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合集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一、概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接受,更是学习者通过自身经验、反思与互动,不断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教学过程设计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旨在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环境。

该模式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点的紧密结合,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该模式还提倡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反思学习,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的具体内涵、特点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文章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段落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它站在认识论的高度,揭示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并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这种建构是基于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属性。

这一理论特别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

建构主义模型

建构主义模型

建构主义模型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理论和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认知。

建构主义不仅仅适用于教育领域,它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和领域。

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建构主义基本原理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是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和意义建立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理解和解释现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和意义。

以下是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1. 意义建构:学习者通过与现有知识进行对话和交互来构建新的知识。

他们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创造出个人化的意义。

2. 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建构主义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来建立新的知识。

这种社会互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或同辈互助等形式进行。

3. 建构的由内到外: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内在思维和意义建构。

学习者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将外部的信息和经验内化为内在的理解和意义。

4. 客观观察: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探索来构建知识。

学习者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或观察活动来触发他们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二、建构主义模型的应用建构主义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其他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参与和合作,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实践来建构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和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学习环境:建构主义模型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室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评估方法:建构主义认为传统的考试评估方法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因此,建构主义模型提倡对学生的评估应该包括项目作品、小组讨论和展示等形式,以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4. 个性化学习:建构主义模型强调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在线学习:建构主义也适用于在线学习环境。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解读科学文本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解读科学文本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解读科学文本作者:王亚利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06期纵观当今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发现我们一线教师不知如何取舍教材,其结果使教学呈现点滴化,知识内容缺乏有机关联,给观课人一种散乱的感觉.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对文本的研究和加工能力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在县中高级教师的《空气的存在》展示课听课后,整合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解读科学文本,收获颇丰.1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2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解读文本2009年12月10日,我县开展了中高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课题为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1节《空气的存在》.课后发现,许多教师把该课的目标解读成:空气真实存在吗?空气是否有质量、有大气压力、能发生对流?……因此,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实验演示的启发讲授,总希望把课设计成“完美式”的,设计的问题或教学路线犹如一个个单一固定的陷阱,只要学生跳入教师希望的陷阱中就感到是成功了.也有一些教师总是通过自己的思路,设法让学生用实验或活动来证明空气的存在,而没有让学生自主完成.例如,在“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证明方法中,有些教师采用了直接告知或指导的方法,有些虽然关注了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方法,但都在学生回答了“称量法”之后,直接通过启发引导而转换到采用平衡比较的方法,却忽视了学生对该问题的反思性思考(用新信息去检验自己的旧经验).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是教师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无疑是不利的.有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再来思考本节文本就会发现,初一学生已明确“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们对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尚有难度.因此,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表达能力的训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这样,通过过程目标的建构,就更易使学生达成相关的知识目标.以上例“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证明方法为例,当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后回答了“称量法”之后,教师只要对学生回答的方案用弹簧秤进行操作演示,他们便会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用弹簧秤称量难以实现的原因,并努力设法改进实验(如改用天平),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即可让学生体会到天平也难以称量.这样,学生在不断修改旧经验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空气密度大小的印象,更获得了良好的思维过程和探究的方法.这其中蕴含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科学道理.3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设计《空气的存在》教学流程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本人对《空气的存在》一课的教学流程形成了如下思路:资源生成(空气真实存在的例子)→引导推理(空气有质量、压力)→探究与体验(在过程中获得方法)→现象解释(尝试对原理的表达)→知识应用(综合能力的提高).解释如下:3.1资源生成教师给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合上书本,4人一组,举出可以说明空气存在的事例,并说明理由.要求每组推选一位记录能力强的同学负责记录,一位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汇报.此时教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在适当时机组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要求其他同学倾听前面同学的汇报,然后进行补充(要求例子不重复).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对未汇报的小组记录进行投影,以鼓励他们的讨论积极性.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实例及理由进行适时评价,并将合适的例子有意识地记录在黑板的相应位置上,以便组织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可能的例子(理由略):用打气筒打气、有氧气、有水(气)、能放风筝、有风、有云、有气压、能听到声音……在讲述理由的过程中,教师的追问或质疑非常重要.例如,“打气”一例,可追问“为什么能说明?”,学生答出“有具体的物质”时,再追问“知道打气的原理吗?”,然后介绍打气筒进气、气体进入车胎内等气压差,为后面的实验打基础.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经验,生成探究性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情况.3.2引导推理教师根据以上例子,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空气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质量、存在压力等.同时板书(理由:空气以物质形式存在).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用事实来说明问题的科学意识,提高推理能力,初步构建能说明空气存在的方法体系.3.3探究体验组织半班学生分别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质量的简单实验方案.组织另半班学生分别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压力的简单实验方案(本实验设计难度大,需要教师以一些日常实例进行启发:如皮管吸排水、人进入太空要穿太空服等).探究方法汇报:方法参照第一环节.这里,教学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将学生的设计进行演示,且进行适时追问.例如,在证明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设计中,学生易疏忽空气密度小等特点而会用称量法、天平等仪器,此时教师不应启发引导,而需如前述的按学生设计进行操作,让他们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得到启发,师生如此不断地进行自然交流,直至他们获得最佳方案.教师实验演示:根据学生设计的最佳方案进行演示(称量、大气压把易拉罐压扁等).设计意图:让学生靠直觉、已有的经验、能够采取的各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并通过教师对其问题解决方式的展示,使他们获得新的信息,并检验和修改旧经验,从而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养成了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3.4现象解释:“会哭泣的塑料瓶”将一个大塑料瓶用热水冲洗后迅速倒掉并盖紧盖子,引导学生猜测将会发生的情况,并提示学生通过观察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完成后引导学生做恢复,并让其关注恢复的条件.现象解释:尝试让学生解释现象(教师只作适当的启发和补充,但必须注意解释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什么原因使瓶内压力减少而导致外界压力大于内部压力、压扁方向与压力差关系、塑料弹性条件等).设计意图:通过对发生于身边的日常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体会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其作用,完整科学地表达现象发生的原因.3.5知识应用图解热气球,引导学生分析热气球上升的原理;图解房间结构,引导学生将取暖器、制冷空调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并解释如此安装的原因.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对相关知识的深层理解.4文本研究的价值意义“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也是教学之意义所在,文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合理和正确的文本研究为何有利于有效教学?我们可从上案例中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意义.4.1有利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由于目标定位是文本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正确的文本处理更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无用功.如前述教学流程“资源生成——举出可以说明空气存在的事例,并说明理由”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除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达成“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这一目标外,更有利于促进“表达能力的训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本节教学的重点的落实.又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质量和证明空气存在压力的两个简单实验方案,教师将学生的设计进行演示,且进行适时追问.让他们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得到启发,师生如此不断地进行自然交流,直至他们获得最佳方案.如此设计无疑更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索发现的过程,主动建构,真正落实过程、方法、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4.2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对比许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与笔者的以上教学流程,不难发现后者在教学时间安排或时间分配上的优势.例如,根据以上例子,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空气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质量、存在压力等.再逐步讨论、交流、演示这样安排不但有利于宽松课堂教学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合作和大胆探究,弥补当今学生的感性认识之不足,有利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4.3有利于采用多元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等,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遵照这一理念,需要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教学方式(讲授、列举、对话、材料分析等),并合理选择教学媒体,以发挥教学的最大功能.4.4有利于清晰教学主线与环节分析上述教学流程可见,多文本的整合研究,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化认识,更加合理地处理教材内容,使教学环节与教学主线更加明晰,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认识教材,且能有效地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4.5有利于教学评价和教学改进具有明确目标的教学设计,每一环节教师知道所要达成的目标,在教学生成的过程中极易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和及时的教学改进.例如,在前述教学流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尝试让学生解释现象来评价此前的教学效果(学生探究活动和教师的概念讲授),以便及时进行教学修正.当然,文本研究的意义价值远不止此,研究的方法也非三言两语能表达完整.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关注文本研究,有效课堂就一定不会是一句空话.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生成、有利于学生有目标的观察和思考.在这种目标性学习的基础上,互动合作、探究发现等不再是空话,教学氛围更显轻松热烈. 本节教学设计给我的总体体会是:把握学情、有效生成、合理引导、突出主体、强化探究、活学活用.。

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指对于人类社会的现象和行为,建构主义
认为人们对于它们所持都是虚构的,不是客观存在。

建构主义的核心
概念是知识建构、个体经验和社交建构。

知识建构是建构主义的重要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
构的成果,是人类在不断地交往和互动中,通过语言、符号、文化等
交流手段的互动而建构出来的。

知识并非来自客观的存在,而是人们
通过符号和语言对现实的建构和理解。

个体经验是建构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个体经验是指人们通过
自身的经验、情感和感知来对现实进行建构和解释。

由于每个人的经
验和情感不同,导致对同一个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也会存在差异。

社交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建构是指我们
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交互和互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认识。

在社交建构中,人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共同的实践来了解并相
互交流认识,进而对世界和知识进行理解和建构。

建构主义的观点对人的教育和学习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创造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参与、
探究和发现。

同时,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成果,需要通过
交流、互动和建构来进行学习。

在教育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
传授知识的主人,而是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与交流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总之,建构主义不仅对于人的认知和知识建构理论有所启示,同时也对于教育和学习的模式提出了重要的指导建议。

建构主义的关键思想,即知识建构、个体经验和社交建构,也促进了现代社会的交流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建构主义课程研究

建构主义课程研究

建构主义课程研究一、概述建构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和课程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核心思想在于,知识并非外部世界的简单映射,而是学习者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基于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主动建构的产物。

建构主义课程研究,正是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对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领域。

建构主义课程研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认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课程设计注重创设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同时,建构主义课程研究也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提倡个性化教学和合作学习,以促进每个学习者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建构主义课程实施中,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

他们需要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习者在探究和合作中建构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习者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课程评价也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过程性。

它不仅仅关注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建构主义课程评价通常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档案袋评价等,以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建构主义课程研究致力于构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知识建构过程和个体差异的课程模式。

它通过创设真实、复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同时,它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帮助学习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建构主义课程研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和实践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无法充分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崭露头角,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地对新知识进行解读和建构。

教学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而应是知识的创新和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不再是一种单向的灌输过程,而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和合作过程。

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教学环境创设、教学策略设计等方面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将揭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

它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几个重要的观点: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强调学习者作为主动的、能动的参与者。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每一个个体的先拥概念引导他们的理解;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人类建构起来的。

建构主义的学习本质:学习是基于个体原有知识而主动建构或者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不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学习依赖于个体的意义建构,同时,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镶嵌在一个特定的、个体融于其中的社会场景中(情境中)。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这样一种环境,学生有机会在其中应用、质疑和改变自己原有的知识及其结构。

如果没有针对儿童的先拥知识和错误概念而设计学习环境,学习就很难通过聆听老师讲解或阅读课本进行深入学习,因为儿童只能依赖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新观念。

建构主义学习的情境观:情境理论强调认知与学习的交互性,个体、认知、意义是在互动中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建构的。

学习是知识建构和意义制定的过程
学习具有高度的情境性
学习具有社会性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

情境性、实践性、复杂性是学习科学主张的共同特性。

教学应该努力创设这样的学习环境。

这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教学的重要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话语。

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趋附于某种流行,但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G.Hein,1991)。

[1] Jonassen(2000)认为,过去的十年见证了人类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

当代学习的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是建立在跟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不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上。

人类已经进入学习理论的新世纪。

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理论基础分享着如此多的假设和共同基础,也从来没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不同理论在理念和方法上是如此地一致。

[2]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教学设计的革命已经兴起。

一、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建构主义的渊源主要有哲学和心理学两大渊源,在流派上表现出六大类型。

1.哲学渊源。

主要包括18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G.Vico的“新科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LKant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和20世纪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学家J.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

[3]Vico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当今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V.Glasersfeld称Vico是“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

Kant创建了以主体能动性为中心的批判哲学,其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出了主体性问题,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

Kant被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

Dewey认为,经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心思想是主体有目的地选择对象的基础上的主观“创造”,特别强调经验的能动性和发展性,认为经验是由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是对现有事物的一种改造,学习是基于行动的、在不确定性情境中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全面的综述。

我们将首先概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关注教学改革如何借鉴和应用建构主义理论,以改善教育实践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将分析建构主义理论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启示,并探讨如何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

我们还将综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例,以及其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产生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理解和描述。

它认为,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空白的容器,等待被填满,而是具有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个体。

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理解和感知,主动地构建和解读新的知识。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固定的实体,而是主观的、情境化的、不断变化的。

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背景和理解,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而建构的。

这种建构过程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与个体的认知结构、经验、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

建构主义理论还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和互动,共享知识、经验和观点,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种社会性互动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建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而非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他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他们的认知结构、经验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

16--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16--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在吸取了众多学习理论,尤其是皮亚杰、维果茨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建构主义对“什么是学习活动的本质”从整体上及一定的认识论角度作出了科学的分析。

一、建构主义的认知论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第一,认识并非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镜面式反应),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的知识都是建构出来的;第二,在建构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主体的认知结构亦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现代的建构主义有多种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极端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认知建构主义。

极端建构主义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突出强调认识活动的建构性质,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主体的建构,我们不可能具有对外部世界的直接认识,认识活动就是一个“意义赋予”( sense making )的过程,即是主体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出对外部世界的意义;其次,是对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的绝对肯定,认为各个主体必然地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基础(或不同的认知结构),因此,即使就同一个对象的认识而言,相应的认识活动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必然地具在个体的特殊性。

在极端建构主义者看来,个人的建构有其充分的自主性,即是一种高度自主的活动,也就是说“一百个人就是一百个主体,并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建构”。

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极端建构主义也常常被称作“个人建构主义”(personal constructivism)。

社会建构主义的核心在于对认识活动的社会性质的明确肯定,认为社会环境、社会共同体对于主体的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个体的认识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的,所谓的“意义赋予”包含有“文化继承”的含义,即经由个体的建构活动所产生的“个体意义”事实上包含了对于相应的“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继承。

认知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学作了狭义的说明。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一、概述在当代教育理论的演变过程中,建构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主动构建起来的。

这一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认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社会互动的过程。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都经历了从传统的教师中心向学习者中心的转变。

教学模式上,建构主义提倡采用更为开放和互动的教学模式,如问题解决学习、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这些模式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通过与同伴和教师的交流合作,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上,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从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其深层次的学习。

教学设计上,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设计应关注学习者的整体发展,注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教学设计应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都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知识建构,这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和学习理论,它强调知识并非绝对、固定不变的存在,而是通过个人与环境互动而建构起来的理解。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这一理念源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学习是个体基于自身已有经验、信念以及对新信息解释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观构建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有效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传递信息,更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知识的动态建构性:知识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映射,而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和解释的结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源⾃教育学,作为学习理论是为改进教学⽽提出的理论,主要的⽬的在于了解发展过程中的各式活动如何引发孩童的⾃主学习,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当如何适当的扮演⽀持者的⾓⾊。

建构主义源⾃关于⼉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 摘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理念是:以学⽣为中⼼,强调学⽣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达到⾃主建构知识的⽬标。

传统地理教学⽅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教师利⽤各种媒体与⽅法向学⽣传授知识,学⽣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倡导的地理教学⽅式强调的是以学⽣为中⼼,教师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是学⽣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必须充分利⽤创设情境、分⼩组合作学习等学习环境要素,发挥学⽣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使学⽣在已有经验和存量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地建构地理知识的⽬标。

本⽂旨在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运⽤途径。

关键词:建构主义地理教学应⽤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理念是:以学⽣为中⼼,强调学⽣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达到⾃主建构知识的⽬标。

因此先对建构主义的主演观点做⼀个阐述。

1.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决定,我们是以⾃⼰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主动构建并⽣成意义的过程”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只是⼀种解释或者假设,会随着⼈类认识的加深⽽不断变迁;学习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学习者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构建⾃⼰知识的过程.为“理解⽽学习”是建构性学习的核⼼⽬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的教育理论,它强调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和个人经验来建构知识和理解。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们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互动来共同构建知识和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英国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和俄罗斯心理学家瓦戈茨基(Vygotsky)等人的研究。

皮亚杰强调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而瓦戈茨基则强调社会互动对个体认知的影响。

这两位学者的研究观点共同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需要学习者积极探索和参与其中。

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将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重构和理解。

这一过程需要学习者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社会互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来建构知识和理解。

他们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分享观点、互相提供反馈,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他们需要创造有利于学习者合作和互动的环境,引导学习者共同构建知识和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学习者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需要主动参与和探索。

他们需要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和选取学习策略,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

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将面临挑战和困难,但也将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广受认可和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过于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和指导。

他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更为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引导学习者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施和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某些学习者来说,主动参与和互动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

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

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个人构建知识,以此推动其认知与学习的发展。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核心原则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雅杰提出,他认为学生是通过主动参与、实践和互动,通过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来学习的。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生被视为主动的知识创造者,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和个性化意义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原则1. 学习者主动参与: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通过思考、实践和互动来主动构建知识。

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参与意识。

2. 知识共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共同构建的。

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共同建构知识和解决问题。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集体智慧的体现。

3. 情境贴近: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活动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情境,让学习具有意义和相关性。

教育者应该通过设计具体情境和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 引导式探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问题解决的导师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构建知识。

2. 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共同建构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情境化教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必须贴近实际生活和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任务、实践活动等,让学习具有意义和相关性。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境设置学习环境和任务。

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以及建构主义知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我们将首先概述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及其发展历程,然后分析建构主义知识论如何改变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取方式的看法。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包括它如何影响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

我们将总结建构主义知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它对我们未来教学实践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建构主义知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知识论是当代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观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建构性。

知识并非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互动中主动建构的产物。

学习者通过自身的认知结构,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整合,从而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和创新。

建构主义注重知识的情境性。

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联,不同的情境会导致知识的意义发生变化。

因此,建构主义强调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境,将知识与情境相结合,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理解和应用知识。

再次,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社会性。

知识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也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

因此,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习者的社会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分享和思维碰撞。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知识的建构是基于个人经验和理解的,因此每个人的知识体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并非坏事,反而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教学设计应该尊重这种不确定性,鼓励学习者在探索中寻求答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和建构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和技能。

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刺激和反应的简单联结,而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和思维方式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加工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

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学习者的背景和经验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和建构同一知识。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学实践中应采取以下策略: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习者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集体智慧来促进个人知识的建构。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习者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重视学习者的反馈和反思,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理解新知识。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它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1、知识观。

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各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唯一正确的答案。

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2、学习观。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也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知识经验和信念起重要的作用。

3、师生观。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具体表现为在教师和学生角色及其作用的巨大改变上。

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支持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填灌的对象。

4、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可以概括为:(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3)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的构建(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P144。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10月第1版。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

教育心理学1、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之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主旨是: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

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两个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的空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域,也就是说,儿童只有超越这个“最近发展区域”才算是完成了向新的水平发展的过程。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内容就应该安排在这个“最近发展区域”内,通过教学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3、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这一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文将首先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发展历程,然后探讨如何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具体来说,我们将讨论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如何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以及如何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等问题。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以推动教学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它认为学习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通过与环境、他人的互动,主动建构、重组和内化知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理解,对新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整合,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习发生在真实的、具有意义的情境中,而非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传递中。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形成更加真实、有用的学习成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重视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

它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和分享,不断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贡献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这些观点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意义的情境,促进学习者的社会互动,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建构、理解和应用知识。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话语。

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趋附于某种流行,但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G.Hein,1991)。

[1] Jonassen(2000)认为,过去的十年见证了人类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

当代学习的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是建立在跟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不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上。

人类已经进入学习理论的新世纪。

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理论基础分享着如此多的假设和共同基础,也从来没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不同理论在理念和方法上是如此地一致。

[2]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教学设计的革命已经兴起。

一、建构主义的十念(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建构主义的渊源主要有哲学和心理学两大渊源,在流派上表现出六大类型。

1.哲学渊源。

主要包括18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G.Vico的“新科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LKant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和20世纪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学家J.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

[3]Vico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当今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V.Glasersfeld称Vico是“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

Kant创建了以主体能动性为中心的批判哲学,其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出了主体性问题,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

Kant被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

Dewey认为,经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心思想是主体有目的地选择对象的基础上的主观“创造”,特别强调经验的能动性和发展性,认为经验是由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是对现有事物的一种改造,学习是基于行动的、在不确定性情境中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显然,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已经蕴涵着丰富的建构主义思想。

2.心理学渊源。

主要包括J.Piaget的结构与建构观、L.Vygotsky的心理发展理论和J.Bruner 的认知学习理论。

Piaget从主客观相互作用,即从活动一动作的角度研究了认识的发生问题,突出强调了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认为知识是一种结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

Vygotsky主,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必须以文化历史的观点,在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作用的相互联系之中来进行。

人的心理发展有两条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一是人的心理机能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二是人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至部,化为人的部心理过程的结构。

Bruner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习者依靠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

其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注知识的结构、学习者的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动作、图像和符号)、探索与发现未知知识、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

Bruner的认知学习理论革命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雏形。

3.流派。

建构主义是一种流派纷呈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

目前主要有6种类型: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社会文化认知、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控制系统论。

(二)建构主义的十念建构主义认识论和学习理论是容非常庞杂的教育/学习哲学,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的观点十分丰富,[5]其整体思想可以总括为十念。

1.知识的获得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

建构知识是人类的天性,人们总是用建构的方式(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和理解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

人们是从经验的各种现象(如各种事件、活动和过程等)中学习的,从中,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经验和作出推论,并对解释和推论的过程进行反思。

Bruner (1990)称这一过程为意义制定( meaning making)。

因此,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从A传递到B。

从本质上说,教学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教师帮助学习者依据自身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

2.知识的建构来源于活动,知识存在于活动之中。

由于人们总是依照所经验的情境去解释意义和获得信息,因而不能把对事物/现象的理解与经验活动割裂开来。

活动是人与情境产生互动作用的中介。

人们所建构的意义来源于经验与情境的互动活动。

3.学习活动的情境是知识的生长点和检索线索。

学习必须有具体的情境,包括学习时的情绪体验,如激奋、担忧、恐惧、快乐等等。

实践研究证明,从情境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有效用的。

情境是知识的寄居地、附着带、储存地和回忆/检索的有效提示。

4.意义存在于个人的心智模式中。

个人的意义制定过程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个人的体验是个性化的、独特的。

固然,人与人之间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存在差异,但并不妨碍彼此之间共享不同的看法。

通过社会性的交流、协商,可以共同探究事物/现象的意义,达到共识共享。

这也说明,知识并非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它不能简单地被“传递”,也不能机械地被“复制”,它只能被建构。

5.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是多元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的经验更是如此。

这意味着知识的建构是个人化的,无法由他人替代。

反过来,知识的建构影响我们的经验看法/观点和共享的方式,也影响我们对任何事物或主题的看法。

比如,政治、观的迥然不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等等,无不说明了对现实世界的不同看法/观点。

多元意味着差异,有差异,才有交流和碰撞的条件,也才有创新和发展的可能。

6.问题性、模糊性、不一致性/非和谐性是引发意义制定的触点,学习者是否拥有问题意识是产生意义建构的关键。

知识建构的动力来源于“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意义的建构活动是由问题所激发的。

面对问题,学习者可能产生好奇、惊讶、困惑、不安、烦恼、失落等等情绪体验,存在认知不和谐及失衡感。

因此,要有效地建构意义,学习者必须对问题有深刻的切入感并且拥有自己的观点。

学习者的主见直接决定他能学到什么(即知识的建构),因为主见是学习者自己而不是别人进行认知同化和顺应的结果。

7.知识的建构需要对所学容进行阐释、表达或展现,这是建构知识的必要方式,也是检测知识建构水平的有效方式。

活动是建构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对真正有益的知识建构来说,学习者必须认真思考他们在学习什么,并阐释其中的意义。

阐释的过程/结果通常是言语的,但也可从系列视听学习媒体中建构经验或理解。

阐释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计算机工具可以有效地支持学习的反思过程。

8.意义可以与他人共享,因而意义的建构可以通过交流来进行。

交流是人类的天性。

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或确证自我观点,获得某种认同。

社会建构主义坚信,意义的建构是学习者/参与者之间通过对话与交流的协商过程,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对话/交流的过程。

这种对话/交流在知识建构群体或学习共同体中最为有效,从中,参与者共同分享经验,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相互促进学习。

对话/交流共同体是意义制定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一种强势学习资源。

9.意义制定存在于文化交流、工具运用和学习共同体活动中。

交流共同体中的学习者必然受到共同体的观点、价值观的影响。

在共同体中,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从分布式学习理论来看,一个共同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分布式记忆”的群体,其记忆能量远非个人所能比。

在共同体中,个体的认知特点不同,共同体的认知特性和运作方式也不同,合作小组的社会组织也不一样,这些差异为个体之间的碰撞、交流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如同活动的形式会影响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一样,共同体中的交流可能会改变学习者的知识、信念和学习伙伴的关系,因为在共同体完成某种复杂的任务时,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

此外,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其学习的效果也会受到社区文化的影响。

10.并非所有的意义建构都是一样的。

一般说来,任何建构都是个性化的建构。

在任何知识建构共同体中,只有为共同体所共识的观点才能被接受或得到赞同。

如果个体的建构与共同体的标准不一致,很容易被共同体判为无效——除非个体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对形成共同体正确的共识来说,诸多个体共同建构某种意义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意义建构的经验基础或来源极拓展了。

此外,尤其要注意的是,评价个体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应该有多重的标准,应当避免个体新颖奇特的观点被共同体和单一评价标准所遮蔽或扼杀,而应最大限度地激励个体建构的积极性,赞赏和发掘个体知识建构的价值。

二、建构主义的知识、学习和教学隐喻(一)知识、学习与教学的关系知识、学习与教学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1.对知识的不同看法,是学习理论流派的主要分野。

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知识观。

2.学习理论假设倾向直接决定教学式。

任何教学设计都显现地或隐含地蕴涵着一定的学习理论假设。

3.从不同角度入手,可以对知识进行不同的分类,形成一定的知识类型,并转换为学习与教学的预期结果或目的。

4.不同的知识类型,其相关的学习、形成或获得过程是不一样的。

长期以来,学习心理学研究力图揭示不同知识类型形成与获得的在心理过程。

学习理论是知识的形成与获得的基础。

学习理论研究实际上就是探究学习发生的部条件。

5.教学就是根据一定的知识观和学习理论,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为学习者的学习、形成和获得相应的知识创设恰当的外部条件,亦即为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创设适当的外部条件。

(二)建构主义的知识隐喻1.知识的建构性:世界具有无限的复杂性,主体具有巨大的认识能动性。

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

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结果,建构需要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才能实现;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

2.知识的社会性:强调知识的社会本质,认为知识既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个体的),更存在于团体/共同体中(社会的)。

知识是通过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介、转化等方而的力形式而构建的一个完整的、发展的实体。

[6]3.知识的情境性:知识是个人和社会/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是互动的产物,也是心理部的表征,强调认知与学习的“交互”特性和“实践”的重要性,注重研究和理解学习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本质。

4.知识的复杂性:知识总是和认知者在特定情境中的求知过程密切相关,包括对真理的质疑、对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的建构与理解以及相应的情境脉络(context),知识难以直接访取或传递给他人。

知识是复杂的,一是因为世界是复杂且普遍联系的;二是每个认知者的建构及其结果是独特的。

复杂知识的主要特征是结构的开放性、不良性,知识的建构性、协商性、情境性和应用的不规则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