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创作的前前后后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什么体裁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什么体裁《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体裁是报告文学,也叫通讯文,魏巍写的。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什么体裁《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魏巍,体裁是通讯,本文选自《魏巍散文选》。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先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作者魏巍,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
1920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简介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
1920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
1942年,创作长诗《黎明的风景》。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
1952年,完成中篇小说《长空怒风》。
1956年,完成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1978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东方》。
1982年,凭借《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8月24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东方》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谁是最可爱的人表达了什么情感第一个故事展现了志愿军对敌人的仇恨,并在战斗之中,英通无比,表现出了战胜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气概。
第二个故事则是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之情,表现出了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三个故事同是描写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甘心受苦,在艰难的环境之中苦中作乐,哪怕是吃雪填饱肚子,都是心甘情愿的。
作者通过三个故事看似完全独立的故事,证明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人,而我们也要热爱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解析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解析一、背景知识。
1. 创作背景。
- 本文写于抗美援朝时期。
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表现出了英勇无畏、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魏巍作为战地记者,深入朝鲜前线,亲身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品质,于是创作了这篇通讯报道。
2. 文体特点。
二、内容分析。
1. 结构层次。
- 文章开头以抒情的笔调提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
然后通过讲述三个典型事例来回答这个问题。
- 第一个事例是松骨峰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们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毫不退缩。
作者详细描写了战斗的激烈场面,如“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第二个事例是马玉祥在熊熊大火中抢救朝鲜儿童。
这一事件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马玉祥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海,救出孩子,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这质朴的话语,深刻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 第三个事例是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作者通过与战士们的对话,如战士们谈到“蹲防空洞”“吃雪”时的乐观态度,以及战士们表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等话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文章结尾再次强调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并呼吁人们热爱他们,学习他们的精神。
2. 人物形象塑造。
- 在松骨峰战斗中,作者通过描写志愿军战士的群体形象来展现他们的英勇。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体知识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体知识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篇,最初发表于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广大人民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散文通过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珠联壁合的形象,层层深入地展示了志愿军战士的性格、朐怀和品质。
散文还在开头、结尾及中间,和谐地加入抒情议论,深邃的思想,潮水似的感情,交融在一起,通过优美的语言,倾流而出。
《前进吧,祖国!》一文,写于1952年朝鲜西海岸,表现在朝鲜战场的战士对祖国的热爱、思念和希望:“祖国啊,在炮火弥天的战线上,人人都在想着你,人人都在听着你,甚至从一封短短的家信里去猜着你。
人们虽然望不见你,可像能听见你一样。
因为你奔腾前进的脚步,是震动着你的儿女们的心啊。
"这篇散文构思和取材角度新颖,事例典型,真挚感人。
作者怀着一腔热情,写出了战士们对祖国的一往情深。
在1958年11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魏巍发表《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简直是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抒情诗篇。
1958年,志愿军最后一批要离朝回国了。
作者用寄情于物的手法,将惜别的深情,压缩进经过精心提炼的典型形象和细节之中。
他十分敏锐地抓住人们在分别前夕思想感情的变化,充分描写,不断地积聚、酝酿,为分别时刻的倾盆泪雨作了深厚的铺垫。
散文的结构谨严自然,别情的表达层层深入。
为了加强抒情氛围,作者还施以景色点染。
总之,"依依惜
别的深情"这一主题,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深刻蕴藉,浓烈感人。
集子中的其他作品,如《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战士和祖国》、《挤垮它》等等,也是颇受读者喜爱的优秀之作。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
必备知识 文学常识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
新闻报道形式。
通讯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
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必记字词 字音字形
坚韧( rèn ) 淳朴(chún) 军隅( yú ) 摁倒( èn ) 掰断( bāi ) 脸膛( táng) 阻击( zǔ ) 踹开(chuài) 憋闷( biē ) 犁耙( pá ) 豁亮( huò) 千载万世( zǎi )
第二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 的国际主义精神,体现了战士们品质的纯洁 和高尚;第三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 国主义精神,体现了战士们气质的淳朴和谦 逊以及胸怀的美丽和宽广。
9.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它们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三个事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调 换顺序。因为志愿军战士赴朝的目的是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击侵略者是 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松骨峰战斗是这项任 务的具体体现,所以应放在首位。
( zǎi )千载万世 载
( zài )怨声载道
( pá )犁耙 耙
( bà )耥耙
( sāi )塞满 塞 ( sài )边塞
( sè )堵塞
( shí)什物 什
( shén )什么
踹(chuài )踹开 揣(chuǎi)揣摩 湍(tuān )湍急
搏(bó)搏斗 膊(bó)赤膊 博(bó)博取
淳(chún)淳朴 敦(dūn )敦厚 谆(zhūn)谆谆教导
第5段:叙述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第6段 : 历 数 松 骨 峰 战 斗 中 牺 牲 的 英 雄。 第7段:写营长向“我”叙说松骨峰战 斗时的表现。
谁是最可爱的人知识点梳理
谁是最可爱的人知识点梳理1.作者简介魏巍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
1982年,凭借《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2.写作背景《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
50年代初,它曾以那奔放的思想感情,激起全国人民心头的汹涌浪涛,鼓舞着人们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
作者魏巍在抗美朝期间,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回国后,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又发人深思的题目,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这场伟大的斗争。
3.文体知识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通讯特征:(1)生动性: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
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3)评论性:通讯可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4.标出红色字的拼音坚韧(rèn)、迸裂(bèng)、淳朴(chún)、豁亮(huò)、憋闷(biē)、掰断(bāi)、掐住(qiā)、犁耙(pá)、军隅里(yú)、塞苹果(sāi)。
5.主旨归纳本文真实地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告诉我们: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是谁删除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隔20年后,它终于重返语文课本
是谁删除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隔20年后,它终于重返语文课本2001年《谁是最可爱的人》被搬出教科书,只因为“与东北亚当前形势不合”的理由,而我们的两代人因此与它无缘相见。
而这篇文章到了2021年,又被重新加入到了教科书,可见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又再度被重视了。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它在传达一种什么精神?一、《最可爱的人》一文的诞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立国不久,邻居朝鲜爆发了战争,联合国军干预战争,使得形势急转直下,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国之危矣。
于是中央号召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战场,挫败美帝国主义的阴谋。
于是人民志愿军便开始了同联合国军的战斗,在抗美援朝战争打了两个月后,魏巍等一干文化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去到了前线,他们要把战场最真实的模样记录下来,为中国民众展示战场的真实与残酷。
魏巍来到了38军112师335团,他在这里听到了关于松骨峰战役悲壮,惨烈的故事。
松骨峰是战略咽喉地带,当时38军112师335团正欲占领松骨峰北侧高地,但却遭遇了美军二师部队,于是松骨峰战役拉开了帷幕。
战斗开始,志愿军一方成功冲乱美军部队,但美军有着轰炸机,坦克等威力巨大的武器,在飞机,坦克的轰炸下,战场优势瞬间换成了美军一方,我方军队伤亡惨重。
美军乘胜追击,他们利用汽油弹,燃烧弹等杀伤性巨大的武器,欲将我军包夹。
我军的战士们面对此种情况,仍奋力战斗,他们抵御着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美军坦克,飞机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集中性轰炸,战场上满是尸体与黑烟,这里俨然成了修罗场。
志愿军们凭借毅力,智慧艰难抵御住了攻击,他们终于等到了支援完成了对美军的反杀。
松骨峰战役之惨烈,前所未有,三连仅有6名同志没有受伤,这是一支用鲜血与牺牲铸就的英雄部队。
魏巍听了战役之事热血沸腾,他对幸存的士兵进行了采访,他得到了最真实的情况。
这种惨烈的战役,在志愿军身上所展现的钢铁般的意志让人振奋,给了魏巍心灵震撼之感。
松骨峰战役堪称抗美援朝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战役结束后,三连仅有7名同志没有负伤,他们也因此赢得了“英雄部队”的称号。
珍贵的战地记录——魏巍与《谁是最可爱的人》
文史春秋文章的回归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慰藉,也是对他们的崇敬与缅怀,同时也是对魏巍先生的怀念。
一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当读于乡村简易师范,15岁时父母双亡,靠誊写为生。
1937年12月,17岁的魏巍从郑州只身赴山西赵城县八路军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参加八路军。
该校后来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
1938年,随营学校并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魏巍为第三期学员,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魏巍从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文史春秋见证历史以便开展对敌政治斗争。
在战俘营中,魏巍接触了许多美军官兵,不少人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尽管经历过残酷的战火考验,但让他们深受震撼的是遇到了世界上最难对付、最不怕死的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勇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凭着勇敢顽强的精神,与武器装备、军事实力远远高于自己的军队作战,他们用鲜血把猖狂一时的“铁老虎”打成了“纸老虎”。
魏巍完成调查任务后,写了一份久不能平静,将采访所得汇聚成那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文字: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文史春秋路。
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
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
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但勇士们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
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如何描写这场战斗的场面的?,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 用的一系列动词有何作用?
直接描写:“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敌人烧死。” 间接描写:“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手指都掰断了。”
运用动作描写,连用“摔、扑、抱”三个动词生动逼 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以及作战时奋不顾身、 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反映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 丽诗篇。
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 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 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细读文本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1-3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段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抒情、开门见山,抒发感受、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并设 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二段设问的目的
表明作者观点,引起读者思考,提出主旨
谦虚恭谨。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第1-3段) 第二部分(第4-14段) 第三部分(第15段)
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 “最可爱的人”,概括和赞扬了他 们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
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 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 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研读课文第13段,思考: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2.战士的一番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心灵? 3.作者在写这件事时,连续写了一位战士的三次 “笑”,试对每次笑的内涵加以分析。 4.“防空洞谈话”这个事例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也 没有介绍人物姓名,是不是不符合新闻真实确切的要求呢?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采用了心理描写。 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真实细腻,感情真挚; 使用笫三人称,讲述事情情节清晰,文字简洁明快。 交替使用笫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避免平铺直叙,又能真 实生动,有重点地介绍清楚事件的经过,有助于表达作 者的思想感情。
《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 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
地形的不利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 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 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 的敌人烧死。
“摔”“扑”“抱”等一系列动词,具体准 确地写出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雄行为,鲜明刻画 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群像。
战斗的结局:
敌败我胜,战果辉煌。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六要素 二次战役时
松骨峰(书堂站) 一支志愿军的先头连
事件 起因 结果
松骨峰战斗
配合主力阻击逃敌,切断 敌人的逃路
打死300多敌人,成功阻 击,使部队主力聚歼了敌人
过渡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 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们 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 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作者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 (1—3) 方面赞颂了志愿军战士们崇高的精神
境界和优秀品质,使读者对“最可爱 的人”有了一个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运用三个典型事例,具体表现志愿军 (4—14) 战士崇高的精神品质。
事件
精神
松骨峰战斗 革命英雄主义
2.第二、三段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 么作用?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 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点明志 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题目。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 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 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 钻了进去。
八年级-谁是最可爱的人
奋不顾身( fèn ) 军隅里( yú )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1~3) ”,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 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 (4~14) 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 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 (15) 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小练笔
同学们,我们作为初中生,应该如何爱我 们的祖国呢?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2.给文中三个事例各拟一个小标题。 松骨峰战斗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防空洞谈话
第一个事例
➢第5段叙述战斗的经过,重点读战士搏斗时的动作描写;
英
➢第6段记下烈士的名字,表达深切悼念和崇高的敬意;
雄
➢第7段写营长的感受,突出战士的可爱。
主
义
从哪些叙述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壮烈的搏斗”?
时间紧迫,地形不利;敌众我寡6月,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 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我国国家安全。同年10月,应朝鲜政 府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 卫国”的正义之战。本文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 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一经刊发,即引 起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 由此传诵开来。
学习目标
1.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综合运用多种表达
方式的写法。 3.学习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
主义精神。
字词学习
坚韧( rèn )
淳朴( chún )
谦逊( xùn )
覆灭( fù )
谁是最可爱的人背后的故事
谁是最可爱的人背后的故事背后的故事都是隐藏在每个人背后的。
而要评选谁是最可爱的人,就需要深入了解每位候选人的背后故事。
这些故事或让人感动,或让人钦佩,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真实而令人敬佩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被视为最可爱的人之一,母亲。
母亲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奉献的人之一。
她们不计较自己的疲惫和付出,为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母亲们会不惜一切。
她们守护着孩子的成长,用爱和关怀温暖着整个家庭。
她们是孩子们的避风港,始终支持、鼓励和理解孩子们的选择。
背后的故事是,母亲们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为了家庭的幸福而默默奉献,她们是无私的爱的化身。
除了母亲,还有那些身怀绝技的人,如医生和救护人员。
他们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日复一日地工作,不计较个人的付出,只为了能够拯救更多的生命。
他们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压力,但他们从不退缩。
背后的故事是,这些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双手救助了患者,他们的勇气和毅力让人敬佩。
同样可爱的人还包括那些无私奉献自己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他人的志愿者们。
无论是慈善机构、社区组织,还是国内外救灾行动,志愿者们总是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他们无偿地为他人付出,以改善社会和他人的生活为己任。
背后的故事是,这些志愿者们放下了个人的私利,用爱心和关怀点燃了他人的希望,他们是善行的化身。
无论在哪个领域,无论是母亲、医生、救护人员还是志愿者,这些可爱之人的背后都有着令人心动的故事。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与奉献的真谛,他们的故事永远值得我们去聆听和传颂。
让我们一同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激,因为他们的背后故事已经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人赶 回到 三八 线 附近, 步扭 转 了朝鲜 的战局 。 初
战 士们 英勇 杀敌 的故事 ,希 望大 家给 予提供 。虽
魏 巍那 时刚刚调 到总 政 ,上 级派 了一个 小组 然 这些 战 士们 平 日里 杀 敌 勇猛 , 可是 看 见 魏巍 戴
去 朝 鲜 了解 美 军 战俘 的思 想情 况 , 以便 开 展 对敌 着 眼镜 ,又使 用 自来水 笔 ,觉得他 一定 是个很 有
篇散 文 , 为人 民子 弟兵树 起一座 丰碑 , 中 在 例 。苟祯 合按 照有 关领 导的要烈 的反响 ,它的采访 经过
些 战 士 的 英 雄 事 迹 ,准 备 记 者 到 来 时交 给 对
是 怎 样 的呢 ? 家住贵 州 省都 匀市 、 O高龄 的 苟祯 方 , 8 以供 参考 选 用。 合老 先 生 向我 们 讲述 了当年 他 陪 同魏 巍 , 冒着 战
美 国 与 台 湾 断 交 的 惊 奇 一 幕
口 商 豫
翻 开 中 美 建 交 的 历 史 , 们 可 以 看 到 美 国 天 真 的 来 到 , 公 报 时 , 们 至 少要 给 蒋 经 国 我 发 我 与 台湾断 交的惊奇一幕 。
两 个 星期 的 时 间 , 他 有 充 分 的 准 备 。 现 在 , 使 可 昂格 尔提 出 , 在 已过 午 夜 , 北 京 时 间 现 离
方 的 战士 ” 。从 此 ,谁 是最 可爱 的人 》 篇作 品便 1 O师 5 0团 3营 9连 , 《 这 8 4 担任 文书 。 家喻 户晓 ,流传 中外 。 它被选 入全 国 中学语 文课
本 , 为无数 中学 生 的必读 文章 。 成
一
l 5 年 6月 , 祯合 突 然接 到一 项 崭新 而 又 93 苟 光 荣 的任 务 , 他 陪 同记 者采 访 前线 先 进典 型 事 要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笔记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笔记《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笔记《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
从此之后,志愿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后来还出现了歌曲《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主要内容这篇报告文学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写作对象,通过三个典型事例,歌颂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松骨峰战斗——对敌作战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对朝鲜人民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志愿军战士吃苹果——志愿军战士关怀国内人民,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重点段落分析文章开头就明确提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问题,并以“我”的感情变化“想写、不想写、终于写”为线索贯穿全文,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抒发了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尾与开头照应,再次回答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问题。
三、写作特色叙事抒情相结合。
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三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之情。
三个事例都以抒情议论的语句作结,不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议论精当,穿插自然。
文章运用了不少议论抒情语句,但穿插自然,不生硬,不呆板,不空洞。
这些议论抒情语句,或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把前后内容紧密连接起来,或总括全文内容,点明文章主旨,起到了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言生动,富有感情。
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准确凝练,饱含深情。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段排比句,高度概括了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表达了对他们的由衷赞美之情。
四、总结《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充满感情和力量的报告文学。
它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风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深厚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初一下册语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笔记
初一下册语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笔记抗美援朝历史背景时间线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为划分对日本占领地区受降范围,经苏、美协商,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
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半岛南部大韩民国成立,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形成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
围绕朝鲜统一问题,双方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三八线上武装冲突日增,局势日趋紧张。
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韩国军队节节败退。
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同时组成“联合国军”,协助韩国作战。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
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
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
1文体知识: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作者简介: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毕业于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代表作: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北京部队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政治部顾问,中国文联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概括层意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概括层意《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魏巍随J赴朝采访志愿J战S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于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R报》上。
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志愿J战S可歌可泣的英X事迹,表现了他们的伟大胸怀,有力地证明了人民J队不可战胜、抗M援C斗Z必将胜利的真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本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和第三部分以抒情、议论为主,首尾呼应,揭示并深化主旨;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以记叙志愿J战S 的三件事迹为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3段),首先用满含热情的语言抒发在朝Z场的深切感受,唤起请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继而用设问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Z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提出文章的主旨,同时呼应题目。
之后欲扬先抑,先引述“也许还有人心中所想的“平凡”“简单”,再用一组排比句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这四个方面高度赞扬志愿J战S,表明他们实际上的不平凡、不简单。
第二部分(第4—14段),文章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J战S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一个事例是松骨峰Z斗,文章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英X的Z斗集体的“群像”,主要表现志愿J战S的英勇无畏、坚韧刚强,展现了他们对D人的无比仇恨和不屈的Z斗意志,歌颂了志愿J 战S的革M英X主义气概。
第二个事例是Z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助C 鲜群众,是“个人像”。
文章既运用了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又结合了环境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这位Z士品质的纯洁、高尚,展现了志愿J战S热爱、关心C鲜人民的国J主义精神。
第三个事例是作者与一位Z士的谈话,三问三答,意蕴和感情逐步推进,充分表现了志愿J战S气质的淳朴谦逊、胸怀的美丽宽广,赞颂了他们的爱G主义精神。
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志愿J战S共有的崇高品格,写法上各不相同,但都不止于写“事迹”的层面,而是深入发掘英X行为的思想基础,从而使文章升华为对全体志愿J战S、对伟大的中G人民的优秀品质的深刻揭示和深情歌颂。
《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作背景
《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播放抗美援朝视频片段)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美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妄图侵犯我国领土。
因此,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彭德怀同志为司令员。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经过五次大的战役,中朝人民军队把侵略者赶回汉江南岸,终于迫使美帝国主义在1953年7月同中朝方面签订停战协定。
作者魏巍在朝鲜前线采访期间,每日接触到许多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受到极大的震动,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来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最初写成的通讯,题目叫作《自豪吧,祖国》,里面写了二十多个生动的例子。
但魏巍感到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所以没有发表。
后来他写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中选取了三个最典型、最能本质地表现英雄人物优秀品质的事例,所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篇通讯问世后,不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凡是保卫祖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战士,我们都习惯地称之为“最可爱的人”。
作者简介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毕业于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中国当代作家、诗人。
代表作有长诗《黎明的风景》,长篇小说《东方》《地球的红飘带》,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其中《东方》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并于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抗美援朝期间,魏巍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回国后,他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又发人深思的题目,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永存----《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永存----《跨过鸭绿江》观后感《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
从此之后,志愿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70年后的今天,我再重温抗美援朝情景,仍然能感受到志愿军的英勇顽强、永不放弃、永不服输,永远坚持的精气神,这就是抗美援朝精神。
7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的国家跨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日子里,我重温抗美援朝血雨腥风的场面,仍然感受心灵的震憾。
记得是去年12月初开始,就知道央视综合频道准备播放电视剧《跨过鸭绿江》。
本来我是不怎么看电视剧的,可还是给电视剧的片花及广告片所震憾,情不自禁地看了,但由于是中间才开始看的,今年1月底央视重播,接着地追看,且看得一发不可收拾,连以前看过的都看了2遍。
每当我看电视剧都会被战士们永不服输的精神所折服,并被电视剧的剧情所感动。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国威,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从此外国侵略势力再也不敢染指中国本土。
总结起来,抗美援朝精神:就是永不放弃、永不服输、永远坚持。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硬件无法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帝等所谓的“联合国军”相提并论,但志愿军硬是打败了美帝国主义,靠得是“精、气、神”。
志愿军硬是用两条腿,打赢了机械化部队的美帝等所谓的“联合国军”。
抗美援朝精神永存!从中央决定入朝作战到停战协议签定。
志愿军克服了千种困难,历经了万般磨难,“永不放弃、永不服输,永远坚持”一直在支撑着全国人民以及志愿军将士。
长津湖战役,在零下40多度的严寒,志愿军战士潜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牺牲时战士们的枪口仍然瞄准敌人来犯方向;38军完全利用2条腿,一夜奔袭70公里,硬是比敌人早5分钟进入阵地,痛击敌人。
为我军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铁原阻击战中,63军用2万多人,硬是扛住了多几倍的敌人,坚守阵地达13日之久,为大部队撤退转移腾出了时间与空间,志愿军,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赏析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赏析一、引言《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由著名作家魏巍创作的报告文学,最初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
文章以朝鲜战争为背景,通过描绘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回答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核心问题。
二、艺术特色赏析1.情感真挚,笔触饱含激情文章通过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连的故事,层层深入地展示了志愿军战士的性格、胸怀和品质。
在叙述过程中,作者适时地加入主观抒情和议论,使叙事与抒情交织,情思缭绕,含绵绵不尽之意。
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
2.细析事例,繁而有序在丰富的材料中,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表现“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第一个事例集中刻画了志愿军战士的整体群像,通过描绘松骨峰战斗的惨烈场景,反映出志愿军官兵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
第二个事例塑造了个体的英雄形象,通过马玉祥救人的故事,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深深的爱。
第三个事例则突出了一个“思考者”的士兵形象,通过描写战士们在防空洞里吃炒面就雪的场景,展示了他们崇高的境界与宽广的胸怀。
这些事例的选取和描写,繁而有序,既展示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形象,又体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人性光辉。
3.议论抒情,相得益彰在文章中,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进行议论和抒情,产生了较强的阅读快感和感人的力量。
这些排比句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而且使志愿军作为最可爱的人这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样的排比句既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质,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深敬仰之情。
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而且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树立了一座丰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巍开 了一封去延安的介绍信。 魏 巍 拿 着 介 绍 信 秘 密 离 开 郑 州 ,直 奔 西 安 ,
于 9月 间 住 进 了 八 路 军 驻 西 安 办 事 处招待所。但事不凑巧 , 当 时有 一 批
新招 收 的抗 大 学员 刚离开 西安 赴晋
编的 《 大 华 晨 报 》文 学 副 刊 “ 铁笛”
上 发 表 抗 日救 亡 文章 。
1 9 3 7年 夏 ,魏 巍 从 简 易 乡村 师
范学校毕业后 , 听 到 延 安 抗 日军 政 大 学 (以下 简 称 抗 大 )正 在 招 生 的 消 息, 遂 决定 前 去 报 考 。 但 当时 赴 延 安 需 要 有 介 绍证 明 , 恰 巧 简 易 乡村 师范 学校 有一位名叫黄正甫 ( 即黄云海 )
魏巍
稿 。这 些 习作 不 仅 初 步 显 示 了他 丰 富 的 文 学 想 学 。 由于 他 勤 于 写 作 ,并 常有 文章 发 表 ,引 起 象 力 ,也 提 高 了他 的 文 字 驾 驭 能 力 。 了 当地 报 纸 的 重 视 ,这 些 报 纸 副 刊 开 始 不 断 向
小 学毕 业后 , 因家 中 生 活 困难 ,魏 巍被 迫 他 约 稿 ,他 同 时 担任 好 几 家 报 纸 副 刊 的 特 约 撰
代 的 他 ,先后 就 读 于 新 创 办 的平 民小 学 校 、小
西 门外 的 县 立 第 五 小 学校 ( 今 郑 州市 弓背 街 小 学校 ) 、 城 内原 设在 “ 关 帝 庙 ”里 的县 立 第 七 小
学校 ( 今郑 州市创新街 小学校 ) 。在 县 立 第 七
小学校学 习期间 ,他读 了 《 儒林外史 》 、《 元曲 选 》等许多古典文学作 品 , 同时还 看了鲁迅 、 郭
南一带。 他 只 好 星 夜 兼 程 地 从 西 安 折
回潼关 , 渡过黄河 , 沿 着 同 蒲路 一 直
往 北 追 赶 ,到 晋 南 的洪 洞 县 时 , 终 于
◆1 9 5 2 年 。魏巍 ( 右 ) 在朝鲜 三登 野战医院访问志愿 军模范护士罗克贤。
, 于 1 9 3 9年 初 离 开 延 安 , 奔 赴晋 副 刊 上 。 1 赶 上 了这 支 队伍 。 他 在 马 牧 村 以 “ 魏 团 ” 9 4 0年 夏 ,他 当选 为 中 华 他 被 分 全 国 文 艺 界 抗 敌 协 会 晋 察 冀 边 区 分 巍 ” 报 名 参 加 了八 路 军 ,先 编 入 第 西 北 抗 日前 线 去 采 访 。 此 后 , 次 年 又 当选 1 1 5师随 营学 校 的学 兵 队 , 不 久 又 转 配 在 晋 察 冀 军 区 政 治 部 宣 传 部 编 辑 会 执 行委 员 、常 务 委 员 ,
《 黄河行 》 。
包 括 日本 军 “ 蒙疆 驻 屯军 ”最 高 司令 章 》 、《 好夫妻歌 》 、《 伏击》 、《 叩f - 1 》
直至 1 9 3 8年 ,魏 巍 才 随 总 部 随 官 阿部 规 秀 中将 。随 一 团作 战 的 魏 巍 和 《 清明寄 》等许 多诗歌 。其 中 《 黎
沫 若 、 茅盾 、叶 绍 钩 、冰 心 等我 国 现代 作 家 的
作 品 ,打 下 了一定 的 文 学 基础 。 这 时他 开 始 尝
试 写 一 些 诗 歌 、散 文和 小 说 等 ,向 当地 出版 的
《 华北 日报 》 、《 大 华晨 报 》 、《 通俗 日报 》 、《 中
州 日报 》和 《 大东 商 报 》等 报 纸 的 文学 副刊 投
文 I 熊坤静
通讯名篇 谁是最可曩 的人) ) 创作 的前前后后
我 国当代著 名作家魏巍 的代 表作 之一、 朝 鲜战地通讯 《 谁是最可爱的人 》 , 热情讴歌 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第3 8军 1 l 2师 3 3 5团 1营 3连官兵拼死守卫松骨峰的英雄事迹 , 它一经发表 即在 国内引起 巨大轰动 , 一举 奠定了作家在我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 “ 最可爱的人 ” 从此成 为志 愿军 的代 名词 。
进入 四年制 的郑 州县立 简 易 乡村 师范 学校 上 稿 人 。 1 9 3 5年 “ 一 二 ・九 ” 爱 国 学 生 运 动 爆
《 党史博 采 》{2 0 1 4 第9 期
史囊 擒 贝
发后 , 他 不仅 积 极 参 加 了 郑 州 当地 声
势 浩 大 的学 生 示 威 游 行 , 还 在 自 己主
不久 调 到军 区独 立第 一 师一 为 晋察 冀 诗 会 委 员 。 到 这 个 师部 的军 政 干部 学 校 。 该校 后 科 工 作 , 来 并 入 八 路 军 总 部 随 营学 校 。 当 时 , 团一 营 任 教 育 干事 。 同年 1 1月 ,晋 魏 巍 积 极 参 加 边 区 开 展 的 整 风 总 部 随 营 学 校 驻 在 洪 洞 县 的 白石 村 , 察 冀 军 区 所 部 在 6天 时 间 里 连 续 取 运 动 , 在 政 治 思 想 和 写作 水 平 上 均 有 在 此 他 第 一 次 见 到 了敬 爱 的 朱 德 总 得 了雁 宿 崖 战 斗 和 黄 土 岭 伏 击 战 的 很 大 的提 高 , 先 后 写 下 了 《黎 明 风 司 令 ,并 写 下 了长 达 5 0 0行 的诗 歌 胜 利 ,共 歼 灭 日军 1 5 0 0多人 ,其 中 景 》 、 《 生活在晋察冀 》 、 《 连 队生活诗
那么, 《 谁是最可 爱的 入 》 这篇影响、 教育 了新 中国几代人的红 色经典作 品究竟是如何 创作出来的 , 其背
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露
在革命 烽 火 中成 长
魏巍 , 原 名魏 鸿 杰 , 1 9 2 0年 3月 6 日出生 于河 南郑 州 市 的一 个城 市 贫 民 家庭 里 。 少年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