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常识判断 上)【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要点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要点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要点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考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常识方面的应用能力。

下面是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的要点。

1. 测验内容广泛:常识判断考试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社会文化、历史常识、地理知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独立题目:常识判断题一般是单独出题,不和其他题型混合出现。

每道题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判断问题,考生只需要判断对错即可。

3. 以常识为依据:常识判断题的依据主要是社会常识、常见经验、专业知识等,而不需要依赖特定的专业知识。

对于一些常见常识和基本常识,考生需要加强学习和积累。

4. 考查答题技巧:在解答常识判断题时,考生应注重理解题干,分析题意,判断对错。

对于有些题目,可以通过排除法、对比法等方法提高答题准确率。

5. 注意信息获取:常识判断题可能涉及多种信息来源,考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价值和真实性的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信息来进行判断。

6. 多维度思考:在解答常识判断题时,考生应考虑问题的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做到客观、合理、全面。

7. 举一反三:解答常识判断题时,考生可以通过类比、类推等思维方式,将已知的常识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中,从而加深对常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是考察考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常识方面的应用能力,考生应加强对常见常识和基本常识的积累,注重信息获取和分析,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答题技巧提高准确率。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作为公务员,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具备广泛的社会常识和文化素养,以便能够在工作中准确、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

常识判断题目的出题方式多样,可能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社会政策、科技进步、历史事件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需要广泛地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以应对复杂多样的考题。

首先,在备考阶段,考生应该对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整理。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1.政治知识政治方面的常识判断主要包括各级行政区划、政府组织结构、党派、人事任免等方面的常识。

例如,了解中国的国家行政区划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等组成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全部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革命分子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等等。

2.经济知识经济方面的常识判断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基础知识、经济政策、经济指标等方面的常识。

例如,了解我国常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大小的主要指标之一;知道我国现行的货币单位是人民币等等。

3.法律知识法律方面的常识判断主要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民事、刑事、行政法律的基本概念等方面的常识。

例如,了解我国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我国一切法律的基础;了解我国的婚姻法规定了婚姻的基本原则、婚姻登记和离婚程序等等。

4.科学技术与环境知识科学技术与环境方面的常识判断主要包括基础科学知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常识。

例如,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等等。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做练习题,加强对常识判断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此外,还可以多阅读报纸、杂志和书籍,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和当前热点问题,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考试做好准备。

总之,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是一项对考生理解、判断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察,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合理安排时间和学习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资料分析)【圣才出品】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资料分析)【圣才出品】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第五章资料分析第一节基础知识【考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一、基本概念1.百分数是用来表示相对指标的一种常用形式,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是以100为分母的分数,用符号“%”(百分号)来表示。

资料分析涉及的增长率、比重、普及率、占有率等常用百分数表示。

2.百分点是用以表达不同百分数之间的“算术差距”(即差值)的单位,常用来表示以百分数形式呈现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二、两者的区别1.百分数通常用来描述实际量的变化情况,例如旅游人数、生产总值、产量等,而百分点通常用来描述百分数;2.百分数的计算通常为“先减后除”,即先做末期与基期值的差,再用差值与基期值相除得到;而百分点的计算通常为“只减不除”,也即直接将两个百分数相减并去掉百分号,而不做除法。

三、知识拓展百分点常用于如下两种情况:1.用以表示两个百分数之差在资料分析中,百分数通常为增长率。

例如“某省今年一季度旅游人数同比增长了6.5%,而去年一季度旅游人数则同比下降了3%,那么今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比去年一季度提高了9.5个百分点”。

2.用以表述“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是指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增加值造成总体增长的值。

【考点2】同比与环比一、同比1.概念:指和历史同期相比较,比如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

2.计算公式:同比=(本统计周期数据÷过去某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100%。

二、同比增长率1.概念:一般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2.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三、环比1.概念:指和上一统计周期相比较,比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2.计算公式:环比=(本统计周期数据÷上统计周期数据)×100%。

四、环比增长率1.概念:一般是指和上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2.计算公式: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对考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这一部分的题目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科技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政治常识是常识判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要清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同时,对于我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经济常识在行测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如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产业结构的分类以及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则等也是很有必要的。

法律常识是常识判断中的重点。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考生要熟悉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条款也经常出现在考试中。

比如,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犯罪的构成要件、行政处罚的种类等。

历史常识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都可能成为考点。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孔子、秦始皇、孙中山等重要历史人物。

文化常识涵盖了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等方面。

对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汉字的演变、古代文学名著等内容,考生应当有所知晓。

像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以及《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

地理常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

自然地理方面,如地球的公转自转、气候类型的分布、山川河流的概况等;人文地理方面,像人口分布、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等知识,都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

科技常识是近年来常识判断中越来越受重视的内容。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测试,涵盖了众多知识点和题型。

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并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选词填空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并能够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同时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和成语,了解它们的语义侧重、感情色彩、搭配对象等。

2、片段阅读要求考生能够快速阅读并理解给定的文段,抓住主旨大意,把握关键信息。

常见的题型有主旨概括题、细节理解题、意图判断题等。

解题时要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理清文段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3、语句表达包括语句排序、语句衔接等题型。

考生需要掌握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和语义联系,运用一定的解题技巧,如确定首句、捆绑集团等,来正确排列句子或选择合适的衔接语句。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1、数字推理通过分析数列的规律,找出下一个数字。

常见的数列类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积数列等。

需要考生具备敏锐的数字敏感度和一定的推理能力。

2、数学运算涵盖了众多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

解题时要学会运用方程法、赋值法、代入排除法等多种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行测中的重要部分,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

1、图形推理需要考生观察图形的特征和规律,包括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叠加关系、对称关系等。

平时要多做练习,培养对图形的敏感度。

2、定义判断根据给定的定义,判断选项中的事例是否符合。

要仔细阅读定义,抓住关键要素,逐一分析选项。

3、类比推理考查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关系等。

解题时要注意分析词语的词性、词义和使用场景。

4、逻辑判断包括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加强削弱论证等题型。

需要掌握逻辑推理的规则和方法,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判断。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第一节 备考指南)【圣才出品】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第一节 备考指南)【圣才出品】

第一节备考指南一、考查内容(一)考查内容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省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地理、环境、自然等方面。

(二)题目特点1.组合型题目增多随着公务员考试的逐渐成熟,组合型题目越来越多,题目难度系数不断增大。

完成了由考查单一知识点向考查系列知识串的转变,对考生知识结构和素质素养的纵深考查日益显现。

2.考查知识点日趋增多并且细致相较于单一题目来说,同样数目的组合题考查的知识点必然成倍数增长。

从广度上来说,围绕的主题,涉及古今中外;从深度上来说,题目可围绕一种现象或者某一事件、某一新生事物,穷尽考查其知识点。

这种考查方式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时注意同类型知识点的专题式总结和体系性梳理。

3.选非题增多常识判断题目,带有“不正确、不对、不属于、不符合、不能体现、无关”字样的选非题占比增大。

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审好题目,看清楚是选非题还是选是题。

不要在看到熟悉知识点时放松警惕,犯非知识性错误。

二、考情分析(一)题型题量分析常识判断的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常识判断题一般为两种:一种是题干给出一个常识性的现象,备选项提供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要求考生选出最合理的一项;另一种是单纯性的知识测试,要求考生对题目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从备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该模块的题量一般为20道,占整套试卷题量的17%左右。

(二)重要考点分析近年来考查内容的变化趋势为时事政治相对较少,比较偏重人文历史、科技生活常识;其次,经济、法律的比重一直较重。

其余涉及政治、地理、国情、管理常识。

1.地理常识中,多与国情结合考查。

由于西藏的特殊性,青藏高原容易考查。

2.政治常识中,民族关系是一个重点。

3.法律常识中,行政法和宪法是考试的重点。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许可考查比例尤高。

也会涉及到对新法的考查。

4.经济常识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常规考点。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第五节 经济常识)【圣才出品】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第五节 经济常识)【圣才出品】

第五节经济常识一、考点精讲(一)政治经济学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2.货币的职能、发行规律和影响(1)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例】当某市的平均房价为人民币2万元/平方米时,大多数的市民购买不起房屋。

此时,货币承担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答案】A【解析】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A项正确,价值尺度是货币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B项错误,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

C项错误,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

D项错误,支付手段是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2)发行规律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一定时期,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流通中的商品总量成正比;与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表1-6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央行基准利率B.降低再贴现率C.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D.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答案】C【解析】抑制通货膨胀即抑制需求,降低货币流通量。

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时,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

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抑制了通货膨胀。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型详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型详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型详解公务员考试一直以来都是众多考生追逐的目标,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行测中,常识判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题型,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常识判断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知识面广、题目灵活、无固定的考点和规律可循。

首先,政治常识是常识判断中的重要内容。

这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例如,对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国家的发展战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等的理解和掌握。

考生需要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的政治动态,能够运用政治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经济常识也是常考的领域之一。

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市场经济体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都是可能涉及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常见的经济现象、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法律常识在常识判断中占据较大比重。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各类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重要条款都可能成为考题。

考生不仅要熟悉法律条文,更要理解法律背后的原理和精神,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历史常识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对历史发展的脉络、重要历史时期的特点、历史人物的贡献和影响等的掌握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

诗词歌赋、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文学名著、哲学流派等都可能出现在考题中。

考生需要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感受文化的魅力。

地理常识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都是常见的考点。

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环境常识主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政策、可持续发展理念等。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是一个广泛而多样的模块。

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考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政治常识是常识判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

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清楚其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于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也应当熟悉。

经济常识方面,掌握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

像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明白它们是如何调节经济运行的;在微观经济领域,了解市场供求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法律常识在行测中占据较大比重。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其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必须掌握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常见法律部门的重要法条和法律原则也经常出现在考题中。

比如,了解合同的订立、民事侵权责任的构成;知晓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熟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救济途径等。

历史常识考查范围广泛,从中国古代史到近现代史,再到世界历史。

中国古代的重要朝代、政治制度变革、文化成就等都是常考点;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思想主张需要铭记;对于世界历史中的主要文明、重大历史事件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文化常识包含了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等方面。

如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还有中国的书法、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地理常识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方面,要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气候类型、地形地貌等;人文地理则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发展、农业和工业布局等内容。

科技常识涉及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常见的科学知识。

比如信息技术中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领域的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物理学中的常见定律、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等。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大全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大全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大全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我国最重要的招录考试之一,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是国考的重头戏之一。

行测中常识判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知识。

针对这个知识点,下面将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

一、政治常识政治常识是行测常识判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到政治制度、国家机构、政治常识、政治体制、宪法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在国考行测中,往往会涉及到政治实际、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历史、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如中央、地方及其组织机构的层级关系,党的领导体制和国家民主制度,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

二、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行测考试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我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国际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文化方面,考生需要掌握我国的历史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等方面;还需要了解中国的地理形态、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在国际文化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全球化、东西文化交流、文化传承等知识。

三、科技常识科技常识是行测考试的另一重要知识点,主要涉及到科学技术、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卷子中通常涉及到一些科学实验、科技产品以及科技行业知识等。

考生需掌握现代化技术与信息化的发展常识以及科技创新成果等。

四、经济常识经济常识也是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涉及到经济基础、经济体制、经济指标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须掌握如财政预算、税收、社会保障、货币金融、贸易自由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和合作,把握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和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特征。

五、法律常识法律常识也是行测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考察范围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程序和知识产权等方面。

考生需要了解基本的法治原则,理解国家的法治理念。

此外,还需掌握基本的人权保障及民主法治的实现路径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辅导(常识判断)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辅导(常识判断)

11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辅导 常识判断要点解析
4、刑法 (1)刑法概述:概念、基本原则、效力 (2)犯罪:概念、特征;构成;正当防卫、紧急
避险;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 (3)刑罚:种类、裁量 (4)常见的犯罪:贪污、受贿;重大责任事故罪;
走私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抢劫罪;盗 窃罪 5、其他法律:法理学、经济法、行政许可法、反分 裂国家法;婚姻法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3)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概念、种类);具体 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4)行政合同、行政指导
(5)行政程序
(6)行政赔偿(《国家赔偿法》)
(7)行政复议
(8)行政诉讼:原则;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 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行政诉讼的判 决、裁定、决定。
月) 》; 《 07年时事政治资料(11—12月) 》;
《2008年时事政治资料(1月-3月)》;《解读十七大报
告》;《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练习题》; 《福建省时事
热点问题》;)
可编辑ppt
8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辅导 常识判断要点解析
(二)法律常识要点
1、宪法
(1)宪法概述:宪法本质、特征;宪法发展历史: 我国4部宪法(54-75-78-82),82宪法4次修正案 (特别是2004年修正案)
可编辑ppt
6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辅导 常识判断要点解析
3、国家政策、国情(省情)——本部分参见整理的时事、 政策资料 (1)国家政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主要 领域中的政策方针; (2)国情(省情):概况、建设、规划、人口、宗教、 民族等; (3)一年内的时事
*本部分,请注意参阅:报纸、杂志、网络。特别是一年内 的《半月谈》、《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党报、党 刊,以及国务院网站、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一、法律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2.各类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和效力。

3.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

二、政治理论知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表达。

2.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

4.党的组织机构和党内生活制度。

三、历史知识1.现代中国的开埠、开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

四、时事政治知识1.国际重大事件和国际大事的发展动态。

2.国内重大政治决策和政策的实施情况。

3.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重要活动。

五、社会科学知识1.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基本特征。

3.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分析。

六、科学文化知识1.国内外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的动态。

2.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知识点。

以上仅是行测常识判断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具体的知识领域和考试重点会因考试的年份和岗位需求而有所不同,建议考生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还需要考生掌握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注重日常的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的了解,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常识、扩大知识面,并进行反复训练,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最后,希望考生能够合理分配时间、理性应对考试,并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点手册-第一章 常识判断(上)【圣才出品】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点手册-第一章 常识判断(上)【圣才出品】

第一章常识判断第一节国情常识【考点1】我国地理位置及地理分区一、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3)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地理分区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考点2】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一、我国四大高原(见表1-1)表1-1 我国四大高原二、我国四大盆地(见表1-2)表1-2 我国四大盆地三、我国三大平原(见表1-3)表1-3 我国三大平原四、我国主要山脉(见表1-4)表1-4 我国主要山脉【考点3】我国主要的河流、湖泊一、我国主要河流1.河流的基本特点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极大。

河流年径流量达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2.主要大河(1)流入太平洋的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2)流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3)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二、主要湖泊我国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

1.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为内流湖,属咸水湖和半咸水湖。

2.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

3.我国的几个湖泊之“最”(1)青海湖(青)——我国最大的咸水湖;(2)鄱阳湖(赣)——我国最大的淡水湖;(3)纳木错(藏)——我国最高的湖泊;(4)艾丁湖(吐鲁番盆地南部)——我国最低的湖泊;(5)班公错湖(青藏高原西部)——我国最长的湖泊;(6)长白山天池——我国最深的湖泊;(7)察尔汉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盐湖和我国矿化度最高的湖泊。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常识判断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常识判断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常识判断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常识判断这一模块涵盖的知识面极广,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自然、科技等多个领域。

对于考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和应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并非无迹可寻。

首先,我们来谈谈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在常识判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

再比如,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

经济常识也是常考的内容之一。

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到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可能出现在考题中。

例如,宏观经济中的 GDP 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指标,考生需要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在微观经济方面,要了解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市场竞争等概念。

对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考生需要清楚它们的作用和实施方式。

法律常识是公务员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都是常见的考点。

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重要法条以及法律的适用范围等,对于正确解答法律相关的常识题至关重要。

比如,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民法中关于民事权利和义务、合同、侵权责任等内容也经常出现在考题里。

历史文化常识可以说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哲学思想、传统节日等都有可能被涉及。

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帮助考生在这部分题目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对于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常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方面,如气候类型、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方面,像城市规划、人口分布、交通运输等。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大全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大全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大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常识判断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梳理一些常见的常识判断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1.政治-国家的性质与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地位-我国政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济制度-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基本组织原则2.经济-中国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与特征-我国的主要经济指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核心要义3.法律-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我国的法律权威机关和相关司法机构-中国的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和法律的适用原则和法律责任4.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我国的民族、宗教、文化政策5.科技-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化时代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科学伦理和科学诚信-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我国的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6.教育-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统一培养-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民办教育的管理-中小学教育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公平和教育公益性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常识判断知识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备考。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并结合历年的试题进行练习,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另外,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也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提高阅读和思维能力,培养灵活的思维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此外,积累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和相关知识,了解时事动态和国内外重要事件,也有助于应对考试中的常识判断题。

总之,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和知识掌握的考察,通过系统的知识梳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考生可以更好地备考行测常识判断部分,从而提高考试的成功率。

公务员行测重点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重点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重点知识点一、综合知识公务员行测考试是公务员招录考试的一部分,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公务员行测的重点知识点。

1.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行测的一个重要考点,考生需要具备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判断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一般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如科学知识、时事政治、地理常识等。

例如,以下是一道常识判断题:下列哪个行业属于第三产业?A. 工业B. 农业C. 服务业D. 建筑业正确答案是C,服务业。

2.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行测中的另一个考点,主要考察考生在数学和逻辑推理上的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一般涉及数字、图表、比例、百分数等。

例如,以下是一道数量关系题:如果甲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300公里,乙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甲的2/3,乙的路程是多少公里?A. 100B. 150C. 200D. 250正确答案是C,200公里。

3.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公务员行测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一般涉及条件判断、逻辑推理、顺推和逆推等。

例如,以下是一道判断推理题:甲、乙、丙、丁四个人排成一排,其中甲在乙的左边,丙在乙的右边,那么丁在甲的左边还是右边?A. 左边B. 右边C. 无法确定D. 既不在左边也不在右边正确答案是B,右边。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务员行测的另一个重点知识点,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一般涉及阅读理解、词语理解、语法运用、修辞手法等。

例如,以下是一道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下列哪个词与“开心”相近义词?A. 难过B. 兴奋C. 疲惫D. 愤怒正确答案是B,兴奋。

三、判断推理与分析判断推理与分析是公务员行测的另一个重要考点,考察考生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一般涉及问题解决、数据分析、解题思路等。

例如,以下是一道判断推理与分析题:某市政府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从数据统计上看,空气质量优良的时段是在凌晨3点到4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
第一章常识判断上
第一节国情常识
【考点1】我国地理位置及地理分区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地理分区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考点2】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
一、四大高原
表1-1我国四大高原
二、四大盆地
表1-2我国四大盆地
三、三大平原
表1-3我国三大平原
四、我国主要山脉
表1-4我国主要山脉
【考点3】我国主要的河流、湖泊
一、我国主要河流
1.河流的基本特点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极大。

河流年径流量达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2.主要大河
(1)流入太平洋的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2)流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3)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二、主要湖泊
我国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

1.青藏高原湖区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为内流湖,属咸水湖和半咸水湖。

2.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
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

3.我国的几个湖泊之“最”
(1)青海湖(青)——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2)鄱阳湖(赣)——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3)纳木错(藏)——我国最高的湖泊;
(4)艾丁湖(吐鲁番盆地南部)——我国最低的湖泊;
(5)班公错湖(青藏高原西部)——我国最长的湖泊;
(6)长白山天池——我国最深的湖泊;
(7)察尔汉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盐湖和我国矿化度最高的湖泊。

【考点4】我国的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耕地数量居世界第四位。

但土地资源人均量小,按农林牧合计,我国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44亿亩,但平均每人土地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

1.主要类型空间分布
(1)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
(3)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4)建筑用地。

2.特点
(1)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4)耕地质量不高(高产田不及三分之一),退化严重,可耕地的后备资源少;
(5)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3.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与基本原则
(1)核心问题: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2)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二、淡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1.淡水资源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贫乏。

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的淡水资源是世界上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2)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①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②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2.水能资源
(1)水能资源的特点
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2)我国的水能资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目前,发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