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磷化加工处理
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
![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b2c21b4f705cc175427094d.png)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5、再提起胶篮,将产品过清水。
6、放进表调缸1分钟,接着放进磷化缸10分钟左右。
7、将磷化的产品放进烤炉烘烤至水干即可。
注意事项:
1、产品在除油、除锈、磷化、清水过程中,要轻轻地来回摇动胶篮,以达到最佳效果。
2、每种磷化药水和除油缸的除油水要有监控记录,每天检验一次。
除油缸
除锈缸
磷化缸
胶手套
口罩
胶篮
文件名称
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WI-PY-012
版本
A
生效日期
2018.12.1
页次
1/1
工艺流程
加工要求
设备
工装夹具
备注
1、先戴好胶手套、口罩,穿好防水鞋。
2、将磷化的产品检查有无不良再放进胶篮,泡浸在水达80℃以上的除油缸里5分钟。
3、提起胶篮将产品过清水。
4、放进除油缸内除锈,将其表面的锈斑除干净即可(约5分钟)。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4293d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2.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磷化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磷化作业的质量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a. 磷化槽:确保磷化槽内部清洁,并检查槽体是否有漏洞。
b. 加热设备:确保加热设备正常工作,温度控制准确。
c. 搅拌设备:检查搅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搅拌效果良好。
d. 水源设备:确保水源供应充足,水质符合要求。
e. 防护设备:准备好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材料准备:a. 磷化液:按照工艺要求准备磷化液,确保其浓度和温度符合要求。
b. 待处理金属件:清洁金属件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
三、操作步骤1. 开启设备:a. 打开加热设备,将磷化槽内的磷化液加热至设定温度。
b. 启动搅拌设备,确保磷化液充分混合。
2. 金属件处理:a. 将待处理金属件浸入磷化槽中,确保金属件完全浸没在磷化液中。
b. 根据工艺要求,控制金属件在磷化液中的停留时间,通常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c. 取出金属件,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磷化液。
3. 检查与测试:a. 对磷化后的金属件进行目测检查,确保磷化层均匀、无明显缺陷。
b. 进行相关测试,如腐蚀性能测试、机械强度测试等,以确保磷化作业达到要求。
4. 清洁与维护:a. 关闭加热设备和搅拌设备,将磷化槽内的磷化液排空。
b. 清洗磷化槽,去除残留的磷化液和杂质。
c. 定期检查设备和磷化液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磷化液浓度和温度符合要求。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在进行磷化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磷化液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2. 通风设施:确保作业场所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排除磷化液挥发产生的有害气体。
3. 操作规范: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避免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4. 废液处理:磷化液属于有害废液,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作业指导书(磷化)
![作业指导书(磷化)](https://img.taocdn.com/s3/m/cc6fe9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f.png)
作业指导书(磷化)作业指导书(磷化)引言概述:作业指导书是在工作场所中为员工提供指导和规范的重要文档。
本文将重点介绍作业指导书的磷化部份,包括磷化的定义、作用、应用范围以及操作注意事项。
一、磷化的定义1.1 磷化的概念:磷化是一种化学反应,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磷化层来改善金属的性能。
1.2 磷化的原理:磷化的过程中,金属表面与磷化剂反应生成磷化物,形成致密的磷化层,提高金属的耐磨、耐腐蚀性能。
1.3 磷化的分类:磷化可以分为无机磷化和有机磷化两种,无机磷化主要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有机磷化则广泛用于涂料、塑料等材料的改性。
二、磷化的作用2.1 提高金属表面硬度:磷化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有效提高金属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2.2 增强金属的耐腐蚀性:磷化层能够形成致密的保护层,阻隔氧气和水分的侵蚀,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2.3 促进润滑:磷化层具有一定的润滑性,可以减少金属零件的磨擦损耗,降低噪音和能耗。
三、磷化的应用范围3.1 汽车工业:磷化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如发动机缸体、曲轴、减震器等,提高零部件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
3.2 机械创造业:磷化可以应用于各类机械零件的表面处理,如轴承、齿轮、链条等,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3.3 电子行业:磷化可用于电子元器件的表面处理,如电子插座、连接器等,提高元器件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四、操作注意事项4.1 安全措施:在进行磷化操作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磷化剂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接触。
4.2 操作环境:磷化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磷化剂的挥发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4.3 操作流程:磷化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使用适量的磷化剂,以确保磷化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结论:作业指导书中的磷化部份是为了指导员工在金属表面处理中正确、安全地进行磷化操作。
磷化能够提高金属的硬度、耐腐蚀性和润滑性,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创造和电子行业等领域。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50f3bd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9.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磷化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磷化层,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摩擦性能和润滑性能。
磷化作业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确保磷化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指导书,明确磷化作业的要求和操作步骤。
二、作业准备1. 磷化液准备:根据磷化作业要求,准备相应的磷化液,包括磷酸、酸化剂、缓冲剂等。
确保磷化液的浓度和配比符合要求。
2. 设备检查:检查磷化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槽体、加热装置、搅拌装置等,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 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作业安全。
三、作业步骤1. 清洗金属表面:将待磷化的金属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脂、灰尘等杂质,以保证磷化液的充分接触。
2. 酸洗处理:将金属件浸入酸洗槽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酸洗处理,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物。
3. 水洗:将酸洗后的金属件进行水洗,去除酸洗液残留,同时准备好磷化液。
4. 磷化处理:将金属件浸入磷化槽中,根据磷化工艺要求,控制好磷化液的温度、浓度和处理时间,使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磷化层。
5. 水洗:将磷化后的金属件进行充分水洗,去除磷化液残留,以防止磷化液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6. 中和处理:将磷化后的金属件浸入中和槽中,中和磷化液残留,使金属表面的pH值恢复到中性。
7. 水洗:将中和后的金属件进行充分水洗,去除中和液残留。
8. 干燥处理:将水洗后的金属件进行干燥,可以采用自然风干或烘干等方式,确保金属件表面干燥。
9. 检查和包装:对磷化后的金属件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磷化层的厚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进行包装。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磷化作业的要求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作业。
2. 磷化液应定期检测,确保其浓度和配比符合要求。
3. 作业现场应保持清洁,避免杂质进入磷化液中影响作业质量。
4. 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磷化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a0a25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d.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磷化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用于在金属表面形成磷化层,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和润滑性。
为了确保磷化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特编写本指导书,以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b. 确保操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c. 检查磷化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d. 准备所需的磷化液和辅助材料。
2. 表面处理a. 清洗金属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
b. 使用酸性溶液进行酸洗,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c. 冲洗金属表面,确保表面干净无残留。
3. 磷化操作a. 将金属工件浸入磷化液中,确保彻底覆盖。
b. 控制磷化液的温度和浸泡时间,根据不同金属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c. 确保磷化液的浓度和PH值处于合适的范围。
d. 定期检查磷化液的质量,如有需要,及时进行补充和调整。
4. 后处理a. 将磷化后的金属工件取出,进行冲洗和除锈处理。
b. 对磷化层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厚度符合要求。
c. 如有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如涂层、烘干等。
三、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磷化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食和饮水,以防止误食有害物质。
3. 避免与磷化液长期接触皮肤,如有接触,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4. 磷化液应定期更换,避免使用过期或者变质的磷化液。
5.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避免因操作磷化液而导致健康问题。
6.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和维护磷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历次磷化作业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磷化液的浓度和PH值对磷化层的质量和厚度有重要影响,应严格控制。
2. 磷化液的温度和浸泡时间应根据不同金属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效果。
3. 磷化作业的环境条件对磷化层的质量有一定影响,应保持操作场所的通风良好。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5825d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3.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标题:磷化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磷化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零件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
正确的磷化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磷化作业的指导书,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磷化作业。
一、准备工作1.1 清洗工件:在进行磷化处理之前,必须对金属工件进行彻底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确保磷化液能够充分接触到金属表面。
1.2 配制磷化液:按照配方要求,精确称量磷化液的各种成分,并根据工件材质和要求进行调配,确保磷化效果达到标准。
1.3 准备设备:检查磷化槽、加热设备、搅拌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磷化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二、磷化操作2.1 浸泡时间控制: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设定合适的磷化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磷化效果不佳。
2.2 温度控制:保持磷化液的温度稳定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为40-60摄氏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磷化效果。
2.3 搅拌均匀:在磷化过程中,保持磷化液的搅拌均匀,确保磷化液中的各种成分充分混合,避免出现局部磷化不均匀的情况。
三、后处理工作3.1 清洗工件:在磷化完成后,必须对工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残留的磷化液和杂质,以免影响后续的涂装或使用。
3.2 防腐处理:根据需要,在磷化完成后进行防腐处理,以增强工件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3.3 包装储存:对磷化完成的工件进行包装,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或受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磷化液具有腐蚀性,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4.2 磷化作业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对身体造成危害。
4.3 磷化设备和设施必须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质量控制5.1 定期检测磷化液的PH值和浓度,确保磷化效果稳定。
5.2 对磷化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验,检查磷化层的厚度和均匀性,以确保达到客户要求的质量标准。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7d1aee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d.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磷化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旨在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
为了确保磷化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作业的准确性。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操作区域干燥、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
b. 检查磷化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c. 准备所需的磷化液、清洗剂、酸洗剂等材料。
2. 表面清洗a. 将待处理的金属材料放入清洗槽中,使用清洗剂进行表面清洗,去除杂质和油脂。
b. 使用清水冲洗材料,确保表面干净。
3. 酸洗处理a. 将清洗干净的材料放入酸洗槽中,使用酸洗剂进行酸洗处理,去除氧化层和锈蚀。
b. 使用清水彻底冲洗材料,确保酸洗剂完全清除。
4. 磷化处理a. 将酸洗后的材料放入磷化槽中,使用磷化液进行磷化处理。
b. 控制磷化液的温度和浓度,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磷化时间的控制。
c. 确保磷化液覆盖整个材料表面,避免出现漏磷现象。
d. 磷化结束后,使用清水彻底冲洗材料,确保磷化液完全清除。
5. 除锈处理a. 对磷化后的材料进行除锈处理,去除可能产生的锈蚀。
b. 使用清水彻底冲洗材料,确保除锈剂完全清除。
6. 干燥处理a. 将除锈后的材料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自然晾干。
b. 可以使用风扇或其他辅助设备加速干燥过程。
7. 检验和包装a. 对磷化后的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磷化层均匀、无明显缺陷。
b. 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包装,确保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设备,避免磷化液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磷化液的温度和浓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磷化效果不理想。
3. 磷化作业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避免磷化液挥发引起的有害气体积聚。
4. 磷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在磷化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火源和易燃物品的存在,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f0240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e.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磷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润滑性等性能。
磷化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金属材料进行磷化处理的操作流程。
为了确保磷化作业的安全性和效果,制定本指导书,详细介绍磷化作业的步骤、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磷化作业区域:磷化作业应在专门的作业区域进行,确保通风良好、无明火和易燃物品。
2. 准备磷化液:根据所需磷化材料和磷化工艺,准备相应的磷化液,确保其浓度和温度符合要求。
3. 准备作业设备和工具:包括磷化槽、搅拌器、温度计、pH计、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三、作业步骤1. 清洗金属材料:将待磷化的金属材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可以采用碱洗、酸洗等方法。
2. 预处理金属材料:根据磷化工艺要求,对金属材料进行预处理,如酸洗、除锈等。
3. 磷化槽配置:将磷化液倒入磷化槽中,根据工艺要求调整磷化液的浓度和温度,并进行充分搅拌。
4. 材料浸泡:将预处理好的金属材料放入磷化槽中,确保材料彻底浸泡在磷化液中,并保持一定的停留时间。
5. 搅拌磷化液:在磷化过程中,定期搅拌磷化液,以保持液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6. 磷化时间控制:根据磷化工艺要求,控制磷化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影响磷化效果。
7. 清洗磷化材料:将磷化后的材料取出,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磷化液和残留物。
8. 干燥处理:将清洗后的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可以采用自然干燥或者烘干等方法。
四、注意事项1. 安全防护:进行磷化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磷化液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2. 通风换气:磷化作业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磷化液挥发引起的有害气体积聚。
3. 温度控制:磷化液的温度对磷化效果有重要影响,需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精确控制。
4. 搅拌均匀:磷化液在作业过程中需要定期搅拌,以保持液体中磷化剂的均匀分布。
5. 工艺参数控制: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磷化要求,合理调整磷化液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参数。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f0c0c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6.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磷化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和耐腐蚀性。
为了确保磷化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制定一份磷化作业指导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磷化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正文内容:1. 磷化作业的基本原理1.1 磷化作业的定义和分类1.2 磷化作业的原理和作用机制1.3 磷化作业的适用材料和应用领域2. 磷化作业的准备工作2.1 表面处理的重要性2.2 磷化作业前的材料准备2.3 磷化作业前的设备和环境准备2.4 磷化作业前的安全措施和个人防护要求3. 磷化作业的操作步骤3.1 清洗和脱脂3.2 酸洗和除锈3.3 磷化液的配制和调整3.4 磷化液的浸渍和处理时间控制3.5 磷化作业后的中和和清洗4. 磷化作业的质量控制4.1 磷化液的监测和调整4.2 磷化膜的质量评价和测试4.3 磷化液的循环和管理4.4 磷化作业的问题处理和纠正措施5. 磷化作业的安全与环保要求5.1 磷化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5.2 磷化作业的废液处理和排放控制5.3 磷化作业的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总结:综上所述,磷化作业指导书是确保磷化作业安全和有效进行的重要文件。
通过对磷化作业的基本原理、准备工作、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安全环保要求的详细阐述,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全面掌握磷化作业的要点和技术要求。
制定和遵守磷化作业指导书,可以提高磷化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产品的表面质量和使用寿命。
同时,严格遵守磷化作业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磷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执行是非常必要的。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54c98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b.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标题:磷化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磷化作为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在金属制品的防腐蚀和耐磨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磷化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磷化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磷化作业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措施和后续处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磷化液的种类和浓度:根据不同金属材料和要求的磷化层厚度,选择合适的磷化液种类和浓度。
1.2 准备磷化槽和设备:清洗磷化槽和设备,确保表面无杂质和污垢,保证磷化作业的顺利进行。
1.3 检查工件表面:检查工件表面是否平整,无凹凸不平和氧化层,必要时进行砂纸打磨处理。
二、操作步骤2.1 清洗工件:将工件放入清洗槽中,使用碱性清洗剂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油污和杂质。
2.2 酸洗工件:将清洗后的工件放入酸洗槽中,使用酸性溶液进行酸洗,去除表面氧化层和锈蚀。
2.3 磷化处理:将酸洗后的工件放入磷化槽中,根据磷化液的种类和浓度进行磷化处理,形成均匀的磷化层。
三、注意事项3.1 控制磷化液温度:磷化液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磷化效果,需根据磷化液种类和工件材料进行合适的温度控制。
3.2 注意磷化时间:磷化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磷化层的均匀性和厚度,需根据工件的要求和磷化液的浓度进行合适的控制。
3.3 定期检查磷化槽和设备:定期检查磷化槽和设备的状态,确保磷化作业的正常进行,及时清洗和维护设备。
四、安全措施4.1 戴好防护装备:进行磷化作业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避免磷化液溅入眼睛和皮肤。
4.2 避免磷化液飞溅:操作时要小心磷化液的飞溅,避免造成伤害和污染环境。
4.3 防止磷化液溢出:操作时要注意磷化槽液位,避免磷化液溢出引起安全事故。
五、后续处理5.1 清洗和干燥工件:磷化完成后,及时清洗工件,去除残留的磷化液和污垢,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5.2 检查磷化层质量:检查磷化层的均匀性和厚度,确保符合要求,如有不良现象及时进行修复处理。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44ac0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0.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磷化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磷化作业的标准操作流程,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
本指导书适合于磷化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防护措施等。
二、准备工作1. 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磷化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2. 确保作业场所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通风系统、紧急停电装置等。
3. 检查磷化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三、操作步骤1. 磷化液的配制:a. 根据所需磷化液的浓度和体积,按照配方将所需的化学品加入适当容器中。
b. 搅拌混合,直到化学品彻底溶解,并达到所需的浓度。
2. 作业物件的准备:a. 清洁作业物件,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b. 检查作业物件的表面是否平整,必要时进行修整和打磨。
3. 磷化作业:a. 将作业物件浸入磷化液中,确保彻底浸没。
b. 根据磷化液的温度和浸泡时间,控制作业物件在磷化液中的停留时间。
c. 定期检查磷化液的浓度和温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d. 根据作业物件的要求,进行多次磷化处理,确保磷化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四、防护措施1. 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2. 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磷化液蒸气的积聚。
3. 磷化液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
4. 磷化作业过程中,禁止吃东西、喝水和吸烟等行为。
5. 在磷化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他人误入。
五、紧急处理措施1. 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急救培训,熟悉磷化液的急救处理方法。
2. 发生磷化液溅入眼睛或者皮肤的情况时,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3. 发生磷化液误吸入或者误食的情况时,应即将赋予大量清水漱口,并尽快就医。
六、作业记录1. 每次磷化作业完成后,应记录磷化液的浓度、温度、作业物件的信息以及作业人员的姓名和证书编号等。
2. 定期检查磷化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记录,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262897c27d3240c8447ef34.png)
8
表调
增加磷化致密性
工件在槽内浸泡2-3分钟,PH值控制在8-9之间
试纸
9
锌系磷化
防止工件锈蚀增强喷漆结合力
温度控制在15-35之间,PH值3-4之间,一般产品在槽内浸泡20-30分钟,每磷化18㎡添加锌系磷化液1-1.5KG
试纸
10
溢流水洗
除去产品表面残留药液
工件在槽内上下连续刷洗2-3次,产品有连续水膜,时间10-15秒
磷化作业指导书
序号
工序名称
工艺目的
操作方法
检测方法
1
工件检验
要求产品无磕碰划伤变形
目测
目测
2
化学除油
彻底除去产品表面油污
温度控制在60-80度,一般产品浸泡15-20分钟,表面无锈,有连续水膜,即为除油彻底
目测
3
溢流水洗
除去产品表面残留药液
工件在槽内上下连续刷洗2-3次,产品有连续水膜,时间10-15秒
目测
4
溢流水洗
除去产品表面残留药液
工件在槽内上下连续刷洗2-3次,产品有连续水膜,时间10-15秒
目测
5
盐酸酸洗
除去产品表面浮锈
一般工件在槽内浸泡10-15分钟
目测
6
溢流水洗
除去产品表面残留药液
工件在槽内上下连续刷洗2-3次,产品有连续水膜,时间10-15秒
目测
7Hale Waihona Puke 溢流水洗除去产品表面残留药液
工件在槽内上下连续刷洗2-3次,产品有连续水膜,时间10-15秒
目测
11
热防锈水洗
提高工件防锈性能
温度控制在60-80之间,产品在槽内浸泡2-3分钟
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磷化加工处理
![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磷化加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50be9033687e21af45a9f3.png)
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磷化加工处理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一)工艺流程(二)工艺说明1.上线预检1.1目的:保证成品的合格率,降低药剂的损耗,针对特殊工作分批处理,提高生产率。
1.2工艺要求1.2.1装挂合理,利于清洗液流动、沥干。
2.2.2针对特殊工作宜用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2.除油2.1开槽:除油粉4%,碱性除油剂1-3%2.1.1除油池温度控制在内45℃左右。
2.2除油槽浓度的检测2.2.1全碱度的检测:取10ML工作液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纯水,滴入3滴酚酞批示剂,以0.1N H2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刚刚裉去,计所用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即槽液点数.2.2.2除油工作液中全碱度的控制一般为25-35点,碱度在正常值时补充碱性除油剂即可.2.3操作要求Ⅰ.每日按处理数量添加,一般根据工件的油污情况进行添加,维持碱度,补充除油剂.Ⅱ.定期清理工作液表面浮油及其它杂物,防止油分子第二次吸附。
3.水洗3.1目的:清洗工件表面杂质及残留液。
3.2操作条件流动清水100%处理温度:常温控制参数PH值=(酸洗后水洗)5-7,(除油后水洗)7-8清洗水应该保持常溢状态。
4.酸洗处理时间以锈腐蚀程度决定,以锈蚀除尽为止,酸槽酸度要求于400-600点之间,补充硫、盐酸和酸性除油剂,特殊情况下(如夹缝工件处理)使用磷酸等有机酸进行特殊处理。
酸槽酸度的检测:取10ML工作液放入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100ML摇匀,再取该溶液10ML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溴酚兰批示剂,用0.1N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消失为止,计所用的标准液毫升V×10就为酸槽的点数。
(无容量瓶可直接取1ML槽液进行滴定)5.表调5.1目的5.11清除表面粗化效应,提高表面活性均一化:5.1.2增加表面活性中心,提高磷化速度;5.1.3细化晶体,提高磷化膜质量。
作业指导书(磷化)
![作业指导书(磷化)](https://img.taocdn.com/s3/m/0d41df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b.png)
作业指导书(磷化)作业指导书(磷化)引言概述作业指导书(磷化)是一份详细说明如何进行磷化操作的指导手册,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磷化作业。
本文将从磷化操作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磷化材料:根据工件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磷化材料,常见的磷化材料有磷酸锌、磷酸镁等。
1.2 准备工具设备:确保磷化槽、加热设备、搅拌器等工具设备完好无损,确保磷化操作的顺利进行。
1.3 清洁工件表面:在进行磷化操作前,必须对工件表面进行彻底清洁,去除油污、锈蚀等杂质,以保证磷化效果。
二、操作步骤2.1 浸泡预处理:将清洁后的工件浸泡在预处理液中,进行除油、除锈等处理,为磷化做好准备。
2.2 磷化操作:将处理好的工件放入磷化槽中,根据磷化材料的种类和浓度,控制好温度和时间,进行磷化操作。
2.3 清洗处理:磷化完成后,将工件取出并进行清洗处理,去除多余的磷化液,以防止产生结晶、起皮等问题。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防护:在进行磷化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免磷化液溅到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3.2 控制温度:磷化槽中的温度必须严格控制,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磷化效果,甚至导致失败。
3.3 注意通风:磷化操作会释放一定量的气体,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磷化层不均匀:可能是磷化液浓度不均匀或工件表面不清洁造成的,需重新调整磷化液和清洁工件表面。
4.2 磷化层过厚:可能是磷化时间过长或磷化液浓度过高造成的,需控制好磷化时间和浓度。
4.3 磷化层起皮:可能是清洗不彻底或磷化液质量问题造成的,需重新清洗工件并更换磷化液。
五、总结作业指导书(磷化)是进行磷化操作时的重要参考手册,正确遵循指导书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磷化效果达到预期,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稳定和高效。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1cad9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f.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磷化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化工工艺,用于制备具有磷化物性质的材料。
磷化物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和热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电子、太阳能等领域。
为了确保磷化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流程、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
b. 检查磷化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c. 确定磷化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以满足生产需求。
2. 磷化设备操作a. 打开磷化设备的电源,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b. 根据磷化材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调整设备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
c. 将磷化材料加入磷化设备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溅洒和泄漏。
3. 磷化过程控制a. 监测磷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参数,确保磷化过程的稳定性。
b. 定期采集磷化样品,进行质量分析,确保磷化效果符合要求。
c. 根据磷化过程的变化,及时调整设备的操作参数,以保持磷化效果的一致性。
4. 磷化结束及后续处理a. 在磷化结束后,关闭磷化设备的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b. 将磷化产物进行分类和储存,确保安全性和易于管理。
c. 对磷化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安全要求1. 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磷化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 作业场所应保持干燥、整洁,杜绝火源和易燃物品。
4. 严禁在磷化作业过程中吸烟、饮食和使用手机等行为。
5.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6. 在磷化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溅洒等情况,应即将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人员。
四、操作规范1. 作业人员应按照磷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流程和参数。
2.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在磷化过程中,应注意磷化材料的质量和用量,以保证磷化效果的稳定性。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18a93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c.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磷化作业是一项涉及磷化工艺的工作,旨在通过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磷化膜,提供防腐、防氧化和增强金属表面硬度的效果。
本指导书旨在确保磷化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和注意事项。
二、作业前准备1. 磷化设备检查:确保磷化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槽液温度、搅拌器运转等。
2. 作业区域准备:确保作业区域清洁整齐,无杂物和易燃物,通风良好。
3. 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和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三、磷化作业步骤1. 准备工件:将待磷化的金属工件清洗干净,去除油污和杂质。
2. 预处理:将工件浸泡在预处理液中,去除表面氧化物和其他杂质。
3. 磷化处理:将工件放入磷化槽中,确保工件完全浸泡在磷化液中,根据工件材质和要求,设定适当的磷化时间和温度。
4. 洗涤:将磷化后的工件取出,用清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的磷化液。
5. 中和处理:根据需要,对工件进行中和处理,以去除磷化液残留和调整工件表面的pH值。
6. 烘干:将工件放入烘干设备中,以去除工件表面的水分。
7. 检查和质量控制:对磷化后的工件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控制,确保磷化膜的均匀性和质量。
8. 包装和储存:将磷化完成的工件进行包装和储存,以防止再次受到污染和损坏。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磷化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 严禁在作业区域吸烟或使用明火。
3. 防护装备必须正确佩戴,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4. 磷化液具有腐蚀性,操作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磷化液,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5. 作业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磷化液挥发造成空气污染。
6. 废液处理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严禁随意排放和倾倒。
五、常见问题解决办法1. 磷化液浓度过高:可通过加入适量的稀释剂或水来降低磷化液浓度。
2. 磷化膜不均匀:可检查磷化液的搅拌器是否正常运转,调整搅拌器的速度和时间。
3. 磷化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调整磷化液的加热设备或冷却设备,使磷化液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磷化作业指导书(图文超详细)
![磷化作业指导书(图文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bbe8270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47.png)
xxxx公司
文件名称
磷化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生效时间
编制
审核
批准
工序名称
图例
操作说明
1、脱脂
1、加清水一半时将脱脂剂加入脱脂漕,再加水至全量(配制比例及方法详见说明书)
2、脱脂漕温度应控制在40—50摄氏度
3、工件浸泡时间为30分钟
4、经常打捞液面上的浮油,以免工件重新粘上油污
5、脱脂漕的酸碱度应控制在12—16点,碱度每上升1点,应补充1.6kg/t脱脂剂
6、定期检测脱脂漕的酸碱度(漕液碱度检测方法:取10毫升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3-4滴酚酞指示剂,用0.1NH2SO4标准溶液滴至粉红色消失,所消耗的滴定液的毫升数即脱脂剂的点数)
2、水洗
1、水洗漕存放清水
2、将脱脂后的工件放入水洗漕中浸泡2—3分钟后捞出
3、产看是否存在油脂,若存在,继续浸泡在脱脂漕中浸泡
2、将中和后工件放入表调漕中浸泡,消除碱性除油或酸性除锈引起的腐蚀不均等缺陷,增加晶核数量,提高磷化膜的致密性和抗蚀性,改善磷化膜的外观。
3、表调漕的酸碱度维持在5—7之间,保持弱酸性。
4、工件在表调漕浸泡2分钟左右,待表面光滑整洁后取出
7、磷化
1、按50公斤/顿加入磷化液(301型常温锌系磷化剂),同时加入1公斤/顿氢氧化钠,开始生产前加入2—4公斤促进剂,搅匀。
5、磷化漕游离酸度维持在0。8—1。5点,游离酸度测定方法:取漕液10毫升,加蒸馏水稀释到100毫升,加入溴酚蓝指示剂3-4滴,用氢氧化钠溶液滴至蓝紫色,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即为点数,每吨漕液加入0。4公斤氢氧化钠,可降低游离酸度1点。
6、定期清渣,漕液更换周期视情况而定。
7、工件浸泡时间在15—25分钟之间,确保工件充分磷化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d4d78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0.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磷化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
本指导书旨在为磷化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稳定。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1 确保操作区域清洁整齐,通风良好。
1.2 检查磷化设备及相关工具的完好性,确保无破损或异常情况。
1.3 确保操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1.4 根据磷化液的种类和用途,准备好相应的磷化液和辅助材料。
2. 表面处理2.1 将待处理的金属材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2.2 检查金属材料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划伤、凹陷等缺陷,如有需要进行修复。
2.3 将清洁后的金属材料放入磷化槽中,确保完全浸泡。
3. 磷化操作3.1 根据磷化液的种类和要求,将磷化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3.2 将稀释后的磷化液倒入磷化槽中,确保液位适中。
3.3 调整磷化液的温度和PH值,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节。
3.4 将磷化槽加热至设定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使磷化液充分作用于金属材料表面。
3.5 在磷化过程中,定期检查液位、温度和PH值,确保其稳定。
3.6 根据磷化液的种类和要求,确定磷化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之间。
3.7 磷化结束后,将金属材料从磷化槽中取出,用清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的磷化液。
4. 后处理4.1 将磷化后的金属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可采用自然风干或烘干的方式。
4.2 检查磷化后的金属材料表面质量,如有不合格情况,进行修复或重新磷化。
4.3 根据具体要求,对磷化后的金属材料进行防锈处理,如涂覆防锈剂等。
4.4 清洁和维护磷化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三、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磷化作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2. 在进行磷化作业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3. 操作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4. 磷化液的配制和调节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避免浓度和PH值过高或过低。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5e3b3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e.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磷化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附着力。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磷化作业的标准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安全防护:作业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
b. 检查设备:确保磷化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无故障或者泄漏。
c. 准备药液:根据工艺要求配制好磷化药液,并确保其浓度和温度符合要求。
2. 表面处理a. 清洗:将待处理的金属材料浸泡在清洗液中,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b. 酸洗:将清洗后的材料放入酸洗槽中,去除氧化层并提高表面粗糙度。
c. 水洗:将酸洗后的材料用清水冲洗,彻底去除酸洗液残留。
d. 磷化:将水洗后的材料放入磷化槽中,使其与磷化液充分接触,形成磷化层。
e. 水洗:将磷化后的材料用清水冲洗,去除磷化液残留。
3. 后处理a. 中和:将磷化后的材料放入中和槽中,用中和剂中和磷化液。
b. 水洗:将中和后的材料用清水冲洗,彻底去除中和剂残留。
c. 干燥:将水洗后的材料放入干燥炉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将其干燥。
d. 检查:检查磷化后的材料表面是否均匀、光滑,并符合工艺要求。
e. 包装:将检查合格的材料进行包装,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磷化作业的风险和防护措施。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以免误吞或者吸入有害物质。
3. 使用化学药品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4. 磷化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5. 废液和废料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6. 作业现场应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堆放和走动时的滑倒或者碰撞事故。
四、数据记录在磷化作业过程中,应及时记录以下数据:1. 清洗液的配制浓度和温度。
2. 酸洗液的配制浓度和温度。
3. 磷化液的配制浓度和温度。
磷化作业指导书
![磷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fded4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f.png)
磷化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磷化作业是一项常见的工业工艺,用于改善金属表面的性能。
然而,由于磷化液的性质及操作要求的复杂性,磷化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磷化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制定一份磷化作业指导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磷化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一、磷化作业环境准备1.1 清洁度要求- 磷化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彻底清洁,确保没有杂质和污染物,以免影响磷化液的质量和作用效果。
- 清洁工作包括清除灰尘、油污和其他杂质,可以使用清洁剂和布料进行清洁。
- 清洁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防护眼镜,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1.2 磷化液准备- 磷化液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进行,确保配比准确。
- 磷化液的配制过程中,应注意使用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和溅溢。
- 配制好的磷化液应在规定的温度下保存,并定期检查其PH值和浓度,确保其稳定性和作用效果。
1.3 设备准备- 在磷化作业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设备,如磷化槽、搅拌器和加热器等。
- 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需要根据磷化作业的规模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在使用设备时,应注意使用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磷化作业操作要求2.1 作业流程- 磷化作业的流程应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包括清洗、酸洗、磷化、中和等步骤。
- 每个步骤的操作时间和温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磷化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操作错误导致磷化液的污染或作用效果不佳。
2.2 个人防护措施- 在磷化作业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
- 防护服应具有防酸碱和防溅溅的性能,手套应选用耐酸碱的材料,护目镜和口罩能够有效防护眼睛和呼吸道。
- 操作人员应定期更换防护装备,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防护性能下降。
2.3 废液处理- 磷化作业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液,废液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锌系磷化作业指导书
(一) 工艺流程
1.上线检查→
2.除油→
3.水洗→
4.除锈→
5.水洗→
6.中和→
7.水
洗→8.表调→9.磷化→10.水洗→11.水洗→12.封闭处理→13.干燥
(二) 工艺说明
1.上线预检
1.1目的:保证成品的合格率,降低药剂的损耗,针对特殊工作分批处理,提高生产率。
1.2工艺要求
1.2.1装挂合理,利于清洗液流动、沥干。
2.2.2针对特殊工作宜用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2.除油
2.1开槽:除油粉4%,碱性除油剂1-3%
2.1.1除油池温度控制在内45℃左右。
2.2除油槽浓度的检测
2.2.1全碱度的检测:取10ML工作液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纯水,滴入3滴酚酞批示剂,以0.1N H2S O4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刚刚裉去,计所用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即槽液点数.
2.2.2除油工作液中全碱度的控制一般为25-35点,碱度在正常值时补充碱性除油剂即可.
2.3操作要求
Ⅰ.每日按处理数量添加,一般根据工件的油污情况进行添加,维持碱度,补充除油剂.
Ⅱ.定期清理工作液表面浮油及其它杂物,防止油分子第二次吸附。
3.水洗
3.1目的:清洗工件表面杂质及残留液。
3.2操作条件
流动清水100%
处理温度:常温
控制参数PH值=(酸洗后水洗)5-7,(除油后水洗)7-8
清洗水应该保持常溢状态。
4.酸洗
处理时间以锈腐蚀程度决定,以锈蚀除尽为止,酸槽酸度要求于400-600点之间,
补充硫、盐酸和酸性除油剂,特殊情况下(如夹缝工件处理)使用磷酸等有机酸进
行特殊处理。
酸槽酸度的检测:取10ML工作液放入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100ML摇匀,再取该溶液10ML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溴酚兰批示剂,用0.1N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消失为止,计所用的标准液毫升V×10就为酸槽的点数。
(无容量瓶可直接取1ML槽液进行滴定)
5.表调
5.1目的5.11清除表面粗化效应,提高表面活性均一化:
5.1.2增加表面活性中心,提高磷化速度;
5.1.3细化晶体,提高磷化膜质量。
5.2工作液组成及操作条件
胶钛表调剂:2KG/吨
处理温度:常温
处理时间:1-2分钟
控制参数:PH值8-9
5.3每日用PH试纸检测PH值,控制参数在要求范围内。
使用的过程中,应配合搅拌,若工作液出现沉淀和黄色混浊,且补充仍不能获得理
想效果时,应更换槽液。
5.4一般每处理1000平方工件应补充0.5公斤表调剂,每5-7个工作日更新槽液。
6.磷化
6.1目的
Ⅰ.形成一层结晶连续均匀、致密的磷化膜,提供良好的防护底层;
Ⅱ.为提供良好的涂装底层创造条件,增强涂层的耐腐蚀性和附着力。
6.2工件液的配制与维护
6.2.1建槽(以一吨槽为例):向槽内注入八成清水,加入50-80公斤磷化液,再将1.5-2KG的中和剂溶解于10升水中,然后再加入槽内(注意加入时应缓慢及配合搅拌),加水至规定水位,确认酸度,调整游离酸到0.8点左右,处理前30分钟加入2KG促进剂(用水冲稀),搅匀。
(注:在1吨磷化工作液中加入2KG左右中和剂可降低游离酸度1个点)
处理条件:总酸度:约25-45
游离酸度:0.2-1.2点
促进剂浓度:1.0-3.0点(10ML管测)
时间:6-15分钟左右
6.3参数测定:
总酸度总游离酸度促进剂浓度
★总酸度:取10毫升处理液于三角瓶中,加入30ML水,再滴入3滴酚酞指示剂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到粉红色为止.计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即为总酸度的点数.
★总游离酸度: 取10毫升处理液于三角瓶中,加入30ML水,再滴入3滴酚酞指示剂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黄色消失为止.计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即为总酸度的点数.
★促进剂浓度:将U形管注满处理液(磷化工作液),加入1-2克氨基磺酸,迅速有拇
指堵上U形管口,倒转U形管,让氨基磺酸倒流到U形管另一端后,再倒转回来,观察
U形管中所冒的气泡体积毫升即为促进剂浓度值.
6.4工作液的调整(即工艺参数的控制)
1.总酸度:过高了可以用自来水稀释降低,过低则补充磷化液至控制范围.
2.游离酸度:高了可用中和剂来调整,将适量中和剂兑适量水,待完全溶解后,缓慢加
入磷化槽中搅拌.低了可以加入磷化液或适量的磷酸提高,搅拌均匀即可.
3.促进剂浓度:低了先用适量水冲稀后缓慢加入配合搅拌,若加入过快会产生大量的
沉渣,若高了没有高出5点可继续工作,超出5点则加强搅拌待搅拌挥发降低.
4.处理液的颜色变化
褐黑色—亚铁离子过多,加强风动搅拌.
--总酸度过低,加入磷化液补充至适量.
巧克力色—促进剂浓度偏低了加入促进剂补充至适量.
6.5沉渣控制与清理
a.产生原因—促进剂含量过高或添加方法不当或促进剂本身不良、中和剂添加不妥
(过快、过浓、搅拌不匀等).总酸度、游离酸度过大、PH值过高等.
b.减少措施:提高单位溶液的处理面积负荷率,使用中和剂时,搅拌均匀,避免局部过
度碱化.促进剂宜量少勤加.
c.沉渣清理:定期翻槽或连续过滤,采用专用收集装置,定期集中处理.
6.6操作要求
6.6.1经常检测各组控制参数,按加工量添加各种药剂.
6.6.2膜层应结晶致密均匀、连续、颜色灰白.
6.6.3每天清理底部沉渣,防止过多淤积.
6.6.4磷化液调整及添加宜专人负责进行.
6.7游离酸度、促进剂浓度、总酸度与磷化液的关系
6.7.1总酸度的过高会造成磷化速度过快,造成过快地达成膜平衡(到达成膜平衡后
是成膜与膜溶解过程)速使磷化液额外的消耗,使磷化槽液沉渣多且游离酸度降低得
过快,槽液不稳定
6.7.2游离酸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磷化后膜层不完整、发黄、上彩等.沉渣过多,槽
液不稳定等情况出现.
6.7.3促进剂的含量一般来说为:促进剂在正常的范围值为宜.不同板材促进剂的浓度不一,一般在2-3点左右,过高则会使工件膜层上彩,钝化不上膜,沉渣多,挂灰等现象.过低则上膜慢,不完整,发黄等.
7.水洗
7.1目的:清洗残留在工件上的酸性物质及沉渣.
7.2清洗水要求为工业用水,不能含有大量金属离子.
8.封闭后的处理
8.1目的:在工件表面形成一种致密的单分子拒水膜,封闭和修复磷化膜晶体间的孔隙,抵抗水汽和盐雾、酸雾等对金属的腐蚀,提高工件及涂层的防腐性能.
8.2工作液的组成和操作条件
D-70封闭剂:50KG/吨
处理温度:常温
处理时间:1-5分钟
控制参数PH值:8.0-9.5
8.3定时检测槽液PH值,PH值小于8时可用D-70封闭剂及中和剂调整,工件过程中定量添加,每5-10个工作日更换.
9.水洗
9.1目的:清洗残留工件表面多余封闭剂及残渣.
9.2清水要求溢流,PH值于6-7,保持清洁.
10.干燥:可烘或太阳直照下晒至水分清除.
11.喷涂上线要求
1.上线工件不能发黄、生锈、工件表面不能有油污及挂灰.
2.工件的搬运及挂装必须着干净的手套,预防手上的油渍及汗渍二次污染工件.
3. 所有磷化后的工件最好在24小时内完成喷涂.
第 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