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盏灯》说课稿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心中那盏灯_语文S版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8心中那盏灯_语文S版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心中那盏灯》选自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是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冰冷为亲小孩做灯笼的事,表现了父亲对亲小孩的深爱之情。
本组教材以亲情关爱为专题,课文富于情感,所显露出的人间真情令人感动。
本文是经典之作,内容具体,含义深刻,语言精深,情感舒缓而真挚,有利于培养学生明白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2、教学目标:依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单元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高效课堂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明白得课文内容;学习文中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利用诵读品读学习方法感悟文本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本的明白得和拓展,明白得父亲用爱制作冰灯给亲小孩的一生留下幸福的回忆,并体会出父亲的爱。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明白得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对亲小孩的深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
说教法和学法:教法:依照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的权益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以"直观教学,以读代讲"等方法,极力烘托情感,让小孩们在研讨、合作、反复朗读中感受人间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学法:按照高效课堂模式,第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的方法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思、议、辩中进行制造性学习。
说教学流程:一、质疑探讨,导入课堂。
1、引导学生依照课题质疑,探讨本堂课需要解决的有价值性的问题。
(1)、心中的那盏灯是什么?(2)、什么缘故说心中的灯?(3)、这盏灯什么样?【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明白得,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心中那盏灯》说课稿
《心中那盏灯》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内容解析《心中那盏灯》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第五单元的课文主要体现“爱”这一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富于情感,所流露出的人间真情令人感动。
《心中那盏灯》是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刺骨的寒冷精心为儿子制做冰灯的故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点睛之笔“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以赞美灯来赞美人,来赞美父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针对当今的孩子,生活在物质生活优越的时代里,只知享受,不懂回报,会感恩的并不多。
力求通过本课的教学,熏陶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亲情的温暖,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细节描写人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拼读、书写、扩词等掌握字词;通过朗读、感悟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体会父亲的爱;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的含义。
3、情感目标: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拓展,体会浓浓的父子情怀,从而受到感恩教育——教育学生懂得父母将我们养大是多么辛苦的事,长大后要孝敬父母,发扬中华民族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体会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浓浓的父子亲情。
根据教参(学会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我把教学难点定为:准确体会“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的含义。
二、说教法:为达到教学预期目的,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那盏灯”的寓意,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亲人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倾听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心中那盏灯》的阅读与理解。
2. 亲情故事分享。
3. 亲情交流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心中那盏灯”的寓意。
2. 学会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亲情。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出示一盏灯笼,引发学生对“心中那盏灯”的好奇心。
b. 学生分享自己对“心中那盏灯”的理解。
2. 阅读理解a. 学生自读课文《心中那盏灯》。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c.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3. 亲情故事分享a. 学生分享自己和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b.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对分享者的感受。
4. 亲情交流活动a. 学生分组进行亲情交流,分享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b.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亲情作品,如绘画、写作等。
c.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分享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亲情交流活动中的口语表达清晰度、连贯性和情感传递。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是否能够真诚地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爱意。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 家庭作业:与家人一起完成一个亲情活动,如拍摄一张全家福、一起做饭等,并记录下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口语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小学语文6-教案设计.心中那盏灯
小学语文6-教案设计.心中那盏灯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中那盏灯”故事背景和中心思想;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3.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感恩,做到心存感激,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心中那盏灯”故事的主要意思;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他们能够理性地分析生活中的点滴,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三、教法:解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先向学生讲述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得到了很多礼物,但却被他的妈妈安排各种课外辅导班,让他觉得毫无乐趣。
这个孩子因此感到不满与痛苦,最后终于想起亲情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幸运地拥有了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被父母爱着。
2.学习活动(1)阅读让学生先把《心中那盏灯》读一遍,并让他们自己感受这篇文章的主体思想。
(2)分组发表观点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问题展开探讨,并邀请代表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小组自我分析,从中进行讨论,从每个人的过往经验及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行展开。
(3)情境演示由老师指派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文章中所述的情节和感性语言。
演绎过程中,除了主要内容外,还可以加入一些个人对文章中的观点或思考,以便使演绎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够感染同学。
3.课堂反思(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经验与教训;(2)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自我检查得失;(3)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做适当的安排,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作业:结合课文,写一篇200字以内的文章,谈谈你感受到的感恩之情,以及你是如何付出帮助他人的。
心中那盏灯教案范文
一、心中那盏灯——探索人生哲理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那盏灯”的寓意,认识到它在人生道路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人生哲理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1. 第一节:导入——生活中的“灯”讲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灯”,如物理意义上的灯光,以及象征意义上的灯光,如希望之灯、指路之灯等。
2. 第二节:心中的灯讲解“心中那盏灯”的寓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它在人生道路中的重要性。
3. 第三节:寻找心中的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自己心中的灯,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方向和目标。
4. 第四节:守护心中的灯讲解如何保持心中的灯不熄灭,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5. 第五节:照亮他人的人生讲解如何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人的人生,如何在生活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中那盏灯”的寓意、寻找方法及守护信念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照亮他人的人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心得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心得体会:收集学生的课后心得体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与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相关的中小学教材章节。
2. 案例素材:收集与“心中那盏灯”寓意相关的故事、案例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现实生活中的灯光,引出“心中那盏灯”的寓意。
2. 讲解心中的灯:阐述“心中那盏灯”在人生道路中的重要性。
心中那盏灯 说课
一、说教材读了《心中那盏灯》这篇文章,我首先被文中父亲那无私而伟大的爱所深深地感动了。
文中的父亲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灯笼,但为了不让儿子失望,忍着刺骨的严寒为儿子做灯笼,就是为了能满足儿子的愿望,让他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春节,这盏冰灯中包含着父亲对孩子那深深的爱意,同时也有孩子对父亲的情感,这是一盏凝聚着父子深情的冰灯。
文章以赞美灯来赞美的父亲,赞美父亲对我的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及该年段学生的水平和特点,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感受亲情的温暖。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这是一盏最美的灯。
三、说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本课计划为两个课时,首先,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一)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首先,课件出示多种灯笼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师述:在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没有现在那么好,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也没有现在那么优越,在他们看来,过年时有一盏属于自己的小灯笼,就已经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灯笼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认字情况1、课件出示课题,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并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并随文出示生字,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认识生字词,了解“执意、走街串巷、打磨、尴尬”这几个较难词语的意思,在对“炕、衣襟”两词的讲解时,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整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言简意赅,抓住重点。
心中那盏灯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心中那盏灯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心中那盏灯》。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勇敢追求梦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心中那盏灯》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2)学会在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勇敢追求梦想。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心中那盏灯》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中的那盏灯?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那盏灯,讲述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勇敢追求梦想。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以及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那盏灯”比喻的意义,体会亲情的伟大和生活的希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灯光”造句。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心中那盏灯”比喻的意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 用“灯光”造句。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一盏灯火,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盏灯给你什么感受?”(3)教师板书课题《心中那盏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心中有没有一盏灯,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心中那盏灯”的比喻意义。
3. 深入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希望。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心中那盏灯”指的是什么?它代表了什么意义?4. 应用拓展(1)学生用“灯光”造句,教师点评。
(2)学生表演课文片段,体会亲情和希望的力量。
6.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和家人分享课文《心中那盏灯》的故事,体会亲情的美好。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学生造句,评估学生对“心中那盏灯”比喻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3. 通过家庭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和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深层含义。
3. 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八、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作业活动,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中的“那盏灯”的短文。
2. 组织一次班级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亲情体验。
3. 开展绘画或手工艺活动,让学生创作一件表达对亲情的感激之情的艺术品。
《心中那盏灯》课后说课
《心中那盏灯》课后说课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我是来自东方红小学的语文老师。
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第18课《心中那盏灯》。
这篇课文是作者马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作者用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忍着寒冷为自己做冰灯的事,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的关爱。
所以,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并学习通过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我选取的片断是对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分析,重点把握人物的动作刻画:学生在这一自然段找出一些动作的词,如:托、打磨、擦、捂。
让学生揣摩这些动词,来体会父亲做冰灯所忍受的寒冷及对儿子浓浓的爱。
教学中,交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教学重点。
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的词句来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通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
在学习父亲做冰灯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父亲的爱子深情,大部分学生能读出浓浓亲情感。
并能通过重点句子品味父亲的良苦用心,体会出父亲的爱子之情。
本节课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有些地方处理得还是过于仓促,想的不够周全。
在品味父亲制作冰灯的动词时,如“捂”等,还有在体味父子深情方面还有待锤炼。
《心中那盏灯》说课
下面我将对本节课进行简单的解说。
《心中那盏灯》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是以亲情、关爱为主题的,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训练的重点。
而本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寒冷为儿子做灯笼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依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设计理念,对于本课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亲情的温暖;3、理解“为什么说父亲做的冰灯是最美的灯”;4、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是: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亲情的温暖。
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说父亲做的冰灯是最美的灯”。
三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期,,新课标指出:“本阶段的语文教学应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还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所以,根据这次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的精神,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朗读、思考、交流、练习,从而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通过出示学习提示,唤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自学,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激趣导入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与灯笼有关的图片,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温故引新然后以提问和引答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第一部分父亲答应做灯笼的过程。
(三)读议结合,体悟感情1、自主学习第5自然段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在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时,我通过出示问题,让学生画出父亲做冰灯的句子,并标出动词,然后和同桌交流感受,最后让学生汇报。
这样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做到有读、有思、有议、有答。
另外我还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来谈体会,并利用读好关键词从而读好句子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从父亲的动作中传递出来的浓浓父爱,教给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的方法。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那盏灯”的寓意,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心中那盏灯》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亲情关系,探讨亲情的内涵。
3. 开展口语表达和情感体验活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心中那盏灯》的主题思想和亲情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2.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心中那盏灯》的主题思想和亲情关系。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亲情。
4. 情感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媒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导入| 引入课文《心中那盏灯》的主题思想| 讲授法阅读理解|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亲情关系| 讲授法、互动讨论法情感体验| 学生分享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互动讨论法、情感教学法口语表达| 学生进行亲情主题的口语表达练习| 情境教学法总结与拓展| 总结课文《心中那盏灯》的主题思想,布置相关作业| 讲授法、情感教学法六、教学准备1. 课文《心中那盏灯》文本及配套阅读材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片和文字。
3. 亲情主题的音乐或视频资料。
4. 小组讨论所需的小组活动指南。
5. 学生口语表达活动的评价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亲情相关的图片或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意义,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心中那盏灯》,教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亲情的内涵。
3. 课文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亲情关系,讨论亲情的表现和影响,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个人经历。
心中那盏灯教案范文
一、心中那盏灯——探索人生价值观二、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价值观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四、教学内容:1. 人生价值观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思考人生目标的方法和技巧。
3. 如何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或名人事迹,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生价值观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人生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激发学生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4.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5. 作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人生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制定一个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具体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思考题答案,评估他们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明确程度以及努力奋斗的动力。
3.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或名人事迹的资料,用于引入课堂讨论。
2. 相关的人生价值观的PPT或投影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3. 作业纸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思考。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目标时,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3.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心中那盏灯》说课稿
《心中那盏灯》说课稿《心中那盏灯》说课稿《心中那盏灯》叙述的是一位父亲在寒夜里为儿子做冰灯的事,体现了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为了让同学深切感受这种父爱,我主要选择实行了以下几种方式:1.抓重点词句,在多层次的感悟中唤起同学对父亲的爱。
为了体现同学自主学习的新理念,我从引入新课开头,就叫同学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然后和同桌相互沟通,说说自己的想法。
然后同学说到哪就学到哪,在同学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中,让同学抓住重点词句,通过理解、表演、感悟等形式来体会从父亲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当中传递出来的浓浓父爱,从而激起同学对父亲的爱。
并从中教给同学一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父爱。
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同学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使同学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心中那盏灯》这篇课文是赞颂父爱的,字里行间布满着浓浓的亲情,这也是本课感悟的重点。
课文中父亲的爱子深情假如单凭老师的讲解是不足以让同学深刻的感受到的,因此抓住人物细节:如父亲为啥坐在炕沿很远的地方?让同学体会。
然后我在让同学初步体会到这种父爱之后,再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
如父亲打磨冰灯的语句、父子间的对话,尤其是父亲的话,通过让同学指名读、练读、对比读、分角色读、老师的范读等各种方式,让孩子们从自己内心深处产生与的共鸣,引导孩子们读出父亲的爱子深情,读出文章的浓浓亲情。
3、通过文本拓展让同学学会赞美父爱,表达父爱。
在这节课的结尾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的感谢,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都无以回报的。
有太多的话、太多的爱我想对父亲倾诉,然而此时此刻,我只想说:“父亲,您是我永久的傲慢!”这是马德在他多年后的另一篇文章中写的一段话。
我在朗诵这段话时还配上了音乐。
我想通过这个情境设置来深化同学的情感,然后让同学结合生活实际,来感受父爱,最终感谢父爱,让同学在《父亲》这首深情的歌中感动父爱。
教完本课,感受很深。
心中那盏灯教案范文
心中那盏灯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2. 激发学生对积极心态的重视。
教学内容:1. 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共同探讨如何面对。
2. 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心态对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作业:1. 思考并记录一次自己面对困境时,积极心态如何帮助自己克服困难。
第二章:认识心中的那盏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心中的那盏灯代表内心的力量和希望。
2. 引导学生学会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教学内容:1. 分享心中那盏灯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积极思考和行动来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教学活动:1. 分享心中那盏灯的象征意义,让学生理解它代表内心的力量和希望。
2. 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行动来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作业:1. 思考并记录一次自己如何通过积极思考和行动来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第三章:学会调整心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调整心态对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分享调整心态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调整心态。
教学活动:1. 分享调整心态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调整心态,克服困难。
作业:1. 思考并记录一次自己如何通过调整心态来克服困难。
第四章:培养积极习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培养积极习惯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培养积极习惯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分享培养积极习惯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培养积极习惯。
教学活动:1. 分享培养积极习惯的方法,如设定目标、持之以恒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培养积极习惯。
作业:1. 思考并记录一次自己如何通过培养积极习惯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第五章:点亮他人的灯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点亮心中的那盏灯的重要性。
心中那盏灯教案
心中那盏灯教案课题:心中那盏灯教学目标:1. 了解“心中那盏灯”的意义与作用;2. 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培养;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5.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心中那盏灯的概念与作用;2. 培养学生美好品质的追求。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老师出示一张插图,插图为一个小孩手持一盏发光的灯泡照亮夜空。
2. 老师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鼓励学生积极表达。
Step 2:讲解概念与概述(10分钟)1. 老师简单解释灯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心中那盏灯的意义。
2. 老师问学生:“你们认为心中那盏灯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3:品质培养(15分钟)1. 老师播放一段短视频,视频内容为不同的人物展示了他们的美好品质,如善良、勇敢、乐观等。
2. 观看视频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了解了每个人物所展示的美好品质。
Step 4:创造力培养(15分钟)1. 老师给学生出示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并且用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学生完成后,老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Step 5:观察与思考(10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并思考这些细节可能代表的含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同学一起讨论。
Step 6:问题解决(10分钟)1. 老师给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与同学讨论评价。
Step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心中那盏灯的概念与作用。
2. 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对于心中那盏灯的理解与感悟。
Step 8:课堂延伸(10分钟)1. 学生可以在课后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思考心中那盏灯如何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中那盏灯》说课稿芳华小学孙丽一、说教材(一)内容解析《心中那盏灯》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第五单元的课文主要体现“爱”这一主题,即:师生之爱、父子亲情、陌生人的真诚、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本单元的课文富于情感,所流露出的人间真情令人感动。
《心中那盏灯》是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刺骨的寒冷精心为儿子制做冰灯的故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点睛之笔“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以赞美灯来赞美人,来赞美父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针对当今的孩子,生活在物质生活优越的时代里,只知享受,不懂回报,会感恩的并不多。
力求通过本课的教学,熏陶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亲情的温暖,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细节描写人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拼读、书写、扩词等掌握字词;通过朗读、感悟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体会父亲的爱;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的含义。
3、情感目标: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拓展,体会浓浓的父子情怀,从而受到感恩教育——教育学生懂得父母将我们养大是多么辛苦的事,长大后要孝敬父母,发扬中华民族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体会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浓浓的父子亲情。
根据教参(学会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我把教学难点定为:准确体会“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的含义。
二、说教法:为达到教学预期目的,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
我以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帮助形式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如:学习“父亲做冰灯的过程”这个环节时,我创设问题情境:“父亲答应为儿子做一个能透亮的灯笼。
那么父亲是怎样做灯笼的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我还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街上买刨冰的刨冰机,妈妈给冰箱除霜……)和实物感受(触摸冰块)来体会父亲打磨冰块的艰辛,以及父亲打磨冰块所要忍受的寒冷。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呈现亲子图片,加深学生对父爱的理解。
3、教与导结合,以导为主。
指导学生多样化的朗读训练,感悟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浓浓亲情,训练学生的语感。
4、教与学结合,以学为主。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那是一盏最美的灯”的含义,感受语言的魅力。
5、联系生活实际讲述亲情故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三、说学法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汇报预习和自学成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课文弄懂父亲制作冰灯的过程。
2、质疑法学贵有疑,有疑就有思。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大胆质疑。
如: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中心句质疑:为什么说那是一盏最美的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阅读兴趣,然后带着疑问有目的地阅读课文。
3、品读法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思。
通过多样化的朗读训练,感悟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浓浓亲情,训练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理解能力。
4、批注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做读书笔记,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感悟、疑问记在书本上,加深理解。
5、读写结合法三年级是习作的入门阶段。
在教学中我很注重语文课本的示范性和工具性,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课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
课后安排小练笔,用上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一个熟悉的人。
四、说教学流程(第二课时)教学本课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生字、词语,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了解内容,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用心体会父亲在做冰灯的原因、过程、结果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父子情。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中体会父亲的爱。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方法。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第二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二)品读课文,感悟父爱(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四)拓展延伸,感恩教育下面我具体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引领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
并随即板书:父亲儿子制作冰灯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一个贫困的家庭,结识了一位平凡的父亲,大年三十为满足儿子有一盏透亮的灯笼的心愿,忍受着刺骨的寒冷,赤手为儿子制作冰灯。
有了这盏冰灯,那一年春节“我”玩得很痛快,小伙伴们都夸“我”的冰灯好。
没过几天,冰灯就化了。
2、先把学生拉进文本中的情境,随即用课件出示句子“但是,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让学生读一读,并提出质疑,如:为什么说那是一盏最美的灯?美在哪?“我”把什么珍藏在心底……紧接着梳理中心问题,并板书:珍藏最美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课文的中心句切入学习,使教学过程有一个整体性。
(二)品读课文,感悟父爱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因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在这个环节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主要分三步进行,分别从父亲制灯的原因和制灯过程中的动作、语言描写中体会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1、了解制灯原因,体会父爱之淳“父亲为什么要亲手制作冰灯呢?”通过这个问题过渡到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了解父亲制灯的原因,体会父爱之淳。
先让学生自由读1-4自然段,学生不难找出原因。
师再引导学生理解原因:“习俗”“家贫”“执意”。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明知家贫,为什么还执意要一个能透亮的灯笼呢?”我补充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体会父亲的淳朴及对儿子的那份怜爱之情。
“在这样的条件下,面对孩子的要求父亲是怎么说的?”过渡到指导读两个“行”字。
通过指导感情朗读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目标。
2、体会制灯过程,感悟父爱之深“父亲干脆地答应为儿子做一个能透亮的灯笼。
那么父亲是怎样做灯笼的呢?”通过这个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体会制灯过程,感悟父爱之深。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描写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这一句:“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为帮助学生理解“打磨”,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街上买刨冰的刨冰机,妈妈给冰箱除霜……)和实物感受(触摸冰块)来体会父亲打磨冰块的艰辛,以及父亲打磨冰块时所要忍受的寒冷。
在通过指导感情朗读,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亲那深深的爱子之情,也突破了教学重点。
板书:忍受寒冷3、品读对话,体会父爱之真通过问题“在这部分内容中,除了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外,还有哪些细节描写?”过渡到品读语言描写,体会父爱之真。
出示对话,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
第一组对话:先让学生质疑父亲的回答,学生会发现父亲在答非所问。
讨论:“醒了?”为什么用问号?让学生深入体会父亲对儿子身体的关心。
这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迸发出情感的火花,为下文的理解做铺垫。
第二组对话:先理解“尴尬”的意思,再探究父亲尴尬的原因,从而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第三组对话: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神态、语言,感受父亲当时的心情。
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体会父子深情。
此时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再谈谈让自己感动的原因,更加深刻的感悟出文章所表达的父子亲情。
,让学生真正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感受这种父子真情。
在这一环节,我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品质,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在指导学生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既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质疑、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能力。
再引导学生谈谈让自己感动的原因,深入体会父子深情。
通过评价“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对学生进行感情熏陶,教育学生学习感恩。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过渡: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感动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这盏灯没过几天就化了,“我”为什么说它是一盏最美的灯?深化冰灯的意义。
学生在品读了全文之后,已经极大地铺垫了情感,到课文的最后情感的升华已是水到渠成。
“这是一盏凝聚着父爱的灯”“这是一盏珍藏在儿子心底的灯”板书:爱之灯心之灯(优化板书)接着让学生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四)拓展延伸,感恩教育我设置了三个小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不仅升华了学生情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
1、讲述父亲关爱自己的小故事。
2、出示亲子图片供学生欣赏,感受父爱。
3、朗读赞美父爱的小诗歌,结束课堂。
五、说板书我这样设计板书,既含盖了课文中心内容,又点明了课文主旨。
构成了一个灯笼图简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