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混频器仿真实验
混频器实验
实验二混频器仿真实验一.无源混频器仿真实验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载频是f L=1kHz,调制频率为f R=100Hz,因此混频后会出现f L f Rf L- f R==900Hz ,f L+ f R=1100Hz,如图所示前两个峰值。
由于二级管的开关作用,还会产生组合频率,不过幅度会随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如图所示后两个峰值。
二.有源混频器仿真实验1.三极管单平衡混频电路直流分析傅里叶分析差模输出将直流分量抵消,组合频率分量也被抵消了,本振不会馈通。
但是由于射频信号是非平衡的,所以射频信号带入的直流分量与本振信号相乘后产生了较大幅值的本振频率分量,并且在频谱中还是会出现少量本振信号的奇次谐波与射频相混频的频率分量,单平衡混频电路有效地抑制了高频率分量,单节点输出存在低频分量过大的问题,但使用差分放大器的双点输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缺陷。
但与无源混频器相比,出现了大量的杂波。
2.加入有源滤波器后混频后得到上下变频分量,通过一个带通滤波器,滤除上变频以及本振频率分量,只剩下下变频。
3.吉尔伯特单元混频电路由于射频信号差分输入,因此在输出的时候射频直流分量被抵消,本振不会馈通。
由于是双差分输入,频谱较为纯净。
但是由于吉尔伯特电路也是通过本振大信号作为开断信号对输出信号采样,因此也产生了本振信号的奇次谐波的分量与射频信号相混频产生的组合频率分量。
加入有源滤波器后本电路将作为接收机电路的前端。
与单平衡电路的频谱比较起来更加纯净,无用的频率分量更少,幅值更小。
思考题:1. 吉尔伯特电路是双平衡电路,而三极管是单平衡电路,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射频信号是否是平衡的,吉尔伯特电路射频信号是平衡的,射频信号中蕴含的直流分量在输出时被抵消,因此不会产生本振信号馈通。
而三极管单平衡电路产生馈通和许多组合频率分量。
当频率增加后会更加明显,因为各个频点上的幅值都会降低,区别显得更加突出。
2.如图,该二阶带通有源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在1k 与1.4k 附近正好可以滤去不需要的分量。
射频实验报告: 混频器(单平衡)
课程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实验》
2010- 2011学年第 1 学期
班级:
混频器(单平衡)实验名称:
指导教师:
姓名学号:
实验时间:2011年5月23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基本射频电路的原理。
2、理解基本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并设计参数。
3、掌握Cadence的运用,仿真。
二、实验内容:
1、画出混频器的原理图。
2、仿真电路:仿真出混频器的的输入、输出频谱,输出增益,1dB压缩点。
Gain=8dB,NF<8dB,IIp3=0dBm,IP1dB=-10dBm。
三、实验结果
1、混频器原理图为:
2、仿真平台的建立
3、混频管参数
设置差分管参数如下,漏端电阻R=600,隔直电容1pF,晶体管W=32u,L=400n,nr=4,m=2
4、仿真参数
设置端口初始化仿真参数frf=800MHz,prf=-40dBm,flo=850MHz,plo=20dBm,Vbias=1.5V,采用PSS和Pac仿真:
3、仿真结果
(1)增益
运行spacture,得到电压转换增益为8.8dB,在输入功率-8dBm以下保持不变,如下:
(2)线性度
1、查看PSS结果,得到输入1dB压缩点IP-1=-6.5dBm,
2、得到IIP3=3.8dBm
3、噪声
仿真Pnoise,得到输出变频DSB噪声在50MHz约为12.5dB,
4、心得体会
这次实验让我可以开始熟练的使用PSS、pnoise等仿真,同时也更为深刻的了解到了Cadence的运用。
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会更努力的做好实验的。
RF&MW-9混频器设计
(
)
可以看出,管芯结损耗随工作频率而增加,也随 Rs 和 Cj 而增加。 表示二极管损耗的另一个参数是截止频率 fc 为
图9-2 混频管 芯等效电路
fc =
通常,混频管的截止频率 fc 要足够高,希望达到 f c ≈ (10 ~ 20 ) f s 。比如 fc = 20fs 时,将有 αrmin = 0.4dB。 根据实际经验,硅混频二极管的结损耗最低点相应的本振功率大约为 1~2mW,砷化镓混频二极 管最小结损耗相应的本振功率约为 3~5mW。
微波混频器技术指标与特性分析 2
一、噪声系数和等效噪声温度比 噪声系数的基本定义已在第四章低噪声放大器中有过介绍。但 是混频器中存在多个频率,是多频率多端口网络。为适应多频 多端口网络噪声分析,噪声系数定义改为式(9-1),其理论基 础仍是式(6-1)的原始定义,但此处的表示方式不仅适用于单 频线性网络,也可适用于多频响应的外差电路系统,即
8
1 + R s + ω s2 C 2 R s R j (dB) α r (dB ) = 10 lg j Rj
混频器工作时,Cj 和 Rj 值都随本振激励功率 Pp 大小而变化。Pp 很小时, Rj 很大,Cj 的分流损耗大;随着 Pp 加强,Rj 减小,Cj 的分流减小,但 Rs 的分压损耗要增长。因此将存在一个最佳激励功率。当调整本振功率,使 Rj = l/ωsCj 时,可以获得最低结损耗,即 α r min (dB ) = 10 lg 1 + 2ω s C j R s (dB)
三、动态范围
11
(2)动态范围的上限受输出 中频功率饱和所限。通常是 指1dB压缩点的微波输入信号 功率Pmax,也有的产品给出的 是1dB压缩点输出中频功率。 二者差值是变频损耗。本振 功率增加时,1dB压缩点值也 随之增加。平衡混频器由2支 混频管组成,原则上1dB压缩 点功率比单管混频器时大3dB。 图9-4 混频器动态范围 对于同样结构的混频器,1dB 压缩点取决于本振功率大小和二极管特性。一般平衡混频器动 态范围的上限为2~10dBm。 混频器动态范围曲线如图9-4所示。
混频器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前言 (1)工程概况 (1)正文 (2)3.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2)3.2 目标及总体方案 (2)3.2.1课程设计的要求 (2)3.2.2 混频电路的基本组成模型及主要技术特点 (2)3.2.3 混频电路的组成模型及频谱分析 (2)3.3工具的选择—Multiusim 10 (3)3.3.1 Multiusim 10 简介 (3)3.3.2 Multisim 10的特点 (3)3.4 混频器 (3)3.4.1混频器的简介 (4)3.4.2混频器电路主要技术指标 (4)3.5 混频器的分类 (5)3.6详细设计 (5)3.6.1混频总电路图 (5)3.6.2 选频、放大电路 (5)3.6.3 仿真结果 (6)3.7调试分析 (9)致谢 (9)参考文献 (9)附录元件汇总表 (10)混频器的设计与仿真前言混频器在通信工程和无线电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在调制系统中,输入的基带信号都要经过频率的转换变成高频已调信号。
在解调过程中,接收的已调高频信号也要经过频率的转换,变成对应的中频信号。
特别是在超外差式接收机中,混频器应用较为广泛,如AM 广播接收机将已调幅信号535KHZ-一1605KHZ要变成为465KHZ中频信号,电视接收机将已调48.5M一870M 的图像信号要变成38MHZ的中频图像信号。
移动通信中一次中频和二次中频等。
在发射机中,为了提高发射频率的稳定度,采用多级式发射机。
用一个频率较低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主振荡器,产生一个频率非常稳定的主振荡信号,然后经过频率的加、减、乘、除运算变换成射频,所以必须使用混频电路,又如电视差转机收发频道的转换,卫星通讯中上行、下行频率的变换等,都必须采用混频器。
由此可见,混频电路是应用电子技术和无线电专业必须掌握的关键电路。
工程概况混频的用途是广泛的,它一般用在接收机的前端。
除了在各类超外差接收机中应用外在频率合成器中为了产生各波道的载波振荡,也需要用混频器来进行频率变换及组合在多电路微波通信中,微波中继站的接收机把微波频率变换为中频,在中频上进行放大,取得足够的增益后,在利用混频器把中频变换为微波频率,转发至下一站此外,在测量仪器中如外差频率计,微伏计等也都采用混频器。
混频器仿真实验报告
混频器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混频理论方面的理解,提高用程序实现相关信号处理的能力;(2)掌握multisim实现混频器混频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用muitisim实现混频的设计方法和过程,为以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电路原理图(一).晶体管混频器电路仿真本实验电路为AM调幅收音机的晶体管混频电路,它由晶体管、输入信号源V1、本振信号源V2、输出回路和馈电电路等组成,中频输出465KHz的AM波。
电路特点:(1)输入回路工作在输入信号的载波频率上,而输出回路则工作在中频频率(即LC选频回路的固有谐振频率fi)。
(2)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在在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内,晶体管近似为线性工作。
(3)本振信号与基极偏压Eb共同构成时变工作点。
由于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时变状态,存在随U L周期变化的时变跨导g m(t)。
工作原理:输入信号与时变跨导的乘积中包含有本振与输入载波的差频项,用带通滤波器取出该项,即获得混频输出。
在混频器中,变频跨导的大小与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本振信号的幅度有关,通常为了使混频器的变频跨导最大(进而使变频增益最大),总是将晶体管的工作点确定在:U L=50~200mV,I EQ=0.3~1mA,而且,此时对应混频器噪声系数最小。
(二).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模拟乘法器能够实现两个信号相乘,在其输出中会出现混频所要求的差频(ωL-ωC),然后利用滤波器取出该频率分量,即完成混频。
与晶体管混频器相比,模拟乘法器混频的优点是:输出电流频谱较纯,可以减少接收系统的干扰;允许动态范围较大的信号输入,有利于减少交调、互调干扰。
三.实验内容及记录(一).晶体管混频器电路仿真1、直流工作点分析使用仿真软件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测试放大器的静态直流工作点。
注:“直流工作点分析”仿真时,要将V1去掉,否则得不到正确结果。
因为V1与晶体管基极之间无隔直流回路,晶体管的基极工作点受V1影响。
高频实验九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实验报告
高频实验九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实验报告
本文将报告高频实验中九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的实验过程。
该实验通过搭建含九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的运算放大器电路,调试该放大器电路,运行放大器电路,然后改变其中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参数,最后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
实验采用模拟电路调试仪、多波段电阻实验排、三角正弦无载谐振电路、以及带内抵消的9电容耦合相位鉴别器等实验器件。
由此可以搭建出含九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的运算放大器电路。
在实验中将三角正弦无载谐振电路连接,做为放大器电路的输入,利用模拟电路调试仪重复检测,调整多波段电阻实验排,完成放大器电路的调试。
接着保持多波段电阻的调节值,运行放大器电路,比较实验结果与计算所得理论值,表明该电路的放大比在较低的频率段较高,而在较高的频率段则会逐渐降低。
另外,九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的位相角度较小,这表明该放大器电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随着电容大小和容量值的改变,该放大器电路的跟踪频率随之改变,而鉴频电路的改变对高频段的增益影响较小。
实验中九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器可以使得运算放大器电路具有良好的特性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电容耦合相位鉴频实验使我们更加清楚熟悉了放大器电路的设计理论。
因此,本实验对于掌握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技术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multisim仿真教程混频器电路
03
混频器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目标
明确混频器的性能指标,如输入频率、输出 频率、增益等。
选择合适的元件
根据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电 感等元件。
电路原理图设计
根据混频器的工作原理,使用Multisim软件 绘制电路原理图。
参数设置与优化
根据元件规格和性能指标,设置元件参数并 进行优化。
元件பைடு நூலகம்择与参数设置
元件选择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确保元件的精度和稳定性。
参数设置
根据元件规格和电路性能要求,设置元件参数,如电 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
参数优化
通过调整元件参数,优化电路性能,提高混频器的性 能指标。
电路仿真与调试
电路仿真
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模拟电路的 实际工作情况。
用于绘制电路图,可随意缩放和平 移。
03
02
元件库
提供各种电路元件,方便用户选择 和放置。
仿真面板
提供仿真参数设置和仿真运行控制。
04
元件库与虚拟仪器
元件库
包含各种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 晶体管等。
虚拟仪器
可设置元件的参数和属性,模拟实际元件的 行为。
元件属性
提供各种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频谱分析仪等。
干扰与欺骗
电子战系统中的干扰机使用混频器生成干扰信号,对敌方通 信和雷达系统进行干扰和欺骗。混频器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 作用,能够生成具有特定频率和功率的干扰信号,有效降低 敌方系统的性能。
06
总结与展望
混频器电路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混频器电路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现代电子系统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混频器电路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具有更高的 频率、更低的噪声、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功耗等发展趋势。
混合仿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混合仿真作为一种将不同仿真方法结合的综合性仿真手段,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模拟复杂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混合仿真方法,对某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进行性能评估,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混合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建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混合仿真模型。
3. 评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性能,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验内容1. 仿真模型建立(1)交通流模型:采用VISSIM软件建立交通流模型,模拟实际道路上的车辆行驶情况。
(2)信号控制系统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信号控制系统模型,包括控制器、执行器等模块。
(3)混合仿真模型:将交通流模型和信号控制系统模型进行集成,实现混合仿真。
2. 仿真参数设置(1)道路参数:根据实际道路情况设置道路长度、车道数、信号灯数量等参数。
(2)交通流参数:根据实际交通流量设置车辆到达率、车辆速度等参数。
(3)信号控制系统参数:根据实际信号灯控制策略设置绿灯时间、红灯时间、黄灯时间等参数。
3. 仿真运行与分析(1)运行混合仿真模型,观察交通流和信号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2)分析仿真结果,评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性能,包括交通流量、延误、停车次数等指标。
(3)根据仿真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如优化信号灯控制策略、调整道路参数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通流量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发现交通流量在信号灯控制下呈现周期性变化。
在绿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交通流量较大;在红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交通流量较小。
2. 延误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信号灯控制对车辆延误有显著影响。
在绿灯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车辆延误较大;在绿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车辆延误较小。
3. 停车次数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信号灯控制对车辆停车次数有显著影响。
在绿灯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车辆停车次数较多;在绿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车辆停车次数较少。
混频电路实验报告
混频电路实验报告引言混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用于将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合并或分离。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混频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加深对混频电路原理的理解。
实验器材•信号发生器•混频器•示波器•电阻•电容•电源•连接线实验步骤步骤一:搭建混频电路1.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混频器的输入端口。
2.将示波器连接到混频器的输出端口。
3.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并连接到混频器的相关电路。
步骤二:调节信号发生器频率1.打开信号发生器,并设置初始频率为f1。
2.使用示波器观察混频器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步骤三:调节混频器参数1.根据实验要求,调节混频器的相关参数,如输入电压、放大倍数等。
2.使用示波器观察混频器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的变化。
步骤四:记录实验结果1.记录信号发生器的初始频率f1和混频器输出的信号频率f2。
2.记录混频器的参数设置。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信号发生器的初始频率f1为1000Hz。
•混频器输出的信号频率f2为2000Hz。
•混频器的参数设置为放大倍数为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混频器能够将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合并,输出一个新的信号。
2.输入信号的频率会对混频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产生影响。
3.混频器的参数设置可以调节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混频电路,并验证了混频器的原理。
混频电路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雷达系统等。
深入理解混频电路的原理对于电子工程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的机会,加深了对混频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混频器仿真模拟
混频器仿真模拟一 混频器原理介绍混频是将已调波中载波频率变换为中频频率,而保持调制规律不变的频率变换过程。
本地振荡信号())(1012752cos 2003mv f l ⨯⨯=π调幅信号为 ))(108102cos())10102cos(1(2033mv fs ⨯⨯⨯⨯⨯+=ππ。
经过混频器之后,信号会实现线性的搬移.调幅信号经过频率的线性搬移之后,由高频区移动至中频区,再采用滤波器将中频段的信号取出,即可得到465KHZ 中频段的调幅信号。
实验电路图如下(其中调幅信号由Multisim 中信号源提供)实验结果如下(其本中第一路为调幅输入信号,第二路为本地振荡信号,第三路为混频之后的输出信号)采用Multisim 中的傅里叶分析仪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观察到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时的频谱搬移变化。
频谱图如下:第一幅为输入时的频谱图(调幅信号为))(108102cos())10102cos(1(2033mv fs ⨯⨯⨯⨯⨯+=ππ),第二幅为进过混频后输出的频率图二 参数分析(1)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的影响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决定了信号进行非线性变化之后高次分量,合理的静态工作点会有效的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在本实验中通过改变电阻R3可以改变静态工作点。
对参数R3进行扫描分析,图形如下(2)输入的本地信号幅度对输出的影响混频器的正常工作条件除了合理的静态工作点之外,还要求本地振荡信号的幅度远远大于射频信号的幅度(一般为十倍关系),但是本地振荡信号的幅度过大也会影响到混频的效果。
如下分别列出了本地振荡信号的幅度过大和过小两种情况下的混频输出结果。
1.本地载波输入过小(为20mv)2.本地载波过大(为2v)输入信号过小时,对于混频器来说信号的强度不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就不够,便容易引起失真;但是输入过大,如上述第二幅波形图所示,会引起严重的失真。
二极管的瞬时工作点取决于直流偏置电压,本地载波以及输入的调幅,时变静态工作点是由于直流偏置电压,本地载波决定,当输入信号远远小于本地振荡时,晶体管便不再是一个静态工作点随本地振荡信号变化而变化的线性元件,从而导致输出失真。
混频器的设计及仿真
选课时间段:周五3、4、5序号: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电路上机实验实验名称:混频器设计及仿真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实验日期:5月24日混频器的设计及仿真一、 设计要求及主要指标1、 LO 本振输入频率:1.45MHz ,RF 输入频率:1MHz ,IF 中频输出频率:450KHz 。
2、 LO 本振输入电压幅度:5V ,RF 输入电压幅度:0.5V 。
3、 混频器三个端口的阻抗为50Ω。
4、 本实验采用二极管环形混频器进行设计,二极管采用DIN4148。
二、 实验电路图三、实验波形图图12R 的输出电压ifV 波形图22R 两端电压IF V 的频谱图频谱图分析:由输出的频谱图可见,环形混频器的输出电压中主要的组合频率分量为:0.45MHZ ,2.45MHz ,3.35 MHz ,5.35 MHz ,6.24 MHz ,8.25 MHz ,9.15 MHz 等等。
其中0.45MHZ 为差频输出信号,2.45MHz 为和频输出信号。
图3 输入RF 信号电压in V 波形图图4 输入RF 信号电流in I 波形图由图2可知:输出的中频(0.45MHZ )幅度为:mV V if 2.153=由图3,图4可知输入电压,电流的幅值分别为: mV V in 8.270=mA I in 47.4=通过以上数据求出混频器的混频增益为: dB A C 95.48.2702.153log20== 输出的中频功率为:mW R V P LIFIF 2347.0212==RF 信号的输入功率为: mW I V P in in in 60524.021==所以有混频器的混频损耗为: dB P P L IFinC 11.4log10== 对于RF 输入端可得到输入阻抗为: Ω==6.60ininin i V R表1 输入\输出电压及电流值通过MATLAB仿真我们可以得到输入、输出功率(dBm)的关系图,如图5所示。
multisim仿真教程混频器电路
us (t) U m 1 mau (t)cosst (6.7.2)
本地振荡信号
U L U Lm COS Lt
(6.7.3)
当 L S 时,乘法器的输出为:
u p U sm 1 m u (t) COS S t U mLCO0S Lt
U SmU Lm 2
1
m u (t)COS( L
S
)t
L S 即可得混频输出。
图6.7.1 混频电路的电路模型和频谱
用乘法器组成的普通调幅波(AM)调制与混 频电路如图6.7.2(a)所示。调制器输出信号
us经过乘法器和带通滤波器组成的混频电路,
输出波形如图6.7.2(c)所示,比较图6.7.2 (b) 和图6.7.2(c),可以看到载波频率 已经降低。
(6)当选择trigger Set时,选择触发源是 Internal(内部触发)还是External(外部触 发),选择触发模式是Continue(连续触发) 还是Single(单次触发)。
点击启动按纽,频谱图显示在频谱分析仪
面板左侧的窗口中,移动游标可以读取所显示
的频谱参数,每点的数据显示在面板右侧下部
240MHz。按图6.7.3连接好仿真电路,点击
频谱分析仪,进行参数设置:
(1)在Span Control区中:选择Set Span,频率范围由Frequency区域设定。频率范 围可设定为0~4GHz。
(2)在Frequency区中:在Span栏设 定频率范围,3GHz。在start栏设定起始 频率,1Hz。在Center栏设定中心频率, 1.5GHz。在End栏设定终止频率,3GHz。。
(a) 普通调幅波(AM)调制与混频电路
调制信号 调制器输出
(b) 普通调幅波(AM)调制输出波形
射频通信电路实验报告-混频器、谐振回路pspice仿真
射频通信电路大作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熟悉pspice 软件环境,利用它画出所需电路,并分析其电路特性。
2、通过此次实验,了解并联谐振回路的标准电路形式,其幅频特性曲线,以及选频回路的主要指标,区分LC 串、并联选频回路。
3、了解混频器的基本知识,混频的线性频谱搬移本质,以及电路的实现方式,并运用软件实现了其功能。
4、了解振荡器的功能、指标以及其分类,并且了解其构成的三个条件(平衡,起振,稳定条件)。
5、了解包络检波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原理,通过pspice 软件,实现其功能,最终得出运行结果,深入了解其运行方式。
实验一:并联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题目:并联谐振回路中心频率f=10MHz,C=56Pf,通频带BW3=150kHz,求回路的电感L 、Q 值及对f=600kHz 出的信号选择性S 。
欲使BW3增至300kHz,应在回路两端并联多大电阻。
实验原理:并联谐振回路的标准形式,如图1图1 图2 回路输入导纳: 谐振频率:幅频特性(归一化选频特性)曲线,如图21()Y G j C j L ωωω=++12o o f ωπ==公式:谐振频率附近的选频特性 近似条件:00000020000()()2()2()()Q Q Q Qωωωωωωωωωωωξωωωωωω+---=-=≈=公式:000/()()2()211j s I G V VjQ jQ ωωωωωωωφ≈==-∆++其中:02arctgQ ωω∆φ=-输出电压:实验结果:运用pspice 软件,画出图形。
其中的原件数据都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并且得到了其运行结果(并联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运行结果:20)2(11)()(ωωωω∆+==Q V V S图3图4分析:由上图3可知,此并联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曲线的中心频率在10MHz 处,通过DB 转化后得到的曲线(图4)则稍微偏离了频率10MHz ,当幅度下降3dB 时,得到其宽带为300KHz,满足题目要求。
高频实验报告--实验五 模拟乘法混频
3.将频率 f S 4.19MHz (幅度 VSp-p=300mV 左右)的高频信号(由 3 号板提 供)从相乘混频器的输入端 J7 输入,用示波器观察 J9 处中频信号波形的变化。 4.用示波器观察 TH8 和 TH9 处波形。 5.改变高频信号电压幅度,用示波器观测,记录输出中频电压 V i 的幅度, 并填入下表。 VSP-P(mV) ViP-P(mV) 改变本振信号电压幅度,用示波器观测,记录输出中频电压 V i 的幅值, 并填入下表。 VLP-P(mV) ViP-P(mV) 7.用频率计测量混频前后波形的频率。 8.镜象干涉频率的观测(需外接信号源代替③号板) 缓慢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从 4.2MHz 调至 13.2MHz, 用示波器的双路 观测载波-中频波形变化,并验证下列关系: f 镜象- f 载波=2 f 中频 9.混频的综合观察(需外接信号源代替③号板) 令外接信号源输出一个由 1K 音频信号调制的载波频率为 4.2MHz 的调幅波, 作为本实验的射频输入,本振信号不变,用示波器对比观察 J9 处的调制信号波 形。 200 300 400 500 600 200 300 400
R1 2 8 20 C1 1 R1 3 8 20
F2 4 .5 M R1 7 1K
J8
0 .1 u R2 0 5 10 C1 5 0 .1 u C1 6 0 .1 u
-1 2 V
D2 8 .2 V
图 5-3
MC1496 构成的混频电路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观察对应的发光二极管是否点亮,熟悉电路各部分元件 的作用。 2.用实验的信号源做本振信号,将频率 f L 8.7MHz (幅度 VLp-p=600mV 左 右)的本振信号从 J8 处输入(本振输入处) ,在相乘混频器的输出端 J9 处用双 踪示波器观察输出中频信号波形。
电子仿真实验报告之晶体管混频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系统仿真实验学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4年月日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使用电路分析软件,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晶体管混频器。
要求输入频率为10MHz ,本振频率为16.485MHz 左右,输出频率为6.485MHz 。
本振电路为LC 振荡电路。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混频电路是一种频率变换电路,是时变参量线性电路的一种典型应用。
如一个振幅较大的振荡电压(使器件跨导随此频率的电压作周期变化)与幅度较小的差频或和频,完成变频作用。
它是一个线性频率谱搬电路。
图2.1是其组成模型框图。
中频图2.1本地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设其频率为L f )通过晶体管混频电路和输入的高频调幅波信号(设其频率为s f ),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两个信号混合后会产生L f +sf L f -s f 频率的信号,然后通过中频滤波网络,取出L f -s f 频率的信号,调节好L f -s f 的大小使其差为中频频率,即所需要的中频输出信号。
图 2.2调幅前后的频谱图。
图2.2本次试验本振电路采用LC 振荡电路。
其等效原理图为西勒振荡电路,如图2.3所示。
本振电路非线性器件输入中频滤波输出图2.3混频器采用晶体混频电路,其等效电路图如图2.4。
图2.4三、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参数电子计算机宏碁V-531,Windows 7 AMD A10-4600M 2.3GHz,2GB内存电路分析软件 Multisim.12 多种电路元件,多种虚拟仪器多种分析方法表3.1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1、设计本振电路。
(1)、本振电路图图4.1.1(2)、电路中使用器件:仪器及器件名称组库属性电阻R1 Basic RESISTOR 20KΩ电阻R2 Basic RESISTOR 27KΩ电阻R3 Basic RESISTOR 50Ω电阻R4 Basic RESISTOR 4.3KΩ电阻R5 Basic RESISTOR 1KΩ可调电阻R6 Basic POTENTIOMETER 0-10KΩ电容C1 Basic CAPACIYOR 440pF 电容C2 Basic CAPACIYOR 6pF电容C3 Basic CAPACIYOR43pF 可调电容C4 Basic V ARIABLE_CAPACITOR 0-100pF 可调电容C5BasicV ARIABLE_CAPACITOR0-10pF电容C6 Basic CAPACIYOR 1nF 电容C7 Basic CAPACIYOR10uF 可调电容C8 Basic VARIABLE_CAPACITOR 0-350pF 电感1Basic INDUVTOR10uH 直流稳压电源VCC SourcesPOWER_SOURCES5V 晶体管2N222(1) Transistors TRANSISTORS_VIRTUAL 晶体管2N222(2) Transistors TRANSISTORS_VIRTUAL表4.1(3)、调整本振电路元器件的值使得AF>1,使之输出频率为16.454MHz 的正弦波信号。
混频器实验报告
混频器实验(虚拟实验)(一)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傅里叶分析得到的频谱图为分析:可以看出信号在900Hz和1100Hz有分量,与理论相符(二)三极管单平衡混频电路直流分析傅里叶分析一个节点的傅里叶分析的频谱图为两个节点输出电压的差值的傅里叶分析的频谱图为:分析:同样在1K的两侧有两个频率分量,900Hz和1100Hz 有源滤波器加入电路后U的傅里叶分析的频谱图为:IFU节点的傅里叶分析的频谱图为:out分析:加入滤波器后,会增加有2k和3k附近的频率分量(三)吉尔伯特单元混频电路直流分析傅里叶分析一个节点的输出电压的傅里叶分析的参数结果与相应变量的频谱图如下:两个节点输出电压的差值的傅里叶分析的参数结果与相应变量的频谱图为:失真分析:1k和3k两侧都有频率分量,有IP3将有源滤波器加入电路U的傅里叶分析的参数结果与相应变量的频谱图为:IFU节点的傅里叶分析的参数结果与相应变量的频谱图为:out分析:有源滤波器Uout节点的傅里叶分析的频谱相对于Uif的傅里叶分析的频谱来说,其他频率分量的影响更小,而且Uout节点的输出下混频的频谱明显减小了。
输出的电压幅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思考题(教材P116):(1)比较在输入相同的本振信号与射频信号的情况下,三极管单平衡混频电路与吉尔伯特混频器两种混频器的仿真结果尤其是傅里叶分析结果的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
若将本振信号都设为1MHz,射频频率设为200kHz,结果有何变化,分析原因。
答:三极管吉尔伯特(2)对图18中加入的有源滤波器的特性进行分析,对其幅频特性、相频特性进行仿真。
若要使得滤波器的带宽减小20%,应对滤波器元件参数如何调整。
将调整带宽后的滤波器与混频器相连,比较前后傅里叶分析的结果异同,分析原因。
答:对有源滤波器进行仿真结果如下根据增益带宽积不变原则,弱带宽减少20%,则增益变为原先的125%,故可将运放处的反馈电阻由76K变为95K。
改变后傅里叶分析结果如下:改变前傅里叶分析结果如下:.。
混频器设计及仿真
,cos ,cos t V v t V v LO LO LO RF RF RF ωω==DL RF R R vi i +=-2232)(22141πω-+=-t K R R v i i LO DL RF实验名称:混频器设计及仿真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掌握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2、理解和掌握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各种性能指标。
3、进一步熟悉电路分析软件。
二、实验原理混频器作为一种三端口非线性器件,它可以将两种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变为一系列的输出频谱,输出频率分别为两个输入频率的和频、差频及其谐波。
两个输入端分别为射频端RF 和本振LO 。
输出端称为中频端IF 。
基本原理图如图:本实验采用二极管环形混频器如图:由于RF LOV V >>,二极管主要受到大信号LO V 控制,四个二极管均按开关状态工作, 将二极管用开关等效,开关函数表示为:)(1t K LO ω,因此在LO v 正半周期间开关闭合,上下回路方程为:0)(,0)(233322=---+-=---+L D LO RF L D LO RF R i i R i v v R i i R i v v ,求得: , 与之相应的开关函数)(1t K LO ω,因此一般形式为: ,与之相应的开关函数)(1t K LO ω,因此一般形式为:,同理分析得在LO v 负半周期间有:专业:信息对抗(12083511) 学生姓名:刘美琪(12083103) 实验名称:混频器设计及仿真)(22132t K R R v i i L DL RFω+=-)(22132t K R R v i i L DL RFω+=-所以通过L R 的总电流为:...]3cos 34cos 4[cos 22)()(3241+-+-=---=t t t R R V i i i i i LO LO LO D L RF o ωπωπω所以知:双平衡混频器的输出电流中仅包括 的组合频率分量,而抵消了RF LO ωω,即p 为偶数的众多组合频率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频器仿真实验
混频器的作用是在保持已调信号的调制规律不变的前提下,使信号的载波频率升高(上变频)或下降(下变频)到另一个频率。
一、晶体管混频器电路仿真
本实验电路为AM调幅收音机的晶体管混频电路,它由晶体管、输入信号源V1、本振信号源V2、输出回路和馈电电路等组成,中频输出465KHz的AM波。
电路特点:(1)输入回路工作在输入信号的载波频率上,而输出回路则工作在中频频率(即LC选频回路的固有谐振频率fi)。
(2)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在在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内,晶体管近似为线性工作。
(3)本振信号与基极偏压Eb共同构成时变工作点。
由于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时变状态,存在随U L周期变化的时变跨导g m(t)。
工作原理:输入信号与时变跨导的乘积中包含有本振与输入载波的差频项,用带通滤波
器取出该项,即获得混频输出。
在混频器中,变频跨导的大小与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本振信号的幅度有关,通常为了使混频器的变频跨导最大(进而使变频增益最大),总是将晶体管的工作点确定在:U L=50~200mV,I EQ=0.3~1mA,而且,此时对应混频器噪声系数最小。
1、直流工作点分析
使用仿真软件中的“直流工作点分析”,测试放大器的静态直流工作点。
注:“直流工作点分析”仿真时,要将V1去掉,否则得不到正确结果。
因为V1与晶体管基极之间无隔直流回路,晶体管的基极工作点受V1影响。
若在V1与Q1之间有隔直流电容,则仿真时可不考虑V1的存在。
2、混频器输出信号“傅里叶分析”
选取电路节点8作为输出端,对输出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参数设置为:
基频5KHz,谐波数为120,采用终止时间为0.001S,线性纵坐标请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在图中指出465KHz中频信号频谱点及其它谐波成分。
注:傅里叶分析参数选取原则:频谱横坐标有效范围=基频×谐波数,所以这里须进行简单估算,确定各参数取值。
二、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
模拟乘法器能够实现两个信号相乘,在其输出中会出现混频所要求的差频(ωL-ωC),
然后利用滤波器取出该频率分量,即完成混频。
与晶体管混频器相比,模拟乘法器混频的优点是:输出电流频谱较纯,可以减少接收系统的干扰;允许动态范围较大的信号输入,有利于减少交调、互调干扰。
1、混频输入输出波形测试
在仿真软件中构建如下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启动仿真,观察示波器显示波形,分析实验结果。
2、混频器输出信号“傅里叶分析”
选取电路节点6作为输出端,“傅里叶分析”参数设置为:
基频10KHz,谐波数为60,采用终止时间为0.001S,线性纵坐标从输出频谱中找出最高频谱点500KHz中频信号成分,同时观察电路中较弱的其它谐波成分。
实验小结:
本次混频器模拟电路实验加深了对混频器的理解,为了便于理解原理,没有作出电路的本振部分,但是弄懂了混频器实现了频谱的线性搬移,在现代电子产品实际的运用中也可以常见,特别是接收装置中。
到达了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