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实用增产技术

合集下载

食用菌实用增产技术

食用菌实用增产技术

21 常 用 方法 。食 用 菌 到 了 出菇 中后 期 ,大 量 的 .
养 分基 本 消耗 。 为 了增 强 出菇 后劲 ,必 须适 当追 施 肥 料 ,可提 高产 量 。
是 菇棚( 内病 虫害 严重 时不 喷 。 房)
2 . 浸 泡法 。主要 用 于袋栽 的 食用 菌 。在采 收 完 .2 2

过滤 ,用 其浸 出液 喷施 ,可 预防食 用菌 发红 。
21 化 肥 。 用 0 1 ~02 .. 7 .% .%的 尿 素 液 ,每 隔 2~ 3d喷 1次 ,02 . %的磷 酸 二 氢 钾 溶液 喷 施 ,可 使 菇 二 体肥 厚 ,能增 产 I% ~2 %。 5 0 218 淘 米 水 。取淘 米液 10 g .. 0 ,澄 清 后取 上面 的 k 清 液 加 葡 萄糖 l , 于 采 菇 后 3~4d开 始 喷 施 ,
211 味精 。用味精 4 食糖 1 g ..0 0 ,兑水 10 g k 0 k, 幼 菇期喷 施 ,增产 效 果明显 。
211 酵母 粉 。5 g 中加 入纯 酵母 粉 3 ,搅 ..I 0k 水 5g

匀 后喷施 。可 提前 出菇 ,增 加产 量 。
211 生 石 灰 。 出菇 后 期 , 覆 土 层 酸 碱 度 下 降 。 . 2 .
种 可 增产 2 % ~3 %,如 与 1 0 0 %蔗 糖 液 、05 .%尿 素 液 、O4 .%磷酸 二氢钾 液 、0 %硫 酸镁 液 混 合使 用 , . 2
效 果 更好 。
2 土 法 增 产 法
现 时为 宜 。喷 施 时应 注意 喷 头 不要 正 对 着 子 实体 ,
同 时还 要 注意 “四不 喷 ” 一 是幼 小 菇 蕾 不喷 , 以 : 免其 “ 死” 肿 :二 是 刚采 过 菇或 有 菇 体 处 不 喷 , 以 免 引起细 菌性 病 害 ;三是 空气 湿度 过大 时 不喷 ; 四

食用菌如何增产 食用菌增产妙招.doc

食用菌如何增产 食用菌增产妙招.doc

食用菌如何增产食用菌增产妙招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冬季气温低,降水量偏少,食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缓慢。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食用菌高产量,把握住畅销时机,创造更多经济价值,成为广大菇农共同心愿。

那么食用菌如何增产呢?下面农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食用菌增产妙招。

食用菌如何增产1、调控温度与湿度。

冬季提高棚温,调控湿度是关键。

可以采用“双膜双苫”增加棚顶覆盖物厚度,或在大棚内增加小拱棚等方法增温。

也可以通过在棚内周边或菌墙边缘挖设储水沟等途径调湿。

但要注意用火炉加温时,一定要架设烟囱将二氧化碳排出棚外。

2、喷水和追肥。

首先,根据土壤干湿程度确定喷水次数,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因为喷水过勤、过多,使萌发的菌丝遭受冻害。

在子实体幼菇阶段,对食用菌进行直喷,可收到抗杂、防病、高产、优质的效果。

其次,结合喷水进行追肥,将粪水烧沸,过滤后浇施,浓度一般为20%。

3、注意通风。

在自然条件下,菇棚应该保持每天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打开通风孔或门窗,最大程度地缩小棚内温差。

如果天暖无风、室外温度在8℃以上时,最好将南北窗打开,让空气对流。

如果室外最高温度低于5℃时,应该暂停通风。

4、松土清除老根。

松土时,注意在不将粗土周围包裹菌丝剥离的前提下,清除菇床老根和死菇,重新铺平粗土和细土。

5、调控光照。

调控光照的措施是打开通气孔以及进出口、开灯照明等。

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可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食用菌增产妙招培养料是关键所在,如使用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剂可使食用菌培养料两三天内温度迅速升至60-70℃(启动温度在15℃以上)。

一般能使食用菌培养料发酵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可使双孢菇培养料发酵时间缩短10天以上,提前一周到十天出菇。

平菇、草菇、鸡腿菇等培养料发酵周期缩短3-4天。

大大减少翻倒次数,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等经济成本。

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剂发酵食用菌培养料,有益功能微生物呈几何级数大量和快速繁殖(24小时能达272个),产生高温高热,可快速杀死大多数危害食用菌的害虫、虫卵及杂菌;功能微生物繁殖过程中形成有益微生物“优势菌群”,形成以“菌”(有益菌)制(抑制)“菌”(有害菌)的生态保护屏障机制;并能大量分泌酶、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多方面综合抑制杂菌生长繁殖;大大减少了化学杀虫剂、杀菌剂的使用,全面提高了食用菌的口感、风味、外观等品质,提高产品品级。

食用菌提质增产五法

食用菌提质增产五法

③ 夏季高温时 ,不宜采用含糖
量 高及 高蛋 白类 作 追 肥 , 以免 病 虫 害滋生。
⑤ 豆芽菠菜滤液 。 将
豆芽、 菜, 净、 碎 , 菠 洗 剪 放 在 高 速 捣 浆 机 中 . 入 加
2 o毫 克+ 10千 克 。 子 实 体 现 o 水 0 在 蕾 时 ,喷施 能加 快 菌 丝 生 长 ,转 潮
适 当加 人 磷 酸 盐 ( 酸 二 氢 钾 、 磷 过 磷 酸 钙 ) 硫 酸 盐 ( 酸 镁 、 酸 钙 ) 、 硫 硫 、
维 生 素 B 等 ,有 明 显 的增 产效 果 。 。 在 菌 丝 生 长 后 期 用 0 1 02毫 克 / .~ . 升 三 十 烷 醇 喷 于 培 养 料 面 上 畜 0分
钟 , 过 滤 后 对 l ~ 0倍 水 喷 洒 。 02 随 后用清水喷 1 。 次 2 .追 施 农 用 化 肥 及 化 学 药 剂 。
② 大 豆 浆 。 新 鲜 黄 用
豆 05一 . l千 克 浸 泡 后 磨 成 浆 ,滤 渣 取 汁 对 水 5 O 千 克 喷 施 , 豆腐 水 稀 释 或 后 喷雾 , 增 产 显 著 。 均
⑦ 尿 素 10克 + 化 水 20千 0 磁 0
克+ 酸二氢钾 4 磷 0克+ 木 灰 3千 草
克 ( 化 水浸提 ) 磁 +EM 原 露 5 0克 + 糖 1 0克 + 霉 灵 2 0克 ,在 第 二 0 净 0
⑨ 碎菇煮沸液 。 把菇根 、 碎菇 煮
沸 1 钟 , 液 用 水 稀 释 . 合 喷 0分 取 结
3倍 。 纯酵母粉 3 5克 , 匀 后 喷 施 。 搅
克 , 菇后喷施。 采 ( 碳 酸 铵 1千 克 + 水 10 千 0
克 , 完 一 潮 即 喷 1 , 平 方 米 用 采 次 每 O5千 克 。 .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的食材,在现代饮食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量和质量,高效栽培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质高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环境调控技术1.温度调控:食用菌对温度要求较高,通常在20-30摄氏度之间为宜。

对不同的食用菌种类,控制合适的温度是提高菌体生长的关键。

可以通过调节温室、大棚等栽培环境,利用复杂的控温设备来实现温度的调节。

2.湿度调控:食用菌对湿度的要求也较高,保持合适的湿度对菌体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菌床培养时,保持湿度在70%左右是最理想的。

可以通过喷水、雾化器等设备来调节湿度,也可以通过控制通风量来保持湿度的稳定。

3.光照调控:食用菌对光照要求不高,大部分食用菌在暗处生长更好。

因此,在栽培中,应尽量避免光照过强的环境。

可以选择光照较弱的室内栽培或者选择树荫下的地方进行栽培。

二、床料选择与预处理技术1.床料选择:床料是食用菌栽培的基础,也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食用菌有不同的床料要求,一般来说,玉米秸秆、稻草等含有丰富纤维的床料适合栽培多种食用菌。

在选择床料时要注意是否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杂菌的污染。

2.床料预处理:为了提高床料的适宜性,可以对床料进行一些预处理。

如浸泡、煮沸、蒸汽消毒等方法,可以杀灭床料中的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提高床料的质量和菌体的生长环境。

三、接种技术1.孢子接种:将食用菌的孢子直接接种在床料上,让其发芽生长。

这种接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一些难以扦插的食用菌。

在接种时要求接种量均匀,避免结团和浓度差异。

2.扦插接种:将食用菌已经发芽的菌丝体插入到床料中,促使其扩散生长。

这种接种方法可以使菌丝快速繁殖,提高产量。

扦插接种时要注意插入的深度和均匀分布。

四、管理与养护技术1.通风管理: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合适的通风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技术方法

如何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技术方法

如何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技术方法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食用菌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要求较高,许多种植者面临着提高产量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术方法,以帮助种植者提高食用菌产量。

一、优选菌种选择合适的菌种是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关键。

常见的食用菌包括香菇、姬松茸、鸡腿菇等。

要根据不同的菌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菌种。

同时,要了解菌种的生长环境要求和产量潜力,以便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

二、合理的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是食用菌的生长基质,对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培养基配方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菌丝生长和营养物质吸收。

根据不同菌种对养分的需求,可以调整培养基的配方。

通常,培养基由木屑、麦麸等有机物和矿质组成,可以添加发酵废弃物等辅助物质,提高产量。

三、良好的栽培环境控制食用菌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要根据不同菌种的生长习性,合理调整栽培环境。

通常,食用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90%。

为了确保充足的光照,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或天然光线进行补光。

此外,还应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病原菌的生长。

四、科学的菌种接种方式菌种接种是食用菌种植的关键步骤。

通常有两种接种方式:直埋法和混料法。

直埋法是将菌种埋藏到培养基中,然后覆盖一定厚度的保护物质。

混料法是将菌种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后进行接种。

选择适合的接种方式,并注意接种的时间和接种量,可以提高食用菌的菌丝扩散速度和生长速度,从而增加产量。

五、科学的菌包管理菌包的管理对于提高食用菌产量至关重要。

要保持菌包的湿度、温度和通气条件。

通常,菌包需要进行适度的水分补充,避免过干或过湿。

温度方面,若温度偏低,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提供适宜的温度。

同时,定期检查菌包的状况,及时调整水分和通气条件,防止病菌的侵入。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食用菌产量的重要因素。

要定期巡视种植区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症状。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长,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类别,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为了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许多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也相继出现。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栽培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并讨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一、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近年来食用菌栽培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相比传统的土壤培养方式,无土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感染的风险,还能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无土栽培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是特制的菌袋来培养食用菌,其中添加了适宜的培养基和营养物质,以保证菌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光合作用控制技术光合作用控制技术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控制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调整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波长等参数,可以使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得到有效控制。

这项技术在大棚栽培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合理的光照管理,不仅可以增加食用菌的产量,还可以改善其口感和风味。

三、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现代食用菌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无菌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菌的侵入,保证食用菌的纯度和品质。

在无菌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灭菌、消毒和无菌环境的创建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阻止病原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传播,保护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借助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食用菌的基因进行改造,以增加其抗病性、耐逆性和产量等特性。

通过插入特定基因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可以使食用菌在病害侵染和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生长,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食用菌栽培新技术的出现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无土栽培技术、光合作用控制技术、无菌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都为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用菌栽培技术将继续取得突破和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的食材选择。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是一种利用秸秆作为基料来进行食用菌的栽培生产的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而食用菌的生产也因为其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介绍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及其优势。

一、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技术1.基料处理:首先需要对秸秆进行处理,去除秸秆中的杂质并进行切碎,使其成为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基质。

处理后的秸秆需要进行消毒,以防止其带入有害微生物。

2.接种:接种是指在基料中加入食用菌种子,通过培养食用菌菌丝来控制食用菌的生长。

一般在接种后需要进行蘑菇菌丝发酵25-30天左右。

3. 温湿度控制:食用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一般在温度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生长最适宜。

需要根据食用菌的种类和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相应的调节。

4. 通风控制:通风是为了保持基料内部的氧气供应,并能带走过多的二氧化碳,以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优势1.综合利用:通过将秸秆作为基料进行食用菌的栽培,实现了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目的。

2. 土壤改良:通过食用菌的生产,食用菌的废渣可以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

3.环保节能: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基于秸秆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可以实现节能环保。

不需要开垦新的土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4.产值高: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食用菌的产值,同时减少了成本,使得食用菌的生产更加经济。

三、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食用菌正是这样一种绿色有机食品。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技术结合了农业生产的"三废"处理,谁能有效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生态风险。

提高食用菌产量十法

提高食用菌产量十法

发菌 。 养期 间要经 常换 气 , 保 证正 常温湿 度 。 培 以
l .科 学 用 药 要 经 常 检 查 菌 筒 , 现 霉 菌 污 0 发
染要 及时 在 污染 处 注 射 l 的克 霉 灵 , 可 杀 死霉 % 既
菌 又 不 会 影 响 菌 丝 生 长 ? 污 染 面 积 较 大 时 , 在 污 当 可
蘑 菇 白嫩 , 柄 粗 壮 , 增 产 8 一l% 。 菇 可 % 5 203 . . % 0 5 的 盐 水 在 5 .% 0千 克 清 水 中 加 入 l0克 ~2 0克 食 盐 , 拌 溶 解 后 喷 施 , 使 菇 色 5 0 搅 可 洁 白 , 柄 粗 壮 , 增 产 1 % 一l% 。 菇 能 2 7 3 0 0 % 一0 0 % 的 酵 母 粉 . .2 .5 在 5 0千 克 水 中
施后 要 注意 防治蚂 蚁 。 7 l0 3 8 0 甘 肃 省 临 夏 县 科 协 朱 敬 忠
础 。 类 菌 种 适 宜温 度 和 对 环 境 的 要求 不 尽 相 同 , 各 应 根 据 当 地 的 气 候 条 件 和 栽 培 的 季 节 来 选 择 最 适 宜 的菌种 。 种 时要 仔 细 检查 , 菌 种瓶 是 否破 碎 , 接 看
萝 套 t 套
8 .迅 速 接 种 接 种 时 , 须 保 证 接 种 场 所 、 必 工 具 和 接 种 人 员 的 清 洁 卫 生 , 防 污 染 。 种 穴 内 应 塞 以 接
满 菌 种 。 胶 布 时 , 将 接 种 穴 周 围 散 落 的菌 种 碎 块 贴 应
扔掉 , 防污 染 。 以
维普资讯


提 高 罔
口 曩钦涛
凡 以 杂 木 屑 和 农 作 物 秸 秆 等 原 料 栽 培 的 食 用

必看!食用菌增产六妙招

必看!食用菌增产六妙招

必看!食用菌增产六妙招一、温湿差刺激法菌床白天盖膜升温,傍晚或早晨揭膜降温;菌丝生长前期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后期保持在85%—90%。

这样的温湿差变化有利于菇耳的形成。

二、药物刺激法配制培养料时,加入适量磷酸盐(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盐(硫酸镁、硫酸钙)、维生素B1等,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在菌丝生长后期,用0.1—0.2毫克/升的三十烷醇喷于培养料面上,每亩可增产10%—15%。

三、搔苗法当菌丝长满料面时,用于净的竹扫帚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除去或破坏表层的徒长菌丝和老菌丝,露出新的菌丝后,喷水、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7天左右即可现蕾出菇。

一般每亩可增产10%左右。

四、惊菌法当培养料长满菌丝后,用弹性强的木板条挤压、拍打震动料面。

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料面不留深痕。

这样可促进菌丝加速生长和子实体迅速分化。

此法对香菇、平菇、凤尾菇及木耳等均适用,一般可使生物效率提高15%左右。

五、接触法用旧报纸、麻布袋、细土等覆盖在培养料面上,通过压力刺激可以促进菌丝迅速生长;或用消过毒的小木棒插入料面约2厘米深,插棒密度为15厘米X15厘米,使菌丝生长蔓延时触及小木棒,缠绕其上,形成菇蕾和子实体。

一般每亩可增产20%左右。

六、打洞填沙法在畦床料面上打洞填沙,可改善菇床透气性,提高料面的保水性能,使抖面上出菇均匀且菇朵大肉厚。

方法是:用底面直径1.5厘米、长30厘米的圆锥形木棒,按株行距各30厘米进行梅花形打洞,洞深达料底,2天后在洞中填黄沙,黄沙要用1%高锰酸钾液浸泡消毒,待黄沙填至高出料面0.5—1厘米时,向洞中注入0.3%—0.5%浓度的石灰水。

采用这种方法可提前3-4天出菇,生物效率可提高28%。

利用微生物技术提高食用菌类的产量与质量

利用微生物技术提高食用菌类的产量与质量

利用微生物技术提高食用菌类的产量与质量食用菌是一类重要的食用菌类物种,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由于生长周期长、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食用菌的生产一直面临一定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微生物技术成为提高食用菌产量与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菌种选择、菌丝体培养、发酵条件优化等方面,探讨利用微生物技术来提高食用菌类的产量与质量的具体方法与效果。

一、菌种选择菌种的选择是微生物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生产的首要考虑。

目前常用的食用菌菌种包括蘑菇、香菇、平菇等多种。

在菌种选择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菌种进行培养和繁殖。

一方面,要考虑菌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能否适应不同的培养条件和生长环境。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菌种的产量和品质,高产量和良好的品质是提高食用菌产量与质量的基础。

二、菌丝体培养在微生物技术中,菌丝体培养是提高食用菌产量与质量的重要环节。

菌丝体培养是指将菌种培养于适宜的培养基上,使其增殖与生长,最终形成食用菌的可食用的部分。

在菌丝体培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的配方要合理,包括碳源、氮源、矿质盐等成分的选择和配比。

合适的培养基可以为菌丝体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2. 培养条件的控制:菌丝体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合理控制这些条件可以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抗菌剂的添加:在菌丝体培养过程中,为了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可以适量添加抗菌剂,抑制杂菌的生长。

但要注意抗菌剂的使用量和时间,避免对菌丝体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三、发酵条件优化发酵是提高食用菌产量与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优化发酵条件,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在发酵条件优化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发酵温度的选择:不同的食用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应根据具体菌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发酵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菌丝体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2.pH值的控制:发酵过程中,适宜的酸碱度可以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和代谢,提高产量和品质。

提高食用菌类产量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食用菌类产量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食用菌类产量的技巧和方法食用菌类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和药用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为了提高食用菌类的产量,不仅需要优质品种和适宜的环境条件,还需要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技巧和方法,以帮助农民和种植者更好地提高食用菌类的产量。

一. 质优菌种选用在提高食用菌类产量的过程中,合理选用质优菌种非常关键。

首先,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菌种,以确保其生长发育的良好。

其次,要选择具有较高菌丝生长速度和较高产量的优良菌种。

可以通过与菌种供应商交流,或者参考相关研究资料来进行菌种的选择。

二. 优化基质配方基质是食用菌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基础,优化基质配方对提高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基质材料包括秸秆、木屑、麦麸、玉米秸秆等。

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类,可以针对其特定的营养需求和生长习性,合理调配基质的成分和比例。

通过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或微量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基质的质量和养分含量,从而促进食用菌类的快速生长。

三. 控制生长环境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提高食用菌类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首先,温度是控制食用菌类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温度有着不同的适应范围。

严格控制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促进菌丝的扩展和产孢体的形成。

其次,湿度对食用菌类的生长和发育也有重要的影响,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菌丝的繁殖和孢子的萌发。

此外,还要合理控制光照、通风和CO2浓度等环境因素,以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

四. 合理施肥和管理食用菌类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合理的施肥和管理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有机肥料施用和养分调控,以满足食用菌类的生长需求。

另一方面,需要及时清除产生的菌床垃圾,保持环境的卫生和通风,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菌床的湿度和适时补充水分,以保持基质的湿润状态。

五. 病虫害防控病虫害是影响食用菌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控体系对提高产量非常重要。

花菇增产五措施食用菌,栽培技术

花菇增产五措施食用菌,栽培技术

花菇增产五措施食用菌,栽培技术
一、控温培育花菇的适宜温度为5~15℃,以8~12℃******。

隆冬气温在10℃左右时,十分适宜花菇生产。

气温低时,白天可以揭开菇棚上部分遮盖物增温,夜间重新盖严保温。

二、降湿在一般情况下,花菇的形成是香菇长到一定的时候遇上北风,气候干燥,菌盖迅速失水开裂而形成的。

因此,当香菇长到7~8成熟菌盖刚卷成铜锣边时,便对菇木断水,并将菇木朝北向东悬空架起,使菇木两头不着地,不再吸收水份。

如遇上阴雨天气,就盖上尼龙薄膜,不使菇木受到雨淋再增加水份。

这样,菇木湿度迅速下降到50~60%以下,在3~4天内菌盖就明显呈现出菊花状或龟甲状裂纹花斑,即形成花菇。

三、引光菇蕾发育成球形时,将棚顶遮盖物揭去一部分,增加棚内光照,抑制菇盖皮层发育。

四、调水培育料含水量以55%为宜,含水量不足时留意补充水份。

入春后雨水多,留意排除菇棚内积水。

空间湿度大不利于花菇形成,应加强透风。

五、温差刺激花菇的形成离不开变温条件的刺激,大部分香菇品种在子实体生长期每天若有8~10℃以上的温差刺激时,则出菇粗壮、朵大肉厚,这就为花菇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在控制温度的同时,白天揭开菌木覆盖物,让太阳照晒,增加日间气温,这样就人为地增大了日夜温差。

第1页共1页。

食用菌栽培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一、食用菌栽培的一般过程1. 选择基材:食用菌的栽培基材通常选择有机物质,如木屑、稻草、麸皮等。

基材的选择要考虑其营养成分和适宜性。

2. 混合配比:将所选基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获得适宜的生长环境。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基材的要求有所区别,所以混合配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煮沸消毒:将混合好的基材进行煮沸消毒,以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

煮沸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基材的性质和种类进行控制,通常在80-100摄氏度下煮沸1-2小时。

4. 冷却降温:将消毒的基材取出,放置在通风处进行冷却降温。

降温后的基材应达到适宜的温度,通常在25-30摄氏度。

5. 接种菌种:将培养好的菌种加入到冷却后的基材中。

接种量要适量,以免造成竞争性菌株的过度繁殖。

接种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污染。

6. 培养发酵:将接种好的基材放入培养环境中进行发酵。

发酵的环境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繁殖。

7. 菌丝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菌丝会逐渐覆盖整个基材表面,形成白色的菌丝床。

此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以促进菌丝的生长。

8. 结实体形成:当菌丝床完全覆盖基材表面后,会开始形成结实体。

结实体的形成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可能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

9. 收获和储存:当结实体成熟后,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注意采用无菌操作,以避免污染。

收获的食用菌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进行储存,延长其保鲜期。

二、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要点1. 基材选择: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基材,保证其营养成分和适宜性。

2. 混合配比控制:混合配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基材的营养均衡和适宜性。

3. 消毒控制:煮沸消毒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基材的性质和种类进行控制,以杀灭有害微生物,保证无菌环境。

4. 温湿度控制:菌丝生长和结实体形成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促进菌丝的生长和结实体的发育。

5. 通风控制:菌丝生长和结实体形成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通风条件,保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食用菌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食用菌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食用菌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材,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传统的食用菌种植方式存在着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等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和供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技工作者们不断研发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优质高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使得食用菌的种植更加科学、高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优质高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一、无土栽培技术传统的食用菌种植方式通常是在土壤中进行,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土壤消耗快、空气流通不畅等问题。

无土栽培技术应运而生,通过使用菌种和培养基的混合物培养食用菌,有效解决了土壤消耗和空气流通问题,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无土栽培技术无需依赖土壤,所以适用范围更广,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种植。

二、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温度和湿度是食用菌生长的关键因素,合理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菌盖的形成。

科技工作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包括自动控温控湿系统、遮光等。

自动控温控湿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并进行调节,保持最适宜的生长条件;遮光技术可以控制光照强度,使菌丝和菌盖得以正常发育。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三、循环水利用技术传统的食用菌种植方式存在水资源消耗大的问题,而循环水利用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循环水利用技术通过对排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和减少了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的水肥配比和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保证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水分。

四、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传统的施用化学肥料和使用农药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和食物安全问题。

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

生物肥料以有机废弃物为基础,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同时也可以循环利用资源;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通过使用有益微生物对害虫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食物的安全性,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食用菌要增产这五种方法不错

食用菌要增产这五种方法不错

食用菌要增产这五种方法不错!施用药物。

配制食用菌培养基料时,适量加入硫酸盐(硫酸钙或硫酸镁)、磷酸盐(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和维生素B1,在菌丝生长后期用0.1~0.2毫克/升的三十烷醇喷于培养料上,可促进出菇和子实体的生长,一般可以增产15%左右。

打洞填沙。

在食用菌畦床料面上打洞填沙,也就是在播种时用直径1.5厘米、高30厘米的圆锥形木棒,按横、竖行均为30厘米的规格呈梅花形打洞,深达料底,两天后向洞中填入黄沙(需用1%的高锰酸钾。

溶液浸泡消毒),填量高出料面0.5~1厘米,同时向洞中注入0.3%~0.5%石灰水。

使用这种方法可改善菇床的透气性,提高料面的保水性能,能提前3~4天出菇且菇蕾分布均匀、果大肉厚,产量可以提高20%左右。

压力刺激。

可以使用旧报纸、麻袋片、细土等覆盖在食用菌培养料面上,通过压力刺激和保温保湿,可促进菌丝迅速生长。

采用此法,一般可增产15%左右。

插棒接触。

用消过毒的小木棒(直径1厘米、长3厘米)插入食用菌培养料内,深2厘米,密度为15厘米×15厘米,菌丝生长蔓延触及到小木棒时即可缠绕其上以形成均匀、浓密的菌丝体,并发展成菇蕾和子实体。

使用这种方法一般可增产20%左右。

骚菌促蕾。

在菌料长满菌丝后,用干净的竹扫把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除去或破坏表层徒长的老菌丝,待露出新菌丝后,及时喷水和覆盖薄膜保湿保温,7天左右即可现蕾。

此法不仅可以促进出菇,而且可增产10%左右。

蘑菇补肥八步骤!在蘑菇生产过程中,一般经过三次收获后培养料养分减少,酸度上升,菌丝生命力变弱,产量质量下降。

要实现蘑菇的优质高产,就必须进行补施肥料。

具体办法有如下几种:1.取腐熟的猪、牛尿煮沸20分钟,过滤后兑10倍~20倍清水喷洒,喷后再用清水喷1次。

2.取腐熟晒干的料草,加100倍清水熬成液汁,待冷后喷洒,可使蘑菇健壮。

3.在蘑菇产量急剧下降时,清理床面,剔除老根和死菇后,将新鲜干猪粪、牛粪粉碎,用清石灰水浸湿沤制15天,再加入占粪肥重量三分之一的肥泥和少量草木灰拌匀,将其撒于床面,继续照常管理。

平菇增产十种方法

平菇增产十种方法

平菇增产十种方法一、温差刺激法在平菇子实体形成发育阶段,每天给予7至12℃的温差刺激,可促使提早出菇和子实体发育整齐。

具体方法是:白天盖好薄膜保温,于晴天傍晚或早晨揭膜露床、通风降温,使温差加大;并结合高湿管理诱导出菇。

二、高湿刺激法先将菌床(或菌块)敞开干燥1—2天,然后每天喷水2—3次,连喷2—3天,让菌块慢慢吸收水分,使菌块表面培养基含水量达到手握时有水滴下落。

喷水期间可将菌床敞开通风;喷水后用棉布吸干培养料面上积水,盖上薄膜保温,几天后便可现蕾。

采取高湿刺激法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菌丝体必须吃透整个培养基,并达到生理成熟,主要标志为吐黄水,结菌膜、菌丝体略呈黄褐色,甚至出现个别菇蕾;二是培养基必须结块,不能松散。

三、震菌刺激法当培养基长满菌丝后,用弹性较强的木条挤压、拍打,震动培养料表面,能促使菌丝加速生长和子实体迅速分化,从而起到增产的作用。

震菌时用力要匀,以防破坏料面。

四、光照诱导法室内栽培平菇,子实体形成时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平菇播种后宜在黑暗条件下发菌,待菌丝发育好之后再进行曝光,可诱导出菇。

菇房缺少光照时,可用电灯光照射补充,也有较好的诱导作用,可加快出菇速度。

五、喷施植物激素法在幼蕾期用0.5×10-6—1×10-6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喷洒1次,可促使子实体肥壮和菇色洁白,一般可增产10%—15%;在菇蕾期、幼菇期和菌盖扩展期各喷施1次0.05%的乙烯利溶液,每次每平方米床面喷液50毫升,可使菇体壮实,增产效果明显。

六、味精刺激法将味精(谷氨酸钠)50克、葡萄糖500克、维生素B1片剂100粒,放入50公斤水中溶解。

在第一潮菇采收后,每隔7天左右用上述溶液喷洒1次,每平方米菇床喷液0.5公斤,共喷3—4次,可使后期产量明显增加。

七、喷施草木灰液法在每潮菇采收结束后,每100公斤水中加入5公斤草木灰,浸泡,然后取其澄清液均匀喷洒在床面上,可促使出菇壮实,并且能预防菇体发红,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食用菌的生产工艺优化与产量提高技术

食用菌的生产工艺优化与产量提高技术

食用菌的生产工艺优化与产量提高技术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食用菌的生产工艺优化和产量提高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菌种选择、培养基优化和环境控制等方面探讨食用菌的生产工艺优化与产量提高技术。

首先,菌种选择是影响食用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食用菌对环境和培养基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选择适合的菌种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在选择菌种时,应考虑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和耐受性强的特点。

同时,通过优选和改良传统菌种,培育出高产优良菌株,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培养基优化是提高食用菌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培养基是食用菌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合理优化培养基的成分和配比可以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果形成率,从而提高产量。

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调节剂等物质的添加和比例都会对产量有直接影响。

针对不同的食用菌品种,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改进培养基配方和应用生物技术等手段,可以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环境控制也是食用菌生产工艺优化的重要环节。

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气体组成等环境条件对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合适的环境控制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发育,提高食用菌产量。

例如,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适量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照强度和光周期,都有助于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果的形成。

以蘑菇为例,适宜的温度为20-24摄氏度,湿度保持在75-85%,光照强度为1000-2000勒克斯,光周期为12-16小时,这些条件下可实现较高的产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等,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和基因转导技术,可以改良菌株的遗传特性,增强其产量和抗逆能力。

通过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可以深入了解食用菌的生长和发育机制,为优化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食用菌的生产工艺优化与产量提高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又研究价值很高的领域。

珍稀食用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珍稀食用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珍稀食用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珍稀食用菌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且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少的菌类。

这些珍稀食用菌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珍稀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珍稀食用菌的关键技术研发1. 高效筛选培育菌株:通过对不同菌株的筛选和培养,选择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菌株。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PCR、基因克隆等,对珍稀食用菌进行遗传改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2. 优化培养基配方:针对不同珍稀食用菌的特点,优化培养基的配方,确保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最佳条件。

调整培养基的碳氮比、添加适宜的有机和无机营养物质,提高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 控制生长环境条件:珍稀食用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研发适合不同珍稀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控制技术,确保菌株能够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4. 病虫害防治技术:珍稀食用菌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研发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保护菌株的健康生长。

5. 提高食用菌的安全性:针对食用菌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污染问题,研发安全性评估和排除技术,确保食用菌的质量安全。

二、珍稀食用菌的关键技术示范1. 优选示范基地: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建立示范基地。

在基地内开展珍稀食用菌的种植和繁殖工作,展示和推广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

2. 建立示范菌种库:收集和保护各类珍稀食用菌的菌种资源,建立菌种库。

通过菌种库的建立,可以为研究人员和农民提供优质的菌种,促进珍稀食用菌的繁育和种植。

3. 推广培育技术:通过开展培训和技术交流,将关键技术推广给农民和种植户。

提供培育技术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4. 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要求,建立珍稀食用菌的质量标准体系。

通过建立质量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对珍稀食用菌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优质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优质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优质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一、导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质食物需求的增加,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的食材,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产量,科学家们不断在食用菌的培育领域进行研究,以开发出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热门的优质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

二、优质食用菌栽培技术之一: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在不使用传统土壤的情况下,将食用菌生长基质替换为其他材料进行栽培的方法。

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包括木屑、秸秆、麦麸等。

这种栽培方法的优点在于可有效减少病菌和杂草的侵害,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无土栽培技术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土地资源的利用。

三、优质食用菌栽培技术之二:循环水培技术循环水培技术是指将培养液通过循环系统进行循环利用的栽培方法。

在传统栽培技术中,培养液往往被浪费掉,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

而循环水培技术通过收集和处理废水,重新利用于菌棒培养液的配制。

这种栽培方法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在循环水培技术下,食用菌生长环境更加稳定,有利于防止病菌的感染。

四、优质食用菌栽培技术之三: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食用菌生长环境进行智能化监控和控制的技术。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精确控制。

这种栽培技术的优势在于提高了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自动化控制技术还可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五、优质食用菌栽培技术之四:菌种繁育技术菌种繁育技术是指通过培养室外条件下的菌丝或菌种,获得大量生长良好的新菌种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确保优质菌株的延续性,提高菌种的活力和繁殖力。

同时,通过菌种繁育技术,可以对菌株进行增殖和检测,以确保生长过程中不受到病害和杂质的侵害。

这种技术对于保证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六、总结优质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于满足人们对优质食材的需求、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种植技术-食用菌稳产高效八大措施

种植技术-食用菌稳产高效八大措施

种植技术-食用菌稳产高效八大措施1. 牢固树立综合防治的“大防治”观念食用菌病害的发生、发展甚至流行,都有其一定的规律。

表面上看病害仅在某一生产环节出现,但是病害的发生是有一定的条件的。

如果某项条件不能满足,则病害的发生就可能减轻,降低甚至无法发生,或者即将发生也不能造成危害。

因此,防病应从源头抓起,并至生产结束为止,中间任何环节都不能放松,杜绝病害发生的条件。

2. 选用优良的脱毒菌种选用优良的脱毒菌种是确保菌丝健壮,提高菌丝抗性最有效的措施,脱毒菌种有两大优势:①自身不携带任何病毒病菌;②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在逐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提高抗病性,抗病性强。

3. 菇棚及环境严格消毒菇棚消毒是消灭残存病毒、病菌的主要手段。

首先,菇农要清理菇棚周边环境,要打扫干净,并多次喷洒500倍液的多菌灵类杀菌剂。

其次,对老菇棚要清理地面残留菌物。

然后对墙体、边角、通风孔、地面等进行彻底喷洒消毒,最后关闭门窗进行熏蒸消毒。

4. 对覆土材料进行有效处理对覆土材料进行有效处理是防止带病进棚的重要环节。

覆土宜采用暴晒、药物、堆闷等结合的方法。

造好覆土后,先在硬化的地面暴晒,随时翻动,覆土粒保持在0.5厘米以下的粒度,然后用100倍液食用菌祛病王溶液边喷边翻动,反复2次,最后覆膜堆闷备用。

5. 基料处理要严格基料是确保不带病进棚的关键环节,该阶段包括干料的暴晒、拌料堆放和发酵规范化装袋、培养发菌等重要的过程,要搞好环境及配料的灭菌。

6. 菇棚内经常喷洒杀菌剂喷洒杀菌剂是出菇过程中的主要预防手段,自菌袋或基料进棚后,应经常喷洒消毒药物,经常通风检查,及时处理杂菌感染,以达预防病害的目的。

7. 将病害消灭在菇芽之中初发之时,是防治病害大量繁殖到成危害的主要时期,初发之时应进行彻底处理,对发病处理过的病区要用生石灰消毒液进行消毒,人行道也要撒生石灰消毒液,以防脚底带菌。

8. 有效防治和杀灭害虫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害虫是一大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果蔬菜
1药物增产法
1.1常用药物。

①喷施宝:每支5ml加水
50kg,能使出菇整齐均匀,菇体变厚。


可使用叶面宝,用法与喷施宝相同。

②高
产灵:每袋125g加水80kg,能使出菇提
前、出菇多,菇体厚大结实。

③丰产素:
每瓶100ml,加水200kg,能使出菇提前、
出菇多。

④萘乙酸:每袋5g加水60kg,
能使出菇整齐,促使菇体成熟。

⑤超级三
十烷醇:每瓶5ml加水30kg,能使出菇
提前、菇体肥大。

⑥稀土:每袋10g加水
100kg,能使出菇提前、整齐,成活率高。

⑦新蘑菇2号健壮素:每袋90g加水50kg,
能使出菇多,菇体变白、肥大。

⑧菇丰
素-2型:每袋50g加水20kg,能提高幼
菇成活率,使菇体肥大,延长采摘期。


恩肥:每瓶10ml加水10kg,能使出菇提
前,提高幼菇成活率,使菇体增大增厚。

⑩菇宝:每袋7g加水15kg,能使出菇提
前、整齐,批次明显,菇体增大增厚。

1.2使用方法及效果
1.2.1使用方法。

出菇前浸泡、浇灌、喷洒。

出菇后待菌盖完全分化成形后轻喷细雾,以后随菇体长大而加大用量。

使用量为每潮菇每平方米2~4kg。

1.2.2使用效果。

前5种可增产15%~20%,后5种可增产20%~30%,如与1%蔗糖液、0.5%尿素液、0.4%磷酸二氢钾液、0.2%硫酸镁液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2土法增产法
2.1常用方法。

食用菌到了出菇中后期,大量的养分基本消耗。

为了增强出菇后劲,必须适当追施肥料,可提高产量。

2.1.1废蘑菇。

将蘑菇采收加工切下的菇脚和碎菇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料加水1~1.5kg,煮沸15min,取滤汁加水10~15kg,喷施菇盘或菌袋上,在出菇高峰时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和延长出菇高峰期。

2.1.2黄豆。

取黄豆1kg,放入水中浸泡后磨成豆浆,滤去杂质,加凉开水50kg搅拌均匀后喷施,可使蘑菇白而粗壮,能增产10%~15%。

2.1.3食盐。

取食盐1kg,加凉开水150kg,在出菇高峰期喷施可使菇体洁白。

2.1.4牛粪尿。

取新鲜的牛粪尿煮沸到泡沫消失,加凉开水7~8倍稀释,每隔2~3d喷1次,以喷湿盘袋为宜,如有子菇喷后用清水喷1次,能促进子菇生长。

2.1.5鸡粪。

将5kg鸡粪加水20kg煮沸取汁,再加水100kg进行喷雾,可提高菇产量。

2.1.6草木灰。

用草木灰2.5kg加水25kg浸泡后过滤,用其浸出液喷施,可预防食用菌发红。

2.1.7化肥。

用0.1%~0.2%的尿素液,每隔2~ 3d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可使菇体肥厚,能增产15%~20%。

2.1.8淘米水。

取淘米液100kg,澄清后取上面的清液加葡萄糖1kg,于采菇后3~4d开始喷施,可明显增加产量。

2.1.9胡萝卜。

将10kg胡萝卜切碎加水15kg煮沸15min,过滤取汁加水40倍喷施,可提高菇产量10%~15%。

2.1.10味精。

用味精40g、食糖1kg,兑水100kg,幼菇期喷施,增产效果明显。

2.1.11酵母粉。

50kg水中加入纯酵母粉35g,搅匀后喷施。

可提前出菇,增加产量。

2.1.12生石灰。

出菇后期,覆土层酸碱度下降。

用生石灰1kg+水100kg,搅拌取澄清液喷洒,6 ~7d重复1次。

2.2添加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添加营养液。

但是,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喷施、浸泡和灌穴3种方法。

2.2.1喷施法。

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

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还要注意“四不喷”:一是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二是刚采过菇或有菇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三是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喷;四是菇棚(房)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

2.2.2浸泡法。

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

在采收完一二茬菇后,若栽培袋呈严重缺水状态,可将其放在配好的营养液中浸泡,直至其恢复到接近原种。

2.2.3灌穴法。

主要在菌床上使用。

当菌床出菇较多、水分及养分消耗过大时可采用此法,具体是:将菌床按10cm的穴距打眼,向菌床上漫灌配制好的营养液,添加完营养液后覆土。

常用的营养液浓度为: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

添加营养液要注意环境变化,当气温达到20℃以上时,菌丝难以形成优质的子实体,除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外,可不添加营养液。

3其它增产法
3.1搔菌法。

当菌丝长满料面时,用干净的竹扫帚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除去或破坏表层的徒长菌丝和老菌丝。

露出新的菌丝后,喷水、覆盖薄膜保湿保温,7d左右即可现蕾出菇,一般可增产
食用菌实用增产技术
14··
瓜果蔬菜提供一定养分,并能抑制杂菌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