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气运动规律 高三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复习题:专题五:大气运动规律

高三地理复习题:专题五:大气运动规律

4炉2021〜2021学年度咼三二轮复习专题卷(五)地理•大气运动规律(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0杆面喇強一风向1. 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西伸北进,此日最可能在A. 4月B.7月C.8月D.10月2. 关于此日以下地区天气状况的表达,最可能的是A.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枯燥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天气晴朗C.我国南海大局部地区阴雨连绵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右图中XY 线为等温线,PQ 为锋线,答复3〜4题。

3. 图示区域位于A.南半球B.东半球C.北半球D.西半球4. 关于PQ 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冷锋,雨区位于PQ 西北侧B.为冷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C.为暖锋,雨区位于PQ 西北侧D.为暖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

读“理想大陆分布图〃,答复5〜6题。

5.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那么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6.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那么以下有关该气候类型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河流含沙量大B.径流年际变化大C.径流季节变化大D.河流无结冰现象以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答复7〜8题。

气流7。

以下有关该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B.甲、乙中一定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8.假设甲、乙风向相反,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风带一定是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C.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D.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答复9〜11题。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循规律——揭秘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二 专题3 辨天气系统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循规律——揭秘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二  专题3 辨天气系统

(3)(地理实践力)推测对龙卷风的监测预报难的原因。 提示:①“个头小”,龙卷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小尺度天气现象,不易监测。② “寿命短”,龙卷风强对流天气往往生成很突然,对某一地区的影响时间也相对较 短,提前预报难。③“出生”环境复杂,龙卷风形成条件往往是难以预料、不确切 的,再加上不同地区之间各不相同的地形因素,也进一步增加了准确监测、预报 的难度。
专题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辨天气系统
情境·任务驱动 考点·系统整合 考题·精细剖析 新题·精准训练
情境·任务驱动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由 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常与雷暴、冰雹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系统“结伴而 行”。 2021年5月14日20时39分,武汉市蔡甸区、经开区突发EF2级(对应风速49~60米/ 秒)龙卷风,部分村庄房屋受损,大量树木折断,部分工棚倒塌。据统计,截至15日4 时30分,因灾死亡6人,受伤218人;倒塌民房27户85间,损坏民房130户400间、塔吊 2座、临时工棚8 000平方米。
系统部位中风向的判读
综合思维
结合等压线图中闭合等值线的不同部位,判断 天气特征
【思路引导】 (1)材料解读:地理位置——亚欧大陆→北半球。 (2)图像分析:风向的判读:高压指向低压→垂线→再右偏。①地附近为低压中心 →垂直方向气流上升→降水多。
【解析】(1)选C,(2)选A。第(1)题,图中四个地点均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结合等压 线的数值近地面风向的作图过程判断,①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侧,风向为偏西 风;②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风向为偏北风;③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 偏南风;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北风。 第(2)题,图中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 季。①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并且①地纬度低,气温高,因而最可能 形成强对流天气,暴雨倾盆;细雨蒙蒙是暖锋天气的典型特征;烈日炎炎往往是受 高压控制形成;此时①地降水多,植被生长茂盛,不会形成沙尘天气。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3大气运动(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3大气运动(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大气运动一、选择题下面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

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答案】1.D2.A【解析】1.据图可知,①表示太阳辐射,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对其进行削弱,其中太阳辐射的一少部分被吸收,A项错误;②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项错误;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弥补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并非只在夜晚起保温作用,C错误;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故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D项正确。

故选D。

2.7~8月,正值南昌市伏旱天气,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A项正确;阻挡②可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但没有必要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B错。

覆盖黑色尼龙网,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利于土壤温度的提高,C错。

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其多少较为稳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无法增强④,D错。

故选A。

地表反照率反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下图为该沙漠某月26日-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巴丹吉林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A.1月28日B.4月27日C.10月26日D.12月27日4.下列有关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B.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C.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D.雪前晴>雪后晴天>雪天5.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巴丹吉林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的原因主要是()A.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少B.积雪减少地面辐射散失C.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多D.积雪吸收大气辐射较多【答案】3.D4.C5.B【解析】3.可通过三条曲线大致确定月份,当地表反照率存在,从图中曲线可知,这三天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为昼短夜长即北半球冬半年。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04-大气运动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04-大气运动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四大气运动【考纲解读】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解释相关的大气现象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风的形成,能够对等压线图进行判读3.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和移动规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4.掌握不同季节北半球海陆的气压差异,并学会分析季风的成因。

【考情分析】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与热力环流有关的自然现象、等压线的判读,以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等压线图、等温线图、气压带风带模式图与天气、气候综合起来考查。

3.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考查读图、识图能力,通过读图提取信息,综合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链接】(一)2010高考山东卷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二)2010高考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l~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知识整合】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状况:课前预习案温馨提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填写相关知识,按要求画好图,并加强记忆,准备上课时检查;不明之处请做好标记,上课时再完善提高。

由上图可知,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是 ,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2.机理应用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考点二:热力环流在下图中根据高空等压线画出近地面等压线和热力环流图读图思考:(1)若该图表示白天海陆风,则A 为 ,B 为 。

(2)若该图表示城市风,则A 为 ,B 为 。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2大气运动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2大气运动

第一部分专题二基础练(2022·广东新高考)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

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C )①对流雨多发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B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解析】第1题,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

②④正确,选C。

第2题,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

选B。

(2022·天津和平一模)专家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间的气象数据,发现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10 ℃。

下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 ℃的前10个城市及其温差统计图。

完成3~4题。

城市西宁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沈阳昆明哈尔滨北京温差℃15.2 14.7 14.2 14.1 13.6 13.4 12.8 12.3 12.1 12.0A.频受寒冷空气侵袭B.冷暖气团在此交绥C.以晴朗天气为主D.大气逆温范围广4.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 ℃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 D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干旱区D.半干旱区【解析】第3题,表中城市多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如西宁、昆明、拉萨等)、地理位置偏内陆(如银川、呼和浩特、兰州等)和偏北方地区,4月降水少,以晴朗天气为主,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昼夜温差大,C正确。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1. (4分)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洋流环流所处位置和环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 . 南半球顺时针B . 南半球逆时针C . 北半球顺时针D . 北半球逆时针(2)若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中,则a洋流为()A . 墨西哥湾暖流B . 千岛寒流C . 日本暖流D . 东澳大利亚暖流2. (4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 . 冰川侵蚀作用B . 流水搬运作用C . 风化作用D . 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 . 三峡谷地B . 淮北平原C . 青藏高原D . 皖南丘陵3. (6分)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题.(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判断正确的是()A . ①﹣a,②﹣b,③﹣cB . ①﹣b,②﹣a,③﹣cC . ①﹣c,②﹣b,③﹣aD . ①﹣c,②﹣a,③﹣b(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 . 侵蚀、搬运、沉积B . 侵蚀、沉积、搬运C . 沉积、搬运、侵蚀D . 搬运、沉积、侵蚀4. (2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末) 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为无流区。

读阿拉伯半岛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最不能成为该半岛气候干燥原因的是()A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 . 东北信风来自内陆,性质干燥C . 西部地势较高(高原),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D . 半岛沿岸寒流流经,减湿明显(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主要应为()A . 地下水B . 季节性积雪融水C . 高山冰雪融水D . 海水5. (2分) (2019高三上·武汉月考) 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小柴旦湖,属于咸水湖。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热点聚焦2沙尘暴教师用书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热点聚焦2沙尘暴教师用书

热点聚焦2 沙尘暴热点链接截止2023年3月30日我国已出现6次较强沙尘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1次,比2022年偏多4次。

2023年首次沙尘天气过程发生在1月12日,较常年平均(2月14日)偏早33天。

其中,3月19日至23日沙尘过程达强沙尘暴级别,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过程,影响波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超过485万平方公里,最远“抵达”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部等地。

这些热点为考查天气系统、沙尘天气形成及影响提供了素材,关注环境变化,树立环境意识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向。

1.沙尘暴的形成条件——自然因素(1)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2)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3)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

人为因素: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2.沙尘暴带来的危害:环境污染;生产、生活受影响;生命财产损失;影响交通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土地退化。

3.沙尘暴产生的有利影响(1)一定程度上使其经过地方的土壤更肥沃:沙尘暴在长途跋涉中会携带沿途的“特产”——包含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土壤,一路上不断施肥。

(2)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富含营养物质的沙尘暴给沿途海洋生物带去了佳肴。

例如澳大利亚的赤色沙尘暴中携带大量铁质,飘浮到南极附近海洋成为浮游生物的可口食物,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海底淤泥中大约四成的营养物质来自沙尘暴的沉积。

(3)减缓温室效应:浮游生物的繁殖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减缓温室效应。

(4)有效减缓酸雨影响:沙尘暴还能减缓酸雨的影响,因为它携带着丰富的碱性离子,能有效中和沿途的酸性土壤和酸雨。

(5)带来风能资源(但也可能损害风电设备)4.沙尘暴的防治(1)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减少不合理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导学案大气受热过程及原理应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导学案大气受热过程及原理应用

大专题一大气运动规律【体系构建】【命题预测】预计2024年高考命题以小区域气温变化、降水特征,或者具体的天气变化过程等情境为载体,对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小区域气候特征、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核心知识进行综合考查,主要考查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相关的地理实践能力。

【应对策略】(1)加深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理解气温的影响因素,明确气温的分布规律;(2)强化对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分布的识记与理解,明确全球性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掌握降水形成的主要条件,结合天气系统,学会从气温与降水等多方面描述天气变化过程;(3)明确全球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专题一大气受热过程微专题1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应用【知识链接】必修一P2835;《优化设计》P5255 归纳提升【典题导入1】大气受热过程(2023·广东卷)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

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

据此完成下题。

1.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CO2量减少B.空气温度降低C.大气越稀薄D.人类干扰越小(2024·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南美洲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峰海拔6310米。

1802年该峰植被分布上限是4600米,2012年上升到5185米。

研究表明植被上限上升段的土壤温度有所升高。

完成下面小题。

2.从受热过程看,引起植被上限上升段土壤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辐射减少 B.大气辐射减少 C.太阳辐射增加D.地面吸收增加【核心归纳】1.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环节,如下图所示。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C.西南方 D.西北方
B.东南方
【真题探究】 大气环流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 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 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温度高低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 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 分显著。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 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 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土 壤的反射率:深色<浅色,潮湿<干燥, 粗糙<平滑;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 95%。
整层空气下沉,厚度减 少,顶部增温大于底部
多在高气压区
【真题探究】 逆温现象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C )
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B气更
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真题探究】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0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D)A.东北方
题1.。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A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大气运动各种各样的风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大气运动各种各样的风
在晴日海陆间热力差异最大的凌晨和午后,应有最显著的陆风和海风,而且越接近地面的高度层受局地 热力影响越显著、海陆风越明显。由此据图中150米高度风可知,5~7时的偏北风为陆风,15时前后的东 南风为海风,考虑地转偏向力会使北半球风向相比气压梯度的方向略微向右偏转,可以判断陆地大致在 海洋的西北方向,故此题选D项。
例题讲解
(2022年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图 3 示意当日该市 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 的变化。据此完成 9~11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D(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白天,此时陆地升温快,形成热低压,海洋升温慢,形 成冷高压,此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形成海风; 由于海洋温度变化滞后于陆地,大气受热滞后于地表温 度变化,加上微弱背景风的影响,该地海风与陆风实际 发生转换的时间在11时和24时前后,因此不能简单地用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进行海陆风的判定。
9. 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
风带主要是(A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位置出现 在60°N— 70°N之间。
季风
除了左图所示地区,美国东南部、南美洲东南部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区,也存在不典型的季风现象,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其风向的变化。在这些 区域,季风可以认为是大尺度上的背景风。
①有气流经过且气流与峡谷走向一致; ②狭管:自然峡谷、山口地形;高层建 筑间的狭窄地带
①正相关,风速,地形的狭窄程度;② 负相关,风向和狭窄夹角
分布 峡谷地带、山口地带、高层建筑间的狭 窄地带

高三二轮复习大气的运动及其意义(课堂用)课件

高三二轮复习大气的运动及其意义(课堂用)课件

通过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反思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 经验教训。
复习资料推荐
《高中地理必修一》
作为基础教材,涵盖了大气的运动的基本知识点。
《大气的运动习题集》
包含大量关于大气的运动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
《高中地理教辅书》
作为辅助教材,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释和更多的实例。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01
02
03
04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 大气的运动对气候产生影响的
两个典型例子。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 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海温异常升 高,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则是指热带太平洋 中部和东部的海温异常降低, 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 全球气候和人类社会都有重要 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和监测。
大气运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大气的运动,如风、气流等,可以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传 输受到风向、风速、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空气污染还会对 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影响植物生长、降低生物多样性等。
全球变暖
化。
气团是指同一水平面上具有相似温度、 湿度、稳定度和其他物理属性的大团空 气。根据气团的属性,可分为冷气团、
暖气团、变性气团等类型。
气团分析对于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重 要意义,通过对气团的移动和变化进行 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和气候变化
趋势。
03
大气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形成
气候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其中大气的运动是一个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二大气运动规律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二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集训(二)一、选择题(共16小题)(2024·湖南张家界)某地理探讨团队在山西北部某地的林地中部开拓了一片试验区种植新疆杨幼树,以探讨新疆杨幼树的受霜冻状况。

探讨结果显示,试验区内不同位置新疆杨幼树的冻害程度差异显著,晚霜造成新疆杨幼树树干底部距地面约2厘米处产生大小不等的韧皮部坏死斑,且不同朝向的坏死斑比例相差很大。

下图示意试验区内新疆杨幼树位置及受晚霜影响状况。

据此完成1~2题。

1.试验区东部的新疆杨幼树冻害状况重于西部,主要缘由是东部( A )A.上午光照弱B.下午光照弱C.上午光照强D.下午光照强2.为削减晚霜对新疆杨幼树的冻害,最合理的措施是( A )A.底部堆土B.地膜覆盖C.放火作烟D.定期浇灌【解析】第1题,霜冻多在夜间发生,因地面猛烈辐射降温所致,而一天中日出前后温度降到最低,霜冻最严峻;而在上午时段,东部新疆杨幼树受到东侧林地阻挡作用较强,造成光照减弱程度高于西部,致使试验区东部新疆杨幼树林地气温更低,低温时间更长,造成冻害更为严峻,A正确。

第2题,晚霜主要发生在凹地冷空气聚集的地方,而在树干底部堆土,能有效阻挡冷空气在树干底部聚集,从而减轻晚霜冻害,A正确;在林地覆盖地膜的成本太大,不具有可行性,B错误;放火作烟会造成肯定的空气污染,且在林地放火的平安隐患大,C错误;山西北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匮乏,定期浇灌林地不具有可行性,D错误。

(2024·辽宁沈阳)黄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东近大海,北临长江,被称为“云雾之乡”。

该地区近地面的水汽凝聚可形成雾;当云顶高度低于山顶时,可形成壮丽的云海;当黄山的相对湿度接近饱和,地面缓慢升温,可见缕缕轻雾转化为云海。

下图为黄山2004—2016年各月出现云海的累计次数。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黄山多雾的根本缘由是( A )A.地形B.植被C.位置D.气候4.欣赏黄山轻雾转化为云海景观的最佳时机是( B )A.冬半年02时前后B.冬半年08时前后C.夏半年05时前后D.夏半年20时前后【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当地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位置上东近大海、北临长江,水汽蒸发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空气湿度大,以上三个因素都使黄山地区空气中有水汽,但并不满意形成雾的必备条件(降温,水汽凝聚),B、C、D错误;黄山海拔高,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受地形抬升,渐渐冷却而形成雾,A正确。

精选-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及其影响专题训练二

精选-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及其影响专题训练二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及其影响》专题训练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 ℃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时、16时气温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当日25 ℃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向B.纬度C.海拔D.气压2.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

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气温相同B.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地弱C.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地强D.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山谷沿南北方向延伸,北高南低。

10时时,太阳位于东部天空,西坡被阳光照射,25 ℃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在东坡分布的海拔则较低。

16时时,山谷东坡被阳光照射,25 ℃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西坡分布海拔则较低,故该地当日25 ℃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坡向。

纬度、海拔没有时间变化,气压差异则是气温变化的结果。

第2题,“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

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温应不相同;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地强;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地弱;甲地的最高气温应较低,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

答案▶ 1.A 2.D读某区域某月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等压线数值单位:hPa),回答3~5题。

3.图中显示Q地区等压线发生明显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 )。

A.海陆性质与季风的影响B.海拔与太阳辐射的影响C.冷锋过境与云量的影响D.海陆分布与海水温度影响4.通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的时期可能在( )。

A.1月B.3月C.7月D.9月5.若此时期图中P气压中心南移,受其影响,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墨西哥湾沿岸飓风增强B.北美五大湖地区暴雨加剧C.中国华北地区雾霾消散D.欧洲中西部地区阴雨绵绵解析▶第3题,Q地区位于大洋中,从海陆气压分布看,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说明此时是冬季,海洋温度高于陆地,且附近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水温度高,形成低气压。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一、大气层结构与组成
1.大气圈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区层和热层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解。

2.大气圈组成:了解大气圈的主要组成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及其含量。

二、大气运动及其规律
1.大气运动的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大气环流系统:了解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低带和极地高压带等环流系统及其运动规律。

三、气象要素及其测量
1.气温: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2.湿度:了解湿度的含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3.降水:了解降水的形成机制、类型、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4.气压:了解气压的含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5.风:了解风的形成机制、分类、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四、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1.阴晴雨雪:了解阴晴雨雪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

2.雾霾:了解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方法。

3.雷电:了解雷电的形成机制、预警和防范措施。

五、天气预报技术
1.天气气象站:了解天气气象站的作用、布设要求和数据收集方法。

3.天气预报精度:了解天气预报的精度评价标准和提高预报精度的方法。

六、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气候变化原因:了解气候变化的驱动力、影响因素和趋势。

2.气候变化影响: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气候变化应对:了解气候变化应对的措施和政策。

通过对以上重点内容的复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天气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提高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各位学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顺利!。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课件

感悟高考真题
[2022·全国乙卷,9~11]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
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 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 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 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易混概念3 降水、降雨 (1)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2)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 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经常用降雨量来代 替降水量。 (3)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 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 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 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 等。
答案: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为偏西风,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 向丙地。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 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 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 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 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问题)(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问题)(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解析 根据图中降水量的特征可以判断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 A根.夜据晚热地力面环降流温的迅原速理,,近山地谷面地水带汽白易天凝吹结谷成风雨,山谷两侧气流上升,谷 B地.夜中晚央近气地流面下形沉成(夏逆季温白层天,拉水萨汽河易相凝对结陆成地雨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 C水 陆.白地汽天气不盛温易行较凝下高结沉,成气盛雨流行;,上夜水升间汽气吹不流山易)风,凝,水结谷汽成地容雨易中凝央结气成流雨上。升(夜间拉萨河相对 D答.白案天升C 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水1有.循北T环大1、活西T跃洋2在,暖(海流陆经A温过)差,①小可7月,以7因增0此加°N7西,0部°都N海较,岸小T1温②、度1T月,2都3减0较小°N小海,,陆都①温正差确,。②1正月确为。北大半陆球中冬部季青,藏南高北原
温较的差小存大在③,加7月3大04了°0N°东N大,岸陆都的西较冬岸大季冬④陆季1地受月的西5寒0风°冷N带,程控都度制较,,大增温加和A了.少东①雨岸②,温海差陆,热③交错换误较。多1,月海亚陆欧温大差陆小形,成T亚2 较 降B洲.小低高①;的压④海3,0洋东°N水部C大温陆.陆,地②东使受③岸得西冬海北季D陆季受.温风西③差影北④变响季2小,.风,寒1控月T冷制1亚干较,欧燥小在大,,冬陆海②季4陆正5风°温确N的差。以推大7动月,下4④0,°正N沿确大岸。陆南C西下正岸的确是冷。地水中流海较气强候,, 夏北季,炎△T热较少大雨的,主陆要地气温高,T2较大;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交换 较多,T1较小,③错误。1月50°N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附近有暖流经过,温和多
由于地冷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热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冷即
为热力环流。由于水平方向空气密度(气压)发生改变导致
原本水平分布的等压面发生形变(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3)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主要与海陆热力 差异密切相关: 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 海洋上向北凸出;7月份相反
(2014·广州综合测试)以下是 2014 年某
时段穗、港、澳三地的天气状况,影响三地气
D 温日较差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日期 1 月 21 日 1 月 22 日 1 月 23 日 1 月 24 日 1 月 25 日
成因: 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 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 降水多; 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 降水较少。
(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
并解释其原因。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
9.3
4.7
7月气温(℃)
17.1
25.7
甲城比乙城冬季(1 月)气温高,夏季(7 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 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 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 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 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大气运动与降水
4 个命题角度:1.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 动 2.大气环流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3.影响降水 的因素分析 4.降水的分布规律及特点的分析与 描述。
3、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分析: ①锋面的特点及锋面控制下天气变化状况 ②低压、高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特点 ③锋面气旋与天气
4、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考点分析: ①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②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及特征描述
备考指导
气温的复习主要在气温特点的 描述、影响气温的因素、气温的日较 差和年较差变化、气温的垂直变化、 气温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对于降水应 重点放在降水特点的描述、影响降水 的因素、降水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对 于天气系统应重点掌握锋面、锋面气 旋的特点、判读及对天气的影响。
海拔高度: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 2地形山地地形:同高度山地阳坡温度高于阴坡;
迎风坡温度通常低于背风坡
(3)海陆位置: 沿海地区平均气温高于内陆地区; 夏季距离海洋越远,气温越高,冬季相反。 (4)洋流: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3.等温线分布图中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 (1)陆地上等温线的弯曲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 等温线穿越山地地形时向低纬方向弯曲, 穿越谷地或盆地地形时向高纬方向弯曲。 (2)海洋上等温线的弯曲主要受洋流因素影响
2.主要的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形式 对降水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地区
一般而言,赤道与
气压 高气压带降水少,低 温带地区属于多雨
带 气压带降水多
带,而副热带与极
地属于少雨带
由低纬吹向高纬的 西风带大陆中西部
风带 风带多降水;高纬吹 多降水;信风带大
向低纬风较为干燥 陆中西部多干燥
夏季风控制的地区 大陆东岸地区,尤
3.综合题
[考向:气温的分布规律与特点的分析与描述]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 月气温(℃)
9.3
4.7
7 月气温(℃)
17.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7
(1)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 点,并分析其成因。
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B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
1.大气受热过程的三大环节及其两大应用
(1)三大环节: ①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照射地面,将热量 传给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地面以地面长波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给 大气,使大气增温。 ③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将部分热量 还回地面,弥补地面热量的散失。
(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1)~(2)题。
北京西山地形剖面示意图
(1)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
A 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 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
天气 晴
晴 晴转多云 多云
多云
广州 5~18 ℃ 3~18 ℃ 6~19 ℃ 9~20 ℃ 11~21 ℃
香港 11~17℃ 10~16 ℃ 12~16 ℃ 13~17℃ 14~20 ℃
澳门 9~17 ℃ 10~17 ℃ 12~18 ℃ 13~19 ℃ 14~18 ℃
A.纬度
B.地形
C.城市规模
D.海陆位置
大气热力状况与气温
3 个命题角度:1.大气热力状况分析。2.影响 气温的因素分析。3.气温的分布规律与特点的 分析与描述。
(2015全国Ⅱ卷)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 暴。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 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
C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 种板栗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三大关键点 (1)形成环节:两地冷热不均导致大气的 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水 平方向上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由高压吹向 低压)。 (2)同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冷的地方气压高,热的地方气压低,高空相反 (3)同垂直面上的气压分布状况: 垂直方向上,总是低空气压高,高空气压低。
[轻巧识记]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可形象地概括为“太阳暖大 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具体过程如流程图所示:
1.大气受热过程
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 晴朗的白天比阴天的白天更热 晴朗的夜晚比阴天的夜晚更凉快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纬度(主要因素): 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专题 2 大气的运动规律
一.考点回顾:
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及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②大气的受热过程 ③热力环流的原理 ④等压线图的判读以及风向的判断
2、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分析: 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②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③季风环流 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