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毛蟹大水面围网成蟹养殖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大水面放养河蟹技术

大水面放养河蟹技术

大水面放养河蟹技术河蟹,学名中华绒鳌蟹。

因其品质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目前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加之又有人工养殖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使得养蟹业在全国迅猛发展,并成为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发展渔民经济、增加渔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北方地区大水面放养河蟹的兴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河蟹的人工繁殖技术普及以后,河蟹养殖在辽河口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到了九十年代的后期,河蟹已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摆脱了河蟹养殖的暴利时代。

追求高质量、大规格的产品成了市场的主流。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稻田养殖扣蟹在辽河口地区已经形成规模养殖。

致使扣蟹的价格急剧下降,每公斤扣蟹的销售价仅为10—20元。

大量扣蟹的积压,迫使扣蟹经销商积极向外拓展业务、寻求河蟹养殖伙伴。

向南发展因有长江蟹的阻碍,向北开发就成了他们自然的选择。

于是北方地区大水面的河蟹放养开始兴起。

二、河蟹养殖在北方地区的发展北方地区的湖泊大部分属草型湖泊。

丰富的水草不仅为河蟹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同时也为河蟹蜕壳、生长、避敌提供了隐蔽的场所,加之北方水体的水质清新、底质较好,底栖生物十分丰富,所以非常适合放养河蟹。

由北方地区提供水域、由辽河口经销商提供扣蟹,双方联营生产的方式一经确立,河蟹的养殖立刻在北方地区发展起来。

初期的河蟹养殖都是在大水面中采用人放天养的方法。

生产出来的河蟹不仅规格大,而且个个背青、肚白、毛色金黄,深受经销商的欢迎,销售价格也十分看好,养殖双方都从中收到了较大的效益。

随着大水面放养河蟹的成功,小水面、池塘的河蟹半精养、精养也逐渐开展起来,于是在北方地区掀起了一股大养河蟹的热潮。

三、目前河蟹放养出现的问题由于河蟹放养成本低、效益高,导致北方地区的河蟹养殖一哄而上。

几年来,虽然河蟹养殖场面十分壮观,但养殖效益却逐渐下滑,甚至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现象。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科学分析论证。

刚开始养蟹时,由于大水面水质好、天然饵料丰富,初次放养扣蟹的水域不需要进行多少管理,就取得了较丰厚的回报。

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技术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技术中华绒螯蟹,又称为河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广大消费者十分喜爱的高档水产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本技术为实现亩产河蟹50-60公斤,平均规格3两以上,回捕率达70%以上而设计。

一、池塘条件池塘以新开池(推土机开挖)为最好,一般池塘也可。

具体要求:面积10-30亩,最小不低于5亩,最大不超过50亩,水深1.2-2米,平均1.5米左右;坡比1:3-4,保证一定的浅滩区(缓坡河蟹不易打洞);淤泥10厘米以下,最好5厘米左右;池角圆弧形;池中央为浅滩区(平坦底质),最高水位0.5-0.8米,池中四周留埂浅滩脚前后外为深水区,宽5-8米,最高水位可达1.5-2米;进排水口设置于池塘对角线上,以利注水时形成循环水流;进排水方便,外河水质良好。

根据具体情况可配套蓄水消毒净化池(种植水草及适量水葫芦),容水量为一次可加注蟹池20厘米水位为宜。

二、清塘消毒清塘消毒,一般要求在春节前完成。

首先清除过多淤泥(老蟹池最好用推土机改造良质),清淤后曝晒15-30天,促进底泥有机质分解。

然后灌水20厘水,用生石灰150-200公斤/亩全池泼洒,随即均匀翻耙底泥;也可结合使用茶粕除野,使用前将茶粕浸泡24小时,加1%食盐水,效果更佳,泼洒浓度为20-30克/立方米。

三、放种前准备1.防逃设施池埂四周内侧,用加厚薄膜,钙塑板,铝皮围起,入泥10-15厘米,高出埂面50厘米,每隔0.5-1米设一桩支撑,最好在其外围四周设置网片,高2米。

2.过滤设施 60目双层筛网过滤进排水。

3.暂养区在蟹种入池前10天,用网片圈池塘面积1/10-1/5作暂养区,地点为深水区或起捕集蟹沟处(水位相对深的区域),待水草覆盖率达50%-60%时撤除暂养区网片,暂养时间一般至4月份,最迟不超过5月底,以免影响河蟹生长。

4.选择蟹种宜本地就近选购蟹种,要求规格基本均匀一致,足爪无损(包括爪尖无磨损),色泽光洁,清新无附着物,呈半透明状长脚长江水系蟹种,100-200只/公斤。

大水面拦网养蟹技术

大水面拦网养蟹技术

CATALOGUE目录•养殖前期准备•苗种选择与放养•饵料投喂与水质管理•病害防治与生态管理•捕捞与销售•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场地选择面积适宜养殖场地选择拦网材料拦网结构拦网设施建设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包括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水质调控采取适当的水质调控措施,如定期换水、使用生物制剂等,保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的营养成分。

水质检测与调控蟹种来源与选择蟹种来源大水面拦网养蟹的蟹种主要来源于天然捕捞、养殖场繁育和人工育苗。

其中,天然捕捞的蟹种质量不稳定,养殖场繁育的蟹种成本较高,人工育苗的蟹种适应性强且成本相对较低。

蟹种选择在选择蟹种时,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且适应能力强的蟹种。

同时,为了确保养殖效益,还需要考虑蟹种的品种、产地等因素。

放养时间与密度放养时间放养密度养殖管理注意事项饲料管理水质管理防病防害捕捞与销售饵料种类与选择030201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将饵料均匀撒在拦网内,确保螃蟹能够吃到足够的营养。

投喂频率根据螃蟹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来调整投喂频率,一般来说,生长阶段越高,投喂频率也要越高。

投喂方法投喂方法与频率VS水质调控与监测水质调控水质监测纤毛虫病黑鳃病脱壳不遂肝脏坏死常见病害及防治生态管理措施定期检测水质,包括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指标,确保水环境良好。

水质监测饲料管理养殖密度池塘管理合理配制饲料,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同时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水体通畅,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病害发生。

定期清理池塘底部淤泥和残饵,保持池塘清洁卫生。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可能导致养殖效益下降。

应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水温、水位等发生变化,影响蟹的生长和繁殖。

应加强气象监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技术更新拦网养蟹技术不断更新发展,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应积极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毛蟹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毛蟹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毛蟹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毛蟹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品,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主要介绍了毛蟹养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包括选址、设备准备、苗种选择、养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养殖方法和卫生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确保毛蟹的健康生长和品质。

正文:近年来,毛蟹以其鲜美的肉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养殖毛蟹,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毛蟹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创始者更好地进行毛蟹养殖。

首先,在选择毛蟹养殖场地时,应优先考虑水质情况。

毛蟹对水质要求较高,要选用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方进行养殖。

同时,选址时也需考虑气候条件,确保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这对毛蟹的生长和产蟹量都有重要影响。

其次,养殖设施和设备的准备是毛蟹养殖的重要环节。

要选用适合毛蟹养殖的池塘或坑塘进行养殖,保证水量充足、池塘宽敞、丰富的底栖生物等。

同时,还应配置好必要的设备,如水泵、曝气设备、过滤系统等,以确保水质清洁稳定。

苗种的选择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

在市场上选择优质的毛蟹种苗,要注意苗种的大小和健康状况。

质量好的毛蟹种苗生长健壮且易于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此外,入苗时要注意对苗种进行环境适应,如逐渐放水、适当喂养等,以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和适应能力。

在毛蟹养殖的过程中,养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蟹体出现疾病。

同时,要注意给蟹提供适宜的饲料,在蟹塘中设置饵料台,并及时清理残渣,以减少残余饲料对水质的污染。

此外,还应定期清理和消除底泥,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对于疾病防治,应重视预防为主。

定期监测蟹体健康状况,注意观察蟹体外观是否有异常现象,如体色变化、水泡、溃疡等。

一旦发现异常病征,应及时隔离患病的蟹,防止病菌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疾病可采用一些低毒、高效的药物,但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兽药的使用规定,确保食品安全。

总之,毛蟹养殖需要合理的选址、设备准备、苗种选择以及科学的养殖管理。

DB33 T 540.1-2005 无公害中华绒螯蟹 第1部分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DB33 T 540.1-2005 无公害中华绒螯蟹 第1部分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DB33 T 540前言DB33/ 540-2005《无公害中华绒螯蟹》按部分公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DB33/ 540-2005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

无公害中华绒螯蟹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范畴本部分规定了中华绒螯蟹〔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的术语和定义、亲蟹培养、幼体培养、蟹种培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绒螯蟹的土池育苗及池塘蟹种培养。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舞按照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DB33/T 481-2004 无公害河蟹苗种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DB33/ 540-2005的本部分。

1.1大眼幼体 megalopa大眼幼体又称蟹苗(以下简称蟹苗),是由Ⅴ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有极强趋光、趋淡水性。

七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6~18)×104只/kg。

1.2幼蟹 juvenile crab又称仔蟹。

大眼幼体经N次脱壳的幼蟹为N期幼蟹,一样以罗马数字标称。

1.3蟹种 Young crab又称扣蟹。

网箱养殖螃蟹技术

网箱养殖螃蟹技术

网箱养殖螃蟹技术一)地点选择网箱设置地点,应选在避风向阳,水质清新,风浪不大,比较安静,没有污染,水体交换量适中,微流水处为好,周围开阔,没有水老鼠的地点。

(二)网箱材料及管理网箱材料多用聚乙烯或尼龙网片制成。

网目大小根据幼蟹个体大小来决定,以不逃蟹为原则,每个网箱面积以30㎡为宜。

上面有盖网封死,在网箱顶部和底部各留2个可供开关的口子,并用尼龙拉链缝上,以便开关,投喂检查。

网箱底部留的口子,平时关死,等网箱底部附生大量藻类或吸附污泥较多时,可打开及时清除、刷洗附在网箱上的藻类污物,以保证水体的正常交换。

同时,还可将网箱翻转箱底朝上,重新固定好网箱,把原上盖关死,开启底部拉线投喂饵料,确保网箱网目畅通。

为了防止附生藻类的大量繁生,还可以在网箱内养10尾鲴鱼,5尾~10尾罗非鱼,以清除网箱内附生藻类等。

人工洗刷网箱时操作要小心,防止损伤河蟹附肢。

(三)网箱设置在设置网箱时,四角用四根毛竹插入泥中,网箱四角用绳索固定在毛竹上。

四角用石块作沉子用绳索拴好,沉入水底。

调整绳索的长短,使网箱固定在一定深度的水中,可以升降,调节深浅,以防被风浪水流将网箱冲走,确保网箱养蟹安全可靠。

网箱放置深度,根据季节、天气、水温而定。

春秋季,可放到水深30cm~50cm以下,7、8、9三个月气温高,水温也高,网箱可放在60cm~80cm以下,网箱上面要放新鲜水草,增加遮荫面积,供河蟹歇凉。

(四)放养密度网箱养蟹要求规格整齐,蟹体健壮,附肢齐全。

放养密度根据水质、饵料、管理情况而定,管理好、水质活、饵料足、质量优可以多放,反之,则少放。

幼蟹规格以150只/kg~200只/kg的为好,密度20只/㎡~25只/㎡,一只网箱放幼蟹5kg(600只~750只左右),按70%的回捕率,每只网箱可产河蟹50kg~60kg,还可兼收少量成鱼。

(五)投饵方法每个网箱内要设一个2㎡左右的饵料台,每天早晚各投饵1次。

各种饵料按营养比例配置,切碎煮熟后,放在其他饵料中,加上适量面粉捏成团、块、条状投喂,这样可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水体,还便于检查吃食情况。

绿色食品 中华绒螯蟹自然水域养殖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 中华绒螯蟹自然水域养殖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H.Mi1ne-Edwards )自然水域池塘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中华绒螯蟹自然水域养殖的产地环境、蟹种选择、蟹种放养、日常管理、蟹病防治、成蟹捕捞、暂养及质量追溯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中华绒螯蟹自然水域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435中华绒螯蟹亲蟹、苗种产地环境质量肥料使用准则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渔药使用准则3产地环境 宜选择风浪较小、有微流水、底部平坦、水草丰盛、底栖生物丰富的湖泊、浅水型水库等自然水域;面积宜为6.67h/以上;水深稳定保持在0.8m~3.0m 为宜;水质清新,水量充足,供排水方便。

环境和水质质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蟹种选择应选择中华绒螯蟹原(良)种场繁育的已淡化蟹苗;幼蟹应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格整齐,以120只~200只∕kg 为宜,应符合GB/T26435的规定,购入蟹种应有检疫合格证明。

5蟹种放养5.1 蟹种消毒放养前,先将蟹种在水中浸泡2min~3min 后,提出放置片刻,重更浸泡3次。

然后用0.3mg/1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15min-20min1,5.2 放养时间宜在每年4月10日至4月30日,宜早不宜迟。

5.3 放养密度5.3.1不投放饵料养殖根据放养水域中水草和底栖生物资源情况,不投放饵料的天然养殖方式,放养密度为IOO 只~200 只∕667I ∏2为宜。

NY/T391NY/T394NY/T471NY/T755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绿色食品5. 3.2投放饵料围网养殖投放饵料的围网养殖方式,放养密度为5000~10000只∕667ι∏2为宜;一次放足。

6. 3.3套养鱼类放养密度套养鱼类养殖方式,按15尾~20尾∕667ι√的密度放养鲤鲫鱼种为宜(非盐碱池塘鲤:鲫=3:1,盐碱池塘鲤:鲫=1:3),规格宜为500g/尾以上。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条件 中华绒鳌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条件 中华绒鳌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条件中华绒鳌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养殖技术中华绒鳌蟹又称河蟹、大闸蟹和螃蟹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海域沿岸和通海的河流和湖泊中。

自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突破后,中华绒鳌蟹的人工养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养殖模式由大水面粗养发展到围栏精养,从鱼蟹混养发展到稻田养蟹,产量成倍增长,已基本解决了百姓的吃蟹需求。

由此,中华绒鳌蟹的养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养殖。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条件中华绒鳌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和池塘清整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的池塘作为养蟹池,要求水质透明度高,溶氧量充足。

养殖池塘要求面积10~30亩,坡比1︰5,底泥厚10~15厘米,水深1.5~2.0米。

池塘边埂内侧用加厚塑料薄膜进行围栏,薄膜埋入土内0.1米。

进出水口安装双层片,防止中华绒鳌蟹逃逸。

应认真做好池塘清整工作,必须在11月底或12月初前排干池水,经冬季冰冻曝晒。

早春时使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用量为每亩120~200公斤。

清塘消毒后10天种植水草。

二、水草种植和螺蛳放养养殖池塘中需要3种以上的水草种群,水草的覆盖率在养殖中后期需要达到60%以上。

2—3月栽种伊乐藻和小黄草,栽种量为每亩48公斤,其中伊乐藻35公斤,小黄草13公斤;3—5月分期播种苦草,苦草籽播种量为每亩100克;夏季是中华绒鳌蟹生长旺季,此时可以移栽金鱼藻和轮叶黑藻,栽种量为每亩185公斤,其中金鱼藻占70%。

为防止初种水草在没有生根时被中华绒鳌蟹破坏,可采用片进行围种。

为尽快促进水草生根生长,可采用固着种植法。

清明前投放活螺蛳,投放量为150~200公斤/亩,全池均匀投撒。

确保中华绒鳌蟹在生长过程中有适口、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减少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

螺蛳还能起到清除残饵,提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的作用。

三、蟹种放养和套养品种蟹种放养应认真做好投放时间的选择、蟹种质量和规格的选择、适宜的放养密度和配套混养品种的选择。

湖泊围网养蟹技术

湖泊围网养蟹技术

湖泊围网养蟹技术
(1)围网工艺围网分竹簖和网簖两种。

竹簖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竹簖,把毛竹劈成宽1厘米、高1.5米的竹片,用6~8道棕绳编织成竹排,竹片与竹片间隙为l~1.5厘米;上层用3×2网线编结的2.2厘米网目的聚乙烯网,网高1.5米,装上、下网纲钢绳4.5毫米,上纲处装1米防逃网,用5×12聚乙烯绳为纲。

下网方法先把竹排插入泥里10厘米以上,呈圆形。

在簖外每5米下1根桩固定,竹排与竹排处用麻绳结牢,同时插入泥里,不能留有间隙。

网片下纲与竹片连接,上纲挂在木桩上,同时把防逃网收紧。

网簖是用3×3聚乙烯网线编结的2.2厘米网目的网,高2.2米。

装上、下二道4.6毫米纲绳,下纲内侧铺设1.5米宽敷网,敷网边装石笼(每米重6.5~7.5千克)。

上纲加1米宽防逃网,用5×12聚乙烯绳为纲。

下网方法是网的下纲每2米打一地锚垂直插入泥里,使网衣进泥10厘米,敷网石龙用脚踩入泥中。

网围每米打一木桩固定网呈圆形。

收紧防逃网,挂在木桩上方。

(2)幼蟹放养投放时间3~4月。

规格为每千克60只左右,密度为每平方米1.0~2.3只。

(3)饲养管理饲养以天然饵料为主,每10~15天投喂1次活螺蛳;每2~3天投喂煮熟山芋干、小麦饼和玉米饼等商品饲料。

人工饵料应以7月份开始投喂,前期需要人工饵料经常观察围内河蟹攀爬和摄食情况。

发现破洞时及时修补,以防逃蟹。

大风浪后及时对木桩等进行检查整理,松动部位给以加固。

- 1 -。

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技术

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技术

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技术如标题所示,本文将探讨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在本文中,我将从介绍中华绒螯蟹的基本信息开始,然后深入探讨其成蟹养殖的技术和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有趣的养殖领域,并有所收获。

1. 中华绒螯蟹概述中华绒螯蟹,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淡水蟹类,以其鲜美的肉质和高营养价值而备受青睐。

其特点在于体型健壮、壳色红亮,且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

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技术是为了实现更高的产出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2. 环境要求在养殖中华绒螯蟹时,首先要保证其生存的环境。

中华绒螯蟹是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动物,对水温和水质要求较高。

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该优先考虑温度适宜、水质清澈的地方。

可以在山区、丘陵地带或有地下水资源的平原地区进行选择。

3. 养殖方法中华绒螯蟹的成蟹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孵化、初级苗种养殖、中级苗种养殖和成蟹养殖。

其中,成蟹养殖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中华绒螯蟹的产量和质量。

在成蟹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饵料投喂、疾病防控、水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4. 技术要点为了实现大规格中华绒螯蟹的成蟹养殖,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要点。

首先是合理的饲料配比和投喂量,不仅要满足螯蟹的生长需求,还要确保其营养均衡。

其次是定期检查和清理养殖场地,避免因为水质问题或环境污染导致螯蟹的生长受到影响。

关注螯蟹的生长发育情况,采取适时的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螯蟹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5. 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高蛋白质食物的需求增加,中华绒螯蟹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我对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愿意在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突破和创新。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中华绒螯蟹的基本信息到养殖方法和技术要点,我们对这一养殖领域有了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成蟹养殖技术要点河蟹成蟹养殖技术要点分类:水产养殖技术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叫毛蟹、螃蟹,是原产于我国的大型洄游性甲壳动物。

具有生长快、食性广、个体大、易养殖等特点。

由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人们喜食的蟹类。

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

我国养殖河蟹主要进行人工投放蟹种养殖成蟹工作,养殖方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水面低密底粗放型,另一种是小水面高密度精养型。

这里介绍后一种养殖技术要点。

一、池塘单养1.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

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螺、蚌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

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

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2.幼蟹放养放养前应做好蟹池的清塘消毒和栽培水生植物的准备工作。

清塘的方法有多种,如排干池塘,曝晒池底: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两者结合使用,其效果更好。

如发现有蛙或蛙卵应及时捞出。

放养的幼蟹以隔年的二龄幼蟹(蟹种)为宜,当年放养当年见效。

其放养密度,一般可控制在每亩1000只左右。

水生植物可栽培些苦草、轮叶黑藻及水葫芦等,一是为幼蟹提供饲料,二是为幼蟹提供栖息隐蔽场所,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3.饲养管理河蟹在池塘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除利用池塘中人工培植的水草和底栖生物外,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

由于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主要投喂杂鱼虾、螺狮肉、贝类肉及饼粕、土豆、南瓜、小麦等饲料。

但在大规模养殖时,动物性饲料来源有限,且这些饲料营养成分不平衡,利用率低,生产每公斤蟹的饲料成本高。

目前多采用河蟹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其粗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饲料颗粒在水中稳定时间保持在24小时以上,饲料系数为2左右。

生产每公斤蟹的饲料成本为12—15元。

投喂时最好把饲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一般每亩水面选择数个分布均匀的投饲点,既便于观察河蟹摄食、活动情况,又利于清除残饲。

大水面拦网养蟹技术

大水面拦网养蟹技术

大水面拦网养蟹技术大水面水活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饵料丰富,是拦网养蟹创造高产、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1)水域选择宜在水位比较浅的湖滩、浅荡,周围挺水和沉水植物较多,离开进出水河道口及航道较远的地方。

在水面开阔、没有干扰比较安静的水域为好。

在幼蟹放养前,预先采用各种方法捕捉其中的敌害鱼类,减少河蟹的敌害,为河蟹提供适应的水域环境,是减少河蟹逃逸,提高回捕率的有效办法。

拦网区内最好以沉水植物中的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等较多的地方,挺水植物以芦苇、蒲草为好,河蟹可以获得充足的动、植物饵料源,有利于满足和促进河蟹的生长。

(2)拦网设施拦网宜用聚乙烯网片,网目大小以不逃蟹。

拦网高度应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左右。

网的下纲以沉子沉入底泥中,网墙顶部设法伸出倒檐,以防逃蟹。

每隔一定距离用茅竹、树棍或水泥桩插入底土中0.5―1米左右,加固拦网,增强牢度,防止风浪冲击将拦网吹倒。

(3)幼蟹放养放养规格决定于该水域的自然饵料生物的丰歉程度,放养密度除了饵料生物的丰歉外,还必须从该水域的拦养面积和自身的经济实力量力而来考虑。

面积大,饵料足,水质好放养资金有保障可以适当多放,但不能超过拦养水域的自然供饵能力。

反之则少放。

在正常情况下,拦养面积?0亩左右为宜,每亩放规格为每千克150只的幼蟹16千克左右,以天然饵料为主,附以人工投饵,当年成蟹规格可达120克左右。

回捕率可达50%。

拦养万亩左右水面,可放幼蟹400~500千克,数量在20~25万只以内,每亩放幼蟹20~25只。

拦养千亩面积的,放幼蟹150~200千克,4万只左右,附以人,工投饵的半精养方式,兼养成鱼,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4)管理及时检查围栏的网片,有否破损,发现漏洞应及时修补。

特别是雷暴雨季节,加强昼夜巡逻看管很重要,防止逃蟹。

(5)捕捞因为拦网防逃效果有限,大水面拦网养蟹,必须提前开捕,不能等到9月中旬以后,宜在9月上旬,成蟹自然生殖洄游的逃逸前,集中力量组织捕捞。

湖泊网围养蟹技术

湖泊网围养蟹技术

湖泊网围养蟹技术一、养殖条件1.网围建设采用双层网围,两层网间隔5米,网围四周用毛竹(树木)作固定桩,每根桩间距为2米~3米,将裁剪好的聚乙烯网片缝好后用绳子绑缚在桩上,上下左右拉成平面,网底部用石笼和地锚固定,使网脚与底泥贴紧,石笼压入底泥20厘米,网上部高出水面1米~1.5米,顶部再装上“T”型的网片,网的上边设有30厘米~50厘米垂直向下的钙塑板做成的网檐,并与网贴紧。

2.种草投螺网围设施建好后,用电捕器捕清养殖区内的大型凶猛性鱼类,2月~3月栽种伊乐藻,每平方米用草茎2公斤~3公斤,分成几束用脚踩入湖底淤泥中,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生长,达到繁茂,同时移栽几株蒿草和芦苇等挺水植物,水面上移植占总面积1/5左右的水花生群落。

清明前向网围内投入鲜活螺蛳,每亩500公斤。

二、养殖操作技术要点1.苗种放养在种草投螺1个月后进行,也可先围一小块将蟹种提前放入。

套养鱼种在5月份~6月份放养。

所放蟹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鱼种用漂白粉等药物药浴消毒10分钟~30分钟。

选择正宗的长江水系优质扣蟹,要求规格一致,每公斤160只左右,每亩放养量控制在600只以内,套养5厘米左右的鳜鱼、2厘米~3厘米的黄颡鱼等大规格苗种,亩放养量分别为20尾和50尾左右。

2.定期补充水草、螺蛳,使蟹以摄食天然饵料为主。

前期为了使螺蛳繁殖生长,可适当投喂一些鲜螺蚌肉和小杂鱼,后期每天投喂一次南瓜、土豆丝和鲜鱼、鱼粉、豆饼等制成的饵料,以补充天然饵料的营养不足,保证蟹的膘体肥壮。

3.日常管理主要是做好防逃工作,在蟹种放养初期,由于环境突变,幼蟹活动频繁,最容易逃跑。

因此,在放养后的半个月,要坚持每天检查网围的防逃效果,严防河蟹从破损处或底纲下逃跑。

在养殖后期,由于河蟹生殖洄游规律的作用,其逃跑的机会增多,必须严加防范,保证防逃设施完好。

在7月~8月汛期,做好网围设施的加固工作,备好一定数量的防汛材料,防止风浪刮倒网围设施。

其次要做好网围四周的清扫工作,及时清除堆积在网围四周的残渣。

中华绒螯蟹大规格生态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大规格生态养殖技术
4 日常 管 理
快、 蟹喜食 , 既满足大闸蟹对新鲜青饲料 的要求 ,又能给它们的生长脱壳 营造 理
想的栖息环境 , 防止互相残杀 。 水草也能 有效改善水质 , 使池水长期保持清新。 伊 乐藻在蟹种放养前 种植 , 轮叶黑藻 、 苦草
4 . 1 设置 “ 蟹种暂养区” 蟹种放养 的初期 ,在池塘 的深水 区 用 网围拦一块面积 占池塘总面积五分之 的暂养 区。先将蟹种放在暂养 区培育 3 0 — 5 0 d , 待池塘 的水 草生长 和螺 蛳繁殖
5 0 c m, 每隔5 0 c m用桩支撑 , 四 角 作 成 圆 角, 防逃 设 施 内 留 出 1 - 2 m 的 堤埂 。 池 塘 外 围用 聚乙烯 网片包 围,网高 l m 以利
大 规 格 生 态 养 殖 技 术
0 高峰 王 建 张 华
2 0 0 9年起 , 上海渔 丰水产专业合作 社和崇 明县水产 技术推广 站联合攻关 , 开 展 中华 绒 螯 蟹 大 规 格 生 态 养 殖 生 产 , 采用 生态 养 殖新技 术 成功 摘掉 了崇 明 “ 乌小蟹” 不适 之词 。经 过几 年 的养 殖 试 验 ,不断总结 完善 已形成成熟 的生态养 殖技 术 , 平均规格可达 1 5 0 — 1 8 O g / 只。现 将主要技术 总结如 下 , 供参考。
_ 二 三 三 中 华 绒 螯 蟹 三一
则在清 明前种植 ,种植面积约 占水 面积 的4 0 %以 上 。 种植 方 法 : 在 池 塘水 位 2 0 — 3 0 c m时 ,采用分段无性扦插的方法 , 每 亩种草量 1 0 — 2 0 k g 。 2 _ 3防逃 围栏 池塘 四周用钙 塑板做好 防逃设施 , 材 料埋 人 土 中 1 0 — 1 5 3 . 2新鲜鱼浆投喂

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

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

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河蟹又称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鳌蟹,其常栖居在水质清新、水草丰富的水域中,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一般夜间出来活动觅食。

每年的6――9月份为河蟹活动摄食的盛期。

大水面养殖河蟹具有水活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因而利用大水面养殖河蟹,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现结合我镇多年养殖经验,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1水域的选择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最好是沉水植物中的苦草、轮叶黑藻等,挺水植物中的芦苇、蒲草),螺蚬较多的水域(螺蚬不足可以进行人工放养)。

这样,河蟹可以获得充足的动、植物饵料,有利于满足和促进河蟹的生长。

水草不多的地方可以采取人工种植部分水草的方法予以弥补。

1.2防逃设施的建立采用网片和树桩(竹桩)将养殖水域圈围起来。

拦网宜采用聚乙稀网片,网目大小以不逃蟹为宜,最好采用双层围网。

拦网的高度应在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以上。

网脚以石笼作沉子沉入底泥中,并用倒刺桩将网片插入泥土中,在内层网衣上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做成倒檐,以防河蟹从网上翻出外逃。

每隔一定距离用树(竹)桩插入泥土中0.5――1.0米,以加固拦网,防止风浪冲击。

1.3清野幼蟹放养前,应预先采用各种方法清除水域的野杂鱼类,减少河蟹的天敌,为河蟹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2蟹种放养2.1严把蟹种质量关养殖效益的好坏,苗种至关重要,选购苗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1选购的幼蟹(蟹种)应当规格要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这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2.1.2在江淮地区及长江流域,长江蟹是优先选购蟹种,其生长速度及回捕率要优于其它蟹种。

在同等条件下,辽河蟹性成熟比长江蟹早,个体的平均规格自然要小得多。

2.1.3内陆纯淡水培育的蟹种要优于沿海地区培宜的蟹种。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培育用水有一定的盐度,培育出来的蟹苗不适应内陆水域,易早熟,生长速度不很理想,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己培育幼蟹。

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 蟹养殖技 术
双江 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陈建雄

术语
另加尿素 0 . 5 公斤 ,或按每 6 6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方米施用腐熟发
大眼幼体 : 又称蟹苗( 以下简称蟹苗 ) , 是 由V期 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 , 对淡水敏感 , 有趋淡水性 。 七 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 1 6 ~ l 8 ) ×1 0 4只 / 公斤。 仔蟹:大眼幼体经一次蜕皮变成外形接近成蟹 的I 期仔蟹 ; 经三次蜕壳而成的仔蟹称为 Ⅲ期仔蟹 , 经过五次蜕壳即成为 V期仔蟹 , 喜底栖生活 , 规格为 5 0 0 0~6 0 0 0只 / 公斤。 扣 蟹 :仔蟹 经 过 1 2 0—1 5 0天饲 养 ,培育 成 1 0 0 2 0 0只 / 公斤 左右 的性腺 未 成熟 的幼蟹 。 二、 仔 蟹培 育 ( 一) 培 育池条件 与 设施 l 、 培育池选择与改建 , 以靠近水源 , 水量充沛 ,
5 、 水质 , 应符合 G B 1 1 6 0 7 和N Y 5 0 5 1 的规定 。 6 、 土质 , 以粘 壤土 为宜 。 ( 二) 放 苗前 的准备 1 、 清塘消毒 , 4 月上旬灌足水用密 网拉网 , 地笼 诱捕捕灭敌害生物 ; 一周后排干池水 , 4 月下旬起重 新注新水 , 用生石灰消毒 , 用量为 0 . 2 公斤 / 平方米 。 2 、 设置水草 , 蟹苗下塘前用丝 网沿塘边处拦一 圈投放水草 , 拦放 面至少为培育池面积的 1 / 3 , 为蟹 苗蜕壳栖息提供附着物 。 3 、 增氧设施 , 配O . 7 5 千瓦 的充氧泵一 台, 泵上 分装两条白色塑料通气管于塘内。通气管上扎有均 匀的通气孑 L 。安装时离池底约 1 0 厘米。 4 、 施肥培水 , 放苗前 7 ~1 5 天, 加注新水 l 0 厘 米。养殖老塘 , 塘底较肥 , 每6 6 7 平方米施过磷酸钙 2 ~2 . 5公 斤 和水 全池 泼洒 。 新 开挖塘 , 每6 6 7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绒螯蟹大水面网围成蟹养殖技术
操作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华绒螯蟹大水面网围成蟹养殖的产量指标、区域选择、网围建设、扣蟹放养、日常管理和捕捞。

2. 产量指标
2.1以亩产优质成蟹20—30kg的产量为主攻目标。

2.2回捕率:达到30%—45% .
2.3规格:平均规格150g/只,雌蟹125g/只,雄蟹175g/只。

3. 区域选择
3.1位置选择:应避开污染源、航道、风浪较大的水域,选择水草丰茂水域。

3.2底质:网围养殖的区域要求底部平坦,比降小,底泥软硬适中。

3.3水位:水位落差小,不超过1.0米,若落差较大,则应建泥坝以控制枯水期水位。

3.4水质:应符合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4. 网围建设
4.1网围结构:一般采用双层网围结构,两网之间间隔8—10米,内层为防逃网,外层为防盗网。

4.2网片规格:7股或9股聚乙烯单死结网片,网目1cm以上,以不逃扣蟹为准。

4.3纲绳:直径0.2—0.5cm聚乙烯绳。

4.4网衣高度:高出警戒水位1.0米。

4.5桩:以毛竹或槐树桩为好,高度比网高1.0米,直径10cm以上。

桩距1.5米,插入深0.8—1.0米。

4.6石笼:直径为6—10cm的长条状网袋,灌入石子。

4.7缝合:把石笼的力纲与网衣的下纲缝合在一起。

4.8埋笼:沿桩开一深30cm,宽15cm的沟,埋入石笼填平泥土。

4.9防逃设施
4.9.1塑料防逃板:宽30cm、厚0.1cm,与网衣上纲绞合。

4.9.2防逃网:接网衣上口向内挑50cm,再自然回落30cm。

4.10泥坝:坝高1米,下底3米,上口1米,正常水位时应在水下,枯水期时可以保水深0.6米以上。

5. 放养
5.1扣蟹:应符合《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蟹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培育出的扣蟹。

5.2放养前消毒:扣蟹放养前用10ppm高锰酸钾或用3%的盐水浸洗5分钟。

5.3放养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以前,气温较低,运输安全。

冰冻期不可放养。

5.4扣蟹规格:80—200只/kg。

5.5放养密度:150—300只/亩。

5.6放养方法:选择水位较浅水草茂盛的区域放养。

6. 日常管理
6.1查逃修复
6.1.1查网衣:做到每周一次,检查网衣有何破损,发现及时修复6.1.2查石笼:查石笼是否吊空与移位,发现及时修复。

6.1.3检查方法
6.1.3.1用潜水衣下水检查。

6.1.3.2在二层网之间放置地笼,根据是否捕到蟹来确定网衣、石笼是否破损。

6.2投喂
6.2.1饲料种类
6.2.1.1植物性饲料:煮熟的小麦、玉米等。

6.2.1.2动物性饲料:粉碎的野杂鱼、螺、蚬等,至8月后可直接投喂活螺。

6.2.1.3水草作为大水面养蟹必不可少的饲料源。

6.2.2投喂方法
6.2.2.1沿内围网四周投喂、中间定点线状投喂。

6.2.3投喂时间:一般下午4至5时投喂一次即可。

6.2.4投喂量:占蟹体重的2%—5% .
6.2.5投喂注意事项:饲料要新鲜,风大水深时适当少投,阴雨天,水温下降大或气压低时应少投。

6.3清理水草
6.3.1清理网围内被河蟹钳起的漂浮水草,防腐烂污染水质,防大风时水草集中下风处挤压网围致使网围倒伏。

6.3.2清理过分茂密的水草,捞去部分,促进水体交换。

6.4病害防治:常用大蒜素拌饲料投喂,每月一次,每kg饲料拌0.3—0.5g即可。

7. 捕捞
7.1地笼捕捞:一般在沿围网东北方向放置,是捕蟹的主要工具。

7.2网簖捕捞:选择河蟹较多的地方网簖捕捞。

7.3手抓捕捞:10月后成熟河蟹大量上网,可直接手抓捕捞。

本规范由《河蟹无公害生产及规范化养殖》课题组起草。

二00五年六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