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1.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干冰升华B.灭火器原理C.比较金属的硬度D.自制净水器净水2.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铜导线B.铝合金C.特种钢D.玻璃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硝酸钾C.植物油D.高锰酸钾4.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相同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C.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D.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铁钉置于稀硫酸中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蓝色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6.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煤气中毒B.用硝酸铵溶于水制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C.用洗洁精使碗上油污乳化后再用水洗D.在冰箱内放置活性炭可去除异味7.下列物质与雨水混合能形成酸雨的是()A.甲烷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8.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尼古丁(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B.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D.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9.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10.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11.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D.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12.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日常物质的区别B.化学中常见的“三”H2和CH4﹣﹣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三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C.除去杂质的方法(括号内为杂质)D.灭火实例和原理N2(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FeCl2(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住宅失火用水熄灭﹣﹣降低着火点A.A B.B C.C D.D13.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1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只有a管中的铁钉会锈蚀B.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植物油的使用可以减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D.该实验可以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15.在由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A.11:18 B.22:9 C.1:1 D.11:27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16.用化学符号表示:(1)碘酒中的溶剂.(2)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3)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至少写两种).17.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G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选“a”或“b”)进,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主要优点是.(4)工业上用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来制取氧化钙和二氧化碳.①若要制取5.6t氧化钙,需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②小华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数据如下表: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5g 1.5g第二次加入5g 1.0g第三次加入5g0.5g第四次加入5g0.4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若要制取5.6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18.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构成.(2)认识物质的性质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我们用四朵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进行如图2的实验,让我们体验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科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本实验中紫色的干燥小花不变色的是步骤如图2(填字母序号).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9.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2)如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请再写一条规律:.(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阴离子.20.如图,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变化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变化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2)在变化①和②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具有;(3)写出变化①的化学方程式.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1.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金属.(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铸造硬币用到Fe、Cu、Ni(镍)等金属,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NiSO4+H2↑ Fe+NiCl2═Ni+FeCl2则Fe、Cu、Ni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3)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1图:①实验中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观察到A处出现的现象是.②该实验要先通CO后加热,目的是.(4)小强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如图2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①溶液A中的溶质一定含有,可能含有.②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步骤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固体B,滴加有气泡产生固体B含有Cu、Ag和22.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1)实验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填装药品,并设法将整个装置充满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步骤操作现象①点燃酒精灯加热无现象②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③无现象④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通过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2)装置C在步骤②中的作用是.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1.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干冰升华B.灭火器原理C.比较金属的硬度D.自制净水器净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灭火器原理是利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利用二氧化碳灭火,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比较金属的硬度主要是利用一种金属去刻划另一种金属,看是否留下痕迹,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自制净水器净水只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否则是物理变化.2.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铜导线B.铝合金C.特种钢D.玻璃【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可根据材料的成分进行判断.【解答】解:铜导线成分是金属铜,铝合金和特种钢是合金,所以ABC都是金属材料;玻璃成分是硅酸盐产品,属于非金属材料.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的理解或掌握情况;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意、理解、搜集和熟记我们身边经常用到和见到的金属材料的有关知识,以及最新的有关金属材料方面的科技前沿信息,等等.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硝酸钾C.植物油D.高锰酸钾【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B、根据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C、根据植物油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D、根据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解答】解: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A、蔗糖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B、硝酸钾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C、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把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乳浊液,所以错误.D、高锰酸钾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溶液的形成,在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能形成溶液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判断,其中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相同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C.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D.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生铁、钢的性能回答生铁硬而脆易断,钢较硬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和弹性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废旧金属的回收有利于节约资源;铁生锈的原理,是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双吸剂”就是吸收氧气和水【解答】解:A、生铁硬而脆易断,钢较硬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和弹性.故选项错误;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选项正确;C、废旧金属的回收有利于节约资源;故选项正确;D、铁生锈的原理,是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双吸剂”就是吸收氧气和水;故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铁,并且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铁钉置于稀硫酸中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蓝色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据铁与硫酸反应原理,及亚铁离子存在的溶液显浅绿色进行分析;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解答】解:A、铁钉放于稀硫酸中会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故可看到其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错误;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正确;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反应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6.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煤气中毒B.用硝酸铵溶于水制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C.用洗洁精使碗上油污乳化后再用水洗D.在冰箱内放置活性炭可去除异味【考点】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判断;B、根据硝酸铵溶解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判断;C、洗洁精等这样的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D、活性炭有吸附性会吸附异味.【解答】解:A、一氧化碳是难溶于水的,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所以说法错误;B、硝酸铵溶解于水要吸收大量的热,能制得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所以说法正确;C、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所以说法正确;D、活性炭有吸附性会吸附异味,所以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也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就成了中考的热点之一.7.下列物质与雨水混合能形成酸雨的是()A.甲烷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甲烷,故选项错误.B、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8.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尼古丁(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B.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D.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0×12):(1×14):(14×2)=60:7:14,由此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尼古丁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图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根据一定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结合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及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判断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解答】解: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B、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乙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甲、大于丙,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D、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选B.【点评】对于活泼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10.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证明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进行分析;B、根据图中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D、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通过观察甲烷可以燃烧,只能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是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故A错误;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可以说明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正确;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D、图4所示实验中红磷不能燃烧,只是没有达到着火点,并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知道考查的问题,然后利用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解答.11.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D.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进行有关的分析与判断.【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N2和CO2,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NON2+2CO2;由方程式可知: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该反应将有毒的CO和NO转化为无毒的N2和CO2.故B正确;C、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分子个数发生了变化.故C不正确.D、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C.【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12.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日常物质的区别B.化学中常见的“三”H2和CH4﹣﹣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三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C.除去杂质的方法(括号内为杂质)D.灭火实例和原理N2(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FeCl2(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住宅失火用水熄灭﹣﹣降低着火点A.A B.B C.C D.D【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盐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鉴别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考虑CO和CH4点燃火焰颜色;B、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都具有可燃,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C、氧气不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D、根据着火点的特性考虑.【解答】解:A、两种气体点燃时都会发出蓝色火焰,颜色差别不明显,不能鉴别出两种气体,故错误;B、三种可燃性气体﹣﹣H2、O2、和CH4;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故正确;C、氧气不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无法除杂,故错误;D、住宅失火用水熄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方法、检验物质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特别注意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问题.13.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有两种: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时,应该用蒸发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时,应该用降温结晶.【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该选项说法正确;D、因为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比较甲、乙析出晶体的多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只有a管中的铁钉会锈蚀B.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植物油的使用可以减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D.该实验可以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
南京秦淮区2016-2017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分析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提示:本次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分选择题(共30分)和非选择题(共50分)两部分。
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干冰升华C.食物变质D.蜡烛燃烧2.人们常说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的是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过滤4.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抗腐蚀性B.导电性C.导热性D.延展性5.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1 C.0 D.﹢1 6.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汽油可作油污乳化剂C.石灰石可作食品干燥剂D.氧气可作食品防腐剂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表示N2B.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gD.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9.下列对图示实验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A.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B.烧杯b中的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C.试管甲中的铁钉生锈,试管乙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制品就会生锈D.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10.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氧化物B.由27个原子构成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4%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11.20℃时,取氯酸钾、硝酸钾、氯化钠、蔗糖各10 g,分别加入50 g水中(相关溶解度数据见下表),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A.氯酸钾B.硝酸钾C.氯化钠D.蔗糖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3.下列各组物质中,存在如图所示的一步转化关系的是1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15.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如乙图所示)。
江苏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精选5篇
江苏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1.下列实验室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铁架台生锈C.镁条打磨D.玻璃管切割2.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B.氧气供给呼吸C.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D.铁粉作双吸剂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铁丝B.量水C.取用固体药品D.验满二氧化碳4.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B.5mL酒精与5mL水混合后体积为10mLC.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火焰呈黄色D.蛋清溶液中加几滴浓硝酸出现黄色沉淀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A.钠离子结构示意图B.水分子C.人体中元素分布D.燃烧条件6.大米、面粉富含淀粉,其组成可以用(C6H10O5)n(n的数值在几百到几千)表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B.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C.淀粉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6:5D.淀粉属于糖类,有甜味7.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O2 →C6H12O6B.CO2→H2OC.Fe → Fe3O4D.Fe →Fe2(SO4)38.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
芯片的基材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符号为SIC.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D.硅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49.下列有关“化学之最”错误的是()A.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lC.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D.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A.干冰B.液氧C.碳酸D.石灰石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汽油洗涤油污是乳化作用B.氢气燃烧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纯铜的硬度比黄铜大D.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12.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验证CO2能与水反应C.氢氧化钠溶解放热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3.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氨气。
化学15-16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试题 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第 1 页 共 1 页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试题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6分)1.C2.D3.B4.C5.D6.D7.C8.B9.D 10.B 11.B 12.C 13.B 14.B 15.D 16.B 17.D 18.A二、填空与简答(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他每空1分,共38分)19.(1)2Al ;(2)3NO 3-;(3)4H 2;(4)Ba ;(5)CH 4;(6)H 2O 2;(7)N 2O 5;(8)NaOH 。
20.(1)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或能与酸反应;或能与盐反应等,填金属的三条化学性质之一即可)(2)N 2;远离可燃物(或远离人群等 ,合理皆可)。
21. (1) 分子; (2) B ; (3)乳化作用;(4)2Mg+CO 2点燃2 MgO+C 。
22. (1)①分子;没有;② 1:1;(2) C(或CO);②H 2CO 3 = H 2O+CO 2↑;③ Fe 。
(3)① 加热,使白磷的温度到着火点;CaO + H 2O = Ca(OH)2;② C 。
23.(1)三;(2)8;(3)B ;(4)MgCl 2。
24.(1)CaCO 3;O 2;(2)2C+ O 2点燃2CO ;(3)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各2分,其他每空1分,共14分) 25.(1)集气瓶;(2)A ;2KClO 2↑;(3)c ;(4)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6.【交流表达】(1)废液为蓝色;(2)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实验验证】有气泡产生;【拓展应用】(1)铁粉;Fe + H 2SO 4 = FeSO 4 + H 2↑(或Fe + CuSO 4 = FeSO 4 + Cu );(2)铁和铜。
南京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南京市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1932年,美国化学家H.C.尤里等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与氢原子相同的原子B.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C.是一种新元素D.是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2.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
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A.9.2g B.6.9g C.4.6g D.2.3g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4.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5.往12g铝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A.62.3% B.63.2% C.36.8% D.37.7%6.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7.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8.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苏教版九年级2016-2017第一学期期末统测化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试题(沪教版)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Cu:64K:39 Cl:35.5卷Ⅰ(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铁丝弯曲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石灰水C.自来水D.蒸馏水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应该提倡的是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原理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6.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碘会引起龋齿C.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而导致发育不良7.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8.对于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C.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9.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石灰水10.如右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11.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下列物品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铁锅B.铜导线C.赤铁矿D.青铜奔马2.(2分)高钙奶中的“钙”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3.(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汽油B.二氧化锰C.淀粉D.蔗糖4.(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5.(2分)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氧气验满6.(2分)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5B.+3C.+1D.﹣37.(2分)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 .8.(2分)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①食品包装填充氧气﹣﹣防止变质、变形②食品包装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③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B①H2、CO是可燃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②木炭具有吸附性﹣﹣用作冰箱除味剂③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C①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可以区分②有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内﹣﹣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③电器着火﹣﹣用水扑灭D①硝酸铵用于制作冰袋﹣﹣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②汽油清洗衣物上的油污﹣﹣乳化作用③电解水实验﹣﹣判断水的组成A.A B.B C.C D.D9.(2分)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0.(2分)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Z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Z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X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 B.X、Y、Z C.Y、X、Z D.X、Z、Y11.(2分)如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方法反应类型A锌粉铜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置换反应B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加强热分解反应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置换反应D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加入过量铁粉溶解,并过滤置换反应A.A B.B C.C D.D12.(2分)如表是某种化工原料的相关信息:名称1,4﹣二甲苯外观无色液体,低温时成无色片状或棱柱体结晶别称对二甲苯,PX应用用于生产绦纶纤维、聚酯容器、涂料、染料等化学式C8H10安全性描述低毒,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二甲苯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对二甲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对二甲苯中含有18个原子D.对二甲苯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13.(2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C.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D.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14.(2分)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锌和银,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锌B.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铁和银,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铁和银,滤液中溶质只含有硝酸亚铁D.滤渣中一定不含金属锌,滤液中溶质只含有硝酸锌15.(2分)有一种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合金6g,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反应时间和产生氢气的图象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产生的氢气质量,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A.Fe和Cu B.Fe和Al C.Zn和Cu D.Cu和Ag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6.(11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的作用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字母);如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实验室里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选择F,收集装置选择G.①与B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②G装置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氢气,瓶内先装满水,氢气应从端(选填“a”或“b”)通入.17.(7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1)现有H、O、C、Mg四种元素,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符号: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②酒精灯的燃料;③最清洁的燃料;④一种金属阳离子.(2)A物质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把13g纯净物A和纯净物B在﹣定条件下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A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 C物质和9g D物质.①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②A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③若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则A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8.(10分)2016年1月1日南京长江隧道免费通车,隧道建设大量采用了钢结构.(1)钢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填化学式)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3)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焦炭的作用是.(3)49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铁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19.(8分)实验室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步骤①计算:需氯化钠固体g②称量:将氯化钠放左盘,砝码放右盘,调整游码至天平平衡③量取:应该选用mL规格的量筒(50mL或100mL)④溶解:将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用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⑤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如图所示)标签上标明相应的信息.(2)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6%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固体不纯.(3)小明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①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装瓶贴标签.②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mL.(结果取整数)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20.(5分)A~F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B常温下是一种常见的气体,E是世界年产量最大的金属,F是一种红色单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物质E是.(写化学式)(2)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是.(3)如果A、D是单质,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请写出反应⑤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4)如果A是气体,C是常见的建筑材料,物质D是.(写化学式)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21.(9分)已知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蒸馏水 B.生理盐水 C.医用酒精 D.蔗糖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温度的混合物,A蒸馏水属纯净物。
故选A。
考点:溶液2.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氦气 B.面粉 C.二氧化碳 D.氮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爆炸是剧烈的燃烧,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只有B属可燃物,故选B。
考点:燃烧的条件3.目前常用的1元硬币(如右图),其材质为A. 纯铁B. 钛合金C. 钢芯镀铜D. 钢芯镀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元硬币是银白色的,C是紫红色的,错误;A 易生锈,错误;B的价格较高。
故选D。
考点:金属材料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 B.铁 C.硅 D.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O 、Si 、Al 、Fe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故选D 。
考点:元素的含量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放易燃物”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表示的是严禁烟火;B 表示的是禁止吸烟;C 表示的是禁止放易燃物;D 表示的是禁止放鞭炮。
故选C 。
考点:常见标识的识别6.下列变化吸收热量的是A .木炭燃烧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C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D .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木炭燃烧放出热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故选C 。
考点:放热与吸热现象7.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菱铁矿是铁的合金B .FeCO 3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C .FeCO 3中铁的化合价为+3D .菱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菱铁矿是铁矿石,A 错误;FeCO 3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B 正确;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碳酸根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 x+(-2) =0,解得x=+2,C 错误;FeCO 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56/116 ×100%=48.3%,菱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48.3%,D 错误。
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9·莘县模拟)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彰显了中华智慧。
下列技术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 . 古代湿法冶金技术B .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C . 用铁矿石冶炼钢铁D . 用黏土烧制陶瓷2. (2分)(2016·抚顺模拟)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 . 金刚石作钻头B . 氧气用作医疗急救C .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 . 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3. (2分) (2015九上·西城期中) 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 . 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C . 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D . 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4. (2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 . 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B . 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C . 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D . 石墨作电池电极﹣﹣导电性5. (2分) (2018九上·奉贤模拟)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读取液体体积C . 检查装置气密性D . 加热液体6. (2分)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 . 动植物的呼吸B . 水的吸收C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 . 煤和石油的燃烧7. (2分) (2017九上·溧水期末) 如表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选项A B C D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证明气体X中是否含碳、氢元素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A . AB . BC . CD . D8. (2分)(2017·南宁模拟) 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由少到多依次是()A . 氧硅铝铁B . 硅氧铝铁C . 硅铝铁氧D . 铁铝硅氧9. (2分)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不符合的是()A . AB . BC . CD . D10. (2分)(2017·颍州模拟)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B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 . 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大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少,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少二、填空题 (共3题;共19分)11. (5分) (2017九上·吉安期中)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 2个氧原子________;(2) 3个钠离子________;(3) 1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4)自然界最轻的气体________;(5)氢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________.12. (5分) (2017·济南模拟) 构建安全体系,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国计民生。
南京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南京市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2.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
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2m/(m-n)B.32n/(m-n)C.32n/(3n-2m)D.32n/(3m-2n)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4.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A.A B.B C.C D.D6.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A.Al2O3B.CuO C.CaO D.Fe2O37.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8.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312110反应后质量(g)4406X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5:21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1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1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
测得溶液的 pH 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
滴入稀硫酸的体积
01
2
3
4
5 67
pH
13.0 12.8 12.5 12.2 7.0 2.0 1.7 1.6
溶液颜色
蓝色
紫色
红色
(1)从上表中获得溶液颜色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
出两点.
①
.
②
.
(2)当加入 7mL 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检验某固体物质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 固体逐渐消失,有气 该固体物质中含
中是否含有碳酸
加足量的稀盐酸
泡产生
有碳酸根
根
B 检验集气瓶中是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燃着的木条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
否集满二氧化碳
中
二氧化碳
C 比较人体吸入的 分别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含
空气和呼出的气 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 中继续燃烧,在呼出 量高于呼出气体
体中氧气的含量
木条
气体中熄灭
D 除去二氧化碳中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到二氧化碳
混有的一氧化碳
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第3页(共9页)
14.(2 分)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锌粉和镁粉反应,下列情况无法用所给 图象表示的是.
2H2O+O2
↑;2HCl+Ca(OH)2=CaCl2+2H2O;CaO+H2O=Ca(OH)2;块状的氧化钙逐渐变成粉 末状固体,放出大量的热;GEBA; 五、(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6 分) 23.无现象;打开 K,向球形管中通入氧气;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燃物燃烧的 两个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防止 D 中的液体直接流入球形管中,使之炸 裂;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化学考试卷(解析版)(初三)期末考试.doc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化学考试卷(解析版)(初三)期末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下列物品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合金,赤铁矿属于铁矿石。
故选C考点:金属材料【题文】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 .单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而不是表示微观概念的粒子,更不是表示单质。
故选C.考点:元素的概念【题文】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汽油 B.二氧化锰 C.淀粉 D.蔗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蔗糖能够溶于水中,而另外三个均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故选D.考点:溶液的形成【题文】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瓷碗破碎 C.水的电解 D.干冰升华评卷人得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水的电解产生了新的物质:氧气和氢气,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考点:物质的变化【题文】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所以A错误;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深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所以B错误;检验氧气是否满了,不能将木条深入瓶内,所以D错误。
故选C.考点:实验操作【题文】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
在C3N4中,C 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A.+5 B.+3 C.+1 D.-3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C3N4中,C 的化合价为+4,设N的化合价是X,则:(+4)*3+X* 4=0.则X=-3.故选D.考点:化合价【题文】分析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如果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表示阳离子。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化学)含答案_共8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九年级化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Cl-35.5 K-39 Mn-55说明:考生作答时,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2.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大小可以改变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称量固体C.点燃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洁净的空气、液态氧、可乐B.单质:氮气、臭氧、水银C.非金属:硫、汞、红磷D.氧化物:干冰、硫酸钾、水5.2016年9月19日,在陕西延安举办的2016年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肇庆市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此次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是肇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成果体现。
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进行购物C.大量焚烧垃圾D.选用公交车、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硝酸铜CuNO3B.Mg + O2C.2P+5O2 ==2P2O5D.CO2 + C7.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原因之一是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
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是一种化合物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O2)构成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是因为吹出气体中有CO2B.通常状况下,不能用观察颜色、气味的方法来鉴别CO和O2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其可升华的性质D.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其导电性。
2016年南京市江宁区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实验一:37%的浓盐酸(密度为 1.19g/mL)、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细口瓶等。
实验步骤:
(1)计算:配制 74g 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需要 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 mL
(精确到 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 ▲ mL(水的密度为 1.0g/mL)。
(2)量取:用量筒分别量取相应的浓盐酸和蒸馏水。
14.测得 CO、CO2 和 N2 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 能是
A.10%
B.30%
C.50%
D.70%
15.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 c 与 d 的质量之比为 2:1 B.x 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C.当 y≤20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图 1 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后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电一段时间后,
玻璃管 a 收集到的气体是 ▲ 。
(2)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该实验
中能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
。
图1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 ▲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推测 NaHSO4 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 。
A.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钠 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3)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
②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2016-2017期末试卷(南京玄武)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卷初三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Fe-56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l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长征五号“冰箭”于11月3日发射成功,这种无污染的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2. 人体每天需要补充800-1200mg的钙,这里的“钙”是指A.钙元素B.钙原子C.金属钙D.碳酸钙3.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个数增多D.间隔增大4.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
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l B.+2 C.+3 D.+45.Zn和F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过滤7.餐厅的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C.清除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8.下列情况:①煤燃烧;②燃放鞭炮;③工业废气任意排放;④燃油汽车排放尾气;⑤氢能源汽车排放尾气。
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A.①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用抹布擦干用过的菜刀,可以防止菜刀生锈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D.室内烤火取暖,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因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会增大C.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D.生活中,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但它们去污原理不同11.图1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
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调研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A.A B.B C.C D.D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4.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果汁 B.牛奶C.蒸馏水D.啤酒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水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D.蜡+氧气二氧化碳+水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B.C.D.8.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燃着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9.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X 氧化反应纯净物分解反应分解反应Y 化合反应混合物化合反应化学反应A.A B.B C.C D.D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11.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酿造米酒 B.呼吸作用 C.铁的生锈 D.蜡烛燃烧12.﹣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⑤③②①④⑥ D.③①②④⑥⑤14.用量筒量取水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平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0mL,倾倒出一部分水,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读数为22mL,这位学生量取水的体积是(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15.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实验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不发生物理变化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16.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分解或化合反应).(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气体”).(1)__________;(2)__________.18.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②木炭燃烧时,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是__________;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__;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19.将一种无色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F:__________ (2)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__________作用,其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不变.(3)实验中液体D的作用是__________(4)某同学将红热金属E伸入盛有气体C的集气瓶中,未看到火星四射的剧烈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2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__A.燃煤火力发电 B.治理工地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 D.使用氢能源汽车.(3)氧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中可以选择下列装置制取氧气.①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②如果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如果需要控制反应的速率,获得平稳氧气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③如果选用A和D制取并收集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开始收集氧气的时机是__________④检查C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2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实验回顾:图甲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就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实验分析:如果某同学测定结果远小于实际情况,则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实验改进:Ⅰ.查阅资料: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氧气和水份而生锈.Ⅱ.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乙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Ⅲ.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体积/mL 80.0 126.0 54.5交流表达:(4)改进后的实验与原来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5)根据表4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6)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调研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A.A B.B C.C D.D【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B、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C、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分析;D、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4.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果汁 B.牛奶C.蒸馏水D.啤酒【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油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啤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水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D.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错误;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生成的是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正确;C、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错误;D、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生成的物质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B.C.D.【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氧气的制取装置,同时也包含了氧气的收集、检验和验证其性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要根据具体药品而定,氧气有两种收集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解答】解: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需要加热,故选项正确;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故选项正确;C、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用澄清石灰水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故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反应装置、收集装置等,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的化学性质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应该认真掌握,综合应用.8.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燃着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故此法不可取;故A不适合;B、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故此法不可取.故B不适合;C、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故C适合;D、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而氧气和空气加入澄清石灰水都无明显现象.故D不适合;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9.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X 氧化反应纯净物分解反应分解反应Y 化合反应混合物化合反应化学反应A.A B.B C.C D.D【考点】氧化反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概念关系型.【分析】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其中纯净物中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C、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同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并列关系;D、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所以属于包含关系,【解答】解: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A错误;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所以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B错误;C、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同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误;D、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所以属于包含关系,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知识,例如由图中可知,X和Y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1.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酿造米酒 B.呼吸作用 C.铁的生锈 D.蜡烛燃烧【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解答】解:A、酿造米酒的过程很缓慢,属于缓慢氧化;B、动植物呼吸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C、铁的生锈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D、蜡烛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反应的分类,可以依据具体的反应进行.12.﹣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2g砝码,再向右移动0.5g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若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⑤③②①④⑥ D.③①②④⑥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①④⑤⑥.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气的步骤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用量筒量取水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平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0mL,倾倒出一部分水,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读数为22mL,这位学生量取水的体积是(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初次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实际体积等于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2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22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8mL.故选:B.【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15.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实验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不发生物理变化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除了含有氧气,还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过程中石蜡熔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应含有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16.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分解或化合反应).(1)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2)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共30分,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用2B铅笔准确填涂在答题卡区域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Fe-56 Cu-64 Zn-65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品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铁锅B.铜导线C.赤铁矿D.青铜奔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合金,赤铁矿属于铁矿石。
故选C.考点:金属材料2.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而不是表示微观概念的粒子,更不是表示单质。
故选C.考点:元素的概念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汽油B.二氧化锰C.淀粉D.蔗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蔗糖能够溶于水中,而另外三个均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故选D.考点:溶液的形成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瓷碗破碎C.水的电解D.干冰升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水的电解产生了新的物质:氧气和氢气,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考点:物质的变化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氧气验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所以A错误;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深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所以B错误;检验氧气是否满了,不能将木条深入瓶内,所以D错误。
故选C.考点:实验操作6.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
在C3N4中,C 的化合价为+4,则N 的化合价是 A .+5 B .+3 C .+1 D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C 3N 4中,C 的化合价为+4,设N 的化合价是X ,则:(+4)*3+X* 4=0.则X=-3.故选D. 考点:化合价7.分析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如果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表示阳离子。
故选A. 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8.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中食品包装不能填充氧气,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所以A 错误;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应该先关闭电源,防止触电,所以C 错误;汽油清洗衣物上的油污不是乳化作用,而是形成溶液。
所以D 错误。
故选B.A B C D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9.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氧化铜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氧化铜;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后燃烧,乒乓球碎片先燃烧,因为滤纸片的着火点高,从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选C.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10.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Z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Z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X 和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 B.X、Y、Z C.Y、X、Z D.X、Z、Y【答案】A考点:金属的活动性11.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的铜粉不能和酸反应,所以不能将铜除掉,所以A错误;一氧化碳能够和氧化铜反应,而二氧化碳不能,但是反应的类型不是置换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单质参加,所以C错误;D中加入铁粉会和硫酸铜发生反应,不能将硫酸亚铁除掉,所以D错误。
故选B.考点:除杂12.下表是某种化工原料的相关信息: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二甲苯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对二甲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对二甲苯中含有18个原子D.对二甲苯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二甲苯,PX的化学式为C8H10,则对二甲苯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对二甲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一个对二甲苯分子中含有18个原子;对二甲苯具有可燃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对二甲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故选C.考点: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1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C.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D.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在t2℃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较必须对应温度,所以A错误;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聪明从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因为过程中丙的认可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大,但是丙的溶液本身是饱和溶液,没有发生溶质的质量的变化,所以降温前后丙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
故选C.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14.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锌和银,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锌B.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铁和银,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铁和银,滤液中溶质只含有硝酸亚铁D.滤渣中一定不含金属锌,滤液中溶质只含有硝酸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粉,因为铁的活动性大于银而小于锌,所以能够置换出银,但是不能置换出锌,铁酉剩余,说明其中的硝酸银完全被置换。
故选B.考点:金属的活动性15.有一种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合金6g,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反应时间和产生氢气的图像如右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产生的氢气质量,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
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A.Fe和Cu B.Fe和AlC.Zn和Cu D.Cu和Ag t【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Fe+2H2SO4FeSO4+H2↑56 2根据铁和氢气的质量关系知道:5.6克纯铁就可以产生0.2克氢气。
而混合物的质量是6克,说明另一种金属不能酸反应,或者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6.故选A.考点:金属同酸的反应第Ⅱ卷(共50分)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6.(11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字母);如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室里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选择F,收集装置选择G。
①与B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②G装置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氢气,瓶内先装满水,氢气应从▲ 端(选填“a”或“b”)通入。
【答案】(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2KMnO4△K2MnO4 + MnO2 + O2↑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B(或F)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口,如果熄灭,则气体已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CO2 + Ca(OH)2 == CaCO3↓+ H2O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 + MnO2 + O2↑,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或者F,因为过程中不要加热;如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口,如果熄灭,则气体已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 Ca(OH)2 == CaCO3↓+ H2O,实验室里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选择F,收集装置选择G。
①与B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轻松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G装置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氢气,瓶内先装满水,氢气应从b。
否则无法将水排完。
考点:气体的制取17.(7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现有H、O、C、Mg四种元素,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符号: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②酒精灯的燃料▲ ;③最清洁的燃料▲ ;④一种金属阳离子▲ 。
(2)A物质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把13g纯净物A和纯净物B在—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A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 C物质和9 g D物质。
①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②A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③若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则A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答案】(1)CH4C2H5OH H2Mg2+(2)4 0g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1 C2H2【解析】试题分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酒精灯的燃料C2H5OH;最清洁的燃料氢气;一种金属阳离子M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44克+9克-13克=40克,A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可以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和水的质量分别求得,其中的碳元素的质量=44*12/44=12克,氢元素的质量=9 *2/18=1克,所以A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12:1,若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则设A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 X H Y,则12X:Y=12:1,则X:Y=1:1.故A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