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第6讲资料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PPT课件
电子位移极化
弹性模型 +e
-e
建立牛顿方程: ma= -kx - eEoe it 电偶极矩: = -ex= Eoe it{1/[(k/m)o2- 2]}e2/m 弹性振子的固有频率 : o=(k/m)1/2 有: = e Eloc 得:
动态
e
e2 m
2 0
1
2
静态
e2 e2
e
m2 0
k
电子位移极化
+ 空腔表面上的电荷密度: -P cos 绿环所对应的微小环球面的表面积dS:
dS=2rsin rd dS面上的电荷为: dq= -P cosdS
根据库仑定律:dS面上的电荷作用在球心单位正电 荷上的P方向分力dF:
dF= -(-PcosdS/4o r2 ) cos
由 qE=F
1×E=F E=F
有立方对称的参考点位置,如果所有原
子都可以用平行的点型偶极子来代替,
则E3 =0。
Eloc=E外+E1+P /3o=E+P /3o
克劳修斯一莫索蒂方程
根据
D= o E+P
得
P =D- o E=( 1- o ) E
= o ( r- 1) E
由
Eloc=E外+E1+P /3o=E+P /3o
=E+ o ( r- 1) /3o
对具有两 种以上极化质点的介质,上式变为:
r r
1 2
1
3 0
nkk
k
三、介质的总极化
第一种,位移极化: 位移式极化------弹 性的、瞬间完成的、不消耗能量的极化。
第二种,松弛极化:该极化与热运动有 关,其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是非弹 性的,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性能PPT课件
是塑性变形,直到断裂。 3)无机材料类:先是弹性形变(较小),然
后不发生塑性变形(或很小),直到断裂。
第7页/共61页
2.2理论结合强度 2.2.1能量守衡模型
固体受外功作用而变形,在变形过程中,
外力所作的功转变为储存于固体内的能量。
断裂时,应变能提供了新生断面所需的表
面能。
thx/2=2
th
th=E(x/r0)
称韧脆转变。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范围称
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使用温度应高于韧
脆转变温度。
第40页/共61页
>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 单边切口梁法(SENB)
第41页/共61页
第42页/共61页
第43页/共61页
压痕法 测试试样表面先抛光成 镜面,在显微硬度仪上, 以10Kg负载在抛光表面 用硬度计的锥形金刚石 压头产生一压痕,这样在压痕的四个 顶点就产生了预制裂纹。根据压痕载 荷P和压痕裂纹扩展长度C计算出断裂 韧性数值
th=2(E/r0)1/2
第8页/共61页
2.2.2奥罗万模型 以应力—应变正弦函数曲线的形式近似的 描述原子间作用力随原子间距的变化。
U=S
S
= thsin(2x/)
第9页/共61页
理论结合强度:
高强度的固体必须 要求E、γ大,a小
th=2(E/r0)1/2
通常,γ约为aE/100, th=E/10 对于大部分实际材料来说,其理论结合强 度与实际材料有一定的差异。 --- Griffith微裂纹理论
内裂的薄板为例 KI=π1/2σc1/2. 当为临界值时, 有KIC=π1/2σcc1/2, 故KIC2= πσc2c 代入P55:3-16
第50页/共61页
2.5裂纹的起源与扩展 2.5.1裂纹的起源 1)材料结构中存在缺陷,当受外力时,在 这些缺陷处引起应力集中,导致裂纹产生。 位错: 2)材料表面的机械损伤与化学腐蚀形成表 面裂纹。
后不发生塑性变形(或很小),直到断裂。
第7页/共61页
2.2理论结合强度 2.2.1能量守衡模型
固体受外功作用而变形,在变形过程中,
外力所作的功转变为储存于固体内的能量。
断裂时,应变能提供了新生断面所需的表
面能。
thx/2=2
th
th=E(x/r0)
称韧脆转变。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范围称
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使用温度应高于韧
脆转变温度。
第40页/共61页
>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 单边切口梁法(SENB)
第41页/共61页
第42页/共61页
第43页/共61页
压痕法 测试试样表面先抛光成 镜面,在显微硬度仪上, 以10Kg负载在抛光表面 用硬度计的锥形金刚石 压头产生一压痕,这样在压痕的四个 顶点就产生了预制裂纹。根据压痕载 荷P和压痕裂纹扩展长度C计算出断裂 韧性数值
th=2(E/r0)1/2
第8页/共61页
2.2.2奥罗万模型 以应力—应变正弦函数曲线的形式近似的 描述原子间作用力随原子间距的变化。
U=S
S
= thsin(2x/)
第9页/共61页
理论结合强度:
高强度的固体必须 要求E、γ大,a小
th=2(E/r0)1/2
通常,γ约为aE/100, th=E/10 对于大部分实际材料来说,其理论结合强 度与实际材料有一定的差异。 --- Griffith微裂纹理论
内裂的薄板为例 KI=π1/2σc1/2. 当为临界值时, 有KIC=π1/2σcc1/2, 故KIC2= πσc2c 代入P55:3-16
第50页/共61页
2.5裂纹的起源与扩展 2.5.1裂纹的起源 1)材料结构中存在缺陷,当受外力时,在 这些缺陷处引起应力集中,导致裂纹产生。 位错: 2)材料表面的机械损伤与化学腐蚀形成表 面裂纹。
吉林大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第6讲PPT课件
向上将产生电场。 实质: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所致,但此处
的运动电荷只能是电子,因其质量小、 运动容易,故此现象只出现于电子电 导时,即可用霍尔效应的存在与否检 验材料是否存在电子电导。
电导的物理特性
霍尔效应
Ey RHJxHz
R 1
H
nie
霍尔系数
niei
电导率
H RH
霍尔迁移率
霍尔效应可检验材料是否存 在电子电导
电子电导的基本公式:
niei
电子电导
❖ 电子电导的载流子是:电子和空穴 ❖ 电子电导主要发生在导体和半导体中 ❖ 在电子电导材料中,电子与点阵的非弹
性碰撞引起电子波的散射是电子运动受 阻的原因之一。
电子迁移率
❖ 电子和空穴的有效质量的大小是由半导体材料 的性质决定的。
❖ 平均自由运动的时间的长短τ是由载流子的散射强 弱决定。散射越弱,自由程越长,迁移率也越大。
载流子浓度
根据能带理论,只有导带中的电子或价带 之间的空穴才能参与导电。
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结构
载流子浓度
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结构
载流子浓度
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
本征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载流子浓度
本征电导
空带中的电子导电和价带中的空穴导电同 时存在,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和浓度是相等的。
本征半导体
nq
❖ 离子电导的微观机制为载 流子 ── 离子的扩散 。
❖ 间隙离子的扩散过程就构 成了宏观的离子“迁移”。
离子迁移率
nq
间隙离子的势垒
离子迁移率
间隙离子的势垒变化
离子电导率
离子电导率的一般表达方式
nq
如果本征电导主要由肖特基缺陷引起, 其本征电导率为:
的运动电荷只能是电子,因其质量小、 运动容易,故此现象只出现于电子电 导时,即可用霍尔效应的存在与否检 验材料是否存在电子电导。
电导的物理特性
霍尔效应
Ey RHJxHz
R 1
H
nie
霍尔系数
niei
电导率
H RH
霍尔迁移率
霍尔效应可检验材料是否存 在电子电导
电子电导的基本公式:
niei
电子电导
❖ 电子电导的载流子是:电子和空穴 ❖ 电子电导主要发生在导体和半导体中 ❖ 在电子电导材料中,电子与点阵的非弹
性碰撞引起电子波的散射是电子运动受 阻的原因之一。
电子迁移率
❖ 电子和空穴的有效质量的大小是由半导体材料 的性质决定的。
❖ 平均自由运动的时间的长短τ是由载流子的散射强 弱决定。散射越弱,自由程越长,迁移率也越大。
载流子浓度
根据能带理论,只有导带中的电子或价带 之间的空穴才能参与导电。
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结构
载流子浓度
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结构
载流子浓度
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
本征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载流子浓度
本征电导
空带中的电子导电和价带中的空穴导电同 时存在,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和浓度是相等的。
本征半导体
nq
❖ 离子电导的微观机制为载 流子 ── 离子的扩散 。
❖ 间隙离子的扩散过程就构 成了宏观的离子“迁移”。
离子迁移率
nq
间隙离子的势垒
离子迁移率
间隙离子的势垒变化
离子电导率
离子电导率的一般表达方式
nq
如果本征电导主要由肖特基缺陷引起, 其本征电导率为: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第6讲
现龟裂。
西南科技大学
第4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4.3 材料的热传导
1、固体材料热传导的宏观规律
热传导:当固体材料一端的温度比另一端高时,热 量会从热端自动地传向冷端,这个现象称为热传导。
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坏如何定量地比较、衡量? 需引入“热导率”这一参数。
西南科技大学
第4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高温T1
△S x
低温T2
△S⊥x轴
△t时间内通过△S截面上的热量为△Q
傅里叶定律: Q dT S t λ为导热系数
dx
λ的意义:表征热量流过材料的速率,标志材料本身
的导热能力,指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
单位垂直面积的热量,单位为J/(m2·s·k)或
注W意/:(m利·K用) 傅里叶定律计算传热量时,①只适用于稳定 传热过程,即x方向各处温度恒定,与时间无关;②只 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
T>> D,l是下限值↓ ,λ趋于定值
T 再↑↑,光子导热, λ ↑
西南科技大学
λ 低 中温
温 (40K-1500K)
高温 >1500K
热辐射
第4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0
T/K
西南科技大学
第4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注意:物质的种类不同,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规律不同!
例如:
气体:随温度的升高,其导热系数增大。 金属材料:随温度的升高,其导热系数先增大,超过 一定值后,缓慢下降。 耐火氧化物多晶材料:随温度的升高,其导热系数下 降。 不致密的耐火材料:由于气孔导热的贡献,随着温度 的升高,导热率略有提高。
西南科技大学
第4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导热系数也称为导热率(热导率),不同物质, 差异很大。
无机材料性能教案及课件
单边切口梁技术
山形切口技术
其他形状切口试样
Knoop压痕三点弯曲梁法
3.5裂纹的起源与扩展
裂纹的起源
裂纹的快速扩展
影响裂纹扩展的因素
3.6静态疲劳【难点】
静态疲劳
1.复习上次课程重点内容,提问
2.由学生讲解,提问、点评、总结
3.举例,再讨论、讲解
4.幻灯演示,讨论、启发
思考、作业
参考文献:
1.《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王秀峰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应力场强度因子及几何形状因子
【重点】
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及断裂韧性
【重点】
裂纹扩展的动力与阻力
1.总结、复习上次课程重点内容,提 问
2.幻灯演示,推导公式
3.幻灯演示,讨论、启发
4.举例,再讨论、讲解
5.幻灯演示,讨论、启发
思考、作业
P107第4、6题
参考文献:
1.《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王秀峰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无机材料性能》关振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材料性能学》张帆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程章节
第3章无机材料的脆性断裂与强度
3.5裂纹的起源与扩展
3.6静态疲劳
3.7蠕变断裂
3.8显微结构对材料脆性断裂的影响
第6次课
授课时间2015年3月24日授课班级1220731、732
授课类型:J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
2.掌握应力和应变的概念、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广义虎克定律。
3.理解弹性形变的机理。
4.学会分析材料中某一点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学会使用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实际问 题。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2.1应力和应变【重点】
山形切口技术
其他形状切口试样
Knoop压痕三点弯曲梁法
3.5裂纹的起源与扩展
裂纹的起源
裂纹的快速扩展
影响裂纹扩展的因素
3.6静态疲劳【难点】
静态疲劳
1.复习上次课程重点内容,提问
2.由学生讲解,提问、点评、总结
3.举例,再讨论、讲解
4.幻灯演示,讨论、启发
思考、作业
参考文献:
1.《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王秀峰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应力场强度因子及几何形状因子
【重点】
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及断裂韧性
【重点】
裂纹扩展的动力与阻力
1.总结、复习上次课程重点内容,提 问
2.幻灯演示,推导公式
3.幻灯演示,讨论、启发
4.举例,再讨论、讲解
5.幻灯演示,讨论、启发
思考、作业
P107第4、6题
参考文献:
1.《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王秀峰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无机材料性能》关振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材料性能学》张帆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程章节
第3章无机材料的脆性断裂与强度
3.5裂纹的起源与扩展
3.6静态疲劳
3.7蠕变断裂
3.8显微结构对材料脆性断裂的影响
第6次课
授课时间2015年3月24日授课班级1220731、732
授课类型:J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
2.掌握应力和应变的概念、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广义虎克定律。
3.理解弹性形变的机理。
4.学会分析材料中某一点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学会使用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实际问 题。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2.1应力和应变【重点】
《无机材料》 第6章 相平衡与相图(1)-相平衡及其研究方法(2学时)
五、应用相图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实际生产过程与相图表示的平衡过程有差别; 2. 相图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多采用将系统升至高温
再平衡冷却的方法,而实际生产则是由低温到高温 的动态过程; 3. 相图是用纯组分做实验,而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 都含有杂质。
1. 宏观上相间无任何物质传递; 2. 系统中每一相的数量不随时间变化; 3. 为动态平衡。
(三)相平衡条件 各组分在各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即 等温等压条件下:
dG idni 0
(四)相平衡研究内容 单或多组分多相系统中相的平衡问题,即多相系
统的平衡状态——相数目、相组成、各相相对含量 等如何随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组分的 浓度等变化而改变的规律。
① 形成机械混合物:有几种物质就有几个相; ② 生成化合物:产生新相; ③ 形成固溶体:为一个相; ④ 同质多晶现象:有几种变体,即有几个相 。
2.相数
一个系统中所含相的数目称为相数,以P表示—— 单相系统(P=1) 二相系统(P=2) 三相系统(P=3)
含有两个相以上的系统,统称为多相系统。
(四)独立组元(独立组分) 物种(组元):系统中每一个能单独分离出来并 能独立存在的化学纯物质。 独立组元:足以表示形成平衡系统中各相组成所需 要的最少数目的物种(组元)。 独立组元数:独立组元的数目,以C表示。 n元系统:具有n个独立组元系统—— 单元系统(C=1) 二元系统(C=2) 三元系统(C=3)
(六)外界影响因素
:指温度、压力、电场、磁场、重
力场等影响系统平衡状态的外界因素。
:用n表示。在不同情况下,影响系统
平衡状态的因素数目不同,则n值视具体情况定。
一般情况:只考虑
的影响,即n=2
(推荐)《材料物理性能》PPT课件
焓 内能
P
比定容热容:材料温度升高时,体积恒定,所测得的比热容。
cp与cv哪个大? cp>cv 原因? cp测量方便,cv更具理论意义。对于固体材料二者差别很小,可忽 略,但高温下差别增大。cp、cv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三个阶段)。 12
二、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与经典理论
19世纪提出,认为热容与温度和材料种类无关。
CV,m
3R1
2 TD3
D T 0
x3 d
ex 1
xe3 T DTD1
ω x
kT
讨论: (1)高温时(T>>θD ) ex 1x
1mol原子的原子个数为N(阿佛加德罗常数 6.02 ×1023),1mol原子 的总能量为: E=3NkT=3RT
=3R=3 × 8.314≈25J/K·mol
(2) 实际上大部分元素的在常温以上原子热容接近该值,但对于轻元素 与实际值差别较大。
13
二、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与经典理论
2. 化合物的热容定律——奈曼-柯普定律
通过材料性能的学习,可以掌握材料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质、 变化规律及性能指标的工程意义,了解影响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及材料 性能与其化学成分、组织结构间的关系,掌握改善和提高材料性能、充 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了解材料性能的测试原理、方法 及相关仪器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在合理选用材料、提高材料性能和开发新材料过程中 具有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明确的思路。
xn+1 。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Em为微观弹
性模量。
描述: 相邻质点振动位移间的关系。
说明: 临近质点的振动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即各质点的热振动不是孤 立的,与临近质点存在相互作用。
3、质点的热振动与物体热量 构成物体各质点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即为物体的热量。温度升高,质
P
比定容热容:材料温度升高时,体积恒定,所测得的比热容。
cp与cv哪个大? cp>cv 原因? cp测量方便,cv更具理论意义。对于固体材料二者差别很小,可忽 略,但高温下差别增大。cp、cv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三个阶段)。 12
二、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与经典理论
19世纪提出,认为热容与温度和材料种类无关。
CV,m
3R1
2 TD3
D T 0
x3 d
ex 1
xe3 T DTD1
ω x
kT
讨论: (1)高温时(T>>θD ) ex 1x
1mol原子的原子个数为N(阿佛加德罗常数 6.02 ×1023),1mol原子 的总能量为: E=3NkT=3RT
=3R=3 × 8.314≈25J/K·mol
(2) 实际上大部分元素的在常温以上原子热容接近该值,但对于轻元素 与实际值差别较大。
13
二、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与经典理论
2. 化合物的热容定律——奈曼-柯普定律
通过材料性能的学习,可以掌握材料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质、 变化规律及性能指标的工程意义,了解影响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及材料 性能与其化学成分、组织结构间的关系,掌握改善和提高材料性能、充 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了解材料性能的测试原理、方法 及相关仪器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在合理选用材料、提高材料性能和开发新材料过程中 具有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明确的思路。
xn+1 。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Em为微观弹
性模量。
描述: 相邻质点振动位移间的关系。
说明: 临近质点的振动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即各质点的热振动不是孤 立的,与临近质点存在相互作用。
3、质点的热振动与物体热量 构成物体各质点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即为物体的热量。温度升高,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讲资料PPT课件
th/ c
5000 1540 3.3
3000 1300 2.3
材料
Al2O3宝石 BeO
2048 320 6.4 MgO
3480 —
240 14.5 Si3N4热压 10.5 — SiC
693
10.5 66.0 Si3N4烧结
400
10 40.0 AlN
5000 44.1 113
th
5000 3570 2450 3850 4900 3850 2800
端部的曲率半径而与孔洞的形状无关,依据弹性
理论:
A 1 2
c
考虑到:
c远大于,所以 A 2
c
考虑到裂纹尖端曲率半 径ρ与晶格常数 相当:
A 2
c a0
裂纹扩展的条件是: A th 故
Ac 2 c
c
a0
Er a0
th
断裂理论
p为裂纹扩展单位面积在塑性变形中所作的塑 性功,由于 p>> (约为的103量级)
CC
2E p 2 (1 2 )
C
2E p (1 2 )c
25
应力场强度因子和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
26
2002年11月19日,希腊“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加 利西亚省所属海域触礁,断裂成两截,随后逐渐下沉。 据悉,这艘船上共装有7.7万吨燃料油。生态学家称这可 能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燃油泄漏事件之一。
断裂理论
贡献:看到了缺陷、解释了实际强度远低于
理论强度的事实。
缺点:沿用了传统的强度理论,引用了现成
的弹性力学应力集中理论,并将缺陷 视为椭园孔,未能讨论裂纹型的缺陷。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力学PPT优选版
2004年8月
15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If the behavior is linear elastic, or nearly linearelastic, Hooke’s Law may be applied:
SEe
Where E is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MPa),S is the stress (MPa), e is the strain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1力学
Where everything is bad, it must be good to know the worst.
F.H. Bradley
2004年8月
2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Elongation 伸长量
eLLo L : loaded length of a material (m) 受力伸长后的长度
2004年8月
28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Famous example failures: Molasses tank
Adapted from R.W. Hertzberg, pg. 261,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Mechanics of Eng. Matls.
6 liters (2x106 gallons) of molasses cascaded into the street.
2004年8月
16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粘性形变 Viscous Deformation 粘性物体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发生不可逆 的流动形变,该形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 大。理想的粘性形变行为遵循牛顿粘性 定律:
d/dt dv/dx
其中为粘性系数,简称黏度,单位为 Pa• s 泊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Popular Science)杂志发表了R Gannon 的文
章,标题是『What Really Sank The Titanic』,回答 了80年未解之谜。上图是两个冲击试验结果,左面的试 样取自海底的Titanic号,右面的是近代船用钢板的冲击 试样。由于早年的Titanic 号采用了含硫高的钢板,韧 性很差,特别是在低温呈脆性。所以,冲击试样是典型 的脆性断口。近代船用钢板的冲击试样则具有相当好的 韧性。
裂纹尖端处的一点:
x y
KI
2r
裂纹扩展的主要动力:y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x
c 2r
sin
(2
cos
2
2
cos 3
2
)
x
c 2r
sin cos cos 3
22 2
xy
c 2r
cos 2
(1 sin sin
2
2
)
滑开型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xz
c 2r
sin
2
yz
c 2r
cos
2
撕开型
思考题:
• 同一种材料作强度测试时,大小试样的 强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 如何防止低应力下的脆性断裂? • 为什么裂纹一旦达到临界尺寸,就迅速
扩展? • 防止裂纹扩展的措施有哪些?
Thank you !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应力场强度因子
大而薄的板, 中心穿透裂纹
大而薄的板, 边缘穿透裂纹
三点弯曲切口梁
应力场强度因子
线性断裂力学判据 KI=KIC
KI—应力强度因子 KIC—断裂韧性(由实验确定)
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
由Griffith理论,已得出:Gc
故
K
2 IC
E
2
c c 2
E
2
即 K Ic 2E (平面应力状态)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裂纹的快速扩张(失稳扩展)
– 裂纹扩展的动力:G c 2 / E
– 裂纹扩展的阻力: Gc = 2
超过临界状态后,多余的能量的去向
– 裂纹的加速扩展 – 裂纹的繁殖 – 最后形成复杂的断面
防止裂纹扩展的措施
使用应力不超过σc 在材料中设置吸收能量的装置 人为地在材料中造成大量极微 细的小于临界尺寸的裂纹。
K Ic
2E 1 2
(平面应变状态)
§2-5 裂纹的起源与快速扩展
裂纹的起源
❖ 晶体微观缺陷发展成裂纹
❖ 材料表面的机械强度损伤与化学腐蚀
形成的表面裂纹──最危险的的裂纹 (裂纹的扩展由表面裂纹开始)
❖ 热应力引起裂纹 ❖ 气体逸出形成的裂纹 ❖ 晶体生长或无定形向晶形转变形成裂纹
裂纹的起源与快速扩展
裂纹扩展方式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y
σ
r
2a
x
σ
掰开型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掰开型
x
Y c 2r
cos
2
(1 sin sin
2
3
2
)
y
Y c 2r
cos
2
(1 sin
2
sin
3
2
)
xy
Y c 2r
sin 2
cos 2
cos 3
2
KI Y c KI称为应力场强度因子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掰开型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第六讲
2021年1月12日
应力场强度因子和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
2002年11月19日,希腊“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加利 西亚省所属海域触礁,断裂成两截,随后逐渐下沉。据 悉,这艘船上共装有7.7万吨燃料油。生态学家称这可能
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燃油泄漏事件之一。
1912年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的泰坦尼克号 (Titanic)沉没于冰海中。1985年以后,探险家们数次深 潜到海底研究沉船,取出遗物。1995年2月美国《科学
章,标题是『What Really Sank The Titanic』,回答 了80年未解之谜。上图是两个冲击试验结果,左面的试 样取自海底的Titanic号,右面的是近代船用钢板的冲击 试样。由于早年的Titanic 号采用了含硫高的钢板,韧 性很差,特别是在低温呈脆性。所以,冲击试样是典型 的脆性断口。近代船用钢板的冲击试样则具有相当好的 韧性。
裂纹尖端处的一点:
x y
KI
2r
裂纹扩展的主要动力:y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x
c 2r
sin
(2
cos
2
2
cos 3
2
)
x
c 2r
sin cos cos 3
22 2
xy
c 2r
cos 2
(1 sin sin
2
2
)
滑开型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xz
c 2r
sin
2
yz
c 2r
cos
2
撕开型
思考题:
• 同一种材料作强度测试时,大小试样的 强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 如何防止低应力下的脆性断裂? • 为什么裂纹一旦达到临界尺寸,就迅速
扩展? • 防止裂纹扩展的措施有哪些?
Thank you !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应力场强度因子
大而薄的板, 中心穿透裂纹
大而薄的板, 边缘穿透裂纹
三点弯曲切口梁
应力场强度因子
线性断裂力学判据 KI=KIC
KI—应力强度因子 KIC—断裂韧性(由实验确定)
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
由Griffith理论,已得出:Gc
故
K
2 IC
E
2
c c 2
E
2
即 K Ic 2E (平面应力状态)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裂纹的快速扩张(失稳扩展)
– 裂纹扩展的动力:G c 2 / E
– 裂纹扩展的阻力: Gc = 2
超过临界状态后,多余的能量的去向
– 裂纹的加速扩展 – 裂纹的繁殖 – 最后形成复杂的断面
防止裂纹扩展的措施
使用应力不超过σc 在材料中设置吸收能量的装置 人为地在材料中造成大量极微 细的小于临界尺寸的裂纹。
K Ic
2E 1 2
(平面应变状态)
§2-5 裂纹的起源与快速扩展
裂纹的起源
❖ 晶体微观缺陷发展成裂纹
❖ 材料表面的机械强度损伤与化学腐蚀
形成的表面裂纹──最危险的的裂纹 (裂纹的扩展由表面裂纹开始)
❖ 热应力引起裂纹 ❖ 气体逸出形成的裂纹 ❖ 晶体生长或无定形向晶形转变形成裂纹
裂纹的起源与快速扩展
裂纹扩展方式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y
σ
r
2a
x
σ
掰开型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掰开型
x
Y c 2r
cos
2
(1 sin sin
2
3
2
)
y
Y c 2r
cos
2
(1 sin
2
sin
3
2
)
xy
Y c 2r
sin 2
cos 2
cos 3
2
KI Y c KI称为应力场强度因子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掰开型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第六讲
2021年1月12日
应力场强度因子和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
2002年11月19日,希腊“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加利 西亚省所属海域触礁,断裂成两截,随后逐渐下沉。据 悉,这艘船上共装有7.7万吨燃料油。生态学家称这可能
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燃油泄漏事件之一。
1912年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的泰坦尼克号 (Titanic)沉没于冰海中。1985年以后,探险家们数次深 潜到海底研究沉船,取出遗物。1995年2月美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