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终审稿)

合集下载

预防秋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预防秋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预防秋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秋冬季流行病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篇1尊敬的家长:您好!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初秋时,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放大干燥,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同时由于人流集中,接触密切,一旦人群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

__小学温馨提醒您:秋冬季加强传染病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病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39℃以上)、畏寒、头疼、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学生如患病当立即就医,与班级内同学进行隔离,防止相互传染。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普通感冒的潜伏期大约为1天,起病不急,以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

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有低热、头痛。

如果后期没有并发细菌感染,病程一般为5~7天,即可痊愈。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热、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

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学生如患病当立即就医,与班级内同学进行隔离,防止相互传染,需要停课不少于14天。

水痘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

年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天后才出诊。

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

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

皮疹发展迅速,开始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瘙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

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4篇

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4篇

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们:秋冬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期。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我们特此致信,与您分享关于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并希望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知识小科普(一)呼吸道传染病1.新冠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发病后,临床表现主要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部分患者可能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

2.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主要的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到2周。

3.百日咳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声嘶、发绀(发绀[fā gàn]又称紫绀,是指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可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呕吐等。

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潜伏期约7-14天。

接种百日咳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百日咳。

4.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

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

5.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高热(部分病例高热可达39-40°C),伴畏寒、寒战、乏力、全身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为主,常有咽痛、咳嗽。

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容易造成传播流行。

6.肺结核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咳嗽、咳痰超过2周,出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

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淋巴肿大、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五篇2024年学校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五篇2024年学校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秋风送爽,书页轻扬。

夏秋更替之际,天气变化不定,是许多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为了确保孩子健康、顺利地度过新学期,远离传染病的侵扰,现将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家长们积极关注,配合幼儿园共同做好秋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一)常见类型1.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病人有排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可呈脓血状,常伴有发热,儿童患者可能会休克。

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

多数发病后1至3天即可康复。

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3.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埃可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导致,从感染到出现症状为2至10天,平均3至5天。

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至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少数重症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4.疱疹性咽峡炎。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主要侵犯1至7岁小儿。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至6日,重者可至2周。

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二)肠道传染病防治措施1.卫生用水:日常饮料以白开水和淡茶水为宜,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刷牙、漱口。

2.规范洗手:饭前便后及加工制作食物前要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彻底清洁双手,防止病菌经手口传播。

3.注意饮食:剩菜剩饭要及时放冰箱保存,再次食用前要加热。

五篇2024年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五篇2024年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加之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免疫力较差,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因此,为了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现将几种常见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一、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一)流行性感冒1.主要症状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2.传播途径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3.预防措施①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②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③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④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⑤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⑥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二)水痘1.主要症状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瘆”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

斑疹、丘瘆、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

水痘的瘆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现,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

得过水痘,一般都不会再得。

2.传播途径水痘患者是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瘆液中,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关于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五篇

关于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五篇

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近期天气逐渐转凉,入秋后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时节,而学校又属于人群密集场所,人员接触密切,容易造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一旦暴发,危害性极大。

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事项告知如下:一、家校合作1.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对于晨午检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及以上,或有呕吐、咽痛、腹泻、出疹、眼睛红等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认。

2.做好孩子健康监测。

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咽痛、腮腺肿痛、眼睛红等现象,不要带病到校,并及时带孩子就诊。

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

3.及时告知学校。

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不得隐瞒不报或谎报。

4.做好居家隔离康复工作。

患病学生居家隔离,康复后持有效的病愈返校证明方可复课。

患儿居家期间不能与健康儿童接触以免传染他人,同时注意休息及合理饮食,根据医嘱用药或对症处理。

染,如二孩家庭要做好健康儿童和患儿之间的隔离措施。

二、日常做好科学防护工作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合理饮食。

多饮白开水,拒绝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3.规律作息。

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2—4小时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4.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024年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4年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您们好!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种类多、传染强、传播快,学生是脆弱易感染群体,感染风险高。

为积极做好学生传染病防控工作,更好地守护孩子们的健康,特倡议如下:
1.时时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学校是学生密集、密闭的重点场所,容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在日常生活中,各位家长发现孩子身体状况异常时,应及时请假就医,不带病上课,身体好转也不要着急返校上课,应多加休息、巩固好身体,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居家学习,不建议学生患病期间赶、补作业。

2.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希望家长教导孩子具有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做到勤洗手、多换衣、少聚集、用公筷,适度锻炼、合理膳食、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不断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3.发挥疫苗接种的预防作用。

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身体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提倡符合接种条件的孩子接种流感、新冠、水痘、麻腮风、肺炎等疫苗,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免疫屏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防范重点场所的传播风险。

尽量少让孩子前往集贸市场、商超、影院和网吧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

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加聚集性活动以及出现鼻咽不适、咳嗽和发
热等症状时,应教会其正确佩戴口罩。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守护他们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连起心,为每一位孩子成长成才营造一个健康、干净、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共同筑起孩子们身体健康的“防护墙”。

2023秋冬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6篇)

2023秋冬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6篇)

2023秋冬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6篇〕篇一:2023秋冬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秋冬季是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同时,学校人群密集,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

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阔师生身体安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考前须知告知如下:一、秋冬季需要关注的传染病1.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病症。

经呼吸道飞沫和亲密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高浓度的气溶胶也存在传播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症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

病毒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被感染。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泡及结痂。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主要经呼吸道和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亲密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病症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通常急性起病,发热,出现疱疹,多在一周内自愈,预后良好。

5.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爆发的主要病因。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受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触受污染的物品被感染,还可通过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病人呕吐物等产生的)被感染。

最常见病症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

6.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疾病,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是唯一传染,5岁以下的儿童人数最多。

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通用5篇)

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通用5篇)

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通用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书信要怎么写才能发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1尊敬的家长朋友:进入秋冬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手足口病、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甲肝、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等传染病。

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方式多为快和突然。

其临床特点为:畏寒,少有寒战;发烧,体温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无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厌食、恶心、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

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以胃肠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4—16日。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

起病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直径3—5mm,呈红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

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

水痘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3、流行性腮腺炎: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4、风疹: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4—21日,平均18日。

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后出现先面部后颈部、再躯干四肢淡红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5、流行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范文(通用17篇)

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范文(通用17篇)

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范文(通用17篇)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范文篇1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各类传染病都开始活跃,孩子们的抵抗力远不如大人,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类病毒的侵害,被传染的概率也逐渐上升,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在此为家长们准备了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请家长们查收。

秋冬季腹泻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还可能会引起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

还可能会影响到呼吸道,出现咳嗽、喉咙肿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1、讲究饮食卫生,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

2、由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孩子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

3、多让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较多的食物,比如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强孩子抵抗力的食物,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

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传播途径: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预防措施: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主要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预防措施: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2024年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4篇

2024年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4篇

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加上秋季气候干燥,孩子抵抗力弱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

同时,学校又是人群密集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传播。

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请家长查收以下关于秋季疾病预防的安全知识,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防范,一起守护孩子健康!一、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好发于秋季。

潜伏期3~10天。

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预防措施:1.经常开窗通风。

2.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3.注意劳逸结合。

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4.进行饮食调养。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5.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

它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 可达39℃-40℃ ),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接触患者1~7天发病。

预防建议:1.流感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隔离至体温正常后48小时才能复课。

2.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4.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9-12月)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三、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暴发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3月,高峰期为11-12月和次年3月。

2022年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

2022年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

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2022年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封优秀的书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年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冬传染病防控致家长一封信1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是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期。

学生(幼儿)免疫力相对低,极易感染,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极易引起暴发。

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将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提供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防范,一起守护孩子健康。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一、结核病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主要表现: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咯血。

非典型症状为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周~4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大咳血且不易停止等。

预防: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由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人得了流行性感冒后,症状会突然发生且在数小时内恶化,发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

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

儿童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

预防: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勤换牙刷,避免反复感染。

注意脚部保暖、提倡冷水洗脸。

五篇幼儿园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五篇幼儿园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秋冬季节气温多变,细菌容易滋生。

为防止各类传染病对师生造成影响,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特提醒各位家长严加防范,提前做好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一、秋冬季各类易发传染病(一)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初期主要表现为: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重症患儿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二)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

传播途径:①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感染;②接触被患者污染过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物品和环境而感染;③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感染;④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过的水和食物感染。

(四)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是由人感染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告家长书范文2023(精选7篇)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告家长书范文2023(精选7篇)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告家长书范文2023〔精选7篇〕篇一: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告家长书范文2023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是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期。

学生(幼儿)免疫力相对低,极易感染,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极易引起爆发。

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和流行,保护广阔师生身体安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将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提供应大家,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防范,一起守护孩子安康。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一、结核病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安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主要表现:常见病症为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咯血。

非典型病症为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周~4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大咳血且不易停顿等。

预防: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颖;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安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由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

主要病症:人得了流行性感冒后,病症会突然发生且在数小时内恶化,发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

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惫,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

儿童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病症,甚至发生惊厥。

预防:勤洗手,防止接触感染;勤换牙刷,防止反复感染。

注意脚部保暖、提倡冷水洗脸。

注意饮食清淡、保持精神愉快。

保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

三、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

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病症,数小时后出现腮腺肿痛,腮部肿大2~3天到达顶峰。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书信吧,书信是一种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应用文体。

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1尊敬的家长:您好!秋冬季是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同时,学校人群密集,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

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一、秋冬需要关注的传染病1、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高浓度的气溶胶也存在传播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

病毒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被感染。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全身性丘疹、水泡及结痂。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和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通常急性起病,发热,出现疱疹,多在一周内自愈,预后良好。

5、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受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触受污染的物品被感染,还可通过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病人呕吐物等产生的)被感染。

学校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

学校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

学校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篇一:学校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为有效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新冠肺炎等),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确保学生正常学习不受影响,维持学校教学秩序,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1、提高疫情防控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意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如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务必及时规范就诊,并配学校落实病假追踪和病愈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

2、教育督促孩子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防疫习惯,切实做到不聚集、少流动、戴口罩、勤洗手,随时做好个人防护。

3、尽量减少家庭成员外出活动,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暂时停止让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机构集中培训等密闭空间聚集性活动,有效降低疫情和秋冬季传染病交叉传播风险。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及接触传播,传染性较强。

流感病毒潜伏期1-3天,得了流感一般会有发热、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头痛、鼻咽部疼痛等症状。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勤洗手,接种流感疫苗。

水痘:水痘潜伏期为10-24天,一般为14-16天,发病前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现象,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出现皮疹,也有的并不出现上述症状而直接出皮疹。

皮疹先出现在头皮、脸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

皮疹首先表现为红色斑疹,伴瘙痒,然后迅速发展为丘疹,表面形成水疱,直径1-4mm,容易破溃,约1天开始结痂,约1周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

因为皮疹是在发病后一批批陆续出现的,所以在患儿皮肤上可见到丘疹、疱疹、痂皮同时存在。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

典型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肿胀疼痛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

传染源主要是腮腺炎病人,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

五篇幼儿园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五篇幼儿园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4年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秋冬季节气温多变,细菌容易滋生。

为防止各类传染病对师生造成影响,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特提醒各位家长严加防范,提前做好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一、秋冬季各类易发传染病(一)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初期主要表现为: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重症患儿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二)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

传播途径:①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感染;②接触被患者污染过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物品和环境而感染;③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感染;④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过的水和食物感染。

(四)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是由人感染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预防冬季流感致家长一封信

预防冬季流感致家长一封信

预防冬季流感致家长一封信预防冬季流感致家长一封信(精选8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书信吧,书信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你知道书信要怎么写才正确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防冬季流感致家长一封信(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冬季流感致家长一封信1尊敬的家长朋友:你们好!冬季气温多变,细菌容易滋生,当前已进入流感、水痘、腮腺炎、结核病和诺如病毒等各种传染病高发期。

为防止冬季各类传染病对师生造成影响,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温馨提示:每天上学时要检查孩子健康状况1、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遮掩口鼻的卫生习惯,。

2、喝温水,杜绝喝饮料、冷水。

3、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睡眠时间10小时。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6、尽量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7、家里要开窗通风。

8、家里物品家长和孩子分开使用。

如已经发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到附近卫生所治疗,在家休息,吃饭实行分餐制,并电话联系班主任说明情况。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每一位家长务必重视,但也不要恐慌、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XXXXXXX年XX月XX日预防冬季流感致家长一封信2尊敬的家长:你们好!根据近期气象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一周我市将迎来今年秋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寒潮、雨雪天气,局地将出现小到中雪,并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为确保孩子们安全过冬,请家长们配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防寒因雪天,气温随之下降,路面会变得很滑,请家长朋友们和同学们及时增添衣物,家长给孩子提前准备好棉衣、棉帽、棉鞋、手套等,注意保暖防寒。

接送孩子时,请家长朋友们路上小心慢行,注意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
的一封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冬季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
冬季气候干燥是各类呼吸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

近期,我区发现肺结核病卫生事件,导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预防控制肺结核病的重点人群,学校又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地方,是肺结核病容易传播的重点场所。

为了保护您的孩子和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敬请各位家长了解以下关键信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病,并与家长共同做好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工作,希望家长做到如下配合:
一、什么是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或者痰中带血。

此外胸痛、低烧、盗汗、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也是肺结核病的常见症状。

二、肺结核病如何传染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即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自身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即可发病。

三、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1、少去密封性公共场所,如网吧、游乐场等。

房屋要经常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勤晾晒被褥,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菌通过飞沫传染他人。

4、教育您的孩子要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作息要有规律,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5、注意饮食营养,健康饮食,少吃街边食品,不要盲目减肥。

日常饮食中多吃奶制品、肉类、鱼类、蛋类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6、学生出现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时主动在家休息并积极治疗,及时向班主任请假,讲明症状、所患疾病,发病时间及其治疗经过。

7、掌握一定的传染病常识,在高发期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学生身体健康,要注意锻炼、加强营养,做好防护,不参加聚会等。

8、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最后希望通过群策群力共同为防护学生生命健康安全而努力,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家长签字:
西安庄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