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水珠从哪里来公开课教学设计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水的循环过程;2.学生能够掌握水从哪里来,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3.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保护水资源的方法;4.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发现和思考的意识。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水的循环过程;2.掌握水从哪里来,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1.3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资料;2.班级准备复读机;3.预先准备几个水样本。
1.4 教学程序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张大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的注意和对水循环的探究。
–通过问题引导:“大海里的水哪里来,水会去哪里?”2.探究(15分钟)–将几个水样本放在复读机中,通过观察不同水样的差异,引发学生对水的来源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究雨的形成过程,从而了解水循环;–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水的运动轨迹,进一步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总结(5分钟)–汇总小组探究的结果,展示学生对水循环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究保护水资源的方法,进行总结,进行下一步学习的引导。
二、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教学相对成功,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探究环节的时间过长,导致总结环节时间不足;2.部分学生在探究环节没有积极参与,导致成果不尽如人意;3.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有以下改进计划:1.调整探究环节的时间,尽量保证总结环节的时间;2.设置某些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增加学生参与度;3.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并加强对学生操作指导。
通过不断努力,相信我能给学生们带来更好的科学教育体验。
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珠从哪里来》公开课教案_5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很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教学过程】师:上课!上节课我们在学习《冰融化了》这个节时,你们还记得装有冰块的塑料袋外面有什么现象吗?生:塑料袋外面有小水珠。
师:塑料袋外面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研究《水珠从哪里来》板书:水珠从哪里来师:今天老师把上节课用到的塑料袋变成了烧杯,如果我们把冰块放入烧杯中,烧杯外壁会不会也出现小水珠呢?生:(实行简单猜测)会师: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呀?生:想师:下面就请每组的1号同学用小勺把冰块放入到1号烧杯中。
然后,仔细观察:过一会儿,烧杯的外壁是不是也会出现小水珠?并且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出现小水珠了,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注意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冰块要轻拿轻放。
(教师巡视)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观察。
你们能够先用手来摸一摸烧杯外壁,看看你会发现什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看到实验现象,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张具有特异功能的“布”——水写布,只要这块布一遇到水就会变黑,下面就请同学们也用这块布看看有没有水珠生成吧。
老师提醒同学们不要忘记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现象。
师:下面哪个小组能来说一说你们组看到的实验现象呢?生:我们组通过实验发现 1号烧杯外壁出现小水珠。
师:老师也请你拿着你们组的1号烧杯来前面给同学们看一看。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水珠从哪里来 教科版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察到装有冰块的塑料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判断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难点:1、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2、探究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教学准备:4只大小形状一样的塑料杯、清水、冰块。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在同学们面前有一只干燥的塑料杯和一袋冰块,如果把冰块放进杯里会产生什么现象呢?试一试,看哪个小组发现得最多。
评析:这里的问题"如果把冰块放进杯里会产生什么现象呢?"指向是否太宽泛,可以想象,学生会有许多不相关的发现,不利于本课核心概念的研究.(学生观察思考回答),现在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
生:水珠从哪里来?评析:由于前面的问题设计,这里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是五花八门的了,不可能只有这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还是直接一点好.二、作出猜测。
师板书课题:问得好,相信这也是所有同学心中的疑问,小组讨论猜测一下,你们认为这些小水珠可能是怎么来的呢?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师:同学们的假设可靠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解释分析一下吗?评析:这个环节的"根据生活经验解释分析假设"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假设应该是有根据的,不是胡乱的猜测.老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源,课中结合学生的叙述再现一下,当然,有真实的再现更好.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
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塑料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
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塑料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
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分小组讨论证明方法)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大屏幕出示实验方法:三只同样的塑料杯,其中一只杯里加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
《水珠从哪里来》公开课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评比水珠从哪里来教科版三年级教材内容分析:在前一课中,学生们观察了冰块的融化过程,他们不仅发现了冰从固态变成了液态的水,同时还发现了盛冰的玻璃杯外壁,塑料袋外壁上也有许多小水珠.对于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本课就是由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做出尽可能多的解释(或假设),并寻求证据以检验假设.学生们通过分析,检验假设的过程,将会获得更多新的证据,从而做出新的解释.再实验验证,最后拓展形成概念.设计思路:本课的理念是以探究活动来构建科学概念.我的设计思路是以探究活动为形式,以如下的认知规律来构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珠这样的一个概念.其认知规律为:展示前概念---去除错误的前概念,留下正确的前概念-----组合,分析形成新的观点---实验验证(个别观点)-----拓展丰富其例证,形成概念(普遍规律)教学设计一:(开始时能做出正确假设的,猜出水珠来自空气的)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2.过程与方法:A.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放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的成因。
B.通过在放热水的玻璃杯上盖上杯子,结果杯子内壁上形成水珠的实验验证水遇冷能形成水珠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和假设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难点:A.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放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的成因。
B.通过在放热水的玻璃杯上盖上杯子,结果杯子内壁上形成水珠的实验验证水遇冷能形成水珠的概念。
教学准备:玻璃杯.冰块.冷水.热水教学活动过程:1.导入:小组内出示放冰的玻璃杯.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组合作观察,交流引出杯壁上有水珠(设计意图:直观导入,用现象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马上进入到要探究的问题,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提出问题,展示前概念: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生大致猜测如下:a.冰化成水后从杯口谩出来的.b.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c.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后流下来了d.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3.探究问题,解决前概念(1)猜测a:冰化成了水后从杯口谩出来的师:你们觉得对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的观点?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可把放冰的杯子放入热水盆里融化观察结果,得出猜测不对)(2)猜测b: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师:你们觉得对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的观点?小组谈论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放一个带水的玻璃杯,过阵子观察,得出猜测不对)(3)猜测c: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不小心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师:你们觉得对吗?为什么?小组实验,把冰块放入杯中(注意不碰杯沿)观察现象.结果仍有水珠出现,说明猜测是错的(4)猜测d: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师:同意吗?既然师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那么说明水珠的形成跟什么有关?(冰)怎样证明?(实验)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交流实验学生实验:拿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一个装冰,一个什么都不装,过会观察现象.(只有放冰的有水珠出现)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与冰有关)师:现在我们知道水蒸气师从哪里来的吗?(空气)(或者,若说不出,可提问,杯子外面有什么?空气. 而现在只有水,冰.玻璃.空气,小水珠即不来之于杯中的冰或水,更不可能来之于玻璃.那它只能来之于----空气,)设计意图:用数学证明思想来让学生了解水珠来之于空气.本意是让学生体会下数学的证明思想.)(设计意图:对于”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猜测各一,罗列出来后可采取2种策略进行处理:1.学生说一个,就自主开放的解决一个,但正确的要放到最后处理.2.学生全部说完后,随机抽取处理学生的猜测,但正确的放最后处理.这个环节师是这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这样设计处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思维能开放.能自主.能发散.同时通过探究活动解决了前概念的问题,为构建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5.水珠从哪里来》word教案(2)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教学过程】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
(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
)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水珠从哪里来?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
(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
(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
)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
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
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
小学科学《水珠从哪里来》参考教案
小学科学《水珠从哪里来》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珠的来源,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珠的来源,观察和实验方法。
2. 教学难点:水珠的形成过程,科学解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水珠的来源。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水珠现象。
3. 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水珠的来源。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探究成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玻璃片、水滴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珠现象,提出问题:“水珠从哪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观察现象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水珠现象,如露珠、水滴等,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水珠的形成过程。
3.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在玻璃片上滴水,观察水珠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4. 分享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成果,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启发思考。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珠的来源,解释水珠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水珠现象,并进行记录和总结。
六、教学内容1. 课堂讲解:水珠的形成过程,生活中的水珠现象。
2. 实验演示:水珠的形成实验,如蒸发、凝结等。
七、教学步骤1. 课堂讲解讲解水珠的形成过程,如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等,引导学生了解水珠的来源。
2. 实验演示进行水珠形成实验,如蒸发、凝结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珠的形成过程。
3. 学生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珠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珠从哪里来》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水珠的来源,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内容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水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循环过程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的循环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循环过程。
2.难点:水珠的来源,水的循环机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玻璃片、水滴模型等)。
2.学具:实验记录表、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自然界中的水现象,如雨、雪、雾等,引导学生关注水珠的来源。
提问:“你们知道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和图片,呈现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特点。
提问:“水的三态变化与水的循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5.拓展(10分钟)利用PPT讲解水的循环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意义。
提问:“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水循环的重要性。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水珠从哪里来》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物质科学案例2:水珠从哪里来本教案为省级小学科学优质课一等奖一【课标内容】1.3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1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让学生理解凝结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并用此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引导学生探索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科学态度: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三【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我通过课前的调查、访谈发现,受访的学生中有一半学生认为水珠是从杯内来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水珠形成条件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
因此,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证据,不断地自我修正错误的认识,形成科学认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凝结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并应用此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五【设计理念】物质科学的认识规律强调以事实为基础,探究事实存在的原因或发生变化的规律。
本节课就遵循了这样的规律,教师通过展示客观事实——冰块杯的外壁上有小水珠,让学生对这个现象的产生各抒己见,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针对不同的观点,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小水珠产生的本质原因。
从物质科学的认识规律看,在解决小水珠来源的问题上,主要从客观事实——冰块杯的外壁上有小水珠,发展到科学事实——小水珠是从杯外来的。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做出假设,并想办法寻找可靠的证据(给水染色,封闭杯口,通过比较发现杯子内外水的颜色不同),最后运用证据对问题做出解释——小水珠不是从杯子里面流出来或渗出来的,而是从杯子外边来的。
接下来探索小水珠形成的条件。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对科学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并形成科学认识的过程。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呢?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水和水蒸气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让学生发现空气中含有同样无色无味的水蒸气。
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珠从哪里来》公开课课件_2
《水珠从哪里来》教案一、教材分析:《水珠从哪里来》是第三单元第五课处于中间位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观察了冰块的融化过程,他们不但发现了冰从固态变成了液态的水,同时还发现冰的盛冰的玻璃杯外壁,塑料袋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
对于这些小水珠的来源,学生们一开始会有多种解释。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分析假设,寻求证据,修正假设,经过观察实验,再提出新的假设。
”等一系列探究活动。
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水珠从哪里来”做出尽可能多的解释,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实行质疑和分析,为学生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现在学生们课外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多,对于“水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很可能一开始就会有学生说是“由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如果课堂上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妨碍课堂探究活动的持续,对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解释,不必做出特殊的处理和回应,只要把它当作学生们众多解释中的一个,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对这种解释实行分析和质疑。
因为即使这种解释是成立的,它同样也必须用事实证明玻璃杯外壁的水珠的形成与杯内的冰相关。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蒸气遇冷会凝结水成冰。
过程与方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很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的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形成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德育渗透点)的探究过程。
五、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形成于杯内冰块的关系。
六、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结论。
七、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
八、教学准备:三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和冰块。
九、设计思路结合教学内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及研究方法的同时,树立准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科版《水珠从哪里来》教案3
《水珠从哪里来》说课稿说课流程:说教学分析→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实验内容设计→说实验方法设计→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活动反思与自我评价一、说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水珠从哪里来》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5课。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从开始提出问题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猜测"水珠从哪里来"。
(二)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分析、猜想能力,能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全过程的经验并不丰富,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才能顺利完成科学探究。
(三)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传递给学生丰富多彩的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探究实验教学,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积极动手动脑,自我展示,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潜能。
二、说实验教学目标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2、过程与方法:思考小水珠从哪里来?尝试通过探究水珠与冰块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认识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并对水珠的来源形成科学的解释。
三、说实验内容设计1、观察体验玻璃杯外壁的小水珠从无到有的过程,思考水珠从哪里来?2、实验验证玻璃杯外壁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3、科学探究玻璃杯外壁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关。
四、说实验方法设计1、教材对装冰的玻璃杯外壁有小水珠这一现象的观察,设计比较直接,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内发性的生成问题。
小学科学《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接下来店铺搜索整理了小学科学《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科学《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过程和方法:1、能观察到装有冰块的烧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判断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科学要实事求是;科学结论的形成是复杂的、严谨的。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烧杯、可乐、冰块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在每个组的桌子上放一个装有冰块的玻璃杯,让学生仔细观察师:请你们仔细瞧瞧烧杯的外壁,你有什么发现?把你们发现到的跟你们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摸一摸玻璃杯的外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
师:摸摸烧杯的外壁,看看有什么感觉?3、说一说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师: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种类似的现象,谁愿意来说说?4、师小结:看来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有趣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今后仍然要有乐于观察的精神,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二、假设水珠的形成因素,制定实验计划1、小组讨论师:请围绕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大胆猜一猜!2、说说自己的猜测(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3、根据猜测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好实验计划师:做实验才是我们验证猜测是否合理的最好方法,但是在做实验之前,我们还应该做好什么?师:对啊,我们要先做好实验计划。
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珠从哪里来》公开课教案_6
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整体位置: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第五课,属于物质世界——常见的物质——水和空气。
指向的主要概念是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理解了一些水的性质,本册开始理解水的各种状态变化,在上一课学生刚刚观察了水结冰与冰融化,本课展开最为不易理解的水蒸气凝结现象。
科学思维分析:本课是一个概念转变的过程,因为日常经验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前概念是存有问题的。
比如有些孩子认为有冰块的玻璃杯壁上出现水珠是因为水从玻璃壁上漏出去的,或者是“飞”出去的等。
学生观察收集证据的过程就应用到了演绎推理。
假设如果“水珠”真的是从内部出去的,那么会出现种种现象。
学生在细致观察中发现证据与推理不相匹配,从而否定推理。
而论证“水珠”与遇冷的关系时又能够充分使用归纳推理——有冰的杯子出现小水珠;冷的勺子能够出现小水珠;冷的空杯子能够出现小水珠;冷的玻璃棒能够出现小水珠等等。
归纳推理出小水珠与遇冷相关。
教材具体安排与思考:教材共有三部分,首先是通过现象引导学生提出玻璃杯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假设。
通过生活经验、实际观察证据、实验研究等方法展开研究,纠正前概念,形成“水珠”是从外面产生的理解。
第二部分继续完善理解,补充产生水珠的条件的理解——遇冷。
最后结合本课研究展开大胆推测——水珠是水蒸气遇冷产生。
53%20%20%7%水珠从哪里来从上面气体流出从侧面冰化成水流出液体溢出从外面形成的一、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介绍情境:咱们刚刚研究了冰,老师喝汽水的时候就想加一些,结果在冰融化的同时我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2、提出问题: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学意图:可乐加冰是学生最常见的生活内容,通过生活引出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对前概念的回忆。
同时汽水又不同于一般液体,它有色有味道,有时候孩子喝汽水还是有盖子的。
更容易引发孩子互相质疑,展开更复杂的思考活动。
二、探究—研究水珠是不是从内部流出还是从空气中来1、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交流※谈话:你认为水珠是从哪里来,生活中哪些现象类似或者能够支持你的观点。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分从哪里来。
2.了解蒸发、降温、凝结等自然现象。
3.掌握简单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1.通过亲身的观察体验,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增强对生命和环境的尊重。
2.培养情感上对家园的热爱,精神上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
1.2 教学重点1.理解水分从哪里来。
2.通过实验与观察的方式了解自然现象。
3.观察与比较的方法。
1.3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蒸发、降温、凝结等自然现象。
2.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对比、观察等方式观察自然现象。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自来水的内容。
2.通过问题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水珠从哪里来?1.4.2 学习环节1.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肉眼观察并推断。
2.实验环节——让学生对几个装有水的瓶子进行比较,推测水珠从哪里来。
3.通过实验来展示蒸发、降温、凝结等自然现象。
1.4.3 拓展环节1.让学生自己尝试做实验,通过观察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2.集体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1.4.4 归纳总结1.由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深化理解。
2.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己书写笔记和反思。
1.5 教学资源1.本节课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及图片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设计不够生动有趣,有些枯燥。
2.对比与归纳总结环节需要加强训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
3.对于时间安排还需加强把握,不要因为调整实验器材而导致课堂时间不够用,影响学生对整节课程的掌握程度。
综上,本节课教学设计还需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同时,加强导入环节设计,让学生在兴趣中进一步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加深对学科的认识和了解。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5.水珠从哪里来》word教案(5)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水珠从哪里来一、教材简析:本课共分两部分,紧紧围绕以下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1. 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 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第一部分:水珠是冰化成的水吗通过给学生呈现“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一现象,引出本课的第一个探究问题: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上节课里就已形成了的,这里只是问题的再现。
这一问题产生后,希望学生尽可能作出符合逻辑的各种解释或假设。
继而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各种解释进行分析和验证,排除不合理的解释。
最后要让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
第二部分: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通过分析讨论,已经明确了: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
自然而然就引出了第二个探究问题: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通过引领学生对比实验: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静静地放在桌子上。
隔几分钟时间后,观察两个玻璃杯的外壁上是否也会出现许多小水珠。
实验现象:均无水珠出现,从而得出结论:与杯内的冰似乎是有关系的。
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但是,与杯内的冰似乎又是有关系的。
那么,小水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重新作出新的假设,一些问题也在学生中产生了: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这些问题,就由学生们课外先去寻求答案,下节课则重点展开这方面的观察、研究活动。
二、教学背景:在“冰融化了”这课中,学生们已观察了冰块的融化过程。
他们不仅发现了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同时还发现了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也有许多小水珠。
对于这些小水珠的来源,学生们一开始往往会有多种解释。
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本课就是由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做出尽可能多的解释(或假设),并寻求证据以检验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过程与方法:
⑴观察到盛有冰块的易拉罐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⑵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易拉罐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⑶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易拉罐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易拉罐内冰块的关系;
⑷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新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重点
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五、教学难点
探究易拉罐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易拉罐内冰块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4个易拉罐、水、冰块、纸巾、玻璃片、1000毫升烧杯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的眼睛特别漂亮,像黑色的珍珠,闪闪发亮。
我希望在实验的时候大家能睁开慧眼,随我一起来探索神奇的科学世界。
现在我们来检查实验用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观察的重要性,同时检查实验材料。
2.复习导入
(1)复习蒸发
师:出示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问:为什么湿衣服变干了?
生:蒸发……
师:蒸发是怎么一回事?
生:水变成了水蒸气。
师:水蒸气什么样?你见过吗?
生:在空气中,无色无味,透明的,看不见……
(2)复习冰融化吸热
师:出示冰雪融化时,人们冻得发抖的图片。
问:为什么?
生:冰雪融化时,要吸热,是周围的温度下降。
设计意图:本次课是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整合第六课之后,学生在了解蒸发现象的基础上,然后一起来探索凝结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的图片,问:为什么会有小水珠?你有什么想法?
生:有冷气,有水蒸气……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探究——水珠从哪里来(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生活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增强探究欲望。
4.提出学习目标
①仔细观察,猜想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②通过实验观察和小组合作,知道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③了解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5.提出假设
(1)引导作出假设
仔细观察装有冰块的易拉罐外壁,不要用手摸,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这些水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猜一猜这些水珠的来源。
(2)学生自主猜测
预设:
①杯子里的冰块融化形成的;
师:水怎么出来的?
生:跑、跳
板书:冰融化成水跑出来
②杯子里的水漫出来形成的;
板书:水漫出来
③冰块碰到杯沿化成水;
板书:冰在杯沿化成水
④杯里的冷气形成的;
师:冷气怎么出来的?
生:跑、冒
板书:冷气冒出
⑤和冰块有关系;
板书:冰块
⑥和水蒸气有关系;
板书:水蒸气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细心观察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且能根据现象作科学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3.分析假设
(1)师:这些假设都合理吗?你们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假设进行分析吗?判断一下哪些解释不合理。
(2)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如:
①水珠不是杯子里的冰块融化成水后漫出来的,因为杯子里的冰块融化成水时,杯子还没有装满水;
②水珠也不是从杯壁上渗出来的,因为杯壁是不漏水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渗出来的?
生:摸一摸,看一看……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
师:那你能想办法证明易拉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渗出来的吗?
生:…
师:假设我们看到的易拉罐里边与外边不一样呢?谁有办法?
生:加颜色(板书:加颜色)
③给玻璃杯盖上盖子,杯内的冷气就出不来了,但是杯子的外壁还是有小水珠,所以杯子外壁的水珠也不是杯内的冷气冒出来形成的
……
4.实验验证
(1)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给易拉罐的瓶口加盖;给瓶里的冰换一种颜色。
(2)出示实验要求
请给装蓝色冰块的易拉罐加上玻璃盖,耐心观察它的外壁,不要用手摸,你
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交流实验结果
观察:发现易拉罐外壁有一些小水珠。
水珠没有颜色。
结论:易拉罐外壁的水珠不是冷气冒出来的,也不是冰融化成水跑出来的。
师:通过刚才的发现,我们知道易拉罐外壁的水珠不是冷气冒出来的,也不是冰融化成水跑出来的。
那么,小水珠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与冰有关系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出实验。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科学实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4)再次验证
生交流:可能和冰有关系,可能与温度有关系,可能与水有关系…
师:科学讲究用事实说话,呢们能自己证明吗?
生:我们试试在易拉罐里装水;
还可以装别的…
或者可以看水蒸气…
师:水蒸气怎么装进易拉罐里呢?
生:…
师:能装空气吗?
生:可以
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可以装空气
放一个空易拉罐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刚才大家说的这个实验吧。
出示实验要求:
观察:装水的易拉罐和空易拉罐,你发现什么现象?
预设1——生交流:装水和空的易拉罐外壁都没有小水珠
我们可以知道易拉罐外壁的水珠和冰有关系
预设2——生交流:空易拉罐外壁没有小水珠
装水的易拉罐外壁有小水珠
装冰的易拉罐外壁有小水珠
我们知道易拉罐外壁的水珠可能和冰有关系,也可能和水有关
系
师:那还与什么有关系呢?
生:温度
水和冰的温度都低
师:我们动手测一测温度
师演示实验,生观察。
测空气的温度,然后再测装水和装冰的易拉罐外壁的温度。
(板书:空气20摄氏度,水10摄氏度,冰7摄氏度)
师:你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生:空气的温度高,水的温度低,冰的温度比水的温度更低
他们有温差
师:是什么遇到冷的易拉罐外壁呢?
生:空气、水蒸气…
师:装有冷的冰和水的易拉罐外壁有小水珠,那么化成热水会怎么样呢?
师再演示:装热水的加盖的易拉罐,外壁也有水珠出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验证——再猜测——再验证的基础上寻找科学的证据,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5.归纳总结
通过刚才的多次猜测和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
罐外壁,冷却变成了小水珠。
板书:
遇冷
水蒸气——————水珠(凝结)
从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片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讲究实事求是,讲究证据,每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识。
6、解释应用
①你们可以解释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吗?(回到课前的问题)
②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见过类似的现象呢?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试着解释一下你们所看到的现象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巩固科学概念的同时,使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7、总结回顾:
同学们,回首刚才的探究过程,我们能总结一下我们在知识和
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吗?(经历“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分析假设、寻求证据、修正假设……”的过程,知道了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珠)爱迪生经过了1千多次的试验才发明出了电灯,在科学的道路上要不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就算跌倒了100次,也能在101次再站起来!
八、板书设计
5、水珠从哪里来
假设: 1.冰融化成水跑出——加盖(×)
2.杯中渗出——加颜色(×)
3.杯里的冷气形成——加盖(×)
4.冰块碰到杯沿(×)
5.从空气中来(?)
……
遇冷
水蒸气——————水珠(凝结)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水珠是怎么得来的,从而认识到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珠的科学道理,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我主要是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分析,讨论,遵循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进行教学,特别是通过比较,学生更为容易理解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知识、课外阅读都比较少,有些问题学生的疑问还是比较多,如冬天为什么会有霜,空气中为什么会有水蒸气,凝结到底是什么现象等。
再者,由于接触科学这一学科时间不长,自身还有一些不足,比如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归纳提升科学概念的方法还应多样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