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提纲
九年级全一册历史提纲
九年级全一册历史提纲一、第一章:秦汉之盛1.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的统一大业a.秦朝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改革b.秦始皇的一系列重大措施c.兵马俑的发现和意义2.汉朝的建立和文化繁荣a.刘邦的励精图治和夺取天下b.汉武帝的夺取中原和西征匈奴c.巩固统一和推行文化政策3.秦汉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a.御史台和中央官僚体系b.地方政权的建立和改革c.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二、第二章:三国鼎立1.蜀汉的兴起和刘备的政权建立a.刘备的部分军事行动和对抗曹魏b.三国鼎立的格局和官渡之战的意义c.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2.曹魏政权的建立和魏武帝的改革a.曹操的掌握中央政权和重大军事行动b.魏武帝的统治和推行封建制度c.曹魏政权的经济状况和黄河决口3.吴国的兴起和孙权的统一江东a.孙坚、孙策的政治行动和建立孙吴b.孙权的统一江东和对抗曹魏c.吴国政权的繁荣和对外扩张三、第三章:南北朝时期1.隋朝的建立和文治武功a.隋文帝的统一江山和建立新朝b.隋炀帝的强调军事力量和对外扩张c.隋朝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立2.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a.李渊的联盟和唐朝的建立b.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改革政策c.唐朝的文化繁荣和对外交往3.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a.北朝政权的更迭和南方政权的兴起b.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c.文学艺术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四、第四章:宋金元明清时期1.宋朝的兴起和建立高度中央集权制度a.赵匡胤的建立宋朝和藩镇削弱b.南宋政权的建立和对金国的抵抗c.宋朝中期的内忧外患和亡国之战2.金国的建立和对中原的侵略a.契丹人的统治和建立金国b.金国统治中原和对南宋的进攻c.金游击战的失败和金末的动荡3.元朝的建立和文化融合a.成吉思汗的建立大蒙古国和崛起b.忽必烈的南宋灭亡和元朝的建立c.元朝政权的统治和文化融合4.明朝的建立和对外扩张a.朱元璋的起义和建立明朝b.明朝的改革和文治武功c.明朝政权的衰落和对外侵略的挑战5.清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巩固a.崇祯帝的统治和清军入关b.清朝政权的巩固和对明遗民的镇压c.清朝政府的封建制度和对外侵略这些提纲涵盖九年级全一册历史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纲要,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 夏朝建立和衰亡的原因- 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封建社会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的国家分裂和战争-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和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兵马俑和长城的建设- 汉朝的封建制度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分裂局面和民族大迁徙-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和文化发展-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5. 唐宋时期- 唐朝的大唐盛世和玄武门之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和科技文化繁荣- 北宋的靖康之变和南宋的亡国之痛6. 元明清时期-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明朝的中兴和瓦解- 清朝的入关和康乾盛世二、中国近代史1.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朝的衰落和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和黄兴的思想与行动2.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四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和胡适的思想与实践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思想与行动-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发展- 解放战争的开展和结束- 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和事件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政治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6.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 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三、世界史1. 古代世界的文明起源- 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2. 中世纪的世界格局-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封建体制的形成- 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 卡洛林帝国和十字军东征3.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的航海活动和发现之旅-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和新大陆的开发-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殖民帝国4. 世界两次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战争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与国际组织5. 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 苏联和美国的对立和冷战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和多极化六、地理知识1.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世界地势和气候分布- 世界地貌和生态系统2.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中国地势和气候分布- 中国地貌和生态系统3.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 世界人口和人口分布- 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4.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 中国人口和人口分布-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5.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 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6.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以上提纲总结了历史会考的主要知识点,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进行分模块的学习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考试成绩。
八上历史提纲(简洁版)
八上历史提纲(简洁版)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
1.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2.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特点
3.文明的诞生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的历史
1.中国古代的初期文明
2.夏、商、周三代的兴起和衰落
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统一
4.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变迁
三、世界古代的历史
1.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
2.古代世界的贸易、文化交流和农业革命
3.罗马帝国的兴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中世纪的世界历史
1.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和封建制度
2.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文明的发展
3.印度的教派和国家的兴衰
五、今日世界的异国风情
1.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2.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3.跨国公司的运作及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六、历史教育的意义
1.了解历史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现实生活
2.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3.历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提纲,主要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的历史、中世纪的世界历史、今日世界的异国风情以及历史教育的意义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培养出更为全面的历史观和文化素养。
历史八年级上册提纲
历史八年级上册提纲一、中国历史部分1.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4世纪)(1)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变革(2)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秦朝的统一及其短暂统治(2)汉朝的兴衰与统治政策的演变(3)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对外关系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三国鼎立与晋朝的兴衰(2)南北朝的政治变迁与民族融合4.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1)隋朝的繁荣与短暂统治(2)唐朝的盛世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成就(3)五代十国的割据与政治动荡5.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1)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2)南宋的建立与抗金斗争(3)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衰6.元的统一与统治(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1)元朝的政治制度与民族政策(2)元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对外关系(3)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7.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1)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2)明朝的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3)明朝的衰落与灭亡8.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1)清朝的建立与统一(2)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3)清朝的衰落与辛亥革命的爆发二、世界历史部分1.古代文明的发展(1)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文明的兴起与衰落(2)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 中世纪欧洲社会(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封建制度的形成(2)基督教的兴起与欧洲封建社会的宗教文化(3)封建社会的矛盾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3.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1)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2)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3)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4.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冷战政策的形成(2)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5.当代世界的发展与变革(1)冷战结束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3)科技创新与国际竞争格局的演变6.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1)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3)面向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趋势。
历史提纲
1.材料分析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引用商鞅语请回答:
(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人日报(2004-4-22)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我国西安举行。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二‚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达7000多公里。
①请你介绍一位开辟、维护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
②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③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3.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手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
材料二:《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问题: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哪年完成?有什
么重大意义?
(2)秦朝建立后,政治上建立了怎样的制度?秦始皇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巩固政权?
(3)材料二中的汉武指的是谁?他建立了怎样的功绩?。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1 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征•文明的定义和内涵•古代文明的主要特征1.2 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时代•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和遗存1.3 新石器时代的兴起•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标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明1.4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夏商周时代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夏朝、商朝和西周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1.5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孔子、墨子、老子等思想家及其学说二、中国古代史的演进2.1 秦朝的建立与秦击败六国的原因•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的措施•秦击败六国的原因和过程2.2 汉朝的兴起和东汉的衰亡•汉朝的兴起和汉武帝的治理•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2.3 三国时期的割据与统一•三国时期各个割据势力的形成•曹操与刘备的政治斗争与统一中国2.4 隋朝与唐朝的统一与开放•隋朝的建立和炀帝的政治措施•唐朝的政治制度和贞观之治2.5 辽、宋、金、元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迁•辽朝、宋朝、金朝、元朝的建立和统治特点•辽宋金元时期的文化变迁和对外关系三、世界古代文明与交流3.1 埃及文明与中东古代文明•埃及文明的发展和特点•中东古代文明的主要代表和特征3.2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特点•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与传播3.3 希腊古代文明•希腊古代文明的兴起和特点•希腊城邦和希腊哲学的发展3.4 罗马古代文明•罗马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特点•罗马帝国的兴衰和基督教的传播3.5 古代东方与古代西方的交流与影响•古代东方文明与古代西方文明的交流途径•东方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和西方文明对东方的影响四、历史研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4.1 历史研究的工具和方法•历史研究的主要工具和方法•史料的搜集与整理4.2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价值•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4.3 典籍的整理与翻译•典籍整理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典籍翻译的原则和技巧4.4 历史故事的传承与演绎•历史故事的传承和重要性•历史故事的演绎和影视传媒的作用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提纲,涵盖了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 原始人群: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特点,理解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2. 农耕文明:了解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原始农业的特点和影响。
3. 文明的出现:了解中国早期文明的出现和发展,理解早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 国家的产生:了解中国国家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国家的特点和影响。
2. 社会变革:了解中国社会变革的过程和特点,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影响。
3. 夏商西周: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三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春秋战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 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汉朝的巩固:了解汉朝巩固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唐朝的繁荣:了解唐朝繁荣昌盛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隋唐时期: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五代十国时期: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元明清时期:了解元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 民族融合:了解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过程和特点,理解民族融合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隋唐时期的繁荣:了解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宋朝的繁荣:了解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明朝的繁荣:了解明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理解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2.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文学:诗词、散文和小说的兴起•绘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建筑:古代宫殿和园林的建造•音乐和舞蹈:古代音乐和舞蹈的流传3. 文化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三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二、欧洲的历史与文化1. 欧洲的原始社会•狩猎采集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农耕社会的兴起:农业革命和定居生活的出现2.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出现•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艺术和科技成就3.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宗教改革的影响三、非洲与美洲的历史与文化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兴起•金字塔与石棺制度•埃及的宗教和文化2. 古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特点•彩陶、金器等的制作技艺•宗教和农业的重要性3. 航海时代的开启•哥伦布的航海探险•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拉美地区的殖民化与奴隶制度的建立四、中国古代思想与政治1. 儒家思想与封建社会•儒家的创立与发展•礼乐教化与封建统治•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 秦汉时期的政治改革•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中央集权•汉武帝的改革与开放政策•秦汉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隆盛•三国鼎立与政治混乱•晋朝的政治改革与文化繁荣•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军阀混战五、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1. 近代中国的开埠与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结果•近代中国的开埠政策•中国面临的外来侵略与国家危机2.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战争年代3. 新中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中共建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与政治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以上提纲仅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的参考内容,具体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请根据教材来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1.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人类的祖先–人类的起源地和分布–人类的演化过程2.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农业革命–文字的发明与运用–城市的产生与发展3.古代中国文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特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瑰宝二、世界古代文明1.印度古代文明–印度的地理环境和特点–印度教与佛教的兴起–印度古代艺术和科学的发展2.古埃及文明–埃及的地理环境和特点–法老王的统治和金字塔的建造–埃及文明的衰落和消亡3.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地理环境和特点–古巴比伦和亚述的兴起和衰落–古代巴比伦的法律和文化成就三、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古希腊的兴起与辉煌–希腊的地理环境和特点–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希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2.古罗马的兴起与辉煌–罗马帝国的形成和扩张–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成就3.罗马帝国的衰落–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内乱–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往与影响–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东罗马帝国的兴起四、中国古代史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兴起–战国时期的七雄并立2.秦朝的统一与统治–秦朝的兴起与秦始皇的改革–鸿沟的修筑和文化统一–秦末乱世与楚汉之争3.汉朝的兴起与辉煌–刘邦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武帝的外征与丝绸之路的开拓–汉朝的分裂与曹操的统一五、中世纪的欧洲1.封建社会的兴起与特点–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领主与农奴的关系–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的原因和背景–宗教改革的领导人和主要内容–宗教改革对欧洲的影响3.十字军东征和城市兴起–十字军东征的动因和目的–十字军东征对欧洲的影响–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六、近代世界的崛起1.国际贸易与殖民地开拓–大航海时代与新大陆的发现–殖民地体制的建立与运作–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对外扩张2.印度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的兴起和发展–东印度公司的统治与掠夺–印度对东印度公司的反抗与独立3.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变革–科技的进步与科学思想的兴起–近代科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上就是初一历史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历史提纲
第一课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1、时间:1839年6月2、地点:广州虎门3、人物:林则徐(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4、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二、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导火线(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3、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元;③割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6、影响:①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②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失败原因: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②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武器落后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英法为了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侵略者:主凶:英国和法国,帮凶:美国和俄国。
3借口:(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4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5性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6两个条约:A《天津条约》:(1)时间:1858年(2)双方:清政府--------俄美英法(3)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个口岸自由航行。
(4)罪恶:1860.10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B《北京条约》:(1)时间:1860年 (2)双方:清政府-------英法 (3)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7、俄国趁火打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的受益者①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②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割占土地最多的一个条约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历史八年级背诵提纲
历史八年级背诵提纲一、古代文明的兴起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进化和生活方式变化;2. 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各个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特点: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文明;4.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二、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1. 希腊古典文明的兴起及其特点;2. 罗马帝国的建立与扩张;3. 希腊与罗马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三、中世纪的欧洲1.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欧洲中世纪的兴起;2.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 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4. 欧洲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四、近代文明的崛起1. 文艺复兴运动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2. 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3. 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对社会的影响;4. 欧洲殖民扩张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五、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的成立;3.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变化;4.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
六、中国近现代史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
七、世界近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2.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东西方集团对峙;3. 非洲、亚洲、拉美地区的独立与发展;4. 当代世界经济合作与全球化趋势。
八、历史人物与事件1.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穆罕默德;2.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与莎士比亚;3.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4. 中国古代的孔子与秦始皇;5. 20世纪的毛泽东与邓小平。
九、历史思想与文化1. 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思想;2.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兴起;3.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4. 当代的民主、自由、人权思潮。
总结:历史八年级背诵提纲包含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中世纪的欧洲、近代文明的崛起、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历史人物与事件以及历史思想与文化等内容。
历史提纲
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3、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15、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16、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第一章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统一(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a.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b.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实施2.秦朝的兴起a.秦国历史背景b.秦朝的统一战争c.秦始皇的改革政策3.秦朝的统治a.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b.秦始皇的法律制度c.秦朝的军事制度4.秦汉帝国的灭亡a.内外因素的影响b.雄踞江山、空前富庶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a.东汉末年的动乱b.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c.五胡乱华时期的权力重组2.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a.曹魏政权的建立与政策b.司马家族的政权更迭c.南北宗派的对立与合并3.魏晋南北朝的经济状况a.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经济与城市的兴起c.长城经济带来的繁荣4.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a.文学与艺术的繁荣b.道教、佛教与宗教文化c.士族文化与社会道德第三章隋唐帝国的建立与盛世(公元589年-公元907年)1.隋朝的兴起a.隋文帝的封建政策b.隋炀帝的改革政策c.隋朝的灭亡原因2.唐朝的盛世a.唐朝的政治制度与官员选拔b.唐朝的经济繁荣与对外交往c.唐朝的科技与文化繁荣3.唐朝的内外变故a.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b.农民起义与割据政权c.高昌的崛起与唐朝的灭亡4.隋唐帝国对东亚的影响a.对东北的统一与开拓b.对西藏的统一与管理c.对新疆的统一与发展第四章宋朝的兴起与封建社会的巅峰(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1.宋朝的政治制度a.宋朝政权的建立与政策b.科举制度的引入与发展c.宋朝政权的变迁与复兴2.宋朝的经济与社会a.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b.商品经济与城市的崛起c.封建社会的特点与弊端3.宋朝的科技与文化a.千古一帝——文天祥b.科学家与发明家的贡献c.文化艺术与科技教育的发展4.外来入侵与宋朝的衰落a.契丹人的侵袭与抗争b.蒙古人的入侵与灭亡c.宋朝的衰落与历史影响总结: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主要包括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隋唐帝国的建立与盛世以及宋朝的兴起与封建社会的巅峰。
历史提纲
历史提纲目录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华人民的抗争 (3)第一课、鸦片战争 (3)一、虎门销烟 (3)二、鸦片战争 (3)三、中英《南京条约》 (3)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4)四、第二次鸦片战争 (4)五、太平洋军抗击洋枪队 (4)第三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4)六、收复新疆 (4)七、甲午中日战争 (4)八、《马关条约》 (5)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十、《辛丑条约》 (6)第二单元、近现代的起步 (6)第五课、洋务运动 (6)十一、洋务运动 (6)第六课、戊戌变法 (7)十二、公车上书 (7)十三、戊戌变法 (7)第七课、辛亥革命 (8)十四、兴中会 (8)十五、同盟会 (8)十六、武昌起义 (9)十七、辛亥革命 (9)第八课、新文化运动 (10)十八、新文化运动 (10)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兴起 (11)第九课、五四运动 (11)十九、五四运动 (11)十九、中国共产党诞生 (11)第十课、国民革命运动 (12)二十、国民一大 (12)二十一、黄埔军校 (12)二十二、北伐战争 (12)二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3)第十一课、人民军队的建立 (14)二十四、南昌起义 (14)二十五、井冈山会师 (14)第十二课、红军长征 (14)二十四、红军长征 (14)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5)第十三课、抗日救亡运动 (15)二十五、九一八事变 (15)二十六、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5)二十七、西安事变 (16)第十四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16)第二十八、七七事变 (16)第二十九、八一三事变 (16)第三十、南京大屠杀 (16)第十五课、国共合作抗日 (17)第三十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17)第三十二、百团大战 (17)第十六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18)第三十三、中共七大 (18)第三十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8)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第十六课、全面内战的爆发 (19)第三十五、重庆谈判 (19)第三十六、全面内战的爆发 (19)第三十七、转战陕北 (20)第三十八、挺进大别山 (20)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华人民的抗争第一课、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1.1839年6月地点:虎门海滩人物:林则徐2.光帝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一、古代社会1.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2.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及旧石器时代3.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居住地的转变4.流行于中后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和彩陶的产生5.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传说中的中国古代英雄人物6.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西周的建立和衰亡7.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二、中华古代文明1.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军事形势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他们的学说(例如:孔子、老子、墨子等)3.孔子及其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影响4.乡里制、郡县制及其特点5.秦朝的国家和社会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7.秦始皇陵及其意义8.汉朝的建立和王莽新朝的创立9.西汉和东汉的国家和社会10.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三国分裂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11.东汉末年的佛教传入和中国佛教传统的形成1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果三、世界古代文明1.古代埃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2.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其民主政治的发展3.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政治体制4.罗马法、希腊罗马科学和文学艺术的成就5.印度佛教的产生和发展6.印度“千禧年”的政治、军事形势7.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8.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文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四、封建社会1.中国封建社会的划分及其特点2.隋唐的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3.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4.南宋和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5.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6.明朝和明朝的经济和文化状况7.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8.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阶层和人民生活9.忽必烈和清朝入主中原的过程及相关历史事件10.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五、近代史1.明末农民起义和资本主义的兴起2.中国近代史的整体进程、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4.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5.甲午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变局6.辛亥革命的内容、影响和意义7.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8.五四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9.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革命的开展1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1.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1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战争的结束13.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14.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和成就15.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以上是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的提纲,可以根据此提纲进行复习,加强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了解和掌握。
历史作文万能提纲模板
历史作文万能提纲模板一、引言。
1. 话题引入。
2. 观点引出。
二、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介绍。
1. 事件或人物的背景。
2. 相关历史背景介绍。
三、事件或人物的影响。
1.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对后世的影响。
四、事件或人物的意义。
1. 对历史的启示。
2. 对人们的启示。
五、结论。
1. 总结全文。
2. 展望未来。
历史作文万能提纲模板。
引言。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领悟现在,展望未来。
本文将以历史作文万能提纲模板为基础,探讨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分析其背景、影响和意义。
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介绍。
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每一个事件或人物都有其独特的背景。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所选事件或人物的背景进行介绍,包括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等。
同时,也会对事件或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概括,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事件或人物的影响。
历史事件或人物往往会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分析所选事件或人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且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是否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
事件或人物的意义。
每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这种意义可能是对历史的启示,也可能是对人们的启示。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所选事件或人物的意义,分析其对历史的启示,以及对人们的启示,这种启示可能是关于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
结论。
历史是永恒的话题,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领悟现在,展望未来。
本文以历史作文万能提纲模板为基础,探讨了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分析了其背景、影响和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下的挑战,展望未来的发展。
历史提纲
历史提纲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39.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4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4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43.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44.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46.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47.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48.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50.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部编版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历史全册复习提纲一、第一单元:考古与人类社会的远古阶段1.考古学的概念和方法2.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特点和发展3.新石器时代的氏族社会和城邦社会4.农业的兴起和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5.考古学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二、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黄河流域的气候和地理环境2.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农业和文化特点3.中国文字的演变和发展4.西周社会的兴衰原因5.中华文明的重要特点和价值三、第三单元: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1.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2.争霸的故事和权贵统治的特点3.儒、墨、道三家的学派特点和各自的思想体系4.先秦法家思想的兴起和发展5.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观传统的形成和固化四、第四单元:统一的封建帝国1.秦朝的统一战争和统一制度2.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特点3.秦始皇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意义4.汉朝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发展5.“五谷不分”的变法和太初历法的制定五、第五单元:北方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南方的社会变革1.东汉末年的动乱和中央政权的瓦解2.南方吴国和北方蜀国的建立和统治3.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武将之争4.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5.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六、第六单元:大一统王朝的确立和伟大发展1.隋朝的统一战争和统一政权的建立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农业发展3.“开元盛世”的政治和文化特点4.唐朝的科举制度和文化繁荣5.唐朝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国际交流七、第七单元:宋朝政治的变革和文化的繁荣1.北宋政治制度和农业经济的发展2.《开宝律令》和“风险记”的制定3.宋朝的科技发明和书院教育4.连云港战役和辽、金统一5.南宋政权的建立和文化繁荣八、第八单元:南宋政权的衰败和诸夏的抗争1.南宋政权的军事制度和经济状况2.明初政权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发展3.明朝农村经济和新式工业的发展4.明朝的海外贸易和东南亚政权的建立5.明初政权的衰败和诸夏的抗争九、第九单元:明朝政权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1.明朝的中央政权的动荡和地方割据的兴起2.清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的整顿3.清朝的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发展4.清朝对西方文化和科技的接触和影响5.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启示以上是部编版历史全册的复习提纲,涵盖了该教材的各个单元的重要内容。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第一章史前人类与早期文明-人类起源:人类的进化和早期演变、人类从非洲扩散至全球-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工具及从采集和狩猎到渔猎的转变-新石器时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带来的社会变革-各地早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谷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第二章古代东方社会的形成与演进-古代中国:夏、商、周的建立与演进、诸侯国的分封制度-古代印度:雅利安人的入侵与种姓制度的形成、有利坚华王朝与大摩揭陀王朝的兴衰-古代东南亚:占城文明与弘农文化的发展、吴哥窟的建造和泰国的历史演进-古代日本:弥生文化的形成与古代王室的崛起、大和朝廷的建立第三章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崛起与衰落-希腊古国:米诺斯文明、不列塔尼文明和古希腊城邦的建立、雅典和斯巴达的兴盛与衰败-罗马帝国的兴起:罗马城市的建立与罗马法的形成、罗马共和国与君主制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分裂-罗马帝国的衰落:奴隶制度的崩溃和公共秩序的崩溃、帝国分裂与日耳曼人的入侵第四章其他古代文明的盛衰兴替-美洲文明:印加帝国与玛雅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中美洲的奥尔梅克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非洲的文明:埃及的新王国与亚述帝国的冲突、亚述帝国与迦太基帝国的兴起与衰败-印度洋沿岸地区的交往:波斯帝国与东南亚文明的交流、大秦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往第五章封建社会与世界的变动-欧洲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封建农奴制的盛行、十字军东征与贸易的繁荣-亚洲封建社会:日本的武家政权与幕府体制、中国的封建地主经济和科举制度的开展-中东地区:伊斯兰教的崛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阿巴斯王朝的兴盛与卡利发王朝的建立-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的航海探险和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第六章近现代世界的格局与变革-近代欧洲:宗教以及宗教战争的爆发、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近代中国的变革:鸦片战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印度的独立运动、非洲国家的脱殖运动-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束、纳粹德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束第七章当代国际秩序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的对立与二战后欧洲的状况、冷战时期的全球斗争与军备竞赛的加剧-全球化与新崛起的国家: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关系的变化:冷战结束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上是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其中包括史前人类与早期文明、古代东方社会的形成与演进、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崛起与衰落、其他古代文明的盛衰兴替、封建社会与世界的变动、近现代世界的格局与变革以及当代国际秩序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等主题内容。
中国历史提纲范文
中国历史提纲范文一、古代中国历史1.先秦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与儒家学说的形成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的建立、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外交关系的发展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三国鼎立与蜀、魏、吴的兴衰-晋朝文化的繁荣-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民族融合4.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隋朝的统一与短暂-唐朝的盛世与开放政策-唐朝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繁荣5.宋元明时期(公元960年-1644年)-北宋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族统治-明朝的兴起与物质文化的繁荣6.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1912年)-清朝的建立与满族的统治-农民起义与西方列强入侵-清朝最后的衰败与辛亥革命的兴起二、近代中国历史1.辛亥革命与民初时期(1912年-1949年)-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民国时期的政治混乱与北洋政府-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计划经济与文化大革命的兴起-开放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三、中国历史的特点和影响1.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与社会秩序的维系-中国古代科技的独特发展与创新2.大规模的人口和领土-中国的人口规模与农业文明的发展-四大发明及文化输出对世界的影响3.持续的政治中心转移-中国历史上的多次王朝更替和统一分裂-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变化4.对于世界历史的贡献和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文化、商品的交流-文化传播与外交政策的发展总结: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历史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特殊的政治发展轨迹以及深远的影响力。
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到现代中国的开放,中国社会与文化一直在持续演变。
未来的中国历史将继续在全球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原始社会(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距今约五千年前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1、政治:禅让制“天下为公”、原始部落军事民主制、平等、无阶级、无国家2、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农业,粟和水稻;黄河、长江流域;木、石、骨质农具,耒耜的出现;刀耕火种、迁徙,穴居;氏族公社所有的土地制度;掌握了冶铜技术;养蚕缫丝织绸、彩陶、黑陶、白陶;原始商业出现;原始公有制--私有制3、文化:图画文字;原始图画(质朴、粗犷)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奴隶制的强盛时期1.政治:形成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分权体制,带有部落联盟色彩,神权与王权结合。
夏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商朝垄断神权以加强皇权,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实行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分封制,封邦建国,家国合一,辅以礼乐制。
2.经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具以石器、骨器为主;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实施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手工业:冶铜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西周晚期出现铁器;商朝出现原始瓷器;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商业:商朝出现最初的商人和最早的货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官商为主体3.思想文化:中华文明奠基时期。
成熟的文字出现,商朝甲骨文。
周朝金文;“学在官府”民族关系:华夏族主干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接触频繁,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第三阶段: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1、政治:社会大变革。
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经济: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3、思想:礼乐制的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4、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5、社会: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地主、农民阶级兴起,士阶层兴起第四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1、政治:秦统一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设中外朝、刺史,推恩令,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军功爵制、察举制、征辟制取代世官制,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经济:牛耕推广,白渠、漕渠等水利工程兴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租佃关系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土地兼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外贸开始:丝绸之路;以煤作燃料,烧制青瓷,手工业发展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形成思想大一统局面;科技成就领先世界;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第五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1、政治:国家长期分裂,战乱频繁,政权更替频繁;北方各族封建化(孝文帝改革);初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九品中正制;民族融合加强2、经济: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人口第一次南迁;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灌钢法,白瓷,手工业发展3、思想: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儒释道三教并立,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文人画发展,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4、民族关系:民族大融合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其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第六阶段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1、政治: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科举,监察谏议);后进入藩镇割据状态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松动,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对内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缂丝、雇募制);均田制;坊市制3、文化: 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四大发明);影响深远,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
(唐诗、书法、文人画)三教合一4、民族: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5、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第七阶段宋元时期(960~1368年):古代中华文明继续发展时期1、政治:分裂走向统一,民族融合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宋朝两府三司制,重文轻武,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设立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谏院;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创立行省制度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尖锐2、经济:封建经济发展繁荣,精耕细作全面成熟,农业、手工业、商业快速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粟麦在江南的大量种植,占城稻;棉花推广,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元黄道婆脚踏三锭纺车,景德镇制瓷中心,青花瓷;煤冶铁已相当普遍;打破坊市界限,早市、夜市,草市,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商品化,交子,商业名镇,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商路畅通(漕运、海运、驿站)宋时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
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3、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程朱理学理学产生,天理是本原“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陆九渊心学“心”就是“理”发明本心;四大发明,印刷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火药广泛应用军事,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元朝郭守敬简仪,编《授时历》;王祯的《农书》;沈括《梦溪笔谈》;珠算法市民阶层兴起,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宋词兴盛;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元曲;书法有意无法,文人画注重意境,写意画,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绘画成为商品,瓦舍“南戏”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宋词和元曲的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
4、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各民族交流密切,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
5、对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第八阶段明清时期(1368~1840年):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1、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腐朽衰落,封建社会正在走向衰落;君主专制强化:明朝废丞相、分六部,内阁制;清朝:议政王大臣;沿用内阁,奏章票拟;臵六部。
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要。
雍正设臵军机处明朝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设厂卫制;在地方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科举制采用八股取士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2.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农业风力水车;玉米和甘薯土豆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明代蚕桑和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商品化增强,出现专业生产区域,徐光启《农政全书》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
苏杭丝织业,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明:五彩瓷;清:彩瓷、珐琅彩瓷,明清时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大;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流行焦炭冶铁(南宋末年开始)城镇商业依然繁荣,汉口、佛山镇、景德镇。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农产品商品化,商品流通扩大。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货币的作用大,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外贸走向萎缩,清朝仅广州“十三行”一处通商;朝贡贸易,如郑和下西洋;明朝中期:“罢市舶”走私盛行3、文化: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理学的僵化、禁锢思想,产生批判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文艺大众化、世俗化;传统科技步入总结,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没产生近代科技;西学东渐;文化专制(明:八股取士、清:文字狱);明朝王阳明心学;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进步思想,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最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算随商品经济发展而普及;明朝时已传入海外。
书法各具情态个性化,趋于平民化和世俗化,代表文征明。
明代传奇剧的发展,清代京剧形成;士大夫文人画,写意画,代表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兰图》;木刻版画作为小说的插图,年画、布贴画、剪纸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昆曲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誉为“百戏之祖”;通俗文学形式章回体裁小说发展;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和戏剧作品4、对外:海禁、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重要考点●明清之际,出现社会转型的有利因素?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阶级关系:市民阶层壮大,自由劳动力增加;③思想文化:出现早期民主思想; “西学东渐” ;④对外关系: 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同时期的西方:西方的崛起①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专制,通过立法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③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传播;④科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经典力学创立、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第九阶段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时期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世界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世界(上)公元6世纪至公元13世纪的世(下)地域中国历史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秦汉(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隋唐(6世纪晚期至前10世纪中期)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前6世纪晚期)宋元(10世纪中期至前13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古代罗马法的发展(前3世纪-公元6世纪)中世纪的欧洲(约公元7世纪-13世纪)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阶段特征】奴隶制文明1、政治:古代雅典、罗马成为近现代民主与法治源头,古希腊民主原则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渊源;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式确立——伯里克里改革时期达到繁盛;古代罗马建立了系统而缜密法律,从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核心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逐渐趋向完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