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教学目标
蝙蝠来了教案模板7篇
蝙蝠来了教案模板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汇报材料、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方案、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述职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materials, annual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speeches, contract proposals, lesson plans, essays, job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蝙蝠来了教案模板7篇教案应该具有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教案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南,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蝙蝠来了教案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蝙蝠教案
小班蝙蝠教案教案标题:小班蝙蝠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蝙蝠的认识和兴趣。
2. 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蝙蝠的基本知识,如蝙蝠的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等。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 通过游戏和艺术活动,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蝙蝠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2. 课堂背景音乐,例如森林中的鸟鸣声或蝙蝠飞翔的声音。
3. 适合小班学生的绘本或故事书,如《蝙蝠先生》。
4. 彩色纸张、剪刀、蜡笔等美术用具。
5. 蝙蝠的生活环境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蝙蝠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蝙蝠的特征。
例如,他们有翅膀、大耳朵和尖尖的牙齿等。
2.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森林中的环境,同时告诉他们蝙蝠是一种在夜晚飞翔的动物。
知识探究:3. 通过绘本或故事书向学生讲解蝙蝠的习性、食物和生活环境等基本知识。
4. 展示蝙蝠的生活环境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蝙蝠栖息的地方和它们的生活习惯。
活动和游戏:5. 分发彩色纸张和美术用具,让学生动手制作蝙蝠手工艺品。
指导他们如何利用剪刀剪出蝙蝠的形状,并用蜡笔为蝙蝠上色。
6. 进行蝙蝠飞行游戏。
教师充当“指挥员”,学生模仿蝙蝠飞行的动作,跟随指挥员的指示前进、转向等。
7. 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制作一个蝙蝠的巢穴模型。
他们可以利用纸板、树枝和干草等材料来构建巢穴,并在模型中放置一些玩具蝙蝠。
展示并讨论每个小组的成果。
评价和总结:8. 收集学生的手工艺品,展示并让他们互相欣赏。
9. 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向学生提问并让他们回答关于蝙蝠的问题。
10. 总结课堂,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学到的新知识和体会。
教案扩展:- 借助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组织学生创作蝙蝠相关的表演或短剧。
- 安排参观当地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让学生实地观察真实的蝙蝠并进行观察记录。
-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关于蝙蝠的书籍,并写下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幼儿园认识蝙蝠的教案
幼儿园认识蝙蝠的教案课程背景蝙蝠作为一种独特的动物,对于幼儿的生物认知和科学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引入蝙蝠主题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1.认识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并了解其特殊的生活习性。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通过合作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学准备1.蝙蝠图片或幻灯片。
2.蝙蝠模型或玩具。
3.幼儿字母卡片或洞穴形状卡片。
教学步骤导入环节1.引入蝙蝠的话题,让幼儿分享对蝙蝠的了解和观点。
2.展示蝙蝠的图片或幻灯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让他们描述蝙蝠的外观特征和习性。
概念认知1.向幼儿介绍蝙蝠是什么,是一种哺乳动物,并与其他动物进行对比。
–提问:蝙蝠和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提示:蝙蝠是哺乳动物,有毛发和乳房;鸟是鸟类动物,有羽毛和嘴。
2.解释蝙蝠的特殊生活习性,如夜行性、悬挂睡觉等。
–展示蝙蝠的模型或玩具,并示范蝙蝠悬挂的样子。
–提问:蝙蝠为什么悬挂着睡觉?它们在夜间做什么?观察实验1.安排观察实验:观察蝙蝠的飞行动作。
–让幼儿模拟蝙蝠的飞行动作,例如扇动双臂、飞翔在空中等。
–观察幼儿的动作,提问:你们模拟飞行时的感受是什么?蝙蝠是如何飞行的?2.进行合作活动:建造蝙蝠洞穴。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制作一个洞穴。
–给幼儿提供字母卡片或洞穴形状卡片,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建造洞穴。
–鼓励幼儿在建造过程中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总结回顾1.回顾课程中学到的关于蝙蝠的知识。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实验和活动中的观察和体会。
3.总结蝙蝠的特殊生活习性和飞行方式。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和表现。
2.听取幼儿的回答和分享,评估他们对蝙蝠的认知水平。
3.随堂批注和记录幼儿的观察实验结果和活动表现。
教学延伸1.继续探索其他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蝙蝠教学设计
蝙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蝙蝠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蝙蝠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生活习性、结构特征、食性等;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描述蝙蝠的外形特征、行为习性等;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蝙蝠的兴趣,增强动物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蝙蝠的分类和生活习性;2. 蝙蝠的结构特征和食性;3. 蝙蝠的行为习性和繁殖方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播放蝙蝠的视频片段或展示蝙蝠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2. 探究:分组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蝙蝠的外形特征,例如:身体大小、翅膀形状、鼻子的形态等,引导学生发现蝙蝠的特点,并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3. 讲解:介绍蝙蝠的分类和生活习性,向学生介绍蝙蝠的两个主要种类:果蝠和昆虫蝠,并讲解它们的栖息地、迁徙方式等。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提问学生蝙蝠是怎样吃东西的,为什么会选择吃水果或昆虫;2. 探究:根据学生上节课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蝙蝠的食性,了解蝙蝠通过声波定位来获取食物,同时也学习蝙蝠的捕食方式;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让其中一名学生扮演捕食昆虫的蝙蝠,其他学生则扮演昆虫,观察并描述蝙蝠捕食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蝙蝠食性的理解。
第三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蝙蝠的行为习性照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蝙蝠行为的兴趣,并让他们描述出他们观察到的蝙蝠行为;2. 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如蝙蝠为什么喜欢生活在暗处、为什么会集体居住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蝙蝠行为背后的生态原因;3. 整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一个蝙蝠行为调查报告,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就自己的发现发表见解。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对蝙蝠的理解程度;2. 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1. 邀请蝙蝠专家或动物保护人士给学生讲解有关蝙蝠的知识,增加学生的科学素养;2.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蝙蝠栖息地,观察和记录蝙蝠的生活习性,加深对蝙蝠的理解;3. 进一步研究蝙蝠与人类的关系,包括蝙蝠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蝙蝠对病虫害的控制等。
2024年蝙蝠教案6篇
2024年蝙蝠教案6篇蝙蝠教案篇1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1、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蝙蝠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蝙蝠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蝙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动物的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蝙蝠的外貌和动作。
2. 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呈现蝙蝠的生活场景和特点。
3. 认识蝙蝠的故事书: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向幼儿展示蝙蝠的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提问幼儿关于蝙蝠的一些问题,如:蝙蝠是什么动物?它们长什么样子?它们会飞吗?等等。
2. 感知蝙蝠(10分钟)通过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幼儿观看蝙蝠的生活场景和特点。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蝙蝠的外形、翅膀、耳朵等特征,并帮助幼儿描述蝙蝠的外貌特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蝙蝠发出的声音,帮助幼儿了解蝙蝠的声音特点。
3. 认识蝙蝠的生活习性(1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书,讲述关于蝙蝠的故事。
故事中可以描述蝙蝠如何在夜晚飞翔、捕食昆虫等。
讲故事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如:蝙蝠为什么在夜晚活动?它们为什么喜欢吃昆虫?等等。
4. 制作蝙蝠手工(20分钟)为了加深幼儿对蝙蝠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蝙蝠手工制作活动。
教师提前准备好蝙蝠的图案模板和彩色纸,让幼儿根据模板将蝙蝠的外形剪出,并用彩色纸粘贴上蝙蝠的眼睛、嘴巴等细节部分。
完成后,可以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蝙蝠手工作品,并请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蝙蝠的特点。
5. 蝙蝠游戏(15分钟)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蝙蝠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关于蝙蝠的游戏。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蝙蝠飞翔的游戏,让幼儿想象自己是蝙蝠,在教室中飞翔。
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蝙蝠形状的卡片,让小朋友根据卡片上的描述找到对应的蝙蝠形状。
6. 总结(5分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对蝙蝠的认识和了解已经得到加深。
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玩一个问答小游戏,让幼儿回答和蝙蝠相关的问题,如:蝙蝠是不是哺乳动物?蝙蝠能不能白天飞翔?等等。
科学蝙蝠教案
科学蝙蝠教案科学蝙蝠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蝙蝠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探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蝙蝠的形态特征和飞行方式,引发学生对蝙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蝙蝠的外貌特征,例如:翅膀的结构、耳朵的形状等。
知识讲解:1. 介绍蝙蝠的分类和种类,包括食虫蝠和果蝠等。
2. 解释蝙蝠的飞行原理,包括翅膀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3. 探讨蝙蝠的感知能力,例如超声波定位和夜视能力。
实验设计:1. 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蝙蝠的超声波定位能力。
学生可以使用简易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来模拟蝙蝠的定位过程。
2. 引导学生提出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方法。
3.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讨论和总结: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蝙蝠的超声波定位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例如传粉和控制害虫等。
3. 结合课堂讲解,总结蝙蝠的特征和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邀请专家或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关于蝙蝠的信息。
2. 鼓励学生制作蝙蝠模型或海报,展示他们对蝙蝠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3. 组织学生参与保护蝙蝠的活动,例如制作蝙蝠巢箱或参与蝙蝠观察活动。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蝙蝠特征和生态作用的理解,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
3. 评估学生设计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假设、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蝙蝠的形态特征和飞行方式。
2. 蝙蝠的分类和种类的介绍资料。
3. 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等实验装置。
4. 与蝙蝠相关的书籍、文章或网站链接。
教案延伸:1. 将蝙蝠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适应能力和生态角色。
2. 将蝙蝠的超声波定位与雷达技术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3. 探究蝙蝠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和适应性。
中班科学教案蝙蝠
中班科学教案蝙蝠中班科学教案:蝙蝠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蝙蝠的基本信息,包括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2. 培养幼儿对蝙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制作蝙蝠模型强化对蝙蝠特征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绘本资源:关于蝙蝠的图片或绘本。
2. 工艺材料:黑色纸板、黄色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棉花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拿着一本关于蝙蝠的绘本,向幼儿们展示书籍封面上的蝙蝠图片,并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引导幼儿回答“蝙蝠”。
然后询问他们对蝙蝠有什么了解。
2. 探究教师打开绘本,指着一页上的图片,与幼儿一起观察和讨论蝙蝠的外貌特征,如:黑色的翅膀、尖尖的耳朵、长长的爪子等。
并向幼儿提问:“蝙蝠是在白天活动还是在黑夜活动呢?”引导幼儿回答“蝙蝠在黑夜活动”。
3. 讲解教师以简单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讲解蝙蝠是一种夜行动物,喜欢在黑夜里寻找食物。
蝙蝠能够利用声音发射器来发出超声波,通过听到回声来判断距离和方向,这就是它们的“超能力”。
4. 游戏将幼儿分成两队,一队扮演蝙蝠,一队扮演昆虫。
昆虫们要尽量躲避蝙蝠,而蝙蝠们则要在黑暗的房间里“飞”来“捉捕”昆虫。
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活动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蝙蝠的认识。
5. 制作蝙蝠模型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黑色纸板和黄色纸板,在黑色纸板上帮助幼儿剪出蝙蝠的形状,然后用黄色纸板剪出蝙蝠的眼睛和牙齿,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在蝙蝠身上,最后用彩色纸做出蝙蝠的翅膀,并用棉花代表蝙蝠的毛发。
幼儿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装饰。
6. 展示与分享幼儿们完成后,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蝙蝠模型,并且每个人可以轮流拿着自己制作的蝙蝠模型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蝙蝠的知识。
7. 结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蝙蝠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动物,它们生活的方式和其他动物不同。
并鼓励幼儿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加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生物。
四、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通过引入和展示绘本、观察和讨论蝙蝠的外貌特征、制作蝙蝠模型等活动,激发了幼儿们对蝙蝠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蝙蝠
大班科学教案蝙蝠大班科学教案:蝙蝠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蝙蝠的基本信息,包括外貌、习性等;2. 了解蝙蝠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3. 培养学生对蝙蝠的保护意识,了解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蝙蝠的外貌特征、飞行姿势等;2. 小实验材料,如竹签、纸和水果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导引:利用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导学生讨论,了解学生对蝙蝠的认识,看看学生是否了解蝙蝠是哺乳动物的一种。
2. 呈现知识: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图片卡片,介绍蝙蝠的外貌特征。
例如,蝙蝠的身体覆盖有短而密的毛发,它们有两只翅膀和一个长长的尾巴。
3. 讨论习性:引导学生对蝙蝠的习性进行讨论。
例如,蝙蝠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
蝙蝠的翅膀可以自由伸展,飞行速度快且灵活。
4. 探究饮食习惯:进行简单的实验。
将水果放在一个容器中,让学生模拟蝙蝠的食性,利用竹签捅破水果皮,然后用纸吸取水果汁。
观察学生对实验的参与和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蝙蝠主要以水果和昆虫为食。
5. 知识延伸:引导学生了解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蝙蝠是重要的自然控制因素,它们以昆虫为食,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同时,蝙蝠也是花粉携带者,有助于花朵的传粉和植物繁衍。
6.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例如:蝙蝠是哪类动物?它们主要以什么为食物?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四、课后活动1. 制作蝙蝠手工:让学生用纸板或彩纸制作蝙蝠,并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蝙蝠装饰教室。
2. 观察蝙蝠视频:安排学生在家观察蝙蝠的生活轨迹和行为,鼓励他们通过观察视频或图片来了解蝙蝠的更多信息。
3. 保护蝙蝠意识宣传: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蝙蝠保护的想法和方法,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保护海报或小册子,宣传蝙蝠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大家共同保护蝙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和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知识掌握情况。
蝙蝠教学目标
蝙蝠教学目标蝙蝠是一种独特的动物,它们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蝙蝠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生态特征以及蝙蝠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了解蝙蝠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特征。
通过观察蝙蝠的外貌和解剖结构,学生可以认识到蝙蝠是哺乳动物,具有翅膀和特殊的适应性。
2. 让学生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蝙蝠以昼伏夜出的方式生活,并且以果蝠和昆虫蝠为主要分类。
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蝙蝠的食性、睡眠习惯等,可以深入了解蝙蝠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3.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蝙蝠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传播植物的花粉。
通过了解蝙蝠的作用,学生可以认识到保护蝙蝠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蝙蝠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推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蝙蝠翅膀的结构和飞行方式,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5. 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在蝙蝠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如进行蝙蝠的观察记录、调查蝙蝠数量和种类等。
通过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蝙蝠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或团队项目,如设计蝙蝠保护方案、制作蝙蝠模型等。
通过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总而言之,蝙蝠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蝙蝠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实际观察、研究和合作,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蝙蝠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被同伴驱逐的蝙蝠教学设计怎么写
被同伴驱逐的蝙蝠教学设计怎么写课题名称:被同伴驱逐的蝙蝠一、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认识蝙蝠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尤其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3.通过了解蝙蝠被同伴驱逐的现象,探究动物之间的关系和行为。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蝙蝠洞穴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了解蝙蝠:蝙蝠的分类、特点、栖息环境等。
2.蝙蝠的作用: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传粉、控制害虫等。
3.威胁和挑战:人类活动对蝙蝠的影响,如城市化、光污染、捕杀等。
4.同伴驱逐现象:介绍蝙蝠同伴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一些情况下出现的驱逐行为。
5.制作蝙蝠洞穴:通过制作蝙蝠洞穴,了解蝙蝠的栖息环境和习性。
三、教学重点:1.认识蝙蝠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了解蝙蝠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尤其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3.通过了解蝙蝠被同伴驱逐的现象,探究动物之间的关系和行为。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蝙蝠的分类、特点、栖息环境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蝙蝠的基本知识。
2.图表法:通过图片、图表等方式展示蝙蝠的生态环境、作用和威胁等内容,使学生对蝙蝠有更深刻的认识。
3.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片展示,介绍蝙蝠同伴之间的关系和驱逐现象。
4.实践活动法:通过制作蝙蝠洞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蝙蝠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蝙蝠的形态和生态环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2.了解蝙蝠:讲解蝙蝠的分类、特点、栖息环境等内容,并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进行辨认。
3.蝙蝠的作用和威胁:通过图片、图表等方式展示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受到的威胁。
4.同伴驱逐现象: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片展示,介绍蝙蝠同伴之间的关系和驱逐现象。
5.制作蝙蝠洞穴:让学生分组制作蝙蝠洞穴或模型,加深学生对蝙蝠栖息环境和习性的了解。
6.小结: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1.本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蝙蝠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蝙蝠 幼儿园教案
蝙蝠幼儿园教案
目标
让幼儿了解蝙蝠,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蝙蝠相关的图片、图书或者其他辅助材料。
•相关的手工、画画、音乐材料。
•教学计划书。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展示蝙蝠的图片或者其他相关的材料,可以用讲故事、用
音乐、用画画等方式。
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有趣的事实,比如中国最大的蝙蝠有多大,蝙蝠晚上可以看到东西等等。
2.学习蝙蝠的身体结构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了解蝙蝠的身体结构,
例如蝙蝠的翅膀是末端到大脚趾的膜,而不是像鸟类一样的很多细小羽毛;
蝙蝠的耳朵也很大而且移动起来非常迅速。
同时,让孩子们观察蝙蝠的翅膀模型或者用手工完成相关的活动,以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蝙蝠的习性和生活习惯让孩子们了解蝙蝠是夜行动物,他们延伸到
晚上飞行寻找食物,还有许多种类的蝙蝠吃不同的东西,比如水果、昆虫和小鱼等等。
接着,让孩子们感受蝙蝠利用声波来感知周围环境的特殊技能,并通过了解这个技能对我们人类有哪些贡献,引出蝙蝠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4.学习如何保护蝙蝠和森林在了解到蝙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后,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关于如何保护森林和栖息地的信息。
可以用讲故事、画画等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到森林对于生态的重要性、森林保护工作的困难和重要性。
5.结束课程让孩子们分享自己这个时期学到的东西,如:蝙蝠、森林
保护、科学与技术,然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手工、画画等作品。
总结
进一步比较蝙蝠和人类的不同之处,可以激励孩子们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也可以激励孩子们专注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蝙蝠 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蝙蝠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蝙蝠的生活性和特点。
2. 研究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词汇。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PPT或教学课件。
3. 蝙蝠的图片或视频材料。
4. 与蝙蝠有关的练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蝙蝠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蝙蝠的好奇心。
2. 研究蝙蝠的生活性和特点(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蝙蝠的生活性和特点,可以通过PPT或教学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3. 阅读教材课文(15分钟)让学生集体朗读教材中关于蝙蝠的课文,教师可以适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蝙蝠与其他动物的异同点,并记录下来。
5. 研究相关知识和词汇(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与蝙蝠相关的知识和词汇,如蝙蝠的分类、蝙蝠的食物等。
6. 阅读理解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与蝙蝠相关的阅读理解练,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练题,并在学生完成后进行讲解和答疑。
7. 写作训练(15分钟)让学生以蝙蝠为题材,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蝙蝠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性。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蝙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科学小知识蝙蝠教案大班
科学小知识蝙蝠教案大班教案标题:科学小知识蝙蝠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蝙蝠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外貌、生活习性和食物来源。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3. 通过观察和讨论,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蝙蝠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2. 蝙蝠模型或玩具。
3. 书籍或绘本关于蝙蝠的故事。
4. 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5. 课堂布置:展示蝙蝠图片和绘本。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蝙蝠的图片或图片卡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学生他们对蝙蝠了解多少。
2. 通过简单的问题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蝙蝠的认知和想法。
探究(15分钟):1. 展示蝙蝠模型或玩具,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蝙蝠的外貌特征。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蝙蝠的飞行方式和生活环境。
例如:蝙蝠用什么飞行?蝙蝠住在哪里?3. 通过阅读蝙蝠相关的绘本或故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蝙蝠的了解。
实践(20分钟):1. 分发彩色纸和绘画工具,让学生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蝙蝠。
2. 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绘制的蝙蝠,包括颜色、形状和特征等。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蝙蝠在夜晚寻找食物的过程。
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扮演蝙蝠,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昆虫或水果。
引导学生讨论蝙蝠的食物来源和食性。
总结(10分钟):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蝙蝠的知识和经验。
2. 强调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家和学校中继续观察和学习关于蝙蝠的知识。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蝙蝠在树上或洞穴中的生活环境。
2. 邀请专家或动物保护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蝙蝠的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蝙蝠外貌和生活习性的描述能力。
2. 收集学生绘制的蝙蝠作品,评估他们对蝙蝠外貌特征的理解程度。
3. 记录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蝙蝠食物来源和食性的讨论情况。
认识蝙蝠儿歌教案
认识蝙蝠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学习唱一首关于蝙蝠的儿歌;3.培养孩子对自然界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蝙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难点,学习儿歌的节奏和音调。
三、教学准备:1.儿歌《小蝙蝠》的歌谱;2.蝙蝠的图片、视频资料;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蝙蝠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蝙蝠的飞行姿态和生活习性。
然后向学生提问,蝙蝠是什么样的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特点?2.学习儿歌(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儿歌《小蝙蝠》,并播放歌曲。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歌曲的歌词、节奏和音调。
学生可以跟着教师一起唱,加深对蝙蝠的了解。
3.了解蝙蝠(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蝙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比如它们是夜行动物,喜欢在夜晚活动;它们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捕捉食物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蝙蝠的外形和飞行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蝙蝠。
4.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蝙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向其他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制作手工(20分钟)。
教师让学生利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蝙蝠的手工作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蝙蝠的了解,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蝙蝠形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6.总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对蝙蝠的了解和学习情况。
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动物,多保护动物,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蝙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一首有关蝙蝠的儿歌,培养了对自然界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同时,学生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蝙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蝙蝠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蝙蝠一、教学目标:1. 认识蝙蝠是一种特殊的哺乳动物,了解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和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问答和小组合作,提高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展示蝙蝠形象和其生活环境。
2. 播放蝙蝠相关的视频资料。
3. 绘本或故事书《小蝙蝠的冒险》等。
4. 游戏道具:模仿蝙蝠翅膀的布条、盲目走路的眼罩等。
5. 手工材料:颜色纸、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蝙蝠的形象,引起幼儿们的兴趣与注意。
2. 教师简要介绍蝙蝠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种,并提问:“蝙蝠是一种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回答。
3. 播放蝙蝠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幼儿对蝙蝠有更直观的了解。
步骤二:探索蝙蝠的特点(20分钟)1. 向幼儿们展示蝙蝠的翅膀,并让他们触摸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看起来和手感如何。
2. 引导幼儿讨论蝙蝠的特点,包括:翅膀、耳朵、飞行能力等。
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蝙蝠的翅膀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的翅膀有什么特别之处?”3. 制作蝙蝠翅膀手工活动:给每个幼儿发放颜色纸、剪刀和胶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剪下蝙蝠翅膀,并用胶水将其固定在背后的服装上。
步骤三:了解蝙蝠的生活(25分钟)1. 分发绘本或故事书《小蝙蝠的冒险》,教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幼儿们讲述蝙蝠的生活。
读完后,提问:“蝙蝠居住在哪里?它们在夜间做什么?”2. 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3. 游戏时间:眼罩迷路。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眼罩,并模拟夜间蝙蝠飞行的场景。
幼儿带上眼罩后,进行盲目走路的游戏,感受蝙蝠在夜晚飞行的困难。
步骤四:总结与拓展(1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内容,确保他们对蝙蝠的认识有所提高。
蝙蝠教学目标
蝙蝠教学目标第一篇:蝙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能力目标:能动手画出蝙蝠飞行的示意图、画出雷达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仔细观察和乐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做“蒙眼抢物”小游戏。
2、学生谈游戏后的感受。
3、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蝙蝠是弱视的,那弱视的蝙蝠它是靠什么本领在黑夜里来去自如地飞行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蝙蝠飞行的神秘面纱,好吗?(板书课题:11、蝙蝠和雷达)二、品读课文,揭示秘密。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42页,快速阅读4——8自然段,找出描写科学家揭开蝙蝠飞行秘密的段落,看看哪位同学最快。
2、仔细品读第7自然段,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3、学生汇报。
4、借助课文的插图来理解一下超声波。
5、让学生画蝙蝠飞行的示意图。
6、师出示蝙蝠飞行图解说蝙蝠飞行的秘密。
7、让学生扮演蝙蝠,指着屏幕说说蝙蝠飞行的秘密。
三、合作阅读,理解试验。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4——6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三次试验表格。
2、指名汇报。
3、谈谈三次试验结果证明了什么呢?4、理解“配合起来”,对比读句子:(1)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四、探究原理,解读雷达。
1、师: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
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对吗?请默读第8自然段,读后同桌互相说说你们的体会。
2、学生汇报:3、让学生仿照黑板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4、师出示雷达工作原理图,解说雷达的工作原理。
5、让学生扮演雷达,指着屏幕说说雷达的工作原理。
关于蝙蝠的活动教案小班
关于蝙蝠的活动教案小班教案标题:探索蝙蝠的活动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 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对蝙蝠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蝙蝠的基本认识。
2. 帮助学生了解蝙蝠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关于蝙蝠的图书、图片或视频资料。
2. 蝙蝠的模型或图片。
3. 一些有关蝙蝠的简单谜语或游戏。
4. 蝙蝠的剪纸模板、彩色纸张和彩色笔。
5. 一些蝙蝠相关的手工材料,如棉球、纸板、彩色纸、胶水等。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蝙蝠的图片或模型,引发学生对蝙蝠的兴趣。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动物,以及他们对蝙蝠有什么了解。
知识讲解:2. 通过图书、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简单介绍蝙蝠的特征、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蝙蝠是唯一一种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以及它们对控制害虫数量和传播花粉的重要作用。
互动活动:3. 蝙蝠谜语游戏: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蝙蝠谜语,让他们猜出答案。
例如:“黑夜中飞翔,吃虫还吃果。
有翅膀没羽毛,是什么动物?”(答案:蝙蝠)4. 蝙蝠剪纸活动:提供蝙蝠的剪纸模板和彩色纸张,引导学生剪出蝙蝠的形状,并用彩色笔为其上色。
学生可以在剪纸上加上眼睛、嘴巴等细节。
5. 制作蝙蝠手工:提供一些蝙蝠相关的手工材料,如棉球、纸板、彩色纸、胶水等,让学生制作自己的蝙蝠手工作品。
可以是立体的蝙蝠模型、蝙蝠面具或者蝙蝠挂饰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结活动:6. 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蝙蝠手工作品,并分享他们对蝙蝠的新认识和体会。
7. 回顾蝙蝠的特征、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确保学生对这些知识有基本的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户外观察蝙蝠的生活,可以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 继续阅读有关蝙蝠的图书,扩展对蝙蝠的知识。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剪纸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学生对蝙蝠的认知水平的提问和回答。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蝙蝠活动教案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蝙蝠活动教案教案标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蝙蝠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蝙蝠是哺乳动物的一种,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兴趣。
3. 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交交往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教案准备:1. 图书:关于蝙蝠的绘本故事书。
2. 视频或图片:展示蝙蝠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3. 模型或图片:展示蝙蝠的骨骼结构。
4. 手偶或面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5. 纸板、颜料、画笔、剪刀等:用于制作蝙蝠手工制品。
6. 活动场地:室内或室外的安全空间。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蝙蝠的图片或播放蝙蝠的视频,引发幼儿对蝙蝠的兴趣。
2. 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对蝙蝠的了解程度,例如:“你们知道蝙蝠是什么动物吗?它们生活在哪里?”探索蝙蝠的特点:3. 给幼儿展示蝙蝠的骨骼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蝙蝠与其他动物的骨骼结构的不同之处。
4. 通过手偶或面具,让幼儿模仿蝙蝠的飞行姿势和声音,感受蝙蝠的特点。
5. 以绘本故事的形式,讲述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食物来源,鼓励幼儿提问和讨论。
制作蝙蝠手工制品:6. 给幼儿提供纸板、颜料、画笔、剪刀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蝙蝠的手工制品。
7. 在制作过程中,与幼儿交流蝙蝠的特点和形态,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蝙蝠观察活动:8. 带领幼儿到室外或室内的安全空间,观察蝙蝠的飞行轨迹和行为。
9. 引导幼儿记录他们观察到的蝙蝠的特点和行为,例如通过绘画、简单的文字描述或口头表达。
总结与评价:10. 回到教室,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11. 通过提问,评价幼儿对蝙蝠的理解程度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2. 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探索自然界的动物,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案扩展:1. 继续探索其他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与蝙蝠进行比较和对比。
2. 进一步了解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幼儿思考保护蝙蝠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能力目标:能动手画出蝙蝠飞行的示意图、画出雷达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仔细观察和乐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做“蒙眼抢物”小游戏。
2、学生谈游戏后的感受。
3、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蝙蝠是弱视的,那弱视的蝙蝠它是靠什么本领在黑夜里来去自如地飞行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蝙蝠飞行的神秘面纱,好吗?(板书课题:11、蝙蝠和雷达)
二、品读课文,揭示秘密。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42页,快速阅读4——8自然段,找出描写科学家揭开蝙蝠飞行秘密的段落,看看哪位同学最快。
2、仔细品读第7自然段,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
3、学生汇报。
4、借助课文的插图来理解一下超声波。
5、让学生画蝙蝠飞行的示意图。
6、师出示蝙蝠飞行图解说蝙蝠飞行的秘密。
7、让学生扮演蝙蝠,指着屏幕说说蝙蝠飞行的秘密。
三、合作阅读,理解试验。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4——6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三次试验表格。
2、指名汇报。
3、谈谈三次试验结果证明了什么呢?
4、理解“配合起来”,对比读句子:
(1)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四、探究原理,解读雷达。
1、师: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
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对吗?请默读第8自然段,读后同桌互相说说你们的体会。
2、学生汇报:
3、让学生仿照黑板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4、师出示雷达工作原理图,解说雷达的工作原理。
5、让学生扮演雷达,指着屏幕说说雷达的工作原理。
6、想一想,蝙蝠和雷达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7、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而使得飞机在夜里也能安全地飞行,假如有一天,蝙蝠和飞机相遇了,它们会说些什么话呢?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8、请学生上来表演。
五、拓展延伸,激趣探究。
1、阅读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从中学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让学生说说搜集到的其他仿生学例子。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呢?
2、学生汇报。
3、结束语。
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和朋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勇敢地去发明创造,成为一个造福人类的科学家。
大家有信心吗?
七、作业。
请你当个小小发明家,设计一个小发明,把你的构思写下来,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分享。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玩游戏呢?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蒙眼捉人”,就是让一个同学蒙住眼睛,去捉其他同学。
谁想来玩?◇师:点名◆生:做游戏◇师:蒙住眼睛捉人难吗?◆生:难
◇师: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生:无法看清人在哪里
◇师小结:在一般情况下,人要在黑暗中找到方向是非常困难的,但飞机为什么又能在漆黑的夜空中飞行呢?那究竟又是谁帮助人类解决了这一难题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蝙蝠和雷达》。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说到蝙蝠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今天,老师带了一些它们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蝙蝠的图片:你知道有关蝙蝠的知识吗?
生汇报
◇师:雷达又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看,这就是雷达。
◇师出示有关雷达的图片,你知道有关雷达的知识吗?
◆生汇报
◇师: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生:有
◇师:想不想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那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你就能明白了。
◆生:汇报。
师:下面我们学习1----3段。
◇师: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才解决了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那蝙蝠的本领一定很厉害吧。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体会它的本领高强呢?拿起笔来画一画,读一读。
◆生汇报
◇师指导朗读。
◇师放蝙蝠飞行视频。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4----6段。
◇师:蝙蝠有哪么高强的飞行本领,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
在这次试验中科学家有了惊人的发现,科学家到底发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4——6自然段。
大家先自由朗读4——6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
◆生读课文
◆生四人小组讨论
◆生填表
◆生汇报
◇师:最后我们学习7----8段。
◇师:嘴和耳朵又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
◆生:汇报。
◆生表演。
◇师小结:画示意图
◇师: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方法中得到启示,于是发明了雷达,那么雷达又是怎样探路的呢?
◆生:汇报。
◇师:小结。
◇师:科学家除了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外,还从许多动物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两个发明。
◇师:放图画,解说。
◇师:同学们,除了这些有趣的发明外,你还知道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你想不想也搞一些发明呢?
◆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小结:正是因为人们的观察和耐心研究,才有了这一个个不平凡的发明,如果,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细心观察,积极探索,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