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思路”: (1)若已知条件中有一组直角边和一组斜边分别相等,用“HL”判 定. (2)若有一组锐角和斜边分别相等,用“AAS”判定. (3)若有一组锐角和一组直角边分别相等,①直角边是锐角的对边, 用“AAS”判定;②直角边是锐角的邻边,用“ASA”判定. (4)若有两组直角边分别相等,用“SAS”判定.
中考链接
7.【中考·镇江】如图,AD,BC相交于点O,AD=BC,∠C=∠D= 90°, (1)求证:△ACB≌△BDA; (2)若∠ABC=35°,则∠CAO=__2_0__°___.
证明:∵∠C=∠D=90°, ∴△ACB和△BDA都是直角三角形. 在Rt△ACB和Rt△BDA中, AB=BA,BC=AD,∴Rt△ACB≌Rt△BDA.
课堂练习
5.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点D,E,BE与CD相交于点 O,且∠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D ) ①∠B=∠C;②△ADO≌△AEO; ③△BOD≌△COE;④图中有四对三角形全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拓展提高
6.如图,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 点E在BC上,且AE=CF. (1)求证:Rt△ABE≌Rt△CBF;
课堂练习
3.如图,在△ABC中,∠C=90°,E为AC上一点,ED⊥AB于点D, BD=BC,连接BE,若AC=6 cm,则AE+DE等于( C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课堂练习
4.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ABC≌△ADC的是( C ) 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2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2 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2 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在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全等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是相同的,而且已经学会了使用SSS、SAS、ASA、AAS等方法来判定两个图形是否全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主要包括HL和RHS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是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图形的判定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也已经学习了判定两个图形全等的方法。
但是,对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学生可能还不是很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于全等图形判定方法的混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和RHS,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和RHS。
2.教学难点:对于不同情况下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讲解:讲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和RHS,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初中学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等图形的概念、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全等图形的概念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八年级的学生仍处于青春发育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探索和验证。
3.计时器:用于控制课堂各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建筑工人测量高度时,引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建筑工人测量高度时,需要使用直角三角形吗?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些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为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运用已学的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验证这些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定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2.掌握HL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判定方法;
3.学会运用HL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识别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4.能够运用HL定理与其他全等判定方法(如SSS、SAS等)相结合,解决复合型全等问题。
4.强调HL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5.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HL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1-5题,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准确识别直角边和斜边,熟练运用HL定理进行判定。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发现并理解HL定理;
2.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HL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5.反馈评价,查漏补缺:通过课堂练习、小组互评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6.归纳总结,提炼方法: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几何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b.分享:组内成员在学习HL定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XXX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章知识要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直角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有两边相等,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等边三角形的各角相等,每个角都等于60°判定方法:等角对等边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两锐角互余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锐角等于30°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判定方法:三边平方和相等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外心)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内心)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主要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性质和解法。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形如ax+b0)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是移项、化简、分段讨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区间表示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通过移项将不等式化为ax)b的形式根据a的正负性和不等式符号确定解集的范围判断解集的开闭性和无解情况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性质:形如ax+by)和dx+ey>f(或<)的不等式组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方法是联立、消元、分段讨论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用平面区域表示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通过联立将不等式组化为标准形式根据系数的正负性和不等式符号确定解集的范围判断解集的开闭性和无解情况总之,本章内容涵盖了三角形的证明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组的解法,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
定义:不等式是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
基本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进行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共同成长。
4.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课堂结束后,我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鼓励他们总结经验、巩固知识。通过这份优秀教学案例,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HL判定法、SAS判定法、ASA判定法和AAS判定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全等。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习惯。
5.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实物模型和图片,展示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和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兴趣。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探究学习
用三角板和圆规,画一个Rt△ABC,使得∠C=90°,一直角边CA=4cm,
斜边AB=5cm.
Step1:画∠MCN=90°;
N
M
C
探究学习
用三角板和圆规,画一个Rt△ABC,使得∠C=90°,一直角边CA=4cm,
斜边AB=5cm.
Step1:画∠MCN=90°;
Step2:在射线CM上截取CA=4cm;
而由条件知在Rt△BDF与Rt△ADC中有BF=AC,DF=DC,故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问题得证.
典例
例1 如图,已知AD为△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点
F,且有BF=AC,FD=CD.求证:BE⊥AC.
证明:∵AD⊥BC,∴∠BDA=∠ADC=90°.
∴∠1+∠2=90°.
在Rt△BDF和Rt△ADC中,ቊ
1.2
第2课时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学习目标
1.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会运用“HL”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进行证明,注意
“HL”与其它判定方法的区分与联系.
新课引入
如图,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
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
= ,
= ,
∴Rt△BDF≌Rt△ADC(HL).∴∠2=∠C.
∵∠1+∠2=90°,∴∠1+∠C=90°.
∵∠1+∠C+∠BEC=180°,
典例
例2:如图,AB=CD,AE⊥BC,DF⊥BC,
垂足分别为E、F,CE=BF.
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1.2.2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XXX 学校 XXX一、 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证明》的第二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历了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验证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作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同时又是进一步研究轴对称、等腰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的工具性内容,具有不容忽视的基石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认知基础的角度看,一方面,学生已经历了平行线的证明、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 验证,理解几何命题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都为“HL ”定理的合情推理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HL ”定理是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延伸。
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HL ”定理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特例到一般结论的研究,综合运用了勾股定理等相关旧知化为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而获得,而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是数学建模的过程。
因此,本节的灵魂是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模型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的具体化身。
从数学本质的角度看,实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是获得定理的关键,而灵活运用定理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HL ”的探究与应用。
二、 目标与目标解析:依据《新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通过探索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体会合情推理在获得结论中发挥的作用。
3、情感与价值目标:在自主探究定理证明的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合作交流环节中感受合作获得新知带来的成功喜悦,激发对数学证明的兴趣和信心。
三、 教学诊断分析1、预测在“发散探究”环节,由于学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会存在不同的问题,例如, 变式2中,可能会出现由“C B BC ''=,C A AC ''=,A A '∠=∠”不能得出结论的错误判断这种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HL(斜边-直角边)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验证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但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运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HL(斜边-直角边)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学会运用HL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HL(斜边-直角边)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HL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PPT、例题、练习题等;2.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建筑工人测量角度,引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概念。
提问:如何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如:如果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如何求解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对应边长?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索并验证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黑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思考。
2.知识讲解:讲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相等。
2.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分别相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练习成绩等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1一. 教材分析《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全等判定方法,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例图片、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例如,如何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例如,演示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情况,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全等的条件。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
例如,给出两个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全等。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应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下册数学考试知识点复第一章证明(二)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相等,即对应的角相等,对应的边相等。
判定全等三角形有五种方法:SSS(分别相等的三边)、SAS(分别相等的两边和它们夹角的正弦值相等)、ASA(分别相等的两角和夹角中间的边)、AAS(分别相等的两角和它们夹角的正弦值相等)、HL(分别相等的斜边和一个直角边的长度)。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判定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另一个角,即等角对等边。
等腰三角形还有一个推论是互相重合,即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边相等,两个等腰角也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三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等于60度,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判定等边三角形有两个方法: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是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逆定理是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是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斜边等于另一条直角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是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中垂线上。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判定角平分线的方法是到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叫做内心。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关系是数学中的一种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四种形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形如ax+b>c的不等式,其中a、b、c都是实数,且a不等于0.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用图像法或代数法,将不等式变形为x>或x<的形式。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2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讲练课件-(共28张PPT)
A.HL
B.SAS
C.ASA
D.SSS
2.如图,在△ABC中,∠C=90°,AD=AC,DE⊥AB于点D.若
∠B=28°,则∠AEC=( B )
A.28°
B.59°
C.60°
D.62°
3.如图,在△ABC中,∠BAC=90°,ED⊥BC于点D,AB=
BD,若AC=8,DE=3,则EC的长为 5 .
B.AB=AB
C.∠ABC=∠ABD
D.∠BAC=∠BAD
3.如图,在△ABC中,∠C=90°,ED⊥AB于点D,BD=BC,若
AC=6 cm,则AE+DE等于( C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4.如图,AC⊥AB,AC⊥CD,要使得△ABC≌△CDA.
( 1 )若以“SAS”为依据,需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AB=CD ;
6.如图,在Rt△ABC中,∠C=90°,AC=10,BC=5,线段PQ
=AB,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O上运动,当
AP= 5或10 时,△ABC和△PQA全等.
7.【教材P35复习题T13变式】如图,AC⊥BC,AD⊥BD,垂足分别
为点C,D,AD=BC,CE⊥AB,DF⊥AB,垂足分别是点E,F.求证:
= ,
∴Rt△ABC≌Rt△BAD(HL).
∴∠ABC=∠BAD.
3.如图,△ABC和△DEF为直角三角形,∠ABC=∠DEF=90°,边
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斜边AC,DF交于点G,且BF=CE,AC=DF.
求证:GF=GC.
证明:∵BF=CE,∴BF+FC=CE+FC.∴BC=EF.
新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证明课题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案
课题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直角边.2.经历探究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的过程,能运用“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学习重点】直角三角形“HL”全等判定定理推导及应用.【学习难点】证明“HL”定理的思路的探究和分析.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方法指导:斜边直角边证明三角形全等强调首先必须证明是直角三角形,书写时写明条件,与SAS要有区别.学习笔记: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关键是看已知条件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当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时,用“HL”判定其全等;(2)当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时,用“SAS”判定其全等;(3)当有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时,用“AAS”判定其全等;(4)当有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时,用“ASA”或“AAS”判定其全等.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答:SAS、ASA、AAS、SSS.2.有两条边及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如果其中一组等边所对的角是直角呢?答:有两条边及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18-19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什么?如何证明?答: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证明如下:如图∠C=∠C′=90°,AB=A′B′,AC=A′C′.求证:△ABC≌△A′B′C′.证明:在△ABC中,∵∠C=90°,∴BC2=AB2-AC2(勾股定理).同理B′C′2=A′B′2-A′C′2,∵AB=A′B′,AC=A′C′,∴BC=B′C′,∴△ABC≌△A′B′C′(SSS).范例1:如图,已知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如果AD=AF,AC=AE.求证:BC=BE.证明:∵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且AD=AF,AC=AE,∴Rt△ADC≌Rt△AFE(HL).∴CD =EF.∵AD=AF,AB=AB,∴Rt△ABD≌Rt△ABF(HL).∴BD=BF,∴BD-CD=BF-EF,即BC=BE.仿例:如图,已知∠C=∠D=90°,若要用“HL”证明Rt△ABC≌Rt△ABD,则还需补充条件( B)A.∠BAC=∠BAD B.AC=AD或BC=BDC.AC=AD且BC=BD D.以上都不正确归纳:根据题目条件,正确选用HL证明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注意一定要为直角三角形.知识模块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综合运用范例2:如图,已知AC⊥BD于点P,AP=CP,请增加一个条件,使△ABP≌△CDP(不能添加辅助线),你增加的条件是BP=DP(或AB=CD或∠A=∠C或∠B=∠D).仿例1:如图1,BE、CF是△ABC的高,且BE=CF=8,BC=10,则EC=6.(图1)(图2)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展示任务,各组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最后进行总结评分.学习笔记:检测可当堂完成.仿例2:如图2,在Rt△ABC中,∠BAC=90°,AB=AC,分别过点B、C作过点A的直线的垂线BD、CE,若BD=4 cm,CE=3 cm,则DE=7 cm.仿例3:如图3,AB⊥AC,DC⊥AC,AD=BC,则AD和BC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图3)(图4)仿例4:如图4所示,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作直线a,过点A,C作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若AE=1,CF=3,则AB交流展示生成新知【交流预展】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展示提升】知识模块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模块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综合运用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的判定定理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的判定定理希望学校吕淑霞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HL”之前,已经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在本章的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推论,在本节课要掌握这个定理的证明以及利用这个定理解决相关问题还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三角形全等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凸显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在探索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HL”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命题的相关知识也是本节课的任务之一。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目标:①能够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的判定定理,进一步理解证明的必要性②利用“HL’’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①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第二环节:引入新课;第三环节:做一做;第四环节:议一议;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课后作业。
1:复习提问1.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几种?2.已知一条边和斜边,求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想一想,怎么画?同学们相互交流。
3、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呢?请证明你的结论。
我们曾从折纸的过程中得到启示,作了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角平分线,运用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出“等边对等角”。
那么我们能否通过作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来证明“等边对等角”.要求学生完成,一位学生的过程如下:已知:在△ABC 中, AB=AC .求证:∠B=∠C .证明:过A 作AD ⊥BC ,垂足为C ,∴∠ADB=∠ADC=90°又∵AB=AC ,AD=AD ,∴△ABD ≌△ACD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对上述证明方法产生了质疑。
质疑点在于“在证明△ABD ≌△ACD 时,用了“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而我们在前面学习全等的时候知道,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不一定全等的.可以画图说明.(如图所示在ABD 和△ABC 中,AB=AB ,∠B=∠B ,AC=AD ,但△ABD 与△ABC 不全等)” .也有学生认同上述的证明。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另外,小组讨论的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参与度很高,他们能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但在成果分享时,有些小组的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全等判定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如何更清晰、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此外,我还发现一些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入手。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画图辅助、逐步推理等,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思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是指在大小和形状上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它们可以通过SSS、SAS、ASA和HL四种方法进行判定。这些判定方法是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比较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展示如何使用SSS和SAS判定法来确定它们是否全等。
-在教学中,使用图形变换、动态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识别和选择正确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评,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避免证明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如标记错误、逻辑跳跃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确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完全一样的情况?”(如拼图游戏中的三角形板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B
你能证明OP平分∠AOB吗?
合作交流 ⅱ、如图,已知∠ACB=∠BDA=90°,要使 △ACB ≌△BDA,还需要什么条件?
1.(温州·中考)如图,AC、BD是矩形ABCD的对角 线,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E,则图中与 △ABC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解:根据题意,可知:
∠BAC=∠EDF=90°, BC=EF,AC=DF,
C
∴RT△BAC≌RT△EDF(HL)
∴∠B=∠DE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
A
D
F
∵∠DEF+∠F=90°(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B+∠F=90°
合作交流
ⅰ、用三角尺作角平分线: A M P
(1)在已知角∠AOB的两边分别取 M、N,使OM=ON; (2)再过点M作OA的 O 垂线,过点N作OB 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P; (3)过点P作射线OP。
课堂小结
1、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 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或“HL”)
E
F
FB
B
CC
△DEF与△ABC全等吗?
新知探究 Ⅲ、如图,线段a、c(a<c),直角α。求作: Rt△ABC,使∠C=∠α,BC=a,AB=c。
a c
M
α
C
N
新知归纳
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 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或“HL”)
范例讲解
例题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 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 的倾斜角∠B和∠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E
情景引入
我们知道:
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AAS)
A A1
B
C
B1
C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那么,“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新知探究
Ⅰ、观察下列演示,你有什么发现? D A
E
F
B
C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不一定全等。
新知探究 Ⅱ、如果将相等的角∠E、∠B变成直角,你又 有什么发现? A D A D
【解析】选D.图中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BAD、 △CDA、△DCB和△DCE.
2.(北京•中考)已知:如图,点A、B、C、D在 同一条直线上,EAAD,FDAD,AE=DF, AB=DC. 求证:ACE=DBF.
【证明】∵AB=DC,∴AC=DB, ∵EAAD,FDAD,∴A=D=90°. 在△EAC与△FDB中,∵EA=FD,A=D =90°,AC=DB, ∴Rt△EAC≌Rt△FDB, ∴ACE=DBF.
3.(十堰·中考)如图,△ABC中, AB=AC,BD⊥AC,CE⊥AB. 求证:BD=CE.
B
A
E
D C
【解析】∵BD⊥AC,CE⊥AB, ∴∠ADB=∠AEC=90°, 在△ABD和△AEC中, ∠ADB=∠AEC=90°,∠A=∠A,AB=AC, ∴Rt△ABD≌Rt△AEC, ∴BD=CE.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2直角三角形
第2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靖远六中
杜进满
复习旧知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 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互逆命题和逆命题的定义: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 题称为户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 的逆命题。 3、互逆定理的和定理的定义: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 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 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