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_挑战与市民化

合集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路径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路径

主任 王金祥指 出。
输入大省 浙江和输 出大省 四J1 1 视察 , 察 视
的 题 目是 “ 挥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在 城 镇 化 进 发
组 其政治信仰 、 视察 团指 出 , 必须 明 确 新 生代 农 民工 低 、 织纪律性不强的特点 , 其 创 的 政 治 定 位 ,进 而 形 成 从 理 论 到 实 践 、 从 价 值取 向有 待加强 , 职业技 能 、 新能 力 还 有待 提 高 。 顶 层 设 计 到 基 层 落 实 、 从 输 出地 到 接 收
地 、 具 体 政 策 到 人 文 关 爱 的统 筹 协 调 的 从 视 察 团 建 议 , 切 实加 强 对 我 国 工 人 应
程 中的生力军作用” 。
全 国政 协 委 员 们 深 入 工 厂 企 业 、 业 职
学校 、 民社 区 , 泛听取政府部 门 、 居 广 专家 制度 体系 , 新生代 农民工融入城 市才能取
身份 转 换 不 同步 造 成 的 , 观 上 是 因 为 对 主
务和社 会主 义事业 兴旺 发达 根本 目标 的
实现。
新生代 农 民工 的政治 定位还 缺 乏根 本把
握 。 ” 国 政协 常委 、 家 发 展 改 革委 原 副 全 国
应该看到 , 与传统工人阶级相比 , 新生 代 农 民工群体具有诉 求多元、 织化程度 组
的 最 重要 因素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究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究
和 新 生代 农 民 工的共 同努 力。 关键 词 : 新 生代 农 民工 1 . 市 民化 ; 城 市化 中图分类 号 : F 3 2 3 .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7— 9 7 3 4 ( 2 0 1 3 ) 0 5— 0 0 6 6— 0 6 留在农村 。和祖父 母 、 外祖 父 母 等 一起 生 活 的儿
主体

新 生代 农 民工概 念及 其特征
目前 , 青年农 民工 已经 成 为农 民工 群 体 的 中 坚力 量 。 当前 , 我 国的 农 民工 群 体 总 数 约为 2 . 6 亿 。其 中城市 里约有 1 . 6亿 , 而 广 大城 镇 还 有 约
( 一) 新 生代农 民工概 念
新生 代 农 民工 这 一 称 谓 , 特 指那些 生于 2 0
童, 由于父母 常年 在外 打 工而 无 暇 顾及 他 们 的生 活和学 习 , 因而他 们大 部 分辍 学 在 家务 农 或 者 是 出外打工 。他 们 中大 多数 人 的 技 能和 学 历 不 高 , 综 合素质 偏低 。二 是 生长 在 城 市 中 的农 民 工 , 即 2 0世 纪 8 0年 代父 辈进城 后在 城 里 出生 和成 长 的 儿 童 。因为政 策制 度 和经 济 基础 的 限制 , 大 多 数 仍 被隔离 在城 市之 外 , 最 明显 的就是 他 们 的婚姻 仍 然局 限 在农 民 工群 体 里 。这 也 因此 导 致 了 部 分新 生代 农 民工具有 很复 杂 的心理 和人格 特征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障碍及应对策略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障碍及应对策略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障碍及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的劳动力主力军。他们在城市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便是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作为我国唯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将农民工隔离在了城市的发展之外,成为了他们市民化的最大障碍。本文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户籍制度障碍

1.1 户籍歧视

我国的户籍制度本质上是一种二元结构,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市户籍享有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而农村户籍则严重受限。新生代农民工如果要在城市落户,必须面临着极其严苛的条件,而且即便获得了城市户口,也只能获得有限的待遇,福利待遇和就业机会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户籍歧视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之一。

1.2 资源分配不均

户籍制度限制了资源的公平分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得不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者农民工集中的社区,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滞后,医疗、教育、住房等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陷入了资源贫乏的困境。

1.3 就业机会受限

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机会。虽然农民工在城市的工资相对农村要高出很多,但是由于户籍的限制,他们只能从事城市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从事体力劳动,没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这也是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障碍。

二、应对策略

2.1 完善户籍制度

应对户籍制度的障碍,就必须从制度上入手,建立健全的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关键。建议政府逐步实行户籍制度的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工能够在城市享受更多的福利待遇,不再因为户籍歧视而受到限制。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探析

都不会、 也不愿意像 自己的先辈那样扎根农村 , 过面
收 稿 日期 :0 1— 1— 0 21 0 3
wenku.baidu.com
作 者 简 介 : 金 水 (9 5~ ) 男 , 建 泉 州人 , 王 15 , 福 主任 , 授 , 究方 向为 “ 教 研 三农 ” 问题 。
本文 系泉州市社会科 学研 究2 1 0 0年规 划课题《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 究》 2 1B Y 0 ) ( 0 0 - Z 1 的成 果。
第1 3卷
第 4期
黄 河科技 大学学报
J OURNAL OF HUANGHE S &T UNI VERSTY 1
21 0 1年 7月
J 12 1 u . 01
Vo . 3 No 4 I 1 .

社 会 学研 究 ・
新 生代 农 民工 市 民化 探 析 冰
王 金 水
8 4
黄河科技 大学学报
( ) 五 对土地 的迷 恋程度低
状态 , 地说是社 会地位边缘 化 、 边缘 化 、 业 具体 居住 就 ( 作性质 ) 工 边缘 化 、 经济地 位边缘化 _ 。 3 J
训 的欲望强烈 , 希望通 过 培训 掌 握技 能 , 到 技术 性 得 强 、 高的工 作 , 收入 主要 在服 务业 、 电子 、 装 等行 业 服 就业 , 服装 、 如卖 做保 险 、 推销 的较 多。 搞 ( ) 三 物质 、 精神 享受 需求较 高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的农村青年,他们在完成初中或

高中教育后来到城市就业。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能,且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相对较强,因此他们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例如户籍制度限制,社会保障不完善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户籍制度限制。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无

法在城市正式落户,缺乏与城市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可以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取消户籍迁移限制,使农民工可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

基本公共服务。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很难

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推动

建立一套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既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又能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可以推行个人账户制度,让农民工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从而享受到相应的

待遇。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职业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由于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他们

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薪酬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

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够从事更高级、高薪酬的工作。也可以通过开展创

业培训等活动,鼓励农民工创业,提高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

新生代农民工还需要面对社会融入的问题。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他们与城市居民之

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隔阂。为了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可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

新生代农民工的四大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的四大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的四大特征: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中的新生群体,一方面,因其与传统农民工同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面临共同的社会境遇,自然潜移默化了这一群体共有的一些特征。另一方面,又因其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而明显带有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时代烙印,同时,他们所处的特殊人口年龄阶段又使其身上呈现出同龄青年共有的人格特征。概括地说,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呈现出四大群体性特征——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

时代性的体现:新生代农民工处在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他们的需要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做谋求发展的途径,不仅注重工资待遇,而且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大众传媒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他们能够更迅捷地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形成多元的价值观与开放式的新思维,成为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者、接受者和传播者。

发展性的体现: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大多20岁出头,其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因此外出务工观念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绝大多数未婚,即将面临着结婚、生子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也必然要承接许多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人生经历和变化;他们大多刚从校门走出3-5年,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职业经历刚刚开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点阶段,在职业发展上也存在较大的变数。

双重性的体现:他们处于由农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过程之中,同时兼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份。从谋生手段来看,靠务工为生,重视劳动关系、工作环境,看重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的对等,关注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工人特征;但是受二元体制的限制,他们的制度身份仍旧是农民,作为农民的后代,也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一部分农民的特质。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探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 施 过 程 中 ,仍 存 在 保 障 性 住 房 项 目计 划 完 成 缓 慢 、
覆 盖 面 过 窄 、 应 有 限 、 督 体 系缺 失 等 问 题 。 供 监 3 就 业 边 缘 化 。 从 中长 期 看 , 民 工 就 业 面 临 供 . 农 大 于 求 的 压 力 。 一 , 后 一 个 时 期 , 国 需 要 转 移 的 第 今 我
他 们 通 过 纵 向 比较 , 觉 得 比在 农 村 好 , 其 他 农 民 总 比
害 农 民 工 权 益 的 “ 症 ” 如 拖 欠 农 民工 工 资 , 签 订 顽 , 不 劳 动合 同、 动条件 差 、 业 安全卫生 问题突 出等。 劳 职 2 居住 边缘 化 。新生 代农 民工渴 望改 善居 住条 . 件 ,但 他 们 与 第 一 代 农 民工 一 样 多 半 居 住 在 城 中村 , 大 多 数 地 方 尚 未 将 他 们 住 房 问 题 纳 入 城 镇 住 房 保 障 体 系和城镇住 房建设 规划 。 具体 的保障性住 房工作 在
享 受平等 的政治权 利 。 二 、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仍 是 处 于 城 市 制 度 之 外 的 社 会 群 体
活 ” 而 这 恰 恰 是 新 生 代 农 民工 欠 缺 的 , 分 行 业 “ , 部 招 工 难 ” 相 当数量新 生代农 民“ 业难 ” 存 的结构性 和 就 并 矛 盾 突 出 , 味 着 传 统 的 依 靠 低 廉 成 本 、 资 源 、 消 意 拼 拼 耗 、 人 力 的增长 方式 急需 改 变 , 逼着 经 济发展 方 拼 倒 式 的 转 变 , 倒 逼 着 产 业 的升 级 换 代 。 三 , 也 第 为农 民工 就 业 服 务 的基 层 平 台 和 信 息 网 络 建 设 滞 后 。 国发 展 中 研 究 基 金 会 等 部 门在 2 0 0 9年 初 进 行 的农 民 工 就 业 调 查 显 示 , 缺 乏 就 业 信 息 与 就 业 渠 道 影 响 就 业 的农 民 因 工 比例 超 过 4 .% , 过 政 府 获 得 信 息 实 现 就 业 的 农 17 通 民工 仅 有 1 .% , 且 多 为 就 近 就 地 转 移 。第 四 , 生 17 而 新 代 农 民工 能 力 建 设 尚未 落 到 实 处 , 是 有 的 地 方 对 加 一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迁成为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为城

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

显出来。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与保障,

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挑战。由于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新生代农民工

往往只能在城市的边缘地区租房居住,而且居住条件差,空气污染严重,给他们的身心健

康带来了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提供廉租房或者公共住房给农民工,同时鼓励

建设集体宿舍,提高他们的居住条件。

教育问题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挑战。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受教育水平较低,他们的技能和知识储备相对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在城

市建设职业培训基地,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

争力和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问题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挑战。农民工参保率较低,往往无法享

受到城市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宣传,

提高农民工的社保参与意识,同时加大对农民工社保的补贴力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文化融合问题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挑战。由于农民工来自不同的地区,他

们与城市的文化差异较大,往往会产生文化冲突和沟通障碍。政府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和文化融合等多方面的挑战。政府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_挑战与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_挑战与市民化
(5)城市融入 。 在回答 “你 与城里同 事的关 系如何 ”时 , 新生代 农民工 回答 “很好 ”的 比例 (32.7%)和 “比较好 ”的比例 (38.2%)都高于第一代农民工 (分别为 29.5%和 33.6%)。 在回答
3 6
人口研究
34 卷
“除工作关系外 , 是否与城里人有交往 ”时 , 回答 “有 ”的比例第一代农民工占 40.9%, 新生代农民工 占 48.1%。在回答 “您来 武汉后 , 有没有到 本地人 家里做过 客 ”时 , 回 答 “有 ”的第 一代农民 工占 27.8%, 新生代农民工占 32.3%。 在回答 “您有几位本地的 朋友 ”时 , 回 答无的第一代 农民工占 56%, 有 1 ~ 5人的占 31%, 6人以上的占 12.8%, 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相应比例依次为 50%、32% 和 18%。 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较之第一代农民工有更好的城市融入能力 , 也反映他们对城市生 活和市民身份更为强烈的向往 。
表 1 新生 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Table1 CharacteristicCamparisonsoftheCenozoicandFirstGenerationPeasant-workers
比较特征
第一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成长环境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改革开放前 多子女家庭
改革开放后 独生子女或两孩家 庭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

全国农业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显示 , 在外 出务工 的劳动力中 , 初中及初 中以 下学历 占到 9 % , 0 整体素质 有待提 高。一方 面 , 国当前对 农 民工 的职 我 业培训普遍不够重视 , 投入不足 , 果不 明显 。另一方 面, 效 新生代农 民工 对 工 作 岗位 比较 挑 剔 , 吃 苦 , 愿 像 上 一 代农 民 T 那样 承担 城 市里 低 端 怕 不 的重体力活 , 又无法胜任复杂 的知识 、 能型工 作 , 以在 城市找到 合适 技 难 的定位 , 基本上 只能从事工业加等劳动密集型 的低报酬行业。 三 、 生 代 农 民工 市 民化 摆 脱 困 境 的 出 路 新
体 的主体 , 他们开始在城市化建设 中发挥着 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新 生代农 民工的社会 角色以及他们在 市民化过程 中所 面临的 困境做初
步 分析 , 并提 出相 应 的 对 策 。 关 键 词 :新 生 代 农 民工 ; 民 化 ; 市 困境 ; 出路 中图 分 类 号 :9 3 C 1 文献 标 识码 : A
( ) 生代 农 民工 难 以走 出职 业 发 展 的 困境 三 新 大批新 生代农 民工进 入城市 , 文化素质 和技能 的高低决定 着他们就 业 的稳 定性 、 业 的竞 争 力 和 职 业 的 发 展 空 间 。 然 而 , 2 0 择 据 0 8年 第 二 次
21 0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 新生代农民工” 的字眼 , 这是 中央第 一次 在文件中公开正视新生代农 民工 问题 , 把解 决新生代农 民工市 民化 问题 提 到 了重 要 议 事 日程 。 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 社 会 角 色 新生代农 民工是 “ 新人”, 足转型期的 中国涌 现出的又一个 引人注 目 的全新的社会 群体 , 因而他们是难 以定义 的一群。尽管 他们仍 被社会 归 类于“ 民工 ” 但他们拥有“ 农 , 三高一低 ” 的群体特征 , 即受 教育程度高 , 职 业期 望值高 , 物质 和精神享受要求 高 , 工作耐受 力低 , 使他们 与上一代 这 的农 民工群体有着截然 的不同。他们 中很多 人从 内心抗拒 “ 民工” 农 这 称呼 : 有人称 呼 自己是 “ 新产业工人”, 也有 人称呼 自己是“ 新市 民” 甚 , 至有人称呼 自己是 “ 白领” 。不 管怎样 , 他们 的确 为中国的发展 注入 了新 的 活力 , 为 “ 国梦 ” 成 中 的新 一 代 承 载 者 , 有 了新 的社 会 角 色 。 拥 首先, 新生代农 民工正在努力提高 “ 中国制造” 的水平 。他们 虽然根 在农村 , 却渴望进入城市 , 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 样依恋农村。他们进 城 打 工就 是 为 了改 变 自 己 的生 活 环 境 , 打 工 视 为进 城 的机 遇 , 把 因此 , 我 国 在 许 多 沿海 城 市 ,0后 、O后 等新 生代 农 民 工 已经 占 到 打 工 群 体 的 8 % 以 8 9 0 上 , 迅速成 为“ 正在 中国 制 造 ” 主 体 力量 。 的 其次 , 新生代农 民工正在成为 中国经济前进 的动力 。他们 中有 很多 是独生子女 , 生活较为优越 , 与省吃俭用 、 挣钱养家的父母 相 比, 没有较大 的家庭 负担 , 以他们把大多数收入 用于 自己的生存 和发展 。他们 更接 所 近 于市 民 , 市 民 的认 同 感 较 高 , 费风 格 与 很 多 城 市 年 轻 人 很 相 似 , 对 消 不 仅要 在 物 质 上 改 善 自 己的 吃 穿 住 行 , 要 在 精 神 上 追 求娱 乐 享 受 。 更 再次 , 新生代农 民工正在成为中国改革深化的强大推动力 , 成为改变 中 国城 乡 面 貌 的 决 定 力 量 。 他们 具 有 强 烈 的 自我 意识 、 主 意识 、 利 意 民 权 识 、 律意识 、 权意识 , 想能留在城 市 , 有 和城市人一 样的户 口、 法 维 梦 拥 住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 民工市 民化的现状
就业具有转换工作频率快、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
差 等特 点 ,频 繁 的主动 或被 动 “ 跳槽 ”和 失业使 他 们 的城 市生 活始 终处于 一 种动 荡和 不稳定 的状 态 ;
在 收入方 面 , 目前进 城农 民工 的收入 水平 仅能满 足
农 民工 的 现状 主要 从 生存 、 子 女 受教 育 、 就 业 与 收入 状 况等 几 个 层 面 为 着 力 点 。 近 年 来 ,党 中 央 、国务 院对 农 民工市 民化 问题 高度 重 视 ,不仅提 出 “ 公 平对 待 、合 理 引 导 、完 善管 理 、搞 好 服务 ” 的 方 针 ,还 制 定 出一 系 列 政 策 措 施 以保 障农 民工 权益 、改善 农 民工 在 城务 工 的生 产生 活 环境 。与此
而 ,值 得 我 们 关注 的 是 ,2 0 1 0年 中国城 市 化 率是 4 6. 5 9 %,而 城 镇 户 籍 人 口 占总 人 口的 比例 只 有
收稿 日期:2 o 1 5 — 0 2 — 1 4
让他们在城市 中体验到了更为强烈的剥夺感。 因此,
作 者简介 :薛洁 ( 1 9 7 9 一) ,女 ,经济学硕士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研 究方 向 :经济学 。
从 文化心 理层 面看 , 目前 我 国进 城农 民工 的城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但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是城乡结合部的一个特殊群体。

背景

定义

教育问题身份认同问题

目的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

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这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报告的目的与意义

年轻化

教育水平提升

城乡户籍分布

03

02

01

人口学特征

职位晋升与技能提升

稳定性增强

行业分布广泛

就业特点

03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

01

收入水平提高

02生活方式城市化

生活状况

就业竞争激烈

技能匮乏

工资水平偏低

就业问题

文化差异

部分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偏见和歧视,导致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社会认同度低

社交网络局限

城市融入问题

住房条件差

新生代农民工往往居住在城市郊区或简易住所,住房条件较差,

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社会保险覆盖不足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未能纳入城市社会保险体系,面临医疗、养老

等方面的保障缺失。

子女教育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存在诸多困难,如学校选择、

学费负担等。

福利保障问题

改革户籍制度取消或放宽户籍限制

实行居住证制度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 2 3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加强文化教育

推行学徒制培训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住房保障

完善公共服务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主要结论回顾

新生代农民工规模庞大

新生代农民工本土市民化的就业问题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本土市民化的就业问题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本土市民化的就业问题分析摘要:本文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带来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以及作为产业主力军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高所造成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出发,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他们定居东部城市的瓶颈,从而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向西部转移的可行性。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就业问题

一、引言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粉墨登场”,目前已形成了以西部欠发达地区为输出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输入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如何更快更好地推动这一进程就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现有部分研究成果的学习和梳理,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者潜意识中倾向于在农民工的打工所在地也即东部沿海城市内来推进市民化,考虑到工业和服务业产业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东西部之间战略大迁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仅将眼光聚焦于传统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本文采用证伪的方法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在东部市民将不具备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本土化指的是外出的新生代农民工返回西部市民。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的产生及对其市民化的影响

随着东部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必然改变企业原有的发展模式,对一些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金等的投入比例不断下降,而对员工文化水平、职业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技术和资本对原有生产要素的替代,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并引起劳动力就业产生新的组合,对低素质的劳动力产生了排挤的作用,高素质的人才变得极为稀缺,企业所需的劳动力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养老保险: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缺乏 养老保险,退休后生活保障不足
工伤保险:新生代农民工工伤保险 覆盖率低,工伤后难以得到合理赔 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医疗保险: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险 覆盖率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 出
失业保险: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保险 覆盖率低,失业后难以得到合理补 偿
职业发展受限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02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03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原因分析 04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建议
05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未来展望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第一章
农民工权益保障将得到加强
政府将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障 的力度
企业将更加重视农民工的权益 保障
社会将更加关注农民工的权益 保障
农民工自身将更加重视自己的 权益保障
农民工将逐步融入城市社会
政策支持:政 府出台一系列 政策,支持农 民工融入城市
社会
教育提升:新 生代农民工接 受教育程度提 高,有助于融
入城市社会
城市劳动力需求 不足:城市经济 发展放缓,企业 用工需求减少
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制造业向高 端制造业转型, 对劳动力技能要 求提高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结构

随着我国城市化、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已成为一种

普遍现象,而其中的一部分人逐渐实现了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微观影响因素及

其结构,成为了社会学、城市研究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微观影响因素可以从家庭背景、意识与认同、社交网络、职业

形态和城市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家庭背景会影响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

相对富裕的家庭条件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容易实现市民化。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和家庭经济条

件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好的人脉基础,使他们更加易于融入城市

生活和社会关系网。

其次,意识与认同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

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差异越来越突显,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不同的

影响。一些研究显示,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城工作后仍然坚持保留自己的家乡文化和关

系网络,这可能影响他们在城市中获得更广阔和丰富的社交机会,从而制约他们进一步实

现市民化的可能性。

此外,社交网络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社会网络连接

的数量和质量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交圈子中的重要指标。他们越能够建立更多更广阔、更强大的社交网络,就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机会和资源,从而更容易适应城市生活、接受

城市价值观和进一步实现市民化。

职业形态和城市生活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职业形态和工作环境对农

民工的职业认同和城市生活的认同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于一些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对策分析

二 、 生 代 农 民 工 市 民 化 的 重 要意 义 分 析 新
1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市 民 化 是 加 速 我 国 现 代 化 进 程 .
的 重 要 力 量
接 纳 , 致其 市 民化进程 受 到阻碍 。 导
2现 行 的 制 度 缺 陷 阻 滞 了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市 民 化 .
境 更 向往 ; 一 方 面 , 们 缺 乏 上 代 农 民工 吃 苦 耐 劳 另 他
地 的 依 赖 , 以他 们 在 观 念 上 认 为 自 己 是“ 人 ” 所 城 ,
不 再 是 “农 民 ” 但 是 由 于 城 市 居 民 的 排 斥 , 得 他 们 。 使
在 身 份 上 不 属 于 城 市 , - 中 却 无 法 离 开 城 市 , 在 2 . 活 最
第2 9卷第 2期
Vo1 2 No 2 . 9, .
西 安 社 会 科 学
Xi n So ilS in e ’ ca c e c a
2 1 年 4月 01
Apr ..20 11
新 生代农 民工 市 民化 困境及对策分析
刘 清 华
陕西 西安 70 6 ) 1 02 ( 陕西师 范 大学政 治 经济 学院
的 就 业 用 工 制 度 、 会 保 障 制 度 、 育 制 度 、 房 制 社 教 住 度 等 等 都 难 以保 全 其 合 法 权 益 。 以 说 , 行 的 制 度 所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未来打算 。在被问及预计在武汉的居住时间时 , 选择 “可能的话就在武汉安家住下去 ”的 新生代农民工达 94.6%, 比第一代农民工高 6个百分点 。有关该问题 , 在表示 “有具体年限 ”的剩 余调查对象中 , 预期在武汉居住 1 ~ 5 年的第一代农民工占 60.0%, 6年及以上的第一代农民工占 40%, 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应比例分别为 95.2%和 4.8%。在 “您是否愿意成为城市居民 ”的问题 时 , 与第一代调查者相比 , 第二代调查者更期待成为城市居民 (58% VS53%)而不是打算将来回老 家 (13% VS21%)。


劳动供给决策 绝对收入比较
相对剥削感较强
与家乡的联系 城市适应性
务农经验
有比较丰富的务农经验 没有或缺乏务农经 验
与 家 乡 的 经 济 较强 , 大量汇 款回 农村 老 较弱 , 汇 款较 少 , 用 途 也 不
联系


对城 市的 认 同 感
与外界的联系
较弱 , 多以同 乡为 主要 交 往对象 以口 信 、书 信 为 主 , 信 息 量少 , 频率低 , 速度慢
(5)城市融入 。 在回答 “你 与城里同 事的关 系如何 ”时 , 新生代 农民工 回答 “很好 ”的 比例 (32.7%)和 “比较好 ”的比例 (38.2%)都高于第一代农民工 (分别为 29.5%和 33.6%)。 在回答
3 6
人口研究
34 卷
“除工作关系外 , 是否与城里人有交往 ”时 , 回答 “有 ”的比例第一代农民工占 40.9%, 新生代农民工 占 48.1%。在回答 “您来 武汉后 , 有没有到 本地人 家里做过 客 ”时 , 回 答 “有 ”的第 一代农民 工占 27.8%, 新生代农民工占 32.3%。 在回答 “您有几位本地的 朋友 ”时 , 回 答无的第一代 农民工占 56%, 有 1 ~ 5人的占 31%, 6人以上的占 12.8%, 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相应比例依次为 50%、32% 和 18%。 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较之第一代农民工有更好的城市融入能力 , 也反映他们对城市生 活和市民身份更为强烈的向往 。
(3)社会身份的自我认同 。 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自己是城里人的比例比第一代农民工高 4个 百分点 。在认为自己不是城里人并占多数的农民工中 , 第一代农民工认为 “户口身份 ”是限制自身 没有成为城里人的首要原因 , 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则认为 “在城里很难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 是自身没有成为城里人的首要原因 。 这不仅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城里人的社会身份的认同 感在提高 , 而且他们中更多的人还认为不是外在的户口状况而是 “隐性户籍墙 ”成为他们转变社会 身份的最大障碍 。
3 4
人口研究
34 卷
却是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 。 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 大城市的城市化大门也能向农民工敞开 , 就可 以更好地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 “市民化 ”、“城市化 ”的渴求 。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挑战与市民化*
刘传江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人口 ·资源 · 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1.1 界定及背景
2期
《人口研究 》编辑部 新生代农民工 :特征 、问题与对策
35
代农民工已婚比例 35.3%, 未婚人数比例为 63.9%, 而第一代农民工未婚比例只有 2.8%, 在婚比 例高达 94.1%。新生代农民工未婚比例远远高于第一代农民工 , 固然和其年龄有关 , 但也有其它原 因 :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 , 新生代农民工在婚恋观念上更接近于市民 , 早婚早育的思想逐渐淡化 ;他 们对未来有着更高的预期 , 自我发展愿望强烈 , 一般不愿提早步入婚育阶段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承 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 既不愿回到农村 , 在城市又尚未站稳脚跟 , 婚育问题提不上日程 。 (5)收入情 况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年收入均值为 24657.33元 , 第一代农民工家庭年收入均值为 21202.74元 。 从收入来源看 ,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无论在农业收入 、务工经商收入 、转移性收入还是财产收入方面 , 均值都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家庭 。 但在政府发放的各类补助方面情况相反 。 (6)务农经历 。 第 一代农民工有比较丰富的务农经验 , 平均务农时间为 11.94年 , 而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或缺乏务农经 验 , 平均务农时间只有 2.15年 , 相差近 10年 , 且有 38%的人从来没有干过农活 (刘传江 、程建林 , 20 08)。 1.3 行为导向
(2)劳动强度 。每周工作 7天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 72.5%, 明显低于第一代农民工的 85.5%; 每天工作 10小时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占 50.4%, 低于第一代农民工的 55.4%。 新生代农民工 每周平均工作 66小时 , 低于第一代农民工的 68.1小时 。尽管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强度在很大程度 上是由雇主安排的 , 但农民工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用人单位和是否同意加班的权利 , 因此 , 以上数 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年轻力壮的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程度低于平均年龄超过 41岁的第 一代农民工 。
出生年代
出生于 1980年之前
出生于 1980年之后
个人特征
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
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 大部分已婚
初中及以上为主 大部分未婚
人格特征
吃苦耐劳特征较强
ຫໍສະໝຸດ Baidu
吃苦耐劳特征较弱
就业情况
打工主要目的 工作期望
为家庭 , 求生存为主
为自己 , 追求生活质量
能挣 到 比 种 田 多 的 钱 即 向往 体 面 或 接 近市 民 的 工
(4)城市适应 。第一次外出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程度 , 新生代农民工回答 “比较适应 ”的比例 (53.5%)和 “非常适应 ”的比例 (6.5%)都高于第一代农民工 (分别为 50.1%和 3.6%)。和第一次 外出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程度相比 , 对现在城市生活的适应程度 , 两代农民工回答 “比较适应 ”、 “非常适应 ”的比例都上升 , 但回答 “非常适应 ”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 (29.6%)依然高于第一代农民 工比例 (25.9%)。 数据既反映新生代农民工较之第一代更好的城市适应能力 , 也反映他们对城市 生活和市民身份更为强烈的向往 。
表 1 新生 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Table1 CharacteristicCamparisonsoftheCenozoicandFirstGenerationPeasant-workers
比较特征
第一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成长环境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改革开放前 多子女家庭
改革开放后 独生子女或两孩家 庭
较强 , 向 往城 市 生 活 , 渴 望 融入城市 以电 话 、网络 为 主 , 信 息 量 大 , 频率高 , 速度快
生活方式
与传统农民接近
与现代市民接近
流动模式
流动的驱动力 未来的期望
农村推力 年龄大后返乡劳动
城市拉力 不愿返乡务农 , 希望市民化
(7)社会团体参与率 。 新生代农民工中加入老乡会 、读书会 、社区组织 、工会组织 、团组织和城 市生活派对的累计比例为 22.9%, 即超过 1/5的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了上述团体 , 而第一代农民工的 累计比例只有 9.7%, 不到 1/10, 参与率相差 1.3倍 。 新生代农民工对参加社会团体更为活跃 , 除 团组织的参加情况与年龄有关以外 , 均反映他们更有意识地为自身的全面市民化做出努力 , 如加入
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及其成长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前者在行为导向方
面与第一代农民工具有诸多方面的新变化 : (1)职业分布 。尽管两代农民工都是体力劳动者 , 而且就业单位性质和劳动环境没有本质区
别 , 但上述问卷调查结果还是清楚地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微妙的新变化 :农民工就 业单位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主要为包工队 、个体经营户以及民营企业 , 第一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为 40.1%、28.6%、11.8%, 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依次为 32.8%、33.1%、19.3%。 更多的新生代农民 工倾向于自主创业或到比包工队有发展空间的民营企业 。
2期
《人口研究 》编辑部 新生代农民工 :特征 、问题与对策
37
老乡会可以弥补在社会资本方面的不足 , 加入读书会可以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 , 加入社区组织和城 市生活派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 加入工会组织则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
(8)学习倾向 。在回答 “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 , 你通常做什么 ”时 , 回答 “经常自己看书 /学 习 ”的新生代农民工占 33.8%, “经常上学 ”或 “上网 ”的新生代农民工占 37.1%, 而第一代农民工 的相应比例只有 24.7%和 6.4%。此外 , 在回答 “您觉得当前最需要学习的是 ”时 , 回答 “没想过 ” 的新生代农民工占 11%, 比第一代农民工低 10个百分点 。 这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更强的学习倾 向 , 意味着在市民化过程中 , 新生代农民工于人力资本尤其文化程度方面原本起点就较高 , 后期的 提升趋势也将更快 。
进入新世纪 , 特别是 2005年以来 , 20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日益成为农民工研 究领域的焦点 。 作为一个社会学而非人口学的概念或群体 , 他们被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或第二代 农民工 。 “80后农民工 ”备受关注的两个基本背景是 :(1)当今我国农民工已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 的群体 , 而是已经在内部结构产生了分化和变化 , “ 80后 ”、“90后 ”农民工群体人数已经过亿 , 占农 民工总数的六成以上 , 而且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因为年龄的原因逐渐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和 90后农 民工陆续加入城市 , 新生代农民工的规模及其占农民工群体的比重越来越大 ;(2)新生代农民工的 成长环境明显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进城的第一代农民工 , 他们对农村和城市有着不同于前辈的社 会认知 、认同度和工作生活期望值 , 从而导致他们新的个人行为导向 。 作为一个规模与日俱增的年 轻群体 , 他们会对城乡发展产生新的影响和挑战 。 1.2 群体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群体特征的基本差异可以从其人口学的指标上得到体现 。 为系统地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 武汉大学人口 · 资源 ·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与英国 Bristol大学地 理学院王雯菲博士合作 , 于 2008年 12月对武汉市进城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进行了一次样本 总量为 1100人的问卷调查 。 调查数据表明 , 两代农民工在家庭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 在年龄 、受 教育年限 、婚姻状况 、务工经商经验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 :(1)年龄 。调查样本中 , 新生代农民工的 年龄区间为 16 ~ 29岁 , 均值 22.84岁 , 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区间为 30 ~ 72岁 , 均值 41.12岁 , 两代农 民工平均年龄差 18.28岁 。 (2)性别 。 中山大学课题组 2006年对珠三角 9市 3084名农民工的调 查比武汉 1市的数据更有代表性 , 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女性占 55.6%, 而第一代农民工女性只有 37.2%(蔡禾等 , 2009:387), 转换成性别比 , 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比仅为 79.86, 比第一代农民工的 168.82低 88.96① , 年轻女性在日用消费品加工业和服务业比男性具有明显的优势 。 (3)文化程 度 。新生代农民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平均为 9.75年 , 第一代农民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平均为 8.03 年 , 相差 1.72年 。 第一代农民工中 , 从未上过学 、上过扫盲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职高 /技校 、 大专及以上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3%、0.8%、25.4%、50.2%、15.8%、2.2%、1.1%, 新生代农民 工的比例依次为 0.5%、0.3%、7.8%、57.1%、20.3%、9.9%、4.2%, 第一代农民工中从未上过学 、 参加扫盲班以及仅上过小学的人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新生代农民工 , 而新生代农民工中念过初中 、 高中 、中专 /职高 /技校 、大专及以上的人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 。 (4)婚姻状况 。 新生
* 本文为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 “农民工的代际 分化 、行为选 择与市 民化研 究 ” (项目 编号 :70973092)与武汉大 学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科研 项目 “两代农民工的流动行为与市民化进 程研究 ” (项 目编号 :09ZZKY030)的部分研 究成果 。
① 除了有特别说明 数据来源之处外 , 本文其他数据均来自 2008年对武汉市 1100名农民工的问卷 调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