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病和自身抗体检测详解演示文稿
现在是49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IIF法检测ANA阳性常见荧光染色模型
细胞核 细胞浆 细胞骨架 细胞周期
均质型 核糖体型 肌动蛋白型 中心体型
•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
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致 敏淋巴细胞的现象。
现在是5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
• 自身免疫病:
是指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 自身免疫反应过强,超过了生理性自 身免疫反应的强度且持续相当长时间, 造成对正常细胞、器官的功能与结构 的破坏,呈现与此损伤相关的临床表 现及免疫学异常。
的人群中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仅为
2%,而第一级HLA--B27阳性的亲属
中,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性达
20%。
现在是12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家族发病率也 较高,在SLE第一代亲属中发病率达3%-5%,同胞姐妹发病率更高,特别是单卵 双胎更为常见 。在1980年的调查中35组 单卵双胎的患者中,有22组患SLE,共患 病率达62.9%,而双卵双胎8组中仅1组患 病,为12.5%。
免疫印迹法(IB):
现在是39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RA:80%贫血,活动期PLT升高。 SLE:WBC,PLT,Hb均可能降底。 免疫血管炎:WBC增高。 对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的监测。
现在是40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
现在是36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
金标免疫斑点法
自身抗体
• 抗体滴度的解读 • 1.灵敏度低特异性强性抗体(Sm dsDNA 抗ScL-70等)一旦出现(+),可做出诊断 ,(—)不排除相关疾病。 • 2.有些阳性率高的抗体(ss-A ro-52等) 特异性较差只有在高浓度时才有意义。 • 3.有些抗体对疾病的活动度,诊断,治疗 非常重要,可用于疗效观察(ANA,dsDNA )。
• 6、(抗合成酶抗体)抗Jo-1:见于多发性 肌炎(PM),抗Jo-1阳性的肌炎患者,伴关 节炎、“技工手”、雷诺症、发热、肺间 质变等称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 7、(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 :主要见于 药物或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患者,与多种结缔组织病有关。抗 组蛋白抗体可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DIL、 SLE、RA、SSc )中出现,不具诊断特异 性。
实验方法如下:
有些抗原在Hep-2细胞表达不高(ssA,Jo-1,dsDNA)因此间接免疫荧 光法绝非ssA,Jo-1的最佳检测手段。 Hep-2细胞也不是dsDNA的最佳检测基质.目前实验室使用方法为绿蝇短毛 虫为基质。
• dsDNA在ANA 表现为(—)、在绿蝇短毛虫为基质的检 测中为(+),因为 • 1. Hep-2细胞和肝组织中dsDNA的浓度仅为绿蝇短毛虫为 基质中dsDNA的十分之一。 • 2.检测ANA时的起始稀释度为1:100,而用绿蝇短毛虫 为基质检测dsDNA时的起始稀释度为1:10。 • 因此只有高浓度的dsDNA抗体出现时,Hep-2细胞和肝 组织中才能同时出现均质荧光模型。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活动期 非活动期 药物诱导性红斑狼疮(DLE) 混合结缔组织病 (MCTD)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PM/DM) 干燥综合症(SS) 慢性活动性肝炎(CAH) 溃疡性结肠炎(UC)
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病
曩圈盔圜固圈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亦属抗受体病, 是自身抗体吸附于甲状腺上皮细胞表面, 对甲状腺分泌功能起了促进作用,故
/
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病
文/张曙云
当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细胞 及其成分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简
性的自身抗体往往滴度很低,且受免 疫抑制功能控制,含量低,一般不造 成病理性的损害。而病理性的自身抗 体滴度高,体内含量高,就可能对身 体产生损伤,诱发自身免疫疾病(AID)。
称AAB)。通常隋况下,人体的生长、
病妇的新生婴儿有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 病之一,男女发病比例为1:3,育龄 妇女发病率为0.1%~0.2%。病变会累 及皮肤、关节、浆膜、肾、肺、血管、脑、 血细胞等。 桥本氏甲状腺炎,常见的症状为甲 状腺功能不足。病人血清中有两种自身 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 过氧化物酶抗体,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 类风湿关节炎也是常见的自身免疫 疾病,正常人群中约1%患此病,60岁 以上老年人中约5%患此病。病变可累 及关节外的器官,如淋巴结、胸膜、心 包膜、肺等。极少数病人由于免疫复合 物的长期刺激,导致肾、肝、脾等器官 发生淀粉样变性,这是本病严重的合并 症,可危及生命。 这两种病的病人血清中有针对红细 胞和血小板的自身抗体。被抗体包被后 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易被脾脏中的巨噬细 胞吞噬,使上述两种血细胞的寿命缩短。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系疾病,由 于自身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 碱受体结合,对此受体起封闭和破坏作 用。由于此种受体的大量破坏,而使神 经的冲动不能传至肌肉,主要临床表现 为肢体肌软弱无力,故属抗受体病。 1.自身抗体(AAB)对区分自身免 过氧化物酶的自身致敏T细胞介导的免 疫反应,导致大量甲状腺细胞被杀伤而 发生甲状腺功能不足。 症状,持续数周,方逐渐消退。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 >>>
简介:
为特异性的标志物,病毒性肝炎亦可检测 到该抗体,但滴度明显低于自身免疫性肝 炎。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其靶 抗原是肝细胞角蛋白8/18。该抗体是诊断 和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一个重要指 标。
抗肝细胞膜抗体:特异性较差,常见 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在 其他肝病中
医学检验·各论: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 >>>
简介:
肝炎以及病毒型肝炎也会出现AMA的阳性, 提示可能存在与PBC重叠现象。
抗肌动蛋白抗体:其靶抗原为肌动蛋 白、原肌球蛋白等多种细胞骨架成分。该 抗体多见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偶见 于病毒性肝炎、PBC、炎症性肠病等。
抗Jo-1抗体:其靶抗原为组氨酰tRNA合成酶。该抗体多
医学检验·各论: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 >>>
简介:
期预测指标。但该抗体诊断的敏感性较低, 多见于活动期的SLE,阳性率为70%-90%, 因此,阴性时并不能排除SLE。目前已经 明确,该抗体参与SLE的发病。
抗Sm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粗颗粒 型,通常伴随抗U1RNP抗体而出现,基本 不单独出现。靶抗原为snRNP,亦是SLE的 特
临床实验室
医学检验·各论: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 >>>
简介:
抗dsDNA抗体:该抗体可能是ANA中的 均质型或是ANA阴性。最近研究发现,也 可能是颗粒型或核仁型。其靶抗原为 dsDNA,是SLE的特异性指标,特异性可达 95%以上,已被列入SLE的诊断标准之一。 而且,该抗体会在SLE出现明显症状之前 几年就呈现阳性,因此,可以作为SLE的 早
医学检验·各论: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 >>>
自身抗体-
抗双链DNA在荧光显微镜下的模型(绿蝇短膜虫基质):
抗DNA的临床意义: 在SLE患者的肾脏病变处发现了抗DNA抗体, 这强烈提示其致病作用。 在具有抗DNA抗体的人中,有85%会在5年内 发展成SLE 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抗线粒体抗体
抗线粒体的定义:
是一种抗细胞浆成分的自身抗体,是非 特异性抗体,其靶抗原可分为九种亚型(M1 到M9)
三、ANA的荧光模型: 均质型 颗粒型 胞浆型 核仁型 着丝点型 核点型 SCL—70型 中心粒型 纺锤型
ANA:核均质型
EUROIMMUN
荧光显微镜下的ANA模型: Nhomakorabea颗粒型(1):核粗颗粒型
EUROIMMUN
荧光显微镜下的ANA模型:
ANA:着丝点型
EUROIMMUN
荧光显微镜下的ANA模型
M8 M9
相关疾病 梅毒(提示活动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 夏普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高滴度) 其它慢性肝病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 假性狼疮综合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非特异性胶原病 肝炎(异丙异烟肼引起) 急性心肌炎 心肌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其它类型的肝炎
抗组蛋白的临床意义:
抗核小体抗体
抗核小体的定义: • 组蛋白与dsDNA的复合物。组蛋白与 DNA一起形成高度有序的核小体,中心由 H3-H3-H4-H4四聚体组成,H2A-H2B二聚 体组成,H2A-H2B二聚体位于其两侧。组 蛋白部分被DNA双链围绕两圈(共146个碱 基对)。核小体象串珠样连接在一起,在 结合区,DNA(连接DNA)与组蛋白H1相 联。
pANCA ,不典型 ANCA 偶见 MPO,乳铁蛋白
抗核抗体谱20项意义
抗核抗体谱(ANA)20项是一种广泛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疾病的血液测试,它能够检查一系列不同的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是一类针对细胞核内或核周围成分的自身抗体。
ANA谱通常包括以下一些主要项目:
1. 抗双链DNA抗体(dsDNA)
2. 抗单链DNA抗体(ssDNA)
3. 抗核糖核酸酶P抗体
4. 抗Sm抗体
5. 抗RNP抗体
6. 抗Ro/SS-A抗体
7. 抗La/SS-B抗体
8. 抗组蛋白抗体
9. 抗硬皮病相关70kDa抗体(Scl-70)
10. 抗Jo-1抗体
11. 抗角蛋白抗体
12. 抗着丝点抗体
13. 抗中心粒抗体
14. 抗磷脂抗体(如狼疮抗凝血因子、心磷脂抗体等)
15. 抗线粒体抗体
16. 抗肌动蛋白抗体
17. 抗胃壁细胞抗体
18. 抗平滑肌抗体
19.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20. 其他可能存在的特异性抗体
这些不同类型的抗核抗体在特定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常常会呈阳性反应,因此ANA谱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各种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硬皮病以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ANA谱中某些抗体呈阳性,也不能单独作为确诊某种自身免疫疾病的依据,因为有些健康人也可能有低水平的ANA。
临床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综合判断。
常见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十三、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检测方法:荧光法 • 临床意义: • 对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甲状 腺疾病、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缺铁性贫血。
十四、抗平滑肌抗体(ASMA)
• • • • • 正常参考值:阴性 检测方法; 荧光抗体法 临床意义: 狼疮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移植后, 传单,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非特异性肝 损害等。
十九、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
• SS-A SS-B* RANA ssDNA RF 40-95% 40-95% 70% 30-60% 60-80%
二十、混合结缔组织(MCTD)
• U1-nRNP* • ssDNA 9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 20-50%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
• ssDNA PM-Scl Scl-70* RNA多聚酶* ACA 30-60% 3% 25-75% 4% 80-90%
二、抗双链DNA抗体 (AdsDNA)
• 正常参考值: 阴性 • 检测方法 : 间接免疫荧光免疫法(IIF) • 放射免疫分析(Farr) • 临床意义 : 用于SLE活动期的诊断、疗效 的 • 判断,以高中滴度最且特异 性.DM • PSS、SS也可轻度升高。 •
四、抗组蛋白抗体(AHA)
正常参考值:<25Eu/ml 检测方法: ELISA 临床意义:在DIL中阳性率95%~100%, 在SLE中阳性率75%
十五、抗心肌抗体(AIHA)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检测方法:荧光免疫法 • 临床意义: • 对心肌炎、链球菌感染、风湿热、心肌 梗塞后综合征、心脏切开术后综合征有意 义。
十六、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 体
自身抗体
抗核周因子-(APF)
• 靶抗原位于人颊粘膜细胞的核周颗 粒中 •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 对RA诊断的特异性高达90%以上 • APF阳性与病情相关,往往提示预后 欠佳(尤其对RF阴性的患者)
抗角蛋白抗体-(AKA)
• 取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的中1/3食道切 片为底物 • 间接免疫荧光法 • 以典型的角质层板层状、线状沉积的荧 光为阳性 • 对RA诊断的敏感性44.13%、特异性89% • 与RA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预后不良
如何评价类风湿因子
• 是诊断RA的标准之一,不是唯一标准,并非RA特 有 • 作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区分标准 • 正常人2%阳性,老年人可达5%阳性 • RF与其他蛋白、半抗原有交叉反应 • 多种结缔组织病(SLE,SD,SS,PM/DM)感染 疾病(SBE,TB,hepatitis),肝硬化,弥漫性肺纤 维化,结节病等均可阳性 • 病后半年才产生,有关节外表现者,滴度高。持续 高滴度RF预示疾病严重,预后差
73KD32KD17.5KD来自73、32、 17.5KD
IBT
ID
60
15
60
16
8
1
47
42
符合率 (%)
25
26.6
12.5
89.4
*Sm抗体(29、28、13.5KD): 60% u1RNP抗体与29KD,28KD出现交叉反应,而不应 视为抗Sm抗体
正确看待多肽抗体的检测
免疫印迹中条带只表明多种蛋 白在电场泳动中出现分子量相同的 区带,或者是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 由于其形状,所带电荷不同,而出 现相同的泳动速度造成距离相同的 条带。 因此,免疫印迹中的多肽抗体 并不一定意味着某种特异性抗体。
ANA检测的意义
自身抗体的检测
自身抗体的分类
器官特异性抗体
针对特定器官或组织产生的抗体,如抗甲状 腺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
非器官特异性抗体
不针对特定器官或组织产生的抗体,如抗核 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
免疫复合物型抗体
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抗体,如 类风湿因子等。
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抗体
能够与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结合的抗体,如 肿瘤坏死因子抗体等。
03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协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标志, 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可以协助医生诊 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 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 要的参考信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 免疫状态和疾病进展情况,从而制定 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调整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新药研发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自身抗体检测可用于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 性,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疾病机制研究
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预防和 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个体化诊疗方案制定
重要性
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 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 疗。
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利用抗原包被的固相载体,通过酶标标记 抗体或抗原,检测样本中与固相载体结合 的自身抗体。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或抗原,检测 样本中与标记物结合的自身抗体。
根据个体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自身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预后判断
某些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 预示疾病的预后,有助于 医生预测患者的康复情况 和生存率。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
高危人群筛查
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对高危 人群进行筛查,提前发现潜在的 免疫系统异常,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
预防性治疗
根据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医生可以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性治疗计 划,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异性强,但操作较为复杂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03 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诊断依据
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可作为自身免疫性 疾病诊断的依据,当体内出现异常抗 体时,可能提示某种免疫系统疾病的 发生。
确诊价值
指导治疗
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医生可以了解疾 病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从而制定合 适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 等。该方法将待测抗体与荧光标记的抗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根据荧光信 号的强弱和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自身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总结词
一种常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通过酶标记 的抗体与待测抗体结合,再加入底物显色, 根据颜色的深浅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自身抗 体。
自身抗体的存在和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有助 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
辅助科研和药物研发
自身抗体检测在科研和药物研发中也有重要作用,通过对 不同疾病的自身抗体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发病 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探索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探索更加快速、准确、自动化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 自身抗体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一、抗核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
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和IgA,甚至IgD和IgE。
ANA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AN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其他体液如滑膜液、胸水和尿液中。
ANA在SIE患者的滴度较高,但也出现在其他许多自身免疫病中,在许多研究报告中,都将检出ANA作为自身免疫甚至自身免疫病存在的依据。
这种现象的机制尚未明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一)ANA的类型及意义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也不同;因此就会有多种不同的ANA。
1.抗核蛋白抗体核蛋白抗原(DNP)由DNA和组蛋白组成。
由于DNP抗原存在不溶性和可溶性两个部分,可分别产生相应的抗体。
不溶性DNP抗体通常不完全被DNA和组蛋白所吸收,它是形成狼疮细胞的因子;可溶性抗原存在于各种关节炎病人的滑膜液中,其相应抗体也出现于RA病人的滑膜液中。
2.抗DNA抗体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抗天然DNA(nDNA)抗体,或称抗双链DNA (dsDNA)抗体;②抗变性DNA抗体,或称抗单链DNA(ssDNA)抗体。
抗dsDNA抗体对SLE 有较高的特异性,70%~90%的活动期SLE病人该抗体阳性,效价较高,并与病情有关。
抗ssDNA抗体可见于多种疾病中,特异性较差。
3.抗ENA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从动物的胸腺中提取。
先将胸腺匀浆并破碎细胞,分离出细胞核;再经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后,很容易从胞核中提取出来。
ENA不含DNA,对核糖核酸酶敏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NA可分为十几种,现仅介绍几种主要的ENA及其相应抗体。
(1)抗PNP抗体:PNA即核糖核蛋白,对核糖核酸酶和胰蛋白酶敏感,加热561h 变性。
抗PNP抗体多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高效价的抗PNP抗体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有诊断意义,而低效价的抗PNP抗体可在SIE患者中发现。
自身抗体监测
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抗核抗体(ANA):经典定义是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但现代定义已不局限于细胞核内,而扩展到整个细胞,是针对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
其靶抗原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蛋白等全部细胞成分。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ANA的标准方法:HEp-2细胞和猴肝细胞。
单特异性检测需进行ELISA检测1.ANA核均质型:对应靶抗原:dsDNA、ssDNA、核小体、组蛋白HEp-2细胞猴肝细胞dsDNA:仅出现在SLE中,阳性率60-90%。
健康人中检测到该抗体,其中85%的人5年内可能会发展为SLE。
免疫荧光法对SLE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不高,因此临床高度怀疑SLE的患者建议行ELISA检测,ELISA方法敏感性更高,但特异性略差。
抗组蛋白抗体:主要见于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95%)此外还见于30-70%的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及15-50%的RA。
抗核小体抗体:是SLE非常特异的标志性抗体,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特别是LN中。
对SLE的特异性几乎为100%,敏感性为58-71%,敏感性较抗DsDNA高。
SLE的检出率。
2 .ANA核粗颗粒型:靶抗原:nRNP Sm荧光模型特征:HEp-2细胞:间期细胞核阳性,呈颗粒样荧光,核仁阴性;分裂期细胞浓缩染色体阴性,染色体周围为颗粒样荧光。
猴肝:肝细胞核阳性,呈颗粒样荧光;核仁阴性。
HEp-2细胞猴肝细胞抗U1-nRNP抗体: 是MTCD的标志抗体,阳性率95-100%,滴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抗U1-nRNP也可出现于SLE中,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
抗Sm抗体在SLE中阳性率5-30%。
3.ANA核细颗粒型:靶抗原:SS-A和SS-BHEp-2:间期细胞核阳性,呈细颗粒样荧光,部分核仁阳性;分裂期细胞浓缩染色体阴性,染色体周围区域颗粒样荧光。
猴肝:肝细胞核呈颗粒样荧光;部分核仁阳性。
但荧光强度比HEp-2细胞弱,抗体滴度低时,可呈阴性反应(与核粗颗粒型不同)。
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 interferon,IFN) 、白细胞介素( in⁃ terleukin,IL) 、 趋 化 因 子、 集 落 刺 激 因 子、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等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在 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应答与调节、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 作用。 机体内细胞因子免疫耐受不完全将产生相应的抗细 胞 因 子 自 身 抗 体 ( anti⁃cytokine autoantibodies, ACAA ) 。 ACAA 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抗体,不仅存在于各种病理情况 下的患者,亦见于健康人群。 健康人中低滴度的 ACAA 似 乎属于天然自身抗体谱系,有助于细胞因子稳态调节;而病 理情况下,高滴度的 ACAA 通过中和作用抑制相关因子生 物学活性,在获得 性 免 疫 缺 陷 和 自 身 免 疫 性 疾 病 发 病 机 制 中发挥作用[1] 。 本文对 ACAA 相关的获得性免疫缺陷导致 的特殊感染表型及 ACAA 在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 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相关诊疗进展。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038) ;湖北省卫生健康科研基金( WJ2019Z001) 。
作者简介:饶亚华,1989 年生,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和分子诊断学研究。 通信作者:崔天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和分子诊断学研究,E⁃mail:tianpencui@ 126.com。
nAIGA 不仅引发播散性 NTM 感染,还可能伴有其他机 会性感染,如非伤寒沙门菌(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NTS) 、 伯克霍尔德菌、青霉菌、组织胞浆菌、隐球菌和水痘带状疱 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等[11] 。 1.4 IL⁃6 自身抗体 IL⁃6 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组织损 伤和感染时迅速产生。 最先在酒精性肝硬化的细菌感染患 者中发现抗 IL⁃6 自身抗体,其与反复性感染有关,而与肝病 严重程度无关[1] 。 2 例伴有中和性抗 IL⁃6 自身抗体、表现 为严重的细菌性化脓性感染的患者血液中却未检测到 C 反 应蛋白,表明患者对 IL⁃6 反应受损[13] 。 这一异常表现可能 成为诊断这种罕见免疫缺陷的关键线索。 1.5 TH17 轴细胞因子自身抗体( IL⁃17A / F,IL⁃22,IL⁃23) TH17 轴细胞因子包括 IL⁃17A / F、IL⁃22 和 IL⁃23,参与炎症和 自身免疫疾病发生。 IL⁃17A / F 和 IL⁃22 协同诱导促炎细胞 因子参与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募集和抗菌肽的产生,在黏膜 免疫中十分重要。 研究发现 IL⁃17 轴产生缺陷的患者易患 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 CMC) , IL⁃12 / IL⁃23 信号受损的患者也显示 CMC 发生率增 加[14⁃15] 。
自身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SSA/SSB抗体
荧光模式
Hep-2片:细 胞核呈细 颗粒荧光, 核仁不发 光。
肝组织片: 细颗粒荧 光。
抗SSA/SSB抗体
自身抗原:SSA抗原是一个小核糖核蛋白,由 一个RNA分子和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蛋 白质的分子量为52KD和60KD。抗体直接针对 蛋白质的抗原决定簇。SSB抗原是分子量为 48kD的磷酸化蛋白。
细胞抗体
组织抗体(以动物组织切片为实验基质)
自身抗体的命名
以首先被检测到该抗体的患者名字的缩 写命名:如抗Sm、抗Ro、抗La抗体
以相关疾病的名字的缩写命名:如抗 Scl-70、抗SS-A、抗SS-B抗体
以抗原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命名:如抗 DNA、抗RNP抗体
以抗原的部位进行命名:如抗板层素抗 体、抗核膜抗体。
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
对流免疫电泳、免疫双扩散 免疫荧光检测法 免疫印记法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 放射性核素法 酶免疫斑点技术 免疫沉淀法
ANA (anti-nuclear antibodies)
抗核抗体(ANA)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抗dsDNA抗体
抗dsDNA抗体
金标法
抗Sm抗体 抗RNP抗体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
肝组织片:岛 状荧光。
临床意义: SLE的特异 性抗体,与 精神症状有 关。
抗Jo-1抗体
荧光模式:
Hep-2:胞浆颗 粒到细块状 荧光。
肝组织片:胞 浆中弱荧光。
自身抗原:组 氨酰tRNA合 成酶。
临床意义:见 于PM,发 生率25~35%。
抗线粒体抗体
荧光模式:
Hep-2:胞浆 内粗的颗 粒型荧光。
肝组织片:分布于 细胞核的10~20 个颗粒,荧光弱, 易被忽略。
自身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
ANA (anti-nuclear antibodies)
抗核抗体(ANA)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抗dsDNA抗体
抗dsDNA抗体
金标法
抗Sm抗体 抗RNP抗体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
免疫双扩散法
1.抗核抗体(ANA)
ANA是针对细胞核内DNA、RNA、蛋白质等或其分子复合物 的抗体。上述这些物质不仅存在细胞核内,也可存在于细 胞浆和其他细胞器中。因此,ANA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抗 核成份。
大于1:40为ANA阳性
正常人抗核抗体5-10%低滴度阳性,老年正常人群ANA阳 性率可高达10%-37%。
ANA阳性时常见的荧光染色核型
均质型:与抗DNA抗体及抗组蛋白抗体 相关。
斑点型(颗粒型):与抗可提取性核抗 原抗体相关。
核膜型:与抗双链DNA抗体相关。 核仁型:多见于硬皮病。
受累的情况要比抗体阴性者轻。
有报道认为此抗体与抗Scl-70抗体相互排斥。
10.抗组蛋白抗体(AHA)
组蛋白是一组与DNA结合的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碱 性蛋白。
其阳性的临床意义:
SLE患者50%为阳性 如异烟肼、左旋多巴等引起的药物性狼疮(DIL)
95%~100%呈阳性
11.抗核糖体抗体(抗Rib抗体)
以相关疾病的名字的缩写命名:如抗SS-A、抗SS-B抗 体
以抗原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命名:如抗DNA、抗RNP 抗体
以抗原的部位进行命名:如抗核膜抗体。
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
对流免疫电泳、免疫双扩散 免疫荧光检测法 免疫印记法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 放射性核素法 酶免疫斑点技术 免疫沉淀法
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检测及应用PPT课件
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结果有助于明确诊 断,而阴性结果则有助于排除某些自身 免疫病,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
据。
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估
自身抗体检测不仅用于疾病的诊 断,还可用于病情监测和疗效评
估。
通过定期检测自身抗体水平,可 以了解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过 程中RF水平的下降可以作为病 情缓解和治疗效果良好的指标之
03
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中 的应用
自身免疫病诊断
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病的重要 手段之一,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 自身抗体,有助于判断疾病类型和病情
严重程度。
常见的自身抗体检测包括抗核抗体 (ANA)、类风湿因子(RF)、抗中 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这些 抗体在各自的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自身抗体检测技术,通过将待测抗体与化学发光标记的二抗结合,在化 学发光检测仪中测定发光信号,从而确定抗体类型和浓度。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但仪器设 备较为昂贵。
免疫印迹法
总结词
一种多指标的自身抗体检测技术
VS
详细描述
免疫印迹法是一种多指标的自身抗体检测 技术,通过将待测抗体与蛋白质印迹膜结 合,再与荧光标记的二抗结合,在荧光成 像仪中测定荧光信号,从而确定多种抗体 类型。该方法可同时检测多种抗体指标, 适合对多种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发病机制
自身抗原的暴露或变异
某些情况下,自身抗原可能暴露或发 生变异,引发免疫系统的攻击。
免疫调节异常
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遗传 因素有关,某些基因的变异会增加患 病风险。
免疫系统的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自身免 疫病的发病。
抗M2自身抗体
表1:不同浓度检测样本的SD和CV值
阴性
弱阳性
中阳性
强阳性
SD CV
SD
(%)
CV (%)
SD CV SD CV
(%)
(%)
组 0.013 4 0.02 5 0.013 2 0.07 4 内
组 0.013 4 0.01 3 0.015 5 0.05 2 间
结果2、 ADC ELISA 400设备单通道、多通道针对不同浓度
赵海琳..闫惠平等,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 26:1127
研
究 方
建立抗-M2 ELISA系统化检测方法
法
和
试
剂
• 仪器:ADC ELISA 400流水线式
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
• 试剂:抗M2型线粒体抗体检测试剂盒
(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检测范围:25-800RU/ml;阴性<25RU/ml,阳性 >25RU/ml。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系统重复性和精密 度的评估。
1)对阴性、弱阳性、中阳性和强阳性4种不同 浓度的样品各一例进行复孔检测;重复以上 检测6次。以评价该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现 性。计算每一个样品的CV值。
2)设备单通道、多通道针对不同浓度样本、不 同取样量的结果均一性的评价。
研究内容与方法
抗线粒体M2 抗体ELISA系统化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探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闫惠平 研究员,教授 yhp503@
背景介绍
•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 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可累及人体的 各系统、组织和器官,涉及临床各专业学科。
图1、抗M2抗体对于PBC诊断的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