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以合肥市滨湖新区X小区为例

合集下载

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有效途径:社区教育——

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有效途径:社区教育——



问题 的提 出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 度 和文 明程 度 的重要 标志 ,城 镇化 是 我 国社 会 主 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 的( ( 2 0 1 4 年我 国农 民工调查监测报告》 , 2 0 1 4 年全 国农 民工总量 已近 2 . 7 4亿人 ,以从事制造业 、 建 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农民工成为我 国城市建设的 生力军 ,为我国迈人现代化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续教 育, 2 0 1 0 , ( z 1 ) . [ 4 ] 张见 , 吴矗. 高校 非学历继续教 育发展趋势及对 策 分析 … . 长春教 育学院学报 , 2 0 1 6 , ( 3 ) . [ 5 ] 耿娇娇 , 薛谦等行 业高校 继续教育机构开展远 程
培动l 的思考 [ T ] . 继续教 育, 2 o 1 5 , ( 2 ) .
与质 量体 系
业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石油行 业企 业 、 石 油行业 高校 、 第 三方 评价 机构 与石 油行 业职工多方参与 、 互通互联 的质量评价机制 , 促进 人才 链 、 教 育链 与产业 链 的有效 对接 。
参 考文献 :
[ 1 ] 陈中云. 关 于国有石 油企业富余人 员转 岗培训 的研
度融合。不断整合企业 、 高校继续教育优质资源 , 搭建面向石油行业 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大 力开展在线培训 ,推进石油行业员工继续教育实 施在线学 习与课 堂教学相结合 的混合 式培训模 式, 推进基 于移 动 智能终 端 的移 动学 习模 式 , 构 建 基 于大数 据 的学 习支持 服务 模式 ,进 一 步提 升石 油行业继续教育信息化水平 。 ( 七) 建 立行 业通 行 标 准 , 建 立人 才培 养体 系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破解路径——基于收入支出视角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破解路径——基于收入支出视角
成 比例 ; 在 失 业 和 更 换 职 业 时也 难 以得 到生 活保
收 入 与 支 出 的相 对平 衡 问题 是其 重 要 内容 。
在 关 于 城 镇 化 与 农 民 工 市 民 化 的 问 题 上 , 国 内外 专 家 学 者 主要 从 以下 三 方 面 进 行 了研 究。 ( 1)多 数 学 者 从 户 籍 的 角 度 对 农 民 工 市 民 化 进 行
山东行政 学 院学报
城 镇 化进 程 中农 民工 市 民化 的 困境 与破解 路径
— —
基 于收入 支 出视 角
李泽 惠
(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 0 0 2 2 2 )
摘要 : 农 民 工 市 民化在 内涵上 包括 收入 市 民化 、成 本 市 民化和 心 理 市 民化 。 从 收入 与 成本 的视 角看 ,农 民工 市 民化 困境 包括 收 入 水 平低 、 生存 成 本 高 、社 会 地 位低 等 方 面 问题 。其破 解
基金项 目:本文为天津市 2 0 1 6年社科规划项 目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天津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基于技术进步驱动二元经济转换的视角”
( T J L J 1 6 — 0 0 3)和 济 南 市 2 0 1 4年软 科 学 项 目 “ 农 村 人 口城镇 化 与基 层 政 府 服 务 创 新 研 究— —基 于对 济 西 未 拆 迁 村 落 的 个案 调 查 ”
市 民化 的核 心 ,是 如 何 把 生 活 在 城 市 的农 民工 留
在 城 市 。户 籍 化 只 是 农 民工 市 民化 的 基 本 要 求 ,
收人 与 支 出 的 不 平 衡 状 态 使 得 农 民工 即使 进 人 了 城 市 ,也 难 以 融 入 城 市 。在 他 们 不 认 可 自己城 市

市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索——以合肥市为例

市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索——以合肥市为例

市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索——以合肥市为例
余芸
【期刊名称】《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年(卷),期】2024()3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在同一空间上,乡村用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并存。

基于此,为完成变土地整治为国土综合整治,变土地利用为国土利用与修复,通过实例研究,提出市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路径的建议。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余芸
【作者单位】合肥市土地整治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2
【相关文献】
1.加大土地整理推进城乡统筹——以合肥市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
2.城市土地综合整治及其空间绩效探索--以兰州市白道坪南区土地综合整治为例
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导向下的实用性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路径探索
——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路径探索——以浏阳市永安镇为例5.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河西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路径探索——以张掖市高家庄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研究
民化
基本概念 ( 一 )城 市化 的 概 念


城市化是经 济社会发展 的过程 中的必然产物 ,同时也 是 个 非常复杂的过程 , 狭义 的城市化就是指城市规模 的扩大 , 农村规模缩小 ,农业人 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而广义 的城市 化同时也包括城市居 民的生活方式 以及消费方式等意识形态 和文化观念向农村地区传播。在这个传播的过程 中必然会产 生文化的碰撞 和冲突 ,以及最终的融合 。随着我 国的经济迅 速 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 ,征地运动也在不断 的 推行 ,失 地农 民的数量在此过程中快速的增加 ,这个城市化 中出现的特殊群体逐渐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 注 ,如何 实现他们 的市 民化是顺利推进城市化 的关键 。 ( 二 )失地 农民的市民化 失地农 民的市 民化从字面上可 以理解为失地农 民角色转 化 的问题 ,它可以从 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理解 ,狭义的理 解可 以是失地农 民转移到农 村 ,成为城市市民并且享有城市 市 民所享 有的各种权利 ; 广义的理解中除了失地农 民的农 民 身份转化 为市民身份 ,还包 括了单个 的失地农 民通过接触城 市来学 习城市 的文化 ,生活方式 ,消费方 式等以更好的融入
城市生活 。 二、失地农民的生存 现状
现有的对失地农 民的分析大都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和 汇总政府部 门的统计数 据进 行加 权平 均 ,其中调查的主要 内 容包括 了失地农 民的收入状 况 ,就业状况 ,居 住环境 ,及生 活方式等等 。 ( 一 )收入状 况 农 民的土地被征收以后 ,大部分家庭 的收支情况发生 了 本质 的变化 。在征 地之前 ,每家每户 主要 的收人来源于家庭 成员 的非农劳 动 ,土地种植 和养 猪等副业 , 种 菜种粮同时也 大大降低 了食 品支 出 ; 然而在征地之后 ,与土地相 关的收人 都 中断 了,取 而代 之的是政府发放一 次性 的征地补偿费用和 安置补偿费用 ,但是这并没有 帮助农 民解决失 去土地以后所 面临 的再就业 以及社会保 障问题 , 再加 上现实 中常常存 在征 地 的范 围过宽 ,征地 的补偿 费用偏少 以及 征地程序不规范等 问题 ,更使得失地农 民的经济状况岌 岌可危。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研究
王颖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下》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征用作为城市建设的用地。

长久以来,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然而随着土地被征收,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成为了失地农民,他们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现有的资料显示,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这些问题必然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王颖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1
【相关文献】
1.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基于银川市民乐村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的调查
2.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关于宜宾县城北园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调查
3.银川市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银川市民乐村失地农民为例
4.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路径障碍研究
5.失地农民市
民化的困难实质与显效途径——基于被动城市化进程中效率与公平统一问题的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路径障碍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路径障碍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路径障碍研究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量农民因城市自然空间的扩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农民完成市民化进程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空间理论的角度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路径障碍的原因,可以看出准市民阶段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阶段,因此,要着重研究失地农民市民化路径的障碍以及对策,以确保农民顺利完成市民化的过程。

关键词:市民化;失地农民;准市民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0)01-0071-06城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场所。

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认为:“城市通过它集中物质的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的速度,并将它的产品变成可以储存和复制的形式。

”[1](580)因此,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

尽管国内外理论界分别从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城市化”做出了定义,但由于城市化研究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还没有对城市化的概念加以一个完整的解释。

国内研究的共识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处于“一般发展状态”,到200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也只在46%上下,城镇人口达到6.02亿。

目前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为54%,发达国家更是高达75%,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到2006年才能达到43.9%, 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的前期。

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70%,这就意味着在未来20年时间里,中国将有5~7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和城镇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这就使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大量的农民成为失去土地后的“种田无地、上班无岗、办厂缺钱、社保无份”的特殊群体,这已经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一大隐患。

这一部分群体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成为了“边缘人口”。

农民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完成市民化,对于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非常重要。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了诸 多 便 利 。 虽然合肥市 为提高农 民工社会保障水平 做出 了许 多努力 ,
4 2 2万人参加 了工伤保险 , 农 民工 的参与人数为 1 4 6万 人 , 所 占 比例略高于 2 0 1 0年 , 达到了3 5 %。虽然最 近几年农 民工参加 工伤保险的人数呈现一种增加趋势 , 但 是与总的参与工伤保 险 的人数相 比, 农 民工人数所 占份额仍然是小部分 。 有研究表 明, 除工伤保险外 , 农民工在各种社保中参保 率均 在 1 0 %以下 , 而失业保险 、 生育保险等 的参保率更是 ̄- y , - 其微 。 三、 合 肥 市农 民 工社 会 保 障存 在 问题 的 原 因
第2 6卷 第 6期
2 0 1 3年 6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I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U n i v e r s i t y
V 0 l _ 2 6 . N 0. 6
J u n . 2 0 1 3
比, 这 必然会 影响 到农 民工进城 的积极性 , 农村 剩余 劳动力不 能稳 定有序的向城镇转移 , 将不利 于中国解 决城 乡二元经济结 构的现状 , 不 利 于城 乡地 区 的统 筹发 展 和整 个社 会 的安 定 和
谐, 更加不利 于 以人 为本的公 正和谐 社会 的美好 构建 。因此 , 实施合理的措施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 障水 平迫在眉 睫 , 只有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5 9 1 8 . 2 0 1 3 . 0 6 - 0 4 2 研 究 背 景及 意义


农 民工是从农村进入 城市从事 非农 职业但 仍拥 有农 村 户 口的劳动者。近年来 , 随 着中国城市 化进 程的加 快 , 越 来 越 多 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 在城市化 的进 程 中发挥着 重要 的 作用 , 然而随之 而出现 的问题是农 民工社会保 障权利 的缺失。 农民工对城市化 的贡献与享 受到 的社会 保障一 直不 成正

现代城市更新及新区建设的启示--以合肥滨湖新区为例

现代城市更新及新区建设的启示--以合肥滨湖新区为例

兴策 略 中[ 1 ] 。当时西 方 发 达 国家 正 经历 着 全 球 产业 链 的转移 , 导致 了 旧工业 区人 口流失 、 城 市衰落 , 为 发 展城 市经 济 , 恢 复 旧城 活 力 , 西 方各 发达 国家 争 相 制 定城 市复 兴计 划 , “ 城 市更 新” 的概念 开始 受到关 注 。 最初 的更新 活动 最 主要 的手 法是 推倒 重 建 , 其 弊 端很快就暴 露 了, 这种机械 的物质 环境更新 , 破坏 了城 市原有社会 肌理 和 内部 空间 的完 整性 , 而受 到 广泛 的 质疑 和反思 。根据二 战以来英 国城市 发展 与城市 问题 的分析 , 将“ 城市更新 ” 定义 为 : “ 用 一种综合 的、 整 体性 的观念 和行 为来 解决 各 种各样 的城市 问 题 ; 应 该致 力 于在 经济 、 社会 、 物质环境 等各个方 面对处 于变化 中 的 城市 地区做 出长远 的 、 持续性 的改 善和 提高” 。人 们对
大规模使用无疑对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汽车缩短 了地域之间的距离 , 为城市居民争取了时问的同时却
对 城 市结构 、 环境、 文 化 等 造成 了不 良的后 果 。为 了 匹配 大规模 的 汽车流 量 , 城市不 得不 大规模 建设 高 速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2 9 ; 修改 日期 : 2 0 1 3 — 1 2 — 起 、 发展及释义
“ 城市 更新 ” 一 词最 早 出现 在英 国 的 旧工 业 区 复
路、 宽马路 和停 车场 , 这 些 用 地 面 积 巨大 的 设施 占用 了城 市 的开 敞空间 , 割裂 了城市 , 阻 隔 了人 流 , 使 城市
失 去了原 有 的文化 内涵 和人情 味 。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分析
吴胜
【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12)004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及失地后农民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如生存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不一而足.主要从国外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
民问题的启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重视失地农民问题,完善按照、补偿失地
农民的制度,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保护失地农
民的法律法规五个方面针对失地农民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吴胜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23.5
【相关文献】
1.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分析 [J], 夏智增
2.城市化进程与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以庆阳市西峰区西街办为例[J], 王天伟
3.陕西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 [J], 曾嘉懿;
4.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分析 [J], 李蕾
5.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分析 [J], 赵裕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在 城 市 快 速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 村 社 区 演 变 成 了 一 个 混 农 居 的 城 市 社 区 , 这 个 新 生 活 共 同 体 中 , 先 单 纯 的 村 民交 在 原 往 已 变成 原住 村 民 与 外 来 人 员 和 周 围 城 市 市 民 之 间 的 多 重 互 动 。人 员 混 杂 、 化 冲突 、 益 纠 葛 渗 入 到 新 社 区各 个 角 文 利
2 失 地 农 民 市 民化 的 对 策 建 议
2 1 完 善 失 地农 民 的 社 会 保 障 制度 .
只 有 建 立 比较 完 善 的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 能 使 农 民 真 正 转 入 城 市 。 而 现 行 的 城 市 才

民显 然对 于市 民 这 一 角 色 的 行 为 标 准 不 太 清 楚 , 知 道 市 造 更 多 的 就 业 岗位 。 不 2 5 农 转 非 、 转 居 . 村 民这 一 角 色 应 该 做 什 么 、 应 该 做 什 么 和 怎 样 去 做 。从 而 , 不 失 地 农 民的 村 委 会 应 改 制 成 社 区 委 员 会 , 后 , 照 城 然 按 在 由原 来 的“ 民 ” 色 向现 在 的“ 民 ” 色 转 换 过 程 中 发 农 角 市 角 生形变而质不变的错位 。 14 社 会 互 动 由 单 一 型 向 多 重 型 转 化 .
现 代 商 贸工 业
No .6, 01 2 0
M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 eI ut n n r
21 第 6 0 0年 期
城镇 化过 程 中 失地 农 民市 民化 问题 研 究
袁 梁
( 南师 范 学 院 , 西 渭 南 74 0 ) 渭 陕 1 0 0 摘 要 : 着城 镇 化 ,  ̄ 随 工 _ 4 发 展 , 来越 多 的 农 用 土 地 被 征 用 , 来 越 多 的 农 民加 入 “ 地 农 民” 行 列 , 失 地 农 l G的 k 越 越 失 的 “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社会发展研究Social Development Studies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曹粤茗/南京理工大学摘 要: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土地扩张是必然,很大一部分农村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农民原本的农作土地或自建房被征用,部分农民因此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

快速城市化把这一部分失地农民从农村生活中剥离出来,并将他们抛入城市或城市边缘生活。

大部分失地农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活变革,显得有些惊慌失措,这也直接反映了快速城市化浪潮下产生的社会问题。

不禁引人深思:真正的城市化应是“人”的城市化,即追求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给当事人更多的关怀。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土地征用;失地农民一、城市化与失地农民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大型居住小区等,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必备元素。

但建房修路都需要土地,而城市本身土地有限,于是,就开始将城市建设范围扩大到农村。

这就涉及农村土地征用等问题,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是政府或国家由于某些公共目的强制征用农民土地,并给予农民相应补偿的一种制度。

大量拆迁重建等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农民失去土地,拆迁重建的地方多在城市边缘地带,这里也容易成为城乡连接处。

强行拆建的方法的确是城市建设的最快方法甚至是必要方法,但这容易让处于这一片区的人们陷入一种尴尬境地,土地被利用的农民不再拥有独立而自由的生存空间,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从而成为一个边缘群体,有学者给予他们一个特殊称谓——失地农民。

生存环境瞬间城市化,而失地农民心理上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

对此,不同的人面对这一问题还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在失地农民群体中还易产生分歧。

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安土重迁者,他们中的大多数想回到农村生活,渴望能自由地低头种地、抬头看天,渴望拥有自由的绿水肥田,远离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另一类可称为好高骛远者,他们大多想快速融入城市,试着模仿城市人的一举一动。

但不论是哪一类,他们都不能快速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心理上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将愿望变为现实又会更加困难。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精品文档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精品文档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占,失地农民问题成社会关注的热点。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要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1.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失地农民的生活情况与其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有关,收入增加的是城郊农民,由于离城较近,可以经营第二、三产业或外出务工,他们虽然失去了耕地,但可将自己的住房出租或利用征地补偿收入扩大非农生产规模,因此这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会一定程度提高。

收入下降的多是传统农业地区的纯农业户,除农业生产活动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在土地被征用前,农民的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能自给自足,现需从市场购买获得,且与自产自销的价格存在一定差距。

加之一些失地农民失去住房,购买商品房远超出安置费,使其沦为“无房户”,部分农户即使住进了搬迁房,要承受更多的水电费等项目,导致其生活消费大幅上涨、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2. 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对失地减收的农民而言,拥有或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是改善家庭生计的根本途径。

就业最困难的失地农民群体主要有三类:一是大龄失地农民,尤其是女40男45 岁以上者,由于年龄、文化、体力、技能等限制,转业十分困难;二是失地前完全依赖土地为生的纯农民,失地意味着失业,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三是生活在远郊和偏远地区的失地农民,其就业机会、就业选择性小,就业意识、择业观念比较保守,就业十分困难。

3.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

长期以来,城市实行高补贴、高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后,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却未在农村建立,其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

相对于城市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而言,失地农民更是就业的弱势群体。

失地农民在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得不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产城融合与城市新区发展——以合肥滨湖新区为例

产城融合与城市新区发展——以合肥滨湖新区为例

2016年11月刊第31期当代经济摘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现代城市新区的拓展更加注重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本文分析了城市新区产城融合的内容体系,在总结合肥滨湖新区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即应走经济与文化、社会、生态相融合之路,注重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城市化同步、环境共生与文化打造。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市新区;合肥滨湖新区基金项目:2016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项目,编号:QK201628。

产城融合与城市新区发展———以合肥滨湖新区为例彭玉婷(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51)一、引言城市新区作为城市外延式增长的重要空间载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城市新区的发展经历了以经济特区为导向,到开发区、经开区等各种功能类型的工业园区,再到综合性新城。

城市新区的产业功能经历了由单一性产业功能,到功能性配套,再到高标准、多样化综合功能的演变更替,产业成为综合性新城开发中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并对城市功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强。

产城融合作为一个动态演进、转型升级的过程,正成为城市新区发展的目标和趋势。

新区的产城融合是建设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现代产业体系为驱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融合、多元功能复合共生的新型城区。

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即将获国务院批准,在新常态背景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滨湖新区实现产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促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提升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地位,形成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城市新区产城融合的内容体系1、城市新区产业与城市新区功能的融合城市新区产业发展应与城市功能完善同步,成为产业支撑、功能完备的城市新区。

依据新区的功能定位,承接相关产业转移,设立主导产业,并依据主导产业发展配套,完善产业链,注重培育新兴、特色产业成为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2、城市新区产业与城市整体定位的融合城市新区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应符合城市整体的发展战略,如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城市功能定位、城市文化等。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王多慈【摘要】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是扩大城市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合肥市肥西县南岗镇为研究对象,对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就业、补偿安置、社会保险、管理模式、生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障碍,以及通过创新制度促进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建议.%The transformation of farmers into urban resident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expanding the city. In this paper, by way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Nangang Feixi County town of Hefei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problems of peasants' Citizenization in employment,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social insurance, management mode, life style and so on, summ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farmers in the present obstacles, and through the innovation system to promote the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3)006【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调查思考;制度创新【作者】王多慈【作者单位】合肥学院,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城市化不仅是城市面积的扩大,而且伴随着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自合肥市做出建设成中部大城市决策以来,全市兴起城市化的高潮,城市的扩张和建设明显加快,农民土地被征用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

合肥滨湖新区新城区建设:一个案例的启示

合肥滨湖新区新城区建设:一个案例的启示

合肥滨湖新区新城区建设:一个案例的启示合肥滨湖新区新城区建设:一个案例的启示作者:宋宏来源:安徽日报添加日期:13年05月21日当下中国正在发生有史以来人口转移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

适应这一进程,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近年间剧烈扩张,更有众多城市实施了新城区开发。

安徽作为工业化、城镇化高成长性的省份,设想到2015年城镇化率超过50%,2020年接近60%,2030年接近70%,为此将着力建设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区域性特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显然,这都涉及到新城区开发建设。

那么,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发建设新城区?笔者在合肥滨湖新区调查时感到,该区的开发建设经验值得探究,其建设理念与开发效率给人以有益启迪。

合肥市滨湖新区从2006年11月开始建设,到2012年累计投入486亿元,建成区面积达18.21平方公里,主要道路网围合面积达32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建了两个合肥老城区;城市绿化覆盖率55.8%,原有不良的生态环境经过高效整治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一大批高端现代服务业入驻,正在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常住人口已超过36万人,一座基础设施趋于完备、产业和社会事业初具规模、居民安居乐业、城湖和谐共生、人气快速汇集的湖畔新城拔地而起。

纵览新区的城市形态和建设速度,总使观者赞赏和惊叹。

探究其开发建设轨迹,我们可以发现,秉持与践行产城一体化开发和生态型城区建设的理念,是滨湖新区突出的成功之道。

追溯新城开发的国际经验和理论,新城理论起源于阿伯克比(PatrickAbercrombie)在1940年完成的大伦敦规划,该规划的主导思想是在已显“城市病”的大城市周边新建一批卫星小城市,以分散人口、工业和就业,形成组团式的城市区,强调新城建设必须是人口居住与产业发展同步。

在以后的各国城市化演进中,新城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在空间规划和开发建设上形成了许多创新理念。

然而,阿伯克比的新城理论把人口居住、产业发展和就业紧密结合为一体的理念仍然是不可颠覆的基本指导理念。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与解决措施wrod文档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与解决措施wrod文档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与解决措施wrod文档1、城市化与失地农民概述1.1、城市化概述为了综合性地解释城市化的概念,文章应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的相关概念,所谓的城市化即城市持续发展以及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也被叫作都市化或城镇化。

城市化在推动现代化以及工业化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基于城市化的影响下,固有的农业文明、行为方式、价值理念、思维习惯、产业组成等都出现了显着的改变,逐步接轨城市化,从而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实现。

1.2、失地农民概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进行转化,其在丧失土地之后,跟城市居民以及普通的农民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变成一种边缘性的群体,这就是所谓的失地农民。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失地农民这种特殊群体的出现是必然的,当今国内存在显着的失地农民问题,像是增加土地征收规模之后,失地农民日益增加,并且,政府部门的补偿水平比较低,难以长期维护农民的生活或生存,与此同时,失地农民面临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困难。

2、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具体失地农民问题2.1、失地农民收入少,征地补偿难以使其切实摆脱困境近年来,国内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这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然而,针对失地农民来讲,仅仅存在降低收入的发展趋势。

虽然失地农民获得了相应的一次性补偿款,可是不断上涨的物价增加了家庭的开支,进而导致降低了生活水平,仅仅在城市的歧视及排挤当中生存。

2.2、失地农民缺少较高的就业技能,面临难以就业的问题针对重点依赖于土地维持生活的农民来讲,失地即失业,其在抓住就业时机上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失地农民的失业率高、就业率低、择业困难大等。

即使政府部门转移了部分劳动力,也依旧面临农民返回农村的失业情况,这使地方政府部门面临非常大的工作与经济困难,变成社会不和谐的一个关键性要素。

2.3、缺少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失地农民处于三无;的窘态对于农民来讲,土地具备社会保障作用,不少失地农民面临低保障或无保障的现状。

"非常"安置——以滨湖农民安置小区为例

"非常"安置——以滨湖农民安置小区为例
由于对土地 价值和经济效 益的追 求,而忽视 7 对 原住 民”的保护 , 被动外迁 的农村村 民 使 般都面 临着居住空 间质量下降 、生活戚本增 加、就业机 会减少、社 会嚼络破坏 等问题。面
耕 地被征 用,原有 砖 时: 键 女i, . 特殊
多 为主, 小 搭 配少量 l 层左右小高层, 层 有的 1
民安置小 。 一种为 目前典型的村 民自发 自 第
城市 .位置越偏远 的农民安置 房,其居住环 境
表 1方案对比 一
方一 案
方 案 二
多要 高 层 层
小高层 n 层 商业内街
小 高 +高 层
51 1, 86 24
9 23 0 5 17 4 98 2m 3 17 2 1 9m 8I 7 6
beie te We l eCutf l ari s d h sL ok l ( k nCh gso u ̄p on h p r opo e heF o e p o b s s t elt d t b em fpeo on O s t rs ee
d 嘶 c f  ̄
对 这些问题 .在为域郊失 地农民所 建设的安置 房项 目申.一方面应尽 量 “ 就地 安置 ,使其
“ 非常” 安置
— —
以滨湖农 民安置小 区为例
A Cas S ud of ak i e ar e t y esd F mer etl L s temen sr S tDi i t ct
A peci etl ent S al t S em
— —
周湘华 Zo  ̄n h a h uX g u
基车满 足农民安置的 要求.但没有 满足因其 安 2 1 位特点 4
老路 是 否就应该千 赫一律 . 以兵 营式布局外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品牌·城市引言长时间以来,城镇化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措并举,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相关问题仍迫在眉睫。

国内学者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深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产生了大量学术成果。

对于现有的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测度研究发现,王桂新[1]等以上海为例,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认为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已达到54%的市民化水平。

张斐[2]等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次设定为经济、社会、心理这三个维度,采用综合指标法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处于中市民化阶段;王腊芳[3]等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视角,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标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长沙市农民工总体市民化水平已达46.9%的“半”市民化状态等等。

总体而言,现阶段很多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但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有研究还存在市民化水平指标体系和影响因素选择不完善、基于代际差异视角的研究较少、省会研究区域少、实证研究较为缺乏等不足之处。

基于此,本研究将基于合肥市的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代际差异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相关理论,寻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对策,解决民生问题。

一、数据来源本研究团队于2022年1月在合肥市两大汽车站和两大高铁站为调研地点进行调研,通过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来往的乘客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农民工基本特征、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三个部分,调查内容包括新老农民工的个人、家庭基本情况、外出务工情况,并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认知、态度与行为的测量,考察了社会融合与社会认同状况。

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效数据256份,有效率达85.33%。

二、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现状评价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1)模型构建模糊数学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处理模糊现象,能有效避免主观性带来的影响,被广泛用于公共政策分析和福利衡量中。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路径探析——以合肥地区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路径探析——以合肥地区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1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路径探析——以合肥地区为例李萌孙秀萍李凤(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11364)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建设美丽乡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做好脱贫攻坚体系和工作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平稳过渡,继续在各地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该文以安徽合肥为例,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居环境优化;美丽乡村;路径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13-0011-03为了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社会对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仅对农村整体生产经济效益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合肥市发布《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皖农工办〔2019〕30号)、市委农办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方案》(合农工办〔2020〕2号)文件,积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十八大以来,合肥市经济迅速增长,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进一步优化合肥市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舒适感与幸福感,对于建设大湖名城的美好未来起着非常必要的作用。

1合肥人居环境改造的实践1.1主要做法1.1.1制定人居改善规划,成立工作小组根据中央“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明确合肥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市、县、乡、村”严格进行,并成立美丽乡村建设暨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充分考虑到巢湖的重要性,尤其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王晓毅提出,乡村环境治理的成败关系到三大攻坚任务能否完成,需要引入协议机制,以确保治理达到预期成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