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实验四

合集下载

《趣味科学实验》教案

《趣味科学实验》教案

《趣味科学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趣味科学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走进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学习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2. 第二章:魔法液体实验一:水的魔法实验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3. 第三章:气体大冒险实验三:制作气泡实验四:空气的力量4. 第四章:奇妙的溶解实验五:溶解的魔术实验六:溶解度的探究5. 第五章:电路迷宫实验七:点亮小灯泡实验八:制作简单的电路1. 采用实验操作、观察、讨论、反思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结合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观点。

4. 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质量和创新性。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器材:烧杯、试管、滴管、试剂等。

2. 实验教材和指导书。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4. 安全防护用品:护目镜、手套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兴趣,例如魔术液体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并进行实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3.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

4. 小组讨论:学生就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

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八、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实验项目,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兴趣和挑战性。

2019届物理讲义第三章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019届物理讲义第三章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

实验原理(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3)作出a-F图象和a-错误!图象,确定其关系.2.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天平、米尺。

3。

实验步骤(1)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 (2)安装: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图1(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4)操作:①小盘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号码。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

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

④描点作图,作a-F的图象.⑤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和③,作a-1m图象。

1.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的右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3)实验条件:m≫m′。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2.误差分析(1)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3.数据处理(1)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3)以a为纵坐标,错误!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与第四章知识要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与第四章知识要点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章和第四章知识要点一、常见的力1、力学中常见的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②按效果命名: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③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④按作用方式分类: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做法:①定标度;②画出力的作用线;③根据标度确定力的大小,画出箭头;④标出力的名称和大小。

2. 重力(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重力的大小(G=mg),方向:(不能说与支持面垂直)。

(3)测量方式:弹簧秤、测力计等。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3. 弹力(1)定义();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接触力)②发生弹性..形变)(2)胡克定律F=kx,x是弹簧的形变量,不是总长。

【通常只适合于在弹性限度内,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的弹力计算】。

(3)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曲面的切面,由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弹力存在与否的判断(①产生条件②撤物法③反证法。

)(4)弹力产生原因的分析:施力物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给受力物一个反方向的反抗力.(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桌面受到的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

)4. 摩擦力(1)定义()、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注:“相对”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接触面】(2)方向()(3)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可以相反也可以相同(4)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5)滑动摩擦力大小(f=μN)与运动速度无关,滑动摩擦力(或最大静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并和接触面的性质有关;静摩擦力在未达到最大值时不跟压力成正比,且f静=F外。

第三章实验四总账期末业务处理

第三章实验四总账期末业务处理

3.设置期间损益结转转账凭证
提示:
• 损益科目结转表中的本年利润科目必须为 末级科目,且为本年利润入账科目的下级 科目。
4.生成期末自定义结转及对应结转的 转账凭证
提示:
• 在进行期间损益结转之前,要将本月所有 未记账凭证进行记账,以保证损益类科目 的完整性。
5.生成期间损益结转凭证
提示:
实验四
总账期末业务处理
实验要求:
1.定义转账分录
2.生成机制凭证 3.对账 4.结账 5.账套备份
实验资料
1.自定义结转 按短期借款期末余额的0.2%计提短期借款利 息。 2.对应结转 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 发生额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 税”。 3.期间损益结转 将本月“期间损益”转入“本年利润”。
• 转账凭证生成的工作应在月末进行。如果 有多种转账凭证形式,特别是涉用多项转 账业务,一定要注意转账的先后次序。 • 通过转账生成的转账凭证一定要保存,否 则将视同放弃。 • 期末自动转账处理工作是针对已记账业务 进行的,因此,在进行月末转账工作之前 应将所有末记账的凭证记账。
6.对2011年5月从的会计账簿进行对账
1.设置自定义结转凭证
2.设置对应结转转账凭证
提示:
• 对应结转不仅可以进行两个科目一对一结 转,还可以进行科目一(一个转出科目)对多 (多个转入科目)的结转。 • 对应结转的科目可为上级科目,但下级科 目的科目结构必须一致(相同明细科目), 如果有辅助核算,则两个科目的辅助账类 也必须一一对应。 • 对应结转只能结转期末余额。
3.结账前一定要备份,以防止错误。 4.结账后除查询外,不得再对本月业务进行 任何操作。 5.如果某种原因要取消本月结账,需要账套 主管在“结账”界面按“Ctrl+Shift+F6”键 “取消结账”功能;输入口令,即可取消 结账标记。(在这里,我推荐先备份,如 果结错了账这时可以直接把刚才结账之前 的账套引入即可。)。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日历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日历
课堂教学,实验课
实验十文件
注:因教学改革需要,课程上课时间与内容可能调整
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学科长签字:
说明:1、采用方式可分为:课堂讲授、讨论以及使用多媒体、投影仪、CAI、电子教案、录像
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2、作业可注明作业内容、实验报告篇数等需要学生课外完成的作业;
3、每次课的内容占一格;
本科生教学日历
上课时间
计划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
授课方式
作业(实验)

1

第一章概述
1.1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程序
1.2程序设计方法
1.3程序的实现环境
1.4C语言和C++的发展
自主学习内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课堂教学,实验课,自主学习
实验一 编译环境的使用

2

第二章程序设计初步
2.1 C程序的基本框架
5.3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
课堂教学,实验课
实验五数组(1)

8

第五章数组
5.4二维数组
5.5字符数组与字符串
5.6案例学习:计算课程平均成绩
课堂教学,实验课
实验五数组(2)

9

第六章指针
6.1指针和指针变量
6.2指针与数组
课堂教学,实验课
实验六指针(1)

10

第六章指针
6.3字符指针
6.4指针与函数

13

第八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8.1结构体
8.2案例学习:图书管理
课堂教学,实验课
实验八自定义数据类型

14

广东省新高考高三物理复习课件-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广东省新高考高三物理复习课件-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2)实验中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所挂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x
设小车所受拉力的真实值为F真,为了使系统误差
<5%,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是M,则M与m应当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
(2)安装好光电门,从图甲中读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________ cm:
解析 平衡摩擦力时,应不挂沙桶,只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选项A错误; 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应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选项B正确; 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小车,选 项C错误;
(2)将沙和沙桶的总重力mg近似地当成小车所受的拉力F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 差的.总设质小量车是所M受,拉则力M的与真m实应值当为满F足真的,条为了件使是系Mm统<_误_0_.差0_5_m_g.F-真F真 <5%,小车和砝码
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基础考点 自主悟透
例1 (2019·湖北武汉市四月调研)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来探究“在外力一 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图2 (1)下列实验中相关操作正确的是__B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先将沙桶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应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C.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式求出加速度.
例2 (2019·安徽合肥市第二次质检)某课外小组利用图4甲装置探究物体的加 速度与所受合力之间的关系,请完善如下主要实验步骤. (1)如图乙,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__0_.5_5_0___ cm;
图4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该游标卡尺为20分度,精度为0.05 mm,读数为5 mm+ 10×0.05 mm=5.50 mm=0.550 cm;

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04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04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

(2017·广西调研)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 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M,砝码盘的质量m0,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 f=50 Hz.
(1)探究方案的实验步骤 A.按图甲安装好实验装置;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录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将小车紧靠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 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重复多次步骤B~ D,得到多组m、a.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夹子、 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薄木板.
四、实验步骤 1.称量质量: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 2.安装器材: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 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使小车 匀速下滑 4.小盘通过细绳绕过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取下纸带编 号码 5.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砝码和小盘的质量m,重复步骤(4) 6.保持砝码和小盘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4)
02
实验能力
一、数据处理
1.计算加速度——先在纸带上标明计数点,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根据逐差 法计算各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
2.作图象找关系——①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 a 与小车所受牵引力 F, 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 a-F 图象;②再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 a 与小车和 砝码总质量 M,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 a-M1 图象.
(3)方案评估 若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即F=(m0+m)g,实验 中随着F的增大,不再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要求,实验图 象应为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广东专版)
目 录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扫 清 认 知 障 碍 解 密 高 频 考 点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
第二步:找突破口
已知两人水平拉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 质量大小可得出两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关系,进而应用x 1 = at2比较两人运动的位移关系。 2
物理(广东专版)
目 录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扫 [ 解析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 清 认 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 A 错;因为甲和乙的 知 障 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选项 B 错。设绳的张力为 F,根 碍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选B。 答案:B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物理(广东专版)
目 录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扫 清 认 知 障 碍 解 密 高 频 考 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与物体 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无关。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抵消,不可叠加,
不可求合力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

方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物理(广东专版)
目 录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例2]
如图3-1-4所示,甲、乙两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提示:物体A共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挡板的弹力三个 力作用。重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其平衡力为斜 面支持力与挡板弹力的合力;斜面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为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其平衡力为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 挡板的弹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挡板的压力,其平衡力为重力 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三维设计》2014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55张ppt)

《三维设计》2014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55张ppt)

解析:平衡摩擦力时,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 小车运动所受摩擦力平衡,所以不能将小桶系在小车上, A 错。 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和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tan α, 与小车的质量无关,所以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 平衡摩擦力,B 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 定后,再放开小车,C 错误。本实验是探究作用力一定时, mg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不能直接用公式 a= M 求加速度, D 错误。
[解析]
(2)将坐标系中各点连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使直线过尽 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大致对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视为错误数据,不予考虑,连线如图所示:
图实-4-7
(3)图线与横轴有截距,说明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 摩擦力不够。 [答案] (1)1.6 3.2 (2)见解析 (3)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 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加速度a/(m·-2) s
小车和砝码的总 质量M/kg
4
(3)需要记录各组对应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牵引力F, 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 示作用力F,描点画a-F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 直线,便证明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再记录各组对应的 加速度a与小车和砝码总质量M,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用 1 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的倒数M,描点画 1 a-M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加速 度与质量成反比。
六、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调节长木板形成一个合适的斜面, 使小车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受的摩 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 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 纸带运动。 (2)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与车上所加砝码的总质

2018年秋东方思维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三章第三讲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2018年秋东方思维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三章第三讲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三讲 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课时跟踪练1.由于没有始终满足小车的质量M 远大于砂和桶的总质量m 的关系,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解析:由于没有始终满足小车的质量M 远大于砂和桶的总质量m 的关系,则得到的a 1M图象先是直线后向下发生弯曲,故选D. 答案:D2.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 1、F 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 1、m 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1、x 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A .当m 1=m 2、F 1=2F 2时,x 1=2x 2B .当m 1=m 2、F 1=2F 2时,x 2=2x 1C .当F 1=F 2、m 1=2m 2时,x 1=2x 2D .当F 1=F 2、m 1=2m 2时,x 2=2x 1解析:题中m 1和m 2是车中砝码的质量,绝不能认为是小车的质量,题中只说明了两小车是相同的,并未告诉小车的质量是多少.当m 1=m 2时,两车加砝码后质量仍相等,若F 1=2F 2,则a 1=2a 2,由x =12at 2得x 1=2x 2,A 对,B 错;若m 1=2m 2时,无法确定两车加砝码后的质量关系,两小车的加速度关系也就不清楚,故无法判定两车的位移关系,C 、D 错.故选A.答案:A3.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实验中用沙和沙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图甲(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沙和沙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沙和沙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沙和沙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AB=4.22 cm、x BC=4.65 cm、x CD=5.08 cm、x DE=5.49 cm、x EF=5.91 cm、x 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乙解析:(1)平衡小车的摩擦力时,应撤去沙和沙桶,安装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根据纸带上打出点的分布来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B正确.(2)为使细线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应满足M≫m,故C组最合理.(3)由a=(x DE+x EF+x FG)-(x AB+x BC+x CD)9T2,T=0.1 s,可解得a≈0.42 m/s2.答案:(1)B(2)C(3)0.424.“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用所挂钩码的重量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乙所示.(1)图线________(选填“①”或“②”)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2)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 f=________N.(3)图乙中,拉力F较大时,a-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为避免此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B.在增加钩码数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C.将无线力传感器捆绑在小车上,再将细线连在力传感器上,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解析:(1)在水平轨道上,由于受到摩擦力,拉力不为零时,加速度仍然为零,可知图线②是在轨道水平的情况下得到的.当轨道的右侧抬高过高时(平衡摩擦力过度),拉力等于零时,也会出现加速度,所以图线①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a,当F=0.5 N时,a=0,解得F f=0.5 N.(3)由于开始段aF关系为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有mg=Ma,得a=mg M=FM,而实际上a′=mgm+M,可见aF图线末端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将无线力传感器捆绑在小车上,再将细线连在力传感器上,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故C选项正确.答案:(1)①(2)0.5(3)C5.(2018·长沙模拟)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 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________(选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2)由图乙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解析:(1)由描点作图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关系.(2)由题给图象可知,当小车的加速度为0时,砝码质量不为0,说明此时存在摩擦力.(3)对小车受力分析,有F T-F f=Ma,mg-F T=ma.联立两式可得a=mgM+m-F fM+m.可知应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后a=mgM+m,F T=MmgM+m.为使F T=mg,应使m≪M.答案:(1)非线性(2)存在摩擦力(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远小于小车的质量6.(2018·开封模拟)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图甲图乙(1)测出纸带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如图甲所示,为使由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计算加速度平均值的公式应为a=____________.(2)在该实验中,为验证小车质量M不变时,a与F成正比,小车质量M 、沙及沙桶的质量m 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A .M =500 g ,m 分别为50 g 、70 g 、100 g 、125 gB .M =500 g ,m 分别为20 g 、30 g 、40 g 、50 gC .M =200 g ,m 分别为50 g 、70 g 、100 g 、125 gD .M =200 g ,m 分别为30 g 、40 g 、50 g 、60 g若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________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aF 图象较准确.(3)有位同学通过测量,作出a-F 图象,如图乙所示.试分析: ①图象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象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公式a =(x 3+x 4)-(x 1+x 2)4T 2求解加速度. (2)满足沙和沙桶的质量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的条件,绳对小车的拉力才近似等于沙和桶的重力,故选B.(3)分析实验误差出现的原因: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②未满足沙和沙桶的质量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答案:(1)(x 3+x 4)-(x 1+x 2)4T 2(2)B (3)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 ②未满足沙和沙桶的质量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7.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绕过定滑轮及轻滑轮将小车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实验中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并利用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a .图甲(1)实验中的钩码的质量可以不需要远小于小车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A .车所受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无关B .小车所受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C .小车所受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某条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由纸带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图乙(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小车的加速度a 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 的关系图象,下列图象中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解析:(1)小车所受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因此实验中钩码的质量可以不需要远小于小车质量,选项C 正确.(2)由Δx =aT 2和逐差法,T =5×150s =0.1 s ,可得 a =3.35-1.852×0.1×10-2 m/s 2=0.75 m/s 2.(3)由于实验时没有平衡摩擦力,当拉力达到一定值时,小车才会运动,当小车运动起来后,对小车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小车受绳的拉力F绳=2F,滑动摩擦力F 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F-F f=ma,则a=2m F-F fm,则知四个图象中符合实验实际情况的是图象B.答案:(1)C(2)0.75(3)B。

高中物理必修1-3-3

高中物理必修1-3-3
再控制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讨论加 速度a与m的关系.
工具
必考部分 必修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
工具
必考部分 必修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答案: (1)小车的总质量 小车所受拉力 (2)① (3)C (4)0.5
0.2
工具
必考部分 必修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 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 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工具
必考部分 必修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3.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与车上所加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
和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 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4.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 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表格中给出的数据可绘出图象,图象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未计入砝码 盘的重力. 答案: (1)0.16 (0.15也可) (2)见下图
(3)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工具
必考部分 必修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工具
必考部分 必修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0.784 2.18

第三章实验四尿液中尿酸含量的测定_分光光度法

第三章实验四尿液中尿酸含量的测定_分光光度法
制作:按照下表设置0、1、2、3、4和5编 号试管,溶液应按照顺序依次加入UA储备液和去离子 水,混匀倒入石英比色皿测吸光值A,以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编号 UA 标准溶液(µmol/L) UA储备液(µmol/L)/µL 去离子水/µL A294nm
实验26 分光法测定尿液中尿酸含量
一、实验背景
尿酸(Uric acid,UA)是人体和动物的嘌呤代 谢的终产物,正常人体尿液中产物主要为尿 素,含少量尿酸。
正常人体内尿酸每日的生成量和排泄量大约 是相等,人体一般尿酸高是人体的嘌呤因代 谢发生紊乱,致使体液中尿酸增多,引起的 一种代谢性疾病痛风(高尿酸血症)。
良好生活习惯,自己对人体健康的负责;学生对家庭和 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测定原理
尿酸有共轭双键,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在 294 nm 处有最大吸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 酸浓度时,在稀溶液0--40 µmol/L 范围内 294 nm 的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因此可以用 此方法测定尿液中尿酸(UA)。
UA
二、实验器材
离心管或小试管;蒸馏水;石英比色杯;紫外分光光度 计
1000 µmol/L UA储备液溶液:精确称量16.811 mg UA 溶于20 mL 0.1 mol/L NaOH 溶液中,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
0.1 mol/L NaOH 溶液:精确称量 4.000 g NaOH,溶于 蒸馏水, 定容至 1000 mL。
0 0 0 6000
1 5 30 5970
2 10 60 5940
3 20 120 5880
4 30 180 5820
5 40 240 5760
2、样品测定:
设置0号空白管调零,测定溶液吸光值。如果样品中的 UA浓度过高,可以减少样品用量或适当稀释后再进行 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浓度。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方案一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原理装置图操作要求1.控制变量法(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2)保持小车所受合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使小桶与橡皮泥的质量远小于滑块与砝码的质量。

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保持滑块质量不变,通过增减橡皮泥的数量来改变拉力F的大小。

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定量关系:保持橡皮泥及小桶的质量不变,即滑块所受拉力不变,通过在滑块上增加或减少砝码来改变滑块的质量。

方案二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原理装置图操作要求注意事项1.控制变量法(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2)保持小车所受合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改变小车质量M或槽码质量m 时,无需重新补偿阻力。

3.使用力传感器或弹簧测力计可测出细绳拉力时,无需满足M≫m。

1.用天平测量槽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

2.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实验装置,只是不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

3.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槽码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写号码,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槽码质量m,重复实验得到纸带;保持槽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重复实验得到纸带。

1.补偿阻力:补偿阻力时,不要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连着纸带匀速运动2.质量:槽码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3.平行: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4.靠近: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释放5.先后: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数据处理1.利用Δs=aT2及逐差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F成正比。

3.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例1 (2024·广东深圳模拟)在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采用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控制小车质量M不变,寻找其加速度a 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

第3章 实验4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第3章 实验4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3)在数据处理时,以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1a为纵轴,以小车和车上砝
码的总质量 1M源自为横轴,得到如图乙所示的1a-M
图像。纵轴截距等于
_g__(用含有 m、M 或重力加速度 g 的字母表示)。
(4)若1a-M 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则说明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
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解析](1)实验中认为绳子的拉力对物体提供合外力即绳子的拉力等 于悬挂物的重力 mg,而对砂和砂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
(5)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盘和盘中砝码的质量m,重复步 骤(4)。
(6)保持小盘和盘中砝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 (4)。
四、数据处理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力F 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 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a与M成反比”实际 上就是“a 与M1 成正比”,以 a 为纵坐标、以M1 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如
③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记下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F1,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1;
④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i,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ai。
(1)对于该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_。 A.实验过程中一定要保持M≫m B.与小车相连的细线跟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C.平衡摩擦力时,即步骤②中一定不能挂上砝码盘 D.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时,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1-F0- mg
(2)平衡摩擦力后,在小车内放入4个相同的小钩码,线的左端挂上1 个相同的小钩码,接通打点计时器,放开小车,测出相应的加速度;再 从小车上取一个钩码挂到线左端,此时左端有2个钩码,重复实 验……。可知一共有N=5个钩码,假设小车的质量为M0,一个钩码的质 量为m0,某次实验时,挂在线左端的钩码个数为n,则小车内放入的钩 码个数为N-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m0g-T=nm0a,T=[M0+(N- n)m0]a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册第三章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册第三章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册第三章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册第三章《物质的量》顾县中学刘云一、教材的作用与地位本章主要包括三小节:节物质的量,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

这三小节主要是介绍了四个概念及概念的应用。

这四个概念中物质的量处于核心地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都是物质的量的导出量有关计算主要包含了这样的四对换算关系:<图1一1>这样通过物质的量及其导出量就建构了这样一座桥梁:<图1一2>而化学这门学科正是要在微观粒子的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所以学习化学的人都必须在头脑中建构起这样一座桥梁。

同时摩尔计算是整个高中化学计算的核心,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定量实验则是高中化学重要的二个定量实验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也是意义重大。

所以本章在高中化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老教材的比较新大纲旧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B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B摩尔质量B摩尔质量的概念及计算c、D气体摩尔体积B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计算c、D物质的量浓度c物质的量浓度c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D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D有关应用于方程式的计算D有关应用于方程式的计算D大纲的比较教材内容的比较新教材从目标上提出了“淡化摩尔、弱化概念、降低难度”,因此新教材与旧教材在内容上相比就有了这样一些变化:从高中全套教材的体系结构出发:新教材将旧教材中的第4节反应热从本章删去。

反应热的初步知识放在了章,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则放在了高中化学第三册。

反应热从本章删去,使本章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同时知识点分散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从分散难点的角度出发:新教材还将有关应用于方程式的计算分散到了第四章。

充分考虑到学习的阶段性原则。

从降低难度的角度出发:新教材在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时进行了淡化处理,说明概念的文字没有用黑体字呈现,也不再有总结性语句;其次,新教材还略去了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求算,仅对气体分子数与其物质的量的换算有要求;另外,由于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大纲中已不作要求,所以在新教材中已将阿伏加德罗定律这个名称略去,但内容有所保留。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鲁科版)课件:第三章实验四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鲁科版)课件:第三章实验四

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
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与车上所加 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 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
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力与运动
4.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 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 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 前按住小车.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力与运动
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 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 【解析】 (1)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
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必须满足m≪M,才可
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
砝码的重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力与运动
(2)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盘及盘中的砝 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每次 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 擦力,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平衡摩擦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力与运动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 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
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力与运动
(3)做该实验时,按实验要求装置好器材 后,应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下列给出
供选择的操作步骤:
A.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 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盘里砝码 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出一个计数点,而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
间隔为T=0.1 s.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力与运动
误差分析 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 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拉线或纸带不

实验室工作手册

实验室工作手册

实验室工作手册第一章实验室安全规定。

1.1 实验室进出规定。

1.1.1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实验服和实验手套,并佩戴护目镜。

1.1.2 禁止携带食品、饮料等进入实验室。

1.1.3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

1.2 实验室设备使用规定。

1.2.1 使用实验室设备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

1.2.2 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私自调整设备参数。

1.2.3 使用完毕后,应将设备恢复到原始状态,并进行清洁消毒。

1.3 废弃物处理规定。

1.3.1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分类投放。

1.3.2 有害废弃物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1.3.3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实验室常规操作规程。

2.1 实验前准备。

2.1.1 对实验室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2.1.2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设备等。

2.1.3 确认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2 实验操作。

2.2.1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2.2.2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化学品飞溅、设备操作失误等。

2.2.3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进行清洁。

2.3 实验数据记录。

2.3.1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必须进行准确记录。

2.3.2 实验数据记录必须符合规范,包括实验日期、实验者姓名、实验条件等。

2.3.3 实验数据记录必须保存完整,不得私自篡改或销毁。

第三章实验室应急处理规定。

3.1 化学品泄漏。

3.1.1 发现化学品泄漏时,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并进行相应处理。

3.1.2 在化学品泄漏处理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并确保通风良好。

3.2 火灾事故。

3.2.1 发现火灾时,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报警。

3.2.2 在火灾事故中,不得擅自返回实验室,必须等待消防人员到场处理。

3.3 人身伤害。

3.3.1 发生人身伤害时,立即进行急救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

3.3.2 对伤者进行急救时,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二次伤害。

第三章 电 路 实 验

第三章 电 路 实 验

电路实验指导江苏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一 元件特性的示波测量法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电流等基本电量的方法2、学习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电流基本变量的方法。

3、掌握元件特性的示波器测量法,加深对元件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 电压的测量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和比较测量法。

实验中常采用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从示波器屏幕上测量出被测电压的高度,然后换算成电压值。

计算公式为p p Y U D h -=∙式中h 是被测信号的峰-峰值的高度,单位是cm ,Y D 是Y 轴灵敏度,单位是V/cm (或mV/cm )。

2、 电流的测量用示波器不能直接测量电流。

若要用示波器测量某支路的电流,一般是在该支路中串入一个采样电阻r ,当电路中的电流流过电阻r 时,在r 两端得到的电压与r 中的电流的波形完全一样,测出党的r u 就得到了该支路的电流,r ui r =。

(1) 电阻元件的特性测量电阻元件的特性曲线就是它的伏安关系曲线。

用示波器测量电阻元件的特性曲线就是利用示波器可以把电阻元件的特性曲线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

实验原理如图1-3所示,图中,r 是取样电阻,它两端的电压()()t ri t u r r =反映了通过它的电流的变化规律。

r 必须足够小,使得()()t u t u R r <<。

这时把被测电阻R 上的电压()()t u t u s R ≈接入CH1端,即Y 轴输入端,把被测电阻上的电流()()r t u t i r R /=接入CH2端,即X 轴输入端,适当调节X 轴和Y 轴灵敏度旋钮,u 特性曲线。

就是元件的伏安特示波器的荧光屏即可清楚的显示出被测电阻的i性曲线。

图 1-3测电阻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图 1-4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电路三、实验任务1、按图1-3接线,测量下列电阻元件的电流、电压波形及相应的伏安特性曲线(输u取频率为1000Hz,峰峰值为5V的正弦波):入信号i(1)线性电阻元件(阻值自选)。

高中课本章节

高中课本章节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时间和位移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弹力3摩擦力4力的合成5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牛顿第二定律4力学单位制5牛顿第三定律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2.平抛运动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4.圆周运动5.向心加速度6.向心力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的运动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万有引力定律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宇宙航行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能量2.功3.功率4.重力势能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7.动能和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3 电场强度4 电势能和电势5 电势差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 静电现象的应用8 电容器的电容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 电源和电流2 电动势3 欧姆定律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焦耳定律6 导体的电阻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8 多用电表的原理9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0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1 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2 磁感应强度3 几种常见的磁场4 通电导线和磁场中受到的力5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1 划时代的发现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3 楞次定律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6 互感和自感7 涡轮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 变压器5 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3 实验:传感器的应用附录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分子的热运动3 分子间的作用力4 温度和温标5 内能第八章气体1 气体的等温变化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1 固体2 液体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 功和内能2 热和内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实验原理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作出a -F 图象和a -1m
图象,确定其关系.2.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天平、米尺.
3.实验步骤
(1)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 ′和小车的质量m .
(2)安装: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图1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操作:①小盘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号码.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 不变,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 ′,重复步骤①.
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 .
④描点作图,作a -F 的图象.
⑤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 ′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重复步骤①和③,作a -1m
图象.
1.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
(2)不用重复平衡摩擦力.
(3)实验条件:m≫m′.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2.误差分析
(1)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3.数据处理
(1)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F成正比.
(3)以a为纵坐标,1
m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实验
例1(2018·陕西省宝鸡市一模)某同学利用如图2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图中装有砝码的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左端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绳,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砝码盘相连.在砝码盘的牵引下,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乙是该同学做实验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连续的点,该同学测得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分别是x1、x2、x3、x4、x5、x6,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周期为T.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