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经济的运行
世界经济概论 第4章 国际贸易.ppt
贸易保护主义有两大特点:其一,更多用 法律制度和行政干预。其二,逆全球化而 动,甚至不顾世界贸易组织所确定的国际 贸易准则。
3.刺激世界经济复苏需要世界各国市场更加 开放。
2020/3/5
33
三、“购买美国货条款”的实质及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 国际贸易
2020/3/5
1
本章大纲
案例引导 金融危机影响下东莞的玩具厂为 何大量倒闭?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 第二节 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案例剖析 中国如何在后危机时代化“危”
为“机”?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3/5
2
商品贸易不仅是一种使国家之间交往具 有意义的值得称誉的活动,而且,如果某些 规则得到严格遵守的话,它恰恰是检验一个 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
等原因而上升。这种在最后阶段出现的现
象被称为“规模报酬递减”或“规模不经 济”。
2020/3/5
19
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其本身生产规 模的扩大而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由于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 使企业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交 易成本下降。
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面对诸如贸易条件
恶化、出口的不稳定性、普遍存在的幼稚 工业以及贸易利益的不合理分配等严峻问 题。很自然地,发展中国家便会采取内向 型的贸易战略和干预性的贸易政策以避免 来自外部经济的不利影响。
2020/3/5
30
(三)解决就业
世界经济概论 课件 马工程第四章
世界经济概论课件马工程第四章第四章: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一、概述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趋势。
本章将介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和关键时期。
二、农业时代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世界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人们通过耕种、畜牧等方式获取食物和生存资料。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产技术相对简单,劳动力多集中在农田和农场。
农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的增长和定居点的形成。
农业时代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时期。
三、商业时代商业时代是在农业时代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特点是通过交换和贸易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商业时代,商品的生产开始多样化,人们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取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
这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贸易活动的发展。
商业时代的发展为后来的货币经济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四、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人类从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这个时期出现了蒸汽机、纺织机等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生产的兴起。
它也促使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五、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是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模式。
资本主义强调私有财产、市场竞争和利润最大化。
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市场的自由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性。
在资本主义时代,技术的创新和生产力的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这个时期也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出现。
六、社会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是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它强调社会的公有和公平。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下,政府对经济活动具有较大的干预和调控。
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有计划经济、混合经济和社会市场经济等不同的形式。
社会主义时代也存在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七、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全球化的特点是市场的全球化、资源的全球流动和各国经济的联系紧密。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介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2. 讲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包括工业革命、国际贸易的发展等。
3. 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如跨国公司的兴起、国际贸易的增长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让学生做一份调查报告,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 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讲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等。
2. 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如资源配置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 让学生做一份调查报告,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讲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机会的增加等。
2. 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如全球贸易的增长、全球经济的稳定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概论》 教学大纲 及 教案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全套第一章:世界经济导论1.1 课程介绍1.2 世界经济的基本概念1.3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1.4 世界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二章:国际分工与贸易2.1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分类2.2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2.3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2.4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3.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3.2 国际金融市场的体系与机构3.3 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业务3.4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管理第四章:国际资本流动4.1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与类型4.2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与影响4.3 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与调控4.4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经济发展第五章:国际经济合作5.1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与类型5.2 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5.3 国际经济合作的机制与组织5.4 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与挑战第六章: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6.1 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6.2 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6.3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6.4 中国在全球经济政策协调中的角色第七章:区域经济一体化7.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类型7.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7.3 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特点7.4 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第八章: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政治因素8.1 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互动8.2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在经济领域的体现8.3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8.4 国际经济争端的解决机制第九章:世界经济趋势与挑战9.1 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9.2 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与影响9.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9.4 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展望第十章: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与战略10.1 中国世界经济地位的变化与影响10.2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10.3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经济合作10.4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与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世界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学科体系难点解析:理解世界经济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背景、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4.1 复习笔记一、世界经济增长的极限1.世界经济增长极限论的思想渊源(1)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不会无限期地进行下去,最后将会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而告停止。
当一个国家的土壤、天时和地理位置的潜力充分利用以后,经济就会处在一个均衡状态,工资和利润都可能很低。
(2)李嘉图认为,由于耕地数量有限,土地报酬递减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使得土地的租金上涨,资本家的利润率水平和工人的工资水平下降。
当地租继续上涨到边际土地的产量只够支付所雇工人的生存工资(刚够维持生活的工资)时,利润等于零,资本家毫无所获,整个经济情况变为一种静止状态。
在这个状态中,资本积累完全停止,劳动需求也就不会增加,工资处于刚够维持生活的自然水平上,技术不再进展,整个经济处于长期停滞状态。
(3)古典经济学家们对经济长期发展的结局都抱极度悲观的态度,都认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均衡状态只能是维持人们刚够生存的水平,很难有改善的希望。
2.经济增长有限论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经济增长的黄金阶段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良后果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同时大量的资源消耗造成了物资短缺,经济增长遇到限制。
(1)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经济增长极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夫雷斯特尔和他的学生丹·麦多斯。
他们提出了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
他们发展了系统动态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世界经济研究中。
系统动态学是用以研究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一定时期以后的动态行为或动态结果的一种方法体系。
在他们的动态系统世界经济模型中包括人口、农业、资本和工业生产、不可再生资源与污染等五个子系统,分别对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工业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五种经济增长因素做出一定的假设,并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定量模拟,结果表明,在公元2100年之前,由于资源的迅速耗竭,迫使工业增长变慢直至倒退。
国际金融学 (第四章)
2.货币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货币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可用以下方程表示:
Ms= Md
(4.1.3)
Md =Pf (Y,i)
Ms =m ( D+R )
(4.1.4)
(4.1.5)
其中: Ms 表示名义货币供给量, Md 表示名义货币
需求量, f (Y,i)表示实际货币存量需求, D表示国内基础 货币, R表示国外货币供应基数。
放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在国际金融中有重要地位。
(2)货币论是一种长期理论,而在短期内,价
格弹性不成立,货币需求也并不是稳定的。
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微观机理
上一节从宏观角度研究国际资金流动问题,对国际资
金流动与开放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以上分析对国际资金流动的考察是不全面的,因为它
对国际资金流动本身的运行机制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
(3)资金完全不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垂直线 由于当资金完全不流动时,整个国际收支账户 仅仅表现为经常账户,因此国际收支平衡就是经常
账户平衡,则BP曲线退化为CA曲线。由于CA曲线
为垂直线,故此时BP曲线也为垂直线。
说明:由于第三种情况相关内容以在前面作了
较为详细讨论,故后面凡涉及此情况,不再重复。
MPT)的开端 ;
William Sharpe(1963)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的简
化方法-单指数模型(single-index model);
William Sharpe(1964)、John Lintner及(1965)
Jan Mossin(1966)提出了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条件下
的定价模型—CAPM; Richard Roll(1976)对CAPM提出了批评,认为这 一模型永远无法实证检验; Stephen Ross(1976)突破了CAPM,提出了套利 定价模型(arbitrage pricing model , APT); Fama(1970)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
世界经济史(第五版)第四章 东方国家的封建经济
➢ 南北朝和应仁之乱以后,幕府势力被削弱, 有实力的领主脱离幕府各自分立创建了大名 领国制。
➢ 大名在土地问题上实行的主要政策是:(1) 大名保护领地内的领主和富裕农民旧有的领 地并给予新的封地;(2)将得到封地者编成 家臣团;(3)在大名直辖领地内,通过检地 来确定农民年贡和家臣服役数额:(4)家臣 受到大名的严格限制,没有独立发展的余地
第三节 中国封建小农经济
对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的基本评价
一
小农经济史中古农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最有效 率的生产方式,是中国封建经济长期延续的重
要原因。
二
小农经济史自然经济的基础,它排斥商品生产,排斥 规模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停滞的主要原因。
三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动荡 、不断反复的根本原因。
第一节 各国封建领主制经济
三、印度的封建领主制经济
➢ 16世纪上半叶建立的莫卧儿帝国,也是将土 地收归国有,皇帝除自己占有一部分皇庄外 ,将土地以采邑的形式分封。在封建土地国 有制原则下,主要存在两种封建土地占有形 式:即”扎吉尔“和”柴明达“。
第一节 各国封建领主制经济
三、印度的封建领主制经济
一、中国的封建领主制经济
➢ 公元前1066年武王灭纣,建立周朝。由于没 有足够的力量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周不 得不采取分封制度。
➢ 分封制还是一种宗法制度。封建领地里领主 和农民的关系,不仅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 间的关系,往往还是血缘和非血缘的亲属关 系。这种契约关系具有很浓厚的亲亲色彩。
第一节 各国封建领主制经济
• 第三。封建时代的农民不论是自耕农还是佃 农,一般都是穷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 比较贫乏,他们不可能购买或租用大片的土 地。第四,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当时的生产 力水平下,小块土地经营是一种最有效的经 营方式。
《世界经济概论》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全套第一章:世界经济导论1.1 世界经济的基本概念1.2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1.3 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1.4 世界经济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国际分工与贸易2.1 国际分工的定义与形式2.2 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2.3 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2.4 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3.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述3.2 国际货币体系3.3 外汇市场与汇率决定3.4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监管第四章:国际经济组织4.1 国际经济组织的概述4.2 世界贸易组织(WTO)4.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4 世界银行集团(WBG)第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5.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类型5.2 欧洲联盟(EU)5.3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5.4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六章:全球产业分布与跨国公司6.1 全球产业分布的特点与趋势6.2 跨国公司的角色与影响6.3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经营策略6.4 跨国公司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第七章:国际转移定价与税收7.1 转移定价的概念与方法7.2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策略7.3 国际税收体系与税收协定7.4 转移定价对国家税收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第八章:国际政治经济关系8.1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理论8.2 国家利益与国际合作8.3 国际冲突与经济制裁8.4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九章: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9.1 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9.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内涵9.3 国际环境治理与合作9.4 绿色经济和低碳发展第十章:世界经济前景与挑战10.1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10.2 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风险10.3 全球化进程中的政策选择10.4 我国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策略与展望第十一章:国际金融市场与衍生品11.1 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11.2 金融衍生品市场概述11.3 利率、汇率和股票市场的衍生品11.4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与管理第十二章:国际能源市场12.1 世界能源资源分布与消费12.2 国际能源市场的基本机制12.3 能源价格的决定因素12.4 能源政策与国际合作第十三章:国际劳动力流动13.1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类型与原因13.2 劳动力流动对迁入国和迁出国的影响13.3 国际移民政策与管理13.4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动力市场第十四章:国际旅游产业14.1 国际旅游产业的基本特征14.2 旅游需求、供给与国际旅游市场14.3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4.4 旅游政策与国际合作第十五章:世界经济与中国15.1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5.2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15.3 中国对外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15.4 中国与世界经济未来的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世界经济导论重点:理解世界经济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组成部分。
世界经济史第四章商业革命
封 建 制 度
政治经济 领域
采邑制为基础 的封建等级制
领主与封臣是一种 责任与义务的关系
经济基础是 领地分封制
领地不具备 “民族性”,
1492年 欧洲——美洲
洪都拉斯
麦 哲 伦
菲律宾 麦哲伦死亡之地
西班牙 塞维利亚
麦哲伦海峡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哥伦布航线
迪亚士航线
麦哲伦航线
达•伽马航线
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或意义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影 响
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 体。 殖民掠夺之路: 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 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思想震撼之路: “地圆学说” 冲击了神学理论。
条件
其他支持
专制政府的支持
(一)物质条件:包括物资和资金。 (二)航海技术: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到 欧洲,没有罗盘针的使用,远洋航行简直是不可能的。 (三)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快速、舱宽的大船. (四)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
地圆说 星盘 指向标
多桅帆船
客观条件: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圆 学说的广为流传,为新航路的 开辟准备了客观条件。
商业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引起了广 泛的物种交流 商业活动在某些方面控制影响着工业的发展
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 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 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 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 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2.《国际金融学》考试重点
《国际金融学》考试重点——师说教育集团考试教学团队编录——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1、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国际收支账户分为两大类:经常账户(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金融账户包括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分为直接投资、证劵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四类项目。
)其中,储备资产包括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的外部资产。
它可分为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包括货币、存款和有价证券)和其他债权。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
它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统计表,它以特定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收支的详细情况。
4、国际收支的记账规则: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即每笔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
根据复式记账的惯例,不论是对于实际资源还是金融资产,借方表示该经济体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
详细参见p11。
5、国际收支账户分析:●贸易账户余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额。
●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综合账户差额使之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将储备资产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综合账户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错误与遗漏余额-储备资产账户差额如果综合账户差额为逆差,其外汇的收入将小于外汇的支出,汇率会变。
《宏观经济学》讲义之第四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 在一个封闭经济的国家,低储蓄引起低投资和未 来较少的资本存量。在一个开放经济中,低储蓄 引起外贸赤字以及外债增加,而外债最终必须偿 还。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现期高消费引起未来低 消费,子孙后代要承担国民储蓄的负担。
3. 汇率
• (1)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 名义汇率: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 • 实际汇率: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交换比
改写为:NX=S-I, • 假定利率等于世界利率,并将前面三个假定代入上式:
NX=〔Y*-C(Y*-T)-G〕-I(r*)=S*-I(r*)
• 从该式不难看出,储蓄取决于财政政策:降低 政府购买或提高税收都会增加国民储蓄;投资取 决于世界实际利率水平:高利率会降低投资;对 外贸易余额也取决于这些变量。由于在小国开放 经济中,实际利率等于世界利率,对外贸易余额 便取决于在世界利率水平上储蓄和投资间的差额。
• 如果政府的其他措施(如投资税减免)使 得,在既定世界利率下,投资需求更多, 相对减少了储蓄,使得实际汇率上升,导 致对外贸易赤字。(参见教材P194插图)
(5)贸易政策的影响
• 贸易政策就是指直接影响进出口的政策。 一般说来,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在既定的 实际汇率水平上,会减少进口,意味着相 对增加净出口。但是,实际上,保护主义 相对于在保持净出口不变的同时,提高了 实际汇率。
(3) 政策如何影响对外贸易余额:
• ①国内的财政政策:
• 如果经济在一开始处于平衡贸易的状况,现在采用政府 购买增加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这会减少国民储蓄,在世 界实际利率不变的条件下,投资不变,原来的平衡被打 破,出现储蓄低于投资的情况。于是,一些国内投资必 须通过从国外借贷来融资。另外,由于国内储蓄小于投 资,经济出现对外贸易赤字。
• 大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不由世界利率固定,因为: 一方面,大型开放经济的实力足以影响世界金融 市场。美国对外贷款越多,世界经济中的可供资 金的供给就越多,这会导致世界利率的降低;而 美国从国外借款越多,世界经济中的可供资金的 需求就越大,这会导致世界利率的上升。另一方 面,资本不能完全流动。因为,投资者可能由于 对国外资产的不完全信息或政府对国际信贷的限 制而导致他们偏好以国内资产来持有财富。于是, 资本的流动便受到了限制。如果资本不能自由流 动,当然它们就无法通过可贷资金供求的自由调 整来使各国的国内外利率相等。
第四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与答案:1.发展中国家人口剧增对其经济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人口增长过快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一,经济发展负担沉重。
为了解决数量日益庞大的人口的衣食住行和教育等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问题,国家不得不将本来并不多的国民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国民的基本生活消费,致使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过大,用于投资的积累基金所占比例过小,其结果是经济增长乏力,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束缚和制约;第二,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必然导致其个人在生活资料和资源的获取与占有上出现严重短缺,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贫困问题;第三,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个人之间在获取和占有社会经济资源的机会和能力的差别,再加上其他各种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的出现并加剧。
人口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地球资源的消耗加快,并造成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不得不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资源,导致全球性资源危机;第二,南北经济差距加大。
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长,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
这种人口增长方面的巨大反差无疑会加大南北经济差距,富国愈富、贫国愈贫的局面还将长期存在下去;第三,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仅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贫困,必然拖住世界经济增长的后腿,世界经济不可能保持长期的增长和稳定。
战后,世界上不时发生的移民潮、难民潮、偷渡潮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经济问题,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密不可分。
2.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哪些社会经济问题?(1)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
45岁以上的雇员、工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虽然他们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他们的体力、耐力和承受力都已经下降,不再胜任那些需要重体力和耐力的工作;同时,由于他们与年轻人相比,智力减弱,反应迟钝,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相当吃力,不能胜任某些高技术作业。
第四章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中国的丝绸 印度的香料 西方 亚麻织品、 玻璃、 珠宝、呢绒 (地中海)
(3)封建时期的西方贸易中心(11世纪-15世纪)
佛兰德尔 (11-12世纪)
范围:包括比利时西部的布鲁日、根特, 法国西北部 的阿拉斯为中心的地区 主要贸易:从英国进口羊毛,加工成呢绒运往香摈市场
汉撒同盟(14世纪)-控制了欧洲大陆贸易
二、大西洋时代
1。以英国为核心的大西洋时代
(1)地理大发现及国际贸易的形成
1487~1488年葡萄牙人巴托罗缪· 迪亚士到了非洲 南端的好望角,成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重要突破。 1497年7月8日葡萄牙贵族瓦斯哥· 达· 伽马奉葡王之 命 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 之后由阿拉伯水手马季得领航横渡印度洋,于1498 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库特,次年载着 大量香料、丝绸、宝石和象牙等返抵里斯本。这是 第一次绕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被称之为“新航 路的发现”。
一、地中海时代 (1)代表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叫 地中海时代,跨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 时期。公元前3000年和公元前900年,腓尼 基与伽太基先后成为地中海沿岸的经济贸易 中心。 (2)伽太基衰落后,经济贸易中心转移到 古希腊和古罗马。“丝绸之路”、 “瓷器之 路” 、“香料之路”市轮流举行的六 个各为期至少六周的集市。在每一次集市之间要间 隔一至二周以便商人运转货物,这样香槟伯爵领地 全年都有集市。 (1)香槟的每个集市都是经过严格组织的,并 由市民一人和骑士一人组成的集市法庭来裁决纠纷。 (2)集市的第一周是各地商人来城内街道上设 置货摊,接着是10天布匹呢绒交易和11天皮革交易, 再接下去是19天其他各种杂货的交易,最后有几 天用于结帐。 (3)在香槟集市上,商人的结算及商业债务, 已使用清偿余额划汇结算的办法;期票、汇票等信 用凭证也已使用。香槟集市对推动西欧商品货币经 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世界经济概论》第4章思考题答案
第四章思考题答案1、简述市场经济体制多样性的原因。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构成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也就不同,从而使市场经济体制呈现出多样性。
具体来说,造成市场经济体制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的时候,各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形态也就必然呈现出很大差异和多样性。
第二,经济制度的差别。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制度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差别。
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就不同,经济制度也就不同,这种差别必然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由此决定了不同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差异,决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多样性。
第三,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差别。
世界各国的上层建筑并不是整齐划一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差别,各国的上层建筑的形态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各国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彼此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四,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
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都对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发挥着重要的规范和调节作用。
不同的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基于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就呈现很大差别。
市场经济体制的多样性意味着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存在唯一的模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能简单地模仿和移植别国模式,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和建立符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政治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这样,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富有生命力,才能很好地发挥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作用。
2、试述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导致了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条件。
第一,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形成使世界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本章大纲:•案例引导:坚持还是反对经济全球化?•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四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案例引导: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的举措?案例:坚持还是反对经济全球化?•目前正值全球出现通货膨胀、经济放缓,反全球化声浪空前高涨,国际势力阴谋论滥觞,民族主义者大肆鼓吹关起门来搞发展。
但是,假如让美国分裂为50个州,各自设立阻碍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进出的关卡,你认为人民的福利会得到增进吗?假如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资本市场,让GE、微软、IBM这样的企业只能在其中一个州开展业务,你认为消费者会从中得利吗?在那样一个国度里,投资、市场和贸易将大大萎缩,人民生活水平会迅速下降。
甚至有的地方会变成监狱,把绝望而沮丧的人民封锁在其中------因此,人为割裂世界是没有意义的。
经济一体化的潜力才刚刚释放,假如我们想提高各国穷人的生活水平,那就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全球市场。
•而大多数批评全球化的人士都激烈地反对将世界连成一体的市场经济。
在他们看来:支持全球市场经济的人对于大规模的贫困、悬殊的收入差距、福利国家体制的破坏、政府主权的丧失、民主制度的颠覆、人权的野蛮践踏等现象都麻木不仁。
•那么事实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需要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主制度的建设?它在哪些方面需要政府的协助?全球化市场经济能够解决贫困问题吗?(参考:英马丁.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谈谈经济全球化•全球化绝不会使全球普遍富裕——张蓝予•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并且这些国家内的分配也不平衡。
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伤害,这些力量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导致经济波动和社会失调。
——联合国2000年《千年报告》•尽管全球化的推动着声称全球化就像潮水上涨一样,能够托起所有船只,但是公民运动发现全球化托起的只是昂贵的游艇而已。
世界经济概论习题及答案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 盾有何变化
要点:冷战结束后,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 超级大国解体,但社会主义作为影响世界 经济的重要力量仍然存在。冷战前,资本 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的核心体现是美苏 争霸;冷战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 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 家之间的矛盾融入南北矛盾更广阔的视野 中,成为南北矛盾重要的部分。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相互 关系是什么
要点: (1)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 界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2)世界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国际分工的深刻变化 和世界市场的发展。(3)国际分工为世 界市场上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供 了基础,世界市场为国际分工生产提供了 价值实现的环境。
试述当代世界经济中拥有显著优势的国家或国 家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及消长变化
要点(4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从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60年 代初)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拥有压倒优势的年 代,这是超级大国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达到了 历史的顶峰。 (2)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末60年第初到70年 代前期)是苏联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并成为世 界经济中能在相当程度上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再加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初步发展,从 而导致了美国国际经济地位从顶峰上下落的时 期。
(1)国际分工以水平化为主,并不断深化。 (2)世界商品贸易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3)劳务、货币、金融、技术、信息等世界市 场也一一发展起来,构成了完整的发达世界市 场体系。(4)产业资本国际化有了长足进展, 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5)发展中国家成 为独立经济体,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6) 在水平化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各国对外经济关 系以全球为对象。(7)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 步伐加快。(8)跨国公司发展迅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及其效应 (一) 运行机制的基本概念
所谓“机制”,是指某种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互动关系。
世界经济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则难以预定,相对多变。与国民经 济相比较,世界经济是更加复杂和庞大的机体。其运行机制也更为复杂。 首先,它的变量之多,为国民经济所不能比,有些变量,是国民经 济所没有的。 其次,除世界经济特有的变量之间的作用会影响世界经济的运行之 外,各国国内经济的变量,也通过各种国际经济纽带或渠道,扩大到国外, 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最后,世界经济机制的复杂性,还在于这些机制在国与国之间起传 递和扩散作用。
世界经济
第四章 世界经济的运行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
一、世界经济运行方式的特点 二、经济运行的长波 三、再生产周期和危机 四、结构性经济失衡和危机 五、国际金融动荡和危机 六、世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及其效应 二、国际市场机制
2013-8-19 1
世界经济
第四章 世界经济的运行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
一、世界经济运行方式的特点 世界经济的运行具有周期性,而且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周期。 一是50~60年一次的长周期,亦称康德拉季耶夫长波; 二是为期15~25年的中周期,也称库兹涅茨周期; 三是为期10年左右的,为马克思所论证的再生产周期; 四是为期3~4年的短周期。 除此之外,还有 结构性危机 ,它同样也会影响整个世界 的运行。
2013-8-19 7
五、国际金融动荡和危机
金融危机和动荡,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乃 至整个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影响。 每一场金融动荡和危机,固然都严重打击了发 生动荡和危机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同时,也通过 传导机制,广为传播,使其他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世 界经济都受到冲击。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金融动荡和危机连绵不断 此伏彼起的10年,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波 导到全球,各国经济都受到影响。展望未来,如无 有效的对策,这种情况,今后还将持续发展下去。
2013-8-19 4
三、再生产周期和危机
为期8~10年的再生产周期,是经济运行的一种特有形式。
再生产周期和危机,是生产的无限扩张趋势和消费市场的相对 缩小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经济危机是不可逃避的经济和社会灾难。但是,另一方面,经 济危机,又以其强制力量,破坏一部分生产能力,从而使生产与市 场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并为经济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企业逐渐从危机的打击下恢复活力,开始改进经营管理,进行 新的固定资本投资。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生 产过剩性危机是注定不可避免的,但是,危机又是一种机制,通过 危机对生产力的破坏,生产和市场得以恢复平衡,经济又得到新的 发展。没有危机,也就没有矛盾的暂时缓解,也就没有固定资本的 大规模更新,也就没有在此基础上生产的新发展和经济的新繁荣。
2013-8-19 5
四、结构性经济失衡和危机
结构性危机,是不同于周期性危机的另一类危机现象。与周期 性危机相比其表现形态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周期性危机时期较短,通常是一年左右,最长也不过两 三年,而结构性危机则长得多,往往要延续10年、15年或更长。 其次,周期性危机是生产过剩造成的,表现为商品积压,物价 下降,生产下跌。结构性危机则不一定表现为生产过剩,也可能表 现为生产不足;物价也不一定下跌,甚至可能上涨。 再次,周期性危机通常是生产领域波及流通领域,最终扩展为 全面性经济危机。而结构性危机则不然,它可能只发生在某一个或 某些部门,或特定领域,如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它对其他部门或 领域也会造成消极影响,但并不一定把其他各部门,或各领域都囊 括在内。 最后,周期性危机在各国的表现基本上相同,只是其深刻程度 和时期长短会有差别。而结构性危机则不同,它在各国的表现并不 相同,对各国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也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
2013-8-19 12
二、国际市场机制
世界经济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国际市场机制起作用的。 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一系列指标的变动。如经济增长 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利息率、进出口增长率、投 资率,等等。这些指标的变动,基本上是世界市场机制起作用 的结果,而市场机制是客观的、自发的力量。除此之外,这些 指标的变动,又是缘于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这种 调控机构是主观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力量。世界经济是在 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运行的,其中市场机制是基础性的,起 决定性作用的,政府宏观调控是辅助性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这两种机制配合得当,世界经济的运行才能比较顺利和正 常。否则,各种失衡和失调、震荡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2013-8-19 15
在国际资本流动领域的传递中最值得 注意的是如下几方面:
1.通货膨胀的传递。 2.通过汇率的传递。 3.通过股市波动的传递。
4.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移的传递。
2013-8-19
16
(三)通过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国际传递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纽带,因而也 是国际经济传递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劳动力国际流动在规模上、结构上都 发生了新的变化。 人才的不平衡的国际流动,其传递效应虽然与商品、资 本等国际流动不同,不会立竿见影,但从长远看是严重的。 它会进一步加剧各国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进一步扩大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人才国际流动的非均衡状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一 个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对教育和培训事业倍加重视,对人才 特别尊重,为他们创造充分发挥才干的环境,则不仅人才可 以更快的成长,而且会停止外流,流出的人才也愿意回国。
2013-8-19 14
(二) 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的传递
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可能产生的传导效应,往往比国际商品 贸易更迅速、更强烈、更显著。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更是如 此。这是因为当今短期资本流动所形成的“游资”,其特点一 是数量巨大,二是流动性强,三是渗入地区和领域更宽广,可 谓无孔不入,四是其变动往往带有突发性,令人难以预料,猝 不及防。当然,长期资本流动,如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传递 效应,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 国际资本的流动,当然也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在资本领域 存在着种种的不平衡。而资本领域的不平衡,与商品贸易领域 的不平衡相比,也更加复杂,多变。这里包括利息率、汇率、 通货膨胀率、利润率等多种变量的变化。这些变量又互相牵连, 同时,它们又与国际商品贸易互相影响,从而某一变量的变动, 往往引起经济状况的全面变化。
2013-8-19 8
六、世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
当代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其运行形式远不是简单的, 单一的,方向一致的。相反,它是十分复杂多样的。一定时期,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这种复杂、多样的运行形式,共同构成 世界经济运行的色彩斑澜、参差错落的总的图景。其中。一定 时期或一定年份,某种周期或危机最突出,它就可能对世界经 济的运行及其趋向起更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各具特 点,趋向不一,甚至是分道扬镳。这绝不意味着世界经济已不 再是一个整体,相反,表明这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世界 经济运行中受各种力量的作用不同,其表现自然不同。这种差 异性也正是当代世界经济整体运行的特点。世界经济是一个有 机总体,但这个总体各部分的运行绝不可能完全一致。相反, 参差不齐,多种多样,倒是世界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
2013-8-19 10
世界经济运行机制是由各种环节相互衔接形成的。 首先是作为世界经济各主体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 其次,国民经济在其内部机制的作用下,发生的各种变 化,通过国际市场传递到国外。 再次,由于世界市场机制是自发的、盲目的,有可能导 致种种关系的失调、失衡,产生种种震荡和危机,因此需要 国际经济协调,从而产生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 世界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动,就是通过上述 环节,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传递到他国、他地 区、他部门,甚至全世界,这就是世界经济的传递(或传导, 或扩散)机制。 世界经济的传导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在这种传 导机制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得以永不停息的运行。因此,传 导机制犹如一台复杂机组运行程序或发动机,构成了世界经 济运行的动力。
2013-8-19 3
在康德拉季耶夫之后,西方学者对长波形成的原因,提 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值得重视的有熊彼得的“创新理 论”,认为企业家把新发明、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同时改进 企业管理,引起生产能力增加,是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还 有曼德尔提出的影响利润率的因素的变化,是形成长波的原 因。根据长波的实际,和学者们迄今对这种现象的说明,普 遍认为,在长波的形成中,以下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1)科学技术进步。 (2)市场的扩大。 (3)资本投资。 (4)体制创新。 (5)国际经济关系加深和扩大,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被纳入世 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2013-8-19 11
(二)世界经济传导机制的效应
世界经济中的某种或某些变量的变动,会通过传导机制, 从一国或一个地区波及他国或他地区,甚至扩及全世界,产生 扩散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消极的。世界经济中的传导机制的效应问题,除有积极效应和 消极效应之分外,还有效应的大小之分。但是,传导机制所产 生的作用或效应的大小,并不是均衡的,这种不均衡,更主要 的是表现在对各不同国家作用的大小不一。这种差别,取决于 不同国家的一系列因素。 首先,开放度的大小。其次,经济结构的特点。再次,经 济发展的态势。最后,各国政府采取的对策是否适当。 上述种种因素的综合效果,决定了不同国家在世界经济的 同一变动中,所受传递机制的影咱不同。总的说来,是不同国 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不同地位起着重大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2013-8-19 6
主要的结构性困难和危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