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语文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罗列了当时著作有14 994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64 582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4.3倍。
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 D.活字印刷2.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加工成新的书写材料——纸(“蔡侯纸”)。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蔡侯纸”是最早出现的纸 B.东汉时纸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C.中国的造纸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D.蔡伦改进造纸材料有利于信息记录3.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A.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 B.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C.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 D.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4.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大量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
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 )A.神化统治阶级 B.服务小农经济C.服务于祭祀活动 D.战胜自然灾害5.古代某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C.《农书》 D.《农政全书》6.“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象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
”这段描述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论的概括 B.发展具有偶然性C.形成了完整体系 D.只注重生产经验7.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
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
”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D.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8.阅读下列表格信息:表格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元朝时城市里有了杂居及其他技艺固定的演出场所,明清时期城市里阅读小说和讲述、谈论小说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些文化现象的出现()A.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B.是人们逃避社会现实的反映C.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潮流D.是统治阶级压抑百姓的措施2.“图穷匕现”的成语来自于战国时,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去秦国,以献地图为名伺机刺杀秦王的故事。
荆轲刺杀秦王时所携带的地图,其制作的材料最可能是()A.龟壳B.麻纸C.竹简 D.帛3.“19世纪时的中国天文学担负着‘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社稷重担。
欧洲人惊呼:天文学家——这在我们有高度教养的西方人的眼中是种最无用的小人,在东方国度竟被放在部长和国务卿一级的职位上,这该是多么可怕的野蛮”。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中国古代天文学以天象观测为依据注重历法推算②中国天文学服务于政事、农事具有鲜明的实用性③地球中心说在当时的欧洲仍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④19世纪西方天文学体系独立,学者多为修士祭司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
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
”上述记载: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④具有科学精神()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5.唐后期著名诗人元稹在为白居易《长庆集》所作序言中说,白诗被“缮写模勒(仿照原样雕刻),卖于市井,处处皆是……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由此可见()A.白诗关注民生最为流行B.民众商品意识普遍增强C.技术进步有益文化传播D.政局变动刺激文学繁荣6.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公元前二世纪的古纸,称为“灞桥纸”;《后汉书》中记载:“伦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据此推知()A.纸发明于西汉是信史B.纸发明于西汉不一定可信C.纸发明于东汉是信史D.两个时期的史料内容不统一、纸产生于何时无法判断7.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阯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下面书籍内容与之相符的是( )A.《明儒学案》B.《聊斋志异》C.《三国演义》D.《儒林外史》2.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下面是代表汉字四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A. AB. BC. CD. D3.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①运用算筹计算谷仓容积①用《伤寒杂病论》来治病①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
”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A.楚辞B.唐诗C.宋词D.元曲5.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的,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
”下列诗歌不能佐证该评价的是()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①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①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6.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①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①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7.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研究医学,旨在“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唐代孙思邈也在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序”中指出:“君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评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汲取的历史信息是(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A 汉代纸已成为最流行的书写材料B 至迟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C 汉代纸很珍贵,只能用来绘制地图D 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出生在天水解析:A项错在“最流行”上,C项错在“只能”上,D项的推断本身错误。
答案:B2古代中国取得了丰富的天文学成就。
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B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为哈雷彗星命名的国家C 中国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D 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系统的记录解析:哈雷彗星是用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是最早发现哈雷彗星的国家,但并没有给它命名。
因此,B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B3《红楼梦》中迎春曾用一个灯谜来说明我国古代一工具的神奇:“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乱纷纷?只为阴阳数不同。
”该灯谜的谜底应是( )A 司南B 浑仪C 算盘D 活字解析:算盘上下两部分珠子所代表的数目是不同的,符合“阴阳数不同”。
答案:C4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
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
”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B 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 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D 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解析:火药武器在中国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因为作者生活于明代,此时火药武器已经广泛使用,所以并未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故B、C两项错误。
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D5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他主要是指( )A 李时珍医术高超B 《本草纲目》内容丰富,价值极高C 李时珍受人尊崇D 《本草纲目》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解析:“种色夺目”说明《本草纲目》内容丰富,“宝藏悉陈”说明《本草纲目》价值极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诗经》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它()A.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B.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D.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2.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 “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3.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A.记载的药物种类多B.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C.分类方法先进D.对世界影响巨大4.下列图片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照片和舞台艺术照。
对梅先生所表演的艺术形式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曲形式B.它体现了我国戏剧善于与时俱进的优点C.它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成,故名京剧D.它的发展与当时统治者的喜好密不可分5.北魏孝文帝5岁即皇帝位,重视汉族文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
他可能读过的诗句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C.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6.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认为,某词作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
”该作者应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7.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A.乾隆年间京剧正式形成B.京剧的形成博采我国北方各地戏曲之长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D.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统治者的推动有关8.《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 ) A.《诗经》反映社会变革的趋势B.《诗经》开创现实主义文学先河C.《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9.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训练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
这表明,光荣革命A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 .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C .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D .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解析】根据“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表明议会战胜王权恢复了议会的权利,故D 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A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排除B ;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制并没有结束,排除C 。
【答案】D2.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
这表明在当时英国A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B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C .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D .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解析】根据“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1.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③带朋友去看杂剧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③B.②③C.②④D.全部无法享受2.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A.李时珍、毕升B.毕升、蔡伦C.蔡伦、郭守敬D.李时珍、郭守敬3.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A.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4.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②重视实用技术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④理论体系完整A.①④B.①② C .③④D.②③5.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A.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发达B.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C.古代中国战乱较少D.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7.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认为:“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据此判断,雨果认为()A.中国人没有创造力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西方科技更加神奇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8.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单选题1.据载,清朝初年尝用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员)的激烈反对,康熙便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结果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误差不断,杨随后被革职。
下列对这一记载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落后于世界B.康熙帝显然不信任朝廷中的汉族官员C.康熙帝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D.杨光先是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2.CCTV-2《鉴宝》节目展出一幅名画,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应,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画具有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
下列绘画作品的特征与该幅名画相同的是()A.《人物驭龙图》B.《洛神赋图》C.《墨梅图》D.《步辇图》3.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吴龙翰的《野趣有声画序》中提到:“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
”清代方薰也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材料中三人均强调()A. 绘画艺术的深远意境B. 诗歌的抒情性C. 诗、画具有互补作用D. 诗歌增强了绘画的审美空间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 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基础数学著作B. 元朝郭守敬的《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C. 氾胜之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D. 中国古代医药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5.南宋《梦梁录》记我“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针盘”的主要作用是()A. 观测天象B. 辨别方位C. 测量风向D. 记录行速6.《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
”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A. “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B. 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C. 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D. 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7.宋代由于生产增加,经济繁荣,以致产生了一种和唐代不同的文化。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检测: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记载:“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
”“蔡伦工为之”是指( )A. 纸从蔡伦时才真正产生 B .蔡伦建造了首座造纸作坊C.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 D •和帝时蔡伦使纸彻底代替了简2. 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用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做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
它的使用( )A.使唐代取代隋代的战争迅速结束 B .使此后的战争中出现了火攻C.决定了欧洲封建势力的必然失败 D •加剧了战争的破坏强度3.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下列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天工开物》 B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 .《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4.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 )A.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B •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 •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5. 1279 年,同知太史院士郭守敬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委派,主持“四海测验”。
根据史料记载和纬度测算,其选取的测量点中的“南海”的具体地点就在黄岩岛。
这次“测验活动”的实际意义是( )A.满足了元世祖好大喜功的心理 B •为编订《授时历》提供了科学依据C.中国古代天文学由此产生 D •自此将天文观测与制订历法结合起来6.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
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
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
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
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 •突破传统科技藩篱7.《四库全书总目》评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 【答案】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造纸术改进,利于信息的记录和传承 B.火药用于军事,出现自动爆炸的地雷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海运的发展 D.雕版印刷出现,促进宋代文化的传播2.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
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
这说明( ) 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3、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
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
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
”下列成就不能支撑此结论的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发明雕版印刷术4、“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使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 D.表明中国文化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5.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其在治愈疟疾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源自东晋葛洪的中医治疗学专著《肘后备急方》,与此书性质相同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皇帝内经》D.《本草纲目》6、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
“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人物的恩惠更大。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
由此可知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C.清代中国已经远落后于西方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记述出处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望诊蔡桓公《韩非子·喻老》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断病情《史记·扁鹊传》公元前四世纪末,扁鹊曾试图用石具除去在位的秦武公脸部的疾病《战国策·秦策》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B.扁鹊可能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结论D.历史阐释和历史叙述必须保持一致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由古代中国传到欧洲,使得反天主教会、反封建的书籍大大流传,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的发明是A.造纸术和印刷术B.印刷术和指南针C.火药与造纸术D.火药与指南针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天文历法科学严密B.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6.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C.《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7.中国古代严禁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一)
203601.(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2019 学年期中)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描述,正确的是A.汉代蔡伦发明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纸B.最初的指南仪大约出现在夏商时期C.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D. 明代王祯成功创制了木活字和铜活字2.(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 学年期中)《武经总要》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
曾公亮和丁度历五年时间编成后,由宋仁宗写序言后下令刻本发行,颁给各高级将领。
下列有关此书的说法正确的是A.介绍多种武器并记载三种火药配方B.记录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C.记载了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技术D.提到“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3.(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 学年期末)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A.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B.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C.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D.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4.(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 年质检)下图生动反映了我国古代一项技术发明的工艺流程。
该技术发明A.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B.为远洋航行提供技术支持C.最终成熟归功于北宋毕升D. 曾促进西欧文化事业发展5.(河北省邢台市六校2018—2019 学年联考)司南发明之初,必须有地盘(刻有干支)配合才能使用。
而南宋罗盘不但有子午正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两者之间有一夹角,即磁偏角。
上述材料反映了A.传统科技催生近代科学B. 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迷信C.传统科技的自我完善D. 中国古代海域不断扩大6.(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 学年期中)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 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这说明A.天象变化体现天人感应思想B.天象记录与历法制定密切相关C.天象变化体现君权神授思想D.天象记录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7.(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 学年期中)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解析版)
.....................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3)一、选择题(48分)1.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
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应用比较普遍,故应选C。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是毕昇发明的;B项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2.从唐代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
这实际上反映了唐代A. 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印刷主导B. 官营雕版印刷业的发达C. 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发展D. 私营雕版印刷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明清以前,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家”实际上反映的是私人经营,所以B项错误;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政策,故C项叙述错误。
材料中的“刻家”是指专门从事雕版印刷的人家,“刻家”多,说明了私营印刷业的兴起。
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印刷术3. 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A. 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B. 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C. 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D. 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仅是阐释了其在乾隆初年“无用”但无法说明统治阶级的抵制,故A项排除;据题干中“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可看出其技术并存在致命缺陷,故B项排除;“传统观念的制约”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可以得出铜活字在当时是没有市场的,故D 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3)一、选择题(48分)1、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于官方刻书2、从唐代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
这实际上反映了唐代A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印刷主导B官营雕版印刷业的发达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发展D私营雕版印刷业的发展3、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A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B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C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D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4、《后汉书宦官列传》明确记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可1975年西安西汉墓出土了植物纤维纸,这说明A文献资料不可信B人们不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C人们的历史认识在逐步接近客观真实D考古资料不可靠5、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6、北宋著名的瓦市艺人张山人说:“某乃于都下三十年,但生面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
至北宋末期,东京的瓦子勾栏已热闹非凡了。
这体现了北宋A写诗足以谋生B文艺商业化C经济重心南移D已暂停抑商7、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里的“荒唐言”反映出A《红楼梦〉极大地冲击了统治秩序B封建社会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C《红楼梦》与当时的主流思想不符D封建伦理道德在当时已无积极影响8、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9、郑板桥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明代徐谓也曾提到:“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
”这说明在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
A讲究师法自然B追求色彩和光的应用C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D追求勾画精致10、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
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B内容贴近民众生活C符合晚清政治潮流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11、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
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12、(2019高安中学质检)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史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的形象得到大大丰富。
这种变化反映出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B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D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展13、(2019河北正定中学期末)杜甫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充满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见其继承了A汉赋夸饰的特点B诗经现实主义传统C楚辞浪漫的风格D骈体文的浮现风格14、(2019雅安中学高二月考)《诗经》中的史料可以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即使诗中的那些草木鸟兽虫鱼,也是博物学以及农学、天文学等学科宝贵的信实材料。
这表明《诗经》A保存的完整性B价值的多重性C史料的真实性D内容的多样性15、(2019东莞东华中学高二期末)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
材料意在强调A儒学浸润绘画中B绘画题材多样化C绘画要渗入情感D绘画的教化功能16、(2019雅礼中学月考)“生的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
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
”对于这一谜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始于战国而精于宋B能代表汉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C由阿拉伯人向世界各地传播D传入欧洲后消除了对宗教的信仰17、(2019滩坊高三质检)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学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18、(2019北京四中期末)《说文解字》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
”《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材料反映了A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B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C早期隶书与抄录狱事公文有关D隶书是秦汉官狱之事专用书体19、(2019盐城高三期末)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这说明元代杂剧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B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D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20、(2019银川二模)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
清廷的上述外做法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C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D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21、(2019宜昌高三期末)对于中国传统科技,有学者曾这样评说:“古人立一法必有一理,详于法而不著其理,理具法中。
”此论述强调了中国传统科技的显著特点是A服务生产生活,重实用B轻视理论探究、重经验C忽视实践推广、重理论D附会阴阳五行、神秘性22、(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二月考)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A文人画B元杂剧C京剧D小说23、(2019安阳调研)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了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
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之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24、(2019新课标全国卷摸底)明代文学家顾冬候起元《客座赘语》中说:“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后仍变而尽用南唱……大会则用南戏。
”这反映出A明代戏曲中心已转移到南方B元杂剧最初在我国南方兴起C明中后期元曲发展渐趋衰落D明代我国戏曲逐渐走向融合二、材料题(52分)25、(25分)(2019襄阳五中宜昌一中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时期更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500多册,7.9万多卷,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经系统勾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宏大的典籍。
所以纪昀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
……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
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
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
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摘编自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
12分答案:1、特点:前者:更加注重总结继承,体现了清代学术集大成的趋势。
后者;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
背景:前者,18世纪中后期,清朝发展到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国力强盛;文化思想高度专制。
后者,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启蒙运动蓬勃发展。
2、影响:前者,保存了大量的典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用出了重要贡献;从思想上强化了专制统治。
后者,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思想;提倡科学技术,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打破市坊限制;出现交子;夜市、晓市、草市;商业市镇发展。
思想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科技方面: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或应用得到革命性进展,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
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
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过分集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虽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