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集锦

合集下载

唐雎不辱使命 中考题集锦 课件2013.8.26制作

唐雎不辱使命 中考题集锦 课件2013.8.26制作

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 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 人远矣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才能、有且H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 译文: 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 今天就是这样。 19.填空。 秦国企图用___________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 易地 由此引出唐雎__________ _一事。“__________ _ ”写出了 出使秦国 长跪而谢之 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20.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 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 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 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 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 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以头抢地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doc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其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内容。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秦王色挠: 屈服(2)逆寡人:违背(3)故不错意也:通“措”放置(4)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5)以君为长者:把(6)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7)否,非若是也这样(8)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9)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黑色)(10)免冠徒跣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脚(11)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12)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丧服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及答案【篇一:唐雎不辱使命中考精编试题】txt>(第一课时)一、解释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受地于先王:2、仓鹰击于殿上:3、因使唐雎使于秦: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5、以头抢地尔:6、故不错意也:7、轻寡人与:8、虽千里不敢易:9、请广于君:10、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11、岂直五百里哉!()()12、长跪而谢之曰(二、翻译下列句子。

1.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弗敢换。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长跪而谢之。

4.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5.岂直五百里哉?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7.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9.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四、选择题。

1.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2.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五、填空。

1.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2.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3.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4.唐雎面对秦王以相威胁时,他以作答,列举、、的壮举,从气势上压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的形象。

文段中的秦王则是一个、、的君王形象。

六、回答问题。

1.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②岂直五百里哉?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3.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4.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5.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总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总
为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地准备了一些假期学习套餐希望同学们依时完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督促子女完成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总
同学们,假期既是休闲、放松的时候,又是学习提高的佳期,善学的学生,总会合理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的下学期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 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店铺中考频道特地准备了一些假期学习套餐,希望同学们依时完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docx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docx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一.(一)秦王使人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然,受地于先王,愿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者,故不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寡人与”唐雎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敢易也,直五百里哉”⋯⋯⋯⋯⋯秦王色,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矣:夫、魏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自《唐雄不辱使命》)6.解下面句中加点的。

(2分)( l)故不意也:( 2)跪而之曰:..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是( 2 分)A.①秦王使人安陵君日② 太守..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又焉..C、①安陵君其.寡人②潭中可百.D、①愿守之②愿借子之..8.用代翻下面两个句子。

(4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文:(2)夫、魏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文: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有多。

一例,用一句概括其主要事迹。

( 2分)答:二.(一)《唐雎不辱使命》段,回答9—12 ( 10 分)秦王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者,故不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寡人与”唐雎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敢易也,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唐雎曰:“公亦天子之怒乎”唐雎曰:“臣未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之刺王僚也,彗星月;政之刺傀也,白虹日;要离之刺忌也,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怒未,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1)81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1)81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1)81《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09年;1.(天津市);“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秦;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09年1.(天津市)“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2.(新疆·乌鲁木齐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徒以有先生也。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唐雎不辱使命历年中考题汇总

唐雎不辱使命历年中考题汇总

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

8.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9.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Z_xx_]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重点字词+重点问题+中考试题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重点字词+重点问题+中考试题

22、唐雎不辱(辱没)使(出使)命《战国策》刘向标有※的是重点1、秦王使(派)人谓(告诉、对……说)安陵君曰:“寡人欲以(用)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许(答应)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给予恩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即使这样),受地于(从)先王,愿(希望)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因此)使(派遣)唐雎使(岀使)于(到)秦。

3个使”的意思要分清(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2、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用)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凭借)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把)君为(当作)者,故不错意(置意,通措”)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扩充)于君,而君逆(违背)寡人者,轻(轻视)寡人与(疑问语气助词)?”唐雎对曰:否,非若(像)是(这样)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即使)千里不敢易也,岂(何况)直(只,仅仅)五百里哉?”(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但是安陵君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3、秦王怫然(盛怒的样子)怒,谓(对……说)唐雎曰:“公(先生)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使……倒下)尸百万,流(使……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摘掉)冠徒(光着)跣,以头抢(撞)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之怒也。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含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学校;南赵楼中学设计者;李新莲审核人;王福娥一.基础知识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词.(1)唐雎不辱.使命()(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大王加惠..()(4)请广.于君()(5)岂直.五百里哉()(6)秦王怫.然怒()(7)布衣..()(8)以头抢.地耳()(9)庸夫..()(10)非士.之怒()(11)休祲..()..降于天()(12)天下缟素(13)秦王色挠.()(14)长跪而谢.之()(15)寡人谕.矣()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3)寡人谕矣3.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于受地于.先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徒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徒以.有先生也()之愿终守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专诸之.刺王僚也()与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4.翻译下列句子(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达标训练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期考复习】唐雎不辱使命重点注释+句子翻译+中考题

【期考复习】唐雎不辱使命重点注释+句子翻译+中考题

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 凶的征兆。 18.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 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 词”。(2分)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我将发怒, 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11.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第①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 “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B.第③段中的人物对话写出唐雎以“士之怒”反 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C.第④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 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的局面。 D.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 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7、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 译: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 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 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 是这个时候。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挠:屈服 谢:道歉 译: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9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徒以有先生也。 译: 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 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威胁
害怕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虽然,受地于先王(即使这样) B.秦王不悦(高兴)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派 )( 使者 )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10.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 (A项 表疑问,呢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表判断,不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以君为长者 B(当作、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C.轻寡人与 C项 疑问语气助词 /和、跟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休祲降于天 D项 从 相与步于中庭 在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

《唐雎不辱使命》(一)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头抢.地耳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公将鼓.之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把画线句子(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成现代汉语。

(2分)译文: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二)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分)(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3)秦王色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三)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寡人与逆:长跪而谢之曰谢:2.(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3.(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我们都是成功者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加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做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试题1(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试题1(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给加点字注音。

唐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休祲.()天下缟.素()寡人谕.矣()2.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于以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4.本文选自____________,是西汉末年_______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5~8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唐雎连用三个事例是为了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暗示了什么?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7.翻译句子。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8.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这表现了唐雎什么样的性格?三、语言运用9.根据对话情境,回答问题。

“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南理工,不错的哦!亲,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这是2011年7月16日由南京理工大学发出的第一条录取短信,这种“淘宝体”录取短信一时之间引起社会热议:甲:的确别出心裁,收到如此有趣的录取短信,哪个考生不高兴?我想公众看了这样的短信,也会会心一笑:原来大学录取短信也可以这样来发!乙:我可不这么看。

大学录取通知可是一种正式通知,不能为了迎合大众而丧失自身原则。

这种方式有自我造势、哗众取宠之嫌。

搞不好,学生还以为是诈骗短信呢!丙:其实,录取短信只是一种形式。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训练题训练题(一)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A.此庸夫.之怒也那 B . 天下缟素.平素C. 秦王色.挠神色D. 亦免冠徒.跣仅仅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何以.战?B.虽.千里不敢易也虽.然,受地于先王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B.故不错.意也错误C.而君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D.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庸夫.之怒也夫.战,勇气也。

B.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C.皆布衣之.士也每假借藏书之.家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皆以美于.徐公6.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对唐雎以语言描写为主,几乎没有任何情绪起伏的描写,体现了唐雎不卑不亢、镇定自若、冷静从容的特点。

B. 文中秦王怒、惧皆形于色,既是性格使然,也是出于“演”的需要,用以威慑或者迷惑唐雎。

这与唐雎的喜怒不形于色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唐雎始终不为所动的智慧。

C. 文章第四段,在唐雎视死如归的强硬威胁下,秦王屈服,放弃了窃取安陵的打算,反衬出了唐雎不畏强暴的形象。

D.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除了唐雎与秦王形象上存在对比,秦王对唐雎前后的态度也有对比。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韩、魏灭亡.亡:灭亡 B.秦王色.挠色:脸色C.与臣而将.四矣将:带领 D.天下缟素.素:白色的衣服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学而.时习之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在乎.山水之间也C.何至于.此贤于.材人远矣D.此庸夫之.怒也吾妻之.美我者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1分)(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6-9题。

(13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同“措”)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C.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白色丧服)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B.而君逆寡人者学而时习之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记述了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场外交抗争。

面对秦王居高临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拒绝,有失明君风度。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专项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专项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专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唐雎不辱使命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加点字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请广.于君广:增广、扩充B.秦王怫然..怒怫然:愤怒的样子C.天下缟素..缟素:白色丧服D.休.祲降于天休:吉祥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安陵君其.许寡人吾视其.辙乱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徒以.有先生也以.中有足乐者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土地。

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B.秦王初见唐雎时,显得很骄傲,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言辞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doc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doc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1.(天津市)“秦王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秦王色,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矣:夫、魏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文中加点的的解,不正确的一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子C.大王布衣之怒乎D.秦王色,跪而之曰2. 下列句子中表达反气的一是(布衣:平民:感)A.公亦天子之怒乎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地耳C.千里不敢易也,直五百里哉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 下列下面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是()A.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行相斗争的程,以及斗争的局。

B.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决抵制秦王的局,断然拒“易地”,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文主要通声色的“ ”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明地表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尖的矛盾冲突中,秦王横狂暴、阴狡,而唐雎表得正气凛然、不畏暴。

2.(新疆·木市)“秦王使人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寡人! ”⋯⋯徒以有先生也。

”17.下列句中加点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是 ( )A. 安陵君其寡人 /其岸犬牙差互..B.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 亦免冠徒跣,以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坡..D. 要离之刺忌也,于殿上/其受之天也,于材人矣..18.将文中画横的句子翻成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素,今日是也。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填空。

秦国企用___________的政治局不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__________一事。

“___________”写出了外交斗争的局。

20.合文章内容,析作者主要通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种手法有什么好3.(四川省凉山州)秦王使人安陵君曰⋯⋯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含答案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色挠(náo)怫然(fú)以头抢地(qiāng)B. 休祲(qìn)庸夫(yōng)彗星袭月(huì)C. 王僚(liáo)韩傀(guī)免冠徒跣(xiǎn)D. 加惠(huì)缟素(gǎo)寡人谕矣(yù)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大王加惠..(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4)故不错意..也( )(5)岂直..五百里哉( )(6)秦王怫然..怒( )(7)(聊城中考)以头抢.地耳( )(8)白虹贯.日(.).(9)长跪而谢.之曰( )(10)寡人谕.矣(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5.辨析下列句子中“于”字的含义。

(1)受地于.先王____________(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__________ (3)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4)仓鹰击于.殿上__________________(5)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6)何至于.此_________________6.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 课文第二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C. 秦王没想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

D. 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正气凛然,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8、①撞②道歉(2分。

每格1分。

) 19、C(2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2分。

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

)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集锦
(一)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①以头抢地耳②长跪而谢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把画线句子(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文:
2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二)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文:
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
9.逆:违背谢:道歉 10. C 11.(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12.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三)
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寡人与逆:长跪而谢之
曰谢:
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6、〔 1 )通“措”,置。

(2 )道歉 7 、B 8 、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9.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四)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 l )故不错意也: ( 2 )长跪而谢之
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② 太守谓谁
B.① 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 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文: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2 分)
答:
1、D
2、C
3、B
(五)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曰谢:感谢
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5.加重语气的助词(可译为恐怕、大概、一定要)交换只(仅仅)道歉16.“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安陵君不听寡人言,何也,轻寡人与?”17.(4分)(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两个“使”1分、翻译通顺1分)(2)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

(“休祲”1分,翻译通顺1分)18.(2分)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19.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六)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易:
岂直五百里哉直:长跪而谢之谢:
16.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

(2分)
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
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
天。

18.简析划线句子(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分)
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