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核酸生物合成ppt

合集下载

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 有关DNA复制的酶
(一)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s) 作用:以单链DNA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 合成完整DNA分子 催化合成DNA的四个条件 模板(template):解开的DNA单链 引物(primer):RNA片段 合成方向:新链5’ →3’方向 底物:dNTP(Mg2+为辅助因子)
细胞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以这方面的理论和技
术为基础发展了基因工程,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革命。
• DNA是自身复制的模

• DNA通过转录作用将
遗传信息传递给中间 物质RNA • RNA通过翻译作用将 遗传信息表达成蛋白 质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
以DNA聚合酶I为代表说明三个酶的特性
• DNA聚合酶I是一个模板指导酶
– 需要打开的DNA单链作为模板才能合成子链 – 底物必须是dNTP,并且只有当所有4种脱氧 核苷三磷酸以及DNA模板存在时,才能实现 DNA的合成
• DNA聚合酶Ⅰ 需要引物
– DNA聚合酶Ⅰ只能将脱氧核苷酸加于已存在的 DNA或RNA链的3’-羟基上,缺少则不能合成。即 需要一个有游离的3’-羟基作为“引物”才能合成 DNA子链 – 在有3‘-羟基引物存在时,脱氧核苷5’-三磷酸中α 磷原子与3’-羟基结合,形成磷酸二酯键,放出一 个焦磷酸(PPi)。焦磷酸水解驱动了聚合反应。 可见这是一个耗能反应,每合成一个核苷酸消耗2 分子ATP – 聚合反应是延着5’→3’方向进行
第十章 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中心法则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概念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

2、DNA 的半保留 复制实验 依据
1958年Meselson
& stahl用同位素 示踪标记加密度 梯度离心技术实 验,证明了DNA是 采取半保留的方 式进行复制.
[15N] DNA
[14N- 15N] DNA
[14N- 15N] DNA
[14N] DNA
Meselson-stahl实验 (a)密度梯度离心的DNA带 (b)对应于左侧DNA带的解释
一、半保留复制
1、DNA的 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DNA在复制时,两条 链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 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碱 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两条与 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以组 成新的DNA分子。这样新 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亲 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 全一样。由于子代DNA分 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 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 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具有3′ 5′端核酸外切酶的活性,主要负责 DNA的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参与DNA复制。活性 低。功能不十分清楚,是一种修复酶。
3、DNA聚合酶Ⅲ
polⅢ
是使DNA链延长的主要聚合酶, 目前已知全酶是由7种多肽形成的复合 物,含有10种共22个亚基组分 (α 2ε 2θ 2δ 2г 2δ 2δ 2′2χ 2ψ 2β 2) 和Zn原子。
DNA—3′—OH+P—5′—DNA+ATP(NAD+)
DNA—3′—O—P—5′—DNA+AMP+ PPi(NMN)
E,coli连接酶
催化下的连接机制
3'
5'
模板链
连 接 酶 连 接 切 口
A G A A C C T T G T C T T G G A A C
5' P P P P P OH P P P P 3'

核酸化学ppt课件

核酸化学ppt课件

取代基
取代位置 核苷
m22 N
取代基的数目
取代基用下列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
甲基m 甲硫基ms 异戊烯基i
乙酰基ac 羟基o或h
羧基c
氨基n 硫基s
注意:
含修饰核糖的核苷即2’-O-甲基核苷的表示方法,在 核苷符号的右下方注上一个小写m。
例: 2’-O-甲基腺苷 Am
(二)核苷酸(nucleotide, Nt)
第二节 核酸的组成
一 碱基(base):又称含氮碱
(1)嘧啶碱(pyrimidine, Py)
(2)嘌呤碱(purine, Pu)
其它嘌呤(核酸的代谢产物): 黄嘌呤、次黄嘌呤、尿酸等
(3)修饰碱基(modified base): 也称稀有碱基(minor base)
二、核苷、核苷酸
(一)核苷(nucleoside)
3.螺距为3.4 nm,含10个碱基 对(bp),相邻碱基对平面间 的距离为0.34 nm。螺旋直径为 2 nm。 氢键维持双螺旋的横向稳定。
碱基对平面几乎垂直螺旋轴,
碱基对平面间的疏水堆积力维 持螺旋的纵向稳定。
4.碱基在一条链 上的排列顺序不 受限制。遗传信 息由碱基序所携 带。 5.DNA构象有 多态性。
反向的两条多核苷酸链,右手螺旋。
与B-DNA不同点 :
(1)螺体宽而短,直径2.55nm;11个核苷酸一圈,螺距2.46nm。
(2)碱基的倾角大一些:倾角19º。
A-DNA:RNA分子中的双螺旋区;DNA-RNA杂交分子。 A-DNA和B-DNA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推测在转录时,DNA
分子发生B→A的转变。
1.DNA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RNA
简写方法:线条式、文字式

核酸的合成(RNA)

核酸的合成(RNA)

3
碱基的合成可由氨基酸经过多步生化反应生成, 也可从食物中摄取。
03 RNA的合成机制
转录过程
转录是RNA合成的关键过程, 它涉及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识 别DNA上的特定启动子序列,
并开始合成RNA链。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沿着 DNA模板移动,并添加与DNA 模板互补的核糖核苷酸到RNA 链上。
04
转录起始、延伸和终止
在延伸阶段,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移动并 合成RNA链。
转录起始、延伸和终止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调控 机制,以确保RNA合成的准确性和效率。
转录起始是RNA合成的起始阶段,涉及RNA聚 合酶与DNA模板的结合。
转录终止是RNA合成的结束阶段,涉及RNA聚 合酶从DNA模板上释放并完成RNA链的合成。
RNA的合成是指通过一系列酶 促反应,将核苷酸聚合成为 RNA分子的过程。
RNA的合成过程
RNA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通过RNA聚合酶的作用,将核苷酸聚合成为RNA分子的过 程。
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将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蛋 白质的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RNA合成的调节
转录水平的调节
转录起始的调节
RNA聚合酶的启动子识别和结合是转录起始的关键步骤,可以通 过调控启动子的选择和使用来调节转录。
转录延伸的调节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磷酸化、 去磷酸化等,这些调控机制可以影响转录的速率和产量。
转录终止的调节
转录终止涉及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子并释放RNA的过程,可以通 过调控终止子的选择和使用来调节转录。

核酸化学-PPT课件

核酸化学-PPT课件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是由几十个甚至几千万个核苷酸聚合而成的 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
基本元素:C、H、O、N、P ; 其中P 的含量比较稳定,占9%-10%,通过测
定P 的含量来推算核酸的含量(定磷法)。
核酸→核苷酸
磷酸 核苷
碱基 戊糖
一、戊糖
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DNA所含的 糖为β-D-2-脱氧核糖;RNA所含的糖则 为β-D-核糖。
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
(轴距)为0.34 nm,
每10个核苷酸形成一
小 沟
个螺旋,其螺距(即
螺旋旋转一圈)的高
度)为3.4 nm。
大 沟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5)
两条链借碱基之间 的氢键和碱基堆积 力(即碱基之间的 范德华力)牢固的 连接起来,维持 DNA双螺旋的三 维结构。
两条链是碱基互补 关系。
第 四 章
核 酸 化 学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 核酸的性质 第五节 核酸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核酸(nucleic acid—NA)是一类重要 的生物大分子,担负着生命信息的储 存与传递。
核酸是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 重要研究领域,是基因工程操作的核 心分子。
(D o r h U )
H CH 3 N
N
N
NN
dR
N 6 -M e th y l-d A
NH 2
N
CH 3
ON
dR
5 -M e th yl-d C
(2)
Ade HO CH 2 O
HH
H OH
H OCH 3
2 '- O - 甲 基 腺 苷 ((AAmm) )

生物化学之核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化学之核酸的生物合成

双向复制 从复制起始点向2个方向进行双向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ous replication)
冈崎片段
(二)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类
1. 解旋、解链酶类
▪ DNA拓扑异构酶 ▪ 解链酶 ▪ 单链结合蛋白
2. 引物酶 3. DNA聚合酶 4. DNA连接酶
1.解旋、解链酶类 • 解链酶(helicase)
解链酶
DNA拓朴异构酶
单链DNA结合蛋白 SSB
解开、理顺 DNA链、维持DNA单链状
2.引物酶(primase)
➢DNA聚合酶合成新DNA时需要引物(一小段RNA) ➢引物RNA3’-OH末端作为DNA合成的起始点
➢引物酶与多种起始蛋白结合形成引发体 ➢引物酶催化合成引物(primer)
/5060296 14.html /5060296 42.html /5060296 50.html /5060296 63.html /5060296 81.html /5060296 94.html /5060329 92.html /5060330 05.html /5060330 19.html /5060330 33.html /5060330 49.html /5060364 39.html /5060364 65.html /5060365 27.html /5060365 66.html /5060365 77.html /5060471 73.html /5060471 81.html /5060471 93.html /5060472 12.html /5060472 21.html /5060507 12.html /5060507 32.html /5060507 39.html /5060507 44.html /5060507 51.html /5060533 56.html /5060533 83.html /5060534 00.html /5060534 19.html /5060534 39.html /5060572 46.html /5060572 53.html /5060572 65.html /5060572 72.html /5060572 78.html /5060609 89.html /5060610 01.html /5060610 11.html /5060610 18.html /5060610 26.html /5060645 14.html /5060645 55.html /5060645 62.html /5060645 73.html /5060645 85.html /5060682 48.html /5060682 60.html /5060682 73.html /5060682 90.html /5060682 95.html /5060715 52.html /5060715 91.html /5060716 01.html /5060716 03.html /5060716 11.html

核酸的生物合成(ok)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核酸的生物合成(ok)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4N- 15N] DNA [14N] DNA
3'
A GAACCT T G T CT T G G AA C
5' 模板链

5'
P P P P P P P P P 3' OH

缺口

连接酶
ATP或NAD+
连 接
Mg2+
PPi或NMN
切 3'

A GAACCT T G
5' 模板链
T CT T G G AA C
第一节 DNA旳生物合成
一、DNA旳复制(DNA指导下旳DNA合成) 二、逆转录作用(RNA指导下旳DNA旳合成) 三、DNA突变 四、 DNA旳损伤与修复
一、DNA旳半保存复制
1、概念和试验根据 2、原核生物DNA聚合反应有关旳酶类
3、原核细胞DNA旳复制旳起始点和方式
4、原核细胞DNA旳复制过程(半不连续复制) 5、DNA复制旳忠实性 6、真核细胞DNA旳复制
碱基配对原则) b、DNA聚合酶旳校对功能(错配碱基被3’-5’
外切酶切除)
c、起始时以RNA作为引物
DNA 旳半 保存 复制 试验 根据
1958年Meselson & stahl用同位素 示踪标识加密度 梯度离心技术试 验,证明了DNA是 采用半保存旳方 式进行复制.
[15N] DNA [14N- 15N] DNA
原核生物DNA聚合反应有关旳酶类
(1)DNA聚合酶(DNA polymetases)
(2)引物酶(peimase)和引起体 (primosome) :开启RNA引物链
旳合成。
(3) DNA连接酶(DNA ligase)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
44
三、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真核生物每条染色质上可以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5’ 3’ ori ori ori ori 3’ 5’
5’
3’
3’
5’
复制子
2006-8 第十三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45
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pol :起始引发,有引物酶活性。 DNA-pol :参与低保真度的复制 。 DNA-pol :在线粒体DNA复制中起催化作用。 DNA-pol :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持续合成DNA
功能 具有高活性的5′→3′聚合酶作用 ,是原核生物 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 3′→5′外切酶 活性, 能切除错配的碱基 ,具有校读功能。
第十三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2006-8
33
E.coli三种DNA聚合酶的比较
DNA Pol I
5′→3′聚合酶 活性 3′→5′核酸外 切酶活性
DNA Pol II +
2006-8
第十三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47
端粒酶(telomerase)
端粒酶是蛋白质和RNA的复合物 组成:
端粒酶RNA (human telomerase RNA, hTR) 端粒酶协同蛋白(human telomerase associated protein 1, hTP1)
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聚合酶(polymerase):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模板(template) : 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primer):
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2006-8
第十三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转化率核苷酸数/ ℃转化率核苷酸数/ 酶分子·分钟 酶分子 分钟 3′ → 5′外切活性 外切活性 5′→3′外切活性 外切活性 切刻平移活性
DNA聚合9KD 400 + 600 + + + 低 修复 去除引物 填补空缺
120KD 17 - 100 + 30 + 低 不详
(二)复制过程 1、起始 、 •(1)、 ( )、 )、DNA复制的起始点: 复制的起始点: 复制的起始点 复制从DNA分子上的特定部位开始, 分子上的特定部位开始, 复制从 分子上的特定部位开始 复制起始点(origin of 这一部位叫做复制起始点 这一部位叫做复制起始点 replication) DNA复制从起始点开始直 DNA复制从起始点开始直 到终点为止,每个这样的DNA单位称 到终点为止,每个这样的 单位称 复制子或复制单元(replicon)。在原 为复制子或复制单元 。 核细胞中,每个DNA分子只有一个复 核细胞中,每个 分子只有一个复 制起始点,因而只有一个复制子, 制起始点,因而只有一个复制子,而 在真核生物中, 在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是从许多 的复制是从许多 起始点同时开始的,所以每个DNA分 起始点同时开始的,所以每个 分 子上有许多个复制子。 子上有许多个复制子。 (2)DNA复制过程中各酶和蛋白质的作用 ) 复制过程中各酶和蛋白质的作用
(二)逆转录酶的特性: 逆转录酶的特性:
•1、RNA指导的 、 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以RNA为模板, 聚合酶活性; 为模板, 指导的 聚合酶活性 为模板 催化dNTP聚合成 聚合成DNA的过程。 的过程。 催化 聚合成 的过程 •2、RNase H活性;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的 活性; 、 活性 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的cDNA与 与 模板RNA形成的杂交分子,将由 形成的杂交分子, 模板 形成的杂交分子 将由RNase H从RNA5′端 从 端 水解掉RNA分子。 分子。 水解掉 分子 •3、DNA指导的 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以反转录合成的第 聚合酶活性; 、 指导的 聚合酶活性 一条DNA单链为模板,以dNTP为底物,再合成第二 单链为模板, 为底物, 一条 单链为模板 为底物 分子。 条DNA分子。 分子 • 逆转录酶的发现对于遗传工程技术起了很大的推 动作用,目前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酶。 动作用,目前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酶。用组织细 胞提取mRNA并以它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 并以它为模板, 胞提取 并以它为模板 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 合成出互补的cDNA library),从中筛选特异的目的基因。 ,从中筛选特异的目的基因。
(三)DNA聚合酶的活性 聚合酶的活性
•5′→3′的聚合酶活性
–5′→ 3′方向 方向
•核酸外切酶活性
–3′→ 5′外切酶活性:校对功能,这是保证其聚合作用 外切酶活性: 外切酶活性 校对功能,
的正确性不可缺少的,因此对于 的正确性不可缺少的,因此对于DNA复制中极高的保真性 复制中极高的保真性 是至关重要的。 是至关重要的。
(1)RNA引物的生成 ) 引物的生成
(2)冈崎片段的合成 )
(3)切除引物,补缺口。 )切除引物,补缺口。 生成。 (4)连接酶连接。子代 )连接酶连接。子代DNA生成。 生成
半不连续复制和冈崎片段
后随链的合成
3′
领领编 5′
3 ′ 5 ′
′ 5
5′
随随编
3′ 3′ 5′
环状DNA的滚环式复制 的滚环式复制 环状
第十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of DNA) 的生物合成 ) 一、DNA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DNA双螺旋链的氢键断开,两条链各自为模板, 双螺旋链的氢键断开,两条链各自为模板, 双螺旋链的氢键断开 以游离的dXTP为原材料,根据碱基互补的规律,酶 为原材料, 以游离的 为原材料 根据碱基互补的规律, 促合成新的互补链,合成两条DNA双螺旋链。新合 促合成新的互补链,合成两条 双螺旋链 双螺旋链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 成的DNA双螺旋链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 双螺旋链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 , 条链则是新合成的。 条链则是新合成的。

(六)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DNA-pol) 真核生物 聚合酶 )
• 它比原核细胞 它比原核细胞DNA复制更为复杂。将哺乳动物的 复制更为复杂。 复制更为复杂 DNA复制与 复制与E.coli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相比, 复制与 相比 它具有以下特点: •1、RNA引物较小,约由 个核苷酸组成。 、 引物较小, 个核苷酸组成。 引物较小 约由10个核苷酸组成 2、冈崎片段也小,约由100~200个核苷酸组成。 、冈崎片段也小,约由 个核苷酸组成。 ~ 个核苷酸组成 原核细胞1000-2000个) (原核细胞 个 •3、复制速度较慢,每分钟约2600个碱基(细菌每分 、复制速度较慢,每分钟约 个碱基( 个碱基 钟为16000个碱基)。这可能和组蛋白的存在有关。组 个碱基)。这可能和组蛋白的存在有关。 钟为 个碱基)。这可能和组蛋白的存在有关 蛋白的作用与解链蛋白作用相反,它可以使DNA稳定 蛋白的作用与解链蛋白作用相反,它可以使 稳定 于双股状态。 于双股状态。 4、哺乳动物DNA复制有多个起点。这对 、哺乳动物 复制有多个起点。 复制有多个起点 这对DNA链较长 链较长 而复制速度较慢的DNA复制可更为有利。 复制可更为有利。 而复制速度较慢的 复制可更为有利
2、前导链的合成 、
方向连续合成, 聚合酶Ⅲ 按5′→ 3′方向连续合成,DNA聚合酶Ⅲ催化。 方向连续合成 聚合酶 催化。
3、后随链的合成 、
先按5′→ 3′方向合成若干短片段即冈奇 先按 方向合成若干短片段即冈奇 片段,再通过酶的作用连接成长链。 片段,再通过酶的作用连接成长链。冈奇片 段延长的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 段延长的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
5、哺乳动物DNA聚合酶有 ,β,γ及线粒体聚合 、哺乳动物 聚合酶有α, , 及线粒体聚合 聚合酶有 酶之分。 酶之分。 •α 与滞后链的合成有关 •β 核酸外切酶活性 与修复 有关 •γ 存在于线粒体 •δ 与先导链的合成有关 •ε 与校读、修复和填补缺 与校读、 口有关
三、逆转录作用 定义: (一)定义:
>600KD 10-20 + 30,000 + 高 复制
对dNTP亲和力 亲和力
功能
DNA聚合酶Ⅲ (DNA polⅢ) 聚合酶Ⅲ 聚合酶 Ⅲ
这是在DNA复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聚合酶,它 复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聚合酶, 这是在 复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聚合酶 是由一个多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分子量> 是由一个多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分子量> 600kDa。整个酶分子形成一个不对称的二聚体,催 。整个酶分子形成一个不对称的二聚体, 参入DNA链的速率是最快的,约为 链的速率是最快的, 化dNTP参入 参入 链的速率是最快的 约为9000核苷 核苷 每分钟/每个酶分子 酸/每分钟 每个酶分子。 每分钟 每个酶分子。 • 在大肠杆菌染色体 在大肠杆菌染色体DNA进行复制时,DNA聚合酶Ⅲ全 进行复制时, 聚合酶Ⅲ 进行复制时 聚合酶 酶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与引发体, 酶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与引发体,解链酶等构 成一个复制体(replisome)。由于复制体的存在,先导 成一个复制体 。由于复制体的存在, 链和随从链可以同时复制。DNA polⅢ是由多亚基组 链和随从链可以同时复制。 Ⅲ 成的不对称二聚体, 成的不对称二聚体,它可能同时负责先导链和随从链 的复制, 的复制,在φ×174的复制中观察到引发体总是伴随着 × 的复制中观察到引发体总是伴随着 DNA噜噗 噜噗(loop)的存在。 的存在。 噜噗 的存在 • 由于随从链的模板 由于随从链的模板DNA在DNA聚合酶Ⅲ全酶上绕转了 聚合酶Ⅲ 在 聚合酶 180°而形成一个噜噗,因此岗崎片段的合成方向能 °而形成一个噜噗, 够与先导链的合成方向以及复制体移动方向保持一致。 够与先导链的合成方向以及复制体移动方向保持一致。
–5′→ 3′外切酶活性: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可能起重要 外切酶活性: 损伤的修复中可能起重要 外切酶活性 损伤的修复
作用,对完成的 片段去除 端的RNA引物也是必须的。 引物也是必须的 作用,对完成的DNA片段去除 端的 片段去除5′端的 引物也是必须的。
DNA 聚 合 酶 活 性
(四)DNA复制的化学反应 (四)DNA复制的化学反应
为模板, 以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原则,按照 为模板 根据碱基配对原则, RNA的核苷酸顺序 其中 与A配对 ,用dCTP、 的核苷酸顺序(其中 配对), 的核苷酸顺序 其中U与 配对 、 dGTP、dATP和dTTP4种三磷酸脱氧核苷为底物, 种三磷酸脱氧核苷为底物, 、 和 种三磷酸脱氧核苷为底物 合成与病毒RNA碱基序列互补的 碱基序列互补的DNA。由于其作 合成与病毒 碱基序列互补的 。 用与一般遗传信息流转录作用相反, 用与一般遗传信息流转录作用相反,故称之为逆 转录(反转录)作用,其酶称为逆转录酶( 转录(反转录)作用,其酶称为逆转录酶(反转 录酶) 录酶) (reversetranscriptase)。 )。 这种以RNA为模板合成 为模板合成DNA的反应称为在 这种以 为模板合成 的反应称为在 RNA指导下的 指导下的DNA合成。 合成。 指导下的 合成
二、DNA复制的分子机制 复制的分子机制
(一)、DNA分子的半不连续复制 )、 分子的半不连续复制 •继DNA半保留复制学说之后,1968年R.Okazaki 继 半保留复制学说之后, 半保留复制学说之后 年 . 发现在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两条 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两条DNA子链,一条 子链, 发现在 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两条 子链 连续合成的子链称前( 导链( 连续合成的子链称前(先)导链(leading strand), ), 另一条不连续合成的子链称滞后链( 另一条不连续合成的子链称滞后链(lagging strand)。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 )。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 )。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5′→3′。滞后链 。 是一些不连续的片段称冈崎片段( 是一些不连续的片段称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s)。 )。 •原核细胞的冈崎片段约为 原核细胞的冈崎片段约为1000~2000个核苷酸所组 原核细胞的冈崎片段约为 ~ 个核苷酸所组 真核细胞的冈崎片段约含100~200个核苷酸。 个核苷酸。 成,真核细胞的冈崎片段约含 ~ 个核苷酸 这些片段由DNA连接酶(DNA ligase)连接成 连接酶( 这些片段由 连接酶 )连接成DNA 也就是所谓DNA半不连续学说。实际上半不连 半不连续学说。 链,也就是所谓 半不连续学说 续复制学说是半保留学说的补充。 续复制学说是半保留学说的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