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与抽样调查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共21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共21张PPT)

2.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叫抽样调查
在调查中,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引入 了几个概念:
(1)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 总体。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 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 这个 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 样本 容量。
3.样本容量无单位.
练习
练习1
练 下列调查中,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方式更合适? 习 1.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抽样调查 2 2.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普查
3.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抽样调查
4.一批电视机的寿命; 抽样调查
5.了解初一一班同学乘公交车时是否主动让座的情况;普查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在上一节中,我们曾对全班同学的节水意识进
行了调查,像这种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
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你能用普查方法调查下列信息吗?
(1)全国中学生的身高 (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3)一批电视的寿命。
当总体中个体数目太多,或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 所有个体行普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
例如: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 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 该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
个体: 每一名学生的体重.
注意: 1.样本是指表示事物
样本: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
某一特征的数据,注
样本容量: 50
意调查的项目. 2.只有抽样调查,才有
样本和样本容量。
不可靠,样本太小,不具有代表性.
(1)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样本是什么?样本容量是多 少? (2)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视力差异,为了保证样本有较 好的代表性,在(1)的条件下,各年级分别应调查多少人? 将结果填写在上面的表中; (3)如果要从其中的一个班50名学生中抽取5人进行调查, 请设计一个抽样方案,保证每人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 解:(1)样本是3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容量是300 (2)如上表所示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对50名学生按1~50分 别进行编号,并将号码写在50张卡片上,把卡片装在一 个盒子中,均匀混合后,从中随机抽取5张卡片,得到5 个号码,选出对应这5个号码的学生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6.2 《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6.2 《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

A.4个
B.3个
C.2个Βιβλιοθήκη D.1个10.为了了解2015年昆明市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 成绩,从中随机抽取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2015年昆明市九年级学生是总体 B.每一名九年级学生是个体 C.1000名九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1000
11.为了考查某校九年级800名学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从 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100是( C )
5.要调查城区九年级8000名学生了解禁毒知识的情况,下 列调查方式最合适的是( D )
A.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女生 B.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男生 C.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学生 D.在城区8000名九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50名学生
6.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C ) A.要了解某市百万居民的生活状况,采取普查方式 B.要保证“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完 美对接,对其零部件的检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C.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 D.要了解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
(4)如果在该市一家商场检查了2辆电动自行车发现有1辆不 合格,即合格率为50%,是否可以由此断定该晚报上的那则新 闻是虚假新闻?为什么?
17.(1)因为本市电动自行车合格率为82%是对全市电动自行车 的质量分析,所以不能说明该市所有品牌的电动自行车的合 格率均为82%
(2)抽样调查.因为全市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很多,对其进行普 查会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是不科学的
7.某年河池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考生人数约为3.2万名, 从中抽取3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在本次调查中, 样本指的是( ) A
A.3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课件

课堂练习
5.为调查某大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 是( C ) A.企业男员工 B.企业年满50岁及以上员工 C.用企业人员名册,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员工 D.企业新进员工
课堂练习
6.下列调查中,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D ) A.了解全校同学对课程的喜欢情况,对某班男同学进行调查 B.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你们班同学进行调查 C.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 D.了解观众对所看电影的评价情况,对座号是奇数号的观众进行调查
新知讲解
例如,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 查. 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的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 一个公民的年龄.
新知讲解
想一想 你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下面的信息吗?你准备如何调查?与同伴进行 交流. (1)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 (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3)一批电视机的寿命.
小颖一组在医院调查 了 100 名老年病人, 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 数如图所示.
新知讲解
议一议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
小亮一组调查了 10 名 老年邻居,他们一年 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 所示.
新知讲解
【合作交流】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 ?与同伴进行交流.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 10% 的老年人, 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 3 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总体是: 500名考生的升学考试数学成绩 . 个体是: 每一名考生的升学考试数学成绩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一. 教材分析《普查与抽样调查》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了解不同调查方式适用的场合。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两种调查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生活中的数据和统计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调查方式。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和联系。

3.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数据。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想知道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情况,你会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实例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普查和抽样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实例的呈现,引导学生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例如: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身高调查,或者对一组数据进行抽样调查。

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和应用。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判断一些实际问题应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并解释原因。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一. 教材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了解不同调查方式的选择。

通过学习本节课,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对于调查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还不清楚。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调查过程和方法的认知不足,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选择。

2.难点: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讲授法: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选择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际调查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调查数据。

2.设计好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3.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如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可以采用全面调查(普查),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种调查方式。

2.呈现(10分钟)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区别。

普查是对全体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数据全面,但工作量大;抽样调查是针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数据较为近似,但工作量相对较小。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讨论如何进行普查或抽样调查,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件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件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
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解析:A选项,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是精确度要 求高的调查,适合用普查;B,C,D选项,了解一批灯泡的 使用寿命,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 否含有防腐剂,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故 不适合用普查.
基础巩固题
3.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10台进行试验, 对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每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是个体 B. 一批电视机是总体 C. 10台电视机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10台是样本容量
课堂检测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基础巩固题
4. 2018年某区有15000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考察他们的数学考 试情况,评卷人从中抽取了8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那 么下列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 B )
《文学文摘》的事例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 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
巩固练习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要调查我校七年级学生周日的睡眠时间,选取调查对象 最合适的是( D ) A.选取50名男生. B.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 C.选取50名女生. D.随机选取50名七年级学生.
连接中考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A. 在可疑区域搜马航失事飞机MH370残骸
B. 乘飞机时,机场对旅客的行李安全检查
C. 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您最喜欢的节目” 网上调查 D. 调查我们班全体同学的体重情况
探究新知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知识点 2 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
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 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2普查和抽样调查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2普查和抽样调查优质教案

6.2普查和抽样检查课题普查和抽样检查知识与技术课型新授第1课时1. 认识并掌握:普查、抽样检查、整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观点.2.在检查中,会选择合理的检查方式过程与方法 1. 初步经历数据的采集、办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办理能力.2.经过数据采集的学习,培育学生应用、剖析、教课目的判断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 1. 经过小组合作检查研究, 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观理问题的能力 .2.经过解决身旁的实质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3.培育学生热爱劳动,敬爱父亲母亲的优秀道德及行为习惯 .1.掌握普查与抽样检查的差别与联系.教课要点2.掌握整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一种检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检查,并教课难点能说明原因 .2.应企图识的培育,设计方案 .教与学策略课前准备指引发现、激趣诱思、探究考证、合理运用、察看感悟、独立思虑、合作沟通、自主建立。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情形式、主动性、协作式等策略多媒体课件(教具、活动准备等)教课步骤教学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师]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老师口父亲母亲吗?下学回家后能否帮父亲母亲做述,学生思虑交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们以为家流后回答务活都包含什么?你常在家干什一、创建情么?[生]睁开调境,导出问[师]每位同学统计一下你每查,采集班里所有题周干家务活大概有多长时间?同学每周干家务活[师]要想认识你在家干家务的时间. 求出班里活时间多少相关于你们班其余同学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睁开哪务活的均匀数、中些检查工作?位数、众数,经过[师生共同议论小结]比较、剖析便可了解自己在班内所处的地点和水平 .学生比较课本1、请同学们自学以下概自学这 3 个观点。

二. 归纳概念,而后进行沟通。

而后反串解说自己念, 探究交⑴普查:为了必定目的而的见解。

流对观察对象进行的全面检查,称为普查 .⑵整体:此中所要观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整体 .⑶个体:构成整体的每个观察对象称为个体2、想想[师]睁开检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学生疏小3、师生共同商讨小结以下:组议论并沟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下手,向学生供给现实风趣的生活中的数学,联合中考合理的创建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惹起学生兴趣。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课一练附答案: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课一练附答案: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一、选择题(共15小题)1. 为了解某县八年级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对于这个问题,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名学生是总体B. 每个学生是个体C. 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D. 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2. 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的是A.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B. 一批电视的寿命C. 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D. 某班每一位同学的体育达标情况3. 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 调查涪陵电视台节目《晚间播报》的收视率B. 调查涪陵市民对皮影表演艺术的喜爱程度C. 调查涪陵城区居民对“武陵山大裂谷”的知晓率D. 调查我国首艘宇宙飞船“天舟一号”的零部件质量4. 以下调查中,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①为了了解全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意见,学校向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②为了了解初中生上网情况,某市团委对所初中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③某班学生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④为了了解全班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号为奇数的学生进行调查.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②③5. 某市有名学生参加考试,为了了解考试情况,从中抽取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有下列三种说法:①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②名考生是总体;③样本容量是.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 种B. 种C. 种D. 种6. 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A. B. 被抽取的名学生C. 名学生的体重D. 被抽取的名学生的体重7. 为了解学校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调查了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正确的是A. 名学生是总体B. 每个学生是个体C. 该调查的方式是普查D. 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8. 今年我市有万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 个B. 个C. 个D. 个9.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较合理的是A. 在公园调查了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B. 在医院调查了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 调查了名小区内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10. 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 对某地区现有的名百岁以上老人睡眠时间的调查B. 对“神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前零部件质量情况的调查C. 对某校九年级三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D. 对市场上某一品牌电脑使用寿命的调查11. 下列样本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是A. 利用某地七月份的日平均气温估计当地全年的日平均气温B. 为了解我国居民的年平均阅读时间,从大学生中随机抽取万人进行抽查C. 调查某校七()班学生的身高,来估计该校全体学生的身高D. 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袋进行检验12. 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A. 对全班同学体能测试达标情况的调查B. 对嘉陵江水域水流污染情况的调查C. 对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的检查D. 对奥运会参赛者是否服用了兴奋剂的检查13.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A. 名学生B. 所抽取的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C. 名学生D. 每一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14. 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 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 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C. 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 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15. 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台电视机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是A. 个体B. 总体C. 样本的容量D. 总体的一个样本二、填空题(共8小题)16. 英语科代表为了检查一位同学默写的英语单词是否准确,就从中选了三行进行检查,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他的这种抽样调查方法.(填“合适”或“不合适”)17. 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已知本厂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量占.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理由是.18. 小芳从编号为的总体中抽取个个体组成一个样本,编号依次是:,,,,,,,,,,你认为她选取的这个样本随机性.(填“具有”或“不具有”)19. 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种调查适合用.(填全面调查或者抽样调查)20. 为了解某校学生一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调查了其中名学生一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样本是.21. 要调查下面的问题:①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②调查你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③调查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④调查某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其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填写相应的序号).22. 小明为了统计自己家的月平均用电量,做了如下记录并制成了表格,通过计算分析小明得出一个结论:小明家的月平均用电量为千瓦时.请判断小明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并且说明理由.23. 为了筹备年级联欢会,某学生负责人从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名同学,关于喜欢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样本是,样本的容量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24. 下列调查中,哪些用的是普查方式,哪些用的是抽样调查方式?()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出版社审查书稿中错别字的个数;()调查全省全民健身情况.25. 下列抽样调查中,结果能否较准确地反映总体的情况,为什么?(1)某商场为了了解月份的营业情况,从月日开始连续调查了天的营业情况;(2)某公司为了了解自己产品的普及率,在市区某火车站对名流动人员进行调查分析.26. 下列抽样调查中所选的样本合适吗?(1)张老师为了解全班名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情况,抽查了名学生进行检查;(2)为了解我国中学多媒体的普及情况,在北京市做了抽样调查.27. 调查作业:了解你所在学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小华、小娜和小阳三位同学在同一所学校上学,该学校共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个班,每个班的人数在之间.为了了解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他们各自设计了如下的调查方案:小华:我准备给全校每个班都发一份问卷,由班长填写完成.小娜:我准备把问卷发送到随机抽取的某个班的家长微信群里,通过网络提交完成.小阳:我准备给每个班学号分别为,,,,的同学各发一份问卷,填写完成.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小华、小娜和小阳三人中,哪一位同学的调查方案能较好的获得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并简要说明其他两位同学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28. 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1)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2)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答案1. D2. D 【解析】A、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人数多,范围广,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一批电视机的寿命,普查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C、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人数多,范围广,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某班每一位同学的体育达标情况,人数较少,采用普查,故此选项正确.3. D4. A 【解析】①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意见调查很重要,且全校学生样本量不大,可进行普查;②因为所初中学校的学生样本量巨大,故而抽查;③全班同学每个人的意见都很重要,故而采用普查;④只是对学号为奇数的学生调查,故而为抽查.5. B6. C7. D8. C9. D 【解析】A、在公园调查了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抽查的都是锻炼的老人,没有代表性,故A错误;B、在医院调查了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抽查的都是不健康的老人,没有代表性,故B错误;C、调查了名小区内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调查没有广泛性,故C错误;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有广泛性、代表性,故D正确.10. D11. D12. B13. B14. D15. C16. 合适17. 不可靠,抽样不具有代表性18. 不具有19. 抽样调查20. 某校学生一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其中名学生一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21. ②④22. 不合理,样本数据不具有代表性(例:夏季高峰用电量大不能代表年平均用电量)23. 名学生喜欢吃哪种水果的情况,被抽取的名学生喜欢吃哪种水果的情况,24. ()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出版社审查书稿中错别字的个数,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应选择普查方式.()调查全省全民健身情况,因工作量较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所以()()适合用抽样调查方式;()适合用普查方式.25. (1)不能.月日日是国庆假期,商品卖出的多.(2)不能.流动人口远远少于固定人口.26. (1)抽样较少,不能反映出全班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情况,所以样本不合适.(2)样本的抽取具有片面性,所以样本不合适.27. 小阳的调查方案较好.小华的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较小;小娜的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样本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28. (1)总体:这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个体:这批电视机中每一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样本:被抽取的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样本容量:.(2)总体:该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个体:该校七年级每个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样本:被抽取的名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样本容量:.。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6.2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课题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单元第六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七学习目标1. 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2. 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3.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4.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进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难点明确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会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教师以“生活中数学”为情境引入: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过了一会儿,孩子高兴地跑回来.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因为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思考:儿子买鸡蛋的方法合适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通过思考引入本课: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生生活中数学,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儿子的做法对不对”。

从而引入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师以“生活中数学”为载体,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一个样本。

上页的三个问题也都适合抽样调查。

做一做:例1 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较合适?(1)了解中秋节期间市场上出售的月饼的质量情况;(2)了解一个电脑培训班学员的学习成绩是否都达到了预定培训目标;(3)研究全省初中毕业生解答中考数学试卷的情况;(4)了解图书市场上数学教辅用书的销售情况.解:(1)抽样调查;(2)全面调查;(3)抽样调查;(4)抽样调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3、出示课件做一做: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理由.1、调查一篇文章中的错别字. ( )2、调查你们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视力.( )3、一批彩电的质量情况.( )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普查和抽样调查-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普查和抽样调查-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8000×
= (人),

故答案为:3200.
6.某区有6000名学生参加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竞
赛,为了了解本次竞赛成绩分布情况,竞赛组委会从中随机
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都是整数)作为样本,绘制成频
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请根据提供的信息估计该区本次竞赛成
绩在89.5分—99.5分的学生大约有 _____名.
放回水库中,一周后,李老板又捞取300条鲢鱼,数一数带


红色记号的鱼有3条,由此依题意得 :
=



∴x=20000,
∴估计出该水库中鲢鱼约有20000条.
故答案为:20000.
8.经调查,我区高中学生上学所用的交通方式中,选择
“电瓶车”、“自行车”、“其他”的比例为5:2:5,若
该校学生有600人,则选择“电瓶车”的学生人数是
D.调查我市冷饮市场雪糕质量情况
【详解】A.要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适合用抽
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B.要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由于调查的范围不大,
故适合用普查的方式,故本选项正确;
C.要了解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收视率,由于范围较
大,故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新课导入
讲授新课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会选择
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2、明确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会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
案;
导入新课
如果想调查我们班同学的体能测试的情况

2017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普查和抽样调查

2017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普查和抽样调查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了解很多人或事物的情况?”(如了解班级同学的喜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奥秘。
2017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普查和抽样调查
一、教学内容
2017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的概念与特点
2.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3.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对比
4.抽样调查的简单方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5.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
6.案例分析: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研究
(例题:调查本班学生的身高、体重情况,比较不同调查方法的优缺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的素养。
2.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统计思维,能够理解并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素养。
3.培养学生具备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调查成果,提升表达与沟通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具体到实际操作和应用时,还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调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例如,通过比较学校举行的全校运动会和班级小范围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
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概率抽样时显得有些吃力。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我采用了图示和实物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过程。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2普查和抽样调查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2普查和抽样调查优秀教案

6.2普查和抽样检查1.认识普查、抽样检查的观点并能划分普查和抽样检查.2.认识整体、个体、样本的观点及简单的抽样检查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小号同学为了预计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镇的人口和全镇七年级学生人数做了检查:全镇人口约 3 万,七年级学生人数为200.全市人口约60 万,由此推测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约为4000,但市教育局供给的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为6000,与预计有很大误差,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合作研究研究点一:检查方式的选择(内江中考)以下检查中,①调査本班同学的视力;②检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9 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零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 .此中适合采纳抽样检查的是()A.①B.②C.③D.④分析:① 中,因为观察对象数目较少,能够采纳普查方式;② 中,观察对象拥有损坏性,宜采纳抽样检查;③ 中,要保证“神州9号” 的成功发射,一定做到十拿九稳,所以要对其零零件进行普查;④中,为了保证每个游客的安全,一定对所有乘客进行安检,即普查.故选 B.方法总结:普查和抽样检查是两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在检查实质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巧办理,既要考虑问题自己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以下检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A.认识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B.认识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C.认识长江中鱼的种类D.认识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了解率分析: A 中认识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假如普查,所有炮弹都报废,这样就失掉了实质意义,故此选项错误; B 中认识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的检查因为普查工作量大,适合抽样检查,故此选项错误; C 中认识长江中鱼的种类的检查,因为数目众多,没法进行普查,适合抽样检查,故此选项错误; D 中认识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 的了解率的检查,合用于普查,人数确立,普查正确,故此选项正确.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观察了普查和抽样检查的差别,选择普查仍是抽样检查要依据所要观察的对象的特色灵巧采纳.一般来说,关于拥有损坏性的检查没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检查,关于精准要求较高的检查,事关重要的检查常常采纳普查 .研究点二:整体、个体、样本从中抽取(巴中中考)今年我市有 4 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认识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 2000 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剖析,在这个问题中,以下说法:①这 4 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整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 名考生是整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此中说法正确的有()A.4 个B.3 个C.2 个D.1 个分析:这 4 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整体;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2000 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整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故正确的选项是①④ .应选C.方法总结:( 1)整体、个体、样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的个体组成了整体,样本取自于整体,所以,样本是整体的一部分,没有个体就没有整体;( 2)在整体、个体、样本中所提到的观察对象都是问题中的数目指标,是“量”而不是“物”.为了认识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检查了500 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检查中的样本是()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取的500 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 学生D.500分析:本项检查中的观察对象是“ 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 ,所以样本是“ 从中抽取的 500 名学生的肺活量” .应选B项.方法总结:在剖析整体、个体和样本时,必定要认真领会“ 观察对象” 的含义,否则简单出现误选C的错误.研究点三:样本的选用为了认识学校大门出口处每日在学校下学时段的车流量,以帮助学生安全离校,有下边几个样原来统计大门出口处在学校下学时段的车流量,样本选用适合的是()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B.以整年每天为样本C.选用每周礼拜日为样本D.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选两周作为样本分析:选项 A 样本容量太小,不拥有宽泛性;选项 B 抽取样本难度过大,没有必需性;选项 C 样本不拥有代表性;选项 D 对个体进行分类按比率随机抽取样本.样本拥有代表性,切合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应选 D.方法总结:展开检查前,第一要认真检查整体中的每个个体能否都有可能成为检查对象,样本要防止遗漏某一个集体,使样本在整体中拥有宽泛性和代表性,其次样本容量应足够多 .判断下边抽样检查选用样本的方法能否适合:( 1)检查某啤酒厂马上出厂的啤酒质量状况,先随机抽取若干箱(捆),再在抽取的每箱(捆)中,随机抽取1~ 2 瓶检查;(2)经过网上问卷检查方式,认识百姓对央视春节晚会的评论;(3)检查某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状况,在该市每所小学的每个班级选用一名学生,进行问卷检查;( 4)教育部为了检查中小学乱收费状况,检查了某市所有中小学生.分析:本题应看样本能否为简单随机样本,能否拥有代表性.解:(1)适合,这是一种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为简单随机样本.(2)不适合,我国乡村人口众多,多半农民是不上网的,所以检查的对象在整体中不拥有代表性 .(3)不适合,选用的样本中个体太少.( 4)不适合,样本固然足够大,但遗漏了其余城市里的这些集体,应在全国范围内分层选用样本,除了上述原由外,每班的学生所有作为样本是没有必需的.方法总结:判断选用样本的方法能否适合,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选用的样本能否拥有代表性;(2)选用的样本各层都要有,各层能否有遗漏;(3)用整体随机抽样的,要看所选集体可否代表整体.三、板书设计普查的观点普查整体的观点个体的观点普查与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观点抽样样本的观点检查样本应拥有代表性和宽泛性教课过程中,重申学生自主研究与合作沟通,经历采集、加工、整理等思想过程,培育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剖析问题、办理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七年级上《6.2普查与抽样调查》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七年级上《6.2普查与抽样调查》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2节普查和抽样调查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在2008年的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0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的方式是普查B.本地区约有15%的成年人吸烟C.样本是150个吸烟的成年人D.本地区只有850个成年人不吸烟答案:B解析:解答:调查的方式是抽查,所以A错误;样本是1000个成年人的抽烟情况,所以C,D错误;抽烟的成年人所占的比例约是:1501000=15%,所以B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调查的情况可以判断是抽查,根据样本与总体的关系进行判断.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以及总体与样本的关系.2.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A.为制作校服,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B.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视力情况C.了解一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D.了解我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答案:A解析:解答:A.人数不多,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所以A正确;B.人数较多,结果的实际意义不大,因而不适用普查方式,所以B错误;C.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因而不适用普查方式,所以C错误;D.人数较多,结果的实际意义不大,因而不适用普查方式,所以D错误.故选:A.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选用普查.3.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C.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答案:C解析:解答:A.要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应随机抽查一部分市民,只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具有片面性;B.要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应从全校中随机抽查部分学生,不能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调查,不具有代表性;C.要保证“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是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D.要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范围广,宜采用抽查方式.故选:C.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作出判断.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选用普查.4.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某班同学立定跳远的情况B.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C.了解某种品牌奶粉中含三聚氰胺的百分比D.了解全国青少年喜欢的电视节目答案:A解析:解答:A.了解某班同学立定跳远的情况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故适合用全面调查;B.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适合用抽样调查;C.了解某种品牌奶粉中含三聚氰胺的百分比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适合用抽样调查;D.了解全国青少年喜欢的电视节目普查的难度较大,适合用抽样调查.故选:A.分析:分别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适宜的条件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解答.此题考查的是普查与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为了解全市1600多万民众的身体健康状况,从中任意抽取1000人进行调查,在这个问题中,这1000人的身体状况是()A.总体B.个体C.样本D.样本容量答案:C解析:解答:A.总体是全市1600多万民众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全体,错误;B.个体是所抽取的1000人中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错误;C.样本是所抽取的这1000人的身体状况,正确;D.样本容量是1000,错误.故选:C.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在这个问题中,这1000人的身体状况是样本.正确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今年我市有4万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C解析:解答: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因此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7.为了了解某校300名初三学生的睡眠时间,从中抽取3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0名学生是总体B.300是样本容量C.30名学生是抽取的一个样本D.30是样本的容量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中总体是某校300名初三学生的睡眠时间,样本是抽取的3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因此样本的容量是30.所以A,B,C都错,D对.故选:D.分析:样本的容量指一个样本所含个体的数目,即抽取学生的数量是样本的容量,不带单位.掌握总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的概念.8.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A.400名学生的体重B.被抽取的50名学生C.400名学生D.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题考查的对象是某校初三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所以总体是400名学生的体重.故选: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确定总体.解此类题需要注意“考查对象实际应是表示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而非考查的事物”,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9.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A.利用当地的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估计当地全年的日最高气温B.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C.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田的产量估水稻的实际产量D.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答案:D解析:解答:A.利用当地的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估计当地全年的日最高气温,不具代表性,所以此选项错误;B.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不具代表性,所以此选项错误;C.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田的产量估水稻的实际产量,不具代表性,所以此选项错误;D.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具有代表性,所以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可靠性,分别分析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的可靠性,利用抽样必须全面进而得出是解题关键.10.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A.甲同学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答案:A解析:解答:∵要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由于2分钟远远大于10秒钟,∴甲同学建议测量的根据代表性,误差更小些;∴选甲同学的方案.故选:A.分析: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大于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根据样本容量越大,越具有代表性进行解答.选此类题的方案时,注意样本容量越大越具有代表性.11.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①小芳为了知道烤箱中所烤的面包是否熟了,取出一小块品尝;②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向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③小琪为了了解北京市2005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5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向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解答:①和④的抽样调查符合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标准,是较科学的;②要了解初中三个年级的情况,一个年级的学生不具代表性,不科学;③一年中不同季节气温变化是很大的,调查时只选了一天的情况,调查的对象太少,缺乏代表性,也不符合广泛性.故选:C.分析:抽样调查只考查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但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1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解析:解答:采用抽样调查,必须使样本具有代表性.选项A 、B 、C 都比较特殊,不具有代表性.选项D 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可以代表这个学校的每日运动量,因而收集的数据是正确的.故选:D .分析:采用抽样调查,所调查的对象都有被抽到的机会.注意抽样调查的样本一定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13.为了让人们感受丢弃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某班环保小组的6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中一个月内丢弃废电池的数量,结果如下(单位:个):7,5,6,4,8,6,如果该班有45名学生,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该月全班同学各家总共丢弃废旧电池的数量约为( )A .180B .225C .270D .315答案:C解析:解答:估计本周全班同学各家总共丢弃废电池的数量为:7564866+++++×45=270. 故选:C .分析:先求出6名同学家丢弃废电池的平均数量作为全班学生家的平均数量,然后乘以总人数45即可解答.此题主要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生产中遇到的估算产量问题,通常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14.某校七年级共320名学生参加数学测试,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其中15名学生成绩达到优秀,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测试中达到优秀的人数大约有( )A .50人B .64人C .90人D .96人答案:D解析:解答: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共有15名学生成绩达到优秀, ∴样本优秀率为:15÷50=30%,又∵某校七年级共320名学生参加数学测试,∴该校七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测试中达到优秀的人数为:320×30%=96人.故选:D .分析:随机抽取的50名学生的成绩是一个样本,可以用这个样本的优秀率去估计总体的优秀率,从而求得该校七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测试中达到优秀的人数.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般来说,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容量越大,对总体的估计就越精确.15.为调查某校15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调查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估算出该校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共有()A.1200名B.450名C.400名D.300名答案:D解析:解答:∵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占1-10%-5%-35%-30%=20%,该校共1500名学生,∴该校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共有1500×20%=300(名),故选:D.分析:先求出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百分比,再乘以总人数,得到答案.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关键是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出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二、填空题16.为了了解一批圆珠笔心的使用寿命,宜采用方式进行调查;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宜采用方式进行调查.答案:抽样调查|普查解析:解答:了解一批圆珠笔心的使用寿命,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而不能将整批圆珠笔心全部用于实验,所以填抽样调查;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调查范围小,实施全面调查简便易行,且又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所以填普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普查.分析:要选择调查方式,需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应选择抽样调查.17.一个样本,各个数据的和为515,如果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5,那么这个样本的容量是__答案:103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得:样本的容量是:515÷5=103.故答案为:103.分析:样本的容量=样本中各个数据的和÷样本的平均数,根据这个关系就可以求解.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目,没有单位,一般是用样本中各个数据的和÷样本的平均数,可以求得样本的容量.18.某商场在“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万元,由此推算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15×31=465(万元),你认为这样推断是否合理?答:(填“合理”或“不合理”)答案:不合理解析:解答:不合理,因为抽样不具有代表性.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抽样调查时抽查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数目不能太少.19.为了估算湖里有多少条鱼,从湖里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待标记的鱼全混合于鱼群中后,第二次捕得2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25条,我们可以估算湖里有鱼条.答案:800解析:解答:设湖里有鱼x条,则20025,解得x=800.x100故答案为:800.分析:第二次捕得200条所占总体的比例=标记的鱼25条所占有标记的总数的比例,据此进行解答.此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20.在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3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估计该校13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答案:520解析:解答:该校13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300×15550=520人.故答案为:520.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得到答案.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样本中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三、解答题21.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1)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答案:解答:(1)总体:该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个体:每一台该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样本:10台该种家用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样本容量:10;(2)为了了解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答案: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每一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取的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50解答:总体: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个体:每一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抽取的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容量:50.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22.为了估计西瓜、苹果和香蕉三种水果一个月的销售量,某水果店对这三种水果7天的销售量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图所示:(1)若西瓜、苹果和香蕉的售价分别是6元/千克、8元/千克和3元/千克,则这7天销售额最大的水果品种是________;答案:西瓜解答:(1)根据统计图得:西瓜的销售额为250×6=1500元,苹果的销售额为140×8=1120元,香蕉的销售额为400×3=1200元,∴西瓜的销售额最大;(2)估计一个月(按30天计算)该水果店可销售苹果多少千克?答案:600解答:1407×30=600(千克)答:估计一个月该水果店可销售苹果600千克.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得到每种水果的销售量,销量与单价的积就是销售额,由此比较大小;(2)首先从统计图中得到7天苹果的销售量,然后计算平均数,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求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该水果店可销售苹果的销售量.23.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除颜色外都相同的5个白球和若干个红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前提下,小亮为了估计其中的红球数,采用如下方法:先将口袋中的球摇匀,再从口袋里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然后把它放回口袋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小亮共摸了100次,其中有10次摸到白球.因此小亮估计口袋中的红球大约有多少个?答案:45解答:∵小亮共摸了100次,其中10次摸到白球,则有90次摸到红球,∴白球与红球的数量之比为1:9,∵白球有5个,∴红球有9×5=45(个).解析:分析:小亮共摸了100次,其中10次摸到白球,则有90次摸到红球;摸到白球与摸到红球的次数之比为1:9,由此可估计口袋中白球和红球个数之比为1:9;进而计算出红球数.此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只需将样本“成比例地放大”为总体.24.小辰家买了一辆小轿车,小辰连续记录了七天中每天行驶的路程: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路程(千米)36 29 27 40 43 72 33 请你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1)小辰家的轿车每月(按30天计算)要行驶多少千米?答案:1200解答:(1)∵362927404372337++++++=40,∴40×30=1200.即小辰家的轿车每月要行驶1200千米.(2)若每行驶100千米需汽油8升,汽油每升4.74元,请你算出小辰家一年(按12个月计算)的汽油费用大约是多少元?(精确到百元)答案:5500解答:4.74×8×1200×12÷100=5460.48≈5500.即小辰家一年的汽油费用大约是5500元.解析:分析:(1)先求出七天中每天行驶的路程的平均数,再求一个月的行程进行解答;(2)求出一年行驶路程,需汽油以及费用列式计算求得.生活中常遇到的估算的问题,通常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25.小明家的鱼塘养了某种鱼2000条,现准备打捞出售,为了估计鱼塘中的这种鱼的总质量,现从鱼塘中捕捞了3次,得到数据如下:鱼的条数平均每条鱼的质量第一次捕捞15 1.6千克第二次捕捞15 2.0千克第三次捕捞10 1.8千克(1)鱼塘中这种鱼平均每条质量约是______千克,鱼塘中所有这种鱼的总质量约是______千克;若将这些鱼不分大小,按每千克7.5元的价格出售,小明家约可收入______元;答案:1.8|3600|27000解答:(1)(15×1.6+15×2.0+10×1.8)÷40=1.8(千克),1.8×2000=3600(千克),3600×7.5=27000(元);(2)若鱼塘中这种鱼的总质量是(1)中估计的值,现在鱼塘中的鱼分大鱼和小鱼两类出售,大鱼每千克10元,小鱼每千克6元,要使小明家的此项收入不低于(1)中估计的收入,问:鱼塘中大鱼总质量应至少有多少千克?答案:1350解答:设鱼塘中大鱼总质量应至少有x千克,由题意列不等式得10x+6(3600-x)≥27000,解得x≥1350.答:鱼塘中大鱼总质量应至少有1350千克.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公式求解,每条鱼的平均质量×总条数=总质量,总收入=总质量×7.5;(2)列不等式求解.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第六章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2022-2023学年七年级初一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章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2022-2023学年七年级初一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章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2022-2023学年七年级初一上册数学(北师大版)1. 引言普查和抽样调查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中,普查和抽样调查被广泛使用来获取准确的、可靠的统计数据。

本文将介绍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以数学教材为例,解释它们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2. 普查2.1 普查的定义普查是指对整个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分析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规律。

在教育领域中,普查可以用来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等数据。

2.2 普查的优缺点普查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取全体研究对象的准确数据,能够全面了解和分析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规律。

但是,普查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对于人口数量庞大的研究对象,普查可能会导致调查过程冗长、耗时较长。

2.3 普查的应用举例在数学教育中,普查被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基本信息收集和学习情况了解。

学校可以通过普查调查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以及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习惯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整体情况,为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3. 抽样调查3.1 抽样调查的定义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和分析,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抽样调查常常用来代替普查,以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在教育领域中,抽样调查可以在全年级或全校范围内进行,也可以在特定班级或特定小组中进行。

3.2 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抽样调查相对于普查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包括减少成本和时间、提高效率、降低工作量等。

同时,抽样调查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样本选择可能存在偏差、样本容量的大小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等。

3.3 抽样调查的方法在抽样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个体作为样本,以尽量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
总体:我国全国人口年龄. 个体:我国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注意(1)总体、个体均指人口年龄,而不是指人. (2)调查方式:采用普查.(因为为了准确 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2、对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进行普查时
总体: 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个体: 班里每个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3、你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下面的信息吗? 你准备如何调查?与同伴进行交流。
3.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自学课本160页议一议后面的内容, 并回答相应问题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 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 力和财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 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 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名(2同)要学了进解行某行旅询游问团.中抽男样女调比例查.普查 (3)要了解南京市人均居住面积情况.抽样调查 (4)检查炮弹的射程.抽样调查
(5)为了了解你妈妈买的一袋橘子甜不甜,你随便剥了一
两个尝尝. 抽样调查
(6)为了了解你所在的班级中的每个同学穿几号鞋,向全
班同学进行询问. 普查
1.基本概念:
B.100名运动员抽取的一个样本
C.每个运动员是个体;
D.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
2.下列调查方式中,采用了“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某品牌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 B、调查某电视连续剧在全国的收视率 C、调查七年级一班的男女同学的比例 D、调查某型号炮弹的射程
(C )
3.下列调查中,采用了“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B )
生活中的“数学”
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 的妈.”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普查与抽样调查
一、选择题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綦江河水质情况的调查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2.在调查一年内某地区降雨的情况时,下列选取的样本较为恰当的是( )
A.春、夏、秋、冬各观察一个月B.春、夏、秋、冬各观察一天
C.春天和秋天各观察一个月D.冬天和夏天各观察一个月
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
A.要了解某大型水果批发市场水果的质量状况B.某单位要对职工进行体格检查
C.语文老师检查某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D.学校要了解流感在本校的传染情况
4.某火车站为了了解某月每天上午乘车人数,抽查了其中10天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则所抽取的10天中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A.总体B.个体
C.样本D.样本的数目
5.要调查下列问题,你认为哪些适合抽样调查( )
①市场上某种食品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②检测某地区空气的质量;
③调查全市中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6.选择“普查”或“抽样调查”填空:
(1)妈妈做了一道菜,为了解菜的咸淡是否合适,取了一点品尝,这属于________.
(2)为了解某品牌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情况,质检部门对该宜采用________的方式进行调查.
(3)专家提醒:目前我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中,“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现象必须引起重视.这个结论是通过________得到的.
三、解答题
7.某专业户要出售300只羊,现在市场上羊的价格为每千克11元,为了估计这300只羊能卖多少钱,试问:(1)对于上述问题你认为是用普查好还是抽样调查好?
(2)该专业户从中随机抽取了5只羊,称得它们的重量如下:(单位:千克)
26 31 32 36 37
①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和样本各是什么?
②通过上述数据,你能估计出这300只羊约能卖得多少元钱吗?
6.2普查与抽样调查
1.C 2.A 3.A 4.C 5.D
6.(1)抽样调查(2)抽样调查(3)抽样调查
7.(1)只是为了估计这300只羊大约能卖多少钱,用抽样调查即可,如果用普查费时费力; (2)①总体是指300只羊的体重情况,个体是每只羊的体重,样本是5只羊的体重;
②26+31+32+36+375
=32.4(千克),且32.4×300×11=10.692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