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油管压力:油井在正常生产过程,油从井底倒井口的剩余压力叫油压。

2、套管压力:油套管环形空间的气柱的压力。

3、回压:油在油管里流动的摩擦力叫回压。

4、静压: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回升,待压力恢复稳定时测的油层中部压力叫静压。

5、流压: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测得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压.6、冲程:一般是指抽油而言抽油杆光杆在上,下列点相应位置的距离叫冲程.7、冲次:抽油机驴头每分钟上下活动的次数叫冲次.8、生产压差:静压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力之差叫生产压差. 又叫采油压差.9、地层压力:油井未投入开采前,在探井中所测得油压称为原始地层压力,地层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生产压差=静压-流压)10、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总压差.11、采油指数:当油井生产压差每增加一个大气压,一天内所增加的油量叫采油指数.12、含水率:含水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的百分比叫含水率.13、油气比:每采出一吨原油所伴随着采出的天然气气量叫气油比.14、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有规则的移动叫电流.15、电压:电流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处两处的电位之差叫电压.16、机械采油:各种机械将油采到地面上来的方法叫机械采油.17、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叫含油层.18、扫线:是指油井在关井之前,用套管气或压风机进行管路清扫以免油、水或其它物质在油管里集结,造成不应有的事故.19、气计量分离器:是一种油气计量装置.它是把油、分离后再进行计量,计量完成后又把油、气混合输送到转油站。

同时,还用它控制回压、沉砂、沉水。

20、采油树:采油树是自喷井的井口它主要悬挂下入井口的油管主密封油套管的环形空间,油井保证作业施工录取油、套、压、等资料,测试及清蜡等日常生产管理.21.储油气层:凡是能够储集油气并能使油气流出来的岩层叫储油气层22.油气藏:油气只能在储油气层中聚集起来,才能形成有价值矿藏,促使油气聚集起来的场所叫圈闭,在圈闭里聚集了油气的叫油气藏23.生产井:在已探明的油气田上,为了开采油气而钻的井叫生产井24.注水井:在油气田开发时,为了保证油气田的压力,增加油气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而向地层注水或注气的井,注水的称为注水井,注气的称为注气井,是生产井的一种。

100个名词解释

100个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1:音(Tone)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Tone-color)指音的感觉特性。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Resonance)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

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Fundamental tone)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

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

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

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Pitch name)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

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

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

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Compass)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

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1. 高渗性脱水:又叫原发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2. 低渗性缺水3.代谢性酸中毒4.灭菌: 要求无论何种与手术区接触的器械物品,都必须预先采用物理等方法消灭其上附着的细菌。

5.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

6.根治手术:是就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而言,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恶性肿瘤及其邻近组织,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7.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开引流术。

8.择期手术: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

9.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分层注射局麻药,使局部神经末梢受阻滞,称局部浸润麻醉。

10.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

1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漠下腔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又称腰麻。

12.麻醉平面:椎管内麻醉,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13.复合麻醉:指同时或先后应用几种麻醉药或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增强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的麻醉方法。

14.等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情况大致相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15. 低血容量休克16.呼吸性硷中毒: 细胞外液中原发于HCO3-减少者称呼吸硷中毒。

17.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18.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取决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19.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能力,正常值5-10cmH2O。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1. 高渗性脱水:又叫原发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2. 低渗性缺水3.代谢性酸中毒4. 灭菌: 要求无论何种与手术区接触的器械物品,都必须预先采用物理等方法消灭其上附着的细菌。

5.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

6.根治手术:是就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而言,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恶性肿瘤及其邻近组织,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7.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开引流术。

8.择期手术: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

9.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分层注射局麻药,使局部神经末梢受阻滞,称局部浸润麻醉。

10.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

1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漠下腔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又称腰麻。

12.麻醉平面:椎管内麻醉,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13.复合麻醉:指同时或先后应用几种麻醉药或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增强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的麻醉方法。

14.等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情况大致相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15. 低血容量休克16.呼吸性硷中毒: 细胞外液中原发于HCO3-减少者称呼吸硷中毒。

17.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18.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取决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19.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能力,正常值5-10cmH2O。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阵点:晶体中的质点抽象位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

2.空间点阵: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3.空间格子:用来描述空间点阵的三维几何格架。

4.简单晶胞:只有在平行六面体每个顶角上有一阵点的晶胞。

5.复杂晶胞:除在顶角外,在体心、面心或底心上有阵点。

6等同点:晶体结构中物质环境和几何环境完全相同的点。

7.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8.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9.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0.单相合金:有一种相组成的合金。

11.多相合金:由几种不同的相组成的合金。

12.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位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融入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13.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

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14.中间相的分类: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拓扑密堆相)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点阵中所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按固溶度分类: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按各组元原子分布的规律性分类: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15.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的固溶体。

16.极限电子浓度:最大溶解度时的电子浓度数值接近位1.4。

17.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18间隙相: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 x/r M<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的相。

19.间隙化合物:当r x/r M>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的相。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体的成分。

3.所指: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4.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5.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的关系。

6.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哦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7.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8.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9.结构主义语言学: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10.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1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12.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13.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14.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振动时间的长短15.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16.基音: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中,有一个振动频率最低,由这个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基音17.乐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乐音18.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19.鼻化音:如果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则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20.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里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代为21.音体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因素,就叫该音位的音位变体22.互补关系: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就构成了互补关系23.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24.音位的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25.音节:是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到最小的语音单位26.开音节:以元音收尾的音节27.闭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28.复合音:同一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29.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0.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1.复辅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32.撮口呼音节:以韵母{y}为韵头或韵腹的音节叫撮口呼音节33.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也叫“音联”3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35.韵律特征: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36.时位: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时位”37.调值:反映声调音高的变化形式和变化幅度的线段或数字38.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39.固定重音: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就叫固定重音40.语调: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41.语汇:语汇指一种语言中词语的总和,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42.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43.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44.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45.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46.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47.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有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48.变性成词:指语素转变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100个检验医学名词解释

100个检验医学名词解释

100个检验医学名词解释1.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

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 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 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100个不同的名词解释

100个不同的名词解释

100个不同的名词解释1. 高兴 (Happiness)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表现为对事物、人或事件感到满意和愉悦。

当我们经历积极的经历或收到好消息时,我们通常会感到高兴。

高兴可以通过笑容、笑声和积极的身体语言来表达。

2. 学习 (Learning)学习是获取和掌握新知识、技能和信息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阅读、听讲座、观察和实践等方式进行。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并促使我们不断成长和发展。

3. 友谊 (Friendship)友谊是建立在互信和情感联系基础上的友好关系。

友谊可以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或社交活动中形成。

通过分享喜悦、倾听和支持对方,友谊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满足感和支持。

4. 健康 (Health)健康指的是身体、心理和社交层面的良好状态。

良好的身体健康包括有规律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

心理健康涉及积极的心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

社交健康意味着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和友谊。

5. 愉快 (Joy)愉快是一种强烈的快乐和满足感。

它可以由美妙的音乐、美味的食物、令人惊叹的景色或与亲朋好友共度美好时光等带来。

愉快的体验可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

6. 自信 (Confidence)自信是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正面评价和信任。

自信使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挑战和困难,实现目标和梦想。

通过积极的思维、行为表现和自我肯定,我们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7. 创造力 (Creativity)创造力指的是产生新想法、概念和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创造力可以通过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尝试新的方法和观察世界的不同方面来提高。

创造力有助于解决问题、提升艺术、设计和科学领域的质量。

8. 知识 (Knowledge)知识是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而获得的信息和理解。

它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交流和探索世界等方式获取。

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技能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4. 灭菌: 要求无论何种与手术区接触的器械物品,都必须预先采用物理等方法消灭其上附着的细菌。

5.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

6.根治手术:是就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而言,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恶性肿瘤及其邻近组织,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7.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开引流术。

8.择期手术: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

9.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分层注射局麻药,使局部神经末梢受阻滞,称局部浸润麻醉。

10.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

1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漠下腔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又称腰麻。

12.麻醉平面:椎管内麻醉,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13.复合麻醉:指同时或先后应用几种麻醉药或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增强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的麻醉方法。

14.等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情况大致相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15. 低血容量休克16.呼吸性硷中毒: 细胞外液中原发于HCO3-减少者称呼吸硷中毒。

17.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18.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取决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19.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能力,正常值5-10cmH2O。

20.平衡盐溶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和碳酸氢钠等渗盐水与细胞外液成份近似,称为平衡盐溶液。

名词解释100

名词解释100

名词解释1、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证,因而采用相同治法2、阴阳互根:阴阳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以及阴阳双方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互用关系。

3、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4、热极生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5、阴胜则寒:指阴邪亢盛而表现出的寒性病变。

6、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7、阴中求阳:在治疗阳虚而补阳时,要适当的补阴,在补阴的当中求其补阳。

8、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阳气,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9、五行相生:五行之间存在有序的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10、五行相克:是指五行相克关系。

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11、相乘: 乘,是指以强凌弱。

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被其所胜的一行过度克制或克制太过。

12、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

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虚证,可用补其母的方法治疗。

如肝肾阴虚,用滋肾水以养肝木等。

13、实则泻其子:也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

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实证,可以用泻子的方法治疗。

如心肝火旺,采用泻心法治疗。

14、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15、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的方法。

根据“金能生水,水能润金”的道理,用此法治疗肺虚不能输布精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16、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17、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传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1. 投资:将现有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活动中,以期获得收益。

2. 股票:公司发行的所有权证明,代表该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持有股票的人可以分享该公司的利润,同时也可能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3. 债券:一种借贷证券,代表借款人向债券持有人承诺支付一定的利息和本金。

4. 期权: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特定时间内,以指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的权利。

5. 期货: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种特定的商品或金融产品。

6. 外汇:一种货币兑换,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

7. 利率:表示借款者向借款人支付的一定百分比的费用。

8. 货币:一种广泛被接受用作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蓄的物品。

9. 税收:政府从个人或公司收取的资金,用于支持政府运作。

10. 信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借款。

11. 资产:拥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是具有价值的财产、股票、债券、现金等。

12. 负债:个人或公司欠债的金额。

13. 偿还:还款或偿付债务。

14. 利润:企业或个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盈利。

15. 股息:股票持有人从公司分配的盈利中获得的派息。

16. 指数:代表某个市场、行业或投资组合的综合表现的数值。

17. 投资组合:由多个投资品种组成的投资方案。

18. 期限:金融合同结束的时间或期限。

19. 资本:投资者为资产而投入的资金。

20. 风险: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1. 实物商品:实际存在的商品。

22. 金融商品:代表实物商品或具有一定价值的硬货币的金融衍生品。

23. 交易:人们买卖商品或金融品种的行为。

24. 市场:提供商品和金融品种的场所或流程,供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

25. 收益率:投资所产生的利润与投资成本之比。

26. 财务报表:展示企业财务状况、收入和支出的文件。

27. 资产管理:帮助个人或公司管理其投资组合的过程。

28. 客户关系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

经济学名词解释100条

经济学名词解释100条

经济学名词解释100条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100个名词的解释

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100个名词的解释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1、禅让制:传说远古社会,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3、赋役: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4、分封制:对象:贵族(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特点: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5、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6、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7、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九卿:众卿、列卿之意8、郡国并行制:又称郡国制,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

9、禁军:帝王封建时代,帝王直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亲卫、近卫、御林军等不同称呼。

10、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

它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11、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郡以下设县或道。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

12、中书省:古代官署名。

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1: 音(Tone)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 通过空气传到耳膜, 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 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 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 音色(Tone-color)指音的感觉特性。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 包括基音和泛音, 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 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 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 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 共鸣(Resonance)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

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 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 并发出了声音, 产生了共鸣。

4: 基音(Fundamental tone)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 其余的为泛音。

基音决定音高。

5: 泛音(Harmonic overtone)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 以基音为标准, 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 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 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

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 音高(Pitch)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

频率多则音高, 频率少则音低。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 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 音名(Pitch name)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

这些名称没有统一, 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

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 唱名(Syllable names)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

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 小调的主音用6la。

9: 音域(Compass)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

100个名词解释

100个名词解释
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
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
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
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
酶激活。
20.Rh血型
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为Rh血型。
21.渗透压差
是体内水重吸收的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是一些溶质重吸收的动力。
指在琼脂内抗原和抗体各自向对方扩散,在适当比例处形成
沉淀线的试验方法。
95.凝集反应
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并出现肉眼可
见的凝集现象。
96.均相免疫技术
指在免疫反应中不需要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
97.荧光抗体技术
以荧光物标记抗体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
98.自身免疫病
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的抗体或免疫细胞,从而导
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
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常
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
89.变态反应
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刺激后发生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
特异性反应。
90.抗原抗体反应
指抗原与相应杭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91.免疫佐剂
促进抗体产生的抗原辅助剂。
92.单克隆抗体
通过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纯净抗体。
93.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生成沉淀物的反应。

一.名词解释(100个)

一.名词解释(100个)

一.名词解释(100个)1.基因工程: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或基因组提取出来,或人工合成基因,按照人们的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经体外加工重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受体)的细胞内,使之能在受体细胞遗传并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2.遗传工程:凡是人工改造生物遗传性的技术如物理化学诱变、细胞融合、花粉培育、常规育种、有性杂交等,还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统称遗传工程。

3.重组DNA技术:它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指用人工手段对DNA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的技术。

4.生物工程:改造生物并生产生物产品的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学中一切工程技术的总称,它包括遗传工程、基因工程外,酶学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农业工程等。

5.克隆:是指从一个祖先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的后代,或具有相同遗传性状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的生命群体。

或是指从同一祖先生产这类同一的DNA分子群或细胞群的过程。

6.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7.基因组:指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8.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 分子中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并由此特异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水解酶。

9.限制作用:是指一定类型的细菌可以通过限制性酶的作用,破坏入侵的外源DNA(如噬菌体DNA等),使得外源DNA对生物细胞的入侵受到限制.10. 修饰作用:生物细胞(如宿主)自身的DNA分子合成后,通过修饰酶的作用:在碱基中特定的位置上发生了甲基化而得到了修饰,可免遭自身限制性酶的破坏,这就是限制修饰系统中的含义。

11.粘性末端:是指DNA分子在限制酶的作用之下形成的具有互补碱基的单链延伸末端结构,它们能够通过互补碱基间的配对而重新环化起来。

12.同裂酶(isoschizomers):有一些来源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是同样的核苷酸靶序列,这类酶特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9.内素素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外部结构,当菌体死亡或裂解后才释出的
毒性物质。
70.甲型溶血
指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细菌菌落周围的草绿色溶血环。
71.乙型溶血
指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细菌菌落周围的无色透明溶血环。
72.异染颗粒
指白喉杆菌菌体的染色性不均匀而出现的染色较深的颗粒。
73.菌体抗原ຫໍສະໝຸດ 是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有抗原性、耐热与相应抗体呈颗粒状凝集。
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
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
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
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
酶激活。
20.Rh血型
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为Rh血型。
21.渗透压差
是体内水重吸收的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是一些溶质重吸收的动力。
74.鞭毛抗原
细菌的鞭毛蛋白,有抗原性、不耐热,与相应的抗体呈絮状凝集。
75.表面抗原
细菌体周围的多糖成份,不耐热,可阻断0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
76.ETEC
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氏菌。
77.EPEC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茵。
78.EIEC
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79.非发酵菌
指一大群不发酵糖类、专性需氧、无芽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指在琼脂内抗原和抗体各自向对方扩散,在适当比例处形成
沉淀线的试验方法。
95.凝集反应
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并出现肉眼可
见的凝集现象。
96.均相免疫技术
指在免疫反应中不需要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
97.荧光抗体技术
以荧光物标记抗体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
98.自身免疫病
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的抗体或免疫细胞,从而导
80.卫星现象
指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在金葡萄周围处的菌落增大现象。
81.抗原
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而生成抗体和致敏淋巴细
胞等免疫应答产物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82.补体结合试验
抗原与抗体结合时可激活补体,此为两组抗体抗原争夺补体的
试验。
83.非均相免疫技术
指在免疫反应中必需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
22.真性糖尿
因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
所致。
23.肾性糖尿
指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由于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所致。
24.血红蛋白尿
指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
能力而由尿中出现的现象。
25.乳糜尿
指尿中含有淋巴液,外观是牛奶状称为乳糜尿。
当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因细胞外液体进入细胞内,使红细胞过度
膨胀而发生破裂,这一现象谓溶血。
48.摩尔吸光数
在规定的波长处,1摩尔浓度的溶液通过光径1cm比色他时的吸光度。
49.比色法
以可见光作光源,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度以测定所含有色物质浓度
的方法。
50.体液
是指机体内的水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物质--电解质、小分
生成量。
42.精密度
对同一样品多次测定,每次测定结果和平均值的相接近程度。
43.医学决定水平
指在诊断及治疗工作时,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被测
成分的浓度。
44.电泳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现象。
45.准确度
是指测定结果和真值接近的程度。
46.电渗
在电场作用下,对于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现象。
47.溶血
60.等电点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特定的pH溶液中所带正电荷数恰好等
于负电荷数。此时蛋白在电场中不再移动,此溶液的pH称该蛋
白质的等电点。
61.鞭毛
细菌体上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62.荚膜
细菌细胞壁外围绕的粘性、胶胨样物质,厚度在0.2μm上者,称
为荚膜。
63.芽胞
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折光性很强的小体,有强
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称滤出液。
30.血液流变学
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力学分支,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血细胞流
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
31.PH
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用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32.稀释倍数
稀释前溶液浓度除以稀释后的溶液浓度所得的商。
33.双缩脲反应
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甲酪基(CONH2)的化合物与碱性铜溶液作用,形
38.糖原异生
非糖物质(如某些氨基酸及乳酸、丙酮酸和甘油)在肝脏和肾脏等器官
中某些特有酶的催化下转变成糖原或葡萄糖的过程。
39.摩尔浓度
是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表示的浓度。
40.蛋白质误差
样品溶液中含有蛋白质或多肽时,常使pH值的比色测定出现严重的误差。
41.酶的活性单位
指在一定的作用条件下,酶促反应中单位时间内作用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
89.变态反应
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刺激后发生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
特异性反应。
90.抗原抗体反应
指抗原与相应杭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91.免疫佐剂
促进抗体产生的抗原辅助剂。
92.单克隆抗体
通过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纯净抗体。
93.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生成沉淀物的反应。
94.双向扩散试验
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
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
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
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
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
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
子有机物和蛋白质等。
51.真脂
中性脂肪或称三酸甘油酯。
52.酶激活剂
能使无活性的酶原变成有活性的物质。
53.水解酶
凡促进作用物的加水分解作用的酶。
54.荧光分析法
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所发生的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
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55.标准溶液
亦称基准溶液,是浓度已经准确测知的溶液。
84.抗原特异性
指抗原具有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85.补体
是一组具有酶活性而不耐热的球蛋白,存于人和动物的正常新鲜
血清中。
86.免疫活性细胞
能接受抗原刺激而发生分化、增殖形成免疫效应物质并能进行特
性免疫反应的细胞。
87.体液免疫
B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88.细胞免疫
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56.米氏常数
简指反应速度v为最大速度V的一半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57.同工酶
在同一种属中其理化及生物性质不同而能催化相同反应的酶。
58.盐析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而使蛋白
质从水溶液中沉淀析出。
59.酶的热稳定试验
利用不同来源的酶对热的稳定性不同,比较血清加热前后酶活
性的变化来区别酶的器官来源。
致细胞损伤的疾病。
99.免疫缺陷病
由遗传和其它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幼稚或免疫反应障碍
或不全的疾病。
100.独特型
指同一个体不同B细胞系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性差异,即
可变区中高变区的抗原决定簇不同。
五味子
大的抵抗力。
64.L型细菌
无细胞壁或细胞壁有缺陷的细菌。
65.噬菌体
是侵袭细菌、真菌或螺旋体的病毒,在易感的宿主细胞内增殖并将其
裂解。
66.质粒
存于细菌染色体外的环形DNA。
67.条件致病菌
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平衡状态
破坏时可引起疾病者。
68.外毒素
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
100个名词解释
[作者:五味子|转贴自:k12 |点击数:608 |更新时间:2003-10-29 |文章录入:阿贵]
1.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
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
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
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
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
26.血型
是肾小管中蛋白聚集物形成的管状铸型。
27.溶组织内阿米巴
为公认致病的阿米巴,根据其生活史各期的变化而分滋养体和包囊
期,可引起肠阿米巴痢疾或其他阿米巴病。
28.渗出液
由局部组织发炎引起的炎性积液,渗出是炎症病灶内血管中的液体
成份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过程。
29.滤出液
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或体
成紫色复合物的反应。
34.中位数
计量资料的一群观察值按大小依次排列,其所在的数位于中间者即为
中位数。
35.变异系数
标准差除以均数而得的百分比,表示方法的相对精密度。
36.酶
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特异性和催化能力的蛋白质,亦称生物催
化剂。
37.正常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