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步步高全书学案第七章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材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物理》。

复习内容为第五章“动量守恒定律”,具体包括:5.1动量守恒定律,5.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动量守恒的日常生活实例,如碰撞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回顾:复习动量的定义、表达式,回顾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3. 教材内容梳理: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突出重点,便于学生复习。

7.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业题目:1. 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以速度v1与质量为M的大车以速度v2相碰撞,求碰撞后两车的速度。

答案: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六、教学内容拓展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应用,如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

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七、课后作业布置1. 复习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更多例子。

新步步高高考物理(全国用)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45分钟章末验收卷

新步步高高考物理(全国用)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45分钟章末验收卷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如图甲所示,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2 kg的物块静置于x轴上的 某位置(图中未画出),t=0时刻,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轴开始运动,如 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A.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1 m/s2 B.t=4 s时物块位于x=4 m处
A.两物体在t1时刻加速度相同
B.两物体在t2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
√C.两物体在t3时刻相距最远,在t4时刻相遇
D.0~t4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如图所示,直线和抛物线(开口向上)分别为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图 象,则 答案 解析
时间(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速度(m/s) 0 2.0 4.0 5.0 5.0 5.0 5.0 5.0 4.0 3.0 2.0 1.0 0
则前5 s内电梯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答案 解析
A.19.25 m
√B.18.75 m
C.18.50 m
D.17.50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取4~6 m/s2之间的某一
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答案 解析
5 A.3 s
25 B. 3 s
√C.2.5 s
D.12.5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电梯从低楼层到达高楼层经过启动、匀速运行和制动三个过程,启动 和制动可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电梯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 况如下表: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2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2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Βιβλιοθήκη 进入导航第一章 第2讲
第11页
系列丛书
A.50 m C.10 m
B.20 m D.1 m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2讲
第12页
系列丛书
解析:由题意知,车速 v≤10 m/s,系统立即启动“全力自 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5 m/s2,最后末速度减为 0,由推导 公式 v2=2ax 可得:x≤2va2=21×025 m=10 m,所以系统设置的安 全距离约 10 m,故 C 正确,A、B、D 错误.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2讲
第10页
系列丛书
1.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 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 50 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 况.当车速 v≤10 m/s 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 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 自动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 5 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 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C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2讲
第9页
系列丛书
(4)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 0 到 v 运动 距离是由 v 到 2 v 运动距离的 2 倍.( × )
(5)对任意直线运动,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其平均 速度.( × )
(6)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任意两个连续 相等的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 )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2讲
第7页
系列丛书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动量守恒。

2. 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

3. 光学: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波动。

4. 热学: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动理论。

5.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原子光谱、量子力学初步、核物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学、光学、量子力学初步。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原子物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问题探讨等方式引入新课。

2. 知识回顾: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基础知识。

3.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答疑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

2. 重点、难点提示。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4. 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2)电磁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3)光学:选择题、填空题。

(4)热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5)原子物理:选择题、填空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相关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知识面。

(2)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组织物理竞赛、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划分;4. 教学过程中的新课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 第1讲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 第1讲

考点一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3.位移(1)定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思维深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只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2)平动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而转动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3)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一般遵循描述运动方便的原则.(√)(4)当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返回原抛出点时,位移的大小等于上升高度的两倍.(×)1.[对质点的理解]以下情景中,人或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答案D解析长江大桥虽长,但火车长度与之相比不能忽略,不符合“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选项A错误;既然是“旋转球”,就是要研究球的旋转的,如果把它看成质点,则掩盖了其旋转的特点,故不能把它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突出的是看清“挥动国旗的动作”,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突出它的“位置”,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船的大小与大海相比,其大小可以忽略),故选项D正确.2.[对参考系的理解](多选)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B.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始终在直升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AC3.[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1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图1A .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 .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 .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 .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 D解析 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 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 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 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 正确.抓住“三点”理解质点、参考系和位移1.质点的模型化:建立模型.一是要明确题目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二是看所研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是否有影响.2.运动的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3.位移的矢量性:一是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二是位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考点二 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2)定义式:v =Δx Δt. (3)决定因素:v 的大小由v 0、a 、Δt 决定.(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平均速度(1)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Δx Δt,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3.瞬时速度(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3)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思维深化]如果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3+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 =6t 2 m/s.请思考如何求解t =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答案 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公式可得t =2 s 时的速度为:v =6×22 m /s =24 m/s ;由x 与t 的关系得出各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为:v 1=Δx Δt =19-32m /s =8 m/s.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 ABD解析 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 、B 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 错,D 正确.5.[平均速度的求解]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v ,紧接着t 2内的平均速度是v 2,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v B.23v C.43v D.56v 答案 D解析 分别求出两个时间段的位移,求其和,得出总位移,再除以总时间.6.[用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用如图2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 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图2A .0.10 m /sB .100 m/sC .4.0 m /sD .0.40 m/s答案 A解析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d t =4.0×10-30.040 m /s =0.10 m/s ,A 正确.用极限思想理解两种速度关系1.两种速度的关系(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2.关于用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1)方法概述:由平均速度公式v =Δx Δt可知,当Δx 、Δt 都非常小,趋向于极限时,这时的平均速度就可认为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2)选用思路:当已知物体在微小时间Δt 内发生的微小位移Δx 时,可由v =Δx Δt粗略地求出物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度.考点三 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关系1.速度变化量(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定义式:Δv =v -v 0.(3)决定因素:Δv 由v 与v 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 =a Δt 知Δv 由a 与Δt 决定.(4)方向:由Δv 或a 的方向决定.2.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2)定义式:a =Δv Δt =v -v 0Δt. (3)决定因素:a 不是由v 、Δt 、Δv 来决定,而是由F m来决定. (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的方向无关.[思维深化]1.以恒定的速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吗?为什么?答案 有,因为速度的方向在变化.2.有加速度的物体一定加速运动吗?为什么?答案 不一定,要看a 与v 的方向关系.7.[对加速度的理解]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A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太空中的“天宫一号”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答案 B8.[加速度的求解]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 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 ,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45 m /s 2B .-2.45 m/s 2C .4.90 m /s 2D .-4.90 m/s 2答案 D解析 设第一个0.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即t 1=0.25 s 时的速度为v 1;第一个1.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2,即t 2=0.75 s 时的速度为v 2.由题意得v 1-v 2=2.45 m/s ,故a =v 2-v 1t 2-t 1=-2.450.75-0.25m /s 2=-4.90 m/s 2,D 正确.9.[加速度与速度关系的理解]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答案 A解析 “房价上涨”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速度增加”,“减缓趋势”则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度减小”.10.[运动特点的分析]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答案 B解析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不再是均匀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 项错误,B 项正确;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是向前运动,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C 项和D 项均错误.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三点提醒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2.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3.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减小)的快慢.(1)a 和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加a 增大,v 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增加得越来越慢(2)a 和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a 增大,v 减小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1.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 .控制变量法B .类比法C .理想模型法D .等效替代法答案 C解析 “质点”、“点电荷”等都是为了使研究问题变得简单而引入的理想化的模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它们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理想模型法,所以C 正确.2.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答案 B解析 速度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速度变化的多少,即Δv =v 2-v 1,而加速度指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a =Δv Δt,由此可知,只有B 正确.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2Δx (t 1-t 2)t 1t 2(t 1+t 2)B.Δx (t 1-t 2)t 1t 2(t 1+t 2)C.2Δx (t 1+t 2)t 1t 2(t 1-t 2)D.Δx (t 1+t 2)t 1t 2(t 1-t 2) 答案 A解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平均速度为v 1=Δx t 1,即为t 12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平均速度为v 2=Δx t 2,即为t 22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v 1变化到v 2所用的时间为Δt =t 1+t 22,所以加速度a =v 2-v 1Δt =2Δx (t 1-t 2)t 1t 2(t 1+t 2),A 正确. 4.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L =3.0 cm 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Δt =3.0 s .试估算:(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 (1)0.067 m/s 2 (2)0.6 m解析 (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1=L Δt 1=3.0×10-20.30m /s =0.10 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 2=L Δt 2=3.0×10-20.10m /s =0.30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0.067 m/s 2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v 1+v 22Δt =0.6 m 练出高分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矢量和标量没有严格的区别,同一个物理量可以是矢量,也可以是标量B .矢量都是有方向的C .时间、时刻是标量,路程是矢量D .初中学过的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电流是矢量答案 B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 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B .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都极小的物体C .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Δx Δt,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D .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D解析 往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不等于位移大小,A 错;质点不一定是体积小、质量小的物体,B 错;速度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C 错;速度不变是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故做匀速直线运动,D 对.3.如图1所示哈大高铁运营里程 921千米,设计时速 350千米.某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 内的位移是57.5 m ,第10 s 内的位移是32.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图1A .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B .时速350千米是指平均速度,921千米是指位移C .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 2D .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答案 D解析 因列车的大小远小于哈尔滨到大连的距离,研究列车行驶该路程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列车视为质点,A 错;由时间、时刻、位移与路程的意义知时速350千米是指平均速率,921千米是指路程,B 错;由等时位移差公式x n -x m =(n -m )aT 2可知加速度大小为a =57.5-32.55 m /s 2=5 m/s 2,C 错;由题意可知第4.5 s 末列车速度为57.5 m /s ,由加速度公式知v 0=80 m/s ,D 对.4.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正方向,今有一个足球停在坐标原点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5 m 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7 m 停下,则上述过程足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12 m 、2 mB .12 m 、-2 mC .-2 m 、-2 mD .2 m 、2 m 答案 B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 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 2=20 km/h 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 km/h ,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内速度的大小是( )A.25 km/h B.34 km/hC.35 km/h D.38 km/h答案C6.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卫星导航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答案A解析由位置、位移、时间、时刻、速度、速率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置,不是位置的变化,A错,B对;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C对;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某时刻的速度的大小即速率,D正确.7.(多选)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答案AC解析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物体静止,平均速度等于零,A选项对;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都为零,例如物体做圆周运动运动一周时,平均速度为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B选项错;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都等于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选项对;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8.(多选)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率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 km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答案AD9.(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与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答案CD综合应用10.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答案A11.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附近海域是渔民祖祖辈辈传统的谋生渔场.9月16日12时休渔结束,我国派出海监编队到钓鱼岛海域护渔.如图2,中国海监46船(甲)和中国海监49船(乙),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例行维权巡航.甲、乙两船并排行驶,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如果以钓鱼岛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图2A.甲船向西运动,乙船不动B.乙船向西运动,甲船不动C.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向东运动D.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答案D解析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以钓鱼岛为参照物,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甲、乙两船的速度、行驶的方向应该是一样的,即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故选D.12.(多选)“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通过一系列的姿态调整,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关于以上消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路程为零B.“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位移为零C.“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D.在“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过程中,不能把“神舟十号”飞船看做质点答案BD13.(多选)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答案ABC。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14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14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四章 第14讲 第17页
系列丛书
4.在水平地面上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速 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运动员与滑板分别 从杆的上、下方通过,如图所示.假设运动员和滑板运动过程中 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落 在滑板上原来的位置.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除了跳起的高 度足够外,在起跳时双脚对滑板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应该( A )
进入导航
第四章 第14讲 第16页
系列丛书
A.A、B 均向对方游(即沿图中虚线方向)而不考虑水流作用 B.B 沿图中虚线向 A 游,A 沿图中虚线偏上方向游 C.A 沿图中虚线向 B 游,B 沿图中虚线偏上方向游 D.A、B 均沿图中虚线偏上方向游,A 比 B 更偏上一些
解析:游泳运动员在河里游泳时同时参与两种运动,一是 被水冲向下游,二是沿自己划行方向的运动.游泳时划行的方 向是人相对于水的方向.选水为参考系,则 A、B 两运动员的运 动都只是沿划行方向的运动,由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 A、 B 均向对方游(即沿图中虚线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选项 A 正 确.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四章 第14讲 第10页
系列丛书
(6)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实质是对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 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 )
(7)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 ) (8)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四章 第14讲 第19页
系列丛书
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个与水平面夹角为 θ 的斜杆 A, 另一竖直杆 B 以速度 v 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从两杆开始 相交到最后分离的过程中,两杆交点 P 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分别为 (C )

高中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电子版

高中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电子版

高中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电子版例1(2019·湖北武汉市四月调研)某同学用光敏电阻和电磁继电器等器材设计自动光控照明电路.图1(1)光强(I)是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坎德拉(cd).如图1(a)所示是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的图线,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为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其中L为含有铁芯的线圈,P为可绕O点转动的衔铁,K为弹簧,S为一对触头,A、B、C、D为四个接线柱.工作时,应将______(填“A、B”或“C、D”)接照明电路.(3)请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图2(4)已知电源电动势为3 V,内阻很小,电磁铁线圈电阻R0=20 Ω,电流超过50 mA时可吸合衔铁.如果要求光强达到2 cd时,照明电路恰好接通,则实物电路图中定值电阻R=_____ Ω.解析(1)由题图(a)可得到的结论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敏电阻的阻值迅速下降,进一步增大光照强度,电阻值变化减小,然后逐渐趋向平缓.(2)由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知,电磁铁连接的是控制电路,衔铁连通的是工作电路,故工作时,应将“C、D”接照明电路.(3)由于光敏电阻在光照弱时电阻大,光照强时电阻小,故而要想使照明电路正常工作,需要在光照弱时,使电磁铁中电流足够大,此时光敏电阻阻值较大,因此需要并联分流.则实物电路的连接如图;(4)由于电源内阻极小,故U 控≈E ,I 控=U 控R 控,R 控=R 0+R ,解得:R =40 Ω. 答案 (1)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敏电阻的阻值迅速下降,进一步增大光照强度,电阻值变化减小,然后逐渐趋向平缓 (2)C 、D (3)如图所示(4)40(1)找原型:先根据实验目的和给出的条件把教材中的实验原型在头脑中完整地重现出来;(2)做对比:将实验中所给器材与原型中器材进行对比,看一下少了什么器材或什么器材的量程不满足要求;再看一下多给了什么器材,注意多给的器材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3)定方案:根据对比结果设计电路;(4)常用替代或改装:①内阻已知的电压表相当于小量程的电流表;―――→内阻已知 ②内阻已知的电流表则相当于小量程的电压表;―――→内阻已知③灵敏电流计串大电阻改装成电压表:④灵敏电流计并小电阻改装成电流表;⑤内阻较小的电源串定值电阻相当于内阻较大的电源.例2欲测量一个电流表的内阻,根据以下要求来选择器材并设计电路:a.无论怎样调节变阻器,电流表都不会超量程.b.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现备有如下器材:A.待测电流表(量程3 mA,内阻约为50 Ω)B.电压表(量程3 V,内阻未知)C.电流表(量程15 mA,内阻为10 Ω)D.保护电阻R=120 ΩE.直流电源E(电动势2 V,内阻忽略不计)F.滑动变阻器(总阻值10 Ω,额定电流0.5 A)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在以上提供的器材中,除A、E、F、G以外,还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2)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解析根据题中给出的备用器材,选择伏安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选择内阻已知的电流表作为电压表,选择保护电阻R与并联的两个电流表串联.由于电流表两端电压最大只有0.15 V,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只有10 Ω,所以选择分压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答案(1)C D(2)见解析图学创新实验1.(2019·江苏南京市三模)实验小组要测定一个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约为5.0 V 、内阻约为几欧姆,可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压表V 1(量程0~6 V);电压表V 2(量程0~3 V);定值电阻R 1(阻值5.0 Ω);滑动变阻器R 2(阻值0~15.0 Ω);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图1(1)实验小组的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M 、N 是电压表,则电压表M 应是________(选填“V 1”或“V 2”),P 、Q 分别是定值电阻R 1或滑动变阻器R 2,则P 应是________(选填“R 1”或“R 2”).(2)按照电路将器材连接好,先将滑动变阻器调节到最大值,闭合开关S ,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依次记录M 、N 的示数U M 、U N .(3)根据U M 、U N 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得到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 V ,内阻r =______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V 1 R 2 (3)4.5 2.0解析 (1)M 的读数是P 、Q 两端电压之和,且N 也是电压表,所以M 的量程应比N 大,M 选V 1;N 和Q 并联的目的是确定电流,所以P 选R 2;(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M +U N R 1r =E ,U M =-U N r R 1+E ,所以k =-r R 1,b =E ,结合图象数据可求出:r =-kR 1=4.0-3.03.75-1.25×5.0 Ω=2.0 Ω, 则E =3.5 V +2.55.0×2.0 V =4.5 V. 2.(2019·广东茂名市第一次综合测试)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某一热敏电阻R x 的导电特性.A .电流表A 1(量程10 mA ,内阻r 1=1 Ω)B .电流表A 2(量程0.6 A ,内阻r 2约为0.5 Ω)C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0 Ω)D.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 Ω)E.定值电阻R3(阻值1 499 Ω)F.定值电阻R4(阻值149 Ω)G.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忽略不计)H.开关与导线若干图2(1)实验采用的电路图如图2甲所示,则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定值电阻R选________.(均填仪器前的字母序号)(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实物按图甲的电路补充完整.(3)该小组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热敏电阻的U-I图象如图丙所示,则该曲线对应的是________(选填“PTC”或“NTC”)热敏电阻.(4)若将此热敏电阻直接接到一电动势为9 V、内阻为10 Ω的电源两端,则此时该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D E(2)见解析图(3)NTC(4)80.0(78.0~82.0)解析(1)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故滑动变阻器应选择总阻值较小的D;由题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与电流表A1串联充当电压表使用,故应采用阻值较大的E;(2)按照电路图,实物连线如图所示:(3)由题图丙可知,图象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减小,故说明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应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即NTC 热敏电阻;(4)在热敏电阻的U -I 图象中作出电源的U -I 图线,如图所示:两图的交点表示该热敏电阻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由图可知,电压U =8.0 V ,电流I =0.1A ,故电阻R =U I =8.00.1Ω=80.0 Ω(78.0~82.0 Ω均可以) 3.(2019·安徽蚌埠市第二次质检)某小组要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 (约3 V)、内电阻r (约1 Ω)和电阻R x (约5 Ω)的阻值.已经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源E ,待测电阻R x ,电压表(量程1.5 V ,内阻R V =1 500 Ω),电阻箱R (0~99.99 Ω),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导线若干.图3(1)实验时需要将电压表的量程扩大一倍,应该再选用一个阻值为________ Ω的定值电阻与电压表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设计好的电路如图3甲所示,图中V 为改装后的电压表(以下实验中可看成理想电压表).(2)为了测量R x 的电阻,闭合S 1,将S 2与a 连接,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电阻值R 和电压表的示数U 1;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将S 2与b 连接,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2;则电阻R x =_____________;(3)为了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S 1,将S 2与a 连接,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 ,由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乙所示的1U -1R图象,若图象的斜率为k ,纵轴截距为l ,则电动势E =________________,内电阻r =________________.(用k 、l 和R x 表示)答案 (1)1 500 串联 (2)U 2-U 1U 1R (3)1l k l-R x 解析 (1)实验时需要将电压表的量程扩大一倍,应串联一个定值电阻,它的阻值为R =U -U g U gR V=1 500 Ω;(2)当S 2接a 时,电压表测电阻箱R 两端的电压;当S 2接b 时,电压表测R x 及电阻箱R 两端的电压;则R x 两端的电压为U 2-U 1,此时流过R x 的电流为U 1R ,由欧姆定律可得:R x =U 2-U 1U 1R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 =U R (R +R x +r ),变形可得1U =R x +r E ·1R +1E,由数学知识可得l =1E ,k =R x +r E ,即E =1l ,r =k l-R x . 4.(2019·江苏泰州市期末)某同学准备测定一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如图4所示,先用多用电表“直流2.5 V 挡”粗测该电池电动势,读数为________ V .图4(2)为较精确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图5甲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 约为3 Ω,标有长度刻度的电阻丝ac 每单位长度电阻为R 0,电流表内阻不计.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的实物连线.图5(3)闭合开关S ,滑动线夹P ,记录aP 的长度L 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 ,测得几组L 、I 值.以1I 为纵坐标,L 为横坐标,作出如图6所示的1I-L 图象,已知图象斜率为k ,图象与纵轴截距为b ,由此可求得电池电动势E =______,内阻r =________.(用题中字母k 、b 、R 、R 0表示)图6答案 (1)1.55 (2)见解析图 (3)R 0k bR 0k-R解析 (1)用多用电表“直流2.5 V 挡”粗测该电池电动势,最小刻度为0.05 V ,则读数为1.55 V .(2)实物连线如图所示(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I (r +R +LR 0)解得1I =R +r E +R 0E ·L ,可知R +r E =b ,R 0E=k 解得E =R 0k ,r =bR 0k-R .。

步步高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学案60动量守恒定律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步步高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学案60动量守恒定律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十三章动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与原子核学案60 动量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概念规律题组1.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B.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C.动量越大的物体,其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2.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相互作用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B.动量守恒是指相互作用的各个物体在相互作用前后的动量不变C.动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各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前的动量之和与相互作用之后的动量之和是一样的D.动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动量之和都是一样的图13.如图1所示,物体A的质量是B的2倍,中间有一压缩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同时放开两物体后一小段时间内()A.A的速度是B的一半B.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C.A受的力大于B受的力D.总动量为零二、思想方法题组图24.如图2所示,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人静止站在A车上,两车静止.若这个人自A车跳到B车上,接着又跳回A车,静止于A车上,则A车的速率()A.等于零B.小于B车的速率C.大于B车的速率D.等于B车的速率图35.如图3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木块,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2=2m1.开始两木块之间有一根用轻绳缚住的已压缩的轻弹簧,烧断细绳后,两木块分别向左、右运动.若两木块m1和m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μ2,且μ1=2μ2,则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两木块()A.动量大小之比为1∶1B.速度大小之比为2∶1C.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D.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1一、动量是否守恒的判断动量是否守恒的判断方法有两个1.根据动量守恒的条件,由系统所受的合外力是否为零来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2.根据物理情景研究初、末动量,直接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有时第2种方法比第1种方法简捷得多.图4【例1】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F使弹簧压缩,如图4所示.当撤去外力F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C.a离开墙壁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a离开墙壁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规范思维]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5.必要时进行讨论.【例2】图5(2011·海南·19(2))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5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与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1)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2)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规范思维]三、多过程问题分析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多个作用过程,有的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有的过程系统动量不守恒,有的全过程动量守恒,有的整体动量守恒,有的部分物体动量守恒.因此要合理地选择过程和过程的初、末状态,抓住初、末状态的动量守恒.【例3】图6(2011·新课标·35(2))如图6所示,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和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四、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目的】1.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2.探究一维弹性碰撞的特点.【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实验器材】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实验步骤】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4.改变实验条件: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重复实验.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三:在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2.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3.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4.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5.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ΔxΔt算出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6.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7.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是否平衡掉摩擦力.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3.改进措施:(1)设计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且尽量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2)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2)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用等长悬线悬挂后两小球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3)若利用长木板进行实验,可在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用来平衡摩擦力.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例4】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7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图7(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②向气垫导轨空腔内通入压缩空气;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已知碰后两滑块一起运动;⑥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试着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规范思维]【基础演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质点在一个过程中如果其动量不变,其动能也一定不变B.一个质点在一个过程中如果其动能不变,其动量也一定不变C.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在一个过程中如果动量守恒,其机械能也一定守恒D.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在一个过程中如果机械能守恒,其动量也一定守恒2.如图8所示,图8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动量不守恒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D.无论何时放手,只要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3.图9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1 kg的物块放在木板上.已知物块和木板间有摩擦,而木板足够长,若两者都以大小为4 m/s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9所示,则当木板的速度为2.4 m/s时,物块正在()A.水平向左匀减速运动B.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C.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D.处于静止状态4.(2010·福建四校联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A.Ep mB.2EpmC .2Ep mD .22Epm5.A 、B 两物体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碰撞前物体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静止不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 闪光一次,连续拍照5次,拍得如图10所示的照片,不计两物体的大小及两物体碰撞过程所用的时间,则由此照片可判断( )图10A .第四次拍照时物体A 在100 cm 处B .第四次拍照时物体A 在80 cm 处C .m A ∶m B =3∶1D .m A ∶m B =2∶16.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估计一吨左右).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来,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为d ,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 ,已知他自身的质量为m ,则渔船的质量M 为( )A.mL dB.m (L -d )dC.m (L +d )dD.md (L -d )7.(2011·北京·21(2))如图11,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图11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B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C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②图11中O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 1多次从斜轨上S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 ,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 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 1从斜轨上S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 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 .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 1、m 2 B .测量小球m 1开始释放的高度hC .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 .分别找到m 1、m 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 、NE .测量平抛射程OM 、ON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④经测定,m 1=45.0 g ,m 2=7.5 g ,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 点的距离如图12所示.碰撞前、后m 1的动量分别为p 1与p 1′,则p 1∶p 1′=________∶11;若碰撞结束时m 2的动量为p 2′,则p 1′∶p 2′=11∶________.图12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p 1p 1′+p 2′为________.⑤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他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④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 2平抛运动射程O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cm.8.(2010·辽宁锦州模拟)如图13所示,图13质量均为2m 的完全相同的长木板A 、B 并排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铁块C 以v 0=1.8 m/s 的水平速度从左端滑到长木板A 的上表面,并最终停留在长木板B 上.已知B 、C 最终的共同速度为v =0.4 m/s.求:(1)长木板A 的最终速度v 1;(2)铁块C 刚离开长木板A 时的瞬时速度v 2.9.(海南省海师附中2010届高三月考)图14如图14所示,光滑半圆轨道竖直放置,半径为R ,一水平轨道与圆轨道相切,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一个质量为M =0.99 kg 的木块,一颗质量为m =0.01 kg 的子弹,以v 0=400 m/s 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中,然后一起运动到轨道最高点水平抛出,当圆轨道半径R 多大时,平抛的水平距离最大?最大值是多少?(g 取10 m/s 2)学案60 动量守恒定律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前双基回扣】 1.A 2.B 3.AD4.B [两车和人组成的系统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因而该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人的质量为m 1,车的质量为m 2,A 、B 车的速率分别为v 1、v 2,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m 2)v 1-m 2v 2=0,所以有v 1=m 2m 1+m 2v 2,m 2m 1+m 2<1,故v 1<v 2,所以B 正确.]5.ABC [以两木块及弹簧为研究对象,绳断开后,弹簧将对两木块有推力作用,这可以看成是内力;水平面对两木块有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且F 1=μ1m 1g ,F 2=μ2m 2g.因此系统所受合外力F 合=μ1m 1g -μ2m 2g =0,即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设弹簧伸长过程中某一时刻,两木块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以向右为正方向):-m 1v 1+m 2v 2=0, 即m 1v 1=m 2v 2.即两物体的动量大小之比为1∶1,故A 项正确.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1v 2=m 2m 1=21,故B 项正确.由于木块通过的路程正比于其速度,两木块通过的路程之比s 1s 2=v 1v 2=21,故C项正确,D 项错误.]思维提升1.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动能是状态量,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动能与动量的大小关系为p 2=2mE k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p ′=p ,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2)m 1v 1+m 2v 2=m 1v 1′+m 2v 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3)Δp =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1)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2)近似适用条件: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 (3)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 【核心考点突破】例1 BC [在a 离开墙壁前、弹簧伸长的过程中,对a 和b 构成的系统,由于受到墙给a 的弹力作用,所以a 、b 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因此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a 离开墙壁后,a 、b 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动量守恒,故C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规范思维] 在同一物理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系统的选取密切相关.因此,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明确在哪一过程中哪些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即要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例2 (1)mv 20-3mgh 3L (2)v 20L -6ghL v 20-3gh解析 木块m 和物体P 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遵守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1)以木块开始运动至在斜面上上升到最大高度为研究过程,当木块上升到最高点时两者具有相同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有mv 0=(2m +m)v ① 根据能量守恒,有12mv 20=12(2m +m)v 2+fL +mgh ② 联立①②得f =mv 203L -mgh L =mv 20-3mgh 3L③ (2)以木块开始运动至最后与物体P 在水平面ab 上相对静止为研究过程,木块与物体P 相对静止,两者具有相同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有mv 0=(2m +m)v ④根据能量守恒,有12mv 20=12(2m +m)v 2+f(L +L -s)⑤ 联立③④⑤得s =v 20L -6ghL v 20-3gh[规范思维] 解答本题首先判断系统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然后根据要求量合理地选择初、末状态,再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例3 13mv 20 解析 设碰后A 、B 和C 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 =mv 0①设C 离开弹簧时,A 、B 的速度大小为v 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 =2mv 1+mv 0②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 ,从细线断开到C 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12(3m)v 2+Ep =12(2m)v 21+12mv 20③ 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Ep =13mv 20④ 例4 (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放开滑块1(2)0.620 0.618 (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之间有摩擦解析 作用前滑块1的速度v 1=0.20.1m/s =2 m/s ,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为0.31 kg ×2 m/s=0.620 kg·m/s ,作用后滑块1和滑块2具有相同的速度v =0.1680.14m/s =1.2 m/s ,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0.310 kg +0.205 kg)×1.2 m/s =0.618 kg·m/s.[规范思维] 由纸带分别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碰前速度大),由p =mv 分别求出碰撞前后动量的大小,然后进行比较.思想方法总结1.判断动量是否守恒,首先要弄清所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即哪个系统的哪个过程,常见的判断方法是:(1)分析系统在所经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看合外力是否为零.(2)直接分析系统在某一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量,看它们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2.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当利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物理规律分析解决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灵活选取系统的构成,根据题目的特点可选取其中动量守恒或能量守恒的几个物体为一个研究对象,不一定是所有的物体为一个研究对象.(2)灵活选取物理过程.在综合题目中,物体运动常有几个不同过程.根据题目的已知、未知灵活地选取物理过程来研究.列方程前要注意鉴别判断所选过程动量、机械能的守恒情况.3.整体法是解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独立物体视为系统进行考虑,也可以把几个过程合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如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比较复杂的运动.4.守恒方法:利用物理过程中的某些守恒关系,根据守恒条件,利用相应的守恒定律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守恒是变中的不变,是事物转化中的一种恒定性.我们学习的有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运用守恒定律给我们的解题带来方便,对于物理结构或物理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优先考虑守恒定律.【课时效果检测】1.A 2.ACD 3.B 4.C 5.A 6.B7.①C ②ADE 或DEA 或DAE ③m 1·OM +m 2·ON =m 1·OP ,m 1·OM 2+m 2·ON 2=m 1·OP 2 ④14 2.9 1(1~1.01均可) ⑤76.88.(1)0.3 m/s 方向与v 0同向 (2)0.6 m/s 方向与v 0同向解析 (1)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v 0=2mv 1+(m +2m)v解得v 1=0.3 m/s ,方向与v 0同向(2)铁块刚离开A 时,A 、B 具有相同的速度,此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mv 2+4mv 1解得v 2=0.6 m/s ,方向与v 0同向9.0.2 m 0.8 m解析 对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设它们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 ,有 mv 0=(m +M)v 1,所以v 1=4 m/s对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由水平轨道到最高点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取水平面为零势能面,设木块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 2,有12(m +M)v 21=12(m +M)v 22+(m +M)g·2R 所以v 2=16-40R由平抛运动规律有:2R =12gt 2,x =v 2t 解①、②两式有x =4· -10R 2+4R 10=4-R 2+410R =4-(R -210)2+4100所以,当R =0.2 m 时水平距离最大最大值x max =0.8 m.易错点评1.在第2题中,由于不能理解动量的矢量性,往往漏选A.对B项由于理解的歧义,往往造成选择错误,B项应理解成:先放左手,后放右手,之后由于系统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所以B项错误.C项中,由于思维定势,许多同学把“后放右手”,理解为“系统受力往右”,漏选C.2.在第4题中,一定要记住当两球压缩最紧时,速度肯定相等,弹性势能最大.3.在第5题中,由于看不透题给图示的意义,造成思维障碍,无法解题.4.对于第8题,由于不能理解A、B、C运动过程,找不出关键条件,不会分段或整体列动量守恒方程,导致出错.。

2014《步步高》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章末限时练

2014《步步高》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章末限时练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有三个用电器,分别为日光灯、电烙铁和电风扇,它们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均为“220 V,60 W”.现让它们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 A.日光灯最多B.电烙铁最多C.电风扇最多D.一样多答案 B解析三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同,但日光灯将消耗的电能中大部分转化为光能,电风扇将消耗的电能中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只有电烙铁将消耗的电能绝大部分转化为热量,故选B.2. 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1A.灯泡L变亮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C.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减少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答案 D解析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故电路总电阻增大,通过电源的总电流变小,路端电压变大,D项正确;由于电路中电流减小,由灯泡的功率P =I2R可知灯泡消耗的功率减小,灯泡亮度变暗,A项错;电路中电流减小,电源内电压及灯泡两端电压减小,由E=U r+U R+U L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故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由Q=CU可知,电容器带电荷量增大,C项错;当外电路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由题意不能确定二者关系,故B项错.3. 把标有“220 V,100 W ”的A 灯和“220 V,200 W ”的B 灯串联起来,接入220 V 的电路中,不计导线电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两灯的电阻之比R A ∶RB =1∶2 B .两灯的实际电压之比U A ∶U B =2∶1C .两灯实际消耗的功率之比P A ∶P B =1∶2D .在相同时间内,两灯实际发热之比Q A ∶Q B =1∶2 答案 B解析 R A =U 2P =2202100Ω=484 ΩR B =U 2P ′=2202200 Ω=242 Ω,则R A ∶R B =2∶1因为A 与B 串联所以U A ∶U B =R A ∶R B =2∶1, P A ∶P B =R A ∶R B =2∶1.相同时间内,Q A ∶Q B =R A ∶R B =2∶1. 故只有B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0分)4. 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及所用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不计其自身机械损耗,若该车在额定状态下以最大运行速度行驶,则( )A B .电动机的内电阻为4 Ω C .该车获得的牵引力为104 N D .该车受到的阻力为63 N 答案 AD解析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 入=UI =48 ×12 W =576 W ,故选项A 正确.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为非纯电阻元件,不能用欧姆定律求内电阻,故选项B 错误.电动车速度最大时,牵引力F 与阻力F f 大小相等,由P 出=F f v max 得F f =P 出v max =350203.6 N =63 N ,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5. 如图2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两电表均可看做是理想电表.闭合开关,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端向左端滑动,在此过程中( )图2A.小灯泡L1、L2均变暗B.小灯泡L1变暗,L2变亮C.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D.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小答案BD解析分析电路图可知,L1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后再与L2串联,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变小后,整个电路的电流变大,外电压减小,故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D项正确;流过L2的电流变大,加在L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L1变暗,而L2变亮,B项正确.6.某学生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接成如图3所示电路,接通K后,他将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A、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U;当并联在A、B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也为U;当并联在B、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零,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R1、R2阻值相差不大)()图3A.AB段断路B.BC段断路C.AB段短路D.BC段短路答案AD解析电路的故障可以由电压表示数判断,由于AB间的电压和AC间电压相同,BC 间电压为零,故可确定可能是AB段断路或BC段短路,故A、D正确.7.用标有“6 V 3 W”的灯泡L1、“6 V 6 W”的灯泡L2与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连接成如图4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电动势E=9 V.图乙是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曲线.当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图4A.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B.电压表的示数约为6 V C.电路输出功率为4 W D.电源内阻为2 Ω答案CD解析两个灯泡串联,所以电流相等.L1的额定电流为I1=P1U1=0.5 A,L2的额定电流为I2=P2U2=1 A,所以只有L1正常发光,电路中电流为0.5 A,A项错误;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电流为0.5 A时,两灯的电压分别为6 V和2 V,由串联分压原理知,L1两端电压为6 V,L2两端电压为2 V,电压表示数为2 V,B项错误;电路输出功率为P=UI=(2+6)×0.5 W=4 W,C项正确;电源内阻r=E-UI=2 Ω,D项正确.8.如图5所示,电源电动势均为E=12 V,内阻均为r=3 Ω,R0=1 Ω,直流电动机内阻R0′=1 Ω.当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1=2 Ω时,图甲电路输出功率最大.调节R2使图乙电路输出功率最大,且此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额定功率为6 W),则此时R2的阻值和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为()图5A.R2=2 ΩB.R2=1.5 ΩC.P=6 W D.P=4 W答案BD解析由题图甲可知,当电流I=2 A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两图中电源相同,它们的最大输出功率相同,最大值为P出=EI-I2r=12 W,其中6 W是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剩下的6 W是R2的热功率,即I2R2=6 W,可得R2=1.5 Ω,选项A错,B对;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I2R0′=4 W,选项C错,D对.三、非选择题(共42分)9.(20分)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两个电学元件:电阻R0(约为2 kΩ)和手机中的锂电池(电动势E 标称值为3.7 V ,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 mA).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 A .电压表V(量程3 V ,电阻R V 约为4.0 kΩ) B .电流表A 1(量程100 mA ,电阻R A1约为5 Ω) C .电流表A 2(量程2 mA ,电阻R A2约为50 Ω) D .滑动变阻器R 1(0~40 Ω,额定电流1 A) E .电阻箱R 2(0~999.9 Ω)F .开关S 一只、导线若干(1)为了测定电阻R 0的阻值,小明设计了一电路,如图6所示为其对应的实物图,图中的电流表A 应选________(选填“A 1”或“A 2”),请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图6(2)为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小红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电路图.根据测量数据作出1U -1R 2图象,如图8所示.若该图线的斜率为k ,纵轴截距为b ,则该锂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内阻r =________(用k 、b 和R 2表示).该实验的测量值偏小,造成此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7 图8 答案 (1)A 2 见解析图 (2)1b kb电压表分流 解析 (1)由于R 0阻值约为20 kΩ,属大电阻,由I =ER 估得I =1.85 mA ,因此电流表应选A 2.实物连线如图.(2)根据题图知:U=E-Ir=E-UR2r,得1U=1E+rER2即1E=b,rE=k,所以E=1b,r=kb,系统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分流.10.(22分)要测量一只量程为2 V的电压表的内阻.现能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A.待测电压表V x(量程为0~2 V,内阻未知)B.电流表A(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0.2 Ω)C.电压表V(量程0~5 V,内阻约为5 kΩ)D.定值电阻R1,阻值为20 Ω;E.定值电阻R2,阻值为2 kΩ;F.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为50 Ω,额定电流为1 A;G.电源(电动势为6 V,内阻不计);H.多用电表;I.开关S,导线若干.则:(1)用多用电表粗测电压表V x的内阻:当用“×1 k”挡来测量时,操作方法和步骤均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在刻度盘的右边附近,为了比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用________挡.如果此时刻度盘上指针的位置如图9所示,那么,该电压表V x的内阻为________ Ω.图9(2)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电压表V x的内阻,那么,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选填器材编号).(3)根据要求,在图10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部分已画出).图10①根据所画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图11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完整的实验图(没有选用的器材不要连接).图11②如果电压表V x 的读数为U x ,电压表V 的读数U ,那么,电压表V x 的内阻R x 为________. 答案 (1)×100 3.2×103 (2)E (3)如图所示①如图所示 ②U x U -U x R 2。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共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基础知识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构造:如图1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图1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 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mm).如图2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最后的读数为: mm+× mm= mm.图2二、游标卡尺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3所示)图3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刻度格数(分度)刻度总长度每小格与1 mm的差值精确度(可精确到) 109 mm mm mm2019 mm mm mm5049 mm mm mm4.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mm.三、常用电表的读数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1)0~3 V的电压表和0~3 A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V和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2)对于0~15 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 V.(3)对于0~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 A.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d ,计算出横截面积S ,并用伏安法测出电阻R x ,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2.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50 Ω),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 (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6)将测得的R x 、l 、d 值,代入公式R =ρl S 和S =πd 24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4.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两种方法的比较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 U 测=U x +U A 电压表分流 I 测=I x +I V 电阻测量值R 测=U 测I 测=R x +R A >R xR 测=U 测I 测=R x R VR x +R V <R x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适用条件R A≪R x R V≫R x规律方法总结1.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1)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 x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 x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2)临界值计算法R x<R V R A时,用电流表外接法;R x>R V R A时,用电流表内接法.(3)实验试探法:按图4接好电路,让电压表的一根接线柱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图42.注意事项(1)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之前测量.(2)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3)电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温度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3.误差分析(1)若为内接法,电流表分压.(2)若为外接法,电压表分流.(3)长度和直径的测量.考点一测量仪器、仪表的读数1.游标卡尺的读数(1)10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1 10.(2)20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1 20.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固定刻度数mm+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 mm.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1)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1,,,…时,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2)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2,,,5,,,…时,只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位数.1.[直尺和游标卡尺的读数](2014·福建理综·19(1))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5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 cm和________ mm.图5答案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要估读到 mm.游标卡尺读数=4 mm+10× mm= mm.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完成下列读数(如图6所示)图6a.____________mm b.____________mmc.____________mm d.____________mm答案a.~b.~c.~d.~3.[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箱的读数](1)①如图7所示的电流表使用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是________A;当使用3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 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A.图7②如图8所示的电表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__________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________ 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指示的是________V.图8(2)旋钮式电阻箱如图9所示,电流从接线柱A流入,从B流出,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 Ω.今欲将接入电路的电阻改为2 087 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若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_________.图9答案(1)①2.20②(2)1 987将“×1 k”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0~19 998 Ω解析(1)①电流表使用A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为A,指针的示数为A;当换用3 A量程时,每一小格为 A,指针示数为 A.②电压表使用3 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V,指针示数为V;使用15 V量程时,每小格为V,指针示数为 V.(2)电阻为1 987 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1 k”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9 999 Ω,用这样两个电阻箱串联可得到的最大电阻2×9 999 Ω=19 998 Ω.故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0~19 998 Ω.考点二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4.[实验操作](2014·江苏单科·10)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0所示的部件__________(选填“A”、“B”、“C”或“D”).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 mm.图10(2)图11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______(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图11(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V和38 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Ω.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答案(1)B(2)7、8、9断路(3)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象法求电阻值)解析(1)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先将锁紧装置锁紧,即旋紧B.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mm= mm.(2)电压表的示数不为0,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0,说明连接两电表的电路是导通的.而滑动变阻器几乎不起作用,说明线路电阻很大,故可判断7、8、9间断路.(3)由题知R AR x≈<R xR V ≈,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不显著,故可将电流表改为内接,并测出多组U 、I 值,求出R x 后,再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5.[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为5 Ω的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是两节干电池.如图12甲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带有刻度尺的绝缘底座的接线柱上,底座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金属触头P ,触头上固定了接线柱,按下P 时,触头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从刻度尺上读出.实验采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测量电阻丝直径所用螺旋测微器如图丙所示.图12(1)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________使测微螺杆F 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动________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________使F 固定后读数.(填仪器部件的字母符号)(2)根据电路原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丁连接成实验电路.(3)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P 的位置,得到几组U 、I 、L 的数据,用R =UI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后作出R -L 图线如图13所示.取图线上两个点间数据之差ΔL 和ΔR ,若电阻丝直径为d ,则电阻率ρ=________.图13答案 (1)D H G (2)如图所示 (3)πΔRd 24ΔL解析 (1)在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粗调旋钮D ,使测微螺杆F 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动微调旋钮H 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止动旋钮G 使F 固定后读数.(3)根据R =ρl S ,得ΔR =ρΔL S ,而S =πd 24,代入得ρ=πΔRd 24ΔL.6.[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为测定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ρ,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4甲所示的电路.ab 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路中的保护电阻R 0= Ω,电源的电动势E = V ,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 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 =________ mm.图14(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 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 长度x 及对应的电流值I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x (m) I (A) 1I(A -1)①将表中数据描在1I -x 坐标纸中,如图15所示.试作出其关系图线,图象中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 =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由图线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________ Ω·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15②根据1I -x 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2)①图线见解析图4ρπEd2 ×10-6 ② 解析 (1)由题图乙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0 mm +× mm = mm. (2)①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由电阻定律可得R =ρx S ,由欧姆定律可得:R =E I ,则图象斜率k =1I x ,S =πd 24联立解得:k =4ρπEd 2=Δ1I Δx代入数据得: k =错误!=3联立解得电阻率为: ρ=k πEd 24代入数据得: ρ≈×10-6 Ω·m ;②根据1I -x 关系图线纵轴截距为,此时待测电阻丝的电阻为0,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 (r +R 0) 即:3=错误!(r + 得:r = Ω计算电阻率的两种方法1.根据电阻定律得ρ=RSl;2.通过有关图象来求电阻率.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要从物理规律出发,写出图象的函数关系式,弄清斜率、截距等的物理意义,从而求出相关物理量.考点三 电阻的测量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1.伏安法电路图⎩⎪⎨⎪⎧外接法:内接法:特点:大内小外(内接法测量值偏大,测大电阻时应用内接法测量,测小电阻时应采用外接法测量) 2.安安法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16甲所示,当两电流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的内阻R 1,则可测得的内阻R 2=I 1R 1I 2.(2)如图乙所示,当两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 A2≫U A1时,如果已知的内阻R 1,串联一定值电阻R 0后,同样可测得的电阻R 2=I 1(R 1+R 0)I 2.图163.伏伏法若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17甲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若已知的内阻R 1,则可测出的内阻R 2=U 2U 1R 1.(2)如图乙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I V1≪I V2时,若已知的内阻R 1,并联一定值电阻R 0后,同样可得的内阻R 2=U 2U 1R 1+U 1R 0.图174.等效法测电阻如图18所示,先让待测电阻与一电流表串联后接到电动势恒定的电源上,读出电流表示数I ;然后将电阻箱与电流表串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则电阻箱的读数即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图185.比较法测电阻如图19所示,读得电阻箱R 1的阻值及、的示数I 1、I 2,可得R x =I 2R 1I 1.如果考虑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则I 1(R x +R A1)=I 2(R 1+R A2).图196.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电路图如图20所示图20步骤:(1)断开S2,闭合S1,调节R0,使的示数满偏为I g;(2)保持R0不变,闭合S2,调节电阻箱R,使的示数为I g 2;(3)由上可得R A=R.特别提醒当R0≫R A时,测量误差小,此方法比较适合测小阻值的电流表的内阻,且测量值偏小;电源电动势应选大些的,这样表满偏时R0才足够大,闭合S2时总电流变化才足够小,误差才小.7.[伏安法测电阻](2014·浙江理综·22)小明对2B铅笔芯的导电性能感兴趣,于是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值.(1)图21是部分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图,请用电流表外接法完成接线并在图中画出.图21图22(2)小明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分别测量了一段2B 铅笔芯的伏安特性,并将得到的电流、电压数据描到U -I 图上,如图22所示.在图中,由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________(填“○”或“×”)表示的.(3)请你选择一组数据点,在图上用作图法作图,并求出这段铅笔芯的电阻为_______ Ω. 答案 (1)见解析图甲 (2)× (3)见解析图乙 用“×”表示的数据连线时,~均可),用“○”表示的数据连线时,~均可) 解析 (1)连线如图甲所示.甲乙(2)U -I 图象如图乙所示,U -I 图象的斜率反映了电阻的大小,而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得的电阻偏大,外接法时测得的电阻偏小,所以外接法的数据点是用“×”表示的. (3)在U -I 图象上,选用外接法所得的“×”连线,则R =ΔUΔI= Ω,选用内接法所得的“○”连线,则R =ΔUΔI= Ω.8.[电表改装和电阻测量]现要测量电流表G 1的内阻,给出下列器材:电流表G 1(量程5 mA ,内阻r 1约为150 Ω)电流表G 2(量程10 mA ,内阻r 2约为100 Ω) 定值电阻R 1=100 Ω 定值电阻R 2=10 Ω 滑动变阻器R 3(0~200 Ω) 干电池E V ,内阻未知)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选________________;(2)如图23所示,在虚线框中已画出部分实验电路设计图,请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图23(3)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计算r 1,所用的表达式为r 1=________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R 1 (2)电路图如图所示(3)R 1(I 2-I 1)I 1 I 1、I 2分别表示电流表G 1、G 2的读数,R 1表示定值电阻R 1的阻值.解析 (1)若选R 2,则其阻值太小,电流过大,而R 1与G 1内阻相当,故选R 1. (2)电路图如图所示.G 2的示数-G 1的示数为通过R 1的电流值.(3)由并联电路特点得:I 1r 1=R 1(I 2-I 1) r 1=R 1(I 2-I 1)I 1I 1、I 2分别表示电流表G 1、G 2的读数,R 1表示定值电阻R 1的阻值. 9.[等效替代法测电阻]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电阻的阻值.(1)测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现在提供一只标有“220 V 40 W ”的灯泡,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 Ω.若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来测量这只灯泡的电阻,则测出的电阻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2)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A .220 V 交流电源B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C .电阻箱一个(0~ Ω,额定电流 A)D .定值电阻一个 kΩ,额定电流 A)E .交流电流表一个(0~ A)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答案 (1)1 210 小于 (2)见解析图解析 (1)正常工作时电压为额定电压,故有P =U 2R ,所以R =U 2P =1 210 Ω;灯泡在正常工作时发热,灯丝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因而用欧姆挡测量时阻值应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2)应用替代法.因电阻箱的最大阻值小于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值,故应串联一定值电阻,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10.[半偏法测电阻](2015·新课标Ⅱ·23)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量程3 V ,内阻约为3 000 Ω),电阻箱R 0(最大阻值为99 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0 Ω,额定电流2 A),电源E (电动势6 V ,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如图24).图24(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 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 V相比,R V′________R V(填“>”、“=”或“<”),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见解析图(2)见解析(3)>理由见解析解析(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闭合开关S1、S2,调节R1,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3)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成半偏状态,电压表所在支路总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也增大,此时R0两端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故R V′>R V.考点四实验拓展与创新11.[实验器材的创新]有一根细长且均匀的空心金属管线,长约30 cm,电阻约为5 Ω,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现在要尽可能精确测定它的内径d.(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外径D时刻度的位置如图25a所示,从图中读出外径为________ mm,应用________(选填“厘米刻度尺”或“毫米刻度尺”)测金属管线的长度L;图25(2)测量金属管线的电阻R,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A.电压表0~3 V,内阻约10 kΩB.电压表0~15 V,内阻约50 kΩC .电流表0~ A ,内阻约 ΩD .电流表0~3 A ,内阻约 ΩE .滑动变阻器,0~10 ΩF .滑动变阻器,0~100 Ω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3)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b 所示,请指出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已知的物理常数和应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推导出计算金属管线内径的表达式d =______________;(5)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为使电流表读数明显,应使电流尽可能大些B .为操作方便,中间过程可保持开关S 一直处于闭合状态C .千分尺的精确度是千分之一毫米D .用千分尺测量直径时必须估读一位答案 (1) 毫米刻度尺 (2)A C E (3)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4)D 2-4ρIL πU(5)D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D =5 mm +× mm = mm ;测量30 cm 金属管长度时应用毫米刻度尺来测量.(2)由于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3 V ,所以电压表应选A ;由于通过金属管的最大电流为I m =U R x =35A = A ,所以电流表应选C.为了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选E. (3)由于待测金属管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电流表应用外接法,连线图中的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错误1: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错误2: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4)设金属管线内径为d ,根据电阻定律应有:R =ρL14πD 2-14πd 2,又R =U I ,联立可得:d =D 2-4ρIL πU(5)由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通过待测金属管线的电流不能太大,所以A 错误;为减小温度的影响,中间过程应断开开关,所以B 错误;千分尺的精确度是 mm ,即应精确到1100毫米,所以C 错误;千分尺读数时必须估读一位,即估读到 mm ,所以D 正确.12.[液体电阻率的测量]如图26是一同学测量某导电液体电阻率的实物连线图.图中均匀的长直玻璃管内径为d ,里面充满待测导电液体,玻璃管两端各装有一电极,电极距离为L .图26(1)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导电液体用电阻R x 表示.(2)在接通电路前,为保证器材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移到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在电路调试时,该同学发现:闭合开关S 1后,单刀双掷开关S 2接到a 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 V 、电流表示数为180 μA ;单刀双掷开关S 2接到b 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 V 、电流表示数为164 μA.正式测量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单刀双掷开关S 2应接到________点(填“a ”或“b ”).(3)该同学正确完成实验,测得该段液体的电阻R 0,则该导电液体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用R 0、L 、d 等表示). 答案 (1)如图所示(2)右 b (3)πR 0d 24L解析 (1)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2)接通电路前为保证电路的安全,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即滑片应移到最右端.分别使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时电流表示数变化大,电压表示数变化小,说明电流表对示数影响较小,即电流表内阻远小于被测电阻,为减小误差应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故接b 点.(3)根据欧姆定律R =U I 、电阻定律ρ=RS L 及S =π(d 2)2可得电阻率ρ=πR 0d 24L. 13.[实验拓展]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外,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现用如图27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 x 的压阻效应,已知R x 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图27A .电源E (3 V ,内阻约为1 Ω)B .电流表A 1 A ,内阻r 1=5 Ω)C .电流表A 2(6 A ,内阻r 2约为1 Ω)D .开关S ,定值电阻R 0(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根据虚线框内电路图的设计,甲表选用________(选填“A 1”或“A 2”),乙表选用________(选填“A 1”或“A 2”).(2)在电阻R 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A1的读数为I1,A2的读数为I2,得R x=________(用字母表示).(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值,最后绘成的图象如图28所示.当F竖直向下(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时,可得R 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 x=________________.(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图28(4)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__.A.1 Ω B.5 Ω C.10 Ω D.20 Ω答案(1)A1A2(2)I1r1I2-I1(3)16-2F(4)B解析(1)由于A1内阻确定,并且与待测电阻接近,与待测电阻并联,用来测出待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用A2测得的电流减去A1测得的电流就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电路连接如图所示.(2)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I1r1,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I2-I1,因此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 x=I1r1I2-I1.(3)由图象的对称性可知,加上相反的压力时,电阻值大小相等;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16 Ω,当R=7 Ω时,对应的力为 N,因此函数表达式R x=16-2F.(4)整个回路总电流不能大于 A,而电动势为3 V,因此总电阻应略大于5 Ω,而电源内阻约为1 Ω,因此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选5 Ω,即可保证电流不超过量程,也保证电流不太小,两块电流表读数准确.。

高三物理步步高目录

高三物理步步高目录

目录基础训练基础训练1位移速度加速度基础训练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基础训练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基础训练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基础训练5重力弹力摩擦力基础训练6力的合成与分解基础训练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基础训练8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研究平抛 物体的运动(实验一)基础训练9牛顿运动定律基础训练10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基础训练11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基础训练12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基础训练13冲量与动量动量定理基础训练14动量守恒定律基础训练15功和功率基础训练16功和能动能定理基础训练17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训练18打点计时器及其应用(实验二)基础训练19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三)基础训练20机械振动基础训练21机械波基础训练22分子动理论热和功基础训练23库仑定律基础训练24电场的力的性质基础训练25电场的能的性质基础训练26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基础训练27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等势线的 描绘与研究(实验四) 基础训练28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基础训练29电功和电功率基础训练30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基础训练31电阻、电动势的测量(实验五)基础训练32电学综合实验(实验六)基础训练33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基础训练3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基础训练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基础训练36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基础训练37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基础训练38交变电流的产生电感和电容基础训练39变压器电能的输送三相交流电基础训练40电磁场和电磁波基础训练4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基础训练42光的折射、全反射、棱镜基础训练43光的波动性基础训练44量子论初步基础训练45原子核基础训练46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七)能力训练能力训练1直线运动中的追及与相遇问题能力训练2静力学中的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能力训练3牛顿运动定律及连接体问题能力训练4圆周运动及其临界问题能力训练5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6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能力训练7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能力训练8电路结构与电路计算能力训练9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10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题群训练题群训练1力和运动题群训练2动量和能量题群训练3热学题群训练4电场和电路题群训练5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题群训练6电磁感应题群训练7几何光学和近代物理参考答案。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一轮复习82练答案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一轮复习82练答案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一轮复习82练答案
(一)练习1
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三定律?
答:热力学第三定律是指在任何热力学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即温度不能从低温变成高温,只能按照特定的轨迹变化,即温度
不能从低温处单向向高温变化,而要按照特定的曲线或轨迹进行变化。

2. 高斯定律与弗罗定律有什么区别?
答:高斯定律和弗罗定律是有关强电场和弱电场的规律。

高斯定律可
以概括为:在不考虑电容量和电感现象的情况下,电荷的电场强度满
足高斯定律,其中电场强度与对应的电荷的负号成反比,即电荷的积
分与电场强度成反比。

弗罗定律说明了弱电场强度与电荷之间的依赖性,即电荷之间的间隔越近,弱电场强度越大。

(二)练习2
1.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有哪些?
答: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有多种,最常用的是:温度不能从低温变
成高温,它只能按照特定的轨迹变化,或者:温度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即温度不能从低温处单向向高温变化,而要按照特定的曲线或轨迹进
行变化。

2. 什么是质点?
答:质点是物理学中的理论模型,是指以非零大小且没有空间结构的点形分子构成的一种物质。

它是这样一个微小物体,其质量以千分之一以下埃单位来衡量,它的大小好像一个点,以至于它所在位置不可回答。

它与星体有着十分相似的特性,诸如在外力的作用下,质点力学行为类似于球体的行为;它可以采取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或传播波动等运动形式。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手册含解析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手册含解析

测评手册选择题必刷卷(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共16题,1~8题为单选,9~16题为多选)1.[2018·浙江学军中学模拟]北京至上海的高铁运行距离约为1318km,2017年9月中旬,京沪高铁“复兴号”列车提速至350km/h,使运行时间缩短至4个半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X1-1A.4个半小时指的是时刻B.350km/h是指列车的平均速度C.由题目信息可以估算列车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当研究“复兴号”列车经过某一站牌的时间时,不能将其看作质点2.[2019·陕西安康二中一模]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是10m,假设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A.5m/sB.10m/sC.15m/sD.20m/s3.[2018·新疆昌吉月考]自由下落的物体在任意相邻的1s时间内下落的距离之差Δh和平均速度之差Δv在数值上分别等于(重力加速度为g) ()A.Δh=,Δv=2gB.Δh=,Δv=C.Δh=g,Δv=gD.Δh=2g,Δv=2g4.[2019·陕西安康二中一模]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8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B.第2s内的位移为6mC.第2s末的速度为2m/sD.物体在0~5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5.[2019·甘肃甘谷一中月考]质量为m的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加速度大小为g;在t时刻末使其加速度大小变为a且方向竖直向上,再经过t时间,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4gB.返回到A点时的速率为2atC.自由下落t时间时小球的速率为atD.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为at2图X1-26.如图X1-2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其中甲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t2,乙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t2,则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C.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D.在第3s内甲物体的速度变化比乙物体的速度变化大7.[2019·贵阳一中月考]在一沙坑的正上方某处将小球1竖直上抛,同时将小球2从同一位置处自由释放.以抛出时为计时起点,两小球在前2t时间内的v-t图像如图X1-3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小球1落入沙坑时的速度大小为()图X1-3A.gtB.gtC.2gtD.(1+)gt8.观察水龙头,在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任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稳定时,发现水流不太大时,从水龙头中连续流出的水会形成一水柱.现测得高为H的水柱上端面积为S1,下端面积为S2,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X1-4A.水柱是上细下粗B.水柱是上下均匀C.该水龙头的流量是S1S2D.该水龙头的流量是9.某人以6.0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车20m处时,绿灯亮了,车即刻以1.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A.人经6s时间追上了公交车B.人追不上公交车,人、车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mC.人能追上公交车,追上车时人共跑了36mD.人追不上公交车,且车开动后,人、车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图X1-510.[2019·陕西安康二中一模]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X1-5中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小球()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B.经过位置3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2gTC.经过位置4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1.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点上滑,最高可滑至b点,后又滑回a点,c是ab的中点,如图X1-6所示.已知物块从a上滑至b所用的时间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X1-6A.物块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与从c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B.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C.物块下滑时从b运动至c所用时间为tD.物块上滑通过c点的速率大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12.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物体的运动图像可能是图X1-7中的(图中x是位移、v是速度、t是时间) ()图X1-713.甲、乙两辆玩具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X1-8所示,则()图X1-8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在0~10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C.在0~10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一定大于0.8m/s图X1-914.[2019·乌鲁木齐一中月考]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5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X1-9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B.汽车在50s末的速度为零C.在0~50s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850mD.汽车在40~50s内的速度方向和0~10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15.[2019·攀枝花十二中月考]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50m处,它们的v-t图像如图X1-10所示.下列对两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图X1-10A.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B.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在第30s末,甲、乙两车相距50m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16.[2019·贵阳一中月考]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启动反应、启动加速、途中跑、冲刺跑等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某研究小组在建模时对整个过程作如下近似处理:运动员视为质点,启动加速过程认为是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途中跑和冲刺跑认为是速度为v的匀速运动,各环节间转换时间均忽略不计.现有甲、乙两名运动员参赛,他们的启动反应时间相同,且有a甲>a乙,v甲<v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起点处,甲、乙两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相遇两次B.与乙相比,甲运动员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一定更大C.与乙相比,甲运动员加速过程的位移一定更小D.甲运动员一旦落后就一定会输掉比赛选择题必刷卷(二)相互作用(共15题,1~7题为单选,8~15题为多选)图X2-11.如图X2-1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下方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如图X2-2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图X2-2图X2-32.如图X2-3所示为某城市雕塑的一部分.将光滑的球搁置在竖直的高挡板AB与竖直的矮挡板CD 之间,由于长时间作用,CD挡板的C端略向右偏过一些,C与AB挡板的距离始终小于球的直径,则与C端未偏时相比()A.AB挡板的支持力变大,C端的支持力变大B.AB挡板的支持力变大,C端的支持力变小C.AB挡板的支持力变小,C端的支持力变大D.AB挡板的支持力变小,C端的支持力变小图X2-43.[2018·浙江宁海模拟]如图X2-4所示,一重为120N的球固定在弹性杆AB的上端,用测力计沿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拉球,杆发生弯曲,球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0N,已知sin37°=0.6,cos37°=0.8,则杆AB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A.20NB.80NC.100ND.120N图X2-54.[2019·四川眉山中学月考]如图X2-5所示,一物块在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为1kg,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外力F的最小值为()A.5NB.6NC.7.5ND.8N图X2-65.[2019·江西联考]如图X2-6所示,轻质弹性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静止时弹性绳竖直.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力,使其缓慢移动至弹性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处,若弹性绳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绳原长为x0,则此过程中小球上升的高度为()A.x0B.x0C.x0D.x0图X2-76.在港口码头常用如图X2-7所示的传送带运送煤炭等货物.将货物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A端,运动到B点时货物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到D点后离开传送带.已知CD段水平,货物的质量是m,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倾斜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是θ,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设货物在AB段、BC段、CD段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A.f1=f2=μmg cosθ,f3=μmgB.f1=f2=mg sinθ,f3=μmgC.f1=μmg cosθ,f2=mg sinθ,f3=0D.f1=mg sinθ,f2=μmg cosθ,f3=07.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图X2-8中正确的是()图X2-8图X2-98.[2019·贵阳一中月考]如图X2-9所示,三角形ABC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三棱柱的横截面,∠A=30°,∠B=37°,C处有光滑小滑轮,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块通过细线跨放在AC面和BC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C面光滑,物块2与BC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两侧细线分别与对应面平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两物块的质量之比m1∶m2不可能是()A.1∶3B.3∶1C.4∶3D.3∶4图X2-109.如图X2-10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过其两端且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将两个相同木块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用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的摩擦力大小,用F 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的正压力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微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则 ()A.F N变小B.F N变大C.f不变D.f变小10.如图X2-11甲所示是由两圆杆构成的V形槽,它与水平面成θ角放置.现将一质量为m的圆柱体滑块由斜槽顶端释放,滑块恰好匀速滑下.沿斜面看,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与两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β=120°,则()图X2-11A.μ=tanθB.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为mg cosθC.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摩擦力为mg sinθD.若增大θ,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将增小图X2-1211.[2019·陕西城固一中月考]如图X2-12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也为m 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的张力大小F T=B.细绳的张力大小F T=C.水平拉力F=D.水平拉力F=图X2-1312.[2019·贵阳一中月考]如图X2-13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的长方体物块将一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与地面接触之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墙壁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B.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C.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D.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减小13.如图X2-14所示,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AOB=120°,∠COD=60°,若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图X2-14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则平衡后()A.绳AO所受的拉力为mgB.绳AO所受的拉力为mgC.杆OC所受的压力为mgD.杆OC所受的压力为mg14.用如图X2-15所示简易装置可以测定水平风速,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直杆,半径为R、质量为m的空心塑料球用细线悬于杆顶端O.当风沿水平方向吹来时,球在风力的作用下飘了起来.已知风图X2-15力大小与“风速”和“球正对风的截面积”均成正比,当风速v0=3m/s时,测得球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则()A.风速v=3m/s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B.若风速增大到某一值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可能等于90°C.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更大、质量相等的球,则夹角θ增大D.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相等、质量更大的球,则夹角θ增大15.如图X2-16所示,斜劈M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细线绕过滑轮O1、O2、O3连接物体m1、m3,连接m1的细线与斜劈平行,定滑轮O1用轻质杆固定在天花板上,滑轮O3由细绳固定在竖直墙上O处,动滑轮O2跨在细线上,其下端悬挂物体m2.初始整个装置静止,不计细线与滑轮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X2-16A.若增大m2的质量,m1、M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细线的张力大小不变B.若增大m2的质量,m1、M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地面对M的摩擦力变大C.若将悬点O上移,m1、M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O、O3间的细绳与竖直墙的夹角变大D.若将悬点O上移,m1、M仍静止,待系统稳定后,地面对M的摩擦力不变选择题必刷卷(三)牛顿运动定律(共15题,1~7题为单选,8~15题为多选)1.[2019·攀枝花十二中月考]对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表明强弩的惯性减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适当控制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这是为了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图X3-12.[人教版必修1改编]如图X3-1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m1,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时测出飞船和空间站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空间站的质量m2为()A.+m1B.-m1C.m1-D.-m13.如图X3-2甲所示,一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外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图X3-2A.0~t0时间内,物块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t0~2t0时间内,物块向左做匀加速运动C.0~2t0时间内,物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0~2t0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4.深海探测器利用“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多块相同的压载铁,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抛卸压载铁,使其悬浮、上浮等.已知探测器、科研人员以及压载铁的总质量为m.在一次海底科考活动中,探测器在水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为了使它以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应该抛掉的压载铁的质量为(假定整个过程中水对探测器的浮力恒定,水的其他作用忽略不计) ()A.B.C.D.图X3-35.质量为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1kg、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g取10m/s2.若在铁块右端施加一个从0开始增大的水平向右的力F,假设木板足够长,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X3-3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关于两个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μ1=0.1,μ2=0.2B.μ1=0.1,μ2=0.4C.μ1=0.2,μ2=0.4D.μ1=0.4,μ2=0.2图X3-46.[2019·攀枝花十二中月考]如图X3-4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此时弹簧轴线水平,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在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A.为0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C.大小为g,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下D.大小为g,方向水平向右图X3-57.如图X3-5所示,台秤上放一个木箱,木箱内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1、2(1的质量较大)用细绳跨过光滑滑轮相连,2下端用一细绳与木箱相连,平衡时台秤的示数为某一数值.现剪断2下端细绳,在1下落但还没有到达箱底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判定8.机场有一专门运送行李的传送带,工作时传送带始终以恒定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工作人员将质量为M的行李箱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同时行李箱上放一个质量为m 的纸盒,加速一段时间后纸盒和行李箱一起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如图X3-6所示.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纸盒与行李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重力加速度为g,在整个运动过图X3-6程中,纸盒与行李箱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加速运动过程中,行李箱对纸盒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在加速运动过程中,传送带对行李箱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m)gC.在匀速运动过程中,行李箱对纸盒的摩擦力为零D.在匀速运动过程中,传送带对行李箱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图X3-79.一根细绳与一个轻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在A、B两点,下端C点共同拉住一个小钢球,如图X3-7所示,AC、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烧断细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a=B.烧断细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a=g sinθC.弹簧在C处与小球断开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a=D.弹簧在C处与小球断开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a=g sinθ10.[2018·沈阳联考]如图X3-8所示,在以加速度大小为g(g为重力加速度)加速下降的电梯地板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电梯壁上,另一端与物体接触(不粘连),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被压缩了L,撤去F后,物体由静止向左运动2L后停止运动.已知物体与电梯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撤去F后()图X3-8A.与弹簧分离前物体相对电梯地板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与弹簧分离后物体相对电梯地板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C.弹簧压缩量为时,物体相对电梯地板运动的速度不是最大D.物体相对电梯地板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11.如图X3-9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足够长的木板A,上面叠放着物块B.已知A、B的质量均为m,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若给A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则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B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X3-9A.a A=5m/s2,a B=1m/s2B.a A=2m/s2,a B=2m/s2C.a A=3m/s2,a B=1m/s2D.a A=1m/s2,a B=1m/s2图X3-1012.如图X3-10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长方体物块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P、Q接触面与斜面平行,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重力加速度为g.当两物块一起冲上斜面后沿斜面向上滑动时,两物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块P对Q的摩擦力()A.大小为μ1mg cosθB.大小为μ2mg cosθC.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D.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13.如图X3-11甲所示,粗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3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作用下由静止从A点开始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该推力,小物块能到达最高位置C,小物块上滑过程中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X3-11A.小物块上滑的最大位移为1.8mB.小物块加速时的平均速度与减速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3∶1C.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推力F的大小为40N图X3-1214.如图X3-12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2kg,物块B的质量为1kg,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可以有选择地对B施加水平推力F1和竖直向下的压力F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1=3.6N,F2=5N,则A、B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B.若F1=5.4N,F2=20N,则A、B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C.若F2<10N,则无论F1为多大,都不能使物块A运动起来D.若F2>10N,则无论F1为多大,都不能使物块A、B发生相对运动15.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2m的小物块A相连,质量为m的小物块B紧靠A静止在斜面上,如图X3-13所示,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从t=0时刻开始,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B分离.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θ、m、x0、a均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X3-13A.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从开始到物块A、B分离所用的时间B.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物块A、B分离时的速度大小C.物块A、B分离时,弹簧的弹力恰好为零D.物块A、B分离后,物块A开始减速非选择题必刷卷(一)直线动力学问题1.[2018·河南淮滨高中二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F1-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测力计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其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图F1-1(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1的关系.如图F1-2所示的图像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填选项字母).图F1-2(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2.如图F1-3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4.6kg的金属块,其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金属块以v=2.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sin37°=0.60,cos37°=0.80,g取10m/s2.(1)求拉力F的大小;(2)若某时刻撤去拉力,则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地面上还能滑行多长时间?图F1-33.如图F1-4所示,倾角θ=37°、高度h=0.6m的斜面AB与水平面BC在B点平滑相连,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从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最终停在C点.已知sin37°=0.6,cos37°=0.8,滑块与斜面间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不计滑块在B点的能量损失,g取10m/s2,求:(1)滑块到达B处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水平面BC上滑行的距离;(3)滑块在AB上与在BC上滑动的时间之比.图F1-44.如图F1-5甲所示,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4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小物块以2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向下运动,小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1)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0~8s内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图F1-55.[2019·山东武城一中测试]如图F1-6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一架质量为m=2kg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36N,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在t=5s时离地面的高度为75m.(g取10m/s2)(1)求无人机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2)假设由于动力设备故障,悬停的无人机突然失去升力而坠落,无人机坠落地面时的速度为40m/s,求无人机悬停时距地面的高度.(3)假设在第(2)问中的无人机坠落过程中,在遥控设备的干预下,动力设备重新启动提供向上的最大升力.为保证安全着地,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图F1-66.[2018·宜昌三检]如图F1-7所示,质量m1=2kg的小铁块放在足够长的质量m2=1kg的木板的左端,木板和铁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木板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两者均静止.现突然给木板向左的初速度v0=3.5m/s,同时对小铁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10N,当木板向左运动最远时撤去F,g取10m/s2.求:。

高2020届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件金太阳新考案第七单元单元总结

高2020届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件金太阳新考案第七单元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七微专题一平面向量的基本应用平面向量是高考的热点,每年必有一道题,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包括: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的数量积.复习时,应做到:1.重视向量的概念,熟练掌握向量加减法及几何意义.2.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意义、作用,会运用定理表示向量,然后进行向量运算.3.理解数量积的意义,掌握求数量积的各种方法,理解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并能利用数量积解决向量的几何问题.【例1】(1)已知向量a=(1,),b=(3,m),且b在a方向上的投影为3,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2)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CD,AB=4,BC=2,∠ABC=60°,动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λ,=,则·的最小值为.【分析】(1)由b在a方向上的投影为3,可得m的值,再利用夹角公式可得向量a与b夹角的大小.(2)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结合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将所求表示为关于λ的代数式,根据具体的形式求最值.【试题解析】(1)b在a方向上的投影为3,即|b|cos<a,b>==+=3,解得m=,∴cos<a,b>==,∴向量a与b的夹角为30°.(2)由题意得AD=BC=CD=2,则·=(+)·(+)=(+λ)·(+)=·+λ·+·+·=4×2×cos 60°+λ×2×2×cos 60°+×4×2+×2×2×cos 120°=+2λ+≥(当且仅当λ=时等号成立).【参考答案】(1)30°(2)【拓展训练1】(1)已知a,b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P1:|a+b|> ⇔θ∈.P2:|a+b|> ⇔θ∈.P3:|a-b|> ⇔θ∈.P4:|a-b|> ⇔θ∈.其中真命题是().A.P1,P4B.P1,P3C.P2,P3D.P2,P4(2)向量a,b,c满足|a|≥1,|a+b|=|a-b|=2,(c-a)·(c-b)=3,则|c|的取值范围为.【试题解析】(1)由|a+b|>得a2+2a·b+b2>2,∴a·b>0,∴θ∈,故P2正确.由|a-b|>得a2-2a·b+b2>2,∴a·b<0,∴θ∈,故P4正确.(2)∵|a+b|=|a-b|=2,∴a⊥b,则(c-a)·(c-b)=c2-c·(a+b)=3,∴cos<a+b,c>=-∈[-1,1],解得1≤|c|≤3.【参考答案】(1)D(2)[1,3]微专题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1)题目条件给出的向量坐标中含有三角函数的形式,先运用向量共线或垂直或等式成立等,得到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然后求解.(2)给出用三角函数表示的向量坐标,要求的是向量的模或者其他向量的表达形式,解题思路是经过向量的运算,利用三角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有界性,求得值域.【例2】设向量a=(sin x,sin x),b=(cos x,sin x),x∈.(1)若|a|=|b|,求x的值;(2)设函数f(x)=a·b,求f(x)的最大值.【分析】(1)根据两向量模相等得出两向量模的平方相等,然后整理关系式即可得出;(2)运用坐标的数量积公式进行整理得出三角函数关系式,结合所给的定义域,求出函数的最值.【试题解析】(1)由|a|2=(sin x)2+sin2x=4sin2x,|b|2=cos2x+sin2x=1,及|a|=|b|,得4sin2x=1.又x∈,从而sin x=,所以x=.(2)f(x)=a·b=sin x·cos x+sin2x=sin 2x-cos 2x+=sin-+,当x=时,sin(2x-)取最大值1.所以f(x)的最大值为.【拓展训练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向量m=(cos(A-B),sin(A-B)),n=(cos B,-sin B),且m·n=-.(1)求sin A的值;(2)若a=4,b=5,求角B的大小及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试题解析】(1)由m·n=-,得cos(A-B)cos B-sin(A-B)sin B=-,所以cos A=-.因为0<A<π,所以sin A=-=--=.(2)由正弦定理,得=,则sin B===,因为a>b,所以A>B,则B=.由余弦定理得(4)2=52+c2-2×5c×-,解得c=1,故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cos B=c cos B=1×=.1.(2018年全国Ⅰ卷)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E为AD的中点,则=().A.-B.-C.+D.+【试题解析】作出示意图如图所示.=+=+=×(+)+(-)=-,故选A.【参考答案】A2.(2018年全国Ⅱ卷)已知向量a,b满足|a|=1,a·b=-1,则a·(2a-b)=().A.4B.3C.2D.0【试题解析】a·(2a-b)=2a2-a·b=2|a|2-a·b.∵|a|=1,a·b=-1,∴原式=2×12+1=3.故选B.【参考答案】B3.(2017年全国Ⅲ卷)在矩形ABCD中,AB=1,AD=2,动点P在以点C为圆心且与BD相切的圆上.若=λ+μ,则λ+μ的最大值为().A.3B.2C.D.2【试题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点C的坐标为(2,1).设BD与圆C切于点E,连接CE,则CE⊥BD.∵CD=1,BC=2,∴BD=+=,EC===,即圆C的半径为,∴点P的轨迹方程为(x-2)2+(y-1)2=.设P(x0,y0),则++(θ为参数),而=(x0,y0),=(0,1),=(2,0).∵=λ+μ=λ(0,1)+μ(2,0)=(2μ,λ),∴μ=x0=1+cos θ,λ=y0=1+sin θ.两式相加,得λ+μ=1+sin θ+1+cos θ=2+sin(θ+φ)≤3其中,当且仅当θ=+2kπ-φ,k∈Z时,λ+μ取得最大值3.故选A.【参考答案】A4.(2016年全国Ⅱ卷)已知向量a=(1,m),b=(3,-2),且(a+b)⊥b,则m=().A.-8B.-6C.6D.8【试题解析】因为a=(1,m),b=(3,-2),所以a+b=(4,m-2).因为(a+b)⊥b,所以(a+b)·b=0,所以12-2(m-2)=0,解得m=8.【参考答案】D5.(2016年全国Ⅲ卷)已知向量=,=,则∠ABC=().A.30°B.45°C.60°D.120°【试题解析】因为=,=,所以·=+=.又因为·=||||cos∠ABC=1×1×cos∠ABC,所以cos∠ABC=.又0°≤∠ABC≤180°,所以∠ABC=30°.故选A.【参考答案】A6.(2017年全国Ⅱ卷)已知△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为平面ABC内一点,则·(+)的最小值是().A.-2B.-C.-D.-1【试题解析】如图,+=2(D为BC的中点),则·(+)=2·.要使·最小,则与方向相反,即点P在线段AD上,则(2·)m in=-2||||,问题转化为求||||的最大值.又||+||=||=2×=,∴||||≤+==,∴[·(+)]m in=(2·)m in=-2×=-.故选B.【参考答案】B7.(2018年全国Ⅲ卷)已知向量a=(1,2),b=(2,-2),c=(1,λ).若c∥(2a+b),则λ= .【试题解析】2a+b=(4,2),因为c∥(2a+b),所以4λ=2,得λ=.【参考答案】8.(2017年全国Ⅰ卷)已知向量a,b的夹角为60°,|a|=2,|b|=1,则|a+2b|= .【试题解析】|a+2b|=+=++=++==2.【参考答案】29.(2016年全国Ⅰ卷)设向量a=(m,1),b=(1,2),且|a+b|2=|a|2+|b|2,则m= .【试题解析】∵|a+b|2=|a|2+|b|2+2a·b=|a|2+|b|2,∴a·b=0.又a=(m,1),b=(1,2),∴m+2=0,∴m=-2.【参考答案】-2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1.(2018江西南昌模拟)已知向量a=(2,x),b=(1,-1),且a∥b,则|a|=().A.3B.2C.2D.【试题解析】∵a∥b,∴x=-2,则|a|=2.【参考答案】B2.(2018甘肃二模)设向量a=(2,m),b=(1,-1).若b⊥(a+2b),则实数m等于().A.2B.4C.6D.-3【试题解析】∵b⊥(a+2b),∴b·(a+2b)=0,即4-m+2=0,得m=6.【参考答案】C3.(2018潍坊调研)如图所示,已知=3,=a,=b,=c,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A.c=b-aB.c=2b-aC.c=2a-bD.c=a-b【试题解析】因为=3,=a,=b,所以=+=+=+(-)=-=b-a.【参考答案】A4.(2018成都诊断)如图,在△OAB中,P为线段AB上的一点,=+,且=2,则().A.x=,y=B.x=,y=C.x=,y=D.x=,y=【试题解析】由题意可知=+,且=2,所以=+=+(-)=+,所以x=,y=.【参考答案】A5.(2018沈阳质检)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3,7),=(-2,3),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则的坐标为().A.-B.C.-D.--【试题解析】∵=+=(-2,3)+(3,7)=(1,10),∴==,∴=--.【参考答案】D6.(2018云南省第一次统一检测)设向量a=(-1,2),b=(m,1),如果向量a+2b与2a-b平行,那么a·b等于().A.-B.-C.D.【试题解析】a+2b=(-1+2m,4),2a-b=(-2-m,3),由题意得3(-1+2m)-4(-2-m)=0,则m=-,所以a·b=-1×-+2×1=.【参考答案】D7.(2018湖南长沙模拟)在四边形ABCD中,=(1,2),=(-4,2),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A.B.2C.5 D.10【试题解析】∵·=(1,2)·(-4,2)=-4+4=0,∴⊥,∴S四边形ABCD=||·||=××2=5.【参考答案】C8.(2018云南11校跨区调研)已知平面向量a与b的夹角为45°,a=(1,1),|b|=2,则|3a+b|等于().A.13+6B.2C.D.【试题解析】依题意得a2=2,a·b=×2×cos 45°=2,则|3a+b|=+=++=++=,故选D.【参考答案】D9.(2018西安八校联考)已知点A(-1,1),B(1,2),C(-2,-1),D(3,4),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是().A.B.-C.3D.-3【试题解析】依题意得,=(2,1),=(5,5),·=(2,1)·(5,5)=15,||=,因此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是==3.【参考答案】C10.(2018湖北模拟)已知,是非零向量,且满足(-2)⊥,(-2)⊥,则△ABC的形状为().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试题解析】(-2)⊥⇒(-2)·=0,即·-2·=0.(-2)⊥⇒(-2)·=0,即·-2·=0.∴·=·=2·,即||=||,而cos A==,∴∠A=60°,∴△ABC为等边三角形.【参考答案】C11.(2018江西新高考联盟质检)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向量m=,n=(cos C,cos A),且m·n=b cos B,则B的值是().A.B.C.D.【试题解析】∵m·n=cos C+cos A,且m·n=b cos B,∴cos C+cos A=b cos B,即a cos C+c cos A=2b cos B.由正弦定理得sin A cos C+sin C cos A=2sin B cos B,则sin(A+C)=2sin B cos B,即sin B=2sin B cos B.∵0<B<π,sin B≠0,∴cos B=,∴B=.【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12.(2018哈尔滨质检)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2|a|=3|b|,|a-2b|=|a+b|,则a与b的夹角的余弦值为.【试题解析】由|a-2b|=|a+b|,得2a·b=b2,∴2|a|·|b|cos<a,b>=|b|2.又∵2|a|=3|b|,∴cos<a,b>=.【参考答案】13.(2018安徽十校联考)已知平面向量a=(1,m),b=(2,5),c=(m,3),且(a+c)∥(a-b),则m= .【试题解析】∵a=(1,m),b=(2,5),c=(m,3),∴a+c=(m+1,m+3),a-b=(-1,m-5),又(a+c)∥(a-b),∴(m+1)(m-5)+m+3=0,即m2-3m-2=0,解得m=.【参考答案】14.(2018唐山三校联考)在△ABC中,∠C=90°,AB=3,AC=1,若=2-,则·= .【试题解析】由=2-,得=2,∴=.又∵cosA=,∴·=(-)·(-)=-·(-)=12.【参考答案】1215.(2018长沙三模)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60°,E是CD上一点,且=+, ||=λ||.若·=,则λ= .【试题解析】由=+,得==,即E是CD的中点,则·=(+)·-=-·-.又∵∠BAD=60°,||=λ||,·=,∴2λ2-λ-6=0,得λ=2或λ=-(舍去).【参考答案】2三、解答题16.(2018沈阳模拟)已知a=(1,2),b=(-2,n),a与b的夹角是45°.(1)求b;(2)若c与b同向,且a与c-a垂直,求c.【试题解析】(1)∵a·b=2n-2,|a|=,|b|=+,=,∴3n2-16n-12=0(n>1).∴cos 45°=+∴n=6或n=-(舍去),∴b=(-2,6).(2)由(1)知,a·b=10,|a|2=5.又∵c与b同向,∴可设c=λb(λ>0).∵(c-a)·a=0,∴λb·a-|a|2=0,∴λ===.∴c=b=(-1,3).17.(2018北京东城区调研)已知向量a=(cos α,sin α),b=(cos β,sin β),c=(-1,0).(1)求向量b+c的长度的最大值.(2)设α=,且a⊥(b+c),求cos β的值.【试题解析】(1)b+c=(cos β-1,sin β),则|b+c|2=(cos β-1)2+sin2β=2(1-cos β).∵-1≤cos β≤1,∴0≤|b+c|2≤4,即0≤|b+c|≤2.当cos β=-1时,有|b+c|=2,∴向量b+c的长度的最大值为2.(2)(法一)由已知可得b+c=(cos β-1,sin β),a·(b+c)=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os α=cos(α-β)-cos α.∵a⊥(b+c),∴a·(b+c)=0,即cos(α-β)=cos α.由α=,得cos-=cos,即β-=2kπ±(k∈Z),∴β=2kπ+或β=2kπ,k∈Z,于是cos β=0或cos β=1.(法二)若α=,则a=.又由b=(cos β,sin β),c=(-1,0),得a·(b+c)=·(cos β-1,sin β)=cos β+sin β-.∵a⊥(b+c),∴a·(b+c)=0,即cos β+sin β=1,∴sin β=1-cos β,平方后化简得cos β(cos β-1)=0,解得cos β=0或cos β=1.经检验cos β=0或cos β=1即为所求.滚动检测二一、选择题1.(2018福建模拟)已知命题p:存在x0∈R,+2x0+2≤0,则p为().A.存在x0∈R,+2x0+2>0B.存在x0∈R,+2x0+2<0C.任意x∈R,x2+2x+2≤0D.任意x∈R,x2+2x+2>0【参考答案】D2.(2014年山东卷)设集合A={x|x2-2x<0},B={x|1≤x≤4},则A∩B=().A.(0,2]B.(1,2)C.[1,2)D.(1,4)【试题解析】由题意得集合A=(0,2),集合B=[1,4],所以A∩B=[1,2).【参考答案】C3.(2018甘肃二模)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定义域内的减函数的是().A.f(x)=x lg 2B.f(x)=-x|x|C.f(x)=sin xD.f(x)=【试题解析】A中,函数f(x)=x lg 2是增函数;B中,画图可知函数f(x)=-x|x|是奇函数,且是减函数;C中,函数f(x)=sin x不单调;D中,函数f(x)=的定义域是(0,+∞),是非奇非偶函数.故选B.【参考答案】B4.(2018河南质检)函数y=sin24x是().A.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C.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试题解析】∵y=sin24x=-,∴函数y=sin24x是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参考答案】D5.(2018厦门二模)函数f(x)=+-的定义域是().A.(-3,0)B.(-3,0]C.(-∞,-3)∪(0,+∞)D.(-∞,-3)∪(-3,0)【试题解析】要使函数f(x)有意义,只需+>->解得-3<x<0.【参考答案】A6.(2018山西一模)已知函数f(x)=>则f(f(1))+f的值是().-+A.5B.3C.-1D.【试题解析】f(1)=log21=0,f(f(1))=f(0)=3-0+1=2,∵log3<0,∴f=3-log3+1=3l og32+1=2+1=3,∴f(f(1))+f=5.【参考答案】A7.(2018沈阳模拟)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2b cos C,则此三角形一定是().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试题解析】因为a=2b cos C,所以由余弦定理得a=2b×+-,整理得b2=c2,所以b=c.所以此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C8.(2018长沙三模)0.32,log20.3,20.3这三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0.32<log20.3<20.3B.0.32<20.3<log20.3C.log20.3<0.32<20.3D.log20.3<20.3<0.32【试题解析】由于log20.3<0=log21,0<0.32<1=0.30,20.3>1=20,所以log20.3<0.32<20.3.【参考答案】C9.(2018湖北模拟)已知f(x)=x2+sin+,f'(x)为f(x)的导函数,则f'(x)的图象是().【试题解析】∵f(x)=x2+cos x,∴f'(x)=x-sin x.令g(x)=f'(x),则g(x)为奇函数,排除B,D;由g'(x)=-cos x知g(x)在上单调递减,排除C.【参考答案】A10.(2018河南周口模拟)函数f(x)=sin(ωx+φ)><的最小正周期是π,若其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奇函数,则函数f(x)的图象().A.关于点对称B.关于点对称C.关于直线x=对称D.关于直线x=对称【试题解析】由题意可得=π,解得ω=2,故函数f(x)=sin(2x+φ),其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为y=sin-+=sin-+,其是奇函数,故φ=-,故函数f(x)=sin-.当x=时,函数f(x)=sin=1,故函数f(x)=sin-关于直线x=对称.【参考答案】C11.(2018佛山校级月考)已知f(x)是定义在R上周期为2的偶函数,且当x∈[0,1]时,f(x)=2x-1,则函数g(x)=f(x)-log5|x|的零点个数是().A.2B.4C.6D.8【试题解析】由g(x)=0得f(x)=log5|x|,则原问题即求该方程的根的个数.由于y=f(x)和y=log5|x|均为偶函数,故只要研究函数y=f(x)和y=log5|x|在(0,+∞)上的交点情况.作出它们的图象(注意当x=5时,log5|5|=1),可得两个图象的交点有4个.从而函数g(x)的零点个数为8个.故选D.【参考答案】D12.(2018湖南联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b是曲线y=a ln x的切线,则当a>0时,实数b的最小值是().A.-2B.-1C.0D.1【试题解析】设切点坐标为(x0,a ln x0),因为y'=,所以切线斜率=1,x0=a,又(a,a ln a)在直线y=x+b上,从而a ln a=a+b,所以b=a ln a-a(a>0),b'=ln a.令ln a=0,得a=1,故b=a ln a-a在(0,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所以当a=1时,b m in=-1.【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13.(2018内蒙古月考)已知向量a,b,满足|a|=2,|b|=1,且(a+b)⊥-,则a与b的夹角为.【试题解析】(a+b)⊥- ⇒(a+b)·-=0⇒a2-b2-|a|·|b|·cos θ=0⇒cos θ=,又两向量夹角的范围为[0°,180°],故θ=60°.【参考答案】60°14.(2018四川质检)已知函数y=f(x)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1,则不等式f(x2-x)<f(0)的解集为.【试题解析】∵y=f(x)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1,∴f(0)=0,当x<0时,f(x)=-1.当x2-x>0时,可得f(x2-x)=1>f(0)=0,不满足条件;当x2-x=0时,可得f(x2-x)=f(0),不满足条件;当x2-x<0,即0<x<1时,f(x2-x)=-1<f(0)=0,满足条件.综上可得0<x<1.【参考答案】(0,1)15.(2018山西运城联考)已知函数f(x)=A cos(ωx+φ)的图象如图所示,f=-,则f(0)= .【试题解析】由题中图象可知所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故ω=3,从函数图象可以看出这个函数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也就是函数f(x)满足f-=-f+,当x=时,f=-f=-f(0),由已知f=-,得f(0)=.【参考答案】16.(2018河北衡水模拟)设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函数,有下列命题:①如果对任意的x∈R,f(x+1)=f(1-x)成立,那么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②如果对任意的x∈R,f(x)+f(x+1)=0成立,那么函数f(x)是最小正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③如果对任意的x∈R,f(1-x)+f(x-1)=0成立,那么函数f(x)是偶函数.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都填上)【试题解析】①对任意的x∈R,f(x+1)=f(1+x)=f(1-x)成立,所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①正确;②由f(x)+f(x+1)=0,得f(x+1)+f(x+2)=0,两式作差得f(x)=f(x+2),所以函数f(x)是以2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②正确;③由f(1-x)+f(x-1)=0,得f(1-(1+x))+f((1+x)-1)=0,所以f(-x)+f(x)=0,f(-x)=-f(x),所以函数f(x)为奇函数,③不正确.【参考答案】①②三、解答题17.(2012年浙江卷)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 sin A=a cos B.(1)求角B的大小;(2)若b=3,sin C=2sin A,求a,c的值.【试题解析】(1)由b sin A=a cos B及正弦定理=,得sin B=cos B.所以tan B=,所以B=.(2)由sin C=2sin A及=,得c=2a.由b=3及余弦定理b2=a2+c2-2ac cos B,得9=a2+c2-ac.所以a=,c=2.18.(2018海南模拟)已知函数f(x)=x2+ax-ln x,a∈R.(1)当a=1时,求f(x)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f(x)在[1,2]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当a=1时,f(x)=x2+x-ln x,x>0,f'(x)=2x+1-=-+,x>0.∵当x∈时,f'(x)<0,当x∈+时,f'(x)>0,∴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2)f'(x)=2x+a-=+-≤0在[1,2]上恒成立,令h(x)=2x2+ax-1,由得--解得a≤-.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9.(2018江西吉安模拟)已知函数f(x)=cos x(sin x+cos x)-.(1)若0<α<,且sin α=,求f(α)的值;(2)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试题解析】(1)因为0<α<,sin α=,所以cos α=.所以f(α)=+-=.(2)因为f(x)=sin x cos x+cos2x-=sin 2x++-=sin 2x+cos 2x=sin+,所以T==π.由2kπ-≤2x+≤2kπ+,k∈Z,得kπ-≤x≤kπ+,k∈Z.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20.(2018石家庄模拟)据统计,某种汽车的最高车速为120千米/时,在匀速行驶时每小时的耗油量y(升)与行驶速度x(千米/时)之间有如下函数关系:y=x3-x+8.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1)若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甲地到乙地需耗油多少升?(2)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试题解析】(1)当x=40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2.5(小时),需耗油-+×2.5=17.5(升),所以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耗油17.5升.(2)当汽车的行驶速度为x千米/时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行驶小时.设耗油量为h(x)升,依题意,得h(x)=x3-x+8·=x2+-,其中,0<x≤120.h'(x)=-=-(0<x≤120).令h'(x)=0,得x=80.因为当x∈(0,80)时,h'(x)<0,h(x)是减函数,当x∈(80,120)时,h'(x)>0,h(x)是增函数,所以当x=80时,h(x)取得最小值,且h(80)=11.25.所以当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11.25升.21.(2018山东二模)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且S=(a2+b2-c2).(1)求C的值;(2)若a+b=4,求周长的范围与面积S的最大值.【试题解析】(1)∵S=(a2+b2-c2),∴ab sin C=·2ab cos C,即tan C=,又0<C<π,∴C=.(2)由余弦定理得,c2=a2+b2-ab,又a+b=4.∴c2=a2+(4-a)2-a(4-a)=3a2-12a+16=3(a-2)2+4.由a+b=4,a>0,b>0知0<a<4,∴4≤c2<16,∴2≤c<4.∴周长a+b+c∈[6,8).又由a+b=4,知4≥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ab≤4,∴S=ab sin C≤×4×=,即当a=b=2时,S m ax=.22.(2018甘肃一模)已知函数f(x)=ax2-(2a+1)x+2ln x(a∈R).(1)若曲线y=f(x)在x=1和x=3处的切线互相平行,求a的值;(2)求f(x)的单调区间;(3)设g(x)=x2-2x,若对任意x1∈(0,2],均存在x2∈(0,2],使得f(x1)<g(x2),求a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f'(x)=ax-(2a+1)+(x>0).(1)由题意知f'(1)=f'(3),即a-(2a+1)+2=3a-(2a+1)+,解得a=.(2)f'(x)=--(x>0).①当a≤0时,∵x>0,∴ax-1<0,在区间(0,2)上,f'(x)>0;在区间(2,+∞)上,f'(x)<0,故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2),单调递减区间是(2,+∞).②当0<a<时,>2,在区间(0,2)和+上,f'(x)>0;在区间上,f'(x)<0,故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2)和+,单调递减区间是.③当a=时,f'(x)=-≥0,故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④当a>时,0<<2,在区间和(2,+∞)上,f'(x)>0;在区间上,f'(x)<0,故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和(2,+∞),单调递减区间是.(3)由题意知,在(0,2]上有f(x)m ax<g(x)m ax.由已知得g(x)m ax=0,由(2)可知,①当a≤时,f(x)在(0,2]上单调递增,故f(x)m ax=f(2)=2a-2(2a+1)+2ln 2=-2a-2+2ln 2,∴-2a-2+2ln 2<0,解得a>ln 2-1.故ln 2-1<a≤.②当a>时,f(x)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故f(x)m ax=f=-2--2ln a.由a>可知ln a>ln>ln=-1,∴2ln a>-2,即-2ln a<2.∴-2-2ln a<0,∴f(x)m ax<0.综上所述,a>ln 2-1.。

2014年《步步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江苏专用)第七章 第5讲 实验七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014年《步步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江苏专用)第七章 第5讲 实验七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基本实验要求
实验热点聚焦
拓展创新实验
4.双伏法:用两个电压表可测得电源的电动 势,电路如图 7-5-6 所示.测量方法为: 断开 S,测得 V1、V2 的示数分别为 U1、 U1 U2,此时,E=U1+U2+ r,RV 为 V1 的 RV 图7-5-6 内阻;再闭合 S,V1 的示数为 U1′,此时 U1′ E=U1′+ r,解方程组可求得 E 和 r. RV
基本实验要求
实验热点聚焦
拓展创新实验
(2)用图乙所示的电路测量 A、B、C、D 四块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图中 R0 为保护电阻,其阻值为 5 Ω.改变电阻箱的阻 值 R,测出对应的电流 I,根据测量数据分别作出 A、B、C、 1 D 四块电池的 -R 图线,如图 7-5-12 所示.由图线 C 可知 I 电池 C 的电动势 E=________ V,内阻 r=________ Ω .
=________ Ω.
图7-5-13
基本实验要求 实验热点聚焦 拓展创新实验
解析
从实验操作方便和安全角度出发,滑动变阻器选小
阻值,大额定电流的R1;所给器材中电压表量程过大,不
能选用,需要把电流表G与R3串联,被测量电源的内阻很 小,电流表相对电源用外接法;图象与纵轴的截距为1.47 mA,为断路时通过G的电流.断路电流乘以(R3+Rg)等于 1.47 V,为电源电动势;图线的斜率为电源内阻r=0.83 Ω. 答案 (1)R1 (2)电路图如图所示 (3)1.47(1.46~1.48均对) 0.83(0.81~0.85均对)
基本实验要求 实验热点聚焦 拓展创新实验
4.合理选择标度:为使图线分布空间大,如图 7-5-2 所示, 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 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

《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一

《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一

《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一篇一: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三章第1节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如图1中的甲、乙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图乙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像这样人们把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或产生________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图12.力的图示就是把一个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准确、形象地表示出来,线段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用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3.由于地球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________,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______.4.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__上.5.目前,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8.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B.只有在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D.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知识点二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图2如图2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4.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着斜面下滑,如下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不正确的是()知识点三重力和重心5.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7.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砖块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知识点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方法技巧练】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9.图3如图3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C.两个力都是5 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B.在奥运摔跤赛场上,甲用力把乙摔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D.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到一个下滑力作用C.放在水中的木块会上浮,是因为受到了浮力的作用D.运动员跳远,腾空后能前进几米,是因为受到了空气的推力5.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C.物体升高时,其重心在空中的位置一定不变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被运动员踢出的在水平草地上运动的足球受到沿运动方向的踢力的作用D.带正电的甲球吸引带负电的乙球,那么乙球也吸引甲球,但是磁铁吸引铁块,而铁块不会吸引磁铁7.如图4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图4A.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 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图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图59.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秤下静止时,秤示数为29.4 N,则用天平测此物体质量时,示数为多少?当用弹簧秤拉着物体向上匀速运动时对物体所受的拉力而言,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此时秤的示数是多少?(g取9.8 N/kg) 10.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在地球上的重量为588 N,在月球上的重量为98 N.该人做摸高运动时,在地球上的触摸高度为0.5 m,那么在月球上的触摸高度为多少?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前预习练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形状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形变2.大小方向作用点方向大小作用点3.吸引竖直向下mg4.集中几何中心5.万有引力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6.B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故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B错误,其余都是正确的.]7.D8.AC [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所受的重力看做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并不是只有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A对,B错.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球体的质量分布不一定是均匀的,故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C对,D错.]课堂探究练1.D [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表明拳击手对对方没有施力,没有力当然谈不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错;力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的力必然是施力物体施加的,必须有施力物体,B错;力既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例如,重力就可以存在于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C错;所以D正确.]2.D [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力,只不过甲的“拳头”比乙“被打的部位”——如肚子、脸部等更能承受击打罢了,所以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A错;“风吹草动”的施力物体是空气,B错;力不可以离开物体,磁铁对铁钉的作用是通过磁铁产生的磁场发生的,磁场离不开磁铁,故C错;网球飞出后受重力和阻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和空气,故D正确.] 点评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若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某种力的作用,则乙物体必同时对甲物体施加相同性质的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也必然是施力物体,这说明力是成对出现的.②力的产生和存在离不开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研究对象),后者是施力物体,只要有力产生,就一定同时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分析力时,要弄清该力是谁对谁的作用.若找不到施力物体,则该力不存在.3.见解析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定标度:此题选2 mm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上图甲所示,也可以如上图乙所示,从O 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的线段;(3)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FN=10 N即可,如上图丙所示.点评作力的图示的具体步骤:(1)选定标度,即用某一长度的线段来表示一定大小的力,选标度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选取,一般情况下线段分2~5段,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3)在线段上沿力的方向加上箭头.篇二: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精讲[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2014年《步步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 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及焦耳定律(人教版)

2014年《步步高》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 第1讲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及焦耳定律(人教版)
伏安特性曲线I-U图象
①反映导体的伏安特 性 1 ②k= R
高考全程解密 随堂基础演练
2. 运用伏安特性曲线求电阻应注意的问题
(1)如图 7-1-3 所示,非线性元件的 I-U Un 图线是曲线,导体电阻 Rn= ,即电阻等 In 于图线上点(Un,In)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 图7-1-3 的倒数,而不等于该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1 (2)I-U 图线中的斜率 k= ,斜率 k 不能理解为 k=tan α R (α 为图线与 U 轴的夹角),因坐标轴的单位可根据需要人为 规定,同一电阻在坐标轴单位不同时倾角 α 是不同的.
l R=ρ S
U R= I
电阻的决定式
电阻的定义式
区别
提供了一种测定电阻的 说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 方法,并不说明电阻与U 和I有关 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 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 解液 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
高考全程解密
随堂基础演练
【典例1】 (单选)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
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 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电压后,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 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A.1∶4 B.1∶8 C.1∶16 ( ).
q I= ①定义式:______; t U I= R ②决定式:______;
I=neSv ③微观式:________.
高考全程解密
随堂基础演练
2.欧姆定律
正比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_____,跟 反比 导体的电阻R成_____ .
U (2)公式:I= __ . R
金属 (3)适用条件:适用于_____和电解液导电,适Fra bibliotek于纯电阻 电路.
高考全程解密

高三一轮复习步步高:化学反应速率

高三一轮复习步步高:化学反应速率
(3)增大KCl的质量,逆反应速率增大( × ) (4)增加几滴硫酸铜溶液,速率增大( × ) (5)加入AgNO3固体,生成速率增大( ×)
有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中,固体量的增减不影响速率,但固体可通 过改变表面积来改变反应速率。
③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
5.[2018·江苏,20(4)]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 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见图1)。
2NH3(g)
1mol 3mol


3x
2x
1-X
3-3x
2/3

0.4mol/L
2x 2/3
10.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烷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g)+3H2(g)⇌ (g) ∆H1<0
(g) ⇌
(g) ∆H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13 10(6)恒压反应器中,按照n(H2):n(C6H6)=4:1投料,发 生Ⅰ、Ⅱ反应,总压为p0,平衡时苯的转化率为α,环己烷的分压 为p,则反应1的Kp=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用平 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一般默认增加体积
压强的改变必须引起浓度的改变,才会改变速率
②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判断正误
FeCl3(aq)+3KSCN(aq)===Fe(SCN)3(aq)+3KCl(aq),正反应放热,
(1)升高溶液的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 ) (2)增大氯化铁的浓度,速率增大( √ )
绝大多数催化剂都有活性温度范围。 温度太低时,催化剂的活性很小, 温度过高又会破坏催化剂的活性

最新《步步高》人教版物理高考大一轮【word教案+学案+作业】——必修1

最新《步步高》人教版物理高考大一轮【word教案+学案+作业】——必修1

考点内容要求 考纲解读 参考系、质点Ⅰ 1.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及 v —t 图象是本章的难点.2.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的结合,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3.本章规律较多,同一试题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到正确答案,多练习一题多解,对熟练运用公式有很大帮助.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Ⅱ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第1课时 运动的描述导学目标 1.掌握参考系、质点、位移和路程的概念.2.掌握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并理解二者的关系.一、质点[基础导引]下列情况中所描述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B .研究自转时的地球C .研究出站时的火车D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知识梳理]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成质点.思考:质点的体积一定很小吗?二、参考系与位移、路程[基础导引]1.指出以下所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各是什么?A.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________B.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C.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______D.“小小竹排江中游” ______2.如图1所示,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后图1静止.若AC=100 m,BC=30 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的位置为________,B点位置是________,C点位置为______,A到B位置变化是______ m,方向______,C到B位置变化为________ m,方向________.[知识梳理]1.参考系和坐标系(1)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______的物体,叫做参考系.(2)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可能会________.通常以________为参考系.(3)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________.思考:选取的参考系一定是静止的物体吗?2.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________的变化,用从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________的长度,是标量.思考:什么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三、速度和加速度[基础导引]1.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与所用总时间的比值2.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一定很大C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 .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增加量[知识梳理]1.速度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即v =Δx Δt,是描述物体运动的________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________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________,其方向与________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________,是标量.思考:现在汽车上都安装有行车电脑,可以即时显示行车速度、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相关参量,你能仅凭两数字变化快慢来判断哪是瞬时速度,哪是平均速度吗?2.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即a =________.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3.根据a 与v 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是在加速还是在减速(1)当a 与v 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速度大小________.(2)当a 与v 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________.(3)当a 与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速度大小________.思考:1.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吗?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吗?2.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大吗?加速度大,速度变化一定大吗?考点一 参考系的选取考点解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典例剖析例1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停在空中B .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上升C .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乙图2D .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乙思维突破 本题涉及三个物体的运动,需要我们注意参考系的选取,并比较运动速度的大小.从题给条件出发,画出运动示意图,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方能得出正确结果.本题也可从选项出发,逐项进行分析,看看是否会出现题干中所述的情况.跟踪训练1 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 .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C .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D .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考点二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 考点解读1.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2.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但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典例剖析例2 2011年5月31日,国际田联挑战赛捷克俄斯特拉发站比赛结束,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9.91 s 的成绩赢得100 m 大战.博尔特也曾以19.30 s 的成绩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 m 比赛的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比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 m 比赛的位移是100 m 比赛位移的两倍B .200 m 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C .100 m 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09 m/sD .100 m 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18 m/s思维突破 物理问题常常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本题中跑道200 m 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这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所以学习物理不能脱离生活.跟踪训练2 如图2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A 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B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 指向BB .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C .人在B 点瞬时速度方向由A 指向BD .人在B 点瞬时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考点三 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考点解读物理量 速度v 速度的变化量Δv 加速度a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公式及单位v=ΔxΔtm/sΔv=(v-v0)m/sa=ΔvΔtm/s2关系三者无必然联系,v很大,Δv可以很小,甚至为0,a也可大可小,也可能为零.典例剖析例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思维突破错误地认为加速度减小的运动就是减速运动,因为该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要看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即为加速运动;反之a与v的方向相反,即为减速运动.跟踪训练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为负时,速度一定减小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1.不能准确理解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例4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成质点处理的是() 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研究被运动员踢出的旋转足球时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错解 C误区警示错误的认为旋转的足球落地点与踢出点距离很大,而未注意研究的是足球的旋转.正确解析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选项A错;研究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旋转时,叶片的形状不能忽略,选项B错;研究足球的旋转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C错;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可作为质点处理,D对.答案 D正本清源物体的大小不能作为物体能否看做质点的依据.当物体的大小与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才能看做质点.跟踪训练4 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经过16天的冰雪大战,中国代表团以5金2银4铜的好成绩跻身金牌榜十强,再创历史新高.其中25日的短道速滑3 000米接力赛中王濛、周洋、张会和孙琳琳以4分06秒61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关于运动项目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花样滑冰赛中的申雪、赵宏博可以视为质点B .冬奥会冰壶比赛中的冰壶可视为质点C .女子3 000 m 短道速滑接力赛中中国队夺金的平均速率最大D .王濛在500 m 短道速滑过程中路程和位移在数值上是相等的2.混淆加速度、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量例5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错解 AD误区警示 因为a =Δv Δt,所以Δv 很大时,a 就很大,错选A ;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变化很快,错误地认为速度一定很快变大,错选D.正确解析 由a =Δv Δt可知,在Δv 越大,但不知道Δt 的大小时,无法确定加速度的大小,故A 错;高速匀速飞行的战斗机,速度很大,但速度变化量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B 对;炮筒中的炮弹,在火药刚刚燃烧的时刻,炮弹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很大,所以C 错;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很快,速度可能很快变大,也可能很快变小,故D 错. 答案 B正本清源 解答直线运动的问题时,一要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与联系,例如在解答有关参考系的题目时应清楚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选取不同物体做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不同,因此所选参考系应尽可能使描述简单和观察方便,且在同一问题中只能选一个参考系;二要分清矢量与标量,正确理解矢量正、负号的含义(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三要正确理解速度与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三者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致,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不论加速度大小怎么变化,速度均增大,相反时不论加速度大小怎么变化,速度均减小.跟踪训练5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B .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 .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A组参考系与质点1.如图3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肯定是静止的图3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2.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速列车使我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下列情况中,可将列车视为质点的是() A.测量列车的长度B.计算列车在两城市间运行的平均速度C.分析列车形状对所受阻力的影响D.研究列车车轮的转动B组位移与路程3.运动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试分析两运动员的路程和位移的关系.C组速度和加速度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5.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选项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中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也很大D.尽管空间站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也不为零图1图3 课时规范训练(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B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 .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2.如图1所示,交通管理部门在公路的某一路段设置了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 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 .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B .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 .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 .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3.第16届亚运会已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其中,亚运火炬在广东省内21个地级以上城市传递,起点为中山市,终点为广州市,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A .计算火炬传递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当成质点B .研究火炬传递的运动时,只能选择中山市为参考系C .由起点中山市到终点广州市,火炬传递的位移等于传递线路的总长度D .火炬传递的平均速度等于传递线路的总长度与传递时间的比值4.如图3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 .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5.某动车组列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动车组列车的 ( )A .位移一定相等B .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时间一定相等6.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经过5天的飞行和多次的近月制动,它于10月9日进入近月圆轨道,卫星绕月球飞行一圈时间为117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时59分57秒”表示“时刻”,“117分钟”表示“时间”B.卫星绕月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零C.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卫星进行近月制动调整飞行角度时可以将卫星看成质点D.卫星绕月球飞行一圈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它的平均速度也不为零7.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加速度变化得越慢,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舒适;加速度变化得越快,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是() A.m/s B.m/s2C.m/s3D.m2/s8.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 m到达终点.假若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 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结果将会是() A.甲先到达终点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C.乙先到达终点D.不能确定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小李坐汽车外出旅行时,汽车行驶在汉宜高速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小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为()图4A.16 km/h B.96 km/hC.240 km/h D.480 km/h10.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12 m/s,39 m/s B.8 m/s,38 m/sC.12 m/s,19.5 m/s D.8 m/s,12 m/s11.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二、非选择题1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 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13.国庆节放假,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 km/h,最高限速120 km/h.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小明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14.天文观测表明,从地球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退行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H=3×10-2m/(s·光年),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求宇宙年龄T 的计算式,并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多少年?复习讲义基础再现 一、基础导引 AD知识梳理 1.质量 形状 大小 思考:不一定. 二、基础导引 1.A.地球 B .云 C .车 D .岸 2.-70 m 0 m +30 m +70 向东 -30 向西知识梳理 1.(1)不动 (2)不同 地球 (3)坐标系 思考:不一定. 2.(1)位置 初位置 末位置 (2)轨迹 思考:单向直线运动时. 三、基础导引 1.A 2.B知识梳理 1.快慢 快慢 (1)位移 xt位移 (2)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速率思考:当速度变化时,瞬时速度变化较快,而平均速度变化慢些,因此数字变化快的是瞬时速度,数字变化慢的是平均速度.2.速度变化快慢 速度的变化量 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 ΔvΔt速度变化 3.(1)变大 (2)不变 (3)变小 思考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v =ΔxΔt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a =Δv Δt.加速度大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大,而不能说明运动快、速度大,例如刚启动的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却很小;而速度大,只说明物体运动得快,说明不了速度变化快慢.总之,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2.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ΔvΔt 可知,Δv =a Δt ,速度变化大可能是加速度小而时间很长导致,所以速度变化大而加速度不一定大;同理加速度大,可能是由于Δv 小而时间短所导致,总之,加速度变化和速度变化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课堂探究 例1 ABD 跟踪训练1 D 例2 C 跟踪训练2 AD 例3 B 跟踪训练3 B 跟踪训练4 C 跟踪训练5 A分组训练1.C2.B3.路程s甲>s乙;位移x甲<x乙4.D5.BD课时规范训练1.B 2.C 3.A 4.B 5.C6.A7.C8.A9.B10.B11.B12.(1)是不相等(2)11 s(3)96 m13.11∶30~13∶0014.T=1H1×1010第2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导学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速度—位移公式.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平均速度公式、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基础导引]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减速,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 m/s 2. (1)开始制动后2 s 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2)前2 s 内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3)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 [知识梳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______不变的运动.(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v 0+at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 =v 0t +12at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 2-v 20=2ax .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应用公式时如何规定物理量的正负号?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基础导引]1.初速度为v 0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 .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__________.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两段时间均为T ,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差值为Δx ,则加速度为:a =____________.3.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 (1)前1 s 、前2 s 、前3 s 、…内的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___ (2)第1 s 、第2 s 、第3 s 、…内的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前1 m 、前2 m 、前3 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 (4)第1 m 、第2 m 、第3 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 [知识梳理]1.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 2=x 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综合能力提升练一、单项选择题1.“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忽略漏电产生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1A.平行板正对面积减小时,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B.静电计可以用电压表替代C.静电计所带电荷量与平行板电容器电荷量不相等D.静电计测量的是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答案 C解析电容器带电荷量一定,平行板正对面积减小时,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根据Q=CU可知,两板间电势差变大,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选项A错误;静电计与电压表、电流表的原理不同,不能替代,电流表、电压表线圈中必须有电流通过时,指针才偏转,故不能用电压表代替静电计,选项B错误;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即小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荷量,选项C正确;静电计是定性反映电压高低的仪器,不能反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荷量的多少,选项D错误.2.如图2所示,虚线是某静电场的一簇等势线,边上标有电势的值,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恰能沿图中的实线从A经过B运动到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2A.粒子一定带负电B.A处场强大于C处场强C.粒子在A处电势能大于在C处电势能D.粒子从A到B电场力所做的功大于从B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答案 B解析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可知电场线方向大致向左,根据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可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大致向左,则知粒子一定带正电,故A 错误;等差等势面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A 处场强大于C 处场强,故B 正确;从A 点运动到C 点,电场力方向与速度的夹角为钝角,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C 错误;根据W =Uq 知电势差相同,电场力做功相同,故D 错误.3.(2018·四川省乐山市第二次调研)如图3所示,图甲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 、b 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P 点静止释放,不考虑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做直线运动,a 、b 粒子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中实线所示,虚线为直线,则( )图3A.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B.a 向左运动,b 向右运动C.a 电势能减小,b 电势能增大D.a 动能减小,b 动能增大 答案 B解析 从速度-时间图象中可以看出,a 粒子加速度逐渐增大,b 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因为粒子仅受电场力,可知a 粒子所受电场力逐渐增大,b 粒子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所以a 向左运动,b 向右运动.由于不知电场的方向,所以无法判断a 、b 的电性,故A 错误,B 正确;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所以a 、b 的电势能均减小,故C 错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因为仅受电场力,根据动能定理,a 、b 的动能均增加,故D 错误.4.(2018·山西省三区八校二模)如图4,真空中 a 、b 、c 、d 四点共线且等距.先在 a 点固定一点电荷+Q ,测得b 点场强大小为 E .若再将另一等量异种点电荷-Q 放在 d 点时,则( )图4A.b 点场强大小为34EB.c 点场强大小为54EC.b 点场强方向向左D.c 点电势比b 点电势高 答案 B解析 设ab =bc =cd =L ,+Q 在b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方向水平向右,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得:E =k Q L 2,-Q 在b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1=k Q (2L )2=14E ,方向水平向右,所以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b =E +14E =54E ,方向水平向右,故A 、C 错误;根据对称性可知,c 点与b 点的场强大小相等,为54E ,方向水平向右,故B 正确;电场线方向从a 指向d ,而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c 点电势比b 点电势低,故D 错误.5.(2018·广东省茂名市第二次模拟)如图5所示,aefd 和ebcf 是两个等边长的正方形,在a 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在c 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e 、f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b 、d 两点的电势相同C.将一个负电荷由e 点沿直线移动到f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将一个负电荷由b 点沿直线移动到d 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答案 A解析 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其电场关于ac 连线对称,电场线形状关于ac 的中垂线对称,结合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e 、f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A 正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B 错误;将一个负电荷由b 点沿直线移动到d 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再做负功,D 错误;将一个负电荷由e 点沿直线移动到f 点,电势一直降低,电场力一直做负功,C 错误.6.(2018·湖南省三湘名校第三次大联考)如图6所示,以O 点为圆心、R =0.20 m 为半径的圆处于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中,电场平行于圆面,ac 、bd 为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2 V 、2 3 V 、-2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d 点电势为2 3 VB.电子从d 点运动到a 点电势能增加C.电场方向由b 点指向c 点D.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0 V/m答案 D解析 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U =Ed ,相等距离,电势差相等,因为φa =2 V,φc =-2 V,可知,O 点电势为0,而bO =Od ,则b 、O 间的电势差等于O 、d 间的电势差,可知,d 点的电势为-2 3 V,故A 错误;从d 点到a 点电势升高,根据E p =qφ,电子从d 点运动到a 点电势能减小,故B 错误;由作图和几何关系可知a 、c 两点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为d =2R sin 30°=2×0.2×12 m =0.2 m,故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 =U ac d =40.2V/m =20 V/m ,电场方向不是由b 点指向c 点,故C 错误,D 正确.7.(2019·江西省南昌市调研)如图7所示,O 、A 、B 、C 为一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的四点,不计空气阻力,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固定在O 点,现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金属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由静止沿它们的连线向右运动,到B 点时速度最大,其大小为v m ,小金属块最后停止在C 点.已知小金属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B 间距离为L ,静电力常量为k ,则( )图7A.在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2μmgL +m v m 22qB.在小金属块由A 向C 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OB 间的距离为kQqμmgD.从B 到C 的过程中,小金属块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势能 答案 C解析 小金属块从A 到B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qU AB -μmgL =12m v m 2-0,得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2μmgL +m v m 22q ,故A 错误;小金属块由A 点向C 点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一直减小,故B 错误;由题意知,A 到B 过程,金属块做加速运动,B 到C 过程,金属块做减速运动,在B 点金属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库仑力平衡,则有μmg =k Qqr2,得r =kQqμmg,故C 正确;从B 到C 的过程中,小金属块的动能和减少的电势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D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8.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8A.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D.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答案AC解析由题图可知,两点电荷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A正确;在φ-x图象中,图象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电场强度大小,则x1处的电场强度不为零,B错误;且有x1到x2电场强度逐渐减小,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D错误;由E p=φq可知,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的电势能小,则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C正确.9.(2019·江西省南昌市调研)某空间区域的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其中竖直的一条电场线如图9甲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在电场中从O点由静止开始沿电场线竖直向下运动.以O为坐标原点,取竖直向下为x轴的正方向,小球的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不考虑空气阻力)()图9A.电场强度大小恒定,方向沿x轴负方向B.从O到x1的过程中,小球的速率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C.从O到x1的过程中,相等的位移内,小球克服电场力做的功越来越大D.到达x1位置时,小球速度的大小为2(E1-E0+mgx1)m答案BD解析小球的机械能变化是由电场力做功引起的,由题图乙可知,从O到x1机械能在减小,即电场力做负功,又因为小球带正电,故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E-x图线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场力大小,由图象可知,从O到x1斜率的绝对值在减小,故F电在减小,即场强减小,故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电=ma 可知a 在增大,故B 正确.因为电场力逐渐减小,故相等位移内,小球克服电场力做的功越来越小,故C 错误.从O 到x 1由动能定理得mgx 1+E 1-E 0=12m v 2-0,v =2(E 1-E 0+mgx 1)m ,D 正确.三、非选择题10.(2018·陕西省西安市质检)如图10所示的装置是在竖直平面内放置的光滑绝缘轨道,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带负电荷的小球从高为h 的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沿轨道ABC 运动并进入圆环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是其重力的34,圆环半径为R ,斜面倾角为θ=60°,s BC=2R .若使小球在圆环内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h 至少为多少?(sin 37°=0.6,cos 37°=0.8)图10答案 7.7R解析 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电场力都为恒力,故可将两力等效为一个力F ,如图所示.可知F =1.25mg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由图可知,小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的临界点是D 点,设小球恰好能通过D 点,即到达D 点时圆环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 由圆周运动知识得: F =m v D 2R ,即:1.25mg =m v D 2R小球由A 运动到D 点,由动能定理结合几何知识得:mg (h -R -R cos 37°)-34mg ·(h tan θ+2R +R sin 37°)=12m v D 2,联立解得h ≈7.7R .11.(2018·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合质检)如图11所示,一内壁光滑的绝缘圆管AB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管的圆心为O ,D 点为圆管的最低点,AB 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AB =2L ,圆环的半径为r =2L (圆管的直径忽略不计),过OD 的虚线与过AB 的虚线垂直相交于C 点.在虚线AB 的上方存在水平向右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虚线AB 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等于mgq.圆心O 正上方的P 点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绝缘小物体(可视为质点),PC 间距为L .现将该小物体无初速度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小物体刚好沿切线无碰撞地进入圆管内,并继续运动.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图11(1)虚线AB 上方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多大?(2)小物体从管口B 离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落到虚线AB 上的N 点(图中未标出N 点),则N 点距离C 点多远?(3)小物体由P 点运动到N 点的总时间为多少? 答案 (1)mg q (2)7L (3)(3+34π)2Lg解析 (1)小物体无初速度释放后在重力、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物体刚好沿切线无碰撞地进入圆管内,故小物体刚好沿P A 连线运动,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沿P A 方向; 又PC =AC =L ,故tan 45°=qE mg ,解得:E =mg q(2)对小物体从P 到A 的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mgL +qEL =12m v A 2,解得:v A =2gL虚线AB 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等于mgq ,电荷量为-q (q >0)的绝缘小物体所受电场力F 2=qE ′=mg ,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故小物体从A 到B 做匀速圆周运动,v B =v A =2gL小物体从管口B 离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落到虚线AB 上的N 点, 竖直方向:t =2v B sin 45°g解得:t =22L g水平方向:x =(v B cos 45°)t +12at 2,qE =ma解得:x =8LN 点距离C 点:x CN =x -L =7L (3)小物体从P 到A 的时间为t 1,则2L =12v A t 1解得:t 1=2L g小物体从A 到B 的时间为t 2,则t 2=34·2πr v A =34×2π×2L v A =3π42L g小物体由P 点运动到N 点的总时间 t 总=t 1+t 2+t =(3+34π)2L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