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2)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_59419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_59419

圆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圆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能用圆规画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解决措施:通过让学生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圆的特征,会画圆。

教具、学具准备: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探究兴趣1、课件展示以下图形2.观察主题图,提问: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地方有圆?教师: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许多物体表面的形状与圆有关。

根据你们的经验,能举个例子吗?3.揭题:看来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

二、操作交流,感知圆的特征1.圆规画圆。

教师:你能画一个圆吗?可以用哪些方法画圆?学生:比着圆形物体的边缘画圆。

教师: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画圆?学生:还可以用圆规画圆。

教师介绍圆规画圆的方法:圆规画圆,两脚张开一定的长度,一只脚固定在一个点上,另一只脚绕着这个点旋转一圈,就画出了一个圆。

动手操作: 先用圆规画一个两脚张开长度是5cm的圆。

再用剪刀剪下来。

2.教师介绍圆心,画圆时,固定的点是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3.认识半径。

教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介绍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结合介绍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标出相应的字母,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母的写法。
四.探索圆的特征。
1.谈话: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了。
2、按要求动手操作。将手中的圆形纸片,画一画直径、半径,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
思考: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吗?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课题
圆的认识
备课
执教
设计
理念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知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再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画圆的操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经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理解半径、直径、圆心。
生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
作业设计
练习四1~3题
教后反思
2.提问:生活中有很多圆形物体,能说说你在哪里还看到过圆吗?
3、.提问: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师引导
二.学习画圆。
1、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
2.画圆: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
3.交流:画圆的步骤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固定圆心、确定半径、用圆规)
三.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教材)
交流。说说从你的操作过程中,你知道了哪些?
五.练习。
1.完成“课堂活动”的第1、2题。
2.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这些物体上都有圆
学生: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生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上的工具画一画。
生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 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 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圆|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并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周等基本属性。

教学内容还包括如何利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定义和基本属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其与生活中圆事物的联系。

2. 圆的半径、直径、圆周等基本属性的理解和应用。

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圆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圆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定义和基本属性,让学生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周等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圆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认识圆2. 定义:圆是由一组等距离于一个固定点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3. 基本属性:半径、直径、圆周。

4. 应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作业设计1. 填空题:关于圆的基本属性。

2. 计算题: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3. 应用题:利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和生动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对圆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圆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其与生活中圆事物的联系。

二 《圆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二 《圆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二《圆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圆的认识》。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学会使用圆规画圆,并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画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圆规的正确使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圆规、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圆是一种平面图形,它的边界是一条连续的曲线,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它们都有边界和角度。

3. 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圆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圆没有边界,也没有角度。

4. 教师总结:圆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它的边界是一条连续的曲线,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三、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2.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圆的性质,如圆的对称性、圆的周长和面积等。

3. 教师讲解圆规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用圆规画圆。

四、动手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圆规、直尺和量角器。

2.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圆规画出一个指定大小的圆。

3. 学生互相交流,比较各自画的圆,讨论如何改进。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动手操作中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一、圆的基本概念1. 圆心2. 半径3. 直径二、圆的性质1. 对称性2. 周长3. 面积三、圆规的使用方法四、画圆的方法作业设计:1. 请用圆规画出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并标出圆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西师大版,主要涵盖了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即圆的认识。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圆的定义、特点、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及其特点;2. 掌握圆的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3. 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

而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笔等。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如果我们要在操场上画一个最大的圆,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 知识点讲解:接着,我会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圆的定义、特点、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它的半径。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点和例题后,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圆的定义: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到定线的距离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圆的特点:无角、无边、形状完全相同。

直径: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并标注出它的半径。

答案:半径为5厘米。

2.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为8厘米,请计算它的直径。

答案:直径为16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对圆的认识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课题:圆的认识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四、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

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学生从圆中初步去感知,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2、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突破方法:在尝试的基础上发现掌握圆的画法。

五、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形纸片、一张白纸(2)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圆相关的其它教学资源。

七、教学过程板书:圆心:指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师: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多量几条看一看,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板书:半径。

3、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出示课件)生:回答。

师: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板书:直径㈢研究圆的特征1、师:请同学们在圆形纸片上画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生:由学生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案: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圆的认识。

我们将学习圆的定义、特征、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了解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和运用直径、半径等词语,并了解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定义、特征、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

难点:理解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地球仪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它们是什么?2. 知识讲解:(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圆的特征:圆有无数个点,所有这些点都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叫做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3)直径和半径的区别:直径穿过圆心,而半径只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一点。

3. 例题讲解:(1)例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它的半径。

解答: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所以半径是10厘米的一半,即5厘米。

(2)例题: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求它的直径。

解答: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直径是8厘米的两倍,即16厘米。

4. 随堂练习:(1)练习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2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周长=π×直径=3.14×12=37.68厘米;面积=π×半径²=3.14×(12÷2)²=113.04平方厘米。

(2)练习题: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它的直径和周长。

解答:直径=半径×2=5×2=10厘米;周长=π×直径=3.14×10=31.4厘米。

六、板书设计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第 1 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 页的例1 、例 2 ,第13 页课堂活动第1~3 题,第15 页练习三第1~2 题。

【教学目标】1. 了解圆的有关特征,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 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 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2. 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圆规;学生自备一些含有圆的实物,如圆柱、瓶盖、茶杯盖、硬币等,学生用圆规、剪刀、直尺、圆形纸片,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各1张。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我们向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你会发现什么?指名回答:湖面上激起一些一层层波纹(圆圈),这些有趣的波纹是什么形状的(圆形),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地方能见到圆,你能说一些生活中见到的圆吗?(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

教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圆,大家看看,生活中圆是随处可见的,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生活中的这些有趣的圆,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的美好了。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研究它——“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点评:通过观察单元主题图以及列举生活中圆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到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1、比一比,分一分(课件展示)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在这些图形中,你能把他们进行分类吗?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生:(指名学生回答,说说理由)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师: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圆和我们以前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圆是由曲线(弯曲的线)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生读一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_43227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_43227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圆的认识第一部分,练习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分组探究活动中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生动的画面,图像,演示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从数学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关系,圆的画法。

教学准备:课件、圆规、圆片、尺子、学习探究卡及圆形物品若干等。

教学方法:分组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景中创造“圆”师:同学们,小明遇到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

”宝物可能在哪呢?生思考师: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生:找到了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宝物可能在的地方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

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

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

[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师: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生:认识,圆。

师:宝物所在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美妙的图形---圆!(板书课题)二、实践中认识“圆”(一)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师问:大家看看这个圆,圆中心的那一点我们叫它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师:从这个圆心O到圆上那一点的3米的线段叫半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_9042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_90421

西南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四基,提高四能,并加强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又是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预备知识。

所以,它在整个几何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

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有关圆、圆柱等几何图形的知识,并且圆形物体在我们身边很常见,学生对于圆并不陌生,把可见的圆形物体作为起点让学生认识圆,会使学生认识圆更加容易。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并能正确地较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并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涵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圆。

[教学具准备]圆形物体、圆规、直尺、圆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师: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看,这些同学也在玩套圈游戏,请问哪种方式最公平?第一种:大家站在同一条直线上套圈。

第二种:站在正方形的边角上套圈。

第三种:站在圆形上套圈。

学情预设:第三种,认为圆上同学到中间物体的距离相等。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认为是站在圆形上最公平,究竟是不是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圆的世界,来学习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的认识》,主要介绍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学生将通过观察、实践和操作等方式认识圆,并学习如何使用工具画圆。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 学会使用工具画圆。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包括点、线、面等的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圆的物体,如球、车轮等,但对于圆的特征和性质还不够清晰。

学生对于使用工具画圆也尚需进一步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圆的知识。

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图片,描述一下它们的特点。

(教师出示圆形物体的图片,如篮球、钟表等)学生:这些物体都是圆的,没有棱角,边界是弧线。

教师:很好!你们已经发现了圆的一些特点。

那么,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圆的其他特征和性质。

2. 新知呈现教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圆形示意图。

(教师出示圆形示意图)学生:这是一个圆,它有一个边界,看起来很圆。

教师:对的,圆是一个没有棱角的封闭曲线。

除了边界,圆还有其他特征,比如半径和直径。

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两个点之间的线段。

请你们找一找这个圆的半径和直径。

学生:(找出半径和直径)这是半径,这是直径。

教师:很好!你们已经找到了圆的半径和直径。

半径的两倍就是直径。

请你们用手指比一比,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进行手指比较)3. 实践操作教师:现在,我会给每个人一支圆规和一支铅笔,请你们跟我一起进行实践操作。

我们要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半径。

(教师示范使用圆规和铅笔画圆,并测量直径和半径)教师:现在,你们可以按照我的示范,自己动手操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ppt,圆规,直尺,白纸教材分析: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圆到画圆,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然后是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长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

这样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上来说,也进入了新的领域。

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和圆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一、寻源、查源1.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里面描述了我们数学里的一种平面图形,在听儿歌之前我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平面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板书)师:到底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车轮圆圆滚向前。

(生:圆形)师: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直线围成的图形呢?师:很棒,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由直线围成的图形叫做直线图形。

师:圆形是什么线围成的?所以圆是什么图形?生:曲线,曲线图形。

师:下面这些物体的表面有圆形吗?(生:车轮、钟表)2.表象认识。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生:……关于球的设计(横截面)师:生活中的圆形多吗?师结: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圆形,不过和大家的不太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57、第5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的1、2、5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认识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2.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3.初步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直观地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的关系。

教具学具课件,圆片,圆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几何图形?出示一组平面图形(多边形和一个圆)。

2.圆与多边形的关系。

提问:这些几何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引出多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式图形。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式图形)3.导入新课:说说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看主题图,指出图中圆。

师: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那圆到底有什么奥秘呢?本节课就来认识圆。

(出示课题:圆的认识)二教学实施2.初步感知圆。

师:拿出提前剪好的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圆的?组织交流:画圆与画用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再次体会圆的特征——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

(1)活动要求: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画出你对折时的折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2)认识圆心。

折痕相交于圆中心内的这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

(3)认识直径、半径。

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用字母r表示。

找重点词帮助理解。

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用字母d表示。

找重点词帮助理解。

老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

请同学们在圆形纸片上画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在小组里讨论:(1)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什么特点?半径有什么特点?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生: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根据圆的特性判断给定图形是否为圆。

•能够用圆的特性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熟练掌握圆的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复习•复习圆的定义及半径、直径、弧、弦的概念。

•复习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学习•引入“用圆的特性判断图形”的内容。

•介绍判断图形是否为圆的方法。

•介绍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实践•练习判断图形是否为圆的方法。

•练习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用圆的特性判断图形”。

•营造轻松、愉快、积极的学习氛围。

2. 学习(30分钟)•告诉学生如何用圆的特性判断图形,强调判断图形是否为圆的方法。

•引入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讲解计算公式,并提供多种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3. 实践(20分钟)•让学生练习判断图形是否为圆的方法。

•让学生练习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的方法,并提供多种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所学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提醒学生关注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讲解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指导式练习和自主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练习及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和评估。

•回答学生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及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

1.圆的认识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的主题图,第12--13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3三题,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

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特征,会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圆纸片、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探究兴趣1.同学们,结束了第一单元的学习,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下面我们一起观察第二单元的主题图(出示课件--幻灯片),细心观察一下这幅图,然后交流在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小组交流,指名叙述观察到的内容。

教师:主题图中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

为了学好这些知识,我们首先要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互动新授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1情境图。

(1)创设情境,做好铺垫。

教师:你们认识课件中的这些图形么?(车轮、圆桌、时钟、硬币)它们都是圆,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图形画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呢?下面就请你动手画一画吧。

①让学生用带来的圆形物体画圆。

②在展台上集体展示。

教师:你们画圆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么?学生:感觉画圆时局限性很大。

教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来画圆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2页例1中圆规的自我介绍。

③学生读书。

汇报: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教师:下面我们就学习怎样用圆规画圆。

(2)进入情境,全面观察。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用圆规来画圆的。

然后把你看到的说一遍。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③作用:直径同半径一样,决定圆的大小。
问题三:半径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d=2r或r= 。
问题四:.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多少条对称轴呢?
圆是轴对称图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判断。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 )
方法二:系绳画圆法。
将绳子的一端固定不动,然后将绳子拉直,同时将笔竖直系在绳子的另一端,最后旋转绳子和笔,便可画出一个圆。
方法三:用圆规画圆法。
1把圆规的两只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带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个点上。
3把装铅笔的一只脚绕着这个点旋转一圈,就画出了一个圆。
问题二:.圆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第1课时圆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
3.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
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六、【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回答
组内完成,同桌交换检查是否列对,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
指定小组说出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师生互动
生独立完成。
集体讲评
(1)圆心
1意义:画圆时,固定的点是圆心
2字母表示: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3作用: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2)半径
①意义: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
②字母表示: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南师大2011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

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教材首先讲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

通过对圆的认识,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本节内容,不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圆,而且为学生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理解和掌握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课件、导学案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探求新知:师:同学们,中秋节到了,你们会做些什么呢?生:吃月饼、赏月。

师:那月饼、月亮有什么共同特征?生:都是圆形。

师:那圆有什么特征呢,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1、表象认识。

师:老师这个纸箱中有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从中把圆摸出来。

2、动手操作,认识圆。

(学生摸圆)师:说说你是怎么把圆摸出来的?摸的是图形的什么部位?生1:摸的是图形的边缘。

生2:我摸的也图形的边缘。

师:为什么你们都摸图形的边缘呢?生1:因为其他平面图形的边都是直直的线段,只有圆的边缘是弯曲的。

师:看来,圆是由什么围成的平面图形?全体学生: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根据导学案1,自学课本第12面,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学生汇报: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

2、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同时结合课件理解圆上圆内圆外)4、巩固练习:判断下面哪些线段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5、根据导学案小组合作探究半径、直径的关系。

1. 可以画( )条半径,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探究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课间,小朋友正在玩丢沙包的游戏,想去看看吗?你认为哪种方式更为公平?为什么?师:孩子你真能干,还用上了圆的知识。

2.欣赏圆师:其实,圆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生活中的圆吧。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小雨滴激起的阵阵涟漪神奇的宇宙世界里精巧的手工艺品高大雄伟的故宫各种各样的汽车标志师: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呢?(圆形)4.提示课题师:因为有了圆,这个世界才变得神奇而美丽。

今天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认识认识它吧!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新课1.认圆辨圆师:这些圆形和以往所学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呢?圆形是一种平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而圆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师小结: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认识圆心、半径与直径师:关于圆的知识,老师有布置预习。

通过预习,你知道些什么?圆心O、半径r、直径d,同一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只有直径的一半)你还想知道什么?师:大家是想更深入地去认识圆和(怎样画圆)(板书:一、认识圆)师:什么叫圆心呢?圆心也就是圆的什么?(中心)师在黑板上的圆标出圆心。

师:什么又叫半径呢?关键词是哪些?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圆内,什么是圆上,什么是圆外)师:什么叫直径?关键词是哪些?学生上黑板上画直径。

师:现在你会辨认半径和直径吗?检验检验大家。

(课件展示习题)学习目标1完成。

3、探究圆的特征。

师: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对称,会发现圆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们感受圆就在我们身边,再让学生用圆规初步画圆,然后通过讨论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和深刻理解。

最后探究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通过简练的分层练习来深化对圆各部分概念的理解和同一个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又是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预备知识。

所以,它在整个几何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

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并且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都相等。

直径都相等。

2、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并且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2、对于同圆或者等圆中半径与直径关系的推理过程教学难点:对于同圆或者等圆中半径与直径关系的推理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圆片。

学生:圆规,直尺。

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法,合作法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1)教师多媒体出示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让孩子们说出名称,然后让孩子们猜一猜空白处可能是什么平面图形呢?(学生自然猜到圆形)(2)说说以前的平面图形和今天出现的圆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直线图形,曲线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

3、学会用圆规画圆。

4、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带有圆形的图片、圆规、直尺等。

2、学生准备圆规、直尺、含有图形面的物体、练习纸、剪刀、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出示带有圆形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从中可以找到哪个平面图形?(圆)
2、请学生举例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3、引导比较:圆与我们学过的其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而被认为是最美的呢?
小结:圆是曲线图形,以前学过的图形是直线图形。

二、新课:
1、创设“有8个同学在进行投篮比赛”的情境,投篮时围成哪种图形最公平?为什么?(分
小组讨论)
猜想:投篮时围成一个圆形,每个人到篮筐的距离都相等。

2、组织画圆。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漂亮的圆呢?(可以借助圆形物体和圆规画圆。


请学生自由选材画出一个圆。

师:你用什么用具画圆的?
生:我们组将圆形按在白纸上,用瓶盖外框画了一个圆。

师:那叫“拷贝不走样”。

哪些同学是用圆规画圆的?老师也用圆规画一个圆。

把你们画出的圆剪下来。

生:我们手中三角板中有一个圆形,利用它很方便地画出了一个圆。

师:真可谓就地取材,很好!
3、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圆验证前面的猜想。

(1)、友情提示:1、先找到篮筐的位置,再找到每位同学的位置。

2、验证:投篮时围成一个圆形,每个人到篮筐时的距离都相等。

(2)、小组代表说一说是怎样验证的?
生:中间的这个位置是篮筐的位置。

师:是圆的什么?
生:是圆的中心。

师:怎样找到这个位置的?
生:我们用圆规画圆时就有这个点。

(针尖的一只脚留下的)。

生:我们把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师在画好的圆上板书“O”)找到了篮筐的位置,每位同学的位置在哪儿?
生:每位同学的位置在圆上的点。

师:在这儿点一点叫圆上的点,这也是圆心的点,在那儿点一点,叫圆外的点。

你们是怎样证明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生:我们画了几条,然后量出来这几条线段都相等。

生:我们把圆对折几次后,这几条折痕正好重合,而这条折痕就是圆上到圆心的距离。

师:刚才同学们证明了我们前面的猜想,投篮时围成一个圆形,每个人到期篮筐的距离都相等。

把猜想变成了事实。

篮筐的位置是圆心,每个同学的位置是圆上的点,那么圆上的点与圆心相连的线段叫半经。

半经用字母“r”表示。

师:半经有多少条?画一画,如果不画,你知道半径有无数条吗?用手中的圆找一找。

生:知道,因为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而圆上的点有无数个,因此半径有无数条。

师:在同一圆里,半径有什么特点?(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刚才有位同学这样画了两条半径,这就成了一条直径,那什么是直径呢?直径用字母“d”表示。

师:对了,必须要通过圆心,然后还要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才叫直径,标上字母“d”
在同一圆里,分小组讨论,直径有什么特点?
生:在同一圆里,可以画无数条直径,每一条直径都相等。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在同一圆里,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大家用手中的圆片找一找。

生:在同一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你是怎样知道直径是半径的2倍的?
生:如果把两条半径画在一条直线上,那就成了一条直径,说明直径是半径的2倍。

也可以量出1条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算出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你会用字母表示二者的关系吗?
板书:d=2r r=d/2
4、练习:
(1)P58,做一做第1 题。

(2)填一填,齐答
5、自学P57,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 cm的画。

标上圆心“O”和半径“r”,r =2 cm
(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你怎样保证半径是2 cm?画圆时什么不动,什么动?(3)我想画一个更大的圆,怎么办?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刚才你们画的是同样大小的圆,但在几十张不同纸上画的,那么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三、应用练习:
1、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石子,会怎么?荡起的波绞为什么会是一个个圆形?你能从数学的
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吗?
2、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
现象。

小结:圆不仅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人们还利用圆的知识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3、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

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迷语。

有一个人
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吃草,先请同学们猜一个
字(怎样),你们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吗?
再请同学们猜两个字的水果名(草莓)。

草没的谐音。

师: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什么?(圆)
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是这个圆的半径),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如果,要让这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扩大半径),如果羊把这块地的草吃完了,要么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以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

这说明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为今天这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句号是圆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