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发作的治疗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课件
17
1-2片/次,如无效可间隔0.5-1h后再服1-2 片,一日总量不超过6片,每周不能超过12 片。最大日剂量6g。
10
偏头痛药物治疗—麦角胺生物碱类
• 不良反应:
• 恶心、呕吐、四肢疼痛麻木、血压升 高、心脑血管收缩、诱发心脏缺血。
• 禁用: 外周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
•
妊娠、高血压等。
11
偏头痛药物治疗—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不良反应: 身体任何部位的麻刺感、喉部紧缩感、发热、
头晕、无力、疲惫、恶心、呕吐等。 慎用于:
已患有冠心病、肝功能受损、妊娠和哺乳期 妇女。
15
偏头痛药物治疗—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 禁用于:
•
1、缺血性心脏病,
•
2、以往有过心肌梗死、冠脉痉挛
的患者(包括变异型心绞痛)
•
3.难治型、重度高血压
16
8
偏头痛药物治疗—麦角胺生物碱类
• 机制: 通过激动5-HT受体,强烈收缩已 扩张的脑动脉血管,起到缓解头痛的作 用。
•
• 代表药物: 双氢麦角胺(培磊能)
•
麦角胺咖啡因
9
偏头痛药物治疗—麦角胺生物碱类
用法: 1、双氢麦角胺:1-3mg/次,2-3次/日,最大日
剂量9g。 2.麦角胺咖啡因(1mg/100mg):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
1
偏头痛药物治疗
• 目的:1、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
•
2、缓解伴发症状
•
3.只是对症治疗
2
偏头痛药物治疗
• 原则:1、症状起始时立即服药
•
2、间断治疗
•
3.必要时预防性治疗
3
偏头痛药物治疗
女性偏头痛中医治疗方案
一、引言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头痛为主要特征,常常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据统计,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在月经期、孕期、产褥期等特殊时期症状更为明显。
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将介绍女性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女性偏头痛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具体表现为:1. 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偏头痛。
2. 脾胃虚弱: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偏头痛。
3. 肾精不足:肾精亏损,髓海空虚,不能滋养脑窍,导致偏头痛。
4. 外感风邪:感受外邪,邪气侵犯头部,导致偏头痛。
三、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内治(1)肝郁气滞型治法: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白芍、当归、川芎、香附、甘草等。
(2)脾胃虚弱型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方剂:六君子汤加减。
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等。
(3)肾精不足型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方剂:左归丸加减。
药用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鹿角胶、龟板胶等。
(4)外感风邪型治法: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剂:川芎茶调散加减。
药用川芎、白芷、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等。
2. 中药外治(1)中药熏蒸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如川芎、白芷、细辛等,煎煮后进行头部熏蒸,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中药敷贴选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药,如吴茱萸、川芎、白芷等,制成药饼敷贴于头部,每日1次,每次4-6小时。
3. 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头部穴位,如百会、风池、太阳、合谷、足三里等,采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耳针选取耳穴,如神门、头痛点、皮质下、肝、脾、肾等,采用压丸法,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
4. 推拿按摩选用头部穴位,如百会、风池、太阳、合谷等,采用揉、按、拿、搓等手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药物、偏头痛预防性药物及偏头痛非药物治疗目标、头痛评估、治疗原则、评估标准和要点总结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偏头痛预防性药物治疗及偏头痛非药物治疗治疗目标、头痛评估、治疗原则、评估标准和要点总结偏头痛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1)治疗目标: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快速持续止痛、恢复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减少经济及医疗资源消耗。
2)头痛评估:偏头痛发作程度的评估可使用视觉模拟量表、数字评定量表、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头痛影响测评等量表。
一般认为在最近1个月中偏头痛发作的天数≥8d 或发作天数<8d但满足:① HIT6 评分≥60分或②多于半数发作使患者丧失工作、家务、学习及娱乐能力者,视为重度偏头痛。
3)急性发作期治疗原则:根据头痛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和患者的个体情况,结合阶梯治疗或分层治疗原则选用急性期治疗药物;避免使用安乃近,以及含有巴比妥类和阿片类成分的止痛药;并警惕发生急性止痛药过度使用和 MOH 的风险。
阶梯治疗:首先给予治疗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或NSAIDs,根据患者需求和药物反应,逐步升级或直接给予曲普坦类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和高选择性的 5-羟色胺1F 受体激动剂Ditans 等特异性药物治疗。
分层治疗:头痛较轻时,服用 NSAIDs,1 h 后若反应不足,加用曲普坦类药物;中度或重度头痛时,尽早足量服用曲普坦类药物,1h后若反应不足,可加用 NSAIDs;对有先兆偏头痛,在先兆开始时服用 NSAIDs,在头痛开始时服用曲普坦类药物。
4)治疗有效评估标准:①服药2h后无任何疼痛;②服药2h后疼痛显著缓解,由中重度转为轻度或无痛;③在治疗成功后24h内无头痛再发或无须再次服药,且没有不良事件;④2h内,最难以忍受偏头痛伴随症状缓解。
偏头痛预防性药物治疗1)治疗目标: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头痛及先兆频率,减轻头痛程度及缩短持续时间,提高急性治疗疗效、减少急性治疗消耗、避免急性治疗升级,减少失能,提高生活质量。
2)启动预防性治疗:① 通过避免诱因并且使用急性治疗药物后,偏头痛发作仍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②急性治疗失败或不耐受,存在药物过度使用或禁忌证;③不伴失能的偏头痛发作每月≥ 4,伴轻微失能的偏头痛发作每月≥ 3次,伴严重失能的偏头痛发作每月≥2次;④特殊类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脑干先兆偏头痛,先兆持续时间> 60 min 的偏头痛,偏头痛性脑梗死,偏头痛持续状态;⑤希望减少发作次数。
偏头痛健康教育
偏头痛健康教育
一、概述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特征多呈单侧分布、中重度、搏动样疼痛,可伴恶心、呕吐。
声、光刺激或日常活动可使疼痛加重,安静环境和休息可使疼痛缓解。
二、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和预防复发。
首先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避免各种理化刺激。
1、预防发作对于发作频繁者,可选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首选药物: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如丙戊酸盐;钙通道阻滞剂如氟桂利嗪。
2、发作期治疗应根据头痛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和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等选择药物,并在症状起始时立即服用。
3、恶心、呕吐是偏头痛突出的伴随症状,也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同时应用胃复安,严重者给予小剂量氯丙嗪等药物。
三、疾病预防
1、告知病人疾病的相关病因,应避免常见诱因。
指导病
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睡眠。
合理饮食,注意气候变化。
2、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告知先兆表现,出现黑蒙、亮点等先兆症状时不要紧张,应卧床休息并保持安静;头痛严重者应及时就医或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
四、出院指导:
1、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安静、温湿度适宜。
2、保持生活规律,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戒烟限酒。
3、正确口服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
4、注意监测血压,定期复诊。
5、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五版拟定人:王**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月。
氨酚伪麻片缓解头痛偏头痛每次口服一片饭后服用
氨酚伪麻片缓解头痛偏头痛每次口服一片饭后服用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头痛的情况。
而当头痛伴随着偏头痛的症状时,给人的不适感更加明显。
为了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的困扰,很多人选择口服氨酚伪麻片。
氨酚伪麻片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成分为氨酚和倒伪麻黄碱。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氨酚伪麻片对于缓解头痛偏头痛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氨酚伪麻片的作用机制氨酚伪麻片具有镇痛和解热的作用。
其中,氨酚是一种镇痛成分,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减轻头痛感。
倒伪麻黄碱则是一种解热成分,能够帮助降低体温。
这两种成分的联合作用使得氨酚伪麻片成为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症状的有效药物之一。
二、正确使用氨酚伪麻片的建议1. 饭后服用:为了提高药效和减少对胃的刺激,建议口服氨酚伪麻片时,在饭后进行。
2. 每次口服一片:一般情况下,每次口服一片氨酚伪麻片即可。
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3. 不宜长期连续使用:虽然氨酚伪麻片是非处方药,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长期连续使用。
如果头痛和偏头痛情况持续存在或频繁发作,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4. 遵医嘱:如果你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或患有其他疾病,请在使用氨酚伪麻片之前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不会产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或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
5. 注意禁忌:氨酚伪麻片禁忌于以下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12岁以下儿童、重症肝功能障碍、严重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预防措施使用药物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相应的预防措施:1. 胃肠道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
为了减轻这些不适,建议在饭后使用,并且避免空腹服药。
2. 过敏反应:个别人可能对氨酚伪麻片中的成分过敏。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请立即停药并就医。
3. 西药与中药同用: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西药或中药,请在使用氨酚伪麻片之前告知医生或药师,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神经性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神经性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神经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它的发作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治疗和缓解神经性偏头痛,让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对于神经性偏头痛的治疗,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镇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此外,一些特殊的神经性偏头痛预防药物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减少头痛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神经性偏头痛。
例如,神经性偏头痛患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来减轻头痛的症状。
此外,规律的锻炼和良好的睡眠习惯也对缓解神经性偏头痛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治疗方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神经性偏头痛。
例如,避免暴露在强光和刺激性气味下,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等都有助于减少头痛的发作。
此外,对于一些慢性神经性偏头痛患者,他们可以通过针灸、按摩和理疗等方法来缓解头痛的症状。
这些非常规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总的来说,神经性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治疗和缓解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避免不当的药物使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预防神经性偏头痛的发作。
例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避免暴露在强光和刺激性气味下等都有助于减少头痛的发作。
在治疗和缓解神经性偏头痛的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的方法对神经性偏头痛患者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4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新靶点
2024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新靶点偏头痛是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认可度较高的为三叉神经血管障碍学说、皮层扩散抑制(CSD)学说。
其中中枢敏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胶质细胞等因素在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今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存在不足,进一步探索治疗方法尤为必要。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偏头痛发病关系密切,有潜力成为偏头痛治疗的新靶点。
1、偏头痛发病机制偏头痛发病率高,全球年发病率为15%,我国年发病率约为9.3%,目前全球约有超过10亿患者[1-2]。
其代表性表现为单侧头痛,多呈搏动样反复发作,亦可伴随各种感觉失调、恶心、耳鸣、偏瘫、易疲劳感、颈部发僵、头皮疼痛等症状,一些患者病发前可伴有各种先兆症状[3]。
然而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仍不明,多种学说尝试阐明其机制,如血管紊乱、硬脑膜的无菌性炎症、低镁学说等,现今认可度较高的为三叉神经血管障碍学说。
另外,大多数学者认同皮层扩散抑制学说与先兆偏头痛有关[4]。
以下所述要素对于阐明有关偏头痛病理机制尤为重要。
1.1 中枢敏化与偏头痛基于三叉神经血管障碍理论,目前关于偏头痛的共识是,在多种触发因素作用下,促炎因子释放导致中枢痛觉信号处理阈值的降低,引起中枢调节兴奋性和抑制性平衡能力的紊乱,继而三叉神经血管系统(TGVS)呈现敏化状态,进而呈现脑膜无菌神经源性炎症、肥大细胞脱颗粒、脑膜血管产生舒张变化等状态。
有关于中枢敏化增加中枢神经元敏感性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突触可塑性、活化胶质细胞、降低伤害性信号传导阈值以及减少调节信号传递等途径得以实现[5]。
在此过程中可涉及多个脑区,如下丘脑在发作的早期阶段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丘脑皮层紊乱是关键,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参与痛觉调控和传递,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TCC)使得感觉传输改变等[6-7]。
1.2 神经源性炎性反应与偏头痛偏头痛患者痛觉系统下行通路障碍,会导致末梢神经P物质(SP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促炎神经肽含量增多,进一步介导血管扩张、硬脑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促进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I1)-10、I1-6、肿瘤坏死因子(TNF)-8一氧化氮(NO)及氧自由基等释放而致病[8]。
偏头痛急性期分期阶段、治疗药物、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注意事项、疾病分类和药物使用禁忌
偏头痛急性期分期阶段、治疗药物、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注意事项、疾病分类和药物使用禁忌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为反复发作性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与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有共病关系,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可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恢复期。
偏头痛治疗药物主要是偏头痛发作急性期治疗药物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曲普坦类药物/5-HT1B/1D 受体激动剂、地坦类药物/5-HT1F 受体激动剂、吉泮类药物/CGRP 受体拮抗剂等。
偏头痛发作急性期治疗药物表 1. 偏头痛发作急性期治疗药物: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表2.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注意事项偏头痛发作急性期治疗药物建议选用 NSAIDs 用于轻-中度发作;中重度发作或对 NSAIDs 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选用特异性药物(如曲普坦类药物)或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等。
偏头痛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吉泮类药物瑞美吉泮。
偏头痛共患癫痫,急性期以NSAIDs治疗为主,曲坦类药物因加重癫痫发作而谨慎使用,禁用肌注或静脉注射途径使用甲氧氯普胺。
预防性治疗药物丙戊酸钠、托吡酯是预防偏头痛的一线用药,建议优先用于偏头痛共患癫痫。
偏头痛发作急性期药物治疗者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选用地坦类药物拉米地坦。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者若合并高血压,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坎地沙坦、赖诺普利。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者若合并心动过速,可选用β 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者若合并抑郁障碍、焦虑,可选用 SNRIs 文拉法辛、三环类药物阿米替林。
疾病分析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多为中重度疼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
偏头痛除疾病本身可造成损害外,还可导致脑病变、认知功能下降、后循环无症状性脑梗死等,治疗与预防是关键。
偏头痛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与预防性治疗,治疗药物很多,有些药物有一定副作用,部分人群合并心脑血管病、焦虑、抑郁,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成人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策略
成人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策略成人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策略引言: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头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压力增加和环境变化,成人偏头痛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药物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控制偏头痛发作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人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策略。
一、预防治疗药物:预防治疗药物是指用于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和缓解偏头痛症状的药物。
常用的预防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钙离子拮抗剂等。
1.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预防治疗药物。
例如,普萘洛尔可以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
然而,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和禁忌症来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
2. 三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和纳拉贝林等也被用于成人偏头痛的预防治疗。
它们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减轻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
3. 抗癫痫药:抗癫痫药例如丙戊酸钠和托吡酯等在治疗偏头痛中也有一定的效果。
它们通过抑制神经兴奋性来达到减轻偏头痛症状的目的。
4.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例如氟桂利嗪是一种轻度兴奋剂,可以放松血管,减轻血管扩张引起的疼痛。
这种药物适用于偏头痛伴有血管神经症状的患者。
二、急性治疗药物:急性治疗药物是指用于缓解偏头痛发作时的疼痛和不适症状的药物。
常用的急性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和三联复方药等。
1.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是最常用的急性治疗药物,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的头痛和不适症状。
2. 三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例如阿米替林也可以用于急性治疗。
它们通过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来减轻偏头痛的疼痛和不适感。
3. 三联复方药:三联复方药则是一种组合药物,其中包含了酚咖片、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B。
这种药物可以减缓血管痉挛,舒缓神经痛和提供营养支持,对于控制偏头痛发作有一定的帮助。
三、个体化治疗策略:除了药物治疗,还应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心理干预和针灸等。
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单侧头痛,伴随着恶心、呕吐、光线和声音敏感等症状。
对于患有偏头痛的人来说,这种疾病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了解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对于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的治疗和缓解偏头痛的方法,希望对患者们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偏头痛的治疗,药物疗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镇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们需要注意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导致药物过度使用头痛。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们还可以尝试一些非药物疗法来缓解偏头痛。
比如,按摩是一种常见的非药物疗法,通过按摩头部和颈部可以缓解头痛。
另外,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瑜伽、冥想等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偏头痛。
此外,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对缓解偏头痛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疗法,一些患者还可以考虑接受神经阻滞治疗或者经颅磁刺激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帮助一些难治性偏头痛患者获得一定的缓解。
总的来说,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患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选择治疗方法的过程中,患者们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偏头痛,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对患有偏头痛的朋友们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祝愿所有的患者早日康复!。
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偏头痛治疗和缓解方法:
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三叉神经阻滞剂和肌肉松弛剂等,需要根据严重程度和个人情况定制用药方案。
2. 减轻头痛进展:保持充分的休息、减少压力、避免食用会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等)、避免刺激性气味(如香水等)。
3. 调整生活习惯:适当运动、保持规律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少吃含有酪氨酸的食品(如奶类、起司、红酒等)。
4. 治疗共病症:一些偏头痛发作与其他病症有关,如抑郁症、焦虑症、高血压等,需要治疗相关疾病。
5. 特殊治疗:对于严重偏头痛患者可以采用神经阻断术或者治疗原发病(如颈椎病等)等方法。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应当咨询医生的建议。
偏头痛西药治疗及用法介绍
偏头痛西药治疗及用法介绍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头痛,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光、声敏感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在西药治疗方面,有一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缓解偏头痛症状和预防发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偏头痛西药治疗药物及其适用情况和用法。
1. 三叉神经阻断药物三叉神经阻断药物是用于急性偏头痛发作时的首选药物之一。
其中,普鲁卡因胺(Lidocaine)是一种常用的三叉神经阻断药物,可通过阻断疼痛信号途径减轻偏头痛症状。
用法是将普鲁卡因胺以注射剂的形式缓慢静脉注射或作为鼻腔喷雾剂使用。
2. 曲普瑞林(Sumatriptan)曲普瑞林属于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常用于急性偏头痛发作的治疗。
该药物可以收缩血管,减少神经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偏头痛的症状。
曲普瑞林可口服、鼻腔喷雾或皮下注射的形式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而定。
3. 二氢麦角新碱(Ergotamine)二氢麦角新碱是一种收缩血管和阻断炎症反应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偏头痛发作。
该药物具有持久的止痛作用,但副作用相对较多,如恶心、呕吐等。
二氢麦角新碱可通过口服、直肠给药或注射的形式使用。
4. 普鲁巴林(Propranolol)普鲁巴林属于贝塔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常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
普鲁巴林可以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且没有二氢麦角新碱等药物所带来的能耐受性和依赖性。
普鲁巴林通常以口服的形式使用,剂量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5. 氟桂利嗪(Flunarizine)氟桂利嗪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用于偏头痛的长期治疗和预防发作。
这种药物可以减少钙离子通道的开放,从而减轻偏头痛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氟桂利嗪一般以口服的形式给药,剂量需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指导来确定。
总结:偏头痛西药治疗涉及到多种药物,其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三叉神经阻断药物、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贝塔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都可以在治疗急性发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性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神经性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
神经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头痛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
的痛苦和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和缓解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
疗和缓解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神经性偏头痛的治疗需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方面入手。
患者应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
过度疲劳。
此外,饮食上也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巧克力、咖啡因等容易诱发偏头痛的食物。
其次,药物治疗是治疗神经性偏头痛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
包括止痛药、镇痛药和特异性药物等。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注意
按照医嘱进行,避免过量使用药物,以免引起药物过敏或者其他不
良反应。
另外,针对神经性偏头痛,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可以进行物理疗法,如针灸、按摩、理疗等,有助于缓
解疼痛。
此外,心理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
放松心情,减轻疼痛感。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增加户外
活动、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等,有助于缓解神经性偏头痛的症状。
同时,规律的生活作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
痛感。
总的来说,针对神经性偏头痛的治疗和缓解方法有很多种,患
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神经性偏头痛需要耐心和坚持,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希望患者
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尽快减轻痛苦,重拾健康的生活。
偏头痛的神经调节与生物反馈疗法
偏头痛的神经调节与生物反馈疗法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头部疼痛,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偏头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社交活动受限等问题。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但对于一些难治性偏头痛患者,神经调节与生物反馈疗法成为了一种有希望的治疗选择。
神经调节疗法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刺激神经系统来调节神经活动,从而达到缓解偏头痛症状的目的。
其中,经皮眶上神经刺激(tSN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调节方法。
tSNS 设备通常是一个小型的手持装置,患者可以将其放在额头上方,通过轻微的电刺激来抑制偏头痛的发作。
研究表明,tSNS 对于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于那些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
枕神经刺激(ONS)也是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神经调节方法。
枕神经是头部和颈部的重要神经,通过在枕神经附近植入电极,发送电脉冲来调节神经信号,从而减轻偏头痛症状。
ONS 通常需要在手术室进行植入手术,但对于一些严重的、慢性的偏头痛患者,它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治疗方案。
深部脑刺激(DBS)则是一种更为侵入性的神经调节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极其严重和难治性的偏头痛。
DBS 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精确地调节神经活动。
然而,由于其手术风险较高和技术复杂性,DBS 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让患者通过学习控制自身生理反应来缓解症状的方法。
在偏头痛的治疗中,常用的生物反馈技术包括肌电反馈、皮温反馈和脑电反馈等。
肌电反馈通过监测头部和颈部肌肉的紧张程度,帮助患者意识到肌肉紧张与偏头痛发作之间的关系,并学会放松肌肉,从而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佩戴传感器,接收关于肌肉活动的实时反馈信息,并通过训练逐渐掌握放松肌肉的技巧。
皮温反馈则是基于偏头痛发作时头部皮肤温度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偏头痛发作前头部皮肤温度会下降,而通过皮温反馈训练,患者可以学会主动调节头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提高皮温,从而预防偏头痛的发作。
偏头痛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及预防药物治疗
偏头痛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及预防药物治疗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
目前偏头痛存在患者就诊率低、误诊率高、预防性治疗不足及止痛药物过度使用等问题,这些都亟待解决。
偏头痛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是偏头痛有效治疗的前提,需要结合详尽的头痛病史问诊、可靠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判断。
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要点。
一、发作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标准的头痛至少发作5次a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b、c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单侧d;搏动性;中重度的无先兆偏头痛。
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或因头痛而避免日常活动(如:行走或上楼梯)。
D、发作过程中,至少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
E、不能用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注:A、如果符合无先兆偏头痛的其他诊断标准,但发作次数不足5次,可诊断为很可能无先兆偏头痛B、如在发作过程中入睡,醒后头痛消失,则头痛持续时间按醒来时估算c、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小于18岁)发作时间为2-72小时(儿童未治疗而持续时间少于少于2小时则不足以诊断偏头痛)d、偏头痛可以是单侧痛(约占60%),可以是双侧痛(约占40%)ICHD3: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组2、有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至少有2次发作符合B和CB、至少有1个可完全恢复的先兆症状:视觉;感觉;言语和(或)语言;运动;脑干;视网膜。
C、至少符合下列6项中的3项至少有1个先兆持续超过5分钟;2个或更多的症状连续发生;每个独立先兆症状持续5-60分钟;至少有1个先兆是单侧的;至少有1个先兆是阳性的;先兆伴发或在先兆出现60分钟内出现头痛。
D、不能用I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注:a、例如,当一次先兆出现3种症状时,可接受的最长先兆持续时间是3x60分钟,运动症状可以持续长达72小时;b、失语被认为是单侧症状,构音障得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c、闪光和发麻属于阳性先兆症状;ICHD3: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
偏头痛怎么办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偏头痛怎么办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头痛,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那么,面对偏头痛,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最快最有效地缓解症状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到正在遭受偏头痛困扰的朋友们。
首先,对于偏头痛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及时找到合适的止痛药物。
常用的止痛药物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缓解。
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专门针对偏头痛的药物,如三叉神经痛患者常用的特立普。
其次,偏头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情绪波动、过度疲劳、饮食不规律、气候变化等,都可能导致偏头痛的发作。
因此,患者需要尽量避免这些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
另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偏头痛患者缓解症状。
比如,可以尝试进行头部按摩、热敷、放松训练等物理疗法,有助于缓解头痛的症状。
此外,一些患者还可以考虑接受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偏头痛也有一定的效果。
最后,对于一些慢性偏头痛患者,可以考虑长期预防治疗。
一些常用的预防治疗药物包括贝塔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以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对于偏头痛患者来说,要想最快最有效地缓解症状,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止痛药物,并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同时,也可以尝试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及长期预防治疗。
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帮助到正在遭受偏头痛困扰的朋友们,早日摆脱痛苦,重拾健康的生活。
妥泰治疗偏头痛的原理
妥泰治疗偏头痛的原理
妥泰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扑米酮。
妥泰治疗偏头痛的原理是通过调节脑部神经传导物质的活动来减轻症状。
偏头痛被认为是与血管活动和神经递质的紊乱有关。
扑米酮作为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抗组胺和钙通道阻滞剂作用。
它可以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减少神经传导物质的释放和传递,从而减轻偏头痛症状。
具体来说,妥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起作用:
1. 抑制5-羟色胺的释放:偏头痛与5-羟色胺的释放过多或过
敏有关。
妥泰可以抑制5-羟色胺的释放,从而减少血管收缩
和扩张的异常情况。
2. 阻断神经传导物质的作用:妥泰可以阻断神经传导物质如神经肽P的作用,从而减少神经信号的传递,缓解疼痛感。
3. 减少血管扩张:妥泰具有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可以抑制钙离子的流入,减少血管扩张,降低血管壁张力,从而减轻血管痉挛和头痛。
总体来说,妥泰通过综合调节脑部神经传导物质的活动,从而减轻偏头痛的症状。
然而,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具体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最佳的用药方案。
偏头痛治疗方案
偏头痛治疗方案第1篇偏头痛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偏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头痛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为提高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患者身心的伤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临床实践,结合患者个体情况,旨在为偏头痛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及康复指导。
二、治疗目标1. 缓解患者头痛症状,降低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
2.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因病导致的身心损害。
3.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三、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急性发作期治疗:针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采用以下药物治疗方案:-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洛桑坦;- 麦角胺类药物:如麦角胺咖啡因片。
(2)预防性治疗:针对频繁发作的偏头痛患者,采用以下预防性治疗方案:-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 抗癫痫药:如托吡酯;- 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 肉毒毒素注射:针对慢性偏头痛患者。
2. 非药物治疗(1)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增加户外活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饮酒、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减轻心理压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2)物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皮层,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 电针治疗: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头痛;- 超短波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3)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并纠正不良认知,改善心理状况,降低头痛发作频率;- 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心理压力,提供专业心理支持,缓解头痛症状。
四、治疗周期及评估1. 治疗周期:急性发作期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通常治疗周期为3-7天。
预防性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副作用,治疗周期为3个月至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637000)Acute and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Migraine LUO Jia-Ming, WANG Li, YU Ju-Ming, YU Qin, HUANG M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China KEY WORDS migraine; treatment; preventive treatment; triptans; ergots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goals, and evaluat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everity of disability from their migraines before acute treatment. The optimal strategy of migraine acute treatment should match medication to the severity of disabi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ine attacks. The migraine-specific treatment should be given as early as possible if the disability reaches moderate to severe degree. Triptans and ergots are first-line acute medication of migraine in the absence of vascular contraindications. Preventive therapy may reduce the frequency, duration or severity of attacks, and enhance the response to acute treatments. The first-line agents based on efficacy for prophylactic therapy include propranolol, amitriptyline, divalproex sodium, topiramate, and so on. (migraine) 4~72 h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 15% 10%~15% 1:2~3 60% 1:4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1008-0678(2010)01-0075-07 [ , (1981-), , , ,E-mail:yujuming1963@,] R747.2 ,[] A76[7] [1]>10d 6 (Headache Impact Test-6 HIT6) HIT-6 60(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1. united states headache consortium)[3,4]2h[2]MIDAS (theHIT-6(NSAID)2. (migraine assessment of current therapy ACT)[5]migraine(FDA)acetaminophen-caffeine AACAAC) ( 20% )(aspirin-2h 1d 2 12h 6h migraine-ACT[8]NSAID[9]NSAID (stratified care)AAC AAC[3,4]( Jakuboski (step care across attacks) 2h (step care within attacks) Lipton[6] [10])COX1/COX2(the disabilities in strategies of care DISC) 1. (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MIDAS 3 5 MIDAS) HT1B/D) (calcitonin gene reptide5d55-HT1D CGRP)-1B/D(5-775-HT1BCGRP 5-HT1BFramingham[11]NSAID 2h(1)[12] 4h2h NSAID1 Tab 1[12][13,14]Triptans[12]Notethere is no optimal dose<15 d 2.10 d (etgot)[15,16](dihydroergotamine DHE) 3 10 d 50% DHE 5-HT1B/D 2dANN 21 mg[17] NSAID <10 d 3.DHE3 mg·d-1 CGRP CGRP (CNS)78Olcegepant (BIBN4096) CGRP olcegepant 2 h Telcagepant MK-0974 3 300 mg CGRP 150 mg CGRP 2h[19] [18]466% Merck & Co Inc[18]2 24 h ([23,24]2) 3 50%()[20]Silberstein[25]6[21]50%11 2[22]3 min356~9 3 DHE ( ) 24 h[1]6~9 DHE 6 Diener[26]818[22]6 212 β13%[23](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EFNS)[27]792 Tab 2 Medications in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migraine1Note1Long-term use may cause Parkinson's diseaseβ 10~25 mg·d-125~200 mg·d 10~20 mg·d-1-110~150 mg·d-1 5 mg·d-11.β 50%β5~60 mg·d-1 ( β1 ) (SSRIs) β[23] [22]β[22,27]5-HT120~240 mg·d -1 β β 5-HT NO N[29] [28] [23]SSRIs SSRIs5-HTSSRI[31]-D-()5-HT[32,33](SNRI) 150 mg·d-1 37.5 mgβ2.[30]3. 5-HT[33]80[34]5~10 mg 5. βA[23][23](CGRP)[23]A FDA 25 U A 75 U4.[35~38]A 500~1 500 A[45,46]mg·d-1[31](feverfew)[22]66 (75 mg 2 )[22]250~500 mg·d-1 60 mg·kg-1·d-1[39~41][21]200 mg·d-1 100 mg·d-1[1] [2] Tepper SJ, Spears RC.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J]. Neurol Clin, 2009,27:417-427 Tfelt-Hansen P, Block G, Dahl f C, et al. Guidelines for controlled trials of drugs in migraine: second edition [J]. Cephalalgia,2000, 20:765-786 [3] Silberstein SD. Practice parameter: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migraine headache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J]. Neurology,2000,56:142 [4] Matchar DB, Young WB, Rosenberg JH,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migraine headache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attacks[M].US Headache Consortium,2000:1-58100 mg·d-115~25 mg·d-115~25 mg50~100 mg·d-1 ( 2 ) ( 200 mg·d 200 mg·d-1 600~1 200 mg·d-1 [42] -1600 mg)[5]Dowson AJ, Tepper SJ, Baos V. et al. Identifying patients who require a change in their current acute migraine treatment: the Migraine Assessment of Current Therapy(Migraine-ACT) questionnaire[J]. Curr Med Res opin,2004,20:1125-1135[6]Lipton RB, Stewart WF. Acute migraine therapy:Do doctors understand what patients with migraine want from therapy[J]? Headache,1999,39:20-26[7]Lipton RB, Goadsby PJ, Sawyer JPC. Migraine: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disability[J]. Rev Contemp Pharmacother,2000,11:63-73 Lipton B, Stewart WF, Ryan RE Jr,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etaminophen, aspirin, and caffeine in alleviating migraine headache pain:three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1 800~2 400 mg·d 50% Chen[44]-11/3[43][8]2 2[9][J].Arch Neurol,1998,55:210-217 Limmroth V, Przywara.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d other81 headache[M].In Diener HC, editor. New York:karger,2000:30-43 [10] Jakubowski M, Levy D, Itay Goor-Aryeh I, et al. Terminating migraine with allodynia and ongoing central sensitization using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of COX1/COX2 inhibitors[J].Headache, 2005,45:850-861 [11] Papademetiouv. Cardiovascular safety and triptans[M].Headache, 2004:S31-39 [12] Tepper SJ.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J].Continuum,2006,12: 87-105 [13] Krymchantowski AV, Barbosa JS. Rizatriptan combined with rofecoxib vs. rizatriptan for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 open label pilot study[J]. Cephalalgia,2002,22:309-312 [14] Krymchantowski AV, Bigal ME. Rizatriptan versus rizatriptan plus rofecoxib versus rizatriptan plus tolfenamic acid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J]. Neurology, 2004,4:10 [15] Rami Burstein, Beth Collins RN, Moshe Jakubowski. Defeating migraine pain with triptans: A race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cutaneous allodynia[J].Ann Neurol,2004,55:19-26 [16] Burstein R, Collins B, Jakubowski M. Analgesic triptan action in an animal model of intracranial pain: A race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sensitization[J]. Ann Neurol,2004,55:27-36 [17] Silberstein SD, Young WB.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rgotamine tartrate and dihydroergot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d status migrainosus, Working Panel of the Headache and Facial Pain See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J].Neurology, 1995,45:577-584 [18] Tfelt-Hansen PC. Is there an inherent limit to the efficacy of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receptor antagonists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 comment[J]. J Headache Pain,2009,10: 389-391 [19] Connor KM, Shapiro RE, Diener H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elcagepant for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J]. Neurology, 2009,73:970-977. [20] Dahl?f CG, Hauge AW, Olesen J.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onabersat, a gap-junction modulator,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 doubleblind, parallel-group, randomized study[J]. Cephalalgia,2009,29:7-16 [21] Sun-Edelstein C, Mauskop A. Role of magnesium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migraine[J]. Expert Rev Neurother,Mar, 2009,3:369-379 [22] Tepper SJ, Rezai A, Narouze S, et al. Acut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migraine with sphenopalatine ganglio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J]. Headache,2009,49:983-989 [23] Silberstein SD. Preventive migraine treatment[J]. Neurol Clin, 2009,27:429-443 [24] Lipton RB, Diamond D, Freitag F, et al. Migraine prevention patterns in a community sample: results from American Migraine and Prevention (AMPP)study[J].Headache,2005,45:792-793 [25] Silberstein SD. Headaches in pregnancy[J]. Neurol Clin, 2004,22: 727-56 [26] Diener HC, Agosti R, Allais G, et al.Cessation versus continuation of 6-month migraine preventive therapy with topiramate (PROMPT):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Lancet Neurol,2007,6:1054-1062 [27] Evers S, Afra J, Frese A, et al. EFNS guideline on the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revised report of an EFNS task force[J]. Eur J Neurol,2009,16:968-981 [28] Koella WP. CNS-related (side)-effects of β-Blocker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echanisms of action[J]. Eur J Clin Phar macol, 1985,28:55-63 [29] Ramadan NM. Prophylactic migraine therapy:Mechanisms and evidence[J]. 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04,8:91-95 [30] Silberstein SD. Practice parameter: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migraine headache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J]. Neurology, 2000,55:754-762 [31] Bowden CL, Brugger AM, Swann AC, et al. Efficacy of divalproex vs lithium and placebo in the treatment of mania, The Depakote Mania Study Group[J]. JAMA,1994,271:918-924 [32] Ozyalcin SN, Talu GK, Kiziltan E,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enlafaxine in the prophylaxis of migraine[J].Headache,2005,45: 144-152 [33] Bulut S, Berilgen M, Baran A, et al. Venlafaxine versus amitriptyline in the prophylactic treatment of migraine:randomized, double-blind, crossover study[J].Clin Neurol Neurosurgery,2004, 107:44-48 [34] Wauquier A, Ashton D, Marrannes R. The effects of flunarizine in experimental models relat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migraine[J]. Cephalalgia,1985,5:119-123 [35] Riopelle R, McCans JL. A pilot study of the calcium channel antagonist diltiazem in migraine syndrome prophylaxis[J]. Can J Neurol Sci,1982,9:169 [36] Klapper J, Divalproex sodium in migraine prophlaxis:a dosecontrlled study[J].Cephalagia,1997,17:103-108 [37] Klapper JA. An open label crossover comparison of divalproex sodium and propranolol HCI in the prevention of migraine headaches[J].Headache Quarterly,1995,5:50-53 [38] Freitag FG, Collins SD, Carlson HA,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divalproex sodium extended-release tablets in migraine prophylaxis [J].Neurology,2002,58:1652-1659 [39] Silberstein SD, Neto W, Schmitt J, et al. Topiramate in migraine prevention:results of a large controlled trial[J].Arch Neurol,2004, 61:490-495 [40] Brandes JL, Saper JR, Diamond M, et al. Topiramate for migraine preven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4,291:965-973 [41] Diener HC, Tfelt-Hansen P, Dahlof C, et al. Topiramate in migraine prophylaxis-result from 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ith propranolol as an active control[J].J Neurol,2004,251:943-950 [42] Rompel H, Bauermeister PW. Aetiology of migraine and prevention with carbamazepine (Tegretol): 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crossover study[J]. S Afr Med J,1970,44:75-80 [43] Mathew NT, Rapoport A, Saper J, et al. Efficacy of gabapentin in migraine prophylaxis[J]. Headache,2001,41:119-128 [44] Chen WT, Fuh JL, Lu SR, et al. Persistent migrainous visual phenomena might be responsive to lamotrigine[J]. Headache,2001,41:823-825 [45] Silberstein S, Mathew N, Saper J, et al.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s a migraine preventive treatment. For the BOTOX Migraine Clinical Research Group[J]. Headache, 2000,40:445-450 [46] Elkind AH, O'Carroll P, Blumenfeld A, et al. A series of three sequenti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of repeated treatments with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migraine prophylaxis[J]. J Pain, 2006,7:688-696 (2009-12-01 2009-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