
⑥正如承认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无损于中国人的尊严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答案】:
【解析】:
下列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答案】:
【解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也是主旨句。
【答案】:
【解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反映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亡,百姓苦!
【答案】:
【解析】:
《曹刿论战》中“齐人三鼓”而鲁军才一鼓,这是彼竭我盈之时,这是发动反攻的时机,而追击的时机则是______,望其旗靡。发现这一时机的方法是______,登轼而望之。
【答案】:
【解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由于有了众多的遗传学证据,__ __。一些中国学者仍然坚持中国人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大概是出于“民族感情”。_ __。何况,承认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都是非洲人的后裔,无损于民族的尊严,_ __。
①单起源说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学说
【答案】:
【解析】:
《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或表明全文主要观点的句子是______,亦我所欲也,______,亦我所欲也,__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案】:
【解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潼关的险要,雄伟气势,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波涛如怒,______。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 5 《坛经》两则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 5 《坛经》两则

-4-
经典原文 5 《坛经》两则
-5-
5 《坛经》两则
首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慧能(638—713),俗姓卢,新州(今广东新会)人。家境贫寒,三岁丧 父,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 学佛出家。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弘忍为慧能讲 经并且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后来,六 祖慧能在广东南华寺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其间,韶州刺史韦璩 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
-14-
5 《坛经》两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1.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译文:你就是六代祖师了,这件袈裟就是信物,要代代传下去;本门 修行要“以心传心”,应当引导弟子自己领悟。 点评: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受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慧 能天资聪颖,能顿时领悟五祖传授的《金刚经》,由此得到了弘忍 大师的欣赏。弘忍大师把衣、法传给了慧能,并作了训诲。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 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 门秘籍”,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 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
-15-
5 《坛经》两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2.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译文:佛法只有一种,人领悟佛法有慢有快,领悟慢的,就采用渐悟 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 点评:“法即一种”所说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因 为众生的清静佛性一向为迷妄所覆盖,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显 露出来。但是由于人的领悟能力有迟有疾,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 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是说 要因材施法。实际上,法本身并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觉悟都是 刹那之间的事情,只是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 方式才有了不同。

2020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5单元 5 《坛经》两则课件PPT

2020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5单元 5 《坛经》两则课件PPT

《论积贮疏》 名词,本业、农业

臣闻《求谏木太之宗长十者思,疏必》固其 根 名 本词. , 草 木 的 根
栏目导航
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名 词 , 处 所
《坛经》认为禅者修禅的实践方法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无念”,即“于诸境上心不染”;“无相为体”, 即“于相而离相”,以把握诸法的体性;“无住为本”,即“于诸 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又主张顿悟说,认为“不悟即佛是众 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自心,顿见真如本性”。同
栏目导航
相当于“我”系 ,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动词,出现
栏目导航
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

介词,在
(5)于业于归臣.精其璧诚于身恐于.勤也见赵荒,欺《则于于..廉嬉耻王颇师而《蔺焉负进相赵学《如解师列《说》廉传》》颇介蔺介介词相 词词,如 ,,由列 对到于传 于》

介词,表被动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介词,比
栏目导航
第 3 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名词作动词,担任住持 ) 第 4 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何以渐顿?(宾语前置句) 译文:_为__什__么__会__有__渐__悟__和__顿__悟__的__区__别__呢__?_ (2)唤慧能堂内。(省略句) 译文:_五__祖__叫__慧__能__(到__)_佛__堂__里__。__
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并序》

名词,时间
(3)间草房屋屋八的九最间.小《单归位园 田居〈其一〉》 量词,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考查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A .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言下:一言之下,顿时B .若住此间,有人害汝住:停留C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见性,悟彻清净的佛性D .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利:锋利解析:选D 。

利:敏捷,聪明。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A. B.{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即一宗,人有南北见迟即渐,见疾即顿)C. D.{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法以心传心何以渐顿)解析:选C 。

A 项,第一个“即”为“即刻”;第二个“即”为“虽然”。

B 项,第一个“即”为“虽然”;第二个“即”为“就”。

C 项,两个“为”都是“做”。

D 项,第一个“以”为“介词,用”;第二个“以”与“何”组成“何以”即“以何”,意为“为什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3.A .五祖夜至三更B .自古传法,气如悬丝C .未知根本事由D .因此便立南北解析:选D 。

D 项中的“南北”与现代汉语中的“南北”含义不同,这里的“南北”指的是禅宗的“南宗”和“北宗”。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4.A .何以渐顿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 .《齐谐》者,志怪者也解析:选D 。

D 项为判断句,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慧能受法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

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五祖言:“慧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南能北秀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

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

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

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金刚经》 说:解说B.便传顿法及衣衣:衣服C.未知根本事由事由:原因,根源D.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宗:宗派解析:选B。

衣:法衣,袈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便传顿法及衣②及其壮也,血气方刚)B.{①法以心传心②为之斗斛以量之)C.{①世人尽传南能北秀②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D.{①故名渐顿②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解析:选D。

D项都是“因此”的意思。

A项,①连词,以及;②介词,等到。

B项,①介词,用;②连词,来,表目的。

C项,①副词,都;②动词,吃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

B.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怕别人害他,所以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密授《金刚经》。

C.第二段文字指出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上南能和北秀的师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但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二者略有不同。

D.“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法即一种”中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

解析:选C。

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译文: (2)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译文: 答案:(1)自古以来,传授佛法是很危险的事情!(2)佛法本身虽然没有顿、渐之分,但是人的根器有敏捷和迟钝的区别,所以才有渐、顿之别。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慧能拜师慧能慈父,本官范阳,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

慧能幼少,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

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忽有一客买柴,遂令慧能送至于官店。

客将柴去,慧能得钱。

却向门前,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

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客答曰:“我于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见今在彼,门人有千余众。

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

”慧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

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

”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僚,若堪作佛!”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大师欲更再共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

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

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

(节选自《坛经》卷二)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却向门前 却:回头B.从何处来持此经典持:拿来C.慧能闻说,宿业有缘宿:准备D.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发:安排解析:选C。

C项,“宿”的意思是“平素,一向”。

10.将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慧能对佛法具有悟性的一项是( )①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

②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

③慧能闻说,宿业有缘。

④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

⑤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⑥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⑥解析:选A。

②是描述弘忍大师的。

④是慧能请求弘忍传授佛法的,只能显示其学佛法的热情,不能表现其悟性。

所以排除②④两句,可得答案为A项。

11.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慧能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

一天,他给一位客人送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

B.弘忍和尚曾在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向百姓布道讲法,手里只拿着一卷《金刚经》,当时随从的弟子们有一千多人。

可见当时传法的盛况。

C.弘忍问慧能是何地人来干何事,慧能答道是岭南人,特地远道求见只是想求成佛之理。

弘忍认为穷乡僻壤的野蛮人,没有资格学法成佛。

D.慧能一番人分南北,而佛性不分南北,人分尊卑,但佛性不分尊卑的话,使弘忍十分震惊,于是弘忍迫不得已留下慧能在寺院做粗活。

解析:选D。

D项,“迫不得已”理解错误。

原文为“大师欲更再共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

12.把文中画横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译文: (2)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

译文: 解析:(1)句中“乃”“持”是翻译的重点,同时注意疑问语气。

(2)句中“行者”不同于现代汉语,“踏碓八余月”也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

答案:(1)于是慧能向那人询问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拿到这部佛经的?”(2)当时(弘忍大师身边)正好有一个还没有剃发的出家人,于是大师派遣慧能跟随那人到了碓房,干了八个多月踏杵舂米的活儿。

翻译文言句子技巧1.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

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2.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慧能的父亲,原来在范阳做官,被贬官后又遭流放,到了岭南,成了新州的普通百姓。

慧能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去世了,孤儿寡母,辗转迁徙来到南海。

过着艰辛贫穷的日子,在集市上靠卖柴为生。

有一天,忽然有一位客官买了慧能的柴草,于是让慧能把柴草送到客官所在的旅店去。

到了客店,客官把柴草搬走,把钱给了慧能。

慧能转身往门前走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人在读《金刚经》,慧能一听那人读的,心里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于是慧能向那人询问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拿到这部佛经的?”那人回答说:“我在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礼拜了五祖弘忍和尚,现在他还在那里,弟子们有一千多人。

我在那里看见弘忍大师向百姓布道讲法,手里只拿着一卷《金刚经》,就能够‘见性成佛’,透彻人心。

”慧能听说了这件事情后,认为自己平素就与佛教有缘,就立即告别了母亲,前往黄梅冯墓山,去礼拜五祖弘忍和尚。

弘忍和尚问慧能说:“你是何方人氏,到这座山上来向我礼拜?你现在到我这儿来想要点什么?”慧能回答说:“弟子我是岭南人,新州的百姓,今天特意从远方来礼拜大师您,我不要求您给我别的东西,只求您给我传授佛法。

”弘忍大师于是责问慧能说:“你是岭南人,又是蛮夷之族,你怎么能让我传授佛法给你!”慧能回答说:“人是有南方北方的区分,但对佛法的觉性却不分南北;蛮夷之人的身份当然和大师您不一样,但对佛法的觉性能有什么差别呢?”弘忍大师想再与慧能谈论一会儿,发现有许多弟子在旁边,弘忍大师就不再说什么了。

于是安排慧能让他跟随其他弟子去干活儿。

当时(弘忍大师身边)正好有一个还没有剃发的出家人,于是大师派遣慧能跟随那人到了碓房,干了八个多月踏杵舂米的活儿。

四、语言表达1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内容。

(不超过20个字)新华网大连1月28日电 旅顺博物馆28日首次向学术界公开了散失50多年重新发现的馆藏“旅博本”敦煌写本《坛经》全部内容。

《坛经》全名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是佛教里唯一一部由中国人写的被尊崇为经的佛书。

旅顺博物馆馆长郭富纯告诉记者,《坛经》是禅宗最重要的文献典籍,20世纪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的敦煌写本《坛经》是现存《坛经》最早的写本。

从目前散存于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看,敦煌写本《坛经》共有同一系统的5个写本,其中“旅博本”敦煌写本《坛经》是发现最早(1912年)、公布最早(1920年)的,但从未公开过全部内容。

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敦煌写本《坛经》在该馆收藏了近90年,被学术界称为“旅博本”。

20世纪50年代,因文物整理的原因散失。

2009年12月,旅顺博物馆在整理文物时重新发现了这本《坛经》。

答: 解析:新闻压缩类的题目,在解答时应首先确定新闻陈述的对象,再根据与其相关的主要事件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旅博本”敦煌写本《坛经》首次公开。

14.阅读下面一则禅语故事,写出感悟。

(100字以内)良宽禅师除弘法外,平常就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里,生活过得非常简单。

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庐,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和悦地对双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地说:“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感悟: 答案:“美丽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本性,每一个人本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假如能识得自家宝藏,何用偷窃他物?禅师惋惜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诉天下众生,人人都有佛性至宝,何必沦为窃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