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

合集下载

中国与西方艺术的交融当代中的作品欣赏

中国与西方艺术的交融当代中的作品欣赏

中国与西方艺术的交融当代中的作品欣赏中国与西方艺术的交融——当代中的作品欣赏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各具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二者之间的交融日益密切,艺术家们将两种文化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中国与西方艺术的交融之美。

第一部分:绘画艺术1.油画——中国风味的西方艺术在当代油画领域,一些中国艺术家探索着将传统中国艺术元素融入西方绘画语言中的新路径。

比如,中国画笔法与油画技法的结合,使得传统的水墨意境与油画的色彩表现能够得到完美的结合。

造型生动的众生像、富有节奏感的线条、中西合璧的色彩组合,使得这些作品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2.让雕塑重现生机雕塑作为一种立体艺术,也被用来表达中西文化的融合。

中国传统雕塑的独特技艺与西方雕塑的造型风格相结合,产生出了许多异彩纷呈的作品。

例如,中国传统器物与西方雕塑风格的结合,使得作品既具有东方的神秘与内敛,又透露出西方的雄浑与豪放。

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引发了观众对于中西文化融合的深思。

第二部分:装置艺术1.融合的空间——中国风格的装置艺术装置艺术是一种通过空间布置来表达艺术家创作思想的艺术形式。

中国与西方艺术的交融也在这个领域得以体现。

一些中国艺术家运用传统的元素和材料,创造出独具中国风味的装置艺术作品。

以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为灵感的装置艺术成为中国现代艺术中的热门话题,它们既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与当代西方艺术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2.当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科技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与西方艺术家们将科技与艺术巧妙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将当代科技元素融入作品中的装置艺术。

例如,利用投影技术与交互式装置,艺术家们能够创造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能够让观众在艺术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又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第三部分:摄影艺术摄影作为一种记录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者。

当代舞剧《竹梦》的中西文化融合

当代舞剧《竹梦》的中西文化融合

当代舞剧《竹梦》的中西文化融合1. 引言1.1 当代舞剧《竹梦》的中西文化融合当代舞剧《竹梦》是一部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的精彩作品。

通过舞蹈、音乐和舞美的结合,这部舞剧展现了中西文化之间的美丽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在当代社会,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纳愈加深入。

舞剧《竹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竹文化元素,还融入了西方现代舞蹈的创新理念和表现形式。

这种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竹梦》成为了一部具有跨越时空和地域的艺术作品,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和感受的舞蹈世界。

通过《竹梦》,观众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在舞台上的交融和碰撞,体验到不同文化间的互相启发与影响。

这部舞剧不仅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神秘与内涵,也展现了西方文化的现代和前卫。

在舞剧《竹梦》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舞蹈表演,还能感受到中西文化融合所带来的美妙与震撼。

舞剧《竹梦》无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新形式,为当代舞台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2. 正文2.1 中西文化融合的背景中西文化融合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各种文化交流和影响。

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逐渐开放向西方文化,西方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开始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融合。

中国的文化也逐渐走向世界,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舞剧《竹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舞蹈的精粹,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这种跨文化的艺术创作不仅体现了艺术家们对文化多元化的认识和追求,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中西文化融合的背景为舞剧《竹梦》的诞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创作素材。

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探索,舞剧《竹梦》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充满魅力和想象力的艺术画面。

2.2 舞剧《竹梦》的创作理念舞剧《竹梦》是一部充满创新和探索精神的作品,其创作理念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西文化思考题优选稿

中西文化思考题优选稿

中西文化思考题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中西文化比较(中外文化专题)思考题绪论思考题:1.简述文化的有代表性界定。

2.简述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联系。

3.简述广义文化的结构。

4.简述文化的特征5、简要说明两种跨文化比较方法及其代表人物和成果。

一、思考题:1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2 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3中国的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4 西方的地理环境有哪些特点对西方文化有什么影响二、思考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2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3.中国农耕经济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4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5西方文化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它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6试比较中西经济基础的异同。

三、思考题1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结构是什么?2中国宗法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特点?5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6.西方社会的政治结构基础是什么?西方的政治结构以怎样的政治体制为核心7.比较中西原初社会结构的同与异。

四、思考题1 试述中西方历史上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代表性观点。

2你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体现在哪些方面)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有何不同?4西方文化的科学主义精神都有哪些内容?5中西文化是如何看待个人的价值的?6西方文化是如何化解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与群体、利他的冲突的?7试述中西民族性格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差异。

8试述中西方不同的内向与开放的文化心态。

9试述西方文化精神的主要特点。

10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特点。

11你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12五四时代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探讨与今天的观点有何不同五、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六、思考题1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何种地位2天人之辩的价值观内涵是什么3.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己关系论?4.传统义利之辩有何现代意义?5儒道的人格学说有何不同的价值取向?七、思考题1.“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中西方哲学思维的认识论前提有什么不同)(中西哲学思维的宇宙观、认识论有什么不同?)2.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区别)3.实践理性与思辫理性具有怎样的文化影响(中西方哲学思维在目标追求上的原则差别)八、思考题1.你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同意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吗为什么2.中西语言的基本差异有哪些中西语言在句法和修辞方面存在哪些不同3.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中西语言在类型上有什么差异?阐述它们的表现(语义型与语法型)5试述中西语言在构成方式上的差异——意合语言与形合语言。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点思考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点思考中西医结合近50年的探索过程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并且一直面对着各种评议与质疑。

中西医结合人士还得尴尬地面对“结而不合”的现象。

笔者就中西医结合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l.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的理解“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是1956年毛泽东关于“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药学”的讲话之后,逐步在我国医学界出现的,首见于《人民日报》1959年1月25日《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社论,此后得到中国医学界普遍运用。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政治上作为“新生事物”的“中西医结合”,直到今天,它一直没有一个内涵确定、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

这期间,有的把懂得一些中医又懂得一些西医的人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临床上中、西药并用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教学上中、西医课程混合安排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用西医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验证、解释、改造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管理西医的方法照搬到中医管理上来称之为中西医结合;近年来,有的更把“中医西医化”、“中药西药化”称之为中西医结合。

有的说中西医结合是与中医、西医并存并重的一支独立的力量。

关于中西医结合概念虽然存在着多种理解,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狭义上的理解,也是其本义,即是毛泽东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如“所谓中西医结合,就是把中医和西医学统一起来,发展为一种新医学”。

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即“中西医工作者相互合作,中、西医学术互相配合,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实践过程,谓之中西医结合”。

狭义上的中西医结合主要在学术方面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内容与目的,即以创立一种统一的新的医药学为目标的结合。

广义的理解,即将中西医两种理论、两种方法相互配合或联合,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结合。

这两种提法是从不同的层次上来界定中西医结合的,两者都有合理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二者割裂开来。

形容中西文化交融的成语

形容中西文化交融的成语

形容中西文化交融的成语
形容中西文化交融的成语有:
1. 触类旁通:这个成语强调了通过类比和联想的方法,把不同领域或不同民族的文化联系起来的能力。

这正是汉语中反映和谐观和中庸思想的体现,中西文化在吸收彼此的优秀部分后,经过思考和探索,最终能够达到既体现自身特色,又保持和谐共融的状态。

2. 融会贯通:这一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中西文化交融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两种文化的内涵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具有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文化形态。

3. 珠联璧合:此成语用来描述中西文化在某些方面的完美契合,就像珍珠和玉石相互镶嵌,构成了美丽的图案。

这个比喻表明,中西文化在某些方面具有很高的共通性,在相互融合中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4. 双赢:这个成语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一个显著特征。

它意味着通过融合两种文化,达到双方共同发展和繁荣的目标。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人际交往的规范和人们的思想和谐观,也强调了集体意愿和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

围城钱钟书对中西文化碰撞的思考

围城钱钟书对中西文化碰撞的思考

围城钱钟书对中西文化碰撞的思考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而钱钟书的代表作《围城》则巧妙地聚焦于中西文化的碰撞,通过对人物思想、生活习惯以及情感交流的描绘,展现出中西文化冲突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作品中,主人公方鸿渐就是这个中西文化碰撞的缩影。

他既有传统中国儒家教育的熏陶,又在西方留学期间深入接触了西方文化。

这使得他思想上出现了明显的冲突与纠结。

一方面,方鸿渐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追求出类拔萃、功成名就;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冲击又使他渴望个人自由和个性的发挥。

钱钟书通过描写方鸿渐与周围人的互动,展示了中西文化碰撞对人物的影响。

方鸿渐矛盾的心理与行为,既体现了传统文化所灌输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又显现出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自由与激进的一面。

他时而犹豫,时而决绝,展示了跨文化矛盾与挣扎的复杂性。

除了个人的思想纷争,作品也展示了中西文化碰撞对于人们情感生活的影响。

方鸿渐与他的妻子沈从文之间的婚姻困境,正是中西文化碰撞带来的结果。

传统中国婚姻观念与西方个人情感自由的冲突,使得他们的婚姻陷入了困境。

他们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关心,但彼此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经历却造成了沟通的困难。

钱钟书在《围城》中精心布局,通过描写方鸿渐与其他角色的交流,展示出中西文化碰撞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不仅仅是方鸿渐和妻子之间,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关系同样受到这种文化冲突的困扰。

这种困境使人们在与对方交往时,常常感到孤独、无助,与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和需求产生冲突。

在《围城》中,钱钟书并未刻意倾向中西文化的优劣之争,而是通过对中西文化碰撞的描绘,启发人们对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他通过对方鸿渐等人的命运抉择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之间的挣扎。

他并无结论,只是呈现给读者一幅生动的文化冲突图景。

《围城》是文学史上一部珍贵的作品,它既是一部文化冲突之书,也是一部展示人性与情感的杰作。

钱钟书以完美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通过对中西文化碰撞的描绘,启发了读者对于文化差异的思考和理解。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共3篇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共3篇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共3篇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1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更是人类思想的精髓所在。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深入理解中西文化的精髓,也可以使我们在跨文化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

中西文化哲学有着明显的不同点,这一点可以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看出。

中国以孔孟之道、道家、墨家、儒家等哲学思想为代表,强调“天人合一”、“中和之道”、“仁义礼智信”等重要价值观。

而西方哲学由古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基督教神学、启蒙哲学等思想体系构成,强调人性、自由、民主、平等等。

两者不同的哲学思想基础,决定了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学注重阐发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从整体出发看待世界和自己,呼吁人们尽力营造和谐的社会。

西方哲学则注重人性本质的探讨,推崇个体自由、民主和人类理性。

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两种文化在问题解决上的思路是不同的。

其次,在价值观念上,中西方文化哲学的差异更为显著。

中华文化注重人际关系、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等,强调中庸之道、人际平衡、公平正义。

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体自由、人权意识,追求平等、公正、博爱并重。

两者的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使得两种文化在对待问题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上有所差异。

但是,尽管中西方文化哲学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两者也对彼此有很强的吸引力。

中西文化相互融通,从而产生了很多新的文化形态。

例如,西方现代哲学中的激进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现象学,与中国哲学中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道家、先秦诸子、佛家思想等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态,这种思想融合也为人类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融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间交流融合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可以更好地促进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林风眠“中西调和”

林风眠“中西调和”

林风眠“中西调和”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并探索中西文化的融合。

他以其特殊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创作理念,在绘画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林风眠的艺术风格独特,融汇中西元素,形成了他独特的“中西调和”的风格。

他将传统中国的笔墨技法与西方的透视构图、明暗处理相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他的作品汲取西方油画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方式,又加入中国水墨画的笔法和意境,使其作品充满了独特的东方韵味。

他的画作具有明快的笔触和浓重的色彩,同时又带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典雅和含蓄。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写实表达,更融入了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艺术享受。

林风眠的“中西调和”还体现在其作品内容中。

他的作品广泛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社会的题材,以融入中西元素的方式进行创作。

他描绘了许多中国传统的文人墨客形象,同时也创作了一些西方主题的作品,如描绘巴黎玛黛拉舞厅的《玛黛拉舞娘》等。

他将不同文化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通过表达自己对中西文化交融的理解和思考,展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林风眠的“中西调和”从艺术创作上表现出了其对中西文化融合的追求,同时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他的作品通过融合中西元素,打破了传统的东西方文化对立,探索了其间的相互融合和交流的可能性。

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文化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他的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为社会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交融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交融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交融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代表了人类的思想、信仰、价值观、艺术表现和行为方式。

在文化交流和互鉴的过程中,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因素得到了彼此借鉴和吸收,形成了多元化而又独特的文化特色。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西方文化也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流派,两者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融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一、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等国,就曾流传着“伏羲八卦”和“黄帝内经”等中国学问的传统。

在中西交往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汉字、八卦、太极、阴阳等方面,还包括了思想、文学、艺术、音乐、饮食等多个领域。

1、思想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的领域之一,就是在思想方面。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道、释三家思想体系,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演变,形成了深厚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囊括了对自然、社会、人类本性、人与人的关系、心灵精神等方面的广泛关注,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这种思想对于西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早在16世纪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当时,西方学者进入了中国,开始研究中国的哲学、文化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他们在中国学问和经典著作中,发现了很多跟西方文化相通的思想内容,如自然界的和谐、人之本性、如何治国等等。

国际上很多西方学者,如弗里德里希·尼采、阿尔贝•卡缪、赫尔曼·黑塞等都曾大力倡导一种叫做“汉学”的思潮,把中华文化看作是人类思想中的巨擘和榜样,在他们中产生的很多著名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作品中也都不乏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发展。

2、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东亚地区,其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马克思主义对中西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思想启示和政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对中西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思想启示和政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对中西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思想启示和政策建议马克思主义对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思想启示和政策建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了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问题。

此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之一,它关注阶级斗争、历史进步和人类解放,对于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影响。

一、坚持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中西文化交流必须坚持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指导和影响社会变革的力量。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传播和输出成为了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这就容易导致一些文化霸权,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优越的,强制化地输出自己的文化,忽视其它文化的存在和价值,在文化交流中对其他文化进行排斥和歧视。

因此,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要坚持多元文化、文化平等、文化交流的原则,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和普及。

二、对历史进程进行深刻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主张深刻地思考历史进程。

中西文化交流需要了解对方文化的进程和本质,找到相互理解和取长补短的方法和路径。

同时,传统文化对于塑造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仅有通过认真学习和传承才能惠及后代,保持作用和价值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在文化融合中,传统文化要得到适当的保护和传承,而对方的文化特色也要加以尊重和借鉴。

三、提高文化意识提高文化意识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至关重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心灵,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结晶,需要我们有深切的感知,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从而更好的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增强文化包容性,提倡文明互鉴,发展特色鲜明、多元丰富的文化,让文化成为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制定更好的文化政策制定更好的文化政策也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经济和文化是紧密相关的三个要素,在文化发展中,只有通过制定更好的文化政策,才能推进文化创新和创造,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蓬勃发展。

关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事例素材 -回复

关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事例素材 -回复

关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事例素材-回复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交融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宗教、艺术、哲学和风俗习惯等。

下面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一步一步回答这个问题,以期展示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和丰富性。

首先,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宗教。

在元朝时期,中国佛教传播到西方,成为了欧洲文化中的一种流行趋势。

佛教的影响可以在许多艺术品中找到,例如15世纪的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所绘制的《圣母子》,这幅画作中的圣母脸部特征与中国人相似,这可能是佛教传播到西方所导致的。

其次,艺术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大领域。

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中国的艺术品开始传播到西方。

可以说,中国的画、瓷器和书法对欧洲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17世纪的荷兰画家凡·代克所绘制的《花卉和瓶》,画中的花卉呈现出中国画的影响,这是中国艺术品对西方艺术的贡献之一。

此外,哲学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领域。

中国的儒家哲学和西方的柏拉图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例如,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在他的著作《思考录》中融合了儒家的理念,将其应用于人类的行为和道德准则,这展示了中西文化交融对哲学思想的重要影响。

最后,风俗习惯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也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例如,中国的春节庆祝活动在许多西方城市中也得到了认可和庆祝。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西方人民的生活,也促进了中西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尽管中西文化交融存在许多积极的方面,但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一些挑战和摩擦。

例如,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误解和扭曲,可能导致文化形象的失真和偏见的产生。

因此,中西文化交融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开放对话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互鉴。

总之,中西文化交融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涉及到宗教、艺术、哲学和风俗习惯等多个领域。

通过上述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同时也需要警惕其中的挑战和摩擦。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互鉴“文化并非单一之物,而是各种文化的交汇之结果。

”这是中西文化交融与互鉴的最好诠释。

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单纯的文物、语言、食品等物质方面的交流,还包括思想、哲学等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在两种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互为促进,逐渐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本文将从中西文化的艺术、哲学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来阐述这种文化交融。

一、中西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交融与互鉴中西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交流可追述到汉朝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丝路让东西方文化交流得以畅通无阻。

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充分证明了两种文化各具特色,有很多交汇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识,其中深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之间的交流。

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传统山水、花鸟画成为了中华民族独具的艺术特色,而其画法通常采用线条勾勒或色彩渲染来表现形态和意境。

随着国际文化的互动,15世纪初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第一次使用抽象和透视法,推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进程,形成了西方油画。

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

现代中国画家通过学习西方艺术理论和技能,将传统中国画法和现代西方艺术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油画、水彩画、素描、水粉画等多种新兴的绘画形式,从而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中国画艺术。

另一方面,中国的造型艺术也影响了西方艺术。

像欧洲巴洛克艺术家通过欣赏长城和皇城所带来的建筑、园林,从而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中国式建筑造型,使其作品充满了中国风情。

同时,欧洲古代的壁画和织物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文化交流被冠以“东方风尚”或“Chinoiseries”的名字,在欧洲大陆上影响极深。

二、中西文化在哲学方面的交融与互鉴中国哲学强调的是人文关怀、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的追求,而西方哲学则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这种差异使两种思想体系产生了惊人的互补性。

在思想交流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哲学交流对中西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思考

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思考

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思考(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

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

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

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即中西医结合整体医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1]。

中西医结合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过程,许多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都进入到这一广阔的领域中,有的以中医为主,兼通西医;有的以西医为主,兼通中医。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甚至面对“结而不合”的尴尬局面。

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和方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

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

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

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

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对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即精神层面的文化,或者说是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除了意识形态外还有各种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这里说的文化交流是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间的交流,同等水平的文化交流在这里不做讨论。

我们知道文化间的交流往往会附着在政治活动或是经济活动中,近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尤其如此。

当一种社会制度走到的其生命的尽头,一个新社会即将产生的时候,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就会凸现出来。

变革社会要从上层建筑着手,说得更清楚些就是从思想上层建筑着手,从世界范围来看,重大的历史政治变革之前都有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当新的意识形态取代旧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时,革命或是变革才可能成功。

但是当先进的文化传播进来时,因为各种自然科学不体现阶级利益,不会激化阶级矛盾,所以容易被统治阶级接受,对于一种新的先进的文化,首先会被接受的应是其各种自然科学,之后才会是社会科学,这也是一条文化传播的规律。

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只是在没有外来入侵的情况下还没有人意识到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落后世界了。

鸦片战争的惨败让中国的开明之士开始觉醒,终于兴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起明末清初时的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及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的历史,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度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有不少传教士还在政府中任职,但是天主教和西方的自然科学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多大反响,只是有几个开明士大夫热心罢了。

而鸦片战争时,中国战败,外国传教士很快就取得了在中国自由传教的权利,西方的自然科学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个是社会对先进文化的需要程度,另一个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的大小,这两个因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近代中国,后者的作用开始时是绝对决定性的,中国被迫向西方学习,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国逐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前一个因素与后一个因素共同发挥其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当留学生取代传教士成为传播西学的主体时,二者共同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凸现出来。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晚清笔记创作——以王韬的笔记创作与传播为中心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晚清笔记创作——以王韬的笔记创作与传播为中心

晚清笔记创作的发展与特点
背景: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笔记创作成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特点:笔记创作具有真实性、生动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发展:晚清笔记创作在题材、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影响:晚清笔记创作对后世文学、历史、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韬的笔记创 作概况
王韬的生平和思想背景
西学东渐对晚清文化的影响
西方科学、技 术、文化的传 入,促进了晚 清文化的多元
化发展
西方思想观念 的传入,对晚 清文化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如民主、自由、 平等等观念的
传播
西方文学、艺 术的传入,丰 富了晚清文化 的表现形式和
内涵
西方教育制度 的传入,对晚 清文化教育产 生了深远的影 响,如新式学 堂的建立,新 式教育的推广
王韬笔记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思想启蒙:王韬笔 记中的西方思想对 晚清社会产生了启 蒙作用,推动了社 会变革。
政治影响:王韬笔 记中的政治观点对 晚清政治产生了影 响,推动了政治改 革。
文化交流:王韬笔 记促进了中西文化 交流,推动了中国 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社会影响:王韬笔 记中的社会观点对 晚清社会产生了影 响,推动了社会进 步。
生平:王韬,字子潜,号紫诠,晚清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学家
思想背景:受西方文化影响,主张学习西方,主张变法维新 创作概况:王韬的笔记创作以《弢园文录》为代表,内容涉及政治、经 济、文化、历史等方面 影响:王韬的笔记创作对晚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韬笔记创作的主题和特点
主题:中西文化交流 特点:注重实证,强调实践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风格: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新的动力
王韬笔记的传 播与影响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1.历史根源西医传入我国较早可上溯到明朝万历年间。

到17世纪中叶,中医界有识之士便开始了接触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新鲜事物,于是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如汪昂、赵学敏、王学权、王清任、陈定泰等。

随着西医渐进而形成的冲击,试图汇通中西医的思想开始萌芽,历史的时刻表应在清初。

到晚清如果从药地和尚“中经西纬”手法和“物理小识”作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发端的话,伴随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中西医汇通便开始了她在中国医学史上极其艰难的旅程。

1.1中西医结合的萌芽阶段(前列阶段)开始注意中西医的不同,思考中西医的关系,进而试图中西医交流汇通,并作了一些中西医教育临床实践方面的尝试,逐渐形成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特有的医学流派——中西医汇通派。

这个时期具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①王宏翰①字惠源,清初人。

著有《医学原始》4卷(成书于1688年),倡导中西医汇通,他将西医早期引入的四元素学说与中国的太极阴阳学说相比较,并试图用西医的胚胎学说解释中医的命门学说等。

②朱沛文字少廉,清末人。

著有《华洋脏象约纂》4卷,创“肾精主脑髓说”。

他生活的年代,正值西风东渐盛极一时。

他勇于学习西医,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

他说:中西医学“各有是非,不能偏主”。

主张汇通以临床验证为标准,并说中西医学难以汇通者,则不必强合。

③唐宗海②(1862~1918)字容川。

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2卷。

他极力倡导中西汇通,曾说:“中西医虽然理论体系说理方法各异,但义理却有许多一致之处,故可汇通”。

他还将西医的解剖学内容与中医脏象学说进行了比较。

④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

著《医学衷中参西录》30卷。

张师采西医生理、病理之学,以己意而融会贯通,从理论到实践,从中药到西药都进行大胆尝试,堪称中医界实验学派。

在学术上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目的在于发展中医。

曾创建天津国医函授学校,并在奉天国医学校任教,倡导中西医结合教育新风,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多有建树。

⑤恽树珏(1877~1935)字铁樵。

中西融合——论吴冠中的绘画艺术

中西融合——论吴冠中的绘画艺术

中西融合——论吴冠中的绘画艺术吴冠中先生是二十世纪后半期至今美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位具有进程贡献和开拓精神的艺术家。

他中西融合的新绘画样式,敏锐而深刻的艺术思想和学术观点能为后者醒目。

吴冠中先生作为中西融合的领军人物,值得我们研究。

第一章 吴冠中艺术理念的形成第一节 西方绘画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大背景早期传入中国的油画艺术不能在中国广泛传播,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还处于比较牢固的时期。

西方油画艺术还不足以广泛影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绘画方式。

然而, 19世纪以后,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曾是先进的,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和生命力。

主张维新变法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痛心中国的落后,不得不从最为先进的西方寻求发展之路。

西方绘画就在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在中国传播开来。

第二节 吴冠中的艺术经历吴冠中先生70多年丰富而曲折的艺术人生中,一直为我国的艺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探索着新异的道路。

1919年,吴冠中先生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他在美丽的江南农村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

1936年,他受同学朱德群的影响,考上了国立艺专,从此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6年吴冠中先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教育部公费留学,然后在巴黎接受西方的艺术教育。

西方与东方截然不同的生活和艺术文化环境使他处于不断调整和融合的过程中。

在早期留学欧洲的学生中,能走出学院派风格和学院派流行习作的学生,并不多见。

但一代中西融合的大师——吴冠中做到了这一点,走出学院派风格的吴冠中,绘画才艺不但没被削弱,反而走出了一条中西融合的新绘画样式。

学院教育只是把吴冠中领进了艺术的大门。

他曾说:“当人们掌握了技巧,技巧就让位于思考。

”他用尽一生的力气“东寻西找”,不断创新,寻找新的绘画样式,力求中西融合的最高艺术造诣。

虽然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巴黎,深受西方艺术的熏陶,但他曾说“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国学思潮及其启示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国学思潮及其启示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国学思潮及其启示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代中国崛起了一批国学大师,他们寻求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思维的融合,提出了“中西合璧”的思想。

本文将梳理近代国学思潮的基本特点及其与中西文化的融合,从中探索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

一、近代国学思潮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等多重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晚清到中华民国初年,儒家文化开始凝结成为一种思想潮流——近代国学,这一潮流对于挽救中国文化的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代国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王国维、钱穆、梁启超、闻一多、杨宪益等。

他们为近代国学思潮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并强调中西合璧,让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代国学的基本思想可以用“学术治国”四个字来概括。

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研究经典,挖掘文化精髓,推动国家文化重建;二是通过学术研究,修身立德,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

近代国学强调的是“以文化铸魂、以治学兴邦”,这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观和教育观,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中西文化的融合近代国学思潮的崛起是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来的。

国学思潮对于中西文化融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国学思潮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自主性。

这一思想是在西方知识渗透中国的背景下提出的。

在国学思潮的支持下,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和特色。

其次,国学思潮强调中西文化的交融。

19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想的交融越来越深入。

近代国学大师将中西文化交流视为一种吸收新思想、开拓新视野的过程,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要实现有机结合,实现“中西合璧”,让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近代国学思潮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重要现象,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深入思考一下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首先,中西文化融合提醒我们必须强调文化的独立性。

中西文化的对比和交融

中西文化的对比和交融

中西文化的对比和交融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代表着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和习惯。

中西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和历史,然而,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交流,这两种文化之间产生了一些交融和融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探讨中西文化之间的一些对比和共同点,以及它们如何互相影响和改变。

中西文化的对比饮食:中国饮食追求口感的多样性,更偏向精致的食品。

而西方饮食则追求营养均衡和方便实用。

例如,中国人吃饭时喜欢围着一桌吃饭,各种菜肴放在一起共享,但是西方人比较喜欢个人独享,自己点自己的菜。

服饰:中国古代讲究色彩、材料和形式的搭配,西方则更重视时装的新颖和创意。

在中国,长袍、靴子和腰带是传统服装的典型代表;而在西方,西装、高跟鞋和领带则是典型的职业装。

礼俗:在中国,年长的人通常比较注重传统礼节,例如拜年和送礼。

西方人则注重礼貌和诚实,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过分讲究礼仪。

艺术:中国的艺术通常以细腻、含蓄和注重细节著称,相信阴暗的色调可以表达深沉的内涵。

而在西方,绘画、音乐和舞蹈通常都比较激烈,追求情绪的宣泄与表达。

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尊重老年人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在西方,独立和自由、奋斗和创造、个人追求和自我表达是被重视的。

中西文化的交融语言:中文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中文逐渐成为第二外语的重要选项之一。

中文学习有助于帮助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

美食:西方的快餐文化正逐渐侵入中国,但是在同时,中餐在西方越来越受欢迎,例如中国的火锅和麻辣烫,就成为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美食文化。

时尚:中西文化之间的流行已经逐渐产生了影响,如今年银河之旅:星际迷航,带有中国的特色和国际范儿的设计深受欢迎。

科技: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众多中西文化的交融极大的促进了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医疗科技和物流方面。

结论虽然中西文化不同,但是它们之间的交融会产生新的文化形式和新的价值观念。

如果我们把这两种文化体验简单融合,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它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和融入到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

中西文化碰撞——民族元素在钢琴作品创作或改编中的运用

中西文化碰撞——民族元素在钢琴作品创作或改编中的运用

中外互鉴 |中西文化碰撞——民族元素在钢琴作品创作或改编中的运用□杨兴雨谢星/文1601年,西方钢琴传入中国,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里,钢琴的发展经历坎坷,但是中国许多音乐家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这条路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这些音乐家们学习西方系统的音乐知识、演奏技术、作曲技法,然后将学到的知识反哺于中国音乐。

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钢琴文化在中国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

音乐家们在这条路上也做了很多的探索,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就。

本文在简单介绍西方钢琴艺术的基础上,从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出发,阐释中国钢琴作品融入民族元素创作的意义以及发展策略,也期待中国钢琴艺术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 西方钢琴艺术的发展钢琴艺术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分别是: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

每个时期的音乐家都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

纵观每个时期的作品,都能找到一个共性因素——民族性。

作曲家们都或多或少用过本民族的元素来创作钢琴作品,例如,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巴赫,德国人,他的《德国组曲》正是反映了18世纪的德国洋溢着的现实生活气息,表达了民族的美好的愿景。

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海顿,在创作中广泛地运用了本民族——奥地利的民间音乐,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奥地利民族音乐的曲调。

莫扎特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的许多创作中,将德奥民间音乐与意大利抒情风格相融合,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更是一位对民族音乐充满热爱的音乐家,被称为19世纪民族乐派的先驱。

他出生于波兰,从小就热爱波兰民歌,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他的《波兰舞曲》《玛祖卡》等作品都融入了民族风格。

还有同时期的李斯特。

作为匈牙利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在《匈牙利狂想曲》中,运用了大量的匈牙利民族民间曲调素材,让作品充满了浓浓的民族风格和民间情趣。

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威尔、德彪西的创作也是充分吸收了本民族的民族音乐素材,将其与现代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
穆旦的诗歌在穿过岁月的烟云之后,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关注和高度评价。

穆旦是一个将自身放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的诗人,是一个充满热忱爱国之心、追求真诚美善的文化思想者,更是一个对生命与人性作深度思考、对诗歌字句作高度求索的“世界文化投资者”。

穆旦总是充满着智慧与忧虑
看待世界,并用雅致与新颖不断刷新着中国现代诗的建设进程。

对艺术的延伸与思考,对生命体贴的重新温暖,让我们看到了穆旦诗歌留给我们的,是时间沉淀之后诗意的审美和现代心灵下诗歌创作的品位追求。

不管前期穆旦的诗如何摹仿,但他晚年的创作力求写作民族化,并在思维方式、构架句式和语言上都作了努力并有所变化,是应予肯定的。

穆旦提出了“发
现底惊异” 说。

你对生活有特别的发现,这发现使你大吃一惊,于是你把这种惊异之处写出来,其中或痛苦或喜悦,但写出之后,你心中如释重负,摆脱了生活给你的重压之感。

这样你就写成了一首有血有肉的诗,而不是一首或不关痛痒、或人云亦云、或单纯的风花雪月之诗。

所以,在搜索诗的内容时,必须追究自己的生活,看其中有什么特别尖锐的感觉,一吐为快。

事实也让我们可以看到,穆旦的诗歌创作实践,正是在“发现底惊异”中行进。

这里还宜特别注意两个关键词:追究,特别尖锐的感觉。

那么,穆旦在诗中的“追究”与“特别尖锐的感觉”又是什么呢,且看他对生命细节的一个表达:“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春草一样地呼吸/它带来你底颜色。

芳香。

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面对生活与七情六欲,穆旦视自然而生,顺自然而化,以野兽之自然本性暗喻,让它
运行在青春的气息之下,而暗夜在神奇的面纱下,是生命孕育的神秘,是疯狂又温暖的自然与人性的交融。

这里的“要”,是自然性的,而“疯狂”,也是自然性的。

人性的感受,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是温暖的。

同样,面对春夏秋冬,穆旦更有自己独到的“追究”,他对春的看法是“鼓噪”,对夏的看法是“喧闹”。

诗的张力,是在秋的美硕之景中,“严冬已经递上了战书”。

“特别尖锐的感觉”又绝非是诗人一般性质的居安思危,而是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氛围导致诗人油然而生的一份恐惧,一份不安,严格地说,是时代症候的病态。

在鼓噪的后面有骚动不安,在“喧闹”的后面有狂热与非思想。

那么,《冬》又是怎样于他的追究之中呢。

我们看到了《冬》里描写的“严酷的冬天”:这是“短短的太阳的短命的日子”,“人生已到了严酷的冬天”;“寒冷,寒冷,尽量束缚了手脚,/潺潺的小河用冰封住口舌,
/盛夏的蝉鸣和蛙声都沉寂,/大地一笔勾销它笑闹的蓬勃”,“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仿佛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袄”。

这当然决非纯粹的自然景色及其给予人类的状态的描写,这是对极“左”政治思潮下产生的可怕现象的诗性写照,是正直对于邪恶的冷感,生命的寒冷,过早地在金秋里杀出。

冻僵的是诗人对祖国对人类的一片热忱与爱心。

当然,诗人并非由此而颓废,面对肃杀的日子,冬天应该有它存在中的生命、乐趣和感情的热流:“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望感情的热流溢于心
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冬》之诗似一束原野上的野火,追究人性的健旺,以它产生的温暖,无畏地去面对冬天。

穆旦诗歌最具鲜明的三个特点是:1、重视人性及其对精神境界的不懈探索。

在抗日烽烟之中,他没有退缩,也未曾彷徨,而是积极地投入战斗。

在这共同的民族抗争中,他又非常诗意地选择作一个孤独的行者。

2、审视自身,审视生命。

审视自身,审视生命,是穆旦在彻底地剖析自我中开始的。

3、怀疑与领悟。

典型的例子在于名诗《苍蝇》。

“自居为平等的生命/你也来歌唱夏季;/是一种幻觉,理想,/把你吸引到这里,/飞进门,又爬进窗,/来承受猛烈的拍击。

”把传播病菌、令人生厌的苍蝇还原为一个自然的生命体,由此关心它的自由及其在自由过程中将会遭受的厄运,这是怀疑。

“从起点到终点/让它充满了烦忧,/只因你把
世事/看得过于永久”(《理想和感情》),在这里作为诗人的穆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受害意识,开始了渐渐深入的认识历史悲剧本质的痛苦过程。

这是领悟。

所以《智慧之歌》唱出了诗人最后的智慧。

穆旦诗歌的哲理,也在智慧中漾溢。

他用隐喻表达希望与不断喷涌出来的思想与现实冲撞。

在中国新诗永远充满着诱惑、创新与流变的现代化进程中,穆旦以引进西诗及学习西诗技巧去转换中国身份的创作实践,给中国现代诗的创新与发展,给中国现代诗歌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在中国新诗浩荡地进发在文学大地上时,穆旦其实是一只走在荒原上的狼,他只对着黑夜、冬日和寂寥发出他诗意的光芒。

那份爱国热忱,那份对诗的挚爱,那份追求真善美的执著,只能悄悄地回收在体内打坐,让个人的诗创作,慢慢地隐露着功力。

今天,
当我们回顾新时期――新世纪这段时期的中国新诗创
作的多流派涌现及其空前繁荣的各类民刊、网络诗歌的盛行,就更会怀念穆旦当时冒着重压乃至生命危险为诗歌而创作的情景。

当今天我们看到在宽松的大气候下,诗歌创作中出现的“下半身写作”、“垃圾诗派”、“裸体朗诵诗歌”、“称斤卖诗”及“梨花体”现象,就会更加敬重穆旦为中国新诗认真向世界学习与不懈努力地引进,并在让中国新诗自身中国化的转换与创新发展中,默默地作着的实践探索与献身精神。

在数个可怕的时期里,穆旦始终以他创作中的深度意识和对社会状况的忧虑及其批判精神,为我们暗暗竖立着一个真正诗人的文学主体姿态,在听命于内心世界的吟唱中,穆旦的诗歌始终像一只风浪中的船,在艰难又倾着全力地划向审美的彼岸。

他让诗领着阅读者穿透现实的种种可疑与苦难,以一种精神上的抗
衡,沉淀中国现代派新诗的审美视角。

正是穆旦诗歌的先锋性与精英品质,才使日后的穆旦诗歌具有着经典的意义,才能让我们在今天追忆他的同时,又一次得到审美的指导与审美的启示,并于此中享受着审美的愉悦。

对穆旦诗歌的认识,也是一个历史的认识过程。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非常明晰地看到,穆旦诗歌留给我们最大的教益,是他以爱诗的真心,支撑起灵魂的内在超越。

他把诗歌当作整个人生的最大化来写,成为了中国一切学习创作新诗和在新诗创作中行进的诗人们成长的摇篮和提高的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