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大戟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戟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戟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那种不适的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样能改善这样的现象呢?中医方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大戟汤的制作方法。

【处方】大戟1大两,当归1大两,橘皮1大两。

【功能主治】水病,无问年月深浅。

【用法用量】上切。

以水2大升,煮取7合,顿服。

利水2-3斗勿怪,至重不过再服便愈。

水下后更服,永不作。

【注意】禁毒食一年。

【摘录】方出《本草图经》引《兵部手集方》(见《证类本草》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一
【处方】大戟(去皮,炒)、甘遂(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水蛊,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3枚(劈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看完了上文对于大戟汤这种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了许多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茶品方面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
象。

大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大黄,学名大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

大黄具有许多功效和作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在使用前需注意一些禁忌。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黄的功效、作用及禁忌事项。

一、大黄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泻火:大黄有良好的清热泻火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

在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疾病,如口腔溃疡、痤疮、痈肿等。

2. 通利肠道:大黄具有很强的泻下作用,可以通利肠道,促进排便,治疗便秘。

它通过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湿润度,起到通便作用。

3. 活血化瘀: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淤血。

在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痛经、跌打损伤等。

4. 解毒消肿:大黄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可以中和体内的毒素,减轻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同时,它也具有消肿作用,可以减轻因其他疾病造成的水肿。

5. 利尿通淋:大黄能刺激肾小管排钾排水,增加尿量,从而起到利尿通淋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酸潴留等症状。

6. 抑菌杀虫:大黄含有多种具有抑菌和杀虫作用的成分,可以抑制细菌和寄生虫的生长繁殖,起到治疗感染和寄生虫病的作用。

7. 抗过敏:大黄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可以减轻过敏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它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二、大黄的禁忌事项1. 孕妇禁用:由于大黄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泻下作用,孕妇在妊娠期间禁止使用。

2. 儿童禁用: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大黄的刺激作用更为敏感,容易引起腹泻和腹痛,因此儿童禁止使用大黄。

3. 腹泻患者禁用:由于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容易加重腹泻症状,腹泻患者禁止使用大黄。

4. 急性肠胃炎患者禁用:大黄具有刺激性和泻下作用,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急性肠胃炎患者禁止使用大黄。

5. 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大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容易加速出血性疾病的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咳血等,因此出血性疾病患者禁止使用大黄。

6.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大黄的主要成分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如果肝肾功能不全,会导致大黄在体内积聚,引起毒副作用,因此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止使用大黄。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大黄,又被称为黄连、大戟、芒硝等,是一种植物性药材,常被用于中医药治疗多种病症。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禁忌。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并介绍大黄的禁忌。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泻下:大黄是一种滑肠止泻的药物,主要应用于治疗痢疾、腹泻等疾病。

中医认为,痢疾的发生与湿热内蕴有关,而大黄具有清热泻下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痢疾。

2. 活血通络:大黄有疏肝解郁、理气解郁的作用,能够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因此,大黄常被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痛经、瘀血性痔疮等疾病。

3. 消食导滞:大黄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排便。

因此,大黄常被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障碍、饮食不调等问题。

4. 通经:大黄有助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经血量过多等问题。

它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经血的过多流失。

5. 抗菌作用:大黄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大黄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作用,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大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功效与作用,大黄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药理作用。

例如,大黄有一定的抗炎、抗肿瘤活性;它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脂和血压;此外,大黄还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以减少肝脏损伤。

然而,虽然大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禁忌。

以下是大黄的禁忌事项:1. 孕妇:大黄具有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慎用大黄。

大黄可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引起流产。

2. 哺乳期妇女:大黄成分会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哺乳期的妇女也应避免使用大黄。

3. 脱水患者:大黄具有泻下的作用,容易引起脱水。

因此,脱水患者不宜使用大黄。

4. 腹泻或者腹部不适患者: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容易引起腹泻。

因此,腹泻或者腹部不适的患者不宜使用大黄。

5. 出血性疾病:由于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的症状,如消化道溃疡、鼻衄等,因此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使用大黄。

蓖麻子功效与作用

蓖麻子功效与作用

蓖麻子功效与作用蓖麻子,又称大戟子或者大戟籽,是蓖麻植物的种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蓖麻子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酸化、保护肝脏、抗菌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蓖麻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炎作用蓖麻子富含蓝黏蛋白、蓖麻油酸以及大戟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于缓解炎症非常有效。

蓖麻子提取物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降低炎症反应。

此外,在实验中,蓖麻子提取物还表现出了对促炎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少了炎症的程度。

因此,蓖麻子可以在治疗风湿、类风湿等炎症性疾病中发挥作用。

二、镇痛作用蓖麻子内含有一种名为大戟素的活性成分,这种成分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大戟素能够抑制痛觉传导,降低痛觉过敏反应。

实验证明,蓖麻子提取物可以减轻动物的疼痛反应,对于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疼痛等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三、抗酸化作用蓖麻子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类黄酮和多酚等。

这些物质能够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

蓖麻子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氧化应激指标,并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因此,蓖麻子具有防止衰老、预防慢性病等作用。

四、保护肝脏作用蓖麻子中的蓖麻油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保护肝脏的功效。

研究发现,蓖麻油酸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改善肝功能,减轻肝损伤。

蓖麻子提取物还能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五、抗菌作用蓖麻子中的大戟素是一种有效的抗菌物质,对于多种细菌、真菌和寄生虫都具有抑制作用。

蓖麻子提取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此外,蓖麻子还能够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蓖麻子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植物,未经处理的蓖麻子对人体有害。

因此,在使用蓖麻子提取物时,需要进行适当加工,去除其中的毒性成分。

同时,蓖麻子的使用也需遵循剂量和方法的要求,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中医药领域,蓖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诃子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诃子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诃子的功能主治与作用1. 诃子概述诃子,又名大戟,是一种常见的草木植物,属于大戟科。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诃子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多种多样,下面将详细介绍。

2. 诃子的功能主治以下是诃子的主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诃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高热、感染性疾病等。

•消肿止痛:诃子有消肿止痛的效果,可以用于缓解肿痛、炎症等症状。

•润肠通便:诃子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便秘、排除体内的毒素。

•杀虫驱蛇:诃子对虫蛇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蛇咬伤等。

•止血散瘀:诃子有止血散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外伤出血、淤血等。

•活血化瘀:诃子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化解血液凝结与淤滞,有利于恢复组织功能。

3. 诃子的应用方法诃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用,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用饮片:将诃子干燥后制成饮片,可直接口服或煮汤服用。

•药用制剂:诃子可以制成片剂、丸剂、胶囊等药物形式,便于携带与使用。

•外敷治疗:将诃子研磨成细末后,可以添加适量的液体制成糊状物,外敷于患部。

4. 诃子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诃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用量适宜:用药需遵医嘱,不可过量使用。

•禁忌人群:孕妇、儿童、孕妇以及体质虚弱者应避免使用。

•注意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处理。

5. 诃子的药理研究与发展近年来,诃子的药理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了更多的药物成分和作用机制。

这些研究结果为诃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未来有可能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6. 结语总的来说,诃子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它的功能主治众多,如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等。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量适宜、禁忌人群以及副作用等方面。

诃子的药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有可能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戟洗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戟洗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戟洗汤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

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疾病。

大戟洗汤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剂。

【处方】
大戟、苦参等分。

【功能主治】
中风发热。

【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药半升,白酢浆1斗,煮3沸,适寒温洗之,从上而下,寒乃止。

小儿用药3指撮,浆水4升煮洗之。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中风发热不止,用大戟、苦参为散煮汤以涤肢体,而祛毒邪。

专取大戟以治中风皮肤疼痛,苦参以治结气,皆《本经》主治也。

【摘录】
《千金》卷八
【处方】
大戟4两,莽草2两,茵芋2两,大黄2两,黄连2两,芒消2两,葶苈2两,皂荚2两。

【功能主治】
身面卒洪肿。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

以水1斗5升,煮得1升,绞去滓,洗肿上,1日3次。

【摘录】
《医心方》卷十引《范汪方》
以上就是大戟洗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小叶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小叶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小叶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小叶大戟,又称之为巴豆树,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常绿小乔木,广泛分布于南方的山区和亚热带地区。

小叶大戟具有许多药用功效和健康作用,被用于中医药和现代医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小叶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并以科学角度探讨其药理学机制和主要活性成分。

小叶大戟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小叶大戟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萜类、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类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甚至逆转多药耐药性。

一些研究还表明,小叶大戟中的生物碱成分能够诱导肿瘤细胞产生细胞周期阻滞和基因突变,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除了抗肿瘤作用,小叶大戟还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研究表明,小叶大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菌活性,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减轻炎性疾病的症状。

此外,小叶大戟中的生物碱成分也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小叶大戟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

研究发现,小叶大戟中的多糖类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小叶大戟中的萜类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分泌及功能,并增强机体的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

小叶大戟还具有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小叶大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血小板活性,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小叶大戟中的生物碱成分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除了上述功效,小叶大戟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促进消化等健康作用。

研究表明,小叶大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和疾病的发生。

此外,小叶大戟中的生物碱成分能够抑制糖原合成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预防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发生。

此外,小叶大戟中的多糖类成分还具有促进消化和增加食欲的作用,可以提高食欲和消化能力,改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中药配伍禁忌典故

中药配伍禁忌典故

中药配伍禁忌典故中药的配伍禁忌,是指中药在配伍用药时,应避免发生药效冲突,降低或抵消药物效果。

在古代,由于医学水平有限,许多中药的配伍禁忌都是通过实践得出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配伍禁忌的典故。

一、甘草与大戟相反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

大戟则是一种具有泻下逐水等作用的药物。

根据古代医书记载,甘草和大戟不能同时服用,否则会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

这个典故源于一个历史故事。

据说,某朝代的皇帝因长期食用大戟,导致身体虚弱,于是便让太医为其调配一些补药。

然而,在调配过程中,太医误将大戟与甘草一起入药,结果导致皇帝中毒身亡。

从此以后,人们便知道了甘草与大戟不能同时服用的禁忌。

二、人参与莱菔同罪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等功效,适用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

莱菔即萝卜,具有消食除胀的作用。

根据古代医书的记载,人参和莱菔不能同时服用,因为莱菔会降低人参的药效。

这个典故来源于一个传说。

据说,某位官员因体虚乏力,服用人参补药,但在同时又吃了很多萝卜。

结果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甚至丧命。

因此,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人参与莱菔同用的禁忌。

三、乌头与蜂蜜不宜乌头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等功效。

蜂蜜则是一种天然食品,具有滋阴润燥等作用。

根据古代医书记载,乌头和蜂蜜不能同时服用,因为蜂蜜会降低乌头中的生物碱含量,导致药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

这个典故源于古代一位医师的失误。

据说这位医师为一位病人调配乌头汤剂,但却误将蜂蜜加入其中。

结果导致病人中毒身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警惕。

从此以后,人们便知道了乌头与蜂蜜不宜同时服用的禁忌。

四、矾石与甘草相克矾石是一种矿物质中药,具有收敛止血等作用。

甘草则是常用的补益药物,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

根据古代医书的记载,矾石和甘草不能同时服用,因为甘草会降低矾石的药效。

这个典故来源于一个历史事件。

据说某位将军在作战中受伤,医生为他调配了一些矾石药粉止血,同时也服用了甘草汤剂以补充体液。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现在虽然西医和西药比较普遍,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认为要吃中药病才能好,这是因为中药能够治本。

大戟就是中药的一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大戟的小常识吧。

【别名】下马仙(《纲目》)【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

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①大戟,又名:荞(《尔雅》),邛巨(《本经,),龙虎草、九头狮子草、京大戟,将军草、臌胀草、天平一枝香、迫水龙、大猫儿眼、黄花大戟、黄芽大戟、千层塔、搜山虎、穿山虎、一盘棋。

【性状】①京大戟【炮制】大戟: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

醋大戟:取大戟段或片,加醋浸拌,置锅内用文火煮至醋尽,再炒至微干,取出,晒干。

(大戟100斤,用醋30~60斤)【性味】苦辛,寒,有毒。

【归经】入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泻水沈,利二便。

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熏洗。

【注意】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

体弱者慎用。

【附方】①治水肿:枣一斗,锅内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合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无时。

(《活法机要》)【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备注】历代《本草》所载大戟,品种亦不止一种,但大多数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

如《蜀本草》中所述的大戟,《本草图经》的"滁州大戟"、"并州大戟"以及《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大戟"所述的形态都和大戟科大戟近似。

此外,《本草图经》中的"河中府大戟",似为豆科植物;《纲目》所称的"北方绵大戟",似即今之绵大戟(参见"狼毒"条);至于茜草科的红芽大戟,《本草》中未见收载,但为目前大戟药材中使用最广的一种。

【摘录】《*辞典》【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上文介绍了大戟的相关常识,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大戟,大家可以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相关的东西,这会对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药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

具有泻水沈,利二便的功效。

主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别名:邛钜、红芽大戟、紫大戟、下马仙、京大戟。

中药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泻水逐饮:主治水肿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木。

具备泻水沈,利二便的功效。

主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别称:邛钜、红芽大戟、紫大戟、回营仙、京大戟。

糠水逐饮:主治水肿胸膈,二便未通,形证俱实者。

也可以用作痰饮蓄积,胸膈胸膈,胁肋班果。

消肿散结可用作痈肿疮毒及痰火瘰疠,内服外用均可。

中药大戟的功效与促进作用。

大戟的食用方法:大戟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5-3g;或进丸、贫。

外用:适度,研末或煮药膏东照宫;或蒸水烧洗脸。

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

体弱者慎用。

凡使大戟勿用附生者,若服,令人泄气不禁,即煎荠尼子汤解。

反甘草、反芫花、海藻。

毒,用菖蒲解之。

畏菖蒲、芦草、鼠屎。

大戟用作水肿腹水,留饮胸痛等症。

大戟攻打水逐饮的功效,与甘遂相近,故可以用作胸水、腹水、水肿喘满等症,多与甘遂、芫花等同于用。

用作疮痈肿痛及痧肿胀等症。

该品外用能够消肿散结,内服能够攻泻而通在结滞。

例如常用成方玉枢丹,即是红芽大戟辨证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黄、麝香等品而变成,外涂用作消疮肿,内服治痧肿胀、腹痛、胸脘烦躁、咳嗽脘等症。

1、大戟治水气肿胀:大戟一两、广木香半两。

为末,五更酒服一钱半,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

忌咸物。

()2、大戟治身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里未和。

其人漐漐汗出来,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粳八十,引胁下痛,抽搐,短气,汗出来不恶寒:芫花(煮)、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后,</s>捣为贫,以水一升半,先煎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回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衣半钱,温服之,平旦衣。

若下少病投医者,明日更衣,提半钱,得慢下利后,糜粥王念祖。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大戟的介绍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大戟的介绍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大戟的介绍京大戟,中药名。

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大戟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大戟为较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大戟来源有数种,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广的品种,为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其次是豆科植物草大戟。

这两种京津地区习用。

此外还有部分地区习用大戟科植物京大戟。

①红芽大戟别名:红大戟、大吉。

来源: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芽大戟的干燥根。

均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省。

性状鉴别:大戟呈纺锤形,多弯曲不直。

长约3~8厘米,直径约4~8毫米,表面棕褐色,粗糙,具多数不规则的纵皱,质较坚硬。

断面红褐色不平坦,显放射状纹理。

气无、味甘、微辛。

以根条肥壮色棕红、质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游离蒽醌类0.56%及结合性蒽醌类0.25%。

药理作用:与芫花相同,有峻泻和利尿作用,但效力比芫花弱,毒性也比芫略小。

炮制:醋制、切片。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肺、脾、肾经。

功能:攻积逐水、解毒。

主治:水肿胀满、痰饮积聚,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胸、腹积水。

适应症和用法与芫花相同。

常与甘遂、芫花同用,如控涎丹,用于胸积水较轻者,有胁肋部隐痛,舌苔粘腻,呼吸迫促。

用大戟时同样须注意:1、体虚者不要用,前人的经验是“弱者服之,或至吐血”;2、孕妇忌用;3、要照顾脾胃,用红枣和蜜糖缓和其对肠胃的刺激性。

2、外用治疮毒,要配山慈姑等清热解毒药,如紫金锭(成药)。

用量:多人丸散,每次0.9~1.2g,煎剂1.5~3g。

处方举例:控诞丹(三因方):大戟、甘遂、白芥子等分,研末,装入胶囊,第一天服1.5g,以后每天加0.3g,渐加至3g,用大枣5~10枚煎汤,清晨空腹送服,共用5~6天,治胸腔积液。

②草大戟来源:为豆科植物胡枝子属多年生灌木美丽胡枝子和大叶胡枝子的干燥根皮,野生。

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药用价值评估
大戟的药用价值:大戟味苦、性 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 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疽肿
毒、水肿等症状。
红大戟的药用价值:红大戟味苦 、性寒,也有毒,能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主治水肿、水臌、痰
饮等症状。
两者在药用上均需谨慎,因含有 毒性,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化学成分研究
进一步对大戟和红大戟的化学成分进 行深入研究,明确其活性成分及药理 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与毒性研究
系统评价两者的药理活性及毒性,为 其在临床上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依据 。
临床应用拓展
在明确药理作用和安全性基础上,探 索两者在临床上的新应用,如抗肿瘤 、抗炎等方面的研究。
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建立更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 大戟和红大戟药材的质量稳定可控。
区别的重要性
药用功效不同
大戟和红大戟虽然都具有药用价值,但它们的功效侧重点不同。了解两者的区 别有助于准确选择药材,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差异
在中医临床中,大戟和红大戟的适应症和用法也有所不同。明确两者的区别对 医生开具处方、药师配药都具有重要意义。
汇报目的和结构
汇报目的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大戟与红大戟的区别,以提高读者对这两种中药材的认识,并 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THANK YOU
结构安排
本文首先介绍大戟与红大戟的概述,然后阐述两者的区别,包括药用功效、产地 、性状等方面的差异,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02
植物学特征区别
形态特征
大戟的形态特征
大戟通常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度在30-90厘米之间。其叶互生,形状为倒卵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花 序为伞形,花色多为绿色或黄绿色。

大戟的功能主治作用与用量

大戟的功能主治作用与用量

大戟的功能主治作用与用量功能主治大戟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其根部和叶子具有多种药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大戟的功能主治如下:1.活血化瘀:大戟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减轻疼痛。

对于淤血、经络阻塞引起的各种疼痛症状,如瘀血性疼痛、血肿、瘀结等,大戟可以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

2.消肿散结:大戟具有消肿散结的功效,可以减轻因肿块、积聚物等引起的肿胀症状,并促进其排出。

对于肿瘤、乳腺增生、淋巴结肿大等疾病,大戟可以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3.清热解毒:大戟具有清热解毒的特性,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一些疾病,如痈疽、疔疮等。

大戟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菌消炎等作用,帮助身体排除毒素,促进伤口愈合。

4.导痛止痒:大戟还可以起到导痛止痒的作用。

对于皮肤瘙痒、异物侵入引起的不适感,大戟可以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痒感。

用量使用大戟时需注意用量,以下是一般使用大戟的用量参考:1.大戟浸泡水:将适量的大戟叶或根部加入清水中浸泡,静置数小时,然后口服。

一般每次用量不宜超过10克。

2.大戟煎煮:将适量的大戟叶或根部加入适量清水中煎煮,煮沸后煎煮15-20分钟,待冷却后滤去渣滓,取煎液饮用。

一般每次用量约为10克。

3.大戟外用:将适量的大戟叶或根部捣烂,加入适量的温水或食用油中,制成糊状物外敷患处。

外用用量应根据患处大小而定,一般每次用量不宜过多,避免刺激皮肤。

注:以上用量仅作参考,具体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而定。

使用大戟时应注意遵循药品说明书的使用方法,避免超量使用。

注意事项使用大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戟。

2.大戟性寒,纳凉体质的人群使用时需慎重,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用量。

3.大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应进行皮肤敏感测试,并注意观察过敏症状。

4.大戟为药物,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使用后应适度休息,给予身体恢复时间。

5.若出现不适症状,如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应立即停用大戟并就医。

大戟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大戟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大戟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大戟的概述大戟(学名:Euphorbia peplus),又称小毛症、猛鬼舞、跳舞草,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

大戟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个地区。

它的叶子呈棕红色,生长茂盛,在夏季时能长出白色的花朵。

大戟不仅是一种美观的观赏植物,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2. 大戟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大戟在传统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抗炎作用:大戟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因此,大戟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如皮肤炎、关节炎等。

•消肿作用:大戟叶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排毒作用,能够促进毒素的排出,并能够缓解肿胀症状。

因此,大戟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肿胀性疾病,如淤血、水肿等。

•止痛作用:大戟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神经传导,具有镇痛的效果。

因此,大戟可以用于缓解一些疼痛症状,如头痛、牙痛等。

•杀菌作用:大戟叶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因此,大戟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疮疡、痤疮等。

•调节免疫功能:大戟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因此,大戟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免疫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

3. 大戟的主要适应症与治疗范围基于大戟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中:•皮肤炎:大戟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炎症,如湿疹、痤疮等。

•结膜炎:大戟具有良好的消肿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结膜炎引起的眼部肿胀。

•关节炎:大戟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用于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疮疡:大戟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疮疡感染引起的问题。

•水肿:大戟具有消肿作用,可以用于缓解身体各部位的水肿问题。

•防感冒:大戟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4. 大戟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内服:将大戟叶煎汤或炖煮后饮用,每次服用10-20克,每日3次。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又名大戟、檀木子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山茱萸科。

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山东、河南、陕西、安徽等地。

山茱萸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其果实、根皮、叶子等部分都可以入药。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山茱萸时要注意的禁忌。

山茱萸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1. 益肝明目:山茱萸具有明目的作用,尤其对于眼干、眼涩、视力下降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并且山茱萸还有明显的益肝作用,对于肝阴不足、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2. 补肾壮阳:山茱萸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对肾虚引起的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山茱萸还可以调节内分泌,对于肾虚引起的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缓解便秘:山茱萸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对于大便干燥、便秘不畅等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山茱萸可以增加肠道水分,软化粪便,促进肠蠕动,让大便顺畅排出,达到通便的效果。

4. 抗衰老:山茱萸富含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有助于保护细胞的健康。

山茱萸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抗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5. 抗炎镇痛:山茱萸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

如果患有关节炎、风湿病以及其他炎症性疾病,可以适量使用山茱萸来缓解疼痛。

6. 保护心血管:山茱萸可以调节血液中的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减少胆固醇的沉积,保护心血管的健康。

山茱萸还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除了以上的功效与作用之外,山茱萸还可以用于治疗痛经、子宫出血、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然而,在使用山茱萸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以免出现不适或副作用:1. 孕妇禁用:山茱萸具有活血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不宜使用山茱萸。

同样,哺乳期的妇女也不宜服用山茱萸。

2. 感冒发热禁用:山茱萸具有一定的发散作用,容易增加感冒发热的症状。

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红芽大戟(学名:Euphorbia heterophyll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大戟科大戟属。

它生长在温暖的气候中,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大部分地区。

红芽大戟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芽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炎作用红芽大戟富含大戟毒素(diterpene esters),据研究发现,这些大戟毒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实验证明,红芽大戟提取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此外,红芽大戟还可以强化机体的抗炎能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抗菌作用红芽大戟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红芽大戟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病原微生物。

这些抗菌成分可以被提取出来,制成药物,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三、抗肿瘤作用红芽大戟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红芽大戟提取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阻止肿瘤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红芽大戟还可以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即促使癌细胞主动自杀,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这些发现为红芽大戟的药用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止血作用红芽大戟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

研究表明,红芽大戟提取物可以促使伤口收缩,抑制出血。

此外,红芽大戟还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增加血小板数量,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这些功能使得红芽大戟成为一种很好的止血剂。

五、免疫调节作用红芽大戟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红芽大戟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红芽大戟提取物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与分裂,增加抗体的产生,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红芽大戟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六、抗氧化作用红芽大戟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对细胞的损害,起到延缓衰老和防癌的作用。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大戟的简介*二、大戟的功效与作用*三、大戟的市场信息1. 大戟的价格2. 大戟的选购方法3. 大戟的保存方法大戟的简介大戟(拉丁学名:Euphorbia pekinensisRupr. )(植物名实图考引神农本草经),别称:京大戟(北京植物志,福建植物志),湖北大戟(湖北植物志),药用别称:牛奶浆草、山猫儿眼草、千层塔、下马、龙虎草。

是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

根圆锥状。

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

叶互生。

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

杯状花序总苞坛形。

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具疣状突起。

种子卵形,光滑。

生长于山坡、路边、荒坡或草丛中。

靠种子繁殖。

根入药,逐水通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并有通经之效;亦可作兽药用;有毒,宜慎用。

味苦,性寒,有毒。

入肺、脾、肾经。

主治水肿胀满、痰饮积聚、痈肿疔毒、二便不通。

也可用于痰饮积聚,胸膈胀满,胁肋隐痛。

消肿散结可用于痈肿疮毒及痰火瘰疠,内服外用均可。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含游离蒽醌类0.56%及结合性蒽醌类0.25%。

2、功效作用泻水沈,利二便。

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熏洗。

3、临床应用3.1、治水肿:枣一斗,锅内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合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无时。

(《活法机要》)。

3.2、治通身肿满喘息,小便涩:大戟(去皮,细切,微妙)二两,干姜(炮)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用生姜汤调下,良久,糯米饮投之,以大小便利为度。

(《圣济总录》大戟散)。

3.3、治水气肿胀:大戟一两、广木香半两。

为末,五更酒服一钱半,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

忌咸物。

(《纲目》)。

3.4、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里未和。

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粳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

中药大戟的民间故事

中药大戟的民间故事

中药大戟的民间故事摘要:一、引言二、中药大戟的民间传说1.大戟的来历2.大戟的药用价值3.大戟的民间故事三、大戟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四、大戟的种植与养护1.生长环境2.栽培技术3.病虫害防治五、大戟的民间禁忌与注意事项六、结语正文:一、引言在我国丰富的草药文化中,中药大戟可谓家喻户晓。

它既是一味药材,也是诸多民间故事的主角。

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寻中药大戟的民间故事,了解它的由来、药用价值以及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二、中药大戟的民间传说1.大戟的来历相传,古时候的神农氏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了大戟。

它起初被称为“棘”,后被神农氏命名为“大戟”。

棘字寓意着它的茎叶尖锐,有较强的穿透力,预示着它在药用方面的神奇功效。

2.大戟的药用价值大戟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祛痰止咳等功效。

在古代,它主要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瘰疬痰核等疾病。

而在现代医学中,大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如治疗肿瘤、感染性疾病等。

3.大戟的民间故事关于大戟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

其中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善良的皇后如何用大戟治愈了国家流行的瘟疫,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故事传颂了皇后的大爱无疆,同时也彰显了中药大戟的神奇疗效。

三、大戟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戟的药用价值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现代医学发现,大戟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炎等作用。

因此,大戟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中医药研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大戟的种植与养护1.生长环境大戟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

它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但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更佳。

2.栽培技术栽培大戟时,首先选择合适的种苗,播种或扦插均可。

播种时,将种子撒在疏松肥沃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扦插则将健康植株的茎叶剪下,插入松软的土壤中,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通风。

3.病虫害防治大戟病虫害较少,但要注意预防蚜虫、红蜘蛛等常见害虫。

中药“泻下药:峻下逐水药”——京大戟

中药“泻下药:峻下逐水药”——京大戟

中药“泻下药:峻下逐水药”——京大戟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干燥根。

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江苏。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本品气微,味微苦涩。

以切面白色者为佳。

生用或醋煮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寒;有毒。

归肺、脾、肾经。

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外用适量,生用。

使用注意:孕妇及虚弱者禁用。

不宜与甘草同用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大戟甘寒,消水利便,腹胀症坚,其功瞑眩。

三、临床应用1.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本品泻水逐饮作用类似甘遂而力稍逊,多治水肿、鼓胀而正气未衰者。

《活法机要》用大戟与大枣同煮,去大戟不用,食枣,治水肿腹水;或与甘遂、芫花等峻下逐水药同用,如十枣汤(《伤寒论》)、舟车丸(《景岳全书》)。

2.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本品能消肿散结,内服外用均可。

治热毒痈肿疮毒,可鲜用捣烂外敷。

治痰火凝聚的瘰疬痰核,可配伍夏枯草、玄参、浙贝母等药。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鞊类成分:京大戟素,大戟二烯醇等;黄酮类成分:大戟苷,大1.酸等。

本品还含生物碱、有机酸、鞣质、树脂胶、多糖等。

2.药理作用本品乙醚和热水提取物有刺激肠管而导泻的作用;对妊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能扩张毛细血管,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3.不良反应京大戟毒性成分主要为二萜醇酯类,其对皮肤、口腔及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具体表现为口腔咽喉有灼烧感,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吐泻继而导致水液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甚至出现休克。

中毒严重者可引起呼吸麻痹、抑制,甚至呼吸衰竭。

五、红大戟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根。

又名红芽大戟、广大戟。

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适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多用,以减低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大戟的功效和作用
1.泻水逐饮:用于胸腹水饮内停,即胸腔积液和腹水,常与甘遂、芫花同用;用于水肿腹大如鼓,可与牵牛子、木香、煨猪肾同服,以行气逐水、攻补兼施;用于胸腔积液,与甘遂、白芥子同用,如控涎丹。

2.消肿散结:用于疮肿结核,初起用紫金锭外敷,本药在方中起到攻疮毒、通结滞的作用。

大戟的鉴别应用
大戟、甘遂、芫花,均为毒大性猛之峻泻逐水药,故宜于水饮壅滞之重症,但此三药的作用毒性强弱不同,芫花毒性最强,甘遂、大戟均次之,为了增强疗效,临床多配合用,效果更为显著,如“十枣汤”、“舟车丸”之治痰饮聚于胸胁及腹水等重症,即三药并川;治痰饮聚于胸胁之较轻和慢性者,则甘遂、大戟并用。

大戟的配伍应用
1.配木香:大戟苦寒,泻水逐饮;木香辛温,温能行气。

大戟得木香使气行而水行,术香性温可防大戟苦寒伤胃。

二药合用,相辅相制。

2.配甘遂、白芥子:大戟能汇脏腑水湿。

甘遂能行经络水湿,白芥子专散皮里膜外痰气,三药相伍,则长于祛痰逐饮。

3.配大枣:大戟苦寒下泄,辛能行,有逐水消肿散结之功;大
枣甘缓补中,补脾养心,缓和药性。

二药伍用,以大枣之甘缓、挽大戟峻下之热,使之逐水而不伤正。

4.配干姜:本品苦寒,泻水逐饮,专泻脏腑水湿;干姜辛温能走能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偏治里寒。

二药配伍,相辅相制,辛开苦降,直通肺气,用于水饮伏肺。

5.配雄黄:雄黄苦温,苦燥杀虫,温可祛寒解毒,又可泄瘀闭、散寒凝;大戟辛散横行,消肿散结。

二药伍用,相辅相成。

具有除寒辟秽、解毒消肿之功。

大戟的采集收藏:
梁·《名医别录》:“大戟生常山。

十二月采根,阴干。


五代·韩保升曰:“苗似甘遂而高大,叶有白汁,花黄。

根似细苦参,皮黄黑,肉黄白。

五月采苗,八月采根用。


宋·苏颂曰:“近道多有之。

春生红芽,渐长作丛,高一尺以来。

叶似初生杨柳小团。

三月、四月开黄紫花,团圆似杏花,又似芜荑。

根似细苦参,秋冬采根阴干。

淮甸出者茎圆,高三四尺,花黄,叶至心亦如百合苗。

江南生者苗似芍药。


明·《本草蒙荃》:“大戟种甚猥贱,处处有生。

春发红芽,日渐丛长。

凡资入药,惟采正根。

……苗名泽漆,味苦兼辛。


李时珍曰:“大戟生平泽甚多,直茎高二三尺,中空,折之有白浆。

叶长,叶长狭如柳叶而不团,其梢叶密攒而上。

杭州紫大戟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

北方绵大戟色白,其根皮柔韧而绵,甚峻利能伤人。

弱者服之,或至吐血,不可不知。


清·《本草从新》:“大戟。

杭产、紫者为上。

北产,白者伤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