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效率损失
光伏并网项目的效率及损耗
将各种损耗都算进来后光伏并网电站系统效率通常为多少呢?光伏组件虽然使用寿命可达25—30年,但随着使用年限增长,组件功率会衰减,会影响发电量.另外,系统效率对发电量的影响更为重要。
1组件的衰减1,由于破坏性因素导致的组件功率骤然衰减,破坏性因素主要指组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不良、封装工艺存在缺胶现象,或者由于组件在搬运、安装过程中操作不当,甚至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冰雹的猛烈撞击而导致组件内部隐裂、电池片严重破碎等现象;2,组件初始的光致衰减,即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在刚开始使用的最初几天内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随后趋于稳定,一般来说在2%以下;3,组件的老化衰减,即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的极缓慢的功率下降现象,每年的衰减在0。
8%,25年的衰减不超过20%;25年的效率质保已经在日本和德国两家光伏公司的组件上得到证实。
2012年以后国内光伏组件已经基本能够达到要求,生产光伏组件的设备及材料基本采用西德进口。
2系统效率个人认为系统效率衰减可以不必考虑,系统效率的降低,我们可以通过设备的局部更新或者维护达到要求,就如火电站,水电站来说,不提衰减这一说法.影响发电量的关键因素是系统效率,系统效率主要考虑的因素有:灰尘、雨水遮挡引起的效率降低、温度引起的效率降低、组件串联不匹配产生的效率降低、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直流交流部分线缆功率损耗、变压器功率损耗、跟踪系统的精度等等。
1)灰尘、雨水遮挡引起的效率降低大型光伏电站一般都是地处戈壁地区,风沙较大,降水很少,考虑有管理人员人工清理方阵组件频繁度一般的情况下,采用衰减数值:8%;2)温度引起的效率降低太阳能电池组件会因温度变化而输出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组件实际效率降低,发电量减少,因此,温度引起的效率降低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时考虑温度变化引起的电压变化,并根据该变化选择组件串联数量,保证组件能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工作在最大跟踪功率范围内,考虑0。
45%/K的功率变化、考虑各月辐照量计算加权平均值,可以计算得到加权平均值,因不同地域环境温度存在一定差异,对系统效率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考虑温度引起系统效率降低取值为3%。
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
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摘要: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这是影响光伏发电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已有很多相关专家学者对光伏发电效率进行了相应研究。
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本文从光伏发电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营阶段方面进行分析。
综合上述原因可以初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三类。
关键词: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影响因素1人为因素1.1设计欠佳光伏电站的建设是需要进行提前合理规划布局的。
首先需要对光伏电站所在地理位置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合理评估,判断是否符合电站建设的要求;其次往往较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建设是需要众多的光伏阵列,这些光伏阵列的安装位置,以及光伏阵列间距的不同,都会对电站的发电效率产生影响。
通常在电站建设时未考虑上述基本因素,会造成发电量损失严重。
光伏电站的设计欠佳也包括光伏阵列间距的安装倾角,光伏阵列的最佳安装倾角一般是需要考虑在不同的安装位置进行试验可得的。
一般来说,后排光伏阵列可能会受到前排阵列安装位置的影响,比如会在后排的下沿存在少量的阴影遮挡,这就是由于光伏组件间距设计不当所造成的。
据初步计算,由于阵列的坡度差原因会使同排光伏组件被遮挡,由此造成的发电量损失达到2%,而在后排的光伏阵列发电量损失甚至高达3%以上。
1.2忽视清洁如果电站的光伏阵列安装的时间较长,由于空气中细小颗粒的影响,往往会在光伏阵列的表面形成一定量的积灰,表面积灰的存在也会大大降低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据相关研究表明,因积灰影响,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平均可降低17%。
当积灰严重时,效率降低甚至能达到40%以上,其巨大的经济损失将不可想象。
综合以上分析,光伏阵列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清洁,才能保证发电效率不受积灰的影响。
2设备因素2.1光伏组件匹配度在选取光伏组件时,不同的生产厂商提供的组件标称参数是不同的,即使相同的生产厂商生产出的组件标称参数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实际的测试中,可能组件输出的电流和功率也会与理论值存在偏差,一般在3%以内。
光伏系统损耗与发电量综合分析
光伏系统损耗与发电量综合分析光伏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具有清洁、绿色、可再生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光伏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损耗,影响了其发电效率和经济性。
因此,对光伏系统的损耗和发电量进行综合分析非常重要,可以为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提供指导和参考。
光伏系统的损耗主要包括光电转换效率损失、线路传输损耗、温度损失和阴影阻挡等。
其中,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系统最主要的损耗源,主要受到太阳辐射量、光照角度、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系统的寿命和使用时间的增加,光伏板表面可能出现灰尘、污染等情况,影响光照的入射角度和光线的穿透率,进而影响光电转换效率。
因此,定期清洁光伏板面是减少光电转换效率损失的有效措施。
线路传输损耗是指在光伏系统中电能传输过程中,由于导线电阻、连接头接触不良、转换器损耗等原因而产生的电能损失。
为减少线路传输损耗,应选择导线抗阻小、线路布局合理、接线端子接触良好的设备,并注意线路的敷设细节,减少线路损失。
光伏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温度损失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光伏电池在高温环境下会出现效率降低的情况,影响系统的发电效率。
为减少温度损失,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散热装置、降低电池模块温度,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在光伏系统的布置中,阴影阻挡也可能导致损耗和影响发电量。
在设计光伏系统时,应避免树木、建筑物等高大物体的遮挡,确保光照均匀、无阴影的情况下布置光伏板。
除了损耗之外,光伏系统的发电量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光伏系统的发电量与太阳辐射量、光照时长、光照角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实际运行中,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最佳的光伏系统布局方式,以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
综上所述,对光伏系统的损耗与发电量进行综合分析是提高系统发电效率和经济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定期维护清洗、避免阴影遮挡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损耗,提高系统发电量,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同时,科学合理地设计光伏系统布局和选取位置,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资源,提高光伏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光伏发电系统影响发电效率因素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影响发电效率因素分析摘要:光伏发电已成为现代电力建设的发展趋势。
对于光伏系统的发展,加强电厂建设、提高能效和电能质量是能源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也是能源公司的重要研究议程。
光伏系统在能源公司的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光伏系统容易受到各种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影响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光伏发电;效率研究;系统发电引言能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车轮。
自二十世纪以来,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已成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能源结构。
随着社会进步的加速发展,人类社会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过度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以及一些不合理的维护已经造成全球污染和资源枯竭。
光伏发电迄今为止一直是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最重要方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光伏产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之一。
1.光伏发电概述随着各国继续更加重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光伏产业的发展市场将更加广阔。
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
其输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稳定性不仅与电池结构和其他参数有关,而且随着环境温度和光照的变化而变化很大。
同时,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光伏电池的性能特征是非线性的。
因此,光伏电池在特定工作条件下一天的输出功率具有独特的最大值。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光伏电池,应采用某些控制技术,以确保光伏电池能够实时提供最大功率,这就是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
在实际的光伏发电厂中,安装MPPT控制单元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
2.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当太阳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时,一些光子被电池板中的硅材料吸收,从而完成能量传输。
当硅原子充满能量时,电子漂移并在电池中形成一定的电位差。
当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到电路时,电流作为电源从电池流向外部电路。
这个过程主要是将光子能量转换为电子,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利用这一原理,连接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并根据具体安排将电能串联或并联转移到太阳能光伏储能器,然后通过DC/AC转换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供外部电路使用。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一、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1.太阳电池效率η的计算在太阳电池受到光照时,输出电功率和入射光功率之比就称为太阳电池的效率,也称为光电转换效率。
其中,At 为太阳电池总面积(包括栅线图形面积)。
考虑到栅线并不产生光电,所以可以把 At 换成有效面积 Aa (也称为活性面积),即扣除了栅线图形面积后的面积,同时计算得到的转换效率要高一些。
Pin 为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
实际测量时是在标准条件下得到的:Pin 取标准光强:AM 1.5 条件,即在 25℃下, Pin= 1000W / m 2。
2.光伏系统综合效率(PR)η总=η1×η2×η3光伏阵列效率η1:是光伏阵列在 1000 W/m2 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
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灰尘/污渍,组件功率衰减,组件串联失配损失、温升损失、方阵相互遮挡损失、反射损失、光谱偏离损失、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目前取效率86%计算。
逆变器转换效率η2:是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7%计算。
交流并网效率η3:是从逆变器输出,至交流配电柜,再至用户配电室变压器10 KV 高压端,主要是升压变压器和交流线缆损失,按96%计算。
3.理论发电量计算太阳电池的名牌功率是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测得的,也就是说在入射功率为1000W/m2的光照条件下,1000Wp 太阳电池 1 小时才能发一度电。
而实际上,同一天不同的时间光照条件不同,因此不能用系统的容量乘以日照时间来预测发电量。
计算日发电量时,近似计算:理论日发电量=系统峰值功率(kw)x等效日照小时数(h)x系统效率等效峰值日照小时数h/d=(日太阳辐照量kW.h/m2/d)/1kW/m2(日照时数:辐射强度≥120W/m2的时间长度)二、影响发电量的因素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由三个因素决定:装机容量、峰值小时数、系统效率。
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是目前光伏发电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对于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电效率的提升,光伏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红外衰减效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热红外衰减主要指的是光伏组件在高温环境下,特别是持续高温条件下受到的性能衰减。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输出功率都将逐渐下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光伏系统的发电效能,也对光伏组件的寿命和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热红外衰减的主要原因包括光伏组件在高温环境下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载流子复合速率的增加以及材料膨胀系数差异引起的应力漏失等。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光伏组件内部电子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了解决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问题,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策略。
一方面,通过改进光伏组件的材料和结构,可以提高组件的耐高温性能和热稳定性,减小热红外衰减效应。
另一方面,利用散热技术和温度控制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从而减缓热红外衰减的速度。
总之,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材料学、光学、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通过研究和解决热红外衰减问题,可以提升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推动光伏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的具体要点及其对光伏系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结论。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成和内容的简要概括。
下面是对文章1.2文章结构的参考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探讨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为主题,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的背景和重要性。
我们将介绍光伏组件在热红外辐射方面的性能特点,并阐明热红外衰减的意义和挑战。
同时,我们还会说明本文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的关键要点。
具体而言,2.1节将介绍光伏组件热红外衰减的第一个要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进行探讨。
光伏转换能量损失计算公式
光伏转换能量损失计算公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然而,在光伏发电过程中,能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了解光伏转换能量损失的计算公式对于优化光伏发电系统至关重要。
光伏转换能量损失主要包括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损失、电池内部电阻损失、温度效应损失和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损失的计算公式。
1. 光电转换效率损失。
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然而,由于光伏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等因素,光电转换效率并不是100%。
光电转换效率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光电转换效率损失 = (1 光电转换效率) ×光照强度。
其中,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2. 电池内部电阻损失。
电池内部电阻会导致光伏电池输出电压降低,从而造成能量损失。
电池内部电阻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池内部电阻损失 = I²R。
其中,I为光伏电池输出电流,R为电池内部电阻。
3. 温度效应损失。
温度对光伏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导致能量损失。
温度效应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温度效应损失 = 光伏电池温度系数× (T T0)。
其中,T为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T0为标准温度,光伏电池温度系数是一个与光伏电池类型相关的参数。
4. 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也是一个重要的能量损失来源。
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 = ∑(1 配接效率)。
其中,配接效率是指光伏组件之间的匹配效率。
综上所述,光伏转换能量损失的计算公式包括光电转换效率损失、电池内部电阻损失、温度效应损失和光伏组件之间的配接损失。
了解这些损失的计算公式有助于优化光伏发电系统,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减少能量损失,从而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希望本文能够对光伏发电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计算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PR)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计算,以下为计算公式:
1. 系统效率(PR)定义:系统效率,来源于英文Performance Ratio(简称”PR”),其包括太阳能电池老化效率,交、直流低压系统损耗及其他设备老化效率,逆变器效率,变压器及电网损耗效率。
2. 系统效率(PR)计算方法:PR在IEC61724给出的定义如下:PRT=ET/(Pe*hT) PRT:在T时间段内的平均系统效率 ET:在T时间段内光伏电站内上网电量 Pe:光伏组件标称装机容量 hT:在T时间段内峰值辐照小时数。
举例进行说明:装机量Pe=1KW,组件方阵面接收到的总辐射量为1500kwh/m2,也就是说组件方阵面峰值日照数为1500h,假设全年上网电量为1250 kwh,可以得出:PRT=ET/(Pe*hT)=1250 kwh/(1KW*1500h)=83.33%。
此外,光伏系统的效率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效率=实际输出电能/光能输入。
其中,实际输出电能是以千瓦时为单位的,光能输入是以千瓦时/平方米为单位的。
光伏系统的效率通常为10%~20%之间,高效的光伏系统效率可以达到25%以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相关的书籍、文献或咨询该领域专家。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分析
系统效率分析运行期光伏电站的生产工艺流程为:通过太阳辐照,经直流发电单元(将太阳能转化成直流电能,再经逆变产生交流电),出口电压为AC0.5/0.52kV,再经35kV升压箱变,将电压升至35kV后,由35kV集电线路汇集至电站35kV汇集站,再经110kV汇集站,电压升至110kV后,然后输送至220kV升压站,经220kV主变压器二次升压后,通过220kV架空线路送入系统电网。
其发电工艺流程如下:图运行期光伏电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结合光伏电站的运行特点其系统损耗主要为以下几方面组成:(1)入射角造成的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耗;(2)灰尘、植被等遮挡损耗(3)温度影响损耗(4)光伏组件不匹配造成的损耗(5)直流线路损耗(6)逆变器损耗(7)交流线路损耗(8)变压器损耗(9)系统故障及维护损耗结合XX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参考《XX光伏发电项目招商文件》中评分标准的要求,技术方案中系统能力先进性(5分),81%得1分,系统效率最高值得5分;因此系统效率即使是重要的招商得分项,同时该参数又直接影响发电量和效益测评即投标申报电价,为科学合理的控制和了解本项目地的系统效率水平,使其尽可能向可操作、可实现的最高效率努力,系统效率基本取值分析如下:(1)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耗根据项目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气象和太阳辐射数据当地的气象和太阳辐射特点,结合项目地太阳入射角的分析计算,并兼顾山地的地形条件在冬至日真太阳时9:00~15:00的阵列布置原则而确定的日照利用边界,经分析,本次由于入射角造成的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耗取值为4.3%。
(2)灰尘、植被等遮挡损耗项目当地处荒草地、荒山、宜林地等环境,必然会地表植被和自然扬尘的灰尘以及阵列内部设备的彼此遮挡的问题,对此参照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科研实验电站的集团科研项目《环境因素对光伏工程发电量影响研究研究成果报告》和本公司项目投资运维公司的运维测试的统计成果:灰尘的覆盖对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影响较大,灰尘密度越大,发电量下降多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灰尘在静态下密度达到12.64g/m3时,对造成发电量阶段性下降高达20%;且风向和风速对灰尘的在电站的部均匀分布对发电也会产生直接影响。
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
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是衡量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能力,是一个0到1之间的比例。
k越高,说明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越高,能够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光电转化效率、电子损失、光损失等。
其中光电转化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的核心指标。
光电转化效率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具有不同的光电转化效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有多晶硅、单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它们的光电转化效率分别为15%-20%、20%-25%和10%-15%。
通过不断改进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结构,可以提高光电转化效率,进而提高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
除了光电转化效率,电子损失和光损失也会影响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
电子损失是指太阳能电池中电子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电子复合损失和电子传输损失。
电子复合损失是指太阳能电池中由于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而损失的能量,电子传输损失是指电子在太阳能电池中传输过程中由于电阻而损失的能量。
减小电子损失可以提高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
光损失是指太阳能电池中因为光线无法完全被吸收而损失的能量,主要包括反射损失和透射损失。
通过优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涂层材料,可以减小光损失,提高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
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的提高对于太阳能发电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的呼吁,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
提高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可以提高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提高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也可以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一直在不断努力。
他们通过研究新的材料、开发新的结构和设计新的工艺,不断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减小电子损失和光损失,从而提高光伏综合效率系数k。
光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光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1. 问题概述光伏是一种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的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可再生等优点。
然而,光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问题,如能效低下、稳定性差、材料成本高等。
解决这些问题将推动光伏技术的发展,提高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2. 目标通过改进现有光伏技术,解决光伏存在的问题,提高其能效、稳定性和降低成本,以推动光伏技术的可行性和效率。
3. 实施步骤步骤一:提高光伏能效目标:通过优化光伏系统的设计和调节,提高光伏能效。
1.优化光伏组件的设计,减少光伏能量损失。
–采用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如多结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
–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光电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2.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优化光伏阵列的布局和倾角,提高光照接收效率。
–采用追踪系统,随着太阳的位置调整光伏组件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
3.降低光伏系统的功耗。
–优化光伏系统的电路设计,减少电路的能量损耗。
–使用高效率的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时尽量减少能量损耗。
步骤二:提高光伏系统的稳定性目标:通过加强光伏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效果。
1.解决光伏系统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问题。
–选择高温抗性好的材料和组件,减少光伏组件在高温环境下的功率降低。
–优化冷却系统,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提高光伏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2.解决光伏系统在低光照条件下的能量收集问题。
–开发高效率的光伏组件,提高在低光照条件下的能量转换效率。
–使用反射器、聚光镜等光学设备,增加光伏组件吸收光线的能力。
3.解决光伏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抗污能力问题。
–优化材料的表面处理,提高光伏组件的防污能力。
–定期清洁和维护光伏系统,降低灰尘和污物对光伏组件的影响。
步骤三:降低光伏系统的材料成本目标:通过降低光伏组件和设备的材料成本,降低光伏系统的整体成本。
1.发展低成本的光伏材料。
–研究开发价格低、成本效益高的光伏材料,如有机太阳能电池、柔性太阳能电池等。
光伏12点到3点 的发电效率
光伏(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角度、气候条件以及光伏电池的性能等。
具体到12点到3点这个时间段,我们可以就一般情况下的发电效率进行讨论。
在正午12点左右,太阳处于最高位置,太阳辐射强度最大。
此时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通常会比较高,可以达到或接近最大值。
然而,在下午时段的3点左右,太阳开始偏离最高位置,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这可能会导致发电效率下降。
具体的发电效率取决于所使用的光伏电池技术以及光伏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硅晶体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可以达到15%至25%之间。
然而,这些数字是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获得的,STC条件为电池温度25°C,太阳辐射强度为1000瓦特/平方米,光谱AM 1.5。
在现实情况下,发电效率可能会因为环境条件和系统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高温、阴天或阴影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发电效率下降。
此外,使用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优化系统设计和布局等措施可以提高光伏系统在12点到3点的发电效率。
总而言之,光伏系统在12点到3点的发电效率通常会受到下午太阳辐射强度减弱的影响而下降。
具体的发电效率取决于光伏电池的性能,环境条件以及系统设计等因素。
光伏板衰减率标准
光伏板衰减率标准光伏板衰减率标准光伏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光伏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会逐渐降低。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板衰减率的标准,主要包括初始效率、年衰减率、生命周期、环境因素、制造工艺、材料质量、安装方式以及运维保养等方面。
1.初始效率光伏板的初始效率是指其刚刚投入使用时的光电转换效率。
一般来说,光伏板在出厂前会进行效率测试,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
初始效率因光伏板的质量、制造工艺和材料等因素而异。
在选择光伏板时,应关注其初始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系统的性能。
2.年衰减率年衰减率是指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每年光电转换效率的下降幅度。
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际使用情况,光伏板的年衰减率一般在1%至3%之间。
衰减率过高会导致光伏系统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定期对光伏板进行检测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生命周期光伏板的使用寿命通常在20至30年之间。
然而,由于使用环境、制造工艺和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其生命周期可能会缩短。
在光伏板生命周期内,光电转换效率会逐渐降低,导致发电量减少。
因此,对于长期使用的光伏系统,应关注光伏板的生命周期管理,以便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光伏板的使用寿命和衰减率具有重要影响。
高温、高湿、腐蚀性气体等环境条件会加速光伏板的衰减。
此外,灰尘、污垢等也会影响光伏板的透光性和热传导性能,进而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下降。
因此,在选择安装地点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光伏板的影响。
5.制造工艺光伏板的制造工艺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光伏板的初始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衰减率。
同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也对光伏板的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光伏板时,应关注制造工艺和材料质量等因素。
6.材料质量光伏板使用的材料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光伏面板和背板的材料会影响其耐候性、透光性和强度等。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与功率输出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与功率输出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其效率和功率输出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原理和结构、影响其效率和功率输出的因素,以及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效率和功率输出的方法。
一、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原理与结构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利用光生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其结构主要包括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N结。
当太阳光照射在PN 结上时,光子的能量被半导体吸收,导致电子从半导体中被激发并形成电流,从而实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和功率输出受多种因素影响。
二、影响太阳能光伏电池效率的因素1. 光照强度: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光照强度越大,太阳能光伏电池吸收的光能越多,效率也就越高。
2. 温度: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温度升高会导致光伏效率下降。
过高的温度会使光伏电池内部的电子迁移速率减慢,从而影响电流输出。
3. 表面反射:太阳能光伏电池表面的反射会导致部分太阳能被反射回去而未能被吸收。
减少表面反射可以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
4. 回路电阻:太阳能光伏电池本身存在一定的内部电阻,该电阻会使得电流损失增加,影响功率输出。
降低电阻可以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
三、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效率和功率输出的方法1. 多晶硅:采用多晶硅材料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可以提高效率和功率输出。
多晶硅晶体的晶粒较大,并且具有较高的太阳能吸收率。
2. 反射材料: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表面添加反射材料,可以减少表面反射,提高光的吸收率,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
3. 薄膜涂层:在太阳能光伏电池表面涂上一层特殊薄膜,可以提高光的吸收,增加太阳能的转化效率。
4. 追踪太阳:采用追踪太阳的技术,保证太阳能光伏电池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的照射方向,提高光照强度,进而提高电池的效率和功率输出。
综上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和功率输出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指标。
通过控制光照强度、温度、表面反射和回路电阻等因素,以及采用多晶硅、反射材料、薄膜涂层和太阳追踪技术等方法,可以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和功率输出。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分析精选文档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分析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系统效率分析运行期光伏电站的生产工艺流程为:通过太阳辐照,经直流发电单元(将太阳能转化成直流电能,再经逆变产生交流电),出口电压为,再经35kV升压箱变,将电压升至35kV后,由35kV集电线路汇集至电站35kV汇集站,再经110kV 汇集站,电压升至110kV后,然后输送至220kV升压站,经220kV主变压器二次升压后,通过220kV架空线路送入系统电网。
其发电工艺流程如下:图运行期光伏电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结合光伏电站的运行特点其系统损耗主要为以下几方面组成:(1)入射角造成的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耗;(2)灰尘、植被等遮挡损耗(3)温度影响损耗(4)光伏组件不匹配造成的损耗(5)直流线路损耗(6)逆变器损耗(7)交流线路损耗(8)变压器损耗(9)系统故障及维护损耗结合XX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参考《XX光伏发电项目招商文件》中评分标准的要求,技术方案中系统能力先进性(5分),81%得1分,系统效率最高值得5分;因此系统效率即使是重要的招商得分项,同时该参数又直接影响发电量和效益测评即投标申报电价,为科学合理的控制和了解本项目地的系统效率水平,使其尽可能向可操作、可实现的最高效率努力,系统效率基本取值分析如下:(1)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耗根据项目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气象和太阳辐射数据当地的气象和太阳辐射特点,结合项目地太阳入射角的分析计算,并兼顾山地的地形条件在冬至日真太阳时9:00~15:00的阵列布置原则而确定的日照利用边界,经分析,本次由于入射角造成的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耗取值为%。
(2)灰尘、植被等遮挡损耗项目当地处荒草地、荒山、宜林地等环境,必然会地表植被和自然扬尘的灰尘以及阵列内部设备的彼此遮挡的问题,对此参照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科研实验电站的集团科研项目《环境因素对光伏工程发电量影响研究研究成果报告》和本公司项目投资运维公司的运维测试的统计成果:灰尘的覆盖对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影响较大,灰尘密度越大,发电量下降多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灰尘在静态下密度达到m3时,对造成发电量阶段性下降高达20%;且风向和风速对灰尘的在电站的部均匀分布对发电也会产生直接影响。
光伏组件灰尘损失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灰尘损失计算公式光伏组件的灰尘积累会对其发电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灰尘损失的计算成为了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和维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光伏组件灰尘损失计算的相关公式和方法。
一、光伏组件灰尘损失的定义光伏组件灰尘损失是指光伏组件因灰尘的积累而导致的发电效率下降。
灰尘会覆盖光伏组件表面,阻挡光线的入射,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
二、灰尘损失的计算公式光伏组件灰尘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灰尘损失率 = (灰尘面积/总面积)×100%其中,灰尘面积指的是光伏组件表面被灰尘覆盖的面积,总面积是指光伏组件的有效发电面积。
三、灰尘面积的测量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使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光伏组件表面的灰尘面积。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灰尘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等。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的仪器和人员进行操作。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光伏组件的输出电流、电压等参数来推算灰尘面积。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准确性较差。
四、灰尘损失率的影响因素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光伏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如空气中的灰尘浓度、降雨等。
环境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灰尘的积累速度和灰尘损失率。
2. 光伏组件特性光伏组件的特性包括表面光吸收率、自洁能力等。
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对灰尘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其灰尘损失率也会有所差异。
3. 维护措施及时进行光伏组件的清洗和维护可以减少灰尘的积累,从而降低灰尘损失率。
定期检查和清洗光伏组件表面是保持其发电效率的重要手段。
五、灰尘损失率的影响光伏组件的灰尘损失率较高会导致其发电效率下降,进而影响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能力和经济效益。
因此,减少灰尘损失率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六、灰尘损失率的控制方法为了降低灰尘损失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进行光伏组件的清洗,保持其表面清洁;2. 在设计光伏发电系统时,考虑光伏组件的自洁能力和防尘措施;3. 积极监测光伏组件的灰尘损失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和清洗。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量计算及综合效率影响因素一、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1.太阳电池效率η 的计算在太阳电池受到光照时,输出电功率和入射光功率之比就称为太阳电池的效率,也称为光电转换效率。
其中,At 为太阳电池总面积(包括栅线图形面积)。
考虑到栅线并不产生光电,所以可以把 At 换成有效面积 Aa (也称为活性面积),即扣除了栅线图形面积后的面积,同时计算得到的转换效率要高一些。
Pin 为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
实际测量时是在标准条件下得到的:Pin 取标准光强:AM 1.5 条件,即在 25℃下, Pin= 1000W / m 2。
2.光伏系统综合效率(PR)η总=η1×η2×η3光伏阵列效率η1:是光伏阵列在 1000 W/m2 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
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灰尘/污渍,组件功率衰减,组件串联失配损失、温升损失、方阵相互遮挡损失、反射损失、光谱偏离损失、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目前取效率86%计算。
逆变器转换效率η2:是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7%计算。
交流并网效率η3:是从逆变器输出,至交流配电柜,再至用户配电室变压器10 KV 高压端,主要是升压变压器和交流线缆损失,按96%计算。
3.理论发电量计算太阳电池的名牌功率是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测得的,也就是说在入射功率为1000W/m2的光照条件下,1000Wp 太阳电池 1 小时才能发一度电。
而实际上,同一天不同的时间光照条件不同,因此不能用系统的容量乘以日照时间来预测发电量。
计算日发电量时,近似计算:理论日发电量=系统峰值功率(kw)x等效日照小时数(h)x系统效率等效峰值日照小时数h/d=(日太阳辐照量kW.h/m2/d)/1kW/m2(日照时数:辐射强度≥120W/m2的时间长度)二、影响发电量的因素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由三个因素决定:装机容量、峰值小时数、系统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49.78 83.69% 483.13
组件功率 W 每串组件数 块 方阵组串数 串
255 22 98
标准辐照度 W/m2 安装面辐照强度 调整系数 % 年平均环境温度 ℃ 年平均电池温度 ℃
1000 105.00% 17 48.5
逆变器输出 电压 kV 并网电压等 级kV
0.27 0.38
逆变器效率% 96.00%
4平方光伏电缆 双芯70电缆 路汇流箱-直流柜 双芯50电缆 汇流箱-直流柜 双芯120电缆 直流柜-逆变器 三芯185电缆270V 逆变器-隔离变 三芯185电缆380V 隔离变-并网柜
直流电阻 Ω /km 5.09 0.268 0.387 0.153 0.0991 0.0991
组件灰尘效应 组件匹配 / 95.00% / 95.00% / 98.00% / 98.00%
温度影响 / 89.90% / /
辐照度调整系统效率 / 105.00% / / / 79.87% / 84.61%
每回长度 km 0.050 0.165 0.165 0.003 0.004 0.050
每回电阻 Ω 0.2545 0.04422 0.063855 0.000459 0.0003964 0.004955
回路电流 A 8.51 127.59 68.05 138.94 344.36 244.68
回路损耗 W 36.83 1439.84 591.41 17.72 141.02 889.94
类别
项目
直流线路 12.95 97.65% 12.09 97.80%
二极管和连 交流线路 接器效率 / 99.50% / 99.50% 3.09 99.44% 4.01 99.27%
变压器效率 逆变器效率 / 98.00% / 98.00% / 96.00% / 96.00%
功率损耗 年平 kW 均气 系统效率影响 温 % 功率损耗 STC条 kW 件 系统效率影响 %
组件电流Immp 8.39 A 短路电流温度 0.059% 系数 %/℃ 峰值功率温度 -0.430% 系数 %/℃
回路数 98 6 1 6 3 3
总损耗 W 3609.34 8639.06 591.41 106.32 423.07 2669.82
STC条件下 回路电流 回路损耗 总损耗 A W W 8.39 35.83 3511.30 125.85 67.12 137.04 391.87 278.43 1400.73 575.35 17.24 182.62 1152.42 8404.39 67.12 103.43 547.85 34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