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是“教科书”
学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2、学习者
也称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它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其中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等。
(二)学校教育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总之,教育者、受学习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科书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科书在教学中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进行学习的主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领域的基础。
所以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发挥教科书最大的作用。
(2)教科书也是教进行教学的主依据,它为教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供了基材料。
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条件。
(3)教可以根据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学科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实际相联系的基途径和最佳方式。
确定学科的主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作出统筹安排。
教科书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教科书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教学规律,由学科专家编写,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供学校施教使用的文本教学材料。
教科书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是理解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的媒介。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材观与过去比,具有以下变化:一是从“教科书为本”走向“课标为本”,教科书不是教学与考试的唯一依据(参考的),教科书不是知识的化身(相对的),教科书不是一成不变的(动态的)。
二是教科书从“重复的多本化”走向“创意的多样化”,体现出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必然趋势。
三是从狭隘的教科书走向丰富的课程资源,甚至包括了生活经验的资源(实践知识、默会知识)和多种多样的校外资源。
由此可见,教材相对于教师而言,是教本,相对于学生而言,是学本。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尤其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优化、整合重构。
现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新教材观的理解和应用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一是就“教科书”教“教科书”,忽视《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作用,按教科书的内容结构来设计课堂。
很显然,此类教师并没有实现新课程教材观的转变,依然沉浸在教科书是“《圣经》”的旧观念上。
其二是依据“课标”要求使用教科书。
备课中,教师能够正确把握课标精神及其具体要求去钻研教科书,并由此理清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思路和正确区分教材的重难点。
他们摆脱了过去对教科书的完全依赖,教学思路清晰合理。
其三是依据课改理念来整合教科书。
即能够正确把握课改精神,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
最后这个层次的教师已树立起牢固的课程观,以课程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去,在课标的指导下自由地整合教材、选择教法、积累资源、科学评价,他们代表着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正确方向。
课本属于文具吗
课本属于文具吗
课本、作业本不属于文具用品。
课本:通俗的说就是在学校使用的书籍,也叫“教材”或“教科书”。
作业本:指学生或其他学习的人专门用来做作业的本子和通常辅助教材的练习册。
学生文具含盖范围甚广,按照文具本身的属性特点,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书写型:铅笔、自动铅笔、笔芯、水彩笔、白板笔、中性笔、圆珠笔、油性笔、钢笔、蜡笔等。
修正型:修正带、修正液、橡皮擦等。
收纳型:笔袋、铅笔盒、文件夹、本册、文件袋等。
工具型:削笔机、笔刨、液体胶水、固体胶、尺类、圆规、美工刀、剪刀、书套等。
规范教科书的规章制度
规范教科书的规章制度一、制定背景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教科书的质量、内容、编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为了保障教科书的质量,规范教科书的编写、审查、出版和使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规章制度内容1. 教科书编写规范(1)编写团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确保教科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教科书内容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教科书应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教科书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衔接,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5)教科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安排难易程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 教科书审查规范(1)审查机构应由具有专业素养和教育经验的人员组成,确保审查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权威。
(2)审查内容应包括教科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先进性等方面。
(3)审查过程应遵循公开、透明、民主的原则,充分听取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4)审查结果应明确提出教科书是否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科书出版规范(1)出版单位应具备国家规定的出版资质,确保教科书出版的质量。
(2)教科书排版应规范,字体大小、行间距、页边距等符合阅读习惯。
(3)教科书印刷应采用环保、健康的材料,确保印刷质量。
(4)教科书装订应牢固,便于学生翻阅和携带。
4. 教科书使用规范(1)教师应按照教科书内容进行教学,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学生应认真阅读教科书,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家长应关注孩子使用教科书的情况,协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4)学校应定期检查教科书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规章制度实施与监督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科书编写、审查、出版和使用的监管,确保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教科书的名词解释
教科书的名词解释教科书,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由一定社会的教育主管部门或出版部门编制的有关学校的教学科目和教学时数等方面的基本指导文件。
简而言之,教科书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科书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
它对学校、教师、学生都具有约束力,使用时要按照教科书来进行。
因此,教科书又称教材,是师生教与学的共同依据,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文件。
1.课程标准2.学习辅助3.教科书的表现形式是“课本+课外资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课本”包括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是统一的;“课外资料”指课外读物、课外活动、各类实践活动、补充读物等,多样化。
通常情况下,学生完成“课本”教学内容后,再进行选修教材的学习。
因此,“课本”和“课外资料”是相互渗透的。
4.教科书的性质是一种教育资源,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教科书在国家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 2)教科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
( 3)教科书是向全体公民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手段。
( 4)教科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媒介。
( 5)教科书是衡量国家和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5.教科书的结构是由三部分组成的:(1)封面。
封面上印有课程标准、编写单位、出版单位、出版日期、版次、印数、字数等。
(2)扉页。
扉页上印有编写说明,教科书所含学科的分量及总课时数,编写、出版和发行机构名称。
(3)正文。
教科书的正文包括:教科书的序言、课程目标、内容简介、教学建议、学习指导和练习答案等。
5.教科书在国家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的内容是:(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
(2)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
(3)是推广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
(4)是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最佳课题。
(5)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教科书的发展史是伴随着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一起发展的。
学校教材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
学校教材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学校教材的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以确保学校教材的质量和标准统一。
本清单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教育阶段的教材库,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和辅助材料等。
2. 教材清单要求教材清单应具备以下要求:- 清晰明确的教材名称;- 准确的版本号及发布日期;- 详细的作者信息;- 内容概要,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内容;- 相关课程或班级信息。
以上要求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教材资源。
3. 技术参数要求教材的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纸张质量:教材纸张应具备足够的质量,以确保耐久性和舒适性;纸张质量:教材纸张应具备足够的质量,以确保耐久性和舒适性;- 印刷质量:教材印刷品质应保持清晰、鲜艳,以提高阅读体验;印刷质量:教材印刷品质应保持清晰、鲜艳,以提高阅读体验;- 尺寸规格:教材尺寸应适中,以便携带和阅读;尺寸规格:教材尺寸应适中,以便携带和阅读;- 装订方式:教材装订方式应结实耐用,以确保长时间使用;装订方式:教材装订方式应结实耐用,以确保长时间使用;- 图表和插图:教材中的图表和插图应具备清晰度和精确性,以增强研究效果;图表和插图:教材中的图表和插图应具备清晰度和精确性,以增强学习效果;- 可更新性:教材应具备更新的可能性,以跟进教育发展和新信息的出现。
可更新性:教材应具备更新的可能性,以跟进教育发展和新信息的出现。
4. 教材标准学校教材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教育要求:教材内容应符合国家、地区或学校的教育要求;教育要求:教材内容应符合国家、地区或学校的教育要求;- 准确性:教材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或模糊之处;准确性:教材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或模糊之处;- 合理性:教材内容应科学合理,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段;合理性:教材内容应科学合理,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段;- 多样性:教材选择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多样性:教材选择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校校本教材规定
学校校本教材规定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校本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资源。
校本教材指的是由学校或教育机构自行编写和出版的教材,其目的是根据学校的特定需求和教学目标,提供更加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然而,学校校本教材的规定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下面将从教材内容的选择、适应性、创新性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学校校本教材规定的关键。
传统的教科书往往以统一的标准来编写,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
校本教材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
比如,在一所特色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可以更加注重行业实践,提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案例,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
因此,校本教材规定在教材内容选择方面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校本教材规定还应考虑教材的适应性。
每个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校本教材应当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调整和适应。
例如,在一个多民族地区的学校,校本教材可以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的内容,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另外,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校本教材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需求。
因此,校本教材规定在适应性方面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性是校本教材规定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教科书往往以固定格式和内容进行编写,缺乏新颖的教学思想和创新的教育理念。
相比之下,校本教材可以更加积极地采用新的教材编写方法和教学手段。
例如,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开发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教学活动。
同时,校本教材还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引进新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校本教材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创新性,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与此同时,学校校本教材的规定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规定教材内容时需要充分尊重学科知识结构和学术规范,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其次,校本教材的规定应当从实际教学出发,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追求内容的丰富和广泛。
义务教育教科书
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使用的教育教学用书,其目的是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教科书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教育的质量、学生学习的效果起到关键的影响。
本文将从义务教育教科书的定义、编写过程、内容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义务教育教科书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使用的教育教学用书。
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受到的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
教科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及教育和促进教学效果的功能。
它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手册,通过系统地呈现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内容。
教科书的编写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
首先,教科书编写需要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进行。
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是国家对于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和能力要求的规定,而教科书是根据这些要求来进行编写的。
其次,教科书编写需要参考各种权威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研究成果。
教育资源和研究成果可以提供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保证教科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后,教科书编写需要经过多层次的审查和修改。
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教师和学生等都需要参与到教科书的编写和审核过程中,确保教科书的质量和适用性。
教科书的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和学段的知识和技能。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和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的发展特点进行选择和编排。
同时,教科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对于义务教育教科书的前景,可以说是广阔的。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义务教育教科书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同时,教科书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也是一个趋势。
电子教科书可以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学校教科书使用规定
学校教科书使用规定1.教科书的定位教科书在学校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和基础。
教科书应当被定位为教学辅助材料,而不是教学的全部。
它应当为教师提供指导和课堂教学的框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内容的准确和权威性教科书的编写应当准确无误,内容应该基于权威的学术研究,并经过审稿人员的审核。
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知识应当符合学科的规范和教学要求,避免存在错误或过时的内容。
3.客观与多元的视角教科书应当以客观和多元的视角来呈现知识。
它们不应当偏袒或歪曲某种观点,而应当给予学生以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
教科书应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理解不同观点的存在和合理性。
4.语言的简洁与易懂教科书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
教科书不应该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而应该遵循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
对于专业术语,教科书应当给予适当的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5.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科书应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教科书中应当包含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估信息的问题或活动。
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鼓励实践和应用教科书不应当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应用。
教科书可以提供案例分析、实验指导或实际问题解决等相关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7.适应学科的发展教科书应当紧跟学科的发展和进展,并不断更新和改进。
它们应该包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以保持与时俱进。
定期对教科书进行评估和更新是必要的,以确保其内容与学科的要求相符。
8.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科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应该保持一致。
它们应该紧密对接学校的教学大纲,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教科书应当为教师提供教学活动和评估指标,以帮助他们实施有效的教学。
9.教师的灵活运用教科书的使用不应当僵化,教师应该有自主权和灵活运用的空间。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使教科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图书、实验室等?
学校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中,不同学校之间在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着差异。
以下是一些观点来讨论学校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1. 教材资源: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准确、更新的教材。
这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籍、电子资料等。
教材资源应与课程内容相匹配,并根据最新的教育标准和知识进展进行更新。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如互联网、图书馆等获取额外的教学资料。
2. 图书馆资源:学校图书馆是重要的学习场所和信息资源中心。
学校应该充分投入并管理好图书馆,提供多样化的图书和期刊,满足学生的阅读和研究需求。
此外,学校图书馆还应提供电子数据库和在线资源,方便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自主学习。
3. 实验室和设备资源:对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学生来说,实验室和设备资源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提供充足、先进的实验室设施和设备,以支持学生的实践学习和科学探索。
此外,学校还应定期维护和更新实验室设备,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4. 信息技术资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连接,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
此外,学校还应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尽管学校应该努力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但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1. 资金限制:学校的教学资源往往受到有限的资金支持。
缺乏资金可能导致学校无法购买最新的教材、图书和设备,或者无法维护和更新现有的资源。
2. 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学校之间可能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城市地区的学校通常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可能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
3. 师资短缺:教师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学校缺乏优秀的教师,他们可能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1. 政府支持:政府应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确保资源公平分配。
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工作方案范文
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工作方案背景教科书是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具之一,它承载着学校课程标准的精髓,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方针。
教科书选用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全社会的教育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工作必须要加强。
目标本文的目标是探讨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的相关管理工作方案,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管理工作方案教科书选用的标准教科书的选用应该基于以下标准:1.适应性:教科书应该符合学科的要求,符合教学计划的安排,在教学系统中保持统一、连贯性。
2.科学性:教科书内容应该基于科学的原则和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3.教学实用性: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易于讲授和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4.社会效益:教科书应该注重社会效益,既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也符合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教科书选用的程序教科书选用的程序应该包括以下环节:1.调查研究:学校应该通过教师的教学经验、专家的意见和学生的反馈,对市场上的教科书进行调研。
2.评估比较:学校可通过评估比较、书本的阅读和试用等手段来筛选教科书。
3.决策审批:学校应该通过学科组、学科主任或教学领导小组的审批、教务处的会议决策等环节来定夺最终教科书选用方案。
4.告知公示:学校应该将教科书选用方案予以公示,并在教学开始前通知各班级、家长和学生。
教科书选用的保障措施为了保障学校教科书选用的质量和效果,应该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教科书选用工作的程序和规范,明确工作分工,落实责任。
2.建立教材库:学校应该建立教材资源库,使得学校的各个学科相关教材得到充分利用。
3.建立教材使用评价机制:学校应该建立教材使用效果的评价机制,及时了解教材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对教材进行改进和优化。
中学教科书管理制度
中学教科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中学教科书的管理,保障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教科书的管理范围本制度所管理的教科书包括教师教材和学生教材,教师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学生教材包括各科目的教科书和辅助教材。
三、教科书的选用原则1、教师教材应根据中学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用,学生教材应根据各科教材征订目录选用。
2、选用的教科书要符合当地教育部门的教材管理规定,确保教材质量合格。
3、选用的教科书要符合学校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
四、教科书的征订和提交1、学校要按照教育部门的统一征订教材的要求进行征订工作,确保学生教材的合理使用。
2、征订教材应提交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审核,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学校使用。
五、教科书的保管和使用1、学校应建立规范的教科书保管制度,确保教科书的安全并按时发放给学生使用。
2、教师应妥善保管自己的教材资料,并根据教学需要自主选用教学参考书。
3、学生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方式领取教科书,并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教科书。
六、教科书的管理和监督1、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科书管理制度,配备专人负责教科书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教科书配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2、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科书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学校教科书征订、使用、管理的跟踪督导和检查。
七、教科书的损坏和报废1、学生在使用教科书时要爱护教科书,对损坏的教科书应及时进行修复,确保教科书的完好无损。
2、对于无法修复的教科书,学校要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八、教科书管理的宣传与教育1、学校要定期组织教科书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教科书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爱护教科书的意识。
2、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科书管理的重要性,并按照制度要求规范使用教学资料。
九、教科书管理制度的评估和完善1、学校要定期对教科书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三个概念,它们在教育体系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一个总体规划,它规定了学校应该提供
哪些课程,以及这些课程的时间安排。
课程计划是学校教学工
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对某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指
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该门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评价
方式等,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
课程标准是保证学校教
育质量的重要工具,也是教材编写和评价的依据。
3.教科书: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用于课堂教学的主要
教材。
它包含了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依据。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首先制定课程计划,确定学校要开设的课程及其时间安排;然后制定课程标准,规定某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最后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备课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教科书教辅管理制度
教科书教辅管理制度一、综述教科书教辅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是教师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撑。
因此,建立健全的教科书教辅管理制度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科书教辅的定义、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目标、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内容和具体实施等方面,探讨教科书教辅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教科书教辅的定义教科书是一种系统化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
教科书内容全面,体系完整,是教师教学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辅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科书教辅既相辅相成,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因此,对教科书教辅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管理的必要性1. 保证教学质量:规范管理教科书教辅,有助于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规范管理秩序: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教科书教辅的选用、使用和管理程序,维护教育教学秩序。
3.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教辅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4. 保障学生权益:合理选择和使用教科书教辅,有利于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管理的目标1. 合理选择教科书教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选择适合的教科书教辅。
2. 规范使用教科书教辅:要求教师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教科书教辅。
3. 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对教科书教辅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五、管理的原则1. 实事求是原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和使用教科书教辅,不应盲目随意。
2. 公平公正原则:管理教科书教辅要依据法律法规,公平公正地对待各种教材。
3. 教研相结合原则:管理教科书教辅要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和效果评估。
4. 知识更新原则:管理教科书教辅要不断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管理的内容1. 教科书教辅选用管理:学校应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需求,合理选择教科书教辅,并建立教科书教辅选用目录。
什么是教材
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
• 总之,广义的教材不肯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
书本。但凡有利于学习者增长学问或进展课程是“教什么”的问题,教材是“用
什么教”的问题。其实课程的核心问題, 是“何种內容最有价值?”“如何有效 传递这些內容?”整个课程进展就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 而教材是“教什 么”“如何教得更好”的依据。
•
• 4、传统教育派认为:教材是历史积存的
人类阅历,是学校各学科的目的内容或 材料。现代教育派认为:教材既包括师 生所从事的活动,又包括完成此类活动 所应用的各种材料或工具。教材可分为 有形的〔物质的〕和无形的〔精神的〕。
• 在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新教材将会
给教师带来些什么》将教材定义为:教 材是教师为实现肯定教学目标,在教学 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 负载着学问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 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又包 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 的现实教材。
什么是教材
• 很多教师把教材理解为教科书,认为教
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并常与学科、课 程、教学资源等概念混淆。究竟如何界 定教材, 下面列举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 点,帮助我们理解教材的含义,理解教 材的广义性与多样性。
• 1、《中国大百科 ·教育卷》对教材的解释是:
〔1〕依据肯定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肯 定范围和深度的学问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 的形式来具体反映;〔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的一切教学材料。
教材和课程资源的区分
•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
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效劳于学校课程的 各种条件的总称。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 照试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 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 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 农村、部队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 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 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等。
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科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承载着丰富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教科书在教学中具有以下地位与作用。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教科书是经过专家精心编写、审核和审定的,其中包含了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结构,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同时,教科书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案例分析、练习题和实验指导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运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承载了大量的知识点和概念,为学生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科书也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学生可以通过做题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科书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深入学习相关内容。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障。
教科书是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教学资源,它代表了教育部门对教学内容和标准的统一认可和要求。
教科书的选用和使用,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
教科书的编写和审定过程,经过了严格的专家评审和多方面的意见征询,确保了教科书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学校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教科书是系统化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它将知识点和概念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教学体系。
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教科书还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应用能力。
教科书还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知识和历史文化,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知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教科书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新思考:中小学教师处理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方法谈
中小学教师处理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方法谈无论是许久的过去还是许久的未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教材、学生这三者都始终是教学中最核心的三个要素;无论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或是教师指导着学生走向教材,或是教材召唤着教师和学生一起走向教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学校教育中最核心的关系。
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需要对这三个要素本身有全面的认识,更需要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辩证的认识。
一、立足常识,顺应多元何谓教师?何谓教材?何谓学生?这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谁也说不清楚的无比深奥的难题了。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虽正而所指不明言亦不顺。
面对关于这三个核心要素层出不穷的阐释,我们的态度是:立足常识,顺应多元。
再通俗些说就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乱变。
1.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不是教师,教师还是教师。
我们的常识是:教师就是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这是我们对教师最基本、最恒定、最大众化的认识。
在韩愈时如此,在学校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和信息化市场经济的今天同样如此。
学校即社会,这没错;教育即生活,这也没错。
但是,学校又是特殊的社会,教育也是特殊的生活。
教师作为知识和阅历丰富的年长者,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用最经济的方式引领下一代高效接受前人留下的知识,尝试探索未知的知识,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呵护学生的天性、个性、创造性。
教育的“变识”是:教师不是教师。
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新东西。
它既不是什么舶来品,也不是当下的什么新发现。
无论是韩愈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还是《礼记》中的“教学相长”,早都有这样的认识。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如果他遇到了一个母亲是舞蹈家的女生,当然可能不如这个女学生善跳舞;如果他遇到了一个父亲是地产商的男生,当然可能不如这个男学生懂经营;即便他遇到了一个擅长计算的学生,他同样可能不如这个学生算得快且准:彼时彼事是教师,此时此事是学生,这本是极自然之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就是“教科书”
繁峙县砂河四小刘焱学校就是“教科书”,不过,此“教科书”非彼教科书。
这本教科书同样能增进孩子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孩子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这本“教科书”有貌有声,有形有情:学校的黑板、墙壁都是“教科书”的扉页,领导、教师、学生标兵的言传身教都是“有声读物”,乐器、书报、绣样、笔墨纸砚等都是教学素材,这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为了一个出发点——让每个莘莘学子能健康、全面、快乐地成长!
一、诵读经典,陶冶情操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人类文明的积淀,凝结了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
我校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学子”的诵读活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学校安排每天晨读前15分钟,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组间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学生自己商定适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
语文老师每天会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学一个新的内容,语文教师就会引导各学习小组将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每节语文课前开展“课前一吟”,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展示诵读……
日日诵读经典,润物于无声,潜移默化之下,每个聪颖孩童必将
走向更加丰盈优雅的人生。
二、汉字听写,提笔抒心
汉字作为汉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的语言工具根基,这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更因为它可以引起美妙的联想而独具魅力。
掌握好汉字和汉语,打好语言基础,是进行一切文化再创造的基石,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外语,崇洋媚外的今天,更需要纠正孩子们的偏见,学校有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孩子们补上汉字和汉语这一课。
我校自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山西省红领巾体验赛”以来,便将“汉字听写”视为全校课程,每日安排写字课,为全校学生发《硬笔书法字帖》,印发《汉字听写本》,每班语文教师指导书写;学校还成立了“汉听班”,有专门的领导和教师负责组织与管理,还将《汉听词库》打印成册,发放给汉听班学员,方便他们学习。
汉听班的第一批学员不仅将《汉听词库》中的3600多个词条的音、形、义熟记于心,并基本书写无误,而且在县级乃至市级的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为学校争了光,为大家开了个好头。
能够被选进“汉听班”,如今成了人人羡慕的事情。
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如天使一样,每当看到它跳跃着精灵可爱的身影,你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感慨它的构字巧妙——横笔稳重沉静,竖画垂直匀齐,撇捺飘逸遒劲,总之,每个汉字就是一个神奇的故事,总会使人浮想联翩。
书写汉字,犹如漂游在历史长河之中,一路有文
人墨客的佳作赏析,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事评论,总是令人感慨万千;观赏汉字,犹如聆听悠扬悦耳的乐曲,优雅绵长,如同经历一次时空穿越,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组织汉字听写,不仅是为了多认识几个汉字,多了解和多掌握几个和汉字汉语有关的典故,不仅是为了提高习作和文化素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对附加在汉字和汉语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的认识和敬仰。
汉字的意蕴,本身就是综合美学的熏陶,静和动,高和矮,胖和瘦,宽与窄,快与慢,草与楷,形和意,无不是辩证美学的相机而用,不仅如此,汉字更和人、家和国的兴衰如影相随。
面对汉字,我们今天的敬畏和仰视,就是为了明天能让汉字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这不仅是孩子们的幸运,更是对中国汉语文化的继承和担当。
提笔写字,就是书写真心,抒发心智,正是一种享受啊!
三、广泛阅读,德才兼修。
多读书,才必博。
如果读书之前孩子们是一个人的话,读书之后定会交到很多的良师益友,他们会教你有礼有节,会帮你明辨是非,读书是你增长见识、启迪智慧的有效途径。
“读书应是我们的生活状态,引导学生读书是我们的职责。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我校领导和老师们必将竭尽全力。
1、营造书乡
“让墙壁会说话”更大限度地有效利用了学校资源,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处处皆学问”的书乡。
粉刷得洁白无瑕的墙壁,挂上了标语不再空寥,路过的孩子们忍不住要多看几眼,读上几句;看似沉
默的黑板每周都会换新板报,你不会有机会看到它的暗淡,反而你会被醒目的色彩,新颖的内容所吸引;走在长长的走廊上,你也不会感到冷清,两边的墙上会有愿意跟你打招呼的朋友:一幅幅书法作品飘逸遒劲、龙飞凤舞,一张张绘画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一张张手抄报版面新颖、图文并茂,一篇篇文章传情表意、生动有趣;就连厕所、水房,花丛中、树荫下都有文明提示语……总之,目之所及都是迷人的文字精华,空气中也弥漫着清爽幽香的文化气息。
踏进四小,保证你会“手忙脚乱”——拍一拍,记一记,抄一抄,访一访,校园文化犹如文化盛宴,享用不尽。
2、书乡拾撷。
学校用节省下的资金想方设法多渠道选购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
目前,图书室藏书两万多册,每班图书柜的固定书籍300多册,每半月还会有从邮局订购的书刊按时分发到各班。
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还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读书需求,做好记录后,领导们会协商订购。
如今的学生真是太幸福了,不仅人人有机会读书,还有这么好的读书条件,不限时不限量地借阅的人性化图书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心。
为了便于孩子们阅读,学校还规定每周至少上两节阅读课,课上学生们畅游书海,手不释卷,大多数孩子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从好词佳句到重点语段,他们勾勾圈圈,批批写写,在《阅读卡》、《采蜜集》上留下了收获的喜悦。
每个人的读书笔记各有所
长,所以,组长还会组织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并在“学生评价”一栏写下对同学记录的笔记的肯定,还有的会提出良好的中肯的建议。
他们扬长避短,各取所长,共同进步,阅读课短短的40分钟却能大大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这得感谢我们睿智的领导——为了孩子们全面、长远地发展,他们精打细算挤出资金,东奔西跑选购图书,分门别类发放书籍,走进学生了解需求,按期举办读书竞赛,频频安排读书活动……可喜的是,孩子们的知识面大大扩展,阅读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家长们纷纷来电致谢,大多还在“家长评价”一栏写下对此类读书活动的赞赏、支持,有的家长甚至提出把自己家里的好书捐出来供孩子们阅读。
是一本本好书成就了孩子,是一本本好书架起沟通的桥梁,是一本本好书,维系着学生、家长、学校的美好情感。
书海拾贝,孩子们满载而归;书乡采撷,孩子们乐不思蜀。
阅读会内化成无穷的力量,孩子们会因为阅读,生活得更加充实、快乐!
3、读出水平,秀出风采
“每周一主题,每课一展示”是我们固定的阅读活动。
每周,我和同学们会商讨一个主题,既与教材相通,又能拓宽阅读的面。
孩子们选择阅读时不限体裁,不限篇幅;小组展示时不限人数,不限方式。
比如,我们上周就以“母爱似海,父爱如山”为主题上了阅读展示课,确定主题后,组长就纷纷组织组员一起出谋划策,力求展示内容有趣,风格独特。
课前,主持人把展示课的流程拿给我看,光看展示单就让我充满惊喜和期待。
课上,我只适合做观众,除了给予掌声与喝彩,
我真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
诗歌朗诵,深情高亢;感人故事,情真意浓;情景短剧,声泪俱下;歌唱恩情,扣人心弦……
我们除了上阅读展示课,还常常举办“推荐一本书”的活动,每个学生可以推荐自己最近喜欢看的一本书,与大家分享心得的同时,锻炼了口头表达,提高了语文素养,获得了自信和快乐,真是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一本本好书,和孩子们做朋友,一起谈心,一起经历,一起闹,一起笑,他们不会觉得枯燥,反而读得自在、快乐。
阅读,在某个时刻,愉悦了身心;在某个时刻,慰藉了心灵;在某个时刻,满足了需要;在某个时刻,又塑造了另一个自己——因为读书,脑子里多储存了所领悟的东西,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并将带着新的收获、新的思想踏上新的人生旅途。
与书籍为伍,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沉稳;与智慧同行,少走一些弯路,多经一些历练。
让我们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读书机会,让他们多读好书,读中享受,读中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