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导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新媒体概述课件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新媒体概述课件

1.3.3 按传播形态进行分类
3.微信
微信是一款社交工具,它不仅可以 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 视频,还支持群聊、分享、扫一扫、 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而且跨越了运 营商、硬件和软件、社交网络等多种 壁垒,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 连接,使移动终端成了新的社交节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4
OPTION
04 按作用感官划分。按照媒介所作用的人的感官的不同可以将传播媒介划分为听觉媒介、
OPTION 视觉媒介和视听媒介。
1.1.3 传播媒介的类型和特点
2.传播媒介的特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9
实体性
扩张性
还原性
中介性Βιβλιοθήκη 负载性1.1.4 新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10
新传播媒介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义上的新传播媒介主要是指以数字化、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等技术为基础,发展演变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通常将数字有线电 视、网络电视、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包含在内。狭义的新传播 媒介则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这三大媒介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第五媒介”,通常 包含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3
2.QQ
QQ 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QQ 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面对面传 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和QQ 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信终端相 连,包括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等。
QQ 除了基本的即时信息通信功能外,还可以建QQ 群,功能类似于小型社群,天南 地北的一群人犹如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并发表见解,还可以通过QQ 空间书写日志、写说说, 上传用户的个人图片,听音乐,从而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自己,功能类似于博客和微博。除 此之外,QQ 还有许多衍生产品,如QQ 游戏、QQ 音乐等,几乎能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 的大部分需求。

新媒体概论课件-单元一 PPT

新媒体概论课件-单元一 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新媒体的本质
(二) “需要”是现代营销的最核心价值体现
1898 年 清爽、可口,百事可乐
1905 年
可口之饮料
......
2004 年 突破渴望,敢于第一
2007 年 渴望 探索 发现
新媒体的本质
(三) “需要”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 从信息革命到能源革命的飞跃 • 以用户需要帮助现代企业摆脱困境 • 新媒体产业化推动信息产业地位提升
新媒体概论
Introduction To New Media
媒体的发展
媒体的突破
• 媒体首次成为被动方 • 受众需求成为推动媒体进步的源动力 的突破
让别人知道你
让别人了解你
让别人重视你
让别人需要你
新媒体
媒体的发展
媒体的突破
感知阶段 小众阶段
新媒体的本质
新媒体的学习技巧
(一) 打破“思维定式”
新媒体的学习技巧
(二) 学会“说文解字”
新媒体的学习技巧
打破思维定式+说文解字
就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一) “需要”是区别新旧媒体的最根本点
• 传统媒体只考虑自身的发展 • 新媒体思考用户的需要
新媒体的本质
(一) “需要”是区别新旧媒体的最根本点
新媒体的本质
(二) “需要”是现代营销的最核心价值体现 • 用户至上,应需而生 • 媒体也是产品,也需营销 • 现代营销更重视新媒体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第1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PPT

第1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PPT
新媒体概论
绪论
·“新媒体”: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 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如下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 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 ·但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和传播上的互动性。
绪论
·新媒体时代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从诞生到发展壮大, 深刻改变了就旧有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 ·“ 媒体人”“ 内容为王” “ 服务与市场”“ 网络”“ 渠道、平台、终端”

新媒体
知识窗 世界上第一台手机
从1973年手机注册专利开始,一直到1985年, 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 才诞 生,但是其重量达3公斤,且不方便携带,使用者
要像背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
不过从那以后,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1999 年,手机的重量降为60克,与 一枚鸡蛋的重量相 差无几。除了重量越来越 轻、体积越来越小外, 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 而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
按 75%的商业开挂率(一年中四分之三的
时间车身都有广告,或75%的车一年中都有
广告)计算,年收入将为6750万元。
一、新媒体的概念
(二)哪些不应当属于新媒体
1. 新出现的媒体是否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并非新出现的媒体形态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例如,有人用自行车车体甚至人的额头作为广告媒体,但是由于这些媒体既非数字化的, 亦不具有互动性,因此不能被称为新媒体,只能被称为新出现的传统媒体。由于缺乏互动 性,数字化的户外LED广告屏也并非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概念
·黄升民:将网络电视、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视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也有人把近10年内基于技术变革出现的一些新的传播形态,或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其 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统称为新媒体。

20新媒体导论 第二章PPT

20新媒体导论 第二章PPT
四、从媒体到平台:手机功能的发展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与手机网的汇流与升级
一、移动终端的多样化 (一)平板电脑的发展
(二)电子书与电子纸技术的发展
(三)可穿戴终端的兴起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与手机网的汇流与升级
二、人机交互方式的“回归自然” (一)语音交互技术
(二)体感交互技术
(三)视线交互技术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与手机网的汇流与升级
三、移动传播改变的时空观 (一)从黄金时段到碎片时间:移动传播带来的时间观的变化
(二)从“广播”到LBS: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观
(三)场景:移动时空描述的新维度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与手机网的汇流与升级
四、移动互联网改变的传统产业
• O2O:“到家”服务、电子商务 • 教育行业 • 医疗健康行业 • 金融业 • ……
第一节 数字技术:新媒体的技术基石
二、媒介融合:数字传播的必然归宿
(二)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和”与“分” • 业务形态的整合与生产流程的细分 • 产品的汇聚与用户市场的进一步分化 • 传播渠道的集中与接收终端的分散 • 信息企业的大联合与再分工
(三)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文化性障碍 •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文化差异 • “受众文化”与“用户文化”的差异
2. 社会化媒介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 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 • 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第三节 手机:移动媒体的数字时代
一、从 1G 到 4G :手机通信技术的发展
二、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手机终端的发展
第三节 手机:移动媒体的数字时代
三、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手机传播的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的隐忧
第二节 互联网:新媒体普及的核心动力

第十章《新媒体导论》彭兰著[25页]

第十章《新媒体导论》彭兰著[25页]
公众媒介素养: 信息消费者素养 信息生产者素养
公民素养
传媒业者媒介素养: 信息生产素养 信息消费素养
政府机构与官员媒介素养: 媒体管理者素养 媒体使用者素养
Thanks.
文化 行为
文化 产品
文化 秩序 格局
新媒体 文化
文化 事件
文化 产业
文化 精神
文化 现象
三、新媒体文化的发展动因
新媒体文化的形成,有着自己内部的动力系统,也有外部推动力:
技术-经济-政治:外部力学系统 主流文化:初始标靶 用户互动:助推力 个人诉求:原动力
10.3 新媒体技术及“数字鸿沟”
一、“数字鸿沟”的含义
社会参与素养 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共话题交流、尊重公共规则 和他人的表达权、理性表达与讨论。
二、新媒体时代传媒业媒介素养新拓展
新媒体背景下,传媒业者的素养的拓展,主要包括以下: 1.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能力
对社会化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
对社会化媒体资源协调、组织、整合
运用社会化媒体自我拓展的能力 把握社会化“公”、“私”界限
新闻报道、跟帖 即时通信、手机短信 博客、维基、SNS
微信、微博、网上签名
三、新媒体中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1.新媒体舆论的形成
舆论起点
导火索事件引 发关注
舆论中间环节
讨论的扩散
舆论最终达成
意见的整合
三、新媒体中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2.新媒体舆论的互动
与传统媒体互动
与现实空间互动
三、新媒体中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四、中国新媒体舆论发展中的几组关系
在中国新媒体舆论发展的过程中,有几组关系值得关注:
=现实民意?
1.新媒体用户是否代表社会各阶级? 2.新媒体舆论能否代表新媒体用户意 见?

20新媒体导论 第一章PPT

20新媒体导论 第一章PPT

第四节 新媒体的多层影响
五、新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对社会生态的影响
• 新媒体对社会压力的双重作用 • 新媒体对价值体系多元化的推动作用 • 新媒体对社会阶层变迁的影响
(四)新媒体对文化生态的影响 • 催生了各种新的文化现象 • 新媒体文化由很多层面构成 • 新媒体文化具有一定的平民性与非主流性 • 新媒体是各种文化对话的平台与渠道,也将推动不用文化的对话与融合
第四节 新媒体的多层影响
三、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三)从内容到产品、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变
• 要把内容当做产品全方位开发 • 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 • 更新对新媒体用户“消费”行为的认识
(四)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体制变革 • 媒体内部的开放与重组 • 媒体间的开放与合作 • 传媒业的开放与跨界合作
者的结合。 • 传播的多次性(再传播者对内容的再次加工) 多级流动延伸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但传播过程中也使信息影响更加复杂化。
第四节 新媒体的多层影响
二、新媒体撬动的传播格局变化 (一)传统媒体垄断地位的削弱
• 非媒体背景的专业化新闻生产力量扩大 • 各种机构、组织和企业的自媒体 • 非职业化的传播者 • 技术性的信息采集、整合工具或平台
第五节 新媒体时代传媒人面临的“变”与“不变”
一、变化的要求(适应新媒体传播需要的新能力) (一)数字信息传播能力 (二)跨媒体的整合性能力 (三)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之间的穿越能力 (四)内容、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能力 (五)内容与产品的贯通能力
二、不变的要求(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与素养) (一)人文素养 (二)新闻基础能力 (三)职业操守与伦理
“新媒体”的概念的流之一:原生的新媒体
原生的新媒体: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终端而形成的新媒体

《新媒体概论》第六章新媒体运营ppt课件

《新媒体概论》第六章新媒体运营ppt课件
OPTION
6.1.3 新媒体运营的常用思维
2.平台思维
平台思维是现在非常主流的一种新媒体运营的 思维方式,用户通过新媒体平台接收和传播信息, 并参与信息内容的创作,这就要求进行新媒体运营 的企业或品牌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与用户沟通和 交流,再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市场营销推广。
运用平台思维进行新媒体运营工作可以帮助企 业轻松实现运营推广的目标,通过新媒体的信息内 容传播,企业可以实现产品与用户的直接连接,促 进品牌和产品在用户社交范围内的传播,实现品牌 和产品的裂变式推广。
第6章 新媒体运营
7
6.1.3 新媒体运营的常用思维
3.用户思维 以“以用户为中心”为核心
用户思维要求新媒体的运营活 动和信息内容创作等各个环节 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深度理 解用户的需求,通过用户体验 增强产品或品牌的生命力。
第6章 新媒体运营
8
用户思维的运营
? 运营用户的心理共同点:找 到用户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
A
设定目标。任何岗位的工作通常都需要设定目标,新媒体运营工作的最终目标
是把潜在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实现用户转化和经济收益。
B
制订计划。制订计划就是把运营目标中的某项指标,拆解为每月的工作安排,
再拆解为每周的工作安排,甚至是每天的工作安排。
6.1.5 新媒体运营的工作流程
第6章 新媒体运营
14
3.内容创作
内容的形式。新媒体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利用互联网浏览文章、海报、
A
视频或音频等形式的数字信息内容,内容运营就需要对这些信息内容进行创作、
编辑和营销。
B
内容的渠道。新媒体用户浏览的信息内容一般来自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
门户网站、网络社区和自媒体等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九章 新媒体文化:流动的亚文化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九章 新媒体文化:流动的亚文化

第二节 新媒体中的亚文化人群
三、二次元
1.二次元
• 源自日本,在日文中的原意是“二维空间”“二维世界”。 • 日本的漫画、动画、电子游戏爱好者用这个概念指称这三
种文化形式所创造的虚拟世界、幻象空间。 • 在中国,接受、爱好这类文化的青少年,一开始被称为日
本动漫游戏爱好者或沿用日本的“御宅族”的称呼,后逐 渐被称为“二次元人群”。
追星族(图源网络)
第二节 新媒体中的亚文化人群
四、粉丝与饭圈
(二)从“粉丝”到“饭圈”
粉丝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饭圈”这种共同体。
1.饭圈
• 某个(或某几个)偶像的粉丝们组成的共同体圈子。 • 以不同的偶像为中心会形成不同的饭圈,彼此之间界限清晰,甚至时有冲突。来自3.粉丝进入饭圈的需求
• 对偶像的喜爱及自我投射心理 • 对想象的与偶像的亲密关系的需要 • 对同好群体的归属需要(也是一种社会认同的需要)
作为一种不断生长的语言,网络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与兼容性 2.民间主导生产与“模因式”进化 3.游戏性与解构性 4.流行性与流动性
第三节 新媒体孕育的典型文化
一、 网络语言:“文化树”与“风向标”
(二)便利、多义、标签、认同:网络语言使用的社交动因
1.便利:降低网络交流成本的需要 2.多义:复合性表达的需要 3.标签:个性彰显、文化区隔的需要 4.认同:获得归属感的需要
“中老年表情包”(图源网络)
第三节 新媒体孕育的典型文化
二、表情包:密码、标签、面具
(三)作为社交表演面具的表情包
1.柔化性表演 2.夸大性表演 3.伪装性表演 4.敷衍式表演
“哈哈哈”表情包(图源网络)
第三节 新媒体孕育的典型文化

20新媒体导论 第八章PPT

20新媒体导论 第八章PPT
(四)Web2.0 时代论坛的价值
第一节 论坛:“古老”的社会化媒体
三、网络论坛的组织结构特点源自第一节 论坛:“古老”的社会化媒体
四、网络论坛两种典型的成员关系 (一)成员的需求关系
第一节 论坛:“古老”的社会化媒体
四、网络论坛两种典型的成员关系 (二)成员的权力关系
第二节 博客: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
第六节 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一、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一)作为社交平台的价值
第六节 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一、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二)作为媒体的价值
第六节 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一、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三)作为营销及服务平台的价值
(四)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价值
(五)作为互联网的连接器的价值
一、博客的基本含义
二、博客的社会意义 (一)公民新闻、个人出版等促成的去中心化传播 (二)博客构建的新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体系 (三)博客促进的个体与社会间的能量交换 (四)博客民间记录对官方历史记录的补充 (五)博客助长的多元文化 (六)博客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的交互作用
第二节 博客: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
赞党” ➢ “鸡汤派”与“养生派”盛行 ➢ 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或伪科学
泛滥
第六节 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三、微信群及其影响 (一)微信群的传播手段 表情符号的应用 (二)微信群的生态与传播特点
一个温馨的微信群的人员构成特点: 保持、促进群活跃度的主要因素: (1)刺激源 (2)群内仪式 (3)线下活动 (4)游戏 (三)微信群与圈子化生存
第一节 论坛:“古老”的社会化媒体
一、网络论坛的形式
二、网络论坛的意义 (一)对网民的价值
(三)社会意义 1.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 2.民意表达与社会记录的重要渠道 3.公共服务的平台 4.社群的培育空间 5.网络文化的孕育地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1章 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1章 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外延
相关概念
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
1.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 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 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 贮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 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 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 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新媒体的舆论化趋势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言 论平台,使得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但新媒 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以及传播内 容的不可预知性、群发转发的不可控制性,使得 “把关”难度增大、“把关”机制缺失或失效,加 之整个行业发展环境和新媒体环境还不规范,新媒 体的舆论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
2)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Smart TV)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 电视,其本质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智能电视搭 载了独立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自行安装和卸载 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来不断对 电视功能进行扩展,并且具有上网功能。 目前,智能电视正在成为电脑的一种类型,具有 互动性的智能电视正在成为新媒体的新成员。
第一节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关于新媒体(new media)的确切定义,业界和 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 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 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 播的媒介”。
——陶丹、张浩达:《新媒介与网络广告》
新媒体的概念
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 转成数字,经过转播, 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 定的信息。由于其传播的介质是比特(Bit),而非 原子,所以这种传播就具备了快捷、方便和高保真 等优点。新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并实时更 新,可以像电台、电视台一样进行实时、实况报道, 显然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课件(PPT)

新媒体课件(PPT)

平台选择
根据目标受众特征和内容类型 ,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平台进
行运营。
2024/1/30
账号管理
建立专业的社交媒体账号,完 善账号信息,提高账号权重和 可信度。
内容发布与推广
定期发布高质量内容,并通过 社交媒体广告、KOL合作等方 式进行推广,提高内容曝光度 和传播效果。
数据分析与优化
定期分析社交媒体数据,了解 用户行为和内容效果,不断优
高校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包括新媒体概论、新媒体技术、新媒 体营销、新媒体数据分析等课程,旨 在培养学生全面的新媒体素养和技能 。
教学改革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教 学和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新媒体 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能力。
2024/1/30
25
企业内部新媒体团队建设与管理
新媒体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新媒体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个性化推荐、智能交互等将成 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媒体将迎来更加广阔的 发展空间和机遇。
6
2023
PART 02
新媒体内容创作与传播策 略
REPORTING
2024/1/30
7
内容创意与策划方法
2023
新媒体课件(PPT)
REPORTING
2024/1/30
1
2023
目录
• 新媒体概述与发展趋势 • 新媒体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 • 新媒体平台运营与管理 • 新媒体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 • 新媒体技术前沿与未来展望 • 新媒体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2024/1/30
2
2023
PART 01
新媒体概述与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